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人类学知识点【赣医】

法医人类学知识点【赣医】(共5页)

法医人类学概念:是以医学为基础,应用体质人类学的理论及方法,解决司法审判工作中与骨骼有关的个体识别问题,为案件的侦破提供线索,为案件的审判提供证据的应用学科。工作对象:骨骼及骨骼残片。工作中心:对骨骼及骨骼残片进行个体识别(种属,种族,年龄性别身高的鉴定,容貌特征的识别,面貌识别)。研究方法:形态学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DNA技术,计算机图形技术,扫描电镜技术)。
法医人类学研究任务:1.确定骨骼入土实际,从而推断死亡年月2.确定骨骼种属3.根据骨骼鉴定年龄、性别身高等4.对毁容尸体进行个体识别5.颅骨面貌复原,供亲属好友辨认6.颅相重合,确认失踪人员7.进行亲权鉴定8.确定某活体年龄,必要时鉴定性别9.根据不同时期的照片,确定是否为同一个人10.根据现场遗留毛发、查犯罪前科和嫌疑人
骨骼实验室处理:除去软组织,骨骼的脱脂与漂白,骨骼残片的修复。检验的内容:骨骼的种属、性别、年龄鉴定,身高推断,死亡时间推断,死亡原因推断,骨骼身源的推断。
骨化:尸体软组织经腐败过程逐渐软化、液化,直至完全溶解消失,毛发和指(趾)甲脱落,最后仅剩下骨骼,称为白骨化。分级:轻度,动物骨骼表面骨质完好,或基本完好,骨骼表面扔富有光泽感,暴露时间一般不超1年,非常完好的骨骼基本不超半年。中度,动物骨骼表面骨质有破损,骨骼表面缺乏光泽感,暴露时间应在一年以上,两年以内。重度,动物骨骼表面骨质已经完全消失,而且在骨骼表面出现凹凸不平,变粗糙,有些可在表面看到腐蚀现象,暴露时间往往在两年以上。
法兰克福平面:将颅骨左、右侧外耳门上缘点和左侧眶下点三点确定的平面,如颅骨左眶下缘点损坏,则采用右侧眶下点替代。
人种的划分:蒙古人种,分布于东亚,东南亚,中亚细亚,西伯利亚和美洲等地(北亚,南亚,东亚,东北亚,美洲)。欧罗巴人种,分布于欧洲,西亚北非和南亚次大陆的北部地区,在美洲和大洋洲也有很大比例(大西洋-波罗的海,印度地中海,中欧,白海-波罗的海,巴尔干-高加索)。澳大利亚-尼格罗人种,分布于旧大陆回归线以南(澳大利亚,维达,美拉尼西亚,尼格利陀,尼格罗,尼格利罗,布须曼)。过渡人种。
颅最大长:眉间点至颅后点在正中矢状面的最大直线距离。颅最大宽:通过眉间点和颅后
点绕颅骨一周的水平长度。颅宽:两侧颅侧点之间的距离。颅高:前囟点至颅底点的距离。颅顶点:将颅骨位于眼耳平面时,在正中矢状面上的最高点。面宽:两个颧点之间的直线距离颅底长:鼻根点至枕骨大孔前缘点之间的距离颅周长:通过眉间点和颅后点绕颅一周的水平长度。用软尺测量。
动物骨骼与人类骨骼的区别
哈弗斯管
骨板层
人骨骼
形态规则,多呈现圆形,数目不多,较动物骨少约2~3倍雨水弃流井
排列规则,哈弗斯管系统间界清楚
动物骨骼
形态不规则,多呈现椭圆形,管径小,管数多
排列不规则,哈弗斯管系统间界不清楚
性别鉴定中,哪些人体骨骼较有价值:骨盆>单块髋骨>颅骨>下颌骨>胸骨>股骨。
颅骨表面特征的性别差异
剪力墙加固
男性
女性
web前端性能优化整体观
较大、较重,较厚,表面粗糙,肌线明显,颅容积大,平均大于1400毫升。
较小、较轻,较薄,表面较光滑,肌线不明显,颅容积较小,平均小于1300毫升。
正面观
额部倾斜。额结节不明显。
眉间凸度大,突出鼻根点。
鼻根点凹陷较深。
眶类方形,上缘较钝。
眉弓明显。梨状孔高窄。
颧骨高粗壮,颧弓发达。
额部陡直,额结节大而明显。眉间凸度小,平。
鼻根凹陷较浅。
眶类圆形,上缘较锐。
眉弓不明显,梨状孔低圆。
颧骨低薄弱,颧弓较细。
后面观
枕外隆突明显。
乳突发达,枕鳞肌嵴明显。
枕外隆突不明显。
乳突不发达,枕鳞肌嵴不明显
底面观
齿槽弓较大,近U形。
枕骨大孔大,枕骨髁大
颅底肌嵴明显
齿槽弓小,尖呈抛物线。
枕骨大孔较小,枕骨髁小。
颅底肌嵴不明显。
顶面观
顶结节较大,眉弓突出
顶结节较大,眉弓不突出。
下颌骨的性别差异:男性整体粗壮,较厚而重;下颌体较高,颏结节发达,近于方形,骨质厚;下颌支较宽;下颌角较小;下颌角区较粗糙,往往外翻;髁突肥大而粗壮,两髁突间距较大。女性整体较小;下颌体较低;颏部较小,圆而尖,骨板较轻而薄;下颌支较窄;下颌角较大;下颌角区较光滑,外翻部明显;髁突较为弱小,两髁突间距较小。
骨盆的性别鉴定:男性(骨盆整体粗壮,肌棘明显,骨骼厚重,骨盆入口纵径大于横径,呈心脏形。骨盆腔高而窄,呈漏斗形。骨盆出口狭窄,坐骨棘发达。耻骨下角呈V字形,夹角较小,相当于示指与中指所形成的夹角。骶骨底第一骶椎上关节面大,约占骶骨底部的2/5~1/2。)女性(骨盆整体纤细,肌棘不明显,骨骼轻,骨盆入口横径大于纵径,呈椭圆形。骨盆腔浅而宽,呈圆柱形。骨盆出口宽阔,坐骨棘不发达。耻骨下角呈U字形,夹角较大,相当于拇指与示指所形成的夹角。骶骨底第一骶椎上关节面小,约占骶骨底部的1/3。)
性别鉴定中,耻骨支移行部有哪些观测点:①外形特征:男性较窄,较高呈三角形,女性较宽,较矮,类方形②腹侧弧:男性有且明显,女性表现为向外行走的隆起嵴③移行部腹侧面内下角:女性有一呈直角三角形的小区④缘支角:该角男性大于女性⑤分娩瘢痕:为女性所特有⑥耻骨支移行部宽高指数:男性小于女性
复合弧:即耳状面的腹侧缘及坐骨大切迹前缘所构成的弧线。
分娩瘢痕:分娩瘢痕为耻骨支行移部背侧面,近耻骨联合面背侧缘处,并与之大体平行的骨质凹痕,约黄豆粒大小,或呈凹形骨粗糙面。
耳前沟抗氧化剂386:妊娠女性常见,男性很少见。是指髋骨耳状面前下方的深而宽,边缘不规则,底部凹凸不平的沟槽,是妊娠期骨质吸收所形成,又名分娩沟
根据骨骼推断年龄:①骨化中心与骨骺愈合②骨的形态变化③骨骼的大小、长短和骨组织学改变。
骨化点:骨化中心或骨化核,与年龄有关的主要是指出生前,后在长骨两端软骨内新出现的次级骨化中心。
骨骺:是由次级骨化中心向四周扩展不断生成骨小梁,即成为松质骨的骨骺。
骨骺愈合:又称骨骺闭合,至青春期前后,软骨细胞失去增生能力骺软骨板被骨组织所代替,骨骺与骨干完全接合。
骺软骨板的愈合过程:未愈合(骨骺与骨干之间有明显的间隙有软骨板相隔,白骨化的年轻骨骸其骨骺与骨干脱离,骨面凹凸不平,其边缘呈锯齿状),开始愈合(由于骺软骨板的逐渐成骨骨化,骨骺与骨干之间间隙逐步缩小,锯齿状边缘趋于消失),接近愈合(骨骺与骨干基本接合,仅在骺干之间留有一条完整或不连续的细小分界线),完全愈合(骨骺线成为骨性痕迹)
如何根据耻骨联合面推断年龄:密切相关指标:联合面的沟与嵴,骨化结节,耻骨结节,联合面周缘,腹侧斜面及下角等。1)男性耻骨联合面的年龄变化青春前期(14岁):耻骨联合面中部最高,嵴沟交替,沟内有散在小孔,类似蜂窝状。延续至耻骨节结嵴显著。1级(17岁):联合面中部略成水平,嵴高锐,达2~3mm,可见局部低平。2级(20岁):联合面嵴低钝,沟变浅。联合面上出现骨化节结。耻骨节嵴开始消失。3级(23岁):联合面嵴基本消失,沟变平,骨化节结融合出现骨化形态。背侧缘腹侧斜面形成。4级(27岁):联合面骨化基本结束而平坦,有时可见嵴残痕。腹侧缘逐渐形成。斜面向上扩大。5级(31岁):联合面平坦,联合缘形成,下角明显。斜面向上扩大至顶端。从此期开始,联合面出现程度不同的下凹。6级(35岁):联合缘及下角清晰明显。联合面骨质开始致密。腹侧斜面上段出现破损。7级(40岁):联合面骨质较光滑细腻坚硬。下角明显。斜
面开始出现节结状。8级(45岁):联合缘背侧部分外翻如唇状。近50岁时,联合面开始凹凸不平或疏松,斜面成节结状。9级(50岁)联合面凹凸不平,下角内常有密集小孔。联合缘破损,腹侧上段较明显,下角变平。耻骨逐渐疏松。2)女性耻骨联合面的年龄变化植物酸奶青春期(14岁):耻骨联合面类似蜂窝状,中部略水平。延续至耻骨节结的嵴明显。腹侧下缘略倾斜。1级(17岁):联合面中部略成,嵴高锐,达2~3mm,可见局部低平。2级(20岁):联合面略钝,背侧缘逐渐形成,可见局部低平。耻骨节结嵴开始消失。出现骨化节结。3级(23岁):联合面的嵴由钝至消失。骨化节结与联合面逐渐融合,出现骨化形态,背侧缘完全形成。4级(27岁):联合面嵴由痕迹至消失,骨化形态逐渐结束而平坦或舟状。腹侧缘多数未形成。5级(31岁):联合面较平坦。部分者腹侧上缘尚未形成。下角明显。斜面隆起形向上扩延至顶端。6级(35岁):联合面骨质较致密。腹侧缘逐渐形成。斜面增宽,其侧缘成嵴状。7级(40岁):联合面骨质较细腻坚硬。联合缘形成。斜面侧缘显著成嵴状。8级(45岁):联合面骨质开始疏松,斜面骨质疏松。嵴状侧缘逐渐变短,50岁以后基本消失。9级(50岁):联合面骨质明显疏松。联合缘逐渐破损或单纯变圆。60岁后整个耻骨类似焦渣状。3)耻骨节结的愈合和骨化节结的出现的时间时比较稳定的钢副框角码。耻骨节结愈合年龄在20~25;骨化节结的出现年龄在21~25岁,一般不超过25岁。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5:37: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12617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骨骼   联合   耻骨   骨化   骨质   节结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