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龙灯的解析

1.龙的图腾崇拜
缀花草坪
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在几千年以前就已经扎根在中国大地上。龙的形象具有深邃的隐喻,是天上的君主,主宰着万事万物。中国史料上关于龙的记载也很多。《淮南子·坠形训》记载:“烛龙在雁门北……其神人面龙身而无足。”据杨宽先生考证,烛龙即祝融,属于龙类。《帝云世纪》云:“有蟒氏女登,为少典妃,游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炎帝认为自己就是龙的子孙,属于龙族。
“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封闭的,单一的发展,它必然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和汲留性。文化与文化必定要相互渗透,贯穿,甚至兼并。灯文化与龙文化,作为中国本土文化的两个庞大支系,必定会渗透、包容以至更深层次上的整合与重组,以构成文化内在的流变、演替机制与节律。然而这种‘互渗’的必然趋势的文化契机,则是人之觉醒。”
在商周早期,神话里的动物通常扮演民族的创始者,民族的保护者,而到了东周时期,这些曾经扮演者人们崇拜的神的使者的动物却慢慢演化为降祸于人间的妖魔鬼怪,成为了人们要
铲除的对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只有人才是住在自然的最强大的力量,人们对宗教神话的情感开始逐渐淡漠,旧的传统礼制开始崩溃,传统等级秩序开始破坏,平民开始向王公贵族的宗教特权提出挑战。把龙的形象融入灯,以灯为载体,以龙承灯,正是这一“对神疏远”运动的一个延伸。把龙这种天之尊作为人们嬉戏玩耍的玩物,表现了人们对人力的推崇。
右旋氨基物
耍龙灯这一活动起初是为了祈雨,源于中国北方。传说龙王掌雨,因玩忽职守,致使长安大旱三年。玉帝大怒,下旨斩龙,挂龙首于长安金銮殿,龙尾于午门。太宗李世民因起怜悯之心,从此天下开始耍龙灯。山西壶关县在农历平年时龙灯要扎成十二节,闰年十三节,扎一大一小两条龙。逐渐耍龙灯的习俗被保留并传承下来,已经从最初的求雨转化为节日的嬉戏玩耍之用。耍龙灯活动多在元宵节人们赏灯时期进行,增加节日气氛,亦可祈雨,亦可嬉戏。
2.龙灯的造型特点及其吉祥文化的体现
龙灯的造型各地均有不同。陕西三元县发掘的“筒子龙”就极具代表性。巫允明在《古代图腾舞蹈‘鱼龙曼衍’的再现——陕西三原县‘筒子龙’介绍》中写道:“锣鼓大作,猜火并飞,八
苯乙烯树脂
个云朵突然变成四条身披今红鳞片的金红鲤鱼从龙门中摆尾而出。它们扭动着鳞光四射,富丽堂皇的肥硕身躯在水中畅游……在鱼翻腾不止,彩火光亮耀人的高潮中,一条龙头鱼尾的鱼中之王——鳌,诞生了……一条彩斑斓、鹿角、马面、麒麟须、蟒身、鱼尾、浑身通明、长达四丈有余的神灵化身——龙王在烟雾缭绕中忽隐忽现……”这就是巫允明对“筒子龙”的描述。
同是龙灯,南北不同,东西互异。其中有布龙,火龙。布龙较为常见,以竹篾为骨架,外面包布,绘以各纹饰以作装饰。龙体内通常有灯座,以燃烛其中,晚上表演龙灯时,彩绚丽,生动灵活。龙的长度约为数十米到几十米不等,蜿蜒盘旋,非常好看。而火龙则仅存在于闽广地区,且造型和材质与布龙完全不同。
晶振封装
火龙通常采用芭蕉树作为原料,上面插满香烛,点燃之后舞动,全身是火。火龙
的意义则不是求雨所用。
自贡龙灯主要以布龙为主,又分为布衣龙灯、大龙灯、草龙灯、板凳龙灯等不同的“龙”种进行表演。布衣龙灯,一般由十二三人组成阵式,有舞龙经的“武阵”、唱念猜字的“文阵”。
民间组织有很多龙灯队,来自于各个乡镇以及民间社团。每逢元宵,龙灯队就会走上街头耍龙灯。耍龙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是力气,而是配合,缺一不可。“龙灯”套路变化多,“龙”体灵活。
大龙灯,一般龙身在十五节左右,每节内能点火烛。舞动时每节由一人执柄,常做“之”字型或“S”型舞动。灯火连成一片,甚为壮观。草龙灯,主要是用自贡地方特产“芦草”编制而成,由五至七人舞动,灵活逼真。龙珠最难,是全龙的核心,耍龙珠的人必须清楚各种套路,否则就会让全龙乱了阵脚。其次是龙头,它是全身的首领,全身的舞动都随着龙头而动。龙头体积庞大,重量约在三四十斤。耍龙身的则跟着龙珠和龙头的套路行进,没有主动权。板凳龙灯,是在板凳一头扎“龙头”,另一头扎“龙尾”,多是兄弟俩共舞,才能配合默契,显“龙”之机敏。龙灯的制作较为复杂,龙头龙尾是装饰的重点,彩鲜艳明快,透露着喜庆的节日气氛。
自贡地区至今还保留着舞龙灯的习俗,每逢春节期间,以灯会为主的正月民俗活动就开始了,龙灯自然不能缺少。自贡各龙灯队带着自己的龙灯参加表演和比赛,展现自己的势力,也用最原始和民族的方式舞动着对新一年的祝福和美好憧憬,对来年吉祥如意的向往。自贡自流井区的“祥龙会”、大安区的“黄龙祥会”,表演技艺精湛,解放前都很著名。
现在的龙灯已经成为人们观赏游玩的民俗活动,过去耍龙灯在田间地头保丰收的风俗已经不多见了,但是舞龙灯这种传统信念却深深的扎根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里,成为鼓舞人们不断进取的精神动力,成为了中华吉祥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变径套 高斯玻取样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3:42: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11821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龙灯   文化   人们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