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心理急救现场操作指南(第二版)

心理急救现场操作指南》
中文版翻译与发行授权说明
中文版心理急救现场操作指南(第二版)(psychological first aid--field operations guide,2nd  edition)由美国国立儿童创伤应激中心(nccts)和美国国立ptsd中心,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dr。 alan steinberg, dr. robert pynoos 和 dr. melissa brymer 授权翻译.
中国四川“5.12”大地震后,由美中心理研究院(american-chinese academy for psychotherapy, a—cap)向复旦大学北加州校友会、中国心理师网、亚裔美国心理协会等发布紧急征求翻译人员的通知, 152页内容24小时内向世界各地华人应征者分派完毕,所有翻译在5月18日完成.地震无情,但也将我们联系到了一起。本手册由美中心理研究院童慧琦(美国)、王素琴(中国)和心理应激与创伤研究所(sti)、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精神卫生中心王振总策划与编辑。
中文版参译个人(排名不分先后):
打印机芯童慧琦 王  振 汤沁波 潘  涛 胡肈龙 左建青 黄  卉 徐维东 张宜宏 仇剑崟 汤潇雨 赵文芳 周肖
榕 李  航 毛力兰 魏  威 欧阳涵林  杜  江 丁文新 巫  峡 余  萍 黄青峰 刘平远 刑  佳 瞿陈 梁嘉华(josh krieger)
刘瀛瀛 辛玖岭 杨传卫 吕晓媛 王鹏云 齐伟静 张龙骧 汪晓远 张  军 顾卓珺 熊伟伟 梁  晶 王  龙 莫  娇 许文菲
中文版主译校对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安徽省人民医院、西安市人民医院、武汉中德心理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精神卫生中心、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中国科学院心理所、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复旦大学、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
有意使用中文版心理急救手册者,请洽美中临床心理研究院的童慧琦(美国),联络方式:
电话: (650)—450—1030;email: acapsych@yahoo; 或者美中心理研究院(中国地区代表)
王素琴,电话: 139********, email: acapsych@yahoo。com 。
www。dxsxs。com
心理急救现场操作指南目录
介绍和概述 
实施心理急救的准备工作 
核心措施 
1 接触和投入 
2 安全和舒适 
3 稳定情绪(必要时)
4 收集信息:目前的需求和担忧 
5 实际帮助
6 联系社会支持
插销螺母7 应对信息
8 综合协作服务各方之间的联络
附件清单:
附件a:心理急救概述
附件b:服务场所和设置
附件c:心理急救者的注意事项
附件d:心理急救工作表
附件e:为幸存者准备的传单
心理急救现场操作指南致谢
呈现在诸位面前的这本《心理急救-现场行为指南》由国立儿童创伤应激网()和国立创伤后应激障碍防治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ptsd)组织编写。
国立儿童创伤应激网和国立创伤后应激障碍防治中心的成员,以及其他许多经历过灾难或者参与过灾难处理的人,都为撰写本书做出了贡献。
本书的主要作者(按字母顺序)包括:
和 patricia watson.特邀撰稿人包括:
和bruce young。
本书附加材料引自美国医疗预备队(medical reserve corps)整理的材料,主要作者包括:
和james shultz。本书附加内容的提供者包括牧师适应小组(clergy adaptation group)成员以及富勒神学院()的作者 (按字母顺序):
和 jennifer van heijzen;来自健康牧师会()的作者(按字母顺序):
和eun joo kim。来自美国长岛北岸犹太保健体集团()属下的青少年创伤发展中心(adolescent trauma treatment development center)的作者(按字母顺序):christine dibenedetto, sandra kaplan, victor labruna, ayme turnbull, 和;以及来自加利福尼亚大
学洛杉矶分校的作者(按字母顺序):
和patricia van horn。
年3月31日至4月1日,在美国物质滥用与精神健康服务管理局(samhsa)支持下召开了相关的专家座谈会,会议讨论为本书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与会者包括:
和 robert ursano。
版权所有人(for citation?):国立儿童创伤应激网、国立创伤后应激障碍防治中心;《心理急救:现场行动指南》,第2版,2006年7月。订阅参见网页:wwwnctsnorg和 wwwncptsdvagov。
心理急救现场操作指南 (第二版)
www。dxsxs
介绍和概览:
什么是心理急救?
心理急救的对象。
谁来实施心理急救?
高频天线何时应使用心理急救?
在何地使用心理急救?
心理急救的优点.
心理急救的基本目标。
实施心理急救细节.
介绍和纲要什么是心理急救?
心理急救是由经验引导的帮助小孩、青年、成人和家庭克服灾难和恐怖主义(引起地心理恐慌)的标准手段.(换句话来说),心理急救是设计用来减轻灾难事件所带来的痛苦而增强
短期和长期功能性适应能力的方法。 心理急救有以下四点原则和技巧:
、与相关科学研究结论一致性、在实地场合的实用性、根据年龄和发育设计的合理性、按照文化背景诠释的灵活性心理急救(的理论)不认为(灾难事件的)生还者有严重的心智健康发育和恢复的障碍。相反, 它是基于对灾难幸存者的早期心理反应建立起来(的理论)。这些早期心理可以发生在物理、心理、行为和精神层面上,他会导致功能性适应的障碍。有了心理急救人员的同情和关爱, 这些早期心理反应可以有效地控制。
心理急救适用于哪些对象?
心理急救控制适用于经历了灾难和恐怖主义事件的小孩、青年、父母、受体的监护人、成年人以及家庭。心理急救也适用于为受害者提供心理咨询的工作人员.
谁来提供心理急救?
心理急救是灾害反应的组织性行为的一部分.它由心理健康和灾害回应的工作人员提供给受灾害影响的小孩、家庭和成人. 这些工作人员可以来自不同集体, 比如急救反应队、指挥中心、首要和紧急医疗人员、学校危机应急队、宗教性团体、社区紧急反应队(cert)、
医疗预备役、民兵预备役和其余的灾害援助机构。
注:根据心理健康专家的解释,“心理急救是用于针对性地满足灾难和恐怖主义事件受体需求的方法”.在本书著作的时候,虽然其中的理论主要来源于生活经验总结,但是大部分在研究中已得到证实。专家们一致认为,这些理论是灾难生还者克服灾后痛苦和逆境的有效手段,而且也为生还者(是否需要)进一步诊断提供了依据。
心理急救的时间?
心理急救是一种在灾害和恐怖主义事件发生后马上使用(于受害者的)支持性措施.
心理急救的地点?
心理急救可以在不同场合下运用,这些场合包括:公共避难所、特殊避难所、市外医院和医疗站、急性医疗设施(例如急诊室)、为紧急回应队和其他援助人员开设的休息中心、紧急指挥中心、灾后电话站、灾后食物站、灾害援助中心、家庭接待和帮助中心、家里、商行和其它社区机构.
有关心理急救的困难的更多信息,请查阅附录b。
心理急救的优点:
心理急救阐明了信息搜集的技巧,(这些技巧)可以让救护人员快速衡量生存者的顾虑和需求,作为进一步的保障灵活措施的依据。
心理急救的决策是经过户外生存检验和事实验证的,适用于一系列的灾害性场合。
心理急救强调(身心)发育和文化(发展)的多样性,所以适合各种年龄层次和背景的人。
心理急救会提供康复手册,从而为青少年、成人和家庭克服困难提供了指引。
心理急救的基本目标:
建立互不侵犯的人与人之间的互爱关系。
快速加强安全感,提供体质和情绪安慰.
和引导情绪复杂和困惑的生存者。
水过滤芯帮助生还者阐明特别的需求和顾虑,加强信息沟通。
提供信息和实践帮助,解决生还者的燃眉之急。
建立灾后社会联系网络,包括生还者的家庭成员、朋友、邻居和社区等扶助资源。
协助生还者身心康复,并且让他们在恢复的过程中起到自主的引导作用。
提供信息,帮助生还者有效克服心理障碍。
明确每一个人的职责,当需要的时候把生还者转移到其他灾害回应小组和当地康复机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等。
金属表面镜面处理提供心理急救职业行为只在授权的灾害回应机构实施服务。
(提供)标准的健康性反馈, 镇静、大方、有序和实效.
被人所知,(需要的)时候一定在场。
适当地保密信息。
不超越权限。
满足生还者的要求,在需要的时候向其它领域的专家请教.
有足够的知识,能意识因文化理解所带来的差异。
留意自身的情绪和身体反应,练习自我保护。
提供心理急救的方针首先,礼貌地观察,不能唐突直入.然后通过询问简单的体面的问题决定下一步的解决方案。
很多时候, 建立接触的最好方法是提供实际帮助,向食物、水和毯子等。
接触前必须明确你的介入不会引起生还者觉得受到侵犯。
做好两手准备,一是生还者可能会拒绝接触你或者会过多地接触你。
说话时镇定自若,品着耐心、负责和灵敏的态度.
语速放慢,用简单易懂的词汇,不要使用缩略语或术语;
如幸存者愿意交谈,做好准备聆听;
聆听时请专注于他/她想说的内容,以及你能如何提供帮助;
认可幸存者求生过程中做得对的安全措施;
针对幸存者最迫切的需求和目标提供直接的信息,如需要可重复讲解说明;
提供准确的适合幸存者年龄段接受水平的信息;
如需要通过翻译交谈,请看着您谈话的对象与他交谈,切忌对着翻译交谈;
心理救助的目标是减轻情感伤痛,提供帮助,促进适应行为的开始,而不是询问悲惨经历的细节与其中的损伤。
请注意避免以下行为:
不要去设想幸存者曾经和正在经历的一切;
不要假设每个经历灾难的人都会受到精神创伤;
不要进行病理判断。
幸存者在经历了灾难之后,很多激烈的反应都是可以理解可以预料的,不要将他们的反应归为“症状",或者用“诊断”,“病情”,“病态",或“障碍”之类的语言来描述;
不要用俯就的态度来跟幸存者交谈,或专注于他们的无助,虚弱,过失甚至残疾。
尽量专注与他们灾难中和灾后帮助他人的举动;
不要假设每一个幸存者都愿意交谈甚或需要与你交谈。
通常以安静辅助的态度陪伴在幸存者的周围能给他们以安全感,帮助他们应对;
不要询问灾难过程的细节;
不要猜测甚至提供不准确的信息;
如果你无法准确回答幸存者的问题,应尽力去了解事实。
工作对象是青少年对于年幼儿童,坐下来或者蹲着,和孩子的眼睛齐高.视频采集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23:37: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12766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心理   急救   提供   生还者   中心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