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学复习资料

1、农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的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2、致死中量(LD50)和致死中浓度(LC50):用杀死种50%的个体所需要的剂量表示的各种药剂的毒力称致死中量;若用浓度为单位则称为致死中浓度。
3、忍受极限中浓度:是对鱼的毒性测定时常用的指标。原则与虫、菌、草一致,即在一定条件下,一种农药与某种鱼接触一定的时间(24、48、96h)杀死50%所需的浓度,一般用微克/克表示。
4、相对毒力指数:几种杀虫剂或杀菌剂若在不同时间及不同条件下分批进行试验时,则每次都得用一个标准药剂做对比,以二者的LD50进行比较,即为相对毒力指数。
5、农药分散体系:各种农药的原药或制剂经调制、施用、燃点或释放使之分散在分散介质中即形成应用上的分散体系。
6、乳化剂:能使原来不相容的两相液体,其中一相液体以极小的液株稳定分散在另一相液
体中,形成不透明或半透明乳浊液,这种作用的助剂叫做乳化剂。
7、油水分配系数:油/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分配系数越大,油溶性越大。
亲水亲油平衡值:表面活性剂亲水亲油性强弱通常用HLB表示;值越大,亲水性越强;值越小,亲油性越强。值为0-20之间。
8、抗药性:昆虫具有忍受杀死正常种大多数个体的药量的能力在其他种中发展起来的现象。
耐药性:由于生物种的不同,所处发育阶段不同,生态状况不同,环境条件的变化或由于具有特殊的行为均对药剂产生不同的耐力。
9、交互抗性:昆虫的一种品系由于相同的抗性机理,或相似作用机理,或类似的化学结构,对于选择药剂以外的其他从未使用过的一种药剂或一类药剂也产生抗药性的现象。
负交互抗性:昆虫的一个品系对一种杀虫剂产生抗性后,反而对另一种未用过的药剂变得更为敏感的现象。
多抗性:昆虫的一个品系由于存在多种不同的抗性基因或等位基因,能对几种或几类药剂都产生抗性。
10、生物源天然产物农药:指以植物、动物、微生物等产生的具有农用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开发的农药。
11、独立的联合作用:两种药剂作用机制不同,各自独立作用于不同的生理部位,互不发生毒理学上的影响,但可以发挥各自作用机制的加和作用。
12、植物生长调节剂:仿照植物激素的化学结构人工合成的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物质。
13、淋溶性:由于降雨或土壤水分引起除草剂向下渗透的现象。
14、VSR:判断一个农药品种在实际使用中的安全性时常用“毒效比值”,即脊椎动物选择性比值,来作为参考标准。主要用来确证农药的毒性和实际使用浓度间的关系问题。值越大,越安全;小于或接近于1,就不宜作为农药使用了。
动物模型制作
第一章
1、试谈杀虫剂的毒力、毒性、毒效、防效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毒力:指药剂本身对不同生物发生直接作用的性质和程度
毒性:农药对高等动物的毒害作用称为毒性(急性中毒、亚急性中毒、慢性中毒)一般优良的农药要求毒力高而毒性小
药效:药剂本身和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防效(%)
毒力
药效
cos系统下载药剂+靶标
药剂+生物体+环境
室内
田间
异同
标准供试生物
接近田间情况
测定较精确
测定较粗放
防治上的参考
具实际的防治意义
毒效比值:白鼠口服LD50/家蝇口服LD50    比值小安全性小毒性高,比值大安全性高
联系:以上它们的含义不相同,但相互联系,相辅相成
2、试总结在大田情况下,如何从植物症状的特点和规律来判断是要害。
    农药是否产生要害,由许多因素决定。主要是药剂本身的性质和植物的种类、生长生育阶段、生理状态以及施药后的环境条件等因素的综合效应。药害的症状可因作物、药剂不同,有种种复杂变化,药害一般可分为:急害和慢害两种急害在喷药后短期即可产生,甚至在喷药数小时后可显现,症状一般是叶面产生各种斑点、穿孔甚至灼焦、枯萎、黄化、落叶等,果实上的药害主要是产生种种斑点或锈斑影响果品的品质。慢害出现较慢,常要经过较长时间或多次施药后才能体现,症状一般为叶片增厚、硬化发脆,容易穿孔破裂,叶片、果实畸形,植株矮化,根部肥大粗短,一般可以与相邻作物做比较。
第二章
1、举例说明直接使用的农药剂型、稀释后使用的农药剂型和特殊用法的农药剂型。
直接使用的农药剂型:粉剂、粒剂、油剂
稀释后使用的农药剂型:乳油、水悬浮剂、水乳剂、微乳剂、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
特殊用法的农药剂型:种衣剂、烟剂
2、三大剂型的比较
乳油
可湿性粉剂
水悬浮剂
智能防盗窗药效
作为杀菌剂,不如水悬浮剂
作为杀虫剂,效果大于
可湿性粉剂和水悬浮剂
第三
       
第二
                   
价格
较贵
便宜
较贵
安全
次之
稳定性
交通警示柱差
第三章
1、    简述杀虫剂的发展历史与各历史阶段杀虫剂类别与品种的特点。
(一)无机杀虫剂时代(1939年前)
无机化合物:    汞,砷制剂,硫磺粉,石硫合剂
植物性杀虫剂:  除虫菊,烟碱,鱼藤酮
特点:          杀虫力不强,杀虫谱不广,使用量不大,胃毒为主.
(二)有机杀虫剂时代(1939年—至今)
疏水二氧化硅DDT、甲胺磷、氯菊酯、灭幼脲、阿维菌素、吡虫啉、锐劲特等。
特点:(1)对害虫毒力高。(2)杀虫谱有广有窄。(3)杀虫方式多样。(4)一般在气温较高时表现较高的杀虫力。(5)害虫抗药性发展较慢。(6)毒性差异大。(7)易降解(分解成无毒物质)。(8)一般对作物安全。(9)绝大多数品种遇碱易分解。
杀虫剂应用的历史大概可分为四个时期:①早期应用天然毒物的时期,如砷,氟素剂及植物杀虫剂;②应用一些无机化合物,毒气熏蒸及石油制剂的时期;③现代的有机杀虫剂时期;④第三代农药的时期,即保幼激素类似物即灭幼脲等生长调节剂的时期.
2、杀虫剂的分类与各类杀虫剂的重要品种有哪些。
1、无机化合物:无机及重金属杀虫剂(铜制剂、硫制剂、砷制剂——对高等动物高毒
2、有机合成
(1)有机氯类杀虫剂(硫丹、林丹)
(2)有机磷类杀虫杀满剂(、乙酰甲胺磷——杀虫磷、毒死蝉、乐果、、敌敌威、辛硫磷)
(3)氨基甲酸酯类杀虫杀满剂(灭多威、克百威、涕灭威、茚虫威)
(4)拟除虫菊酯类杀虫杀螨剂(——敌杀死、氯氟氰菊酯——功夫、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氟氯氰菊酯)
(5)甲脒类杀虫杀满剂(杀虫脒、双甲脒)
(6)沙蚕毒素类杀虫剂(杀螟丹——可用于水田、杀虫双、杀虫单、杀虫环)
(7)苯甲酰脲类和嗪类杀虫杀满剂(噻嗪酮、氟虫脲、除虫脲、氟啶脲、氟铃脲)
(8)保幼激素与蜕皮激素杀虫剂:(保幼激素类似物——烯虫酯、吡丙醚;蜕皮激素类似物——
(9)氯化烟酰类杀虫剂——残留时间长(吡虫啉——对螨无效、啶虫咪、噻虫嗪——内吸行强防刺吸式口器昆虫
(10)阿维菌素类杀虫杀螨剂(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埃玛菌素——对鳞翅目效果好
(11)吡咯类杀虫杀螨剂(虫螨腈、氟虫腈、丁烯氟虫腈)
(12)吡啶类杀虫杀螨剂(吡蚜酮、吡嗪酮)
(13)专门性杀满剂  第一代:硫磺及无机化合物以及矿物油(石硫合剂)
                    第二代:硝基酚类杀螨剂(消螨酚、乐杀螨) 
拟除虫菊酯类如何改善光稳定性:用苯氧基苄醇代替醇部分的不饱和结构 (填空)
第四章
1、制定植物病害化学防治策略时为何要考虑杀菌剂——病原物——寄主—环境的相互关系
植物病害化学防治策略就是要科学地使用杀菌剂,提高植物病害化学防治的效果和最大限度地发挥化学防治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为了充分发挥药剂的效能,作到安全、经济、高效,提倡合理使用农药,任何农药都有一定的应用范围,即使是广谱药剂也不例外,因而要按照药利的有效防治范围与作用机制以及防治病原物的种类、发生规律和对寄主不同的危害部位和根据环境条件合理选用药剂与剂型,做到对“症”下药。植物化学防治的效果是杀菌剂——病原物——寄主——环境菱形关系相互作用的结果。
2、传统多作用位点杀菌剂与现代选择性杀菌剂的区别有哪些。
(1)传统多作用位点杀菌剂:①作用位点多,无选择性或选择性低,起保护作用,不能进入植物体内,对已侵入植物的病菌没有作用,对施药后新长出的植物部分亦不能起到保护作用。  杀菌谱广,病菌不易产生抗药性。  作种子处理用时,可消灭种子表面病菌,保护种子。
(2)现代选择性杀菌剂:①作用位点单一,选择性高。  活性高,易产生抗药性,大多具内吸传导或至少局部移动的性能。作种子处理用时,出上述作用外,还可带病种子。
3、不同种类的传统多位点杀菌剂与现代选择性杀菌剂的使用技术要求有哪些异同点。
(1)不同种类的传统多位点杀菌剂一般选择性较差,作用靶点在靶标和非靶标生物中没有差异或差异较小,使用时主要利用病原菌与作物对药剂的忍耐程度差异,选择适当时期合理使用剂量。这种类型的杀菌剂必须不具有内吸性,以免药害,防治植物病害只具有保护作用。如果加工中加入渗透剂或颗粒过细,通过不同途径进入植物体,即可造成药害。
(2)现代选择性杀菌剂表现为具有高度选择性。选择性杀菌剂可以是内吸性或非内吸性杀菌剂。内吸性杀菌剂大多具有作用,具备两种独特的生物学特性。第一,药剂分子能够通过植物茎叶、种子或根表面进入植物体,并能在体内输导;第二,它的作用方式具备专化性,对病原菌有效,而不影响寄主植物。因此,现代选择性杀菌剂一般对植物比较安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也有部分专化性杀菌剂使用不当,可能对不同类型的植物产生不同程度的药害。
第五章ome 103
1、除草剂的选择性原理有哪些?为什么说“选择性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1)位差与时差选择性:位差选择性   
时差选择性     
利用位差与施药方法等的综合选择性
(2)形态选择性
(3)生理选择性
(4)生物化学选择:除草剂在植物体内活化反应差异产生的选择性
除草剂在植物体内钝化反应产生的选择性
(5)利用保护物质或安全剂获得选择性
除草剂的选择性是相对不是绝对的就是说选择除草剂不是对作物一点也没有影响,能把杂草杀光,而是在一定对象、剂量、时间、方法和条件下的选择性。
2、除草剂的作用机理有哪些?说明作用机理所对应的除草剂类别。
(1)抑制光合作用  取代脲类、三氮笨类、尿嘧啶类、酚类、腈类、季铵盐类
(2)破坏植物的呼吸作用  酚类、腈类

本文发布于:2024-09-25 15:22: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11975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作用   植物   农药   药剂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