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坛刻纸

金坛地处江南水乡,民风淳朴。刻纸是流传金坛市的一种珍贵的民间美术,已有百年历史。
家用电视天线明清时期,剪刻纸即在金坛民间广为出现,其雏形为门笺,门笺是一种镂空图纹或象形字纹的纸质贴挂物,彩多为大红,偶有黄、绿,依照俗定之需选择门楣、梁沿、船头仓尾、蓬架、神龛等处的边沿贴挂。域内百姓为驱鬼祛邪、祈福迎祥,早有逢年过节家家户户贴挂门笺、喜笺、花笺之习俗,并逐渐延及喜挂、寿星、八仙、钟馗等图案。同时,民间生活用品中的鞋花和窗花剪纸也很普遍。此外,域内多有灯笼、龙灯和纸扎等制作行业,其物品及装饰纹样,均为纸材以刀剪刻镂而成的各式图案,其制作虽不很精细,但情趣盎然,气氛热烈。
至清末明初,金坛民间剪刻纸的原生渠道大致分成两条:一是自发性的——多为自制、自娱、自乐的鞋花和窗花,其内容涉及花鸟虫鱼和喜字、喜娃等等,其制品一般也是自用或送给亲朋,剪制者以手巧的妇女居多;二是作坊式的——曲艺人批量制作出售并以此营生。
金坛刻纸的工艺主要由手工绘画和镂空刻制组成。无论幅面大小,手工绘画和镂空刻制都按
照剪纸的规律和要求,既有清晰完整的构图和造型,又保证整体线条间的互相连接,刻传统剪纸大都采用单,而金坛刻纸常采用填彩、点彩、衬彩等综合手法,  弘扬刻纸艺术 表现细腻、丰富。
    此外,金坛刻纸还首倡叠层表现手法,利用宣纸半透的效果映衬人物体形线条,层次对比效果很好。传统剪纸因受到剪制工具的局限,作品只能是小幅,而金坛刻纸中大幅、巨幅者尽可以根据题材内容的需要自由选定。许多篇幅宏大的作品,以其大气势而令人击节赞赏。传统民间剪纸构图一般都比较简单,而金坛刻纸的构图既讲简洁,也讲究丰富和繁茂,使作品具有更强的整体感和大气势,其丰富多彩的社会民生和风土人情跃然纸上
据说,金坛刻纸可分为两大流派。以朱晓坤为代表的传统刻纸,风格古朴典雅,花样奇巧繁多,代表作品《仙祝寿》人物众多,为世所罕见。而另外一方,则是以周蕴华、杨兆等为代表的现代刻纸,他们用剪、刻、撕的方法和套、点、填、染的手法,并借鉴西北的剪纸风格特点,融入绘画、装饰技艺,风格清新隽永,代表作《万马奔腾》、《东方歌舞》等散发出强烈的时代气息。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与用剪刀剪出来的剪纸不同,刻纸艺术始终摒弃平淡无奇,它要求丰富的想象力和宏伟的创作激情。
金坛刻纸经过将近三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早在197811月,金坛刻纸104件作品在南京江苏省美术馆首次展出,博得了美术界的赞誉。次年,江苏省美术家协会选送金坛刻纸作品23件至挪威、芬兰参加展览,第一次在海外获得好评。
  19806月,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金坛刻纸艺术展览,展出作品130件(220多幅),展期18天,以丰富的题材内容、多样的刻纸技巧、宏大的构图气势、浓郁的江南生活气息赢得了首都观众,在美术界引起热烈反响。著名工艺美术家陈叔亮先生观展后,题词道:出自勤劳双手,来于刻纸故乡;雨后野花怒放,风前泥土飘香。这是对金坛刻纸的赞美,也是对金坛刻纸的希望。
  1981年,日本东京举办中国现代优秀刻纸展览,金坛刻纸作品20余件入选参展,再次获得好评。1997年4月,金坛刻纸分别选送60余件和40余件作品参加美国洛杉矶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大展及休斯顿美国第二十六届国际艺术节dc-link展览,民间工艺美术家殷卓宁受我国文化部委派,赴休斯顿进行剪刻纸艺术表演,赢得一片赞誉声。
  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末,金坛刻纸又先后在无锡、广州、杭州、南京、常州、上海、西安和北京等地展览。其中,刻纸年画《大红灯笼》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和第六届全
国年画展,《华夏儿女喜迎奥运》入选第五届全国体育美展。20017月,金坛刻纸又在荷兰鹿特丹市展出。中央电视台及国内外许多报纸、刊物热情介绍金坛刻纸,高度赞扬那充满艺术魅力的刻纸作品千姿百态人堪颂,皆是金坛神手来塑料袋泳衣
  多年来,金坛刻纸作品频频入选国内外重大展览并获奖,仅中国美术馆收藏的就有二十余幅,为金坛刻纸,同时也为中国民间艺术赢得崇高的声誉。
原来,传统的剪纸纯用剪刀,没办法剪出大篇幅的作品,工艺也难以精细。刻纸用的是刻刀,不仅可以刻出掌上小品,更要求刻出鸿篇巨制。比如说,在刻纸研究所有一幅珍藏的《梁山好汉》刻纸,它育苗块46米长,需要3录入笔个人托着才能展开。宽近1米,整幅作品打开后,能将半个房间的空间占满。这幅《梁山好汉》是朱晓坤81岁高龄时的醉心创作,但在人物系列构思阶段时,朱老先生去世。为了完成他的遗愿,刻纸研究所集体进行修改补进,然后4名刻工耗费了7年时间才最终将其完成。上面的108位好汉,各个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线条没有一丝断裂。
别以为刻纸简单,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因为用的都是薄纸甚至宣纸,所以雕刻起来,最担心的就是刀刻造成的线条断掉。起初,刻工是在玻璃或蜡制的底板上,运用划刻粘贴、
阴阳对比及镂空等各种手法,但整幅画面有时无法做到千刀不断,仔细观察就能看出线条不流畅的破绽。后来,民间艺人们专门制作了刻板,这种刻板是用烧香残灰和羊油熬制而成,刻纸时不会像玻璃那样坚硬死板,同时夏天也不会熔化。
金坛民间刻纸已积累了600多个品种,其作品数以万计,在国内外展览、比赛中入选、获奖和在各种报刊上公开发表以及被国内外美术馆收藏的刻纸作品逾千件。金坛刻纸艺人多次应邀赴国外和港澳台进行现场表演,并被当新闻媒体宣传介绍,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同时,金坛刻纸在促进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体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艺术智慧,增进海内外文化交流等方面,也发挥着特殊的价值和作用。海内外媒体纷纷关注金坛刻纸,盛赞“千姿百态人堪颂,皆是金坛神手来”。199312月,金坛被文化部正式命名为“刻纸之乡”。20073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金坛刻纸被列为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2月,又被列为国家级第二批非遗项目公示名单。
声波识别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7:21: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11818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刻纸   金坛   作品   剪纸   线条   民间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