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炸不垮的清化大桥

炸不垮的清化大桥
1965年3月2日,美国空军出动F-105、RF-101、F-100等型号飞机共112架,首次突击了越南邦村弹药库。F-105"雷公"式超音速战斗轰炸机是美国共和公司为美国空军设计和制造的一种能够投掷核弹和普通的对地攻击机。它能够携带空对空导弹、空对地导弹、和各种,总载弹量达6吨多。它还装有一种每分钟可发射6000发炮弹的"火神"式20毫米6管机炮。F-105在"滚雷"战役期间担负了75%以上的对地攻击任务。
这天清晨,太阳刚刚升起,7架RF-101型超音速战术侦察机就呼啸着从邦村上空掠过,它们装有高速航空摄影机,在短短的十几秒内已将目标及其附近的高炮阵地拍了下来。航空照片很快送到F-105轰炸机飞行员手中。在制定此次突击计划之前,美国人就已得知:北越在苏联和中国的援助下,防空体系已大大改善了,预警雷达、高炮火控雷达的数量明显增多,所以,"滚雷"战役的第1仗必须要格外小心。
不久,44架F-105轰炸机编成11个小队,在40架-F100"超级佩刀"战斗机的掩护下向邦村飞来。临近目标上空时,飞在最前面的2个F-105小队散开成双机跟进队形,从高空俯冲下来,向已发现的北越高射炮阵地投下一枚枚,也拖着长长的尾烟射向北越阵地,地面几处高射炮阵地很快被硝烟吞没。北越防空部队也毫不示弱,一阵猛烈的集火射击使3架F-105轰炸机拖着浓烟坠毁
在稻田里。其余的F -105从南向北,分散成双机鱼贯而入,向邦村弹药库俯冲,、的爆炸声夹杂着弹药库的自燃和自爆的响声传到了几公里以外。邦村被浓烟和烈火所笼罩。
"滚雷"战役重点突击的目标是轰炸交通运输系统,而杜梅和清化的2座铁路大桥则成了美军攻击的重点中的重点。杜梅桥位于河内市郊,是连接5条铁路的19孔钢架桥,建在红河低洼淤积的平原上。桥长1677米,宽11.6米,加上引桥总长2582米,是越南北方最长的大桥。
清化桥坐落在清化市以北不到3公里处的马江上,是越南北方通往南方的必经要道。该桥最早由入侵越南的法国人建造,后来遭到破坏。1957年,在中国技术人员的援建下,北越开始重建清化桥。经过7年努力,该桥于1964年竣工,胡志明主席亲自主持了大桥的落成仪式。新建成的清化桥,长500米,宽11米,桥身距江面25米,轨距为1米的单轨铁道铺在桥面中间,两侧各为水泥桥面的左右行车道。美军认为,炸毁这座桥就可以瘫痪河内至越南南方的铁路交通,使北方支援南方成为泡影。为此,美军不惜代价,首先开始了对清化桥的大规模突击。
1965年4月3日中午时分,执行"滚雷"战役9-A计划的飞机升上了东南亚空气潮湿的天空,向清化桥飞去。这支由79架飞机组成的突击部队采用多机种混合编队,
其中包括46架F-105、21架F-100、2架RF-101以及10架KC-135加油机。它们携带的武器也是五花八门,担负攻击任务的46架F-105中有16架各携载2枚"小斗犬"式空
对地导弹,15架各带8枚普通负责突击清化桥,其余的15架也携带着普通负责压制高射炮火。F-100中有7架用来压制高射炮火,每架携挂2个19管火箭发射器,2架用来侦察天气,16架担负空中巡逻,阻击米格飞机,其中4架携挂着“响尾蛇"空对空导弹。RF-101则担负突击效果的航空照相检查。
经过空中加油,所有参战飞机都在下午2时准时到达了目标上空。地面上北越的高射炮开火了,天空中绽开了无数深褐烟团,担负掩护任务的机迅速散开,向高炮阵地射出了密集的。第1个携带"小斗犬"导弹的F-105小队在里斯奈尔中校率领下趁此机会从南面扑向清化桥。正午的阳光照在河面上,清化桥周围好似蒙上了一层雾气,但里斯奈尔还是准确地瞄准了大桥中部,发射了第1枚250磅级“小斗犬"导弹,当里斯奈尔完成攻击重新拉平时,他看见桥身中部闪出一团火光,导弹击中目标。由于发射该型导弹,1次只能制导1枚,所以中校只得退出目标区,准备再次进入攻击。
继中校之后,携带导弹的飞机一架接一架地向大桥发射了导弹,当第3小队比利·迈耶霍尔特上尉驾驶3号机发射的导弹拖着桔黄的火焰命中大桥上部结构时,他满意地退出了攻击。但是,当他再次进入目标时,惊奇地发现大桥并没有遭到任何明显的破坏。像先前的一些导弹一样,他发射的这枚导弹只是把巨大的钢骨水泥大桥稍微碰了一下。迈耶霍尔特上尉连连呼叫:"'小斗犬'导弹不行,这如同猎打坦克!"
32枚导弹全部命中目标,但清化桥在硝烟中屹立不动。携带的F-105飞机又纷纷俯冲下来,有些飞行员甚至在1000米的高度上才把8枚连续投下,但因地面风大,大部分偏离目标,将河堤炸得坑坑洼洼。
哈里斯上尉率领的小队调整了瞄准点,有几枚直接命中桥上的公路和上层结构。浓烟从大桥上升起,脱离目标的机以为大功告成,掉头飞向东京湾。事实上,清化桥依然安然无恙。
第二天下午,里斯奈尔中校再次率突击机来到清化桥上空。这次担任攻击的48架F-105全部挂装8枚750磅级普通。在目标上空,美机遭到越军的猛烈反击,雷达控制的57毫米高射炮投入了战斗。在密集的高射炮火中,北越空军的一个米格-17歼击机飞行小队悄然避开了在空中进行战斗巡逻的F-100战斗机,向正在目标空盘旋、准备待机突击的F-105飞机猛冲过来,不待美机有所动作,米格-17的航炮便击落了2架F-105飞机,接着米格飞机高速脱离。
里斯奈尔中校气急败坏,他命令机不顾一切地抵近投弹。结果,有300余枚命中目标,大桥布满弹痕,烟薰火燎,东面一节桥身已向下弯曲。然而,大桥仍然挺立在马江之上。
到1965年5月中旬,美国空军一共炸毁了越南北方的26座桥梁,但是唯独这座清化桥仍然屹立在那里,美机携带的"小斗犬"导弹和750磅级完全可以摧毁法国人设计的一些桥梁,但是,它们对于这座由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帮助重建的大桥却无能为力。美军飞机的每次突击虽然都使这座桥梁
暂时不能通车,但是经过越南人夜以继日的抢修,又
能再次使用。从1965年5月底到1967年初,美国空军又对清化桥实施过多次突击,甚至用运输机投放炸过桥,但仍然没有炸毁它。
就在美国军方对清化桥一筹莫展之际,美国的武器研究人员为越南战场送来了1批新式武器,其中包括一种新型的“白星眼"滑翔(即灵巧)。1967年初,1艘美国航空母舰驶离加利福尼亚的圣迭哥,载着1批"白星眼"滑翔开往北部湾。
"白星眼"是一种自由下落式滑翔,装有1000磅,弹头前端是一部电视摄像机,用来跟踪和瞄准某一高反差度的瞄准点,摄影机将自拍的景物传送到飞机座舱内的显示屏上,飞行员通过显示屏识别目标和瞄准,将十字标线压在预定的反差点上,再指令"白星眼"对准这一点,然后在滑翔和制导距离之内投放。这种新型比普通射程远而且十分准确。
美国海军第212舰载机中队接受了用"灵巧"轰炸清化桥的任务。他们事先制作了一个清化桥模型,并用移动光源配合,推算出3月12日下午2时12分,在选定的瞄准点,阳光和桥梁将有最大的反差度。
1967年3月12日,第212舰载攻击机中队的3架A-4攻击机从航空母舰甲板上弹出,它们
各挂载了1枚"白星眼",给它们护航的仅有2架F-8战斗机,看来美国人对他们的这种新型充满了信心。
在目标区上空,3架A-4攻击机按"灵巧"的投掷要领,以500公里的时速向大桥俯冲。北越的高射炮向天空猛烈射击,炮弹的炸点不时出现在飞机旁。前2架A -4攻击机顺利地到了瞄准点,投下了滑翔。只见巨大的"白星眼"乖顺地向瞄准点飞去,几秒钟后,飞行座舱显示屏上的清化桥被一片白雾所替代,2枚几乎同时命中。第3架攻击机在高射炮弹爆炸的气浪中上下起伏,十分费力地到了瞄准点,并操纵滑翔飞向目标。
侦察机很快确定了这次攻击的效果;3枚"白星眼"全部命中目标,各弹着点距离均在5米之内,大桥受创,但预计3天之后仍可恢复通行。
在此以后,虽然美国又使用"白星眼"攻击过兵营、电厂和其他桥梁,并命中许多目标,证明了"白星眼"的命中率大大高于普通,但是,这种对清化桥仍然无可奈何。清化桥从此被美军誉为"炸不倒"的桥梁,有些美军飞行员甚至认为清化桥有"上帝保护"。美国太平洋空军把这座“永远炸不倒的桥”称为“使我们声名狼藉的目标”。
为了彻底摧毁大桥,美军开始使用了最新研制的激光制导。1969年3月的一天,4架F-105在6架F-4的掩护下,再次攻击清化大桥。这次F-105投放了4枚宝石路GBU-12激光制导,其中两枚直接命
中桥墩,将大桥炸为两截,几乎摧毁了大桥。此战美机毫无损失,宝石路则一战成名,从此名扬天下。
但是不屈不挠的越南人民没有认输,在中国援越工程兵部队的帮助下,于半年后修复了大桥。此后美军轰炸又起,而大桥也是毁了修、修了毁。美机先后又损失了十余架战机,但是直到1972年战争结束,清化大桥依然挺立在清化河上,美军终究没有将其彻底毁灭。
清化大桥如此重要,自然是双方关注的焦点。美军一直要炸毁它,切断越军的南北运输线。越军防护也十分严密,地空导弹、高射炮、飞机时刻警惕,拼命保住这条大动脉的畅通。从1965年至1972年初的7年中。美军对清化桥突击了数十次,投下了成千上万吨,损失了几十架飞机和十多名飞行员,耗资10亿美元以上,但始终未能将其炸毁。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5:24: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9357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炸弹   大桥   清化   目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