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游戏行为对学术不端的影响

大学生网络游戏行为学术不端的影响
*
吴月华,赵心悦,李武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大数据时代青少年诚信发展及培育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6BXW003)研究成果。
摘要文章以社会认知理论为基本框架,探究大学生网络游戏行为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影响及其发生机理。以道德相对主义为中介、性别为调节的模型检验发现,道德相对主义在网络游戏频率与学术不端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仅在重度学术不端行为中存在。具体而言,对重度学术不端行为来说,网游频率能直接正向影响学术不端行为频率,还通过影响学生的道德相对主义认知而对其学术不端行为产生间接影响。但
对轻度学术不端行为而言,网游频率对学术不端行为仅有显著正向的直接影响,道德相对主义的中介作用并不存在。网游频率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直接影响仅在男性体中显著存在。关键词网络游戏学术不端道德相对主义社会认知理论大学生引用本文格式
吴月华,赵心悦,李武.大学生网络游戏行为对学术不端的影响[J].图书馆论坛,
2021,41(5):89-98.
天网搜索A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Online Gaming on Academic Misconduct by University Students
WU Yuehua ,ZHAO Xinyue ,LI Wu
Abstract
Using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as theoretical framework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influence of online
gaming behavior on academic misconduct by university students.Adopting the paper-pencil survey approach ,using variables of moral relativism as mediator variables and gender as moderator variable ,the authors test a mediation model f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nline gaming frequency and academic misconduct.The effect of gaming frequency on serious forms of academic misconduct
is found to be significantly mediated by moral relativism.Specifically ,online gaming frequency not only directly affect the frequency of serious academic
misconduct ,but also indirectly affects it by firstly changing students ’perception of moral relativism.Regarding the less serious forms of academic misconduct ,however ,gaming frequency only exerts a direct impact ;the
mediating effect on moral relativism does not exist.Additionally ,this study finds a significant moderating role of gender in relation to the direct effect of gaming frequency on academic misconduct.The frequency of online gaming tends to lead to more academic misconduct cases by male but not female gamers.
Keywords online gaming ;academic misconduct ;moral relativism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university students
0导言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获取信息的来源更多元、方式更便捷,但也为学术不端行为带来了更
多便利。互联网时代下的学术不端行为整体呈现出愈发多源、智能、普遍的趋势[1]。学术诚信是一个
国家学术生态环境乃至社会精神面貌的重要指标。国内外学术不端研究由来已久,文献颇丰
富,但现有研究多聚焦于探究导致学术不端行为发生的传统外部环境因素(同伴、学校、家庭等)[2]和个体内在因素(人格、从众心理、性别等)[3],或开展学术不端的对策研究[4]等,鲜有关注学生个体的新媒体使用行为(如网络游戏行为,后文简称网游行为)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影响。
随着网络游戏产业快速发展,越来越多年轻网民喜爱甚至沉迷于网络游戏。大学生体具有相对宽松自由的时间,远离家庭约束,兼具娱乐和社交功能的网络游戏已然成为相当部分大学生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游戏作为新型媒介,通过文字、影像、声音等形式,为参与者提供双向互动、甚至难以区分现实与虚幻的“沉浸”情境,让参与者在全身心投入游戏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5]。正是由于这种独特的媒介属性,网游行为的效果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要议题。
互联网普及使得网络活动成为民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网络世界与现实的边界一再模糊,网络游戏中的社会互动也与现实世界的生活交织重叠[6]。大学阶段是个体心理逐步走向成熟、人格趋于完善、自我意识逐渐确立的关键阶段,网络游戏(特别是过度网游)会给此阶段年轻玩家的人格发展和现实生活带来显著影响[7-9]。从网游道德性功能看,网游具有的高刺激、高沉浸、强互动等特点易使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游戏玩家的现实道德观受到冲击。比如,由网游所滋生的外挂、盗号、作弊、欺骗等非诚
信行为可能会导致青少年和大学生将虚拟世界中对规则、诚信等的漠视演绎到现实生活之中[10-11]。因而,在这种背景下探讨大学生网游行为与现实诚信行为的互动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聚焦大学生网游行为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影响,探索影响其关系的中介变量,试图建立两者的具体作用机制。
1文献综述及研究假设
1.1网游行为与学术不端
游戏能促进玩家的认知、人格形成和技能学习[12-13]。不少实证项目调查游戏频率/时间对学生学业表现的影响。有研究发现游戏玩家的学习成绩显著低于非游戏玩家[14],也有研究发现游戏行为对学业表现尤其是数理和阅读能力完全没有负面影响[15]。虽然这些学者已关注到网络/电子游戏与学生学业成绩所存在的可能关系,但鲜有研究探讨网络游戏行为与学生学术不端行为之间的关系。
Nease等通过对青少年网游者的访谈发现,他们对游戏作弊和学术作弊的认知截然不同,往往仅将游戏中的作弊视为游戏体验的一部分,而非像学术作弊属于诚信问题[16]。Hamlen调查发现,有作弊倾向的学生在学校学习和课余电子游戏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任务时都会倾向于使用作弊策略来应付,并认为这可能与个体的内在个性或习惯(而非游戏本身的影响)相关[17]。然而,由于大量网络游戏内容偏消极和暴力,加上互联网盛行匿名,对行为个体追责困难,网络游戏环境中漠视道德诚信的现象十分普遍。Bandura 的社会认知理论强调观察性学习在个人行为习得中的重要作用,人们习惯通过观察别
人的行为及后果来学习,这种习惯在缺乏强有力的内化标准或尚无被普遍接受的社会准则的情况下尤其突出[18]。在网络游戏环境中,尚缺少网络用户普遍认同的道德规范和准则,网游时间长/频率高的青少年接触网游不良内容和不良行为的机会非常多,他们同时发现大部分不良行为都不会导致实质性的惩罚,久而久之,就会将这种现象视为常态。负面的道德认知会影响个人的实际行为,网游者会逐步接受并实施类似行为,长久以往,习惯成自然,就可能导致在现实中道德行为的缺失。已有研究发现网游青少年的现实道德行为频次显著低于不玩网络游戏的青少年;最常玩对战类网游的青少年玩家的道德行为频次显著低于其他类游戏玩家,这个发现更倾向于佐证网络游戏本身的特性能导致青少年道德意识和行为的变化[19]。此外,频繁接触网络游戏也可能会对年轻玩家的人格特质产生影响。网络游戏频率更高的人,其责任心水平和抗压能力显著低于网络游戏频率较低的人,同时
led背光屏
在感觉寻求、去抑制、神经质等方面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后者,而这类人性格相对不稳定,更容易产生越轨行为[20]。
此外,时间替代假说(Time substitution hypothesis)认为,当学生在网络游戏上花费的时间越多,投入到学业中的时间就相应减少[21],而学业准备不足是导致学生学术不端的重要原因[22]。综上所述,可以推测大学生玩网络游戏的频率越高,学术不端行为频率也会越高。因此假设:H1:大学生网络游戏行为频率能显著正向预测其学术不端行为频率。
1.2道德相对主义的中介作用
Forsyth认为道德行为决策会受到道德认知形态或道德哲学观(Personal Moral Philosophy)影响,个人道德哲学能为个体进行道德评价和行为决策提供标准或判断依据[23]。道德相对主义(moral relativism)是元伦理学的重要主题,它认为世间不存在绝对的、客观的、普遍的道德原则,道德是文化历史以及诸多社会因素的产物,因而道德与否只能相对于主体、环境以及境况而言[24]。简言之,道德相对主义代表的是个体在进行道德判断时拒绝遵循普遍道德准则的程度。道德相对主义水平较高的人认为道德伦理判断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反对一概而论;为了给部分人(包括自己)带来最大好处,他们认为伤害到他人有时候是必要的[25]。一般来说,相对主义水平较高的人具有更为明显的利己倾向,有时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不惜牺牲他人利益,因而更可能做出利己的非道德行为[26]。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个人的认知和情感等主体因素、个人行为因素和外部环境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18]。具体而言,个体自身的行为和外部环境两者均会影响个体的认知,这意味着个体的道德
认知形态可能会受到其新媒体使用行为(如网游行为)及相关环境影响。就网游环境而言,网游世界有着与现实社会不同甚至相悖的价值取向——“人人为战”的无政府社会、暴力情、以恶制恶、漠视生命、游戏感情等[27],现实中的非道德行为在网游中被极大程度地合理化。同时,网游的游戏本质使人极易忽视其中的道德属性[28],一些常见的作弊手段(如使用宏技术、代练)被玩家和游戏开发者广为接受[29]。此外,网络环境的匿名性、隐蔽性,以及虚拟空间的相对独立性给游戏者提供了逾越社会规范的空间,处于网络环境中的个体一定程度上可以为所欲为[30]。换言之,由网游所滋生的外挂、作弊、欺骗等非诚信行为已极为普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众多网游体的规范性行为。在这种环境中,高粘度游戏玩家可能会因为彼此之间频繁的互动、对不良行为重复的观察而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意识习惯,改变相关认知并逐渐习得相关行为。因此,可以推测,网络游戏频率更高的人,由于其自身长久沉溺其中(包括耳濡目染和亲身实践),对不端行为的包容度会更强,更会觉得道德与否不能一概而论,表现在道德认知形态上,其道德相对主义水平自然会更高。
个体的道德认知形态也会指导其道德行为。个人道德哲学是影响道德判断和诚信行为的重要因素[31]。Sierra等发现道德相对主义水平更高的人在面临学术不端决策时不太关注其行为可能导致的负面结果[32];Chudzicka-Czupała发现道德相对主义能显著正向预测个人的学术作弊意愿[33];Rai等证明道德相对主义会影响道德判断,进而引发偷盗等不道德行为[34]。总体而言,道德相对主义者否定普遍适用的统一道德原则的存在,更推崇个人利益最大化,相对主义倾向越高的人表现出越低的诚实和
正直水平,从而表现出更高的从事越轨行为的意愿。基于以上论述,我们认为个人的道德相对主义倾向越明显,越有可能出现学术不端行为。综上所述,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个体的内在认知、行为以及相关外部环境之间互相影响,且大多数外部影响都是通过认知的过程间接作用于行为[35]。在本研究中,一方面,道德认知受到个体网游行为及其相关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道德认知又会影响个人的学术不端行为,据此提出第二个研究假设:
H2:道德相对主义在网游行为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陶瓷灯头
1.3性别的调节作用
性别是影响个人道德决策的重要变量,是道德行为一个强有力的预测因素[36-37]。由于男女性别的本质差异,通常来说女性比男性更关心他人,更倾向于做出人性化决定,从而比男性更有可能做出道德选择。此外,男性在个人主义倾向得分上显著高于女性,而个人主义倾向更高的人往往遵规性较差,
表现在游戏作弊和学术不端等非诚信或偏差行为上的频率也显著高于女性[38]。
此外,研究发现,在有条件作弊(或开展其他不良行为)的体环境中,男性体的非道德行为显著多于女性体,而且男性体更倾向于从该行为中获取最大的利益[39]。与此同时,男性的网络行为总体来说更注重目标,女性的网络活动更重视社会关系和社会化[40],因而男女的网络游戏行为模式和偏好有着显著差异:男性最常玩网络对战类等挑战性、刺激性和竞争性更强的游戏,而女性相对更多地选择休闲类和社交类网游[19]。这意味着不仅从游戏内容特质还是从体行为环境特征来说,男性聚集或主导的网游中发生不良行为的频次都会更高。这说明在网络游戏活动中,相对于女性,更多地浸淫在诸多不端行为中的男性网游者更容易受到网游的不良影响,久而久之,男性更有可能将对诚信规则的漠视演绎到现实中,如发生学术不端行为。综上,由于男性在个人和体非道德行为意愿和发生机制上均显著区别于女性,因此有理由认为,相较于女性,男性的网游频率对其学术不端行为的影响关系更为显著,因而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H3:性别在学生网游频率和学术不端行为之间起调节作用。
综上,提出研究概念模型,见图1。2研究方法
2.1研究步骤
本研究调查对象为我国在校大学生。考虑到操作的可行性和便利性,以上海西南两所重点高校的在校本科生为研究样本,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发放由8个调查小组的成员分别去宿舍楼、图书馆和餐厅等公共场所,以及事先得到任课老师同意的班级课堂发放纸质问卷并当场回收。最终共收集问卷587份,有效问卷569份。
2.2测量
学术不端行为量表是在McCabe等[41]提出的学术不端行为量表基础上,结合新媒体时代学术不端行为的常见形式改编而成,包含9项非诚信学术/学业表现(具体题项见表2)。题项采用李克特4级量表(1=从来没有,2=很少,3=有时,4=很多次),让受访者根据自己的实际学术不端行为频率进行选择(α=0.78)。最后取平均值作为学术不端变量的分值。
道德认知形态量表(ethics position ques-tionnaire,EPQ)最早由Forsyth[23]制定,其中10个题项用来测量道德相对主义。本研究对道德相对主义的测量使用的是Fernando等在Forsyth量表基础上精简而成的7个题项[42]。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1=强烈反对,2=反对,3=中立,4=赞同,5=强烈赞同)询问调查对象对7个题项的同意程度,如“什么是道德因具体情况和社会而异”“人际关系中的伦理考量太复杂,应该允许人们形成自己的个人标准”等,以代表他们的道德相对主义倾向。测量结果显示,该量表在本样本中的信度达到可接受
标准(α=0.70)。最后取平均值作为个人道
德相对主义倾向的分值。
对网络游戏频率的测量,本研究使用单一题项,询问受访对象平时玩网络游戏
的频率(1=从不,1=极少,1=有时,1=经
常,5=总是)。
3研究结果
3.1描述统计分析
采用SPSS22.0分析数据,结果显示男生(52%)稍多于女生(48%)。在年级分布方面,人数随着年级增加呈递减趋势,低年级占约60% (大一34%,大二26%),高年级占约40%(大三21%,大四18%,大五1%)。另外,调查对象中绝大多数是游戏玩家(78.7%),按照游戏频率大致可划分为3类体:非游戏玩家(从未玩游戏,21.3%)、轻度游戏玩家(有时或极少玩游戏,44.3%)和中重度游戏玩家(总是或经常玩游戏,34.5%)。表1是本研究3个核心变量的基本描述统计分析结果以及两两变量之间的皮尔森相关系数。数据显示,自我学术不端行为、道德相对主义和游戏频率彼此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表1变量相关分析及描述统计
自我学术不端(AD)道德相对主义(MR)游戏频率(GF)
微波真空烧结炉AD
1
0.10*
0.24***
MR
1
0.10*
GF
1
均值
1.64
3.37
2.78
标准差
0.44
0.55
1.27
注:*p<0.05,**p<0.01,***p<0.001。
3.2探索性因子分析
由于自我学术不端为多项目自编量表,为确定具体维度,对该变量做了探索性因子分析。问卷中的相关题项共为9项,KMO值为0.807,
χ2=1083(df=36,p=0.000),符合开展因子分析的前提条件。通过采用主成分提取法和正交旋转法中的最大方差旋转法,共萃取两个公共因素(见表2),解释总变异量为49.66%。这两个公共因素对应两类学术不端行为。第一类行为包括学生常见的作业抄袭、复制、亲朋代写、自我介绍失实等不端行为(α=0.73,M=1.95,SD=0.59),该类学术不端行为操作或犯错成本较低、风险较低,因而被命名为“轻度不端行为”。第二类行为包括学生编造数据、购买论文、考试作弊等不端行为(α=0.70,M=1.24,SD=0.39),该类学术不端行为操作或犯错成本较高、风险较高,因而被命名为“重度不端行为”。后续分析中,这两个变量作为总体自我学术不端下的两个细分维度(即两个子变量)同时进行检验。
无石棉刹车片
表2学术不端行为的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
因素题项
蓄电池防盗与人合作完成本需独自完成的作业
让别人代做作业
抄袭作业
从网络或其他途径复制他人作业或论文而未加以
标注/引用
简历等自我介绍失实
作业资料、实验数据等有编造或失实之处
从网上或其他途径抄袭或购买论文
考试作弊(至少1种):抄袭他人答案;为他人提
供答案;夹带未经允许资料;考前通过非正当途
径获取试卷或相关信息
通过手机或其他电子设备在考试时获取答案
轻度
不端
0.757
0.480
0.710
0.679
0.660
0.343
0.285
0.144
-0.005
重度
不端
0.105
0.353
0.128
0.270
0.103
0.544
0.535
0.791
0.776
3.3道德相对主义的中介效应和性别的调节作用
分析
本研究采用Hayes编制的SPSS宏程序PROCESS[43],选择模型5,检验道德相对主义在网络游戏频率和学术不端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性别对直接效应的调节作用。其中选用偏差矫正的百分位Boostrap法,通过抽取5,000个样本估计95%的置信区间进行中介效应的检验。为比较网游频率对不同类型学术不端行为的影响机制,除了以自我学术不端总体行为作为因变量之外,还同时分别对其两个子变量(轻度学术不端行为和重度学术不端行为)为因变量的模型进行了校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显示,网络游戏频率可以正向显著预测道德相对主义(β=0.10,p<0.05,CI=[0.02,0.18]),表明学生的网络游戏频率越高,其道德相对主义倾向越强。在所有3个模型中,当网游频率和道德相对主义同时进入回归方程后,网游频率对自我学术不端行为的3个变量(直接效应)都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具体包括总体学术不端行为(β=0.56,p<0.001,CI=[0.28,0.83])、轻度学术不端行为(β=0.51,p<0.001,CI=[0.23,0.78])和重度学术不端行为(β=0.46,p<0.01,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1:19: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983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守望先锋
标签:行为   学术   不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