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_图形的旋转(一)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三章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第二节《图形的旋环(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实例,理解旋转的概念,说出旋转三要素。
2、类比平移、轴对称探究旋转的性质,并应用性质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探索精神,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旋转的概念,掌握旋转的性质。
难点:探索图形旋转的性质及应用旋转的性质解决数学问题。
三、教学方法
讨论,引导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欣赏图片,引出旋转的概念ppzhus
设计意图:通过这些画面的展示,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我们身边除了平移、轴对称变换等图形变换之外,生产、生活中广泛存在着旋转现象,从而产生对这种变换进一步探究的强烈欲望,为本节课探究问题作好铺垫。
(1)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2)你能否类比着平移的定义,说一下什么是旋转吗?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这些转动的共同特征,初步感受转动的本质是绕着某一点,转动一定的方向和转动一定的角度这三点。
(二)思维展开
1、根据定义研究旋转三要素
2通过PPT演示,探索旋转的性质
通过观察,得出旋转的性质
对应线段:                                                                     
对应角:                                                                       
连接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对应点                                           
                                                                               
设计意图:课件演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同时以问题为导引,逐步对旋转的性质进行探究,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
(三)应用提高:应用旋转的性质解决问题
1、如图,△ABC是直角三角形,△ABC逆时针旋转后能与△ADE重合.
  (1)旋转中心是点_____,旋转度数是___,线段AB的对应线段是_____;
  (2)若连结BD,则△ABD是_____ 三角形
2、将△AOB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60°后得到△COD,若∠AOB锌溴电池=15°,则∠AOD的度数是_______.
3、如图:P是等边ABC内的一点,把ABP通过旋转分别得到BQC和ACR,
(1)旋转中心分别是(              )
    旋转方向分别是(              )
    旋转角度分别是(              )
(2)连接PQ, 说明 △BPQ是什么三角形
3)连接PC,若PA=5,PC=4,PB=3,
    说明△PQC是什么三角形?
设计意图:(1)及时巩固新知,使每个学生都有收获;(2)感受成功的喜悦,肯定探索活动的意义。
(四)梳理提炼
(1)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和方法?
(2)对自己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小结注重知识和方法两方面,学生可能只注重于知识小结而忽略了方法的总结,在方法小结时,需要教师的合作帮助,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的方法和习惯。
包装箱制作(五)质量检测
1、下列物体的运动不是旋转的是(    )
A.转动风扇中的扇叶        B.正在走动的时针
C.正在转动的风车叶片      D.骑自行车的人
2、如图所示,将一个含三维景点30°角的直角三角板ABC绕点A旋转,使得点BAC′在同一条直线上,则三角板ABC旋转的角度是(      )
A60°B90°C120° D150°
3、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中,ECD上一点,FCB的延长线上,且DEBF.
(1)求证:△ADE≌△ABF
(2)将△ADEled生产顺时针旋转多少度后与△ABF重合,旋转中心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查缺补漏
            第三章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第二节《图形的旋转(一)》学情分析
(一) 学习条件和起点能力分析:
1.学习条件分析:
1)必要条件:学生已经学习了平移、轴对称这两种图形的基本变换,已掌握了平移和轴对称的基本性质,并画出平移及轴对称图形
2)支持性条件: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变换思想,类比思想,从知识储备上为学习旋转变换打好了基础。
2.起点能力分析
所教班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抽象和分析概括能力,能从简单的物体运动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变换,但思维的严谨性、抽象性仍相对薄弱。
(二)学生可能达到的程度和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本节课呈现学生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美丽图案,学生能够在生活情境中整体感受到旋转现象的特征,学生能够运用旋转的知识分析、欣赏、发现美,了解一个简单图形经过旋转能够制作成复杂图形,进一步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激发学生创造欲望,为后面设计简单图案做好铺垫生活中的旋转无处不在,所以学生对“旋转”并不陌生,但要求学生用数学语言准确地描述旋转的性质,以及应用旋转的性质解决有关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却是难点。
所采取策略为: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动手实验操作,体验旋转的过程,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第二节《图形的旋转(一)》效果分析
本节课堂实录,整体感觉这是一堂非常完整又比较完美的数学课。虽然整体设计并不是多么创新,但是感觉课堂还是扎扎实实的完成了自己设定的教学目标。整体感觉环节设计很流畅,环节过渡自然,在设计课堂环节时,遵循了学生思维认知的规律。学生课堂配合很好,积极参与,畅所欲言,收到了不错的课堂效果。
课堂共设计了7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  氮化硅结合碳化硅制品导入新课
本节课采用身边的具体旋转的例子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回顾研究平移的思路,很快的掌握本节的研究方向。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4:30: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9849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旋转   学生   性质   能力   设计   学习   图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