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传感器原理及热敏电阻NTC温度常数β值计算温度

温度传感器原理
开模

    温度传感器热电偶是工业上最常用的温度检测元件之一。其优点是:
    测量精度高。因温度传感器热电偶直接与被测对象接触,不受中间介质的影响。
    测量范围广。常用的温度传感器热电偶从-50~+1600均可边续测量,某些特殊温度传感器热电偶最低可测到-269(如金铁镍铬),最高可达+2800(如钨-铼)。
    构造简单,使用方便。温度传感器热电偶通常是由两种不同的金属丝组成,而且不受大小和开头的限制,外有保护套管,用起来非常方便。
1.温度传感器热电偶测温基本原理
   将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或半导体A和B焊接起来,构成一个闭合回路,如图2-1-1所示。当导体A和B的两个执着点1和2之间存在温差时,两者之间便产生电动势,因而在回路中形成一个大小的电流,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温度传感器热电偶就是利用这一效应来工作的。
2.温度传感器热电偶的种类及结构形成
(1)温度传感器热电偶的种类
     常用温度传感器热电偶可分为标准温度传感器热电偶和非标准温度传感器热电偶两大类。
所调用标准温度传感器热电偶是指国家标准规定了其热电势与温度的关系、允许误差、并有统一的标准分度表的温度传感器热电偶,它有与其配套的显示仪表可供选用。非标准化温度传感器热电偶在使用范围或数量级上均不及标准化温度传感器热电偶,一般也没有统一的分度表,主要用于某些特殊场合的测量。标准化温度传感器热电偶 我国从1988年1月1日起,温度传感器热电偶和温度传感器热电阻全部按IEC国际标准生产,并指定S、B、E、K、R、J、T七种标准化温度传感器热电偶为我国统一设计型温度传感器热电偶。
  (2)温度传感器热电偶的结构形式 为了保证温度传感器热电偶可靠、稳定地工作,对它的结构要求如下:
  组成温度传感器热电偶的两个热电极的焊接必须牢固;
  两个热电极彼此之间应很好地绝缘,以防短路;
  补偿导线与温度传感器热电偶自由端的连接要方便可靠;
  保护套管应能保证热电极与有害介质充分隔离。
   3.温度传感器热电偶冷端的温度补偿
   由于温度传感器热电偶的材料一般都比较贵重(特别是采用贵 金属时),而测温点到仪表的距离都很远,为了节省热 电偶材料,降低成本,通常采用补偿导线把温度传感器热电
偶的冷 端(自由端)延伸到温度比较稳定的控制室内,连接到 仪表端子上。必须指出,温度传感器热电偶补偿导线的作用只起延伸热电极,使温度传感器热电偶的冷端移动到控制室的仪表端子上,它本身并不能消除冷端温度变化对测温的影响,不起补偿作用。因此,还需采用其他修正方法来补偿冷端温度t0≠0时对测温的影响。
 在使用温度传感器热电偶补偿导线时必须注意型号相配,极性不能接错,补偿导线与温度传感器热电偶连接端的温度不能超过100
二、温度传感器热电阻的应用原理
     温度传感器热电阻是中低温区最常用的一种温度检测器。它的主要特点是测量精度高,性能稳定。其中铂热是阻的测量精确度是最高的,它不仅广泛应用于工业测温,而且被制成标准的基准仪。
1.温度传感器热电阻测温原理及材料
    温度传感器热电阻测温是基于金属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这一特性来进行温度测量的。温度传感器热电阻大都由纯金属材料制成,目前应用最多的是铂和铜,此外,现在已开始采用甸、镍、锰和铑等材料制造温度传感器热电阻。
2.温度传感器热电阻的结构
(1)精通型温度传感器热电阻 工业常用温度传感器热电阻感温元件(电阻体)的结构及特点见表2-1-11。从温度传感器热电阻的测温原理可知,被测温度的变化是直接通过温度传感器热电阻阻值的变化来测量的,因此,温度传感器热电阻体的引出线等各种导线电阻的变化会给温度测量带来影响。为消除引线电阻的影响同般采用三线制或四线制,有关具体内容参见本篇第三章第一节.
yig滤波器(2)铠装温度传感器热电阻 铠装温度传感器热电阻是由感温元件(电阻体)、引线、绝缘材料、不锈钢套管组合而成的坚实体,如图2-1-7所示,它的外径一般为φ2~φ8mm,最小可达φmm。
 与普通型温度传感器热电阻相比,它有下列优点:体积小,内部无空气隙,热惯性上,测量滞后小;机械性能好、耐振,抗冲击;能弯曲,便于安装使用寿命长。
(3)端面温度传感器热电阻 端面温度传感器热电阻感温元件由特殊处理的电阻丝材绕制,紧贴在温度计端面,其结构如图2-1-8所示。它与一般轴向温度传感器热电阻相比,能更正确和快速地反映被测端面的实际温度,适用于测量轴瓦和其他机件的端面温度。
(4)隔爆型温度传感器热电阻 隔爆型温度传感器热电阻通过特殊结构的接线盒,把其外壳内部爆炸性混合气体因受到火花或电弧等影响而发生的爆炸局限在接线盒内,生产现场
不会引超爆炸。隔爆型温度传感器热电阻可用于Bla~B3c级区内具有爆炸危险场所的温度测量。
3.温度传感器热电阻测温系统的组成
     温度传感器热电阻测温系统一般由温度传感器热电阻、连接导线和显示仪表等组成。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温度传感器热电阻和显示仪表的分度号必须一致
 为了消除连接导线电阻变化的影响,必须采用三线制接法。具体内容参见本篇第三章。
(2)铠装温度传感器热电阻 铠装温度传感器热电阻是由感温元件(电阻体)、引线、绝缘材料、不锈钢套管组合而成的坚实体,如图2-1-7所示,它的外径一般为φ2~φ8mm,最小可达φmm。与普通型温度传感器热电阻相比,它有下列优点:体积小,内部无空气隙,热惯性上,测量滞后小;机械性能好、耐振,抗冲击,能弯曲,便于安装水辊清洗剂使用寿命长。
(3)端面温度传感器热电阻 端面温度传感器热电阻感温元件由特殊处理的电阻丝材绕制,紧贴在温度计端面,其结构如图2-1-8所示。它与一般轴向温度传感器热电阻相比,能更正确和快速地反映被测端面的实际温度,适用于测量轴瓦和其他机件的端面温度。
(4)隔爆型温度传感器热电阻 隔爆型温度传感器热电阻通过特殊结构的接线盒,把其外壳内部爆炸性混合气体因受到火花或电弧等影电阻体的断路修理必然要改变电阻丝的长短而影响电阻值,为此更换新的电阻体为好,若采用焊接修理,焊后要校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温度检测方法根据敏感元件和被测介质接触与否,可以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大类。接触式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基于物体受热体积膨胀性质的膨胀式温度检测仪表;基于导体和半导体电阻值随温度变化的热电阻温度检测仪表;基于热电效应的热电偶检测仪表。而非接触式的主要是利用物体的热辐射特性与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对温度进行检测。由于这里被测物体为空气,所以没用必要使用非接触式的传感器。
常用的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有铂电阻、热电偶、半导体热敏电阻及模拟集成温度传感器。比较其特点为:
热电偶具有测温范围广(-200—1800)、测量精度高、便于远距离、多点、集中检测和自动控制等优点。但是其自由端需要温度补偿,而且在低温常温段其测量精度较低等缺点。
里德穆勒半导体热电阻其灵敏度高、且体积小、结构简单等优点。但是其互换性较差,测量范围有一定的限制。
铂电阻的测量精度高,一般都是以铂电阻作为标准温度测量元件。标准铂电阻可以用一种
严密、合理的方程来描述其电阻值与温度的关系。铂电阻的线性较好,只是在接近其范围极限时呈非线性。铂电阻每摄氏度可以改变几分之一欧姆,适合稳定性为0.05的系统。
模拟集成温度传感器是20世纪80年代问世的,将温度传感器集成在一个芯片上,可完成温度测量机模拟信号输出功能的专用集成电路,如AD590、LM335等。它的特点是功能单一、测温误差小、价格低、响应速度快、传输距离远、线性好。其缺点是测温范围比较窄。
NTC热敏电阻的B值常数计算
B值是热敏电阻器的材料常数,即热敏电阻器的芯片(一种半导体陶瓷)在经过高温烧结后,形成具有一定电阻率的材料,每种配方和烧结温度下只有一个B值,所以种之为材料常数。
    B值是热敏电阻的材料常数,或叫热敏指数。
    B值可以通过测量在25摄氏度和50摄氏度(或85摄氏度)时的电阻值后进行计算。B值与产品电阻温度系数正相关,也就是说B值越大,其电阻温度系数也就越大。 
    温度系数就是指温度每升高1度,电阻值的变化率。采用以下公式可以将B值换算成电阻
温度系数: 
电阻温度系数=B值/T^2 (T为要换算的点绝对温度值) 
    NTC热敏电阻器的B值一般在2000K-6000K之间,不能简单地说B值是越大越好还是越小越好,要看你用在什么地方。一般来说,作为温度测量、温度补偿以及抑制浪涌电阻用的产品,同样条件下是B值大点好。因为随着温度的变化,B值大的产品其电阻值变化更大,也就是说更灵敏。 
以上就是按我自己的理解所做的回答,我是做这个的,如果你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加我为好友,或给我发送信息。 
   NTC热敏电阻器的B值一般在2000K-6000K之间,不能简单地说B值是越大越好还是越小越好,要看你用在什么地方。一般来说,作为温度测量、温度补偿以及抑制浪涌电阻用的产品,同样条件下是B值大点好。因为随着温度的变化,B值大的产品其电阻值变化更大,也就是说更灵敏。
NTC热敏电阻B值公式的: B= T1T2 Ln(RT1/RT2)/(T2-T1)
其中的B:NTC热敏电阻的B值,由厂家提供;
RT1、RT2:热敏电阻在温度分别为T1、T2时的电阻值;
干油分配器
T1、T2:绝对温标。v
 
 NTC热敏电阻B值公式。
先更正昨天的帖子,我用的热敏电阻的精度是1%,不是3%。
  B= T1T2 Ln(RT1/RT2)/(T2-T1) ——————————(1)
  B:NTC热敏电阻的B值,由厂家提供;
  RT1、RT2:热敏电阻在温度分别为T1、T2时的电阻值,厂家提供的是温度为298.15K  (25摄氏度)时的阻值。
 T1、T2:绝对温标。
 我还是针对昨天的原理图简单的说说:
 由(1)式可得:
                  B(1/T1-1/T2)
 RT1/RT2=e                         ——————————————(2)
取T1=298.15K,此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为RT1=10K,故取R1=10K,设温度为T2时的分压值为V2,则:V2=RT2Vcc/(RT2+R1),得 RT2=V2R1/(Vcc-V2),所以
  RT1/RT2=Vcc/V2-1   代入(2)式得
    B(1/T1-1/T2)
模锻锤  e                      =Vcc/V2-1
  得 B(1/T1-1/T2)=Ln(Vcc/V2-1)
  T2=T1/(1-T1(Ln(Vcc/V2-1))/B)
  设8位ADC输出值为N,则 Vcc/V2-1=256/N-1
  所以 T2=T1(1-T1(Ln(256/N-1))/B)
 换算为摄氏温度后则
         T=T2-273.15
你可以用C或VB编个程序从N=0开始到N=255计算出温度表,然后以N为索引查表直接得到温度。也可以通过实际测试出温度值构成温度表格,采用插值等算法得到温度值。我这里是以T1=25度计算的,你可以通过调整T1的值来测试更高或更低温度。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0:50: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13149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