【科技部】“综合交通运输与智能交通”重点专项2018

【科技部】“综合交通运输与智能交通”重点专项2018
“综合交通运输与智能交通 ” 重点专项
2018年度项⽬申报指南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以及《“⼗三五”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等提出的任务,推动交通运输科技进步和加快形成安全、便捷、⾼效、绿⾊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实施“综合交通运输与智能交通”重点专项。根据本专项实施⽅案的部署,现发布 2018
年度项⽬申报指南。
智能热量表本专项总体⽬标是:解决我国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存在的运⾏监管能⼒弱、多⽅式协同运⾏效率低、运输安全主动防控能⼒差、集成服务不⾜等突出问题,重点突破综合交通运输基础科学难题和重⼤共性关键技术,开展典型应⽤⽰范。⼤幅增强综合交通运输协同运⾏和智能监管能⼒,全⾯提升我国综合交通运输的综合化、智能化⽔平和服务品质。到 2022年,形成新⼀代综合交通运输与智能交通技术体系,为实施国家重⼤发展战略,提供⾼效、可持续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撑。
本专项遵循“基础研究、重⼤共性关键技术、典型应⽤⽰范”的全链条创新设计、⼀体化组织实施原则,
按照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载运⼯具智能协同、交通运⾏监管与协调、⼤型交通枢纽协同运⾏、多⽅式综合运输⼀体化、综合运输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救援等 6 个创新链(技术⽅向),共部署 15 个重点研究任务。专项实施周期为 5 年(2018-2022年)。
2018年,拟在 6 个技术⽅向启动 13 个重点研究任务,拟⽀持 16~32 个项⽬,拟安排国拨经费总概算 4.36 亿元。原则上共性关键技术类项⽬配套经费总额与国拨经费总额⽐例不低于 2:1,应⽤⽰范类项⽬配套经费总额与国拨经费总额⽐例不低于 3:1。应⽤⽰范类项⽬⿎励充分发挥地⽅和市场作⽤,强化产学研⽤紧密结合。
项⽬申报统⼀按指南⼆级标题(如 1.1)的研究⽅向进⾏。除特殊说明外,拟⽀持项⽬数均为 1~2 项。项⽬实施周期原则上不超过 4 年。申报项⽬的研究内容须涵盖该⼆级标题下指南所列的全部考核指标。项⽬下设课题数原则上不超过 5个,每个课题参研单位原则上不超过 5 个。项⽬设 1 名项⽬负责⼈,项⽬中每个课题设 1 名课题负责⼈。
指南中“拟⽀持项⽬数为 1~2 项”是指:在同⼀研究⽅向下,当出现申报项⽬评审结果前两位评价相近、技术路线明显不同的情况时,可同时⽀持这 2 个项⽬。2 个项⽬将采取分两个阶段⽀持的⽅式。第⼀阶段完成后将对 2 个项⽬执⾏情况进⾏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后续⽀持⽅式。
1.交通基础设施服役能⼒保持与提升
1.1道路基础设施服役性能智能仿真(基础研究类)折叠音箱
研究内容:针对道路基础设施服役性能长期保持与灾害主动防范要求,研究道路基础设施全寿命周期材料、结构与功能衰变规律,揭⽰道路基础设施全寿命周期性能演变机理;研究特殊地区复杂环境条件对道路基础设施服役性能的影响及道路基础设施灾变机理;建⽴道路基础设施全寿命周期真实静动⼒响应状态智能仿真分析理论与⽅法;建⽴道路基础设施服役期间灾变衍化智能仿真分析理论与⽅法。
考核指标:形成道路基础设施服役性能与灾变衍化的表达与预测理论;构建道路基础设施全寿命周期服役性能智能仿真平台,道路基础设施全寿命周期性能预估模型精度≥75%,复杂因素耦合灾变预判模型精度≥70%,结构维修周期延长20%以上;形成相关技术标准/设计规范草案,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等⾃主知识产权不少于 10 项。
1.2道路基础设施智能感知理论与⽅法(基础研究类)
研究内容:⾯向智能道路建设,研究道路基础设施智能感知机理及感知数据解析⽅法;研究交通基础设施服役性能多源信息的关联与⼲扰机制,建⽴基于多源信息的道路基础设施服役性能⼤数据集成分析⽅法;研究与智能感知相融合的⾼性能道路材料设计⽅法、智能道路铺装结构系统集成技术及系统设计理论体系。
考核指标:形成道路基础设施智能感知与解析理论体系;构建道路基础设施智能感知与性能分析系统,设施状态智能感知率≥30%,智能感知平均精度≥80%,设施材料性能⾃感知平均精度≥90%,⾃修复平均程度≥60%;建⽴智能道路铺装结构设计体系,智能道路铺装功能持续性⼤于 10 年;形成道路设施服役性能智能感知与智能道路铺装技术标准/设计规范草案,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等⾃主知识产权不少于 10 项。
2.交通重⼤基础设施智能联⽹监测与预警
2.1道路设施状态智能联⽹监测预警(重⼤共性关键技术类)
研究内容:针对道路基础设施智能监管要求,研发道路基础设施运⾏状态评估及态势分析技术,重⼤道路基础设施智能巡检、在线状态监测与运⾏可靠性保障技术,分⽶级道路基础设施快速数字化和分发技术;研制道路基础设施全⽣命周期运⾏维护⽀持系统;开发道路基础设施智能联⽹监测与监管平台。
考核指标:形成道路基础设施智能化联⽹监测与预警技术体系;在京津冀、长三⾓、粤港澳⼤湾区等区域选择典型⽰范区建成跨区域道路基础设施智能联⽹监测平台,道路基础设施在线监测覆盖率≥90%,道路基础设施状态异常预警准确率≥80%,基于地理信息的道路交通设施数字化精度≤30 厘⽶;形成道路设施智能联⽹监测技术标准/规范草案,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等⾃主知识产权
不少于 10 项。
2.2内河航道设施智能化监测预警与信息服务(重⼤共性关键技术类)
研究内容:针对智能航道建设要求,研究内河航道设施服役状态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法;研发内河航道设施服役状态在线智能监测与预警技术,典型内河航道设施功能恢复智能决策技术,⾯向船岸协同的内河航道多源信息融合与智能服务技术;研制内河航道设施服役状态信息便捷快速采集装备;开发内河航道综合信息服务系统。
考核指标:建成国家内河⾼等级航道智能化在线监测与预警⽰范河段≥2 处,且航道⾥程≥120 公⾥,⽰范河段典型航道设施(航标、航道整治建筑物、通航建筑物)预警覆盖率与准确率≥90%;形成基于地理空间数据库和航道数学模型的多维航道基础设施运⾏场景地图,并具备 3 种以上典型航道设施的在线监测、联动研判、动态预警功能;形成内河航道设施服役状态信息快速采集装备样机不少于 3 类;形成内河航道设施智能化监测预警与信息服务技术标准/规范草案,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等⾃主知识产权不少于 10 项。
三基光源
3.协同环境下交通要素耦合特性与体智能控制
3.1车路协同系统要素耦合机理与协同优化⽅法(基础研究类)
研究内容:研究车路协同环境下驾驶⼈认知机理与⼈机交互特性,车路系统耦合效应对驾驶⾏为的影响机理;研究⽹联与⾮⽹联车辆混⾏状态下车-车耦合机理,车-车/车-路互联环境下交通系统协同运⾏优化⽅法;研究互联环境下⽹络交通态势演化规律和可靠性分析⽅法;研究驾驶⾏为与交通流⼀体化仿真理论与测试验证⽅法。
考核指标:建⽴车路协同环境下驾驶⾏为感知⽅法,超车、换道、转向等典型⾏为驾驶⼈意图识别准确率≥80%;建⽴⽹联与⾮⽹联车辆混⾏耦合运动关系模型,车辆运动轨迹重建误差≤8%;交通流瓶颈区域和混⾏区域交通状态仿真精度≥85%;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等⾃主知识产权不少于 10 项。
3.2车路协同环境下车辆体智能控制理论与测试验证(基础研究类)
研究内容:研究复杂交通环境下⼈车运动态势演化机理,基于交通⼤数据的全景交通状态重构⽅法;研究多交通主体协同运⾏的多模式交通信息可信交互机制;研究车辆体协同决策与优化理论,基于体智能的混和交通控制理论与⽅法;研究车路协同环境下异构交通主体的体⾏为仿真与智能控制测试验证⽅法。
考核指标:形成多模式可信交通信息交互测试验证系统,⽀持不少于 3 种⽆线通信⽅式;建成异构交通主体体协同⾏为仿真测试平台,⽀持⼈⼯驾驶-⾃主驾驶混合场景下的硬件在环仿真,实现⼤于 1
00 个节点的路⽹和 1000 个以上交通主体的车路及车辆体协同仿真分析;建成车路协同环境下异构交通主体智能控制测试验证环境,⽀持⼤于 3 类的 20个以上实体交通主体参与、不少于 15 种安全和效率类交通应⽤场景的测试验证;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等⾃主知识产权不少于 10 项。
4.车辆智能联⽹联控
4.1⼤规模⽹联车辆协同服务平台(重⼤共性关键技术类)
研究内容:研发⽹联车辆多源信息端-云间信息融合、基于边缘计算的智能路侧信息融合、端-⽹-云架构下⽹联车辆信息安全、端-云间资源优化与协调等技术;研究基于云平台的驾驶⾏为动态辨识及危险预警、车辆⼯况监测和能耗实时优化管理、安全/⽣态驾驶⼀体化评价等⽅法;研究⾯向环境友好和⾼效出⾏的智能化协同服务等技术;研发车辆联⽹感
化管理、安全/⽣态驾驶⼀体化评价等⽅法;研究⾯向环境友好和⾼效出⾏的智能化协同服务等技术;研发车辆联⽹感知、预警及服务⼀体化终端装置;开发社会化⽹联车辆/新能源⽹联车辆运⾏⼤数据分析与服务平台;研究⼤规模⽹联车辆端-云间信息交互、服务、安全等技术规范。
考核指标:联⽹车辆运⾏⼤数据分析与协同服务平台服务能⼒≥500 万辆、单车数据采集周期≤60 秒,具备⼤规模车辆联⽹环境下信息安全态势感知与主动防御能⼒;开展联⽹商⽤车/乘⽤车等协同服务⽰
范应⽤,车载终端应⽤规模≥10 万套;在不少于 20个地级城市进⾏⽰范应⽤,联⽹服务⾮营运社会车辆/新能源车辆接⼊规模≥100 万辆,联⽹车辆与⾮联⽹车辆相⽐平均事故率降低50%,综合能耗降低 10%;形成⾏业技术标准/规范草案,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等⾃主知识产权不少于 10 项。
5.协同式智能车路系统集成与⽰范
5.1封闭和半开放条件下智能车路系统测试评估与⽰范应⽤(应⽤⽰范类)
研究内容:⾯向智能车路系统产品认证需求,研究智能车路系统测试评估标准场景及其在封闭环境、半开放环境下的布设及优化⽅法;研究复杂交通环境下智能车路系统测评体系与⽅法;研究营运车辆车路协同技术体系、性能要求和测试⽅法;研发智能路侧、车载信息交互设备与交通控制设施的测评技术;研制专⽤测评系统与装备;研发基于车辆运⾏安全性、系统适应性的封闭和半开放条件下智能车路系统集成测试与综合评估系统;研究系统测试与评估标准规范体系。
考核指标:基于已建或正在建设的封闭、半开放条件下智能车路协同系统国家级测试基地,形成涵盖典型应⽤和极限条件下的标准化通⽤测试项⽬不少于 100 个,⽀持不少于 3 种通信⽅式、5 种路侧设施功能、8 种车载功能和 5种路侧交通控制功能的测试,⽀持不少于 6 组或 10 辆乘⽤车辆同时开展测试,⽀持不少于 4 组或 8 辆商⽤车辆同时开展测试;建成测试场景 50 项以上,协同运⾏车辆不少于 200 辆;研制车路系统专⽤评测系统与装备不少于 3 种;完成封闭和半开放交通环境下均不少于 100
家企业(或产品)的测试评估;制定国家或⾏业测试标准草案,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等⾃主知识产权不少于 10 项。
6.多模式交通系统供需平衡与动态协同
6.1城市多模式交通供需平衡机理与仿真系统(基础研究类)
研究内容:研究城市多模式交通需求形成机理和演变规律,基于⼤数据的多模式交通⽹络动态需求辨识与出⾏时空分析模型;建⽴复杂城市环境下可计算交通⽹络模型及动态承载能⼒分析理论体系;研究复杂交通环境下多模式交通流运⾏特性和分析⽅法,城市形态、交通调控措施与多模式交通需求的交互作⽤机制,公交主导型⼟地利⽤与多模式交通耦合机制及仿真模型,基于城市⼤数据的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理论与⽅法;研发具有⾃主知识产权的城市多模式交通⽹络仿真分析软件与系统平台。
考核指标:建成涵盖 30 个以上百万⼈⼝城市的交通模型参数库,交通模型参数不少于 100 个,参数样本不少于 100 万个;完成城市多模式交通⽹络动态仿真环境建构和软件开发,具备城市⼟地利⽤、交通需求、交通调控等多要素融合仿真分析功能,交通供需平衡分析模型精度≥85%,动态承载⼒分析模型精度≥80%,分析⽹络节点数≥10000 个,计算时间≤1 分钟;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等⾃主知识产权不少于 10 项。
7.城市交通系统智能化协同管控与服务
7.1城市多模式交通系统协同控制关键技术与系统集成(重⼤共性关键技术类)
研究内容:针对城市交通时空资源⾼效智能管控要求,研究基于路⽹容量的区域拥堵热点主动均衡动态调控、基于动静态交通场景多⽬标导向的交通组织与控制协同优化等技术⽅法;研发城市交通管控终端物联交互、多模式交通系统互联的数据共享与认证技术;研发数据驱动的交通实时响应控制、情报主导的精准执法管控、系统联控的公交优先通⾏、协同管控的系统集成测试等技术;开发城市多模式交通系统联⽹智能化协同管控平台。
考核指标:建成⼤区域联动的城市多模式交通协同管控平台,
选择 3 个以上不同类型城市进⾏⽰范,每个城市⽰范联控信号路⼝不少于 500 个;多模式交通系统互联数据交换实时性≤1 分钟,交通拥堵热点诊断预警准确度≥85%,重点警情联控响应时间≤3分钟;⽰范前后主要道路通⾏效率提升15%,关键节点延误降低15%;制修订⾏业(或国家)技术标准草案,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等⾃主知识产权不少于 10 项。
8.⾯向城市交通治理的数据智能集成与⽰范
8.1城市交通⼤数据智能计算平台(应⽤⽰范类)
研究内容:研究城市多源异构交通⼤数据智能分析、语义融合与知识表达⽅法;研发与交通相关的视
安全传输频数据在线结构化交通特征提取与深度分析技术,城市多模式交通⼤数据的分类应⽤架构、数据共享服务应⽤、时空⼤数据融合分析技术,⾯向城市交通治理的交通运⾏状态在线智能研判及态势推演技术;研制城市交通⼤数据智能计算云平台。
考核指标:建⽴交通⼤数据智能分析计算⽅法,构建亿级交通实体的⼤规模交通知识图谱分析、百万路级别的视频实时结构化分析技术⽅法和系统原型;建成交通⼤数据智能计算云平台,覆盖 20 种以上交通数据源,具备单个部署单元EB(1024PB)级存储能⼒、万台规模节点调度能⼒、千万亿字节(PB)级别的⽇数据处理能⼒,城市全路⽹运⾏状态在线智能研判预警时间≤5秒,准确率≥85%;形成相关技术标准/规范草案,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等⾃主知识产权不少于 10 项。
9.⼤型交通枢纽协同运⾏
9.1综合客运枢纽⾼效运⾏与智能服务关键技术及⽰范应⽤(应⽤⽰范类)
研究内容:研究⼤型综合客运枢纽的多交通⽅式协同运⾏模式和业务流程、多主体联合管理机制、⼀体化服务综合评估体系;研发枢纽运⾏状态智能监测、枢纽多交通⽅式⾼效协同组织与柔性调度技术;研发枢纽公共区域⼈分布精准感知、分布态势推演仿真、动态预警及应急疏散技术;研发枢纽内⾯向旅客出⾏链的智能⾃助服务、智能化导航导乘技术;开发综合客运枢纽协同运⾏管理与智能服务系统。
考核指标:依托京津冀等地区⼤型空港或⼤型⾼铁客站,建成综合客运枢纽协同运⾏与信息服务平台,枢纽运⾏服务信息动态交互率≥90%,重⼤事件动态预警准确率≥80%,客流疏解效率提⾼ 30%以上;建成智能导航导乘系统、多交通⽅式换乘⾃助服务系统,⾃助服务覆盖率提⾼20%,枢纽内换乘智能识别准确率不低于 95%,交通⽅式间平均换乘时间降低 30%,旅客出⾏效率提⾼20%以上;形成综合客运枢纽协同运⾏与服务技术标准草案,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等⾃主知识产权不少于 10 项。
10.城市智慧客运系统半自动糊箱机
10.1京津冀城市多模式客运枢纽⼀体化运⾏关键技术(重⼤共性关键技术类)
研究内容:研究城市多模式客运枢纽功能分⼯、协同服务机制,⼀体化交通运⾏衔接模式;研究基于移动互联和⼴域⼤数据的城市通联程出⾏需求链分析、集散点辨识、枢纽布局优化技术;研究枢纽间换乘客流实时监测与分析、运⾏态势仿真评估、多模式交通运⼒动态协同调度与应急处置技术;研发枢纽多模式交通出⾏票务⼀体化和出⾏全过程信息服务技术;开发城市枢纽协同运⾏与综合服务⼀体化系统。
考核指标:建成城市枢纽协同运⾏管理与服务平台,集成航空、铁路、公路、城市客运等城市客运数据不少于 7种,依托京津冀城市进⾏⽰范应⽤,协同运⾏枢纽不少于 3 个;城市客运换乘需
求预测精度≥85%,换乘客流感知率与检测精度≥90%,运⾏异常状态识别率≥90%,城市枢纽整体集疏散能⼒提⾼ 20%,出⾏换乘等待时间缩短不少于 30%,客运系统运⾏效率提⾼不低于 20%;形成城市多模式客运枢纽运⾏监测与⼀体化服务技术标准/规范草案,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等⾃主知识产权不少于 10 项。
11.⾼效货物运输与智能物流
11.1智慧物流管理与智能服务关键技术(重⼤共性关键技术类)
研究内容:研究智慧物流组织模式与管理创新机制;研发移动互联环境下物流供需能⼒动态辨识与分析预测技术,基于⼤数据的物流供需匹配规划建模技术;研发基于物联⽹和北⽃导航系统满⾜多式联运需求的物流快速识别、实时跟踪与优化调度技术,物流系统低碳低能耗控制与优化技术,城乡⼀体化⾼效共同配送与⽆⼈配送技术等;研制智慧物流智能化装备;开发基于移动互联的服务系统,⽀撑⾼效低碳的智慧物流综合管理和服务平台。
频偏
考核指标:研制智慧物流智能化专⽤终端装置 3 种以上;建成智慧物流综合管理与智能服务平台系统,平台接⼊物流车辆不少于 10 万辆,物流需求即时响应率提升 15%,供需物流匹配率提升 30%,货物周转单位能耗降低 20%,配送效率提升 20%;形成⾏业(或国家)智慧物流技术标准/规范草案,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等⾃主知识产权不少于 10 项。
12.基于船岸协同的航运安全与应急搜救
12.基于船岸协同的航运安全与应急搜救
12.1基于船岸协同的船舶智能航⾏与控制关键技术(重⼤共性关键技术类)
研究内容:⾯向船岸协同技术前沿,研究内河和沿海条件下船岸协同技术测试体系;研究⽀撑船舶智能航⾏的智能化电⼦海图、智能感知和认知、岸基信息⽀持、通信及⽹络安全、远程驾驶技术;研发船舶智能航⾏信息集成与⾃主驾驶技术;开发内河船舶重点航段的智能航⾏系统,沿海船舶航线智能优化及⾃主航⾏系统。
考核指标:建⽴沿海智能船舶测试场,海域⾯积不⼩于 200平⽅海⾥,具备船舶远程驾驶、⾃主航⾏、⾃动靠离泊等测试功能;智能航⾏感知⽬标识别准确率开阔⽔域≥98%,繁忙、港⼝⽔域≥95%;船岸协同通讯⽹络连通可靠性
≥99.9%,实现内河与沿海⾼等级航道的远程驾驶;建⽴船舶智能航⾏信息集成平台,⽀持 5 种以上不同类型的岸基信息服务,下发成功率≥98%,延时平均≤30 秒;建⽴船舶航⾏跟踪系统与⾃主避障系统,在内河典型航段两种以上船型上实现船舶⾃主驾驶⽰范应⽤,在沿海典型海域开展海运船舶⾃主航⾏⽰范应⽤;形成相关技术标准草案,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等⾃主知识产权不少于 10 项。
13.区域交通与城市安全协同防控
13.1冬奥会交通与安保协同管控体系(应⽤⽰范类)
研究内容:研究基于综合交通运输、社会感知与公共安全跨领域多源数据融合的城市安全与区域交通关联分析、预测预警⽅法;研究⾯向交通场景的⼈⼯智能弹性学习框架,冬奥会及重⼤安保活动中的城市安全隐患感知、预警与应急响应⽅法;研究服务于冬奥会及重⼤活动交通运⾏的城市安全风险分布式动态感知体系与管理体系,交通全要素信息安全监管机制;研究多态化物流在途风险特征、风险聚合研判及应对机制;研究新兴交通形态在城市安全约束下的应⽤边界与协同管控模式;开发⾯向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指挥与协调决策⽀持系统。
考核指标:建成针对冬奥会安保场景的区域交通与城市安全交互分析、协调指挥决策⽀持系统;基于多源数据的重点对象识别准确率≥90%,交通场景下风险判别算法的计算效能值达百万次/秒,交通要素触发的城市安全事件有效预警率≥75%,辅助决策⽅案⽣成时间≤10 秒;研制⼀整套集信息采集、传输与处理三位⼀体的智能安全感知终端设备;形成交通与安保协同管控的技术标准草案,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等⾃主知识产权不少于 10 项。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0:06: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13333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智能   交通   研究   协同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