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液式蒸发器设计计算

满液式蒸发器设计计算
一.3 满液式蒸发器设计计算模型
管束之间的距离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管间距很大的时候,管束之间沸腾换热不会相互影响,单管换热效果好,但是对于整体会造成制冷剂不能充分沸腾,换热面积减小;如果管间距太小,则制冷剂沸腾量增大,但是由于沸腾过程中气泡的扰动,会使得相邻管束之间相互干扰,尤其是下部管子沸腾后产生的气泡会对上部管子的沸腾起到抑制作用,这一部分已在第二章中介绍过。
满液式蒸发器在设计时,应首先确定制冷剂种类、压缩机形式、压缩机运行工况等,按照这些参数进行设计计算[50]
设计时,几个主要参数的选择如下:
1) 结构形式
满液式蒸发器在设计时,制冷剂从底部或侧面进入,制冷剂蒸汽从顶部出来。为了防止制冷
剂液体出来进入压缩机造成液击等,小型蒸发器可在顶部焊接一个气包,大型蒸发器则在壳体上部预留一定的空间,使工作时,液面上部有13排管子。
本设计采用CO2做制冷剂,制冷剂从底部进入壳体中,蒸汽从顶部出来,壳体内液面上部有一排管子。
2) 水流速度的选择
水流速度取为0.52.5m/s计算过程中取1.5m/s
3) 水在蒸发器内部的降温
水在蒸发器内部的降温一般控制在25之间。降温大,会使水与制冷剂之间的换热温差减小,需要的传热面积大;降温小,会使水流量增大,水泵耗功增大。
满液式蒸发器在运行时,壳体内制冷剂的充注量对蒸发器的工作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当制冷剂为氨时,氨的液面高度应控制在壳体直径的70 % 80 %;如果制冷剂为氟利昂,则液面高度应控制在壳体直径的55% 65 %[51]
制冷剂的液面高度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如果液面过低,则蒸发器的有效换热面积减小,不能充分发挥沸腾传热作用,冷冻水的出口温度就可能达不到设计要求;反之,如果液面过高,则有可能沸腾换热不充分,有可能将液体制冷剂带入到压缩机,造成液击现象,对压缩机造成损害;并且受液体静压力的影响,蒸发器下部液体的蒸发温度会提高。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氨的充注量一般浸没换热管即可,若采用氟利昂类制冷剂,因其沸腾时产生大量的泡沫,液面以上露出13排换热管即好。
为了保证满液式蒸发器壳体内制冷剂的充注液面高度适中,在蒸发器结构设计过程中,需对管板上换热管的布置方式进行设计。目前,关于满液式蒸发器的管排设计,大都是在传统管壳式换热器的设计基础上凭借经验完成管板上换热管的布置,这种管排设计方法容易造成壳体内液面高度过高或过低,从而导致对压缩机造成液击或使蒸发器换热能力降低等现象,整体效果下降[52]
冷冻水流量
                                              4-1
式中:冷冻水流量,换热量,冷冻水比热,
汽水分离冷冻水进出口温度,
对数平均温差
                                              4-2
式中:对数平均温差,蒸发温度,
多拉寻物大冒险
传热面积
                                                  4-3
式中:换热面积,传热系数,,计算过程中首先先假定传热系数,等计算完成后进行校核调整。
一.4 满液式蒸发器结构设计
本蒸发器设计为固定管板式,结构紧凑。两端的管板固定在壳体上,管板为圆形,以法兰
连接。
服务器部署换热管在壳体内的布置形式主要有三种:等边三角形、同心圆形、正方形。如图4-1所示。
4-1 管束布置形式
等边三角形布管方式比较紧凑,同时便于管板加工,本文采用等边三角形布管方式。
一.4.1 确定换热管尺寸
为换热管外径,m
为换热管内径,m
一.4.2 确定冷冻水的流通面积
根据热力计算的结构,确定每流程需要的冷冻水的流通面积。
                                                  4-4
式中:流通面积,换热管内冷冻水流速,
一.4.3 确定所需管子数
                                                    4-5
式中:防漏杯盖—管子数
一.4.4 确定所需换热管总数
                                                      4-6
发泡聚苯乙烯式中:管程数
97ssee一.4.5 确定每根换热管长度
                                                  4-7
式中:总长,m
一.4.6 确定管间距
管中心距一般取为管子外径的1.251.5倍,管子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4mm,最外部管子的外边与壳体的内表面的距离大于4mm。计算过程中管中心距取为管子外径的1.5倍,最外部管子的外边与壳体的内表面的距离为管子外径。
一.4.7 确定壳体尺寸
六边形对角线上的管子数:                          4-8
计算结果取整。
管板上管束最大直径:                      4-9
则壳体内径为:                                4-10
根据热力计算及结构设计,实际壳体内径取为:        4-11
,换热管越多,该数值越大。
则实际满液式蒸发器管板管束最大直径          4-12
管板中心线上的管子数:                        4-13
计算结果取整。
管板中心线以上半圆范围内的管子数            4-14
计算结果取整。
管板中心线以下半圆范围内的管子数            4-15
计算结果取整
则计算满液式蒸发器总的换热管数为:
                      4-16
然后对进行比较,必须使>
按照上述步骤进行满液式蒸发器的设计计算后,对其进行校核,计算换热系数,并与设计计算时的换热系数进行比较。当的值在1.1~1.2之间时,满液式蒸发器的设计符合要求,否则,需重新调整,进行后续的计算,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一.4.8 确定壳体尺寸
满液式蒸发器中的流动压降,包括管内载冷剂水的流动压降和管外制冷剂CO2的流动压降。管外制冷剂的压降包括制冷剂与管子平行流动时的阻力以及横掠管束时的阻力。对于满液式蒸发器,制冷剂相对于整个蒸发器而言,速度很小。制冷剂横掠管束时的阻力为:
                                              4-17
                                            4-18
                                                    4-19
                                                    4-20
式中:阻力系数;壳体直径上的管数;制冷剂液态密度,kg/m3横向流速,m/s管间距,m管外径,m体积流量,m3/s流通面积,m2管壳直径,m壳体长,m
管内载冷剂的流动压降主要是沿程阻力压降:
                                            4-21
                                                (4-22
适用于
式中:水密度,kg/m3流速,m/s阻力系数;管长,m管内径,m水的雷诺数;水的流程数。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9:30: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11202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蒸发器   制冷剂   壳体   设计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