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温湿度监控的快速线夹控制电路及快速线夹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快速线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温湿度监控的快速线夹控制电路及快速线夹。


背景技术:



2.随着电子行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在爆破行业大力推广使用工业电子。工业电子具有延时精度高可达到1ms级别;可靠性好,可抗杂散电流;便于管控,能够对工业电子的购买、运输和使用全面监控,工业电子通过脚线端头的线夹直接连接在母线上,母线连接从而引爆。
3.目前,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市面上的工业电子的线夹不能有效防水,在下雨天或者潮湿点引爆时,水流入线夹内容易造成电子的线路出现漏电、短路等现象,影响电子的使用。因而,实有必要设计一种具有温湿度监控的快速线夹控制电路及快速线夹。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温湿度监控的快速线夹控制电路及快速线夹,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因的线夹不能有效防水,导致容易出现短路、漏电,影响电子使用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温湿度监控的快速线夹控制电路,包括供电电路,还包括:
6.线夹控制电路,所述线夹控制电路与所述供电电路连接,所述线夹控制电路包括主控芯片;
7.通信电路,所述通信电路与所述线夹控制电路和所述供电电路连接;
8.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与所述线夹控制电路和所述供电电路连接,所述驱动电路还与电子连接;
9.温湿度监控电路,所述温湿度监控电路与所述线夹控制电路和所述供电电路连接,所述温湿度监控电路用于监控周围环境的温湿度。
10.可选地,所述温湿度监控电路包括温度检测电路、湿度检测电路与信号放大电路,所述温度检测电路与所述信号放大电路连接,所述湿度检测电路与所述信号放大电路连接,所述信号放大电路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
11.可选地,所述温度检测电路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信号放大电路分别与温度传感器的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和第四引脚连接,且所述温度传感器的第一引脚经一第八十六电阻与所述供电电路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的第三引脚经一第八十四电阻与所述信号放大电路连接。
12.可选地,所述湿度检测电路包括电压比较器、滑动变阻器、第一测量端、第二测量端、第七十九分压电阻;所述第一测量段的一端与所述供电电路连接,所述第一测量端、所
述第二测量端以及所述第七十九分压电阻依次电性连接后接地;所述电压比较器与所述供电电路电性连接后接地,所述电压比较器的同相端与所述滑动变阻器电性连接,所述电压比较器的反相端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测量端与所述第七十九分压电阻之间,所述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信号放大电路连接。
13.可选地,所述信号放大电路包括信号放大器,所述信号放大器的第二引脚与所述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信号放大器的第三引脚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信号放大器的第六引脚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的第四引脚连接,所述信号放大器的第七引脚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的第三引脚连接,所述信号放大器的第八一引脚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的第九引脚、第十引脚和第十一引脚分别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的第十三印加与所述供电电路连接。
14.可选地,所述驱动电路包括驱动信号接收电路和驱动控制电路,所述驱动信号接收电路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所述驱动控制电路与所述驱动信号接收电路连接,所述驱动控制电路与电子连接,所述驱动控制电路和所述驱动信号接收电路均与所述供电电路连接。
15.可选地,所述驱动信号接收电路包括包括ldo稳压器和信号接收芯片,所述ldo稳压器与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信号接收芯片的第一引脚与所述ldo稳压器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信号接收芯片的第二引脚与所述主控芯片的第十四引脚连接,所述信号接收芯片的第三引脚与所述主控芯片的第十八引脚连接,所述信号接收芯片的第六引脚与一第十mos管连接后与所述驱动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第十mos管还与所述供电电路连接。
16.可选地,所述驱动控制电路包括包括第二十一放大器、第六二极管、第九mos管、第八mos管、正极连接端和负极连接端;所述第二十一放大器的正极连接端、所述第九mos管的源极均与所述供电电路连接,所述第二十一放大器的负极连接端接地,所述第二十一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芯片的第十七引脚连接;所述第六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端与所述第二十一放大器的正极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九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六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九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十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八mos管的栅极与所述信号接收芯片的第五引脚连接,所述第八mos管的漏极还与所述第六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正极连接端与所述第九mos管和所述第八mos管的漏极均连接,所述正极连接端还用于与电子的正极连接,所述负极连接端接地并用于与电子的负极连接。
17.可选地,所述通信电路包括无线通信芯片,所述无线通信芯片的第一引脚与所述供电电路连接,所述无线通信芯片的第二引脚与所述主控芯片的第十九引脚连接,所述无线通信芯片的第四引脚与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二十引脚连接。
18.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快速线夹,包括所述的具有温湿度监控的快速线夹控制电路。
1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温湿度监控的快速线夹控制电路及快速线夹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20.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所述温湿度监控电路获取快速线夹内部环境的温湿度信息,并通过所述线夹控制电路与所述通信电路将温湿度信息反馈至用户终端,使用户能够实时检测快速线夹内部的温湿度环境,并根据该温湿度环境信息判断快速线夹内部有无进水,进行快速线夹的故障排查,具有极高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供电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线夹控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温湿度监控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27.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28.供电电路-100
ꢀꢀꢀꢀꢀꢀꢀꢀꢀꢀ
电池电路-110
ꢀꢀꢀꢀꢀꢀꢀꢀꢀ
第一稳压电路-120
29.第二稳压电路-130
ꢀꢀꢀꢀꢀꢀ
线夹控制电路-200
ꢀꢀꢀꢀꢀ
通信电路-300
30.驱动电路-400
ꢀꢀꢀꢀꢀꢀ
驱动信号接收电路-410 驱动控制电路-420
31.温湿度监控电路-500
ꢀꢀꢀꢀ
温度检测电路-510
ꢀꢀꢀꢀꢀ
湿度检测电路-520
32.信号放大电路-530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5.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6.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3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提供一种具有温湿度监控的快速线夹控制电路,包括供电电路100;还包括:线夹控制电路200,所述线夹控制电路200与所述供电电路100连接,所述线夹控制电路200包括主控芯片u1;通信电路300,所述通信电路
300与所述线夹控制电路200和所述供电电路100连接;驱动电路400,所述驱动电路400与所述线夹控制电路200和所述供电电路100连接,所述驱动电路400还与电子连接;温湿度监控电路500,所述温湿度监控电路500与所述线夹控制电路200和所述供电电路100连接,所述温湿度监控电路500用于监控周围环境的温湿度。
38.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所述温湿度监控电路500获取快速线夹内部环境的温湿度信息,并通过所述线夹控制电路200与所述通信电路300将温湿度信息反馈至用户终端,使用户能够实时检测快速线夹内部的温湿度环境,并根据该温湿度环境信息判断快速线夹内部有无进水,进行快速线夹的故障排查,具有极高的实用性。
39.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图5所示,所述温湿度监控电路500包括温度检测电路510、湿度检测电路520与信号放大电路530,所述温度检测电路510与所述信号放大电路530连接,所述湿度检测电路520与所述信号放大电路530连接,所述信号放大电路530与所述主控芯片u1连接。所述温度检测电路510和所述湿度检测电路520通过所述信号放大电路530将检测到的温度、湿度信号发送至所述主控芯片u1,从而获取快速现价内部环境的温湿度信息。
40.进一步地,所述温度检测电路510包括温度传感器u5,所述信号放大电路530分别与温度传感器u5的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和第四引脚连接,且所述温度传感器u5的第一引脚经一第八十六电阻r86与所述供电电路100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u5的第三引脚经一第八十四电阻r84与所述信号放大电路530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u5实时采集当前温度信息,并通过所述温度传感器u5的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和第四引脚经所述信号放大电路530发送至所述线夹控制电路200。
41.进一步地,所述湿度检测电路520包括电压比较器u50、滑动变阻器r73、第一测量端det1、第七十四电阻r74、第二测量端det2、第七十九分压电阻r79;所述第一测量端det1的一端与所述供电电路100连接,所述第一测量端det1、第七十四电阻r74、所述第二测量端det2以及所述第七十九分压电阻r79依次电性连接后接地;所述电压比较器u50与所述供电电路100电性连接后接地,所述电压比较器u50的同相端与所述滑动变阻器r73电性连接,所述电压比较器u50的反相端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测量端det2与所述第七十九分压电阻r79之间,所述电压比较器u50的输出端与所述信号放大电路530连接。
42.当湿度达到预设的湿度值时,所述第七十四电阻r74的阻值减小,所述电压比较器u50的反相端的电压大于同相端电压,输出控制信号至所述线夹控制电路200以控制快速线夹停止工作。由此,通过直接检测由于湿度变化引起的阻值的变化经过所述电压比较器u50输出控制信号来控制快速线夹的导通,成本低廉、实用性强。
43.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湿度检测电路520还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阳极通过一第七十五电阻r75与所述供电电路100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阴极接地,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用于在湿度检测电路520工作时发出灯光指示。
44.进一步地,所述信号放大电路530包括信号放大器u25,所述信号放大器u25的第二引脚与所述电压比较器u5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信号放大器u25的第三引脚与所述温度传感器u5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信号放大器u25的第六引脚与所述温度传感器u5的第四引脚连接,所述信号放大器u25的第七引脚与所述温度传感器u5的第三引脚连接,所述信号放大器
u25的第八一引脚与所述温度传感器u5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u5的第九引脚、第十引脚和第十一引脚分别与所述主控芯片u1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u5的第十三引脚与所述供电电路100连接。通过设置所述信号放大器u25,将所述温度检测电路510和所述湿度检测电路520的实时监测的信号进行放大并发送至所述主控芯片u1,所述主控芯片u1通过所述通信电路300反馈至用户终端,使用户可以及时检测快速线夹内部环境的温湿度信息。
45.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驱动电路400包括驱动信号接收电路410和驱动控制电路420,所述驱动信号接收电路410与所述主控芯片u1连接,所述驱动控制电路420与所述驱动信号接收电路410连接,所述驱动控制电路420与电子连接,所述驱动控制电路420和所述驱动信号接收电路410均与所述供电电路100连接。所述驱动信号接收电路410接收来自所述线夹控制电路200中所述主控芯片u1的控制信号,并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驱动控制电路420中,所述驱动控制电路420根据所述主控芯片u1对电子进行驱动。
46.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信号接收电路410包括包括ldo稳压器u20和信号接收芯片u19,所述ldo稳压器u20与所述供电电路10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信号接收芯片u19的第一引脚与所述ldo稳压器u20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信号接收芯片u19的第二引脚与所述主控芯片u1的第十四引脚连接,所述信号接收芯片u19的第三引脚与所述主控芯片u1的第十八引脚连接,所述信号接收芯片u19的第六引脚与一第十mos管q10连接后与所述驱动控制电路420连接,所述第十mos管q10还与所述供电电路100连接。
47.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控制电路420包括包括第二十一放大器u21、第六二极管d6、第九mos管q9、第八mos管q8、正极连接端mbus+和负极连接端mbus-;所述第二十一放大器u21的正极连接端、所述第九mos管q9的源极均与所述供电电路100连接,所述第二十一放大器u21的负极连接端接地,所述第二十一放大器u21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芯片u1的第十七引脚连接;所述第六二极管d6的正极连接端与所述第二十一放大器u21的正极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九mos管q9的漏极与所述第六二极管d6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九mos管q9的栅极与所述第十mos管q10的漏极连接,所述第八mos管q8的栅极与所述信号接收芯片u19的第五引脚连接,所述第八mos管q8的漏极还与所述第六二极管d6的负极连接,所述正极连接端mbus+与所述第九mos管q9和所述第八mos管q8的漏极均连接,所述正极连接端mbus+还用于与电子的正极连接,所述负极连接端mbus-接地并用于与电子的负极连接。电子在常态下,所述正极连接端mbus+为高电平,所述供电电路100输出的电压至所述第二十一放大器u21,经所述第二十一放大器u21的输出端输出至所述主控芯片u1。当电子发送信息时,所述正极连接端mbus+为低电平,此时,所述供电电路100输出的电压经所述第六二极管d6输出,所述第二十一放大器u21的正极输入端为低电平,进而改变所述第二十一放大器u21输出至所述主控芯片u1的电平信号,因此,通过所述正极连接端mbus+的高低电平变化,实现电子的信息输出。
48.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通信电路300包括无线通信芯片u4,所述无线通信芯片u4的第一引脚与所述供电电路100连接,所述无线通信芯片u4的第二引脚与所述主控芯片u1的第十九引脚连接,所述无线通信芯片u4的第四引脚与所述主控芯片u1的第二十引脚连接。
49.当所述无线通信芯片u4接收到外部的发送的起爆信号后,由所述主控芯片
u1发送信号至所述信号接收芯片u19,所述信号接收芯片u19经其第五引脚和第六引脚发送电信号至所述第九mos管q9和所述第八mos管q8,使所述第九mos管q9和所述第八mos管q8导通,进而使电信号经所述第九mos管q9和所述第八mos管q8至所述正极连接端mbus+,以实现将电信号发送至电子,完成引爆。
50.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供电电路100包括电池电路110、第一稳压电路120、第二稳压电路130。所述电池电路110与所述第一稳压电路120和所述第二稳压电路130连接。
51.具体地,所述电池电路110包括包括充电连接端口j2和充电管理芯片u7,所述充电连接端口j2用于连接外部供电接口,所述充电管理芯片u7的输入端与所述充电连接端口j2,所述充电管理芯片u7的输出端与一第一开关s1连接,所述第一开关输出一电池连接端bat,为所述快速线夹控制电路供电。具体地,所述充电连接端口j2为usb接口,外部供电端口与所述充电连接端口j2连接并将外部电能导入,经所述充电管理芯片u7后给供电电池充电。
5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稳压电路120包括第一稳压芯片u3,所述第一稳压芯片u3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池连接端bat连接,所述电池连接端bat经所述第一稳压芯片u3降压后输出3.3v,所述第一稳压芯片u3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芯片u1的第八引脚、所述无线通信芯片u4的第一引脚、所述温度检测电路510和所述湿度检测电路520连接。
53.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稳压电路130包括包括第二稳压芯片u2和输出控制芯片u17,所述第二稳压芯片u2的输入端与电池连接端bat连接,所述输出控制芯片u17与所述第二稳压芯片u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输出控制芯片u17的输出端与所述ldo稳压器uu20和所述第十mos管qq10的漏极连接。具体地,所述第二稳压芯片u2的型号优选为mt3608。所述输出控制芯片u17的型号优选为ao4435。所述电池连接端bat经所述第二稳压芯片u2的转换再经所述输出控制芯片u17后,输出一24v电压,该24v电压经一高压输出端mb_power输出。
5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快速线夹,包括所述的具有温湿度监控的快速线夹控制电路。因本实用新型所述快速线夹包括所述具有温湿度监控的快速线夹控制电路,故所述快速线夹也能够实现实时检测快速线夹内部的温湿度环境,并根据该温湿度环境信息判断快速线夹内部有无进水,进行快速线夹的故障排查。
5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温湿度监控的快速线夹控制电路,包括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线夹控制电路,所述线夹控制电路与所述供电电路连接,所述线夹控制电路包括主控芯片;通信电路,所述通信电路与所述线夹控制电路和所述供电电路连接;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与所述线夹控制电路和所述供电电路连接,所述驱动电路还与电子连接;温湿度监控电路,所述温湿度监控电路与所述线夹控制电路和所述供电电路连接,所述温湿度监控电路用于监控周围环境的温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温湿度监控的快速线夹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湿度监控电路包括温度检测电路、湿度检测电路与信号放大电路,所述温度检测电路与所述信号放大电路连接,所述湿度检测电路与所述信号放大电路连接,所述信号放大电路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温湿度监控的快速线夹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电路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信号放大电路分别与温度传感器的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和第四引脚连接,且所述温度传感器的第一引脚经一第八十六电阻与所述供电电路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的第三引脚经一第八十四电阻与所述信号放大电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温湿度监控的快速线夹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度检测电路包括电压比较器、滑动变阻器、第一测量端、第二测量端、第七十九分压电阻;所述第一测量端的一端与所述供电电路连接,所述第一测量端、所述第二测量端以及所述第七十九分压电阻依次电性连接后接地;所述电压比较器与所述供电电路电性连接后接地,所述电压比较器的同相端与所述滑动变阻器电性连接,所述电压比较器的反相端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测量端与所述第七十九分压电阻之间,所述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信号放大电路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温湿度监控的快速线夹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放大电路包括信号放大器,所述信号放大器的第二引脚与所述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信号放大器的第三引脚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信号放大器的第六引脚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的第四引脚连接,所述信号放大器的第七引脚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的第三引脚连接,所述信号放大器的第八一引脚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的第九引脚、第十引脚和第十一引脚分别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的第十三印加与所述供电电路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温湿度监控的快速线夹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包括驱动信号接收电路和驱动控制电路,所述驱动信号接收电路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所述驱动控制电路与所述驱动信号接收电路连接,所述驱动控制电路与电子连接,所述驱动控制电路和所述驱动信号接收电路均与所述供电电路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温湿度监控的快速线夹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信号接收电路包括ldo稳压器和信号接收芯片,所述ldo稳压器与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信号接收芯片的第一引脚与所述ldo稳压器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信号接收芯片的第二引脚与所述主控芯片的第十四引脚连接,所述信号接收芯片的第三引脚与所述主控芯片的第十八引脚连接,所述信号接收芯片的第六引脚与一第十mos管连接后与所述驱动控
制电路连接,所述第十mos管还与所述供电电路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温湿度监控的快速线夹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控制电路包括第二十一放大器、第六二极管、第九mos管、第八mos管、正极连接端和负极连接端;所述第二十一放大器的正极连接端、所述第九mos管的源极均与所述供电电路连接,所述第二十一放大器的负极连接端接地,所述第二十一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芯片的第十七引脚连接;所述第六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端与所述第二十一放大器的正极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九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六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九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十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八mos管的栅极与所述信号接收芯片的第五引脚连接,所述第八mos管的漏极还与所述第六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正极连接端与所述第九mos管和所述第八mos管的漏极均连接,所述正极连接端还用于与电子的正极连接,所述负极连接端接地并用于与电子的负极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温湿度监控的快速线夹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电路包括无线通信芯片,所述无线通信芯片的第一引脚与所述供电电路连接,所述无线通信芯片的第二引脚与所述主控芯片的第十九引脚连接,所述无线通信芯片的第四引脚与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二十引脚连接。10.一种快速线夹,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具有温湿度监控的快速线夹控制电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快速线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温湿度监控的快速线夹控制电路及快速线夹,包括供电电路,还包括:线夹控制电路,所述线夹控制电路与所述供电电路连接,所述线夹控制电路包括主控芯片;通信电路,所述通信电路与所述线夹控制电路和所述供电电路连接;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与所述线夹控制电路和所述供电电路连接,所述驱动电路还与电子连接;温湿度监控电路,所述温湿度监控电路与所述线夹控制电路和所述供电电路连接,所述温湿度监控电路用于监控周围环境的温湿度;用户能够实时检测快速线夹内部的温湿度环境,并根据该温湿度环境信息判断快速线夹内部有无进水,进行快速线夹的故障排查。查。查。


技术研发人员:

李萍丰 刘翼 张锐 张金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宏大爆破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5.19

技术公布日:

2022/10/13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13:21: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1314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电路   雷管   引脚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