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醚和环氧化物教案

有机化学课程
项目教学设计方案
作者:  熊颖         
单位: 江西省医药学校
2014  3 
 
课程
有机化学
1
授课
班级
12五年工业分析与检测班
授课
教师
熊颖
课题
烯烃和环烷烃
计划
课时
4
教学目的要求
1. 
2 磁动车 数据存储安全检测合 反应、工业制法和用途。
重点
难点
重点: 1
2 催化碳氧键断裂,环氧乙烷与格氏试剂的反应,过氧化物的生成。
难点: 1、环氧化合物在酸催化或碱催化下的开环加成 SN1 和似 SN2 反应; 2Claisen 重排。 
授课
方法
讲授、讨论、提问、讲评
图例
 
教具
 课堂
教学场所
2-506
2学时:醚 脱硝催化剂成分  
2学时:醚
教学设计
教师不但要考虑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更要注重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体现,使他们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
实训内容
1-2学时:  
3-4学时:醚
教学过程
醚和环氧化合物 
 醚和环氧化合物 分子中含有醚链(COC)的化合物叫做醚。例如: CH3 O CH3 CH3 O CH2CH3 O () R=R' () R=R' 环醚 氧原子与二价 烃基两端相连 CH3 CH CH CH3 O 环氧化合物 三元的环醚
.1 醚和环氧化合物的命名 和环氧化合物的命名 习惯命名法:(常用,适用于简单醚) 单纯醚: CH3CH2OCH2CH3 ()乙醚 O ()苯醚 混合醚: CH3OCH2CH3 甲乙醚 (CH3)3COCH3 甲叔丁醚 OCH3 苯甲醚 (芳基命在前面) (小的R命在前面) 系统命名法:(不常用,适用于复杂醚) RO-或 ArO-当作取代基,以烃为母体: CH3CH2CHCH2CH3 OCH3 3-甲氧基戊烷 CH3OCH2CH2OCH3 1,2-二甲氧基乙烷 (乙二醇二甲醚) CH3O CH=CH CH3 氧基 烯基 环醚的命名: 环醚称为环氧某烃,或者按杂环化合物命名。例如: 3  CH2 O CH2 CH3 CH O CH2 CH2 Cl CH O CH2 环氧乙烷 (或氧化乙烯、 氧杂环丙烷) O 1,2-环氧丙烷 3--1,2-环氧丙烷 (简称为环氧氯丙烷) O O 1,4-环氧丁烷 (或四氢呋喃) 1,4-二氧六环 (或二 )
醚的结构 醚分子中的氧原子采取不等性 sp3 杂化,醚键键角接近于 9.5° 不等性sp3杂化 O CH3 112 o 0.142nm CH3  环氧化合物的结构 最典型的环氧化合物为环氧乙烷,其分子中存在着较大的角张力,不稳定,性质活泼。 0.147nm CH2 59.2 o o CH2 0.144nm 61.5 O
.3 醚和环氧化合物的制法 和环氧化合物的制法 .3.1 醚和环氧化合物的工业合成 醚和环氧化合物的工业合成 乙醚是重要的有机溶剂,在工业上,可用醇脱水的方法制取: 2CH3CH2OH H2SO4 ? CH3CH2 O CH2CH3 环氧乙烷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是制备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重要原料。工业上, 4
 5 可由乙烯催化氧化制取环氧乙烷: CH2=CH2 + Ag 1 O2 o 2 300 C , 1~2Mpa CH2 O CH2 该方法只适用于从乙烯制取环氧乙烷。 .3.2 Williamson 合成法 此法特别适用于合成混合醚,也可用于制备单纯醚。 (1) 醇钠与卤烷的 SN2 反应 RONa + R'X 例: R-O-R' + NaX CH3 CH3CH2 O C CH3 CH3 乙基叔丁基醚 CH3 CH3CH2Br + CH3 C ONa CH3 O Na + Br CH2CH3 OCH2CH3 注意:不能用叔卤烷做原料,因叔卤烷在碱性条件下易消除: CH3 CH3-C-Br + CH3CH2ONa CH3 CH3 CH3C=CH2 + CH3CH2OH + NaBr 也可使用磺酸酯、硫酸酯、碳酸酯等代替卤代烷进行 Williamson 合成反应,得到相 应的醚: CH2OH OH CH3 (1) NaH/CH2Cl2 (2) TsCl/CH2Cl2 CH2 O- OTs O - OTs- CH3 90% 环保型新反应: 5
 6 O OH + CH O C OCH 3 3 OCH3 + CH OH + CO 3 2 碳酸二甲酯 可循环使用 O 无毒, 可代替有毒的硫酸二甲酯( CH3O S OCH3 传统的甲基化试剂) O (2) 合成环醚分子内的 Williamson 合成反应 合成环醚— OH (CH2)n CH2 X OH- O(CH2)n CH2 X - X- (CH2)n+1 O 为避免分子间的 Williamson 反应,可采用溶剂,在稀释条件下合成环醚。 环的大小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k3 ≥ k5 ≥ k6≥ k4 ≥ k7≥ k8 (kn 为速率常数,n 为生成环醚环的节点数) Why熵变和环张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n 太大,不利于氧负离子进攻卤原子的 α–C,不利于环醚的生成; n 太小,产物环张力大,不稳定,也不利于环醚的生成 (3) 立体专一性反应邻基参与作用 立体专一性反应下列反应由于存在邻基参与作用,不仅反应速率快,而且产物具有立体专一性: H3C H Br C OH 苏式 C CH3 H OH - H2O H3C H Br C OC CH3 H - Br- H3C H C O C 顺式 CH3 H 进攻 试剂 共鸣管测声速 离去 基团 反式 平面 ! Br OH - H3C H C OH C H3C H Br C OC H CH3 - Br- H3C H H CH3 - H2O C O C H CH3 赤式 反式 6
 7 .3.3 不饱和烃与醇的反应 (1) 叔丁醚的合成及醇羟基的保护 酸催化下,异丁烯与醇可发生亲电加成反应,生成叔丁醚: CH3 CH3 H2SO4 CH3 C CH2 + ROH RO C CH3 CH3 问题:如果没有酸催化,该反应能否进行 答案:不能! 因为该反应按下列机理进行: CH3 CH3 CH3 C CH2 H+ CH3 C CH3 ROH CH3 RO C CH3 H CH3 -H+ CH3 RO C CH3 CH3 CH3 由于该反应可逆,可用来保护醇羟基。例如: CH3 BrCH2CH2CH2OH + CH3 C CH2 CH3 D2O H2SO4 BrCH2CH2CH2O C CH3 CH3 Mg 纯醚 DCH2CH2CH2O C CH3 CH3 H2SO4 ? CH3 DCH2CH2CH2OH + CH3 C CH2 (2) 乙烯基醚的合成 由于乙烯醇不存在,不能采用 Williamson 合成法制备乙烯醚,而是利用乙炔的亲核 加成来制备乙烯醚: CH CH + CH3OH 20%KOH水溶液 ,P NaOH CH2=CH-OCH3 甲氧基乙烯 or甲基乙烯基醚 CH CH + C2H5OH 160-180 C CH2=CH-OC2H5 乙基乙烯基醚 (3) 烯烃的烷氧汞化-脱汞法 烯烃的烷氧汞化 脱汞法 与烯烃经羟汞化-脱汞反应制醇相似。 烯烃与三氟()在醇的存在下反 应,首先生成烷氧基有机汞,然后用硼氢化钠还原,脱汞生成醚。 7
 8 (CF3COO)2Hg (CH3)3COH OC(CH3)3 HgOOCCF3 (1) Hg(OAc) 2,CH3OH (2) NaBH 4,OH - NaBH4 OH - OC(CH3)3 (CH3)3C-CH=CH2 (CH3)3C-CH-CH3 OCH3 .4 醚的物理性质 相对密度、沸点较低,因醚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 水中溶解度与同碳数醇差不多,因醚分子与水分子可形成分子间氢键: R R 极性: ∴乙醚有弱极性,常用作有机溶剂。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乙二醇二甲醚等也 是常用的有机溶剂。 .
醚和环氧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醚和环氧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醚分子中无活泼氢,不能与金属钠反应,也不与酸、碱反应。 醚的化性比较稳定,但比烷烃活泼! ∴醚的化性比较稳定,但比烷烃活泼! 环醚的性质与醚相似;但小分子环醚如环氧化合物由于存在较大的分子内张力,易 发生开环加成反应。 .6.1 盐的生成 R O + HCl(或浓H 2SO4 R' R + O H ClR' (HSO4-) 9
  盐必须在浓 HCl、浓硫酸作用下才能生成,因为 盐在浓酸下才能稳定存在, 一遇水即水解!利用此性质可分离提纯醚。 例:利用简单的化学方法除去正溴丁烷中少量的正丁醇、正丁醚、1-丁烯。 答案:用浓硫酸洗。 醚也可以和 lewis 酸形成络合物: BF3 R O R' + AlCl3 Mg lewis R O R' R O R' R O R' BF3 AlCl3 Mg R" X R" X lewis .6.2 酸催化碳氧键断裂 酸催化碳氧键断裂 醚与 HBrHI 作用,可使醚链断裂: CH3OCH2CH3 + HI CH3I + CH3CH2OH (定量进行) AgNO3 AgI 根据AgI的重量可推算出原来分 子中 -OCH3 的含量。(Zeisel法) 伯烷基醚与 HI 作用时,按 SN2 机理进行: HI H+ + CH3CH2CH2-O-CH3 CH3CH2CH2-O-CH3 H ISN 2 SN 2 CH3CH2CH2I CH3CH2CH2OH + CH3I 叔烷基醚与 HI 作用时,按 SN1 机理进行: CH3 CH3-C-O-CH3 CH3 H+ CH3 CH3-C O-CH3 CH3 H + -HOCH3 CH3 CH3-C + Br CH3-C-Br CH3 CH3 CH3 -H+ C=CH2 CH3 - CH3 所以,可利用异丁烯与醇反应生成的叔丁基醚保护醇羟基。[ .3.3 (1)] 环氧化合物在酸催化下可开环加成,生成 2-取代乙醇: 
 11 H2 O CH2 CH2 + C2H5OH O HBr H+ CH2 OH CH2 +OH 2 + -H+ HOCH2CH2OH 乙二醇 CH2 CH2 -H+ OH HOC2H5 HOCH2CH2Br 2- 溴乙醇 HOCH2CH2OC2H5 乙二醇单乙醚 不对称的环氧化合物在酸催化条件下,在取代基较多的碳原子引入新的取代基: CH3 CH 3 CH3 CH O C CH3 CH3OH H2SO4 CH3CH C CH3 OH OCH3 CH3 o + CH3CH C CH3 2 C 原因:反应按 SN1 机理进行,考虑 C+的稳定性: x CH3 CH3 CH O CH3OH OH C H2SO4 CH3 CH3 CH O H C CH3 CH3 CH3CH C CH3 OH OCH3 OH CH3 CH3CH C CH3 3 o C+ CH3 CH3 CH3CH C CH3 -H+ OH HOCH3 .6.3 碱催化碳氧键断裂 一般情况下,醚对碱稳定。但环氧化合物却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开环加成。捕鱼网具 1 δ + ? CH2 CH2 + NH3 O O OH- OH- HOCH2CH2NH2 乙醇胺 δ O OH- HOCH2CH2NHCH2CH2OH 二乙醇胺 (HOCH2CH2)3N 三乙醇胺 11
 12 2 CH2 CH2 HO O R 烷基酚 OH- OH CH2CH2O 乙二醇烷基酚醚 δ + R O OH- HOCH2CH2OCH2CH2O 二乙二醇烷基酚醚 R n-1 O OH- HO(CH2CH2O)n CH2CH2O 聚乙二醇烷基酚醚 乳化剂-OP R 反应是按照 SN2 机理进行的,在取代基较少的碳原子上引入新的取代基: CH3- CH δCH2 O δ ? + Nu CH3 Nu CH CH2 O- (悬浮机器人似S N2) C 空间障碍:1 C2 例如: Nu更容易从背面进攻C1 H3C H3C C O CH CH3 CH ONaCH OH 3 3 CH3O- CH3 H3C C O CHCH3 OCH3 CH3OH CH3 H3C C CHCH3 OH OCH3 .6.4 环氧乙烷与 Grignard 试剂的反应 环氧乙烷与格氏试剂反应,得到多两个碳的伯醇: δ + ? + O? δ + R-MgX δ δ 干醚 RCH2CH2OMgX H2O/H+ RCH2CH2OH 2C的伯醇 例如: n- C6H13MgBr + 纯醚 H2O H+ 纯醚 H2O H+ O n- C6H13 CH2CH2 OH CH2=CHCH2MgBr + O CH2=CHCH2 CH2CH2 OH 不对称环氧化合物与格氏试剂反应时,易按 SN2 机理进行,在取代基较少的碳原子 上引入新的取代基: 12
 13 δ? δ+ δ+ δ? MgBr + CH3 纯醚 O H2O H+ CH2CHCH3 OH .6.5 Claisen 重排 苯基烯丙基醚及其类似物在加热时, 经六元环状过渡态生成 C-烯丙基酚或酮的重排 反应,称为 Claisen 重排。 O ? O OH 六元环状过渡态 (H) R O-CH-CH=CH2 a b c OH ? 例: CH2-CH=CH-R c b a (H) O-CH2-CH=CH2 R-C=CH-R' O-CH2-CH=14CH2 H3 C CH3 ? 经两次六元状过渡态 a b c O CH2-CH=CH2 ? c b a R-C-CH-R' OH H3C CH3 CH2CH=14CH2 .6.6 过氧化物的生成 来自空气 O-OH 过氧化乙醚,受热易爆炸 CH3CH2OCH2CH3 + O2 α?H,易发生自由基氧化 CH3CH2OCHCH3 所以,使用乙醚前应先检查过氧化物是否存在。方法如下: K4Fe(SCN)6 过氧化物 K3Fe(SCN)6 血红 KI-淀粉 过氧化物 I2-淀粉 13
 14 除去过氧化物的方法: 5FeSO45NaHSO35NaI 均可洗去过氧化物。 防止过氧化物的生成: 将乙醚贮存于棕瓶中;② 在乙醚中加入铁丝(还原剂) .7 冠醚 冠醚是大环多元醚类化合物,它们的结构特征是分子中含有多个-OCH2CH2-单元, 由于最初合成的冠醚形似皇冠而得名。
习题
P156
教学评价与反思
该班学生基础好,学习劲头足,对于刚刚学习该部分知识,讲的很慢,但学生接受能力好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7:37: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9933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反应   化合物   环氧   分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