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著录项
  • CN201510975652.1
  • 20151223
  • CN105456933A
  • 20160406
  • 青岛友诚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不公告发明人
  • A61K36/9066
  • A61K36/9066 A61P29/00 A61K31/375 A61K35/413 A61K35/50 A61K35/583 A61K35/62

  •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香港中路100号中商大厦2004室
  • 山东(37)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汤东凤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中药。由太子参、五味子、黄芪、益母草、三七、牛黄、薄荷、蛇蜕、血竭、枸杞、甘草、金银花、灵芝、鸡血藤、苦参、艾叶、桂枝、莪术、牡丹皮、橘叶、王不留行、地龙、皂角刺、川穹、麦冬、瓜蒌、杜仲、胆南星等组成。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疗效好、成本低、局限性小、无不良反应等优点。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生产工艺简单,用药安全,稳定可靠,疗效好,在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方面具有很好的功效。与同类药物比较,本发明药物具有配伍严谨,药性平和,疗效显著的特点,便于在临床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权利要求

1.一种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

太子参1-30份、五味子1-30份、黄芪1-30份、益母草1-30份、三七1-30份、牛黄1-30份、薄荷1-30份、蛇蜕1-30份、血竭1-30份、枸杞1-30份、甘草1-30份、金银花1-30份、灵芝1-30份、鸡血藤1-30份、苦参1-30份、艾叶1-30份、桂枝1-30份、莪术1-30份、牡丹皮1-30份、橘叶1-30份、王不留行1-30份、地龙1-30份、皂角刺1-30份、川穹1-30份、麦冬1-30份、瓜蒌1-30份、杜仲1-30份、胆南星1-30份、决明子1-30份、维生素C1-30份、茜草1-30份、葛根1-30份、泽泻1-30份、滴水珠1-30份、元胡1-30份、三棱1-30份、没药1-30份、赤芍1-30份、银杏叶1-30份、蒲公英1-30份、红花1-30份、牛膝1-30份、紫河车1-3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

太子参5-30份、五味子5-30份、黄芪5-30份、益母草5-30份、三七5-30份、牛黄5-30份、薄荷5-30份、蛇蜕5-30份、血竭5-30份、枸杞5-30份、甘草5-30份、金银花5-30份、灵芝5-30份、鸡血藤5-30份、苦参5-30份、艾叶5-30份、桂枝5-30份、莪术5-30份、牡丹皮5-30份、橘叶5-30份、王不留行1-30份、地龙1-30份、皂角刺1-30份、川穹1-30份、麦冬1-30份、瓜蒌1-30份、杜仲1-30份、胆南星1-30份、决明子1-30份、维生素C1-30份、茜草1-30份、葛根1-30份、泽泻1-30份、滴水珠1-30份、元胡1-30份、三棱1-30份、没药1-30份、赤芍1-30份、银杏叶1-30份、蒲公英1-30份、红花1-30份、牛膝1-30份、紫河车1-3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所述的一种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

太子参5-30份、五味子5-30份、黄芪5-30份、益母草5-30份、三七5-30份、牛黄5-30份、薄荷5-30份、蛇蜕5-30份、血竭5-30份、枸杞5-30份、甘草5-30份、金银花5-30份、灵芝5-30份、鸡血藤5-30份、苦参5-30份、艾叶5-30份、桂枝5-30份、莪术5-30份、牡丹皮5-30份、橘叶5-30份、王不留行1-30份、地龙1-30份、皂角刺1-30份、川穹1-30份、麦冬1-30份、瓜蒌10-30份、杜仲10-30份、胆南星1-30份、决明子1-30份、维生素C10-30份、茜草1-30份、葛根10-30份、泽泻10-30份、滴水珠10-30份、元胡1-30份、三棱10-30份、没药10-30份、赤芍10-30份、银杏叶1-30份、蒲公英10-30份、红花10-30份、牛膝10-30份、紫河车10-3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一种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片剂、糖衣片剂、薄膜衣片剂、肠溶衣片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口服液、口含剂、颗粒剂、冲剂、蜜丸剂、散剂、丹剂、溶液剂、注射剂、栓剂、硬膏剂或糖浆剂。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一种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制备的包括以下步骤:

a.将所述原料药放入粉碎机粉碎后过筛,

b.将过筛后剩下的颗粒物放入乙醇中加热回流提取2次;

c.再取上述乙醇提取后的药渣,加水加热回流提取2次;

d.将上述两种提取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并喷雾干燥,得药粉;将过筛后得到的原料细粉与乙醇提炼药粉混合装入胶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的a中,将所述原料药放入粉碎机粉碎后过100目细筛,使能通过100目筛的细粉量在达到50%,收集通过100目筛的原料细粉备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预防和乳腺增生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将过筛后剩下的颗粒物放入乙醇中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3小时,将2次提取液合并静置;所述步骤c中,将上述乙醇提取过的药渣加10倍量水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3小时,将2次提取液合并静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将上述两种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相对密度为70℃时1.08的滤液,回收乙醇,将所得滤液调整比重到1.06,通入喷雾干燥机进行喷雾干燥,过喷雾干燥机喷头的压缩空气压力为4kg/m2,干燥室热气流温度是60℃,得原料药粉;将过筛后得到的原料细粉与乙醇提炼药粉混合装入胶囊。

9.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口服液剂,其制备步骤包括:

a、取原料药放入水中浸泡,热提取2次,成浸膏状,为组分1;

b、药渣乙醇提取1次,浓缩过滤为浸膏状,为组分2;

c、将上述两种浸膏浓缩成糊状,浓缩液用CO60灭菌,辐照剂量8k,加入糊精,然后真空冷冻密封即得。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9所述的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服药物的剂型为丸剂,其制备步骤包括:

a.将所述原料药混合,切碎,过120目筛,得细药粉备用;

b.将未过筛的粗粉浸泡乙醇中提取2次;

c.再取上述步骤提取后的药渣,加水加热回流提取2次;

d.将上述两种提取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成浸膏,与a步骤得到细药粉合并加入蜂蜜搓成丸剂。

说明书

一种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中 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医统称脑血管病为中风,其中肝肾阴虚,经血亏损至肝阳上亢,肝 风内动挟痰上扰与瘀结,气血痰瘀皆奔涌而上络破血溢致脑卒中,元气亏 损,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而瘀滞,气虚血瘀肝阳上亢、化痰生风、痰瘀 交结阻抑气血运行致脑梗塞。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多发生在高血压动脉硬化 基础上,动脉管壁粥样硬化而粗糙,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流缓慢而易形成血 栓。血压急骤升高,使原微小动脉瘤破裂形成脑出血。无论是梗塞还是出 血均存在着血瘀证侯和微循环障碍,在上都应以活血化瘀为基础。

中医认为心主血脉是血行通畅之主导,心的气血阴阳平衡则心血畅 流。由于气血同源,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 气血失调多由于心气不足阳气生失斡旋,心阳虚弱,阴寒凝滞,血脉不通。 心血瘀滞则使心脉痹阻不通,心血瘀阻则心主血脉功能减弱或血液循环流 速减慢,血粘度增高,呈现凝、浓、粘、聚状态。血行不畅,血液瘀阻导 致血瘀证的临床表现。

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通经活络是传统中药的疗效优势所 在,而根据中医药理论指导的中药复方药物在上述疾病的中取得了较 好疗效;然而原有中药复方药物剂型落后、疗效片面或毒副作用较强,已 经成阻碍其广泛应用的重要因素。因而,结合现代制药技术,在传统中医 药理论指导下,筛选优化中药复方组成、优化提取工艺、富集药物有效成 分、结合现代剂型,开发疗效确切、剂型合理、使用便捷的安全、有效、 使用方便的现代中药制剂已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 中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活血化瘀、 通经活络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

太子参1-30份、五味子1-30份、黄芪1-30份、益母草1-30份、三七 1-30份、牛黄1-30份、薄荷1-30份、蛇蜕1-30份、血竭1-30份、枸杞1-30 份、甘草1-30份、金银花1-30份、灵芝1-30份、鸡血藤1-30份、苦参1-30 份、艾叶1-30份、桂枝1-30份、莪术1-30份、牡丹皮1-30份、橘叶1-30 份、王不留行1-30份、地龙1-30份、皂角刺1-30份、川穹1-30份、麦冬 1-30份、瓜蒌1-30份、杜仲1-30份、胆南星1-30份、决明子1-30份、维 生素C1-30份、茜草1-30份、葛根1-30份、泽泻1-30份、滴水珠1-30份、 元胡1-30份、三棱1-30份、没药1-30份、赤芍1-30份、银杏叶1-30份、 蒲公英1-30份、红花1-30份、牛膝1-30份、紫河车1-30份。

所述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中药,其所述中药制剂中各种原料药的重 量份数可以优选为:

太子参5-30份、五味子5-30份、黄芪5-30份、益母草5-30份、三七 5-30份、牛黄5-30份、薄荷5-30份、蛇蜕5-30份、血竭5-30份、枸杞5-30 份、甘草5-30份、金银花5-30份、灵芝5-30份、鸡血藤5-30份、苦参5-30 份、艾叶5-30份、桂枝5-30份、莪术5-30份、牡丹皮5-30份、橘叶5-30 份、王不留行1-30份、地龙1-30份、皂角刺1-30份、川穹1-30份、麦冬 1-30份、瓜蒌1-30份、杜仲1-30份、胆南星1-30份、决明子1-30份、维 生素C1-30份、茜草1-30份、葛根1-30份、泽泻1-30份、滴水珠1-30份、 元胡1-30份、三棱1-30份、没药1-30份、赤芍1-30份、银杏叶1-30份、 蒲公英1-30份、红花1-30份、牛膝1-30份、紫河车1-30份。

所述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中药,其所述中药制剂中各种原料药的重 量份数还可以优选为:

太子参5-30份、五味子5-30份、黄芪5-30份、益母草5-30份、三七 5-30份、牛黄5-30份、薄荷5-30份、蛇蜕5-30份、血竭5-30份、枸杞5-30 份、甘草5-30份、金银花5-30份、灵芝5-30份、鸡血藤5-30份、苦参5-30 份、艾叶5-30份、桂枝5-30份、莪术5-30份、牡丹皮5-30份、橘叶5-30 份、王不留行1-30份、地龙1-30份、皂角刺1-30份、川穹1-30份、麦冬 1-30份、瓜蒌10-30份、杜仲10-30份、胆南星1-30份、决明子1-30份、 维生素C10-30份、茜草1-30份、葛根10-30份、泽泻10-30份、滴水珠10-30 份、元胡1-30份、三棱10-30份、没药10-30份、赤芍10-30份、银杏叶 1-30份、蒲公英10-30份、红花10-30份、牛膝10-30份、紫河车10-30份。

所述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中药,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片剂、糖 衣片剂、薄膜衣片剂、肠溶衣片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口服液、口含 剂、颗粒剂、冲剂、蜜丸剂、散剂、丹剂、溶液剂、注射剂、栓剂、硬膏 剂或糖浆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中药的制 备方法,所述胶囊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a.将所述原料药放入粉碎机粉碎后过筛,

b.将过筛后剩下的颗粒物放入乙醇中加热回流提取2次;

c.再取上述乙醇提取后的药渣,加水加热回流提取2次;

d.将上述两种提取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并喷雾干燥,得药粉;将过 筛后得到的原料细粉与乙醇提炼药粉混合装入胶囊。

所述步骤a中,将所述原料药放入粉碎机粉碎后过100目细筛,使能 通过100目筛的细粉量在达到50%,收集通过100目筛的原料细粉备用。

所述步骤b中,将过筛后剩下的颗粒物放入乙醇中加热回流提取2次, 每次1~3小时,将2次提取液合并静置;所述步骤c中,将上述乙醇提 取过的药渣加10倍量水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3小时,将2次提 取液合并静置。

所述步骤d中将上述两种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相对密度为70℃时 1.08的滤液,回收乙醇,将所得滤液调整比重到1.06,通入喷雾干燥机进 行喷雾干燥,过喷雾干燥机喷头的压缩空气压力为4kg/m2,干燥室热气流 温度是60℃,得原料药粉;将过筛后得到的原料细粉与乙醇提炼药粉混合 装入胶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中药的制 备方法,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口服液剂,其制备步骤包括:

a、取原料药放入水中浸泡,热提取2次,成浸膏状,为组分1;

b、药渣乙醇提取1次,浓缩过滤为浸膏状,为组分2;

c、将上述两种浸膏浓缩成糊状,浓缩液用CO60灭菌,辐照剂量8k, 加入糊精,然后真空冷冻密封即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中药的制 备方法,所述内服药物的剂型为丸剂,其制备步骤包括:

a.将所述原料药混合,切碎,过120目筛,得细药粉备用;

b.将未过筛的粗粉浸泡乙醇中提取2次;

c.再取上述步骤提取后的药渣,加水加热回流提取2次;

d.将上述两种提取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成浸膏,与a步骤得到细药 粉合并加入蜂蜜搓成丸剂。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疗效好、成本低、局限性小、无不良反应 等优点。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生产工艺简单,用药安全,稳定可靠,疗效好, 在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方面具有很好的功效。与同类药物比较,本发明药 物具有配伍严谨,药性平和,疗效显著的特点,便于在临床上大面积推广 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采用纯中药制剂,安全无污染,符合临床应用。

本发明中:太子参:性味:甘苦,微温。①《本草再新》:"味甘,性 温,无毒。"②《饮片新参》:"甘润,微苦平。"③《中药志》:"甘苦,微 寒。"归经:《本草再新》:"入心、脾、肺三经。"功能主治:补肺,健牌。 治肺虚咳嗽,脾虚食少,心悸自汗,精神疲乏。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用 于脾虚体弱、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口渴、肺噪干咳。①《本草从新》: "大补元气。"②《本草再新》:"治气虚肺燥,补脾土,消水肿,化痰止渴。 "③《饮片新参》:"补脾肺元气,止汗生津,定虚悸。"④《江苏植药志》: "治胃弱消化不良,神经衰弱。"⑤《中药志》:"治肺虚咳嗽,脾虚泄泻。" ⑥《陕西中草药》:"补气益血,健脾生津。治病后体虚,肺虚咳嗽,脾虚 腹泻,小儿虚汗,心悸,口干,不思饮食。"

五味子:性味:酸、甘,温。归经:归肺,心、肾经。功能主治:收 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 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心悸失眠。

黄芪:性味:甘,温。归经:归肺、脾经。功能主治:补气固表,利 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 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 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益母草:性味:辛苦,凉。①《本草拾遗》:"寒。"②《本草蒙筌》:" 味辛甘,气微温,无毒。"③《纲目》:"味辛微苦,无毒。"④《本草正》: "味微苦、微辛。微寒,性滑。"归经:入心包、肝经。①《本草汇言》:" 手、足厥阴经。"②《药品化义》:"入肝、脾、包络三经。"③《本草再新》: "入心、脾、肾三经。"功能主治:活血,祛瘀,调经,消水。治月经不调, 胎漏难产,胞衣不下,产后血晕,瘀血腹痛,崩中漏下,尿血,泻血,痈 肿疮疡。

三七:性味:甘微苦,温。①《纲目》:"甘微苦,温,无毒。"②《本 草汇言》:"味甘微苦,性平,无毒。"归经:入肝、胃、大肠经。①《本草 汇言》:"入阳明、厥阴经。"②《本草求真》:"入肝、胃,兼入心、大肠。 "③《本草再新》:"入肺、肾二经。"功能主治:止血,散瘀,消肿,定痛。 治吐血,咳血,衄血,便血,血痢,崩漏,症瘕,产后血晕,恶露不下, 跌扑瘀血,外伤出血,痈肿疼痛。①《纲目》:"止血,散血,定痛。金刃 箭伤,跌扑杖疮,血出不止者,嚼烂涂,或为末掺之,其血即止。亦主吐 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经水不止,产后恶血不下,血运,血痛, 赤目,痈肿,虎咬,蛇伤诸病。"②《玉揪药解》:"和营止血,通脉行瘀, 行瘀血而敛新血。凡产后、经期、跌打、痈肿,一切瘀血皆破;凡吐衄、 崩漏、刀伤、箭射,一切新血皆止。"

牛黄:性味:苦甘,凉。①《本经》:"味苦,平。"②《吴普本草》:" 无毒。"③《别录》:"有小毒。"④《药性论》:"味甘。"⑤《日华子本草》: "凉。"归经:入心、肝经。①《本草蒙筌》:"入肝经。"②《雷公炮制药性》:"入心经。"功能主治:清心,化痰,利胆,镇惊。治热病神昏、谵语, 癫痫发狂,小儿惊风抽搐,牙疳,喉肿,口舌生疮,痈疽,疔毒。

薄荷:性味:辛,凉。①《医学启源》:"《主治秘要》云,性凉,辛。 " ②《医林纂要》:"辛,寒。"归经:入肺、肝经。①《汤液本草》:"手大阴、 厥阴经药。"②《纲目》:"入手少、太阴,足厥阴。"③《本草新编》:"入 肺与包络二经,亦能入肝、胆。"功能主治:疏风,散热,辟秽,解毒。治 外感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食滞气胀,口疮,牙痛,疮疥,瘾疹。

蛇蜕:性味:甘咸,平,有毒。①《本经》:"味威,平。"②《别录》: "甘,无毒。"③《药性论》:"有毒。"归经:①《本草经疏》:"入肝。"② 《本草再新》:"入肝、脾二经。"功能主治:祛风,定惊,退翳,消肿,杀 虫。治小儿惊痫,喉风口疮,木舌重舌,目翳内障,疔疮,痈肿,瘰疬, 腮腺炎,痔漏,疥癣。

血竭:性味:甘咸,平。①《雷公炮炙论》:"味微咸甘。"②《唐本草》: "味甘咸,平,有小毒。"③《本草蒙筌》:"味辛咸,气平,有小毒。"归经: 入心、肝经。①《纲目》:"手足厥阴。"②《本草经疏》:"入足厥阴,手少 阴经。"③《本草新编》:"入肾。"功能主治:散瘀定痛,止血生肌。治跌 打折损,内伤瘀痛;外伤出血不止,瘰疬,臁疮溃久不合。①《唐本草》: "主五脏邪气,带下,止痛,破积血,金创生肉。"②《海药本草》:"主打 伤折损,一切疼痛,补虚及血气搅刺,内伤血聚,并宜酒服。"③《日华子 本草》:"治一切恶疮疥癣久不合者,敷。此药性急,亦不可多使,却引脓。 "④王好古:"补心包络,肝血不足。"

枸杞:性味:甘,平。归经:归肝、肾经。功能主治:滋补肝肾,益 精明目。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 昏不明。

甘草:性味:甘,平。归经:归心、肺、脾、胃经。功能主治:补脾 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 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 毒性、烈性。

金银花:性味:甘,寒。①《滇南本草》:"性寒,味苦。"②《本草 正》:"味甘,气平,其性微寒。"归经:入肺、胃经。①《雷公炮制药性解》: "入肺经。"②《得配本草》:"入足阳明、太阴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疡,肿毒,瘰疬,痔漏。①《滇南本草》:"清 热,解诸疮,痈疽发背,丹流瘰疬。"②《生草药性备要》;"能消痈疽疔毒, 止痢疾,洗疳疮,去皮肤血热。"③《本草备要》:"养血止渴。治疥癣。" ④《重庆堂随笔》:"清络中风火湿热,解温疫秽恶浊邪,息肝胆浮越风阳, 治痉厥癫痫诸症。"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治外感发 热咳嗽,肠炎,菌痢,麻疹,腮腺炎,败血症,疮疖肿毒,阑尾炎,外伤 感染,小儿痱毒。制成凉茶,可预防中暑、感冒及肠道传染病。"

灵芝:性味:甘;平;无毒。归经:肺;心;脾;肾经。功能主治: 益气血;安心神;健脾胃。主虚劳;心悸;失眠;头晕;神疲乏力;久咳 气喘;冠心病;硅肺;肿瘤。

鸡血藤:性味:苦甘,温。①《饮片新参》:"苦涩香微甘。"②《本草 正义》:"温。"③江西《中草药学》:"苦温微甘。"归经:《本草再新》:"入 心、脾二经。"功能主治:活血、舒筋。治腰膝酸痛,麻木瘫痪,月经不调 ①《纲目拾遗》:"活血,暖腰膝,已风瘫。"②《本草再新》:"补中燥胃。 "③《饮片新参》:"去瘀血,生新血,流利经脉。治暑痧,风血痹症。"④ 《现代实用中药》:"为强壮性之补血药,适用于贫血性之神经麻痹症,如肢 体及腰膝酸痛,麻木不仁等。又用于妇女月经不调,月经闭止等,有活血 镇痛之效。"

苦参:性味:苦,寒。归经: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功能主 治: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 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外治滴虫性阴道炎。

艾叶:性味:苦,寒。归经: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 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外治滴虫性阴道炎。

桂枝:发汗解肌,温经通脉。治风寒表证,肩背肢节酸疼,胸痹痰饮, 经闭癥瘕。①成无己:"泄奔豚,和肌表,散下焦蓄血。""利肺气。"②《医 学启源》:"《主治秘诀》:去伤风头痛,开腠理,解表,去皮风湿(末二字 据《本草发挥》补)。"③《本草经疏》:"实表祛邪。主利肝肺气,头痛, 风痹骨节挛痛。"④《药品化义》:"专行上部肩臂,能领药至痛处,以除肢 节间痰凝血滞。"⑤《本草备要》:"温经通脉,发汗解肌。"⑥《本草再新》: "温中行血,健脾燥胃,消肿利湿。治手足发冷作麻、筋抽疼痛,并外感寒 凉等症。"

莪术: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肝、脾经。功效主治:(1)破血行气, 消积止痛。用于血瘀腹痛、肝脾肿大、心腹胀痛,积聚,妇女血瘀经闭, 跌打损伤作痛饮食积滞。(2)行气止痛,破血消积:用于气滞血瘀之经闭、 胸胁痛、腹痛及症瘕肿块等。常配三棱。(3)消食化积:用于饮食积滞之 胃腹胀痛,常配焦麦芽、焦槟榔。

牡丹皮: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和血,消瘀。治热入血分,发斑,惊 痫,吐、衄、便血,骨蒸劳热,经闭,癥瘕,痈疡,扑损。①《本经》:" 主寒热,中风瘈疭、痉、惊痫邪气,除癥坚瘀血留舍肠胃,安五脏,疗痈 疮。"②《别录》:"除时气头痛,客热五劳,劳气头腰痛,风噤,癫疾。" ③《药性论》:"治冷气,散诸痛,治女子经脉不通,血沥腰疼。"④《日华 子本草》:"除邪气,悦,通关腠血脉,排脓,通月经,消扑损瘀血,续 筋骨,除风痹,落胎下胞,产后一切冷热血气。"⑤《珍珠囊》:"治肠胃积 血、衄血、吐血,无汗骨蒸。"⑥《滇南本草》:"破血,行(血),消癥瘕之 疾,除血分之热。"⑦《医学入门》:"泻伏火,养真血气,破结蓄。"⑧《纲 目》:"和血,生血,凉血。治血中伏火,除烦热。"

橘叶:为芸香科植物橘的叶或朱橘等多种橘类的叶,随时可采,晒干或 鲜用。⑥治气痛、气胀:橘叶捣烂,炒热外包,或煎服。它不是保健茶, 要是美白保健的话喝柠檬糖水,可以美白和防晒。凡病血结气结,痰涎火 逆,病为胁痛,为乳痈,为脚气,为肿毒,为胸膈逆气等疾,或捣汁饮, 或取渣敷贴,无不应手获效。

王不留行:性味:苦,平。归经:归肝、胃经。功效:活血通经,下 乳消肿,利尿通淋。主治:用于经闭,痛经,乳汁不下,乳痈肿痛,淋证 涩痛。

地龙:热病惊狂、小儿惊风、咳喘、头痛目赤、咽喉肿痛、小便不通、 风湿关节疼痛,半身不遂等症。外用涂丹毒、漆疮等症。

皂角刺:性味:辛,温。《纲目》:"辛,温,无毒。"《医林纂要》:" 辛咸,温。"《四川中药志》:"性温,味辛,有小毒。"功能主治:皂角刺 有消肿排脓、消毒透脓、搜风、杀虫的功效,皂角刺别名:皂荚刺、皂刺、 天丁、皂角针、皂针,皂角。

川穹:性味:辛,温。①《本经》:味辛,温。②《吴普本草》:黄帝、 岐伯、雷公:辛,无毒,香。扁鹊:酸,无毒。李氏:生温,熟寒。③《唐 本草》:味苦辛。④《本草正》:味辛微甘,气温。归经:入肝、胆经。① 《汤液本草》:入手足厥阴经、少阳经。②《药品化义》:入肝、脾、三焦三 经。功能主治:行气开郁,法风燥湿,活血止痛。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 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用于月经不调, 经闭痛经,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麦冬:入胃以养胃液,开胃进食,更能入脾以助脾散精于肺,定喘宁 嗽。”中医认为,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胃、肺、心经,有养阴润肺、 益胃生津、清心除烦的功效,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 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等症。

瓜蒌:性味:甘、微苦、寒。归经:归肺、胃、大肠经。功能主治: 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用于肺热咳嗽,痰浊黄稠,胸痹心痛, 结胸痞满,乳痈,肺痈,肠痈肿痛,大便秘结。

杜仲:性味:《本经》:“味辛,平。”《别录》:“甘,温,无毒。”《药性 论》:“味苦。”《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甘,温。归肝、肾 经。”归经:王好古:“肝经气分。”《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肾经。”《本草 经解》:“入手太阴肺经。”功效主治:杜仲具有补肝肾,治腰脊酸疼,足膝 痿弱,小便余沥,阴下湿痒,高血压、安胎的功效。杜仲对免疫系统、内 分泌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都有不同程度的调节作用, 杜仲能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

胆南星:性味归经:性味:苦,凉。归经:入心、肝、胆三经。功效 主治:清热化痰,胆南星苦凉,苦能燥湿化痰,寒能清热。故有清热化痰 之功效。为治热痰所常用,可用治痰火咳嗽,头风眩晕,中风痰壅等证。 清心安神胆南星苦凉,入心经,则能清心火,安心神。可用治老年神困, 产后怔忡,痰火失眠等证。

决明子:味苦、甘、咸,性微寒,入肝、肾、大肠经;润肠通便,降 脂明目,便秘及高血脂,高血压。清肝明目,利水通便,有缓泻作用, 降血压降血脂。

维生素C:促进骨胶原的生物合成。利于组织创伤口的更快愈合;促进 氨基酸中酪氨酸和氨酸的代谢,延长肌体寿命。改善铁、钙和叶酸的利 用。改善脂肪和类脂特别是胆固醇的代谢,预防心血管病。促进牙齿和骨 骼的生长,防止牙床出血。增强肌体对外界环境的抗应激能力和免疫力。

茜草:功效主治:凉血活血,祛瘀,通经。用于吐血、衄血、崩漏下 血、外伤出血、经闭瘀阻、关节痹痛、跌扑肿痛。凉血止血,活血祛瘀: 本品止血而不留瘀,用于热证出血、经闭腹痛、跌打损伤。配乌贼骨止血 力更强。

葛根:清风寒,净表邪,解肌热,止烦渴。泻胃火之药也。尝观发表 散邪之药,其品亦多,如麻黄拔太阳营分之寒,桂枝解太阳卫分之风,防 风、紫苏散太阳在表之风寒,藁本、羌活散太阳在表之寒湿,均称发散药 也,而葛根之发散,亦入太阳,亦散风寒,又不同矣,非若麻、桂、苏、 防,辛香温燥,发散而又有损中气之误也;非若藁本、羌活,发散而又有 耗营血之虞也。”

泽泻:性味:甘,寒。①《本经》:"味甘,寒。"②《别录》:"咸,无 毒。"⑨《药性论》:"味苦。"④《医学启源》:"气平,味甘。"⑤《本草蒙 筌》:"甘酸,气寒。"归经:入肾、膀胱经。①《汤液本草》:"入手太阳、 少阴经。"②《本草衍义补L遗》:"入足太阳、少阴经。"③《雷公炮制药 性解》:"入膀胱、肾、三焦、小肠四经。"④《本草经巯》:"入肾、脾。" 功能主治:利水,渗湿,泄热。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呕吐,泻痢,痰 饮,脚气,淋病,尿血。

滴水珠:性味:味辛;性温;小毒。归经:肝经。功能主治:解毒消 肿;散瘀止痛。主毒蛇咬伤;乳痈;肿毒;深部脓肿;瘰疬;头痛;胃痛; 腰痛;跌打损伤。

元胡:性味:辛苦,温。①《海药本草》:"味苦甘,无毒。"②《开宝 本草》:"味辛,温,无毒。"归经:入肝、胃经。①《汤液本草》:"入手足 太阴经。"②《本草蒙筌》:"入太阴脾、肺,一云又走肝经。"③《雷公炮 制药性解》:"入心、肺、脾、胃四经。"功能主治:活血,散瘀,理气,止 痛。治心腹腰膝诸痛,月经不调,症瘕,崩中,产后血晕,恶露不尽,跌 打损伤。

三棱:性味:苦辛,平。①《本草拾遗》:"甘平,温。"②《日华子本 草》:"味甘涩,凉。"③《开宝本草》:"味苦,平,无毒。"④《本草衍义 补遗》:"辛苦。"归经:入肝。脾经。①《雷公炮制药性解">雷公炮制药性 解》:"入肺、脾二经。"②《本草经疏》:"入足厥阴、太阴。"功能主治: 破血,行气,消积,止痛。治症瘕积聚,气血凝滞,心腹疼痛,胁下胀疼, 经闭,产后瘀血腹痛,跌打损伤。疮肿坚硬。

没药:性味:苦,平。①《药性论》:"味苦辛。"②《海药本草》:"味 苦辛,温,无毒。"③《开宝本草》:"味苦,平,无毒。"归经:入肝经。 ①《本草经疏》:"入足厥阴经。"②《本草新编》:"入脾、肾二经。"③《本 草求真》:"入心、肝。"功能主治:散血去瘀,消肿定痛。治跌损,金疮, 筋骨,心腹诸痛,症瘕,经闭,痈疽肿痛,痔漏,目障,①《药性论》:" 主打搕损,心腹血瘀,伤折踒跌,筋骨瘀痛,金刃所损,痛不可忍,皆以 酒投饮之。"②《海药本草》:"主折伤马坠,推陈置新,能生好血,研烂, 以热酒调服。堕胎.心腹俱痛及野鸡漏痔、产后血气痛,并宜丸、散中服。 "

赤芍::性味:苦;微寒。归经:肝;脾经。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活 血祛瘀。主温毒发斑;吐血衄血;肠风下血;目赤肿痛;痈肿疮疡;闭经; 痛经;崩带淋浊;瘀滞胁痛;疝瘕积聚;跌扑损伤。

银杏叶:性味:甘、苦、涩,平。归经:归心、肺经。功能主治:敛肺, 平喘,活血化瘀,止痛。用于肺虚咳喘;冠心病,心绞痛,高血脂。

蒲公英:性味:苦甘,寒。①《唐本草》:"味甘,平,无毒。"②李杲: "微苦,寒。"③《本草述》:"甘,平微寒。"④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苦甘,寒。"归经:入肝、胃经。①李杲:"足少阴经。"②《本草衍义补遗》: "入阳明、太阴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散结。治急性乳腺炎,淋巴 腺炎,瘰疬,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 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

红花:性味:辛,温。①《开宝本草》:"辛,温,无毒。"②《汤液本草》: "辛而甘温苦。"归经:入心、肝经。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肝二经。 "②《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③《本草再新》:"入肝、 肾二经。"功能主治:活血通经,去瘀止痛。治经闭,症瘕,难产,死胎, 产后恶露不行、瘀血作痛,痈肿,跌扑损伤。①《唐本草》:"治口噤不语, 血结,产后诸疾。"②《开宝本草》:"主产后血运口噤,腹内恶血不尽、绞 痛,胎死腹中,并酒煮服。亦主蛊毒下血。"③《本草蒙筌》:"喉痹噎塞不 通,捣汁咽。"④《纲目》:"活血,润燥,止痛,散肿,通经。"⑤《本草 正》:"达痘疮血热难出,散斑疹血滞不消。"⑥《本草再新》:"利水消肿, 安生胎,堕死胎。"

牛膝:性味:甘苦酸,平。①《本经》:"味苦酸。"②《别录》:"酸,平, 无毒。"③《本草正》:"味苦甘,气微凉。"归经:入肝、肾经。①《纲目》: "足厥阴,少阴。"②《本草汇言》:"入足三阴经。"功能主治:生用散瘀血, 消痈肿。治淋病,尿血,经闭,症瘕,难产,胞衣不下,产后瘀血腹痛, 喉痹,痈肿,跌打损伤。熟用补肝肾,强筋骨。治腰膝骨痛,四肢拘挛, 痿痹。

紫河车:性味:甘咸,温。①《本草蒙筌》:"味甘,气大温,无毒。" ②《纲目》:"味甘咸,温,无毒。"③《医林纂要》:"甘苦咸,温。"归经: 入肺、肝、肾经。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脾、肾三经。"②《本草 经解》:"入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③《本草再新》:"入 肝、肺、肾三经。"功能主治:补气,养血,益精。治虚损,羸瘦,劳热骨 蒸,咳喘,咯血,盗汗,遗精,阳痿,妇女血气不足,不孕或乳少。①《本 草拾遗》:"主血气羸瘦,妇人劳损,面鼾皮黑,腹内诸病渐瘦悴者。"②吴 球:"治虚损劳极,癫痫,失志恍惚,安心养血,益气补精。"③《本草蒙 筌》:"疗诸虚白损,劳瘵传尸,治五劳七伤,骨蒸潮热,喉咳音哑,体瘦 发枯,吐衄来红。"④《会约医镜》:"凡骨蒸盗汗,腰痛膝软,体瘦精枯, 俱能补益。"⑤《本草再新》:"大补元气,理血分,治神伤梦遗。"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a、将太子参1份、五味子1份、黄芪3份、益母草5份、三七3份、 牛黄5份、薄荷5份、蛇蜕1份、血竭2份、枸杞5份、甘草5份、金银 花5份、灵芝1份、鸡血藤2份、苦参1份、艾叶3份、桂枝5-30份、莪 术1份、牡丹皮1份、橘叶1份、王不留行1份、地龙1份、皂角刺1份、 川穹1份、麦冬1份、瓜蒌1份、杜仲1份、胆南星1份、决明子3份、 维生素C3份、茜草3份、葛根3份、泽泻3份、滴水珠3份、元胡2份、 三棱3份、没药3份、赤芍3份、银杏叶3份、蒲公英3份、红花3份、 牛膝3份、紫河车3份原料药放入粉碎机粉碎后过100目细筛,使能通过 100目筛的细粉量在达到50%,收集通过100目筛的原料细粉备用。

b.将过筛后剩下的颗粒物放入乙醇中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3 小时,将2次提取液合并静置;

c.将上述乙醇提取过的药渣加10倍量水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 1~3小时,将2次提取液合并静置;

d.将上述两种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相对密度为70℃时1.08的滤液, 回收乙醇,将所得滤液调整比重到1.06,通入喷雾干燥机进行喷雾干燥, 过喷雾干燥机喷头的压缩空气压力为4kg/m2,干燥室热气流温度是60℃, 得原料药粉;将过筛后得到的原料细粉与乙醇提炼药粉混合装入胶囊。

实施例2

a、将太子参1份、五味子1份、黄芪3份、益母草5份、三七3份、 牛黄5份、薄荷5份、蛇蜕1份、血竭2份、枸杞5份、甘草5份、金银 花5份、灵芝1份、鸡血藤2份、苦参1份、艾叶3份、桂枝5-30份、莪 术1份、牡丹皮1份、橘叶1份、王不留行1份、地龙1份、皂角刺1份、 川穹1份、麦冬1份、瓜蒌1份、杜仲1份、胆南星1份、决明子3份、 维生素C3份、茜草3份、葛根3份、泽泻3份、滴水珠3份、元胡2份、 三棱3份、没药3份、赤芍3份、银杏叶3份、蒲公英3份、红花3份、 牛膝3份、紫河车3份原料药放入粉碎机粉碎后过100目细筛,使能通过 100目筛的细粉量在达到50%,收集通过100目筛的原料细粉备用。

b.将上述未过筛的粗粉加入5-10倍量的乙醇中浸泡1-2小时,加热 提取2次,每次1-2小时,去上清液,合并提取液,100-180目滤过,再 经截流分子量为5000-10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相对密度为 80℃时1.10的浸膏,加热浓缩,静置备用。

c.将乙醇提取过的药渣放入10倍量水中,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 提取时间为1~2小时,100-120目滤过,再用孔径在1000um,截留分 子量在300KDalton的耐高温高截留率卷式纳滤膜,分离出滤液中的大颗粒 物质和上清液,上清液浓缩,浓缩为60℃下相对密度为1.14的稠膏,加热 浓缩,静置备用。

d.将上述两种提取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成浸膏,与a步骤得到细药 粉合并加入蜂蜜搓成丸剂。

实施例3

a、将太子参1份、五味子1份、黄芪3份、益母草5份、三七3份、 牛黄5份、薄荷5份、蛇蜕1份、血竭2份、枸杞5份、甘草5份、金银 花5份、灵芝1份、鸡血藤2份、苦参1份、艾叶3份、桂枝5-30份、莪 术1份、牡丹皮1份、橘叶1份、王不留行1份、地龙1份、皂角刺1份、 川穹1份、麦冬1份、瓜蒌1份、杜仲1份、胆南星1份、决明子3份、 维生素C3份、茜草3份、葛根3份、泽泻3份、滴水珠3份、元胡2份、 三棱3份、没药3份、赤芍3份、银杏叶3份、蒲公英3份、红花3份、 牛膝3份、紫河车3份原料药放放入乙醇中浸泡,热提取2次,成膏状, 为组分1;

b、药渣水提取2次,浓缩过滤为膏状,为组分2;

c、将上述两种组分膏状浓缩成糊状,浓缩液用CO60灭菌,辐照剂量 8k,加入糊精,然后真空罐装密封即得,使用时直接饮用。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动物毒性试验

1、应用小鼠进行急性毒性实验表明:小鼠口服灌胃本发明的中药制剂 口服液,在488.8g生药/kg剂量下,给药后小鼠出现轻微活动减少,1小 时左右恢复正常,给药后连续观察7天,无一动物死亡,其全身状况、饮 食、摄水、小便和体重增长均正常,实验结果表明:小鼠口服灌胃本发明 的中药制剂口服液的最大给药量为488.8g生药/kg/d(LD50>488.8g生药 /kg)。本发明的中药制剂每日临床用药总量为0.1g生药/kg/d;按体重计, 小鼠灌胃本发明的中药制剂的耐受量为临床病人的4888倍。提示该药急性 毒性低,临床用药安全。

2、选用SD大鼠,给予不同浓度(18.0、6.0、2.0g生药/kg)的本发明 的中药制剂丸剂,每天灌胃一次,连续90天,末次给药后24小时各组活 杀1/2动物(雌雄各半),其余1/2动物继续观察2周后活杀。试验期间观 察动物的外观、一般行为、摄食量、体重变化,给药后90天和停药2周 进行血液学(RBC、HB、网织红细胞、PLT、CT、WBC及分类)和血液生 化(AST、ALT、ALP、Glu、BUN、Crea、TP、T.BIL、ALB、CHOL)、尿 液生化、脏器系数、病理组织学等指标检查。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的中 药制剂在高、中、低剂量组动物一般状态良好,外观体征、行为活动、进 食量和体重增长均无异常变化;三个剂量组及对照组血液学检查、血液生 化学、尿液生化检查均在正常范围,组间无显著差异;各组主要脏器组织 病理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上述指标停药2周后也未见改变。本试验用药 剂量分别为临床用药剂量的180、60、20倍,根据试验结果本发明的中药 制剂在高、中、低三个剂量(18.0、6.0、2.0g生药/kg)连续90天给药对大 鼠无明显影响,无明确的毒性靶器官和敏感指标,恢复期观察也未见延迟 性毒性反应,提示本发明的中药制剂临床应用的剂量安全性较高。

3、选用SD大鼠,给予不同浓度(18.0、6.0、2.0g生药/kg)的本发明 的中药制剂胶囊剂,每天灌胃一次,连续90天,末次给药后24小时各组 活杀1/2动物(雌雄各半),其余1/2动物继续观察2周后活杀。试验期间 观察动物的外观、一般行为、摄食量、体重变化,给药后90天和停药2周 进行血液学(RBC、HB、网织红细胞、PLT、CT、WBC及分类)和血液生 化(AST、ALT、ALP、Glu、BUN、Crea、TP、T.BIL、ALB、CHOL)、尿 液生化、脏器系数、病理组织学等指标检查。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的中 药制剂在高、中、低剂量组动物一般状态良好,外观体征、行为活动、进 食量和体重增长均无异常变化;三个剂量组及对照组血液学检查、血液生 化学、尿液生化检查均在正常范围,组间无显著差异;各组主要脏器组织 病理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上述指标停药2周后也未见改变。本试验用药 剂量分别为临床用药剂量的180、60、20倍,根据试验结果本发明的中药 制剂在高、中、低三个剂量(18.0、6.0、2.0g生药/kg)连续90天给药对大 鼠无明显影响,无明确的毒性靶器官和敏感指标,恢复期观察也未见延迟 性毒性反应,提示本发明的中药制剂临床应用的剂量安全性较高。

药理学实验说明: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于2010年至2015年临床观察所选病例共110例, 随机分为两组,组60例,对照组50例。两组年龄、性别及病程等资 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诊断标准

(1)患者发病年龄多在50岁以上的有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心 脏病、外伤等病史。(2)急性起病,多在情绪激动或活动时发病,发病前期 多有先兆症状。(3)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症状多于数秒钟或数分钟达高 峰。(4)头晕、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半身不遂,神经系统表现异常,意 识障碍甚至昏迷、死亡等为主要特征。(5)眼底检查可见动脉变细,周围血 管出血或乳头水肿。(6)头颅CT/MRI可以确诊。(7)脑脊液压力增高, 颜透明或血性。

3、方法

实验组服用发明中药制剂丸剂,一日三次,5天为一个疗程,实验组针 对病情给予胞二磷胆碱,两组均连续4个疗程。

4、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判定疗效。显效:意识障碍由昏迷转 为清醒,智能、记忆力明显好转,肌力改善3个级差以上;有效:意识障 碍由深昏迷转为中度昏迷或由中度昏迷转为浅昏迷,智能、记忆力好转, 肌力改善2个级差;无效:意识障碍无好转,神经症状和体征无改善。

5、结果。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实验组 60 29 20 1

对照组 50 20 14 16

临床结果也表明了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对脑中风恢复有显著疗效,副作 用小,费用低。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 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 况下,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 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保护的范围。

本文发布于:2024-09-25 11:15: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8574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