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遗址博物馆展览原则的探索——以良渚博物院基本陈列改造为例

博物馆的定义、分类、特性、内在问题等内容进行总结分析。该书将“遗址博物馆”定义为“为了就地保存可移动和不可移动的自然或文化遗产而建的博物馆,即博物馆建在该遗产被创造或发现的原地”,并将遗址博物馆分为4种类型:①生态遗址博物馆,即博物馆建在未受到人为改变的自然环境内;②民族遗址博物馆,博物馆所在遗址是(或曾经是)一个民族的居住地,博物馆展示这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与生活方式等内容;③历史遗址博物馆,博物馆所在地曾发生过重大历史事件;④考古遗址博物馆,即博物馆建在考古遗址的原址上。从以上4种类型看,良渚博物院与考古遗址博物馆的类型较为接近,但与“建在考古遗址的原址上”不相符。良渚文化遗址分布范围广、数量多,是大遗址的范畴。因此考古遗址博物馆的定义,应该更为宽泛“建在考古原址上或大遗址区域范围内”较为合理。
考古遗址类博物馆的特点是时代特征鲜明、专业性强、藏品种类单一等,由此来说,其属于专题性的博物馆,局限性较为明显。因此,要做好这样的展览,主要应依靠丰硕的学术研究成果,以及博物馆对展览清晰的定位与原则。如良渚博物院、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新馆陈列、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盘龙城遗址博物馆等最新考古遗址博物馆的陈列,都体现出学术研究成果对博物馆的支撑力度。其中,良渚博物院在建馆20余年里,其基本陈列的3次提升改造都立足于考古发掘的新发现、先进的科技手段,以及多学科助力研究下取得的新突破和新认知。其陈列理念从2008年雍容华贵、高雅亲和,到2017年的璀璨蝶变,在坚守立足考古研究成果的同时,注重科学解读方
式与形象展示手段的运用,尤其是在展览形
式设计与实施上能体现出博物馆自己的坚
持与原则。
良渚展览的坚持与原则有一原因:展览
将作为遗产地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与中国
paas系统文明,同时提升原住民对遗产的认知与保
护。有文章指出,“遗产主体与遗产保护主
体之间的断层和脱节是造成遗产保护实践
中出现问题的原因所在”[2]。对于该问题的
解决,作者认为政府应该调动社区和公众,
特别是遗产主体的参与,将“自上而下”的规划性保护与“自下而上”的参与性保护结合图1  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主题墙
(来源:良渚博物院)
起来,激发遗产主体对遗产的感情认同,以此来推动遗产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笔者认为,遗产主体对遗产的感情认同仅靠政策、法规是很难实现的,它需要有中间的媒介来进行转化与输出,以实现遗产与公众的情感共鸣。博物馆正是政府赋予承担这一责任与使命的载体。文章将探讨作为世界遗产地的良渚博物院的基本陈列为达到这一目标与要求的实现方式。
1 展览内容设计
博物馆的基本陈列表述方式有两大类:叙事型和类型学。一些博物馆开始注意探索博物馆独特的叙事功能,通过对物品的阐释与叙述向观众讲一个独特和有意义的故事。通过这种方式,在展览中与观众建立起对话的语境,引领观众认知文物及其背后的故事。
良渚博物院展览从讲好中国故事的立意出发,采用“线-面-点”的叙事结构。线为良渚文明,面为经济基础、古城格局、精神世界,点为文物组合及辅助背景资料。该叙事结构既表现了展览的主题,又探索了展览叙事模式。
良渚博物院基本陈列改造项目在保留原有的建筑大空间的前提下,由序厅和3个展厅组成。序厅中间矗立的白艺术造型墙,墙体正面是立体的展览主题字:“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字体之下是由良渚文化典型玉器玉琮、玉璧、玉钺组成的浅浮雕组图。整体风格素雅简洁,主题特点鲜明。暖暖的灯光斜向打在展览主题字上,凸显出神圣的意境(图1)。
92
图3  第二展厅——文明圣地(来源:良渚博物院)
第三展厅名为“玉魂国魄”(图4),主要通过玉器
来展现良渚时期的权力与等级。设计理念以圣殿空
图2  第一展厅—水乡泽国(来源:良渚博物院)
第二展厅名为“文明圣地”(图3),主要展示良
渚古城遗址的格局与营建,是东亚地区史前城址的典
图4  第三展厅——玉魂国魄(来源:良渚博物院)
尾厅设计理念一切归于宁静,静心以观良渚文明压电陶瓷超声换能器
的6大特征。采用中国特的水墨淡彩艺术形式来表
电动升降机构现史前文化是一种新的尝试。画面中从稻田、宫殿,
94
美好时代。展柜中陈列了当年的考古发掘、报告证书、荣誉证书等见证80多年考古的重要材料证据,证明良渚文明被认知的不易、良渚文明的价值可贵。水墨画之上的墙面,简洁地写着6组立体字—早期中国、稻作文明、玉器文明等。如此简洁雅致的独立空间,为展览营建了一个独特的言简意赅、意境深远的结尾(图5)。
大成果……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要统筹安排,申报项目要有利于突出中华文明历史文化价值,有利于体现中华民族精神追求,有利于向世人展示全面真实的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2016年8月国家文物局积极推动良渚申遗工作。2018年1月,
良渚古城遗址经国务院批准,正式代表中国申报2019年世界文化遗产。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作为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惯例,申报方要为申报的遗产专门策划制作一个展览,以便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展示遗产地政府对申报遗产的研究、保护、管理、传承等方面所做的工作。然而良渚博物院原有基本陈列已不足以展示良渚文化新的研究成果,因此基本陈列改造项目被正式启动。如何向联合国专家、世界观众呈现一个中华文明的故事呢?展览破题立足于国际化的表达,从内容到形式的表达符合国际语境、世界化的格局。
(1)
主题简洁,重点线、亮点线清晰。良渚文化是一支长江下游环太湖流域的考古学文化,其范围之座便盖
广、延续时间之长、内涵之丰富、类型之复杂,要在有限的空间内全部呈现,并对研究资料、文物藏品跨区域的调集都将是一大难题。因此,要对展示内容进行删选,梳理出展览的主题、重点、亮点极为关键。主题确定为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5 000多年文明史的圣地,着重呈现良渚文化的物质成就、社会文明程度,不过度强调良渚文化的区域面积。第二展厅从申遗的需要,详细解读良渚古城遗址格局。
(2)简明的形式设计。展览的整体设计遵循化
繁为简的原则。首先展厅空间以敞开式为主旨,以展柜、展板作适当的隔断形成相对自由的展线,实现了空间的有效利用。开放空间可以多维度地体现主题。展线布局采用“主题-并置”叙事结构。这种结构是通过不同角度反映同一主题,此展览模式在主题展览中随处可见,它能够将大量的离散的史料和方物,通过严谨的逻辑分类、有序的结构安排、叙事化的表达方式,整合到各自的单元中,同时又服膺于题旨,以此提高叙事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叙事结构的内在张力,帮助观众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构建自己的认知模型[3]。第一展厅的“水乡泽国”,从气候环境、考古发现、稻作农业、养殖栽培、石器制作(图6)
、陶器制图5  尾厅(来源:良渚博物院)
2 展览原则
电磁良渚博物院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的考古遗址博物馆是极为小众的博物馆,为充分向世界展示与解读好立体、真实、全面的遗产地,探索考古遗址博物馆陈列的发展方向。2017年良渚博物院基本陈列改造项目,秉持化繁为简、别出机杼、求同存异的三大原则,探索新时古遗址博物馆陈列的新实践与新思考。
2.1 化繁为简原则
化繁为简原则是指在内容的转化呈现与展览形式手段上,不过度追求过多的信息表达,不以物的堆砌而以内容的需求出发,不为了眩目效果而选择过多、过高的科技手段。展览的文物、文字、图表、形式设计等,一切服务于内容的最佳表达与呈现。这是展览设计理念上首要遵循的原则。
抽丝剥茧、精准破题是展览解决的首要问题。良渚博物院基本陈列改造项目是一项责任与使命,是一场没有选择的大考。2016年7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批示“良渚是实证中华5 000多年文明史的圣地,良渚遗址发现以来,取得了考古发掘和学术研究的重
图6  石器展示(来源:良渚博物院)
(3)版面上的文字与图示更是使用极简达意的方式。如解释“养殖栽培单元的猪”这一节时,用“猪骨在卞家山和钟家港遗址有大量发现,据研究,这些猪骨大多为食用后的弃骨,年龄多集中在一岁至一岁
96
5000多前的骨质鱼钩,至今仅出土了3件,现场展
出1件。还有人头盖骨制成的器皿、石钺坯件、燧石工
具、良渚刻符陶片等。这些器类虽不精致,但作为5000
多年前文化的独特历史价值的重要见证,也足以引起
观众的思考。③多组合形式的藏品展示。如陶器的
组合式:炊煮器、盛食器、酒水器等(图7),展现丰富
的日常生活。立足展览主题展示良渚文化时期的物
质成就,挑选合适的藏品,根据研究成果架构新的展
示组合成,也能为展览创造出新的亮点。
2.3 求同存异原则
求同存异原则是指在展陈的内容、形式设计上,
应遵从内容与技术的统一、技术与艺术的互补,追求
合而不同、各美其美的展陈意境。实现在内容、形式、
意境上达到一种适度的和谐美、艺术美。
内容与形式设计的适度之美。博物馆陈列设计
应该具有和谐美,把握好内容、版式、文字、展陈等各
种陈列要素的变化与统一,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5]。
每个主题单元通过器物组合、图文体系、艺术呈现等
手段构成“语境化解读”方式,呈现某一信息传播目
的。例如第一展厅玉器制作单元。通过展示良渚时
期复杂的玉器制作工艺,反映当时社会的资源管理、
工艺技术,代表了新石器时代玉器制作一个顶峰的
药物枕头
出现。
文物是最重要的载体,由原料、制作工艺的半片
玉琮、玉芯、玉料残件、燧石等组成实证资料。展板
用手绘图方式模拟复原一件玉琮的制作过程,并以玉
器微雕技术作重点展示。将玉器所刻的神徽像放大,
表现良渚先民在1mm内雕刻5~6根线条的精湛技艺
(图9)。整个单元主题将展品置于适度的形式设计中,
构成一个特定的语境化解读,既让展示空间丰富而雅
致,又使观众获得相应的知识信息。
图7  陶器炊具组合(来源:良渚博物院)
图8  文创空间(来源:良渚博物院)
(4)创设有温度的公共服务空间。公众服务空
间被称作为博物馆的最后一个展厅,也是现代博物馆
服务观众、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良渚博物院开设了
一块独立的公共服务空间,包括商店、轻餐饮、休息等
功能。这一空间的设计风格与展厅空间相一致,宽敞、
明亮。靠近墙面高大的书架,300多类文创产品摆放
在中间的展台上,营造出一处充满书香气息的艺术空
间(图8)。
图9  玉器制作展示(来源:良渚博物院)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1:43: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12120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良渚   博物馆   遗址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