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运用分析

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运用分析
摘要:雨水收集回用是修复城市生态环境、缓解水资源使用压力的高效处理方法,能够获得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可以实现建筑用水节约的目标,带动水资源的可循环利用。鉴于此,本文围绕建筑给排水设计情况,分别阐述了雨水收集回用系统的整体分析和雨水回用工艺的分析。
关键词: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建筑给排水;设计工作;运用;分析
引言: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可汇集建筑附近的有效雨水资源,将其集中回收、过滤、处理,经过PP模块构筑物后会再次进行过滤。当处理后的水达到质量规范后会集中在储水池内,最后使这些水得到综合运用。整个流程绿、科学,较传统回用系统更具优势,也达到了低碳环保的目的。
1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雨水收集回用系统的分析
1.1雨水收集回用系统的原理
    该系统通过雨水管网的使用,让雨水得到有效收集,使之汇入至初期弃流设备中,再进行初步过滤之后,会通往带有PP模块的收集池内。经由再次的过滤、沉淀后,雨水可最终达到规范的水质标准。通过相关供水管网、设施等,使其在绿化、地面冲洗、景观喷泉等方面获得再利用。其中,初期弃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降水初期杂质较多的部分进行初步处理,涉及到了自动排放、预先过滤等步骤。当过滤模块完成前一项任务后,会使过滤时产生的杂物得到自动排放。在PP模块构筑物中,其收集池中的骨架部分主要由PP模块组合而成,层间有连接杆支撑,而列间则有连接卡。过滤系统则使用了微孔过滤法,通常依赖于液面的静压力达到过滤的目的,令处理后获得的回用水水质符合使用规范。最后,加压给水泵会依照实际的回水用量,确定间断排泥、回用水泵公用、滤板冲洗泵的共同利用。
1.2雨水初期弃流装置
    当雨水经过地面、路面之后发生汇集,期间会受到污染的影响,且本身的降水水质也难以得到确保,初期的雨水径流中便会存在较多的污染杂质。有时这些雨水中的悬浮物、COD-cr等的含量甚至会大于污水的情况。如果直接将其排入到雨水排水系统中,不仅难以
得到回收使用,还会对水体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为此,在建筑给排水设计工作中,需要工作人员关注对雨水早期的分散控制,要安装弃流装置,使这部分雨水得到就地处理,降低污染对环境的影响,其进入至管网之后便会成为初期洁净水。在此期间可以降低调蓄水池的容积,令剩余部分的雨水作为地下水的补充部分,达到帮助优化补充地下水资源情况的目的。而初期其流量的减少,也有助于降低污水处理厂处理雨水的压力。此外,该装置中的雨水井和口部都采用了绿环保部件,其中带有篦子、截污模块等,可阻挡雨水中的大颗粒杂物。井体的侧壁部位有开孔,可便于雨水补给地下水和植被。在今后的清理任务中,工作人员只要拿起提篮、倒出杂物即可,减轻了雨水使用时发生堵塞的几率。经过以上工序的雨水会流入至收集池内,令传统雨水处理的步骤得到了简化。
1.3PP模块组合构筑物的构造
    该模块主要由骨架、配水井、出水井、排泥井几个部分构成。当雨水通过初期弃流装置后会直接通往配水井,经过骨架、滤板后,将滤出的泥沙收集至排泥井内。水继续在管道内流动,通过砂石滤料层和出水井。当经过井筒内的微孔后,水会汇集在出水井内,通过供水管网、设备等实现雨水的循环利用目标。其中,PP模块会在水池周围密布,在被包裹
防渗土工布的条件下构成地下蓄水池。水池的表面较为光滑,且藻类不易生存,能够长期维持水体的整体水质。在模块组合的帮助下,外加其安装便捷、承载力大、拆除和移动方便等优势,蓄水池可适应场地的实际情况,构成多种形状,还可移至其他范围内使用。雨水过滤板会被安装在水池底部,当雨水经过时会在重力作用下进行过滤。取水井内安装了级配砾石水回用泵,一般需要工作人员将其布置在滤层下部,在需要回用时,工作人员可随即开启水泵,达到在过滤与雨水回用同时进行的目的。
1.4自动化控制模块
    在上文中提到的两项模块中,均采用了自动化控制技术。如收集池内设有高低液位控制器,可自动控制消毒泵的状态。初期雨水弃流装置中,则具有自动弃流雨水的功能,主要通过其自身的复位、弃流量自动调节予以实现。而绿化泵则会依照当前的管网水压状态,同样可实现自动控制的目标。
2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雨水回用工艺的分析
2.1当用于绿化、道路浇洒,观赏类水景、消防、建筑施工等与人体非直接接触等用途时,水质处理可采用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处理单元或其它组合工艺。
2.2当用于娱乐型水景等与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的场所,水质要求较高的用途时,可进一步增设氧化法、膜过滤、活性炭过滤等处理单元,已确保出水水质。
2.3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应优先收集屋面雨水,当雨水用于景观水体时,宜采用如下工艺。
雨水→初期径流弃流→景观水体
2.4屋面雨水或其他路面混合的雨水用于绿地和道路浇洒时,宜采用如下处理工艺。
雨水→初期径流弃流→沉砂→雨水蓄水池沉淀→过滤→消毒→浇洒
2.5屋面雨水或其与路面混合的雨水用于空调冷却塔补水、运动草坪浇洒、冲厕或相似用途时,宜采用如下处理工艺。
雨水→初期径流弃流→沉砂→雨水蓄水池沉淀→絮凝过滤或气浮过滤→消毒→雨水清水池
3消毒与回用
3.1处理后的清水可根据水质、水量的要求,采用紫外线消毒器或消毒剂进行消毒。回用水
供水系统应设有自动补水装置。补水的水质应满足回用水的水质要求,补水的能力应满足雨水中断时系统的水量要求,补水应在净化雨水供量不足时进行。当采用市政自来水补水时,应在清水池进行补水,自来水补水管管口最低点高出溢流边缘的空气间隙不应小于150mm,确保不产生回流污染。
3.2雨水利用工程应确保其水质安全,严禁雨水回用于生活饮用水。雨水回用系统供水管道上不得安装生活取水龙头,并应符合下列要求,防止误接、误用、误饮;
1)雨水供水管道外壁应涂,并在管道外壁连续性喷涂“雨水回用”字样,并与生活饮用水管道明显区别,宜采用绿;
2)当设有取水口时,应设锁具或专门开启工具;
3)水池、阀门、水表、给水栓、取水口均应有明显的“非饮用水”标识。3.3雨水收集回用系统设计应在水量平衡计算基础上进行,雨水收集系统调蓄设施的有效容积宜按照3d~7d的回用雨水量计算。清水池的有效容积宜按照回用系统供水泵流量5min~10min的容积确定。当雨水用于室内冲厕等需采用氯消毒工艺时,其容积应同时满足30min停留时间的要求。 
3.4可根据可回用水量、用水时间变化规律、水质要求以及场地条件等因素确定回用雨水的用途。无资料时宜按下列次序选择:
1)景观水体补水;
2)绿化用水;
3)路面、地面、垃圾中转站等冲洗用水;
4)循环冷却水系统补水;
5)冲厕用水;
6)消防用水;
7)洗车。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科技发展环境下,水资源的保护和循环利用尤为重要,建筑给排水设
计中也需要遵循节能减排、绿环保的核心目标。要求工作人员加大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的使用力度,牢牢把握其中的技术要点,对给排水整体工程进行合理设计。这样才能使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发挥出应有的功效,最终达成“绿建筑”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丽. 绿建筑小区雨水资源化利用探讨[J]. 砖瓦,2021,(06):55-56.
[2]秦堃. 房屋建筑绿施工节水技术应用研究[J]. 建筑安全,2021,36(03):43-45.
[3]曹苑. 某高层绿建筑雨水回收系统设计与分析[J]. 安徽建筑,2019,26(07):56-59.
[4]徐伟. 某超高层建筑雨水回收中水回用技术的应用及研究[J]. 广州化工,2018,46(20):87-88+103.
[5]龚浩,李晶. 建筑立体绿化雨水回收灌溉探讨[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12):52.
[6]张子博,刘玉明. 公共建筑节水项目外部性研究——以北京某高校为例[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8,29(03):130-137.
[7] DB32/T 3813-2020  《雨水利用工程技术标准》
[8] 17S705  《海绵型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8:29: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9458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雨水   系统   过滤   收集   建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