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lsalva动作

Valsalva动作
深吸气后屏气, 再用力做呼气动作.
临床意义:
如患者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且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心功能与血压正常),可以在用药物前,用物理方法尝试终止室上速.valsalva动作可以通过刺激迷走神经来终止室上速.
valsalva动作:
深吸气后屏气, 再用力做呼气动作,呼气时对抗紧闭的会厌。
临床意义:
增加胸腔内压力,显著减少静脉回流;兴奋迷走神经;如(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通过valsalva动作兴奋迷走神经终止室上速发作;(2)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时,通过valsalva动作,减少回心血量使杂音增强,用来鉴别杂音;(3)二尖瓣脱垂导致二尖瓣反流,通过valsalva动作使杂音增强。valsalva动作时间不可过长,不然会导致脑血流和冠脉血流的减少。
valsalva动作
深吸气后,在屏气状态下用力作呼气动作10~15秒
临床意义:
增加胸腔内压力,显著减少静脉回流;兴奋迷走神经;如(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通过valsalva动作兴奋迷走神经终止室上速发作;(2)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时,通过valsalva动作,减少回心血量使杂音增强,用来鉴别杂音;(3)二尖瓣脱垂导致二尖瓣反流,通过valsalva动作使杂音增强。valsalva动作时间不可过长,不然会导致脑血流和冠脉血流的减少。
Valsalva手法
关键词:
Valsalva手法;体位;自主神经系统;心率;血压
摘 要:目的 比较不同体位下进行Valsalva动作时,心血管响应型式的差别. 方法 在-15°头低位倾斜、水平仰卧和+75°头高位倾斜三种体位下,分别进行4kPa/30s的Valsal-va动作,并记录逐跳心率及动脉血压变化. 结果 +75°头高位倾斜体位下,心率在Ⅱ相的增高幅度最大;在Ⅲ相时呈降低变化,而在另外两种体位下则呈升高变化.血压在Ⅱ相前期的降低幅度以在-15°头低位倾斜体位下为最小,在+75°头高位倾斜体位下为最大.+75°头高位倾斜体位下血压在Ⅲ相呈升高反应,而在-15°头低位倾斜和水平仰卧体位下血压呈典型降低变化.体位改变对Valsalva动作II相心率、血压响应模式的影响最大. 结论 体位改变可引起中心血量重新分配及自主神经均衡性改变,故对Valsalva动作时心率和血压的响应模式产生影响.
0 引言
在人体心血管生理学和特种医学上,Valsalva动作是一种评价心血管系统整合调节功能[1]的重要试验方法之一,可对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进行无创性评价。此外,它亦可用于心衰诊断[2] .与其他一些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评价方法相比,如测量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浓度,α受体拮抗剂的剂量响应,以及立位性血压降低反应等方法,Valsalva动作具有无创、简便、易重复等特点,结合无创逐跳血压监测方法,可提供更为丰富的与心血管系统调节有关的信息[1,3] .
Janice等[4] 曾报道血容量的增高或降低对完成Valsalva动作时心率、血压的响应过程有较大影响,尤其对动脉血压反应的影响更大.而Stegemann等[5] 和Luster等[6] ,曾通过改变体位使中心血容量重新分布,亦可影响Valsalva动作时的心率响应模式.
本工作目的在于观察3种体位下,即-15°头低位倾斜(head-down tilt,HDT),仰卧位,+75°头高位倾斜(head-up tilt,HUT)对Valsalva动作过程的逐跳心率与血压响应模式的影响,以阐明Valsalva动作所反映的心血管系统整合调节功能与体位所致中心血容量重新分布的关系,为临床医学与特种医学提供更加完善的Valsalva试验方法.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1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均为本校学员,年龄(22.3±0.2)岁,体质量(70.3±2.7)kg,身高(171.6±1.3)cm;均不吸烟,经常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身体健康,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神经科病史.实验前24h开始不饮用含或酒精的饮料,不进行剧烈运动;实验前2wk内未服用任何药物.
1.2 方法
生理信号记录:用RM-6000(光电,日本)记录CM5导联心电信号,用FinapresTM2300无创血压监测仪(Ohmeda,Englewood,CO,美国)自右手中指处记录逐跳动脉血压信号,记录时右手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并参照袖袋法测量结果调整传感器水平位置.所有信号均经12位A/D转换、500Hz采样频率实时同步采集.
Valsalva实验:被试者仰卧位休息10min后,记录心电、血压信号8min,然后进行3次Valsalva动作,每次均为4kPa/30s.实验中被试者根据计算机发出的指令按15次/min频率呼吸.将Valsalva动作开始前30s内数据进行平均作为对照值,求得各时间段数据与对照值相比的变化量进行分析.将每位被试者3次动作所得数据,从开始时刻对齐,按5s间距逐段进行平均,又将每位被试者的平均结果用于成组分析.
统计学分析:结果均以x ±s表示.均值比较采用单向方差分析方法.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PC(版本7.0)统计分析软件包.
2 结果
Fig1为第10名被试者仰卧位Valsalva动作时心率、血压的典型变化曲线.相位Ⅰ时心率减慢,血压瞬时升高.Ⅱ相早期IIa心率逐渐增快,血压降低,至Ⅱ相晚期Ⅱb心率达到平台,血压升高.Valsalva动作结束后,在III相心率有一过性增高,而血压迅速降低;Ⅳ相时动脉血压有一超射现象,然后逐渐回到对照水平,心率很快降至对照水平.
Fig2为与对照值相比,心率的变化量曲线.+75°HUT体位时Valsalva应激下心率的响应模式与-15°HDT和平卧位相比有许多不同之处,在Ⅱ相时,三种状态下心率均增高,且经过约15s后达到稳定状态,但+75°HUT时心率增高的幅度明显大于 另外两种体位.-15°HDT和平卧位Ⅲ相时心率呈典型升高变化,而+75°HUT时则呈降低变化;Ⅳ相时+75°HUT心率恢复过程要慢于另两种体位.
Fig3为与对照值相比,动脉收缩压、平均压、舒张压的变化量曲线.当处于三种体位时,Valsalva应激实验中血压的响应模式各有不同.在II相前期(Ⅱa),血压明显降低,但+75°HUT时降低幅度大于另外两种体位,-15°HDT时降低幅度最小.随后的Ⅱ相后期(Ⅱb),血压随时间而呈进行性升高变化.当Valsalva应激结束后(Ⅲ相),-15°HDT和仰卧位时血压呈典型的降低变化,但+75°HUT时血压则呈升高反应,随后的Ⅳ相时血压又开始逐渐降低.
3 讨论
Valsalva动作是观察心血管系统整合调节功能的一个有效方法,其4个时相变化各有不同的生理意义.仰卧位时Valsalva动作各相心率、血压的主要变化如下.Ⅰ相,应激开始,胸、腹内压力升高使动脉血管受到压迫,进而引起动脉血压瞬时升高,刺激压力感受器.由于压力反射作用对心率的调节很迅速,此相伴随心率迅速降低.为补偿I相时心率的降低,Ⅱ相早期心迷走紧张度降低,进而使得心率增高,同时静脉回流与射血容量虽减少,但最终仍导致心输出量增加.而在Ⅱ相晚期,肌肉交感神经放电达到最高水平,使总外周血管阻力增加,随后出现血压升高变化.Ⅲ相时,因胸内压突然降低使血压降低,持续约1~2s;此外也可能与左室后负荷增加、胸内血管突然扩张有关.此相有一簇突然爆发的肌肉交感神经放电.Ⅳ相,心房充盈到正常水平后,由于外周交感神经调节和外周血管阻力仍然很高,使动脉血压出现一个高于对照水平的超射现象,而动脉血压的增加又通过压力感受器的调节导致心率减慢[1,4-6] .
Valsalva动作开始的瞬间,可能有多种机制使得动脉压突然升高.胸内压和腹内压的增加使主动脉内的血液向外周动脉转移,同时也伴随有每搏量增加,但每搏量增加并不表明血液
来自肺血管床,因为在I相时左心室的容积变小.因此左心室功能的瞬间改善是通过减小后负荷来实现的[7] .此外,I相中动脉压的升高不是交感神经激活所致,在高位颈部脊髓麻醉病人和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的被试者也可出现此变化[8] .
在Valsalva动作的Ⅱ相,持续应激致使静脉回流减少,导致胸部和腹部血液向肢体转移,血液从静脉到动脉的循环时间延长,左心房和左心室的尺寸、左心室每搏量、动脉横截面积及动脉压减小.尽管心率增快,但心输出量仍因外周交感神经活动减弱而下降.与仰卧位相比,在+75°HUT时,更多的血液向下肢转移,静脉回流更少,因而血压降低更多;在-15°HDT时则正好相反.血压降低又通过压力反射的作用使得心率增快,在+75°HUT时的血压降幅更大,使得心率升高的幅度也更大.但-15°HDT与仰卧位相比,心率的升高幅度没有明显差异,可能因为此时对心率的调节更多的来自于主动脉弓压力反射环路[1] .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6:47: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8962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血压   心率   动作   体位   动脉   降低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