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体一体化原位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体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体一体化原位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化肥的大量使用,未经处理或简单处理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养殖废水的大量排放,造成我国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十分严重。
3.目前针对城乡黑臭水体多采用截污、清淤、活水循环、种养水生植物、培殖人工植物浮岛、人工曝气等治理方法,但效果仍不佳。人工投加粉剂或液体时,会产生不均匀,沉底,漂浮,经常性投加等,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体一体化原位修复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以保证放置后无需多次投加微生物,可长期使用,曝气时让水体长期保持有氧状态,增加水体流动性。
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6.一种水体一体化原位修复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方固定安装有浮体,所述支架下方侧面均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固定安装有若干缓释反应器;
7.所述浮体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氧气泵,所述氧气泵的接线端通过接线盒与控制电源相连,所述氧气泵的输出端通过气管与分配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分配器的输出端分别与各个缓释反应器的进气端相连接。
8.优选地,所述缓释反应器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中间固定安装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的一端穿出外壳体且设置有曝气管接头,所述曝气管接头通过气管与分配器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曝气管表面开设有若干通气孔,所述曝气管外表面包覆有固化微生物菌剂层,所述固化微生物菌剂层外表面包覆有生物质填料颗粒层,所述固化微生物菌剂层和生物质填料颗粒层均填充在外壳体内。
9.优选地,所述外壳体为网孔结构。
10.优选地,所述浮体上方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外盖,所述外盖表面设置有风窗,所述风窗内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外盖的内表面。
11.优选地,所述浮体外侧表面开设有拉手槽,所述拉手槽内固定安装有拉手,所述拉手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插锁,所述外盖远离铰链的一端设置有插槽,所述插锁与插槽相匹配。
12.优选地,所述支架包括外支架和内支架,所述内支架的上端与浮体固定连接,所述内支架下端滑动连接在外支架的上端内腔中,所述外支架和内支架表面均对应开设有若干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安装有限位螺钉。
13.优选地,所述支架每个侧表面的两边均固定安装有扇形板,所述扇形板上绕圆心设置有弧形槽,所述固定架的两侧分别贴合在两个扇形板的内侧面,且所述扇形板的圆心
处通过螺栓与固定架相连接,所述弧形槽内滑动连接有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的锁紧端穿过弧形槽与固定架相连接。
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体一体化原位修复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浮体的浮力作用,使其悬浮在水中,再通过缓释反应器内的固化微生物菌剂层持续提供保持水体清爽的好氧菌、光合菌;再通过浮体上的氧气泵提供气源,通过分配器分别向各个缓释反应器的曝气管内输送氧气,再通过曝气管曝气产生氧气进入水中,从而为固化微生物菌剂层中微生物提供氧气,使水中微生物菌剂保持在好氧状态,不受水深影响;同时气体上浮带动水流,扩散到周边水体;并通过设置生物质填料颗粒为微生物提供挂膜,保证微生物激活,扩繁,同时也有吸附作用,处理水中营养化物质,降低cod,氨氮等功能;放置后无需多次投加微生物,可长期使用,曝气时让水体长期保持有氧状态,增加水体流动性。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16.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本实用新型中浮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本实用新型中外盖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本实用新型中缓释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标号说明:
22.1、支架;2、浮体;3、固定架;4、缓释反应器;5、氧气泵;6、接线盒;7、分配器;8、外盖;9、风窗;10、挡板;11、外支架;12、内支架;13、扇形板;14、弧形槽;15、锁紧螺栓;16、拉手槽;17、插锁;41、外壳体;42、曝气管;43、曝气管接头;44、固化微生物菌剂层;45、生物质填料颗粒层。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4.实施例一,如图1-5所示,一种水体一体化原位修复装置,包括支架1,支架1上方固定安装有浮体2,支架1下方侧面均安装有固定架3,固定架3上固定安装有若干缓释反应器4;
25.浮体2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氧气泵5,氧气泵5的接线端通过接线盒6与控制电源相连,氧气泵5的输出端通过气管与分配器7的输入端相连接,分配器7的输出端分别与各个缓释反应器4的进气端相连接。
26.缓释反应器4包括外壳体41,外壳体41中间固定安装有曝气管42,曝气管42的一端穿出外壳体41且设置有曝气管接头43,曝气管接头43通过气管与分配器7的输出端相连接;曝气管42表面开设有若干通气孔,曝气管42外表面包覆有固化微生物菌剂层44,固化微生物菌剂层44外表面包覆有生物质填料颗粒层45,固化微生物菌剂层44和生物质填料颗粒层45均填充在外壳体41内;其中外壳体41为网孔结构。
27.工作原理:
28.将整个装置放置在水体中,通过浮体2的浮力作用,使其悬浮在水中,再通过缓释反应器4内的固化微生物菌剂层44持续提供保持水体清爽的好氧菌、光合菌;再通过浮体2上的氧气泵5提供气源,通过分配器7分别向各个缓释反应器4的曝气管42内输送氧气,再通过曝气管42曝气产生氧气进入水中,从而为固化微生物菌剂层44中微生物提供氧气,使水中微生物菌剂保持在好氧状态,不受水深影响;同时气体上浮带动水流,扩散到周边水体;并通过设置生物质填料颗粒为微生物提供挂膜,保证微生物激活,扩繁等,同时也有吸附作用,处理水中营养化物质,降低cod,氨氮等功能;放置后无需多次投加微生物,可长期使用,曝气时让水体长期保持有氧状态,增加水体流动性。
29.实施例二,作为实施例一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浮体2上方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外盖8,外盖8表面设置有风窗9,风窗9内侧设置有挡板10,挡板10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外盖8的内表面。通过外盖8以保证浮体2上方的氧气泵5和接线盒6等电气部件的安全性,并通过在外盖8表面设置风窗9,以保证外盖8内腔的通风效果,并通过挡板10可对灰尘起到一定的阻挡作用。
30.实施例三,作为实施例二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浮体2外侧表面开设有拉手槽16,拉手槽16内固定安装有拉手,拉手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插锁17,外盖8远离铰链的一端设置有插槽,插锁17与插槽相匹配。通过拉手槽16内的拉手以便于对整个装置的位置的移动工作。
31.实施例四,作为实施例一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支架1包括外支架11和内支架12,内支架12的上端与浮体2固定连接,内支架12下端滑动连接在外支架11的上端内腔中,外支架11和内支架12表面均对应开设有若干限位孔,限位孔内安装有限位螺钉。从而可通过调节内支架12下端在外支架11上端内腔中的相对位置,即可实现对整个支架1的高度调整,以适应不同水深的要求。
32.实施例五,作为实施例一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支架1每个侧表面的两边均固定安装有扇形板13,扇形板13上绕圆心设置有弧形槽14,固定架3的两侧分别贴合在两个扇形板13的内侧面,且扇形板13的圆心处通过螺栓与固定架3相连接,弧形槽14内滑动连接有锁紧螺栓15,锁紧螺栓15的锁紧端穿过弧形槽14与固定架3相连接。通过设置扇形板13和弧形槽14结构,使固定架3可绕扇形板13的圆心位置进行转动,调节反应器角度,当旋转到指定位置之后,可通过锁紧螺栓15将固定架3的位置进行锁紧固定。从而可满足不同水体修复的要求。
33.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水体一体化原位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上方固定安装有浮体(2),所述支架(1)下方侧面均安装有固定架(3),所述固定架(3)上固定安装有若干缓释反应器(4);所述浮体(2)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氧气泵(5),所述氧气泵(5)的接线端通过接线盒(6)与控制电源相连,所述氧气泵(5)的输出端通过气管与分配器(7)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分配器(7)的输出端分别与各个缓释反应器(4)的进气端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体一体化原位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释反应器(4)包括外壳体(41),所述外壳体(41)中间固定安装有曝气管(42),所述曝气管(42)的一端穿出外壳体(41)且设置有曝气管接头(43),所述曝气管接头(43)通过气管与分配器(7)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曝气管(42)表面开设有若干通气孔,所述曝气管(42)外表面包覆有固化微生物菌剂层(44),所述固化微生物菌剂层(44)外表面包覆有生物质填料颗粒层(45),所述固化微生物菌剂层(44)和生物质填料颗粒层(45)均填充在外壳体(41)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体一体化原位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41)为网孔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体一体化原位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2)上方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外盖(8),所述外盖(8)表面设置有风窗(9),所述风窗(9)内侧设置有挡板(10),所述挡板(10)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外盖(8)的内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体一体化原位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2)外侧表面开设有拉手槽(16),所述拉手槽(16)内固定安装有拉手,所述拉手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插锁(17),所述外盖(8)远离铰链的一端设置有插槽,所述插锁(17)与插槽相匹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体一体化原位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包括外支架(11)和内支架(12),所述内支架(12)的上端与浮体(2)固定连接,所述内支架(12)下端滑动连接在外支架(11)的上端内腔中,所述外支架(11)和内支架(12)表面均对应开设有若干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安装有限位螺钉。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体一体化原位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每个侧表面的两边均固定安装有扇形板(13),所述扇形板(13)上绕圆心设置有弧形槽(14),所述固定架(3)的两侧分别贴合在两个扇形板(13)的内侧面,且所述扇形板(13)的圆心处通过螺栓与固定架(3)相连接,所述弧形槽(14)内滑动连接有锁紧螺栓(15),所述锁紧螺栓(15)的锁紧端穿过弧形槽(14)与固定架(3)相连接。

技术总结


一种水体一体化原位修复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方固定安装有浮体,所述支架下方侧面均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固定安装有若干缓释反应器;所述浮体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氧气泵,所述氧气泵的接线端通过接线盒与控制电源相连,所述氧气泵的输出端通过气管与分配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分配器的输出端分别与各个缓释反应器的进气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以保证放置后无需多次投加微生物,可长期使用,曝气时让水体长期保持有氧状态,增加水体流动性。增加水体流动性。增加水体流动性。


技术研发人员:

吴朝伟 迟冉 田琳 孙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上海水源地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6.24

技术公布日:

2022/11/15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02:27: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1293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支架   水体   微生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