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答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应答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2.相对于前几代移动通信系统,第五代(5th-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系统在传输速率、时延以及功耗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强移动带宽(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海量机器类型通信(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mtc)和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ltra-reliable and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urllc)被定义为5g的三大典型业务。
3.urllc作为5g的三大典型业务之一,主要应用场景包括无人驾驶,远程医疗等,这些应用场景在可靠性及时延等方面提出了更加严格的需求。urllc业务的具体需求包括:数据传输可靠性达到99.999%,传输时延低于1ms等,以及在满足高可靠性及低时延要求下,尽可能减少指令开销。因此如何保证urllc业务的时延和可靠性,并且降低信令开销,成为本领域非常关注的问题。
4.为了保证urllc业务的时延和可靠性,并且降低信令开销,网络设备可采用半持续调度(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sps)技术发送数据。但终端设备如何反馈所述半持续调度的数据的应答信息,使得网络设备能够识别终端设备是否正确接收数据的同时,进一步降低网络设备的实现复杂度有待研究。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提供一种应答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终端设备反馈应答信息的问题。
6.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答信息的传输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或者终端设备中的芯片,具体可以包括:首先,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下行数据,第一下行数据采用半持续调度方式进行传输;然后根据第一下行数据的第一应答信息的传输状态,确定是否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应答信息。其中,第一应答信息的传输状态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第一状态表征第一应答信息与第一上行信息在第一时间单元内待同时传输,第二状态表征在第一时间单元内第一应答信息待单独传输。通过该方式,终端设备根据应答信息的传输状态来确定是否发送应答信息,从而网络设备可以根据传输状态确定是否盲检应答信息,从而能够降低网络设备盲检的复杂度。
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状态可以为满足下述条件之一的状态:用于传输第一应答信息的第一时频资源与用于传输第一上行信息的第二时频资源在时域上重叠,其中,第一上行信息为第二应答信息或者为待发送的上行数据信息,第二应答信息为第二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或,第一应答信息与第一上行信息采用同一码本传输,其中,第一上行信息为第二应答信息。
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状态可以为满足下述条件之一的状态:第一时频资源
与第二时频资源在时域上不重叠,其中,第一上行信息为第二应答信息或者为待发送的上行数据信息;或,在第一时间单元内,只有第一应答信息待传输。
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根据第一下行数据的第一应答信息的传输状态,确定是否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应答信息,包括:当第一应答信息的传输状态为第二状态时,则确定不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应答信息。
10.示例性地,第一应答信息可以为肯定应答。通过上述设计,在第一时间单元内第一应答信息待单独传输时,可以不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应答信息,从而可以降低上行发射功率,并且减少干扰。另外,网络设备根据应答信息的传输状态确定发送的下行数据在终端设备译码成功与否,并且网络设备提前根据应答信息的传输状态能够确定终端设备反馈的比特数,从而能够确定盲检测的上行时频资源,减小网络设备检测的复杂度,降低盲检的时延。
1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根据第一下行数据的第一应答信息的传输状态,确定是否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应答信息,包括:当第一应答信息的传输状态为第一状态时,则确定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应答信息。示例性的,第一应答信息可以为肯定应答。通过上述设计,终端设备不会根据第一下行数据译码正确与否改变反馈码本的比特数,而是无论第一下行数据译码正确与否,反馈码本的比特数均相同,从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应答码本的比特数确定承载应答码本的pucc,进而网络设备也能够根据应答码本的比特数确定承载应答码本的pucc,在确定的pucc上进行盲检测,降低网络设备检测复杂度,进而减少处理时延。另外,网络设备根据应答码本便能准确的确定采用sps方式发送的第一下行数据在终端设备侧是否译码正确。
1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上行信息为第二应答信息,第二应答信息为第二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根据第一下行数据的第一应答信息的传输状态,确定是否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应答信息,包括:当用于传输第一应答信息的第一时频资源与用于传输第二应答信息的第二时频资源在时域上重叠,且第一应答信息的优先级高于第二应答信息的优先级时,则在第一时频资源上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应答信息,且不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应答信息。示例性的,第一应答信息为肯定应答。通过上述设计,在用于传输第一应答信息的第一时频资源与用于传输第二应答信息的第二时频资源在时域上重叠时,丢弃优先级较低的第二应答信息,即使第一应答信息为肯定应答,也向网络设备发送。从而网络设备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应答信息便能准确的确定第一下行数据在终端设备侧译码正确与否。另外,网络设备不需要满检测优先级较低的第二应答信息,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网络设备盲检复杂度。
1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上行信息为第二应答信息,第二应答信息为第二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根据第一下行数据的第一应答信息的传输状态,确定是否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应答信息包括:当用于传输第一应答信息的第一时频资源与用于传输第二应答信息的第二时频资源在时域上重叠时,则在第三时频资源上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应答信息和第二应答信息,第一应答信息和第二应答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应答信息为肯定应答。通过上述设计,终端设备无需根据第一下行数据译码正确与否确定pucc,无论下行数据译码正确与否,确定的pucc都相同。对应的,网络设备能够确定出pucc,在确定的pucc上接收应答信息,不需要进行盲检测,降低网络设备检测复杂度,进而减少处理时延。另外,网络设备根据应答码本便能准确的确定采用sps方式发送的下行数据在终端设备侧
是否译码正确,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1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上行信息为第二应答信息,第二应答信息为第二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根据第一下行数据的第一应答信息的传输状态,确定是否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应答信息,包括:当用于传输第一应答信息的第一时频资源与用于传输第二应答信息的第二时频资源在时域上重叠,第一应答信息的优先级高于第二应答信息的优先级,且第一应答信息为肯定应答时,则不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应答信息,并在第二时频资源上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应答信息。示例性的,第二应答信息为肯定应答。通过上述设计,在第一应答信息为肯定应答时,利用第二时频资源传输第二应答信息,在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15.第一方面中的第一应答信息是以肯定应答为例,第一方面描述的方案,针对采用跳过肯定应答的方式存在的问题,所提供的解决方案。应理解的是,第一方面描述的方案中,第一应答信息也可以为否定应答,此时是针对采用跳过否定应答的方式存在的问题,所提供的解决方案。
16.另外,在针对采用跳过harq-ack的方式存在的问题来说,如果第一应答信息的传输状态为第二状态,无论第一应答信息为肯定应答还是否定应答,终端设备不向网络设备发送该第一应答信息。在该情况下,网络设备也不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答信息。如果应答信息的传输状态为第一状态,无论第一应答信息为肯定应答还是否定应答,终端设备均向网络设备发送该第一应答信息。
17.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答信息的传输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网络设备或网络设备中的芯片,具体可为: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下行数据,第一下行数据采用半持续调度方式进行传输;根据第一应答信息的传输状态,确定是否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答信息,第一应答信息为第一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其中,第一应答信息的传输状态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第一状态表征第一应答信息与第一上行信息在第一时间单元内待同时传输,第二状态表征在第一时间单元内第一应答信息待单独传输。
1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状态为满足下述条件之一的状态:用于传输第一应答信息的第一时频资源与用于传输第一上行信息的第二时频资源在时域上重叠,其中,第一上行信息为第二应答信息或者为待发送的上行数据信息,第二应答信息为第二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或,第一应答信息与第一上行信息采用同一码本传输,其中,第一上行信息为第二应答信息;
19.第二状态为满足下述条件之一的状态:第一时频资源与第二时频资源在时域上不重叠,其中,第一上行信息为第二应答信息或者为待发送的上行数据信息;或,在第一时间单元内,只有第一应答信息待传输。
2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根据第一下行数据的第一应答信息的传输状态,确定是否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答信息,包括:当第一应答信息的传输状态为第二状态时,则确定不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答信息。示例性地,第一应答信息为肯定应答。
2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根据第一下行数据的第一应答信息的传输状态,确定是否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答信息,包括:当第一应答信息的传输状态为第一状态时,则确定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答信息。示例性地,第一应答信息为肯定应答。
2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上行信息为第二应答信息,第二应答信息为第二下行
数据的应答信息,根据第一下行数据的第一应答信息的传输状态,确定是否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答信息,包括:当用于传输第一应答信息的第一时频资源与用于传输第二应答信息的第二时频资源在时域上重叠,且第一应答信息的优先级高于第二应答信息的优先级时,则在第一时频资源上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答信息,且不在第二时频资源上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二应答信息。示例性地,第一应答信息为肯定应答。
2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上行信息为第二应答信息,第二应答信息为第二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根据第一下行数据的第一应答信息的传输状态,确定是否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答信息,包括:当用于传输第一应答信息的第一时频资源与用于传输第二应答信息的第二时频资源在时域上重叠,则在第三时频资源上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答信息和第二应答信息,第一应答信息和第二应答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应答信息为肯定应答。
2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上行信息为第二应答信息,第二应答信息为向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根据第一下行数据的第一应答信息的传输状态,确定是否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答信息,包括:当用于传输第一应答信息的第一时频资源与用于传输第二应答信息的第二时频资源在时域上重叠,第一应答信息的优先级高于第二应答信息的优先级,当在第一时频资源上未接收到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答信息时,第一应答信息为肯定应答,并在第二时频资源上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二应答信息。
25.第二方面中的第一应答信息是以肯定应答为例,第二方面描述的方案,针对采用跳过肯定应答的方式存在的问题,所提供的解决方案。应理解的是,第二方面描述的方案中,第一应答信息也可以为否定应答,此时是针对采用跳过否定应答的方式存在的问题,所提供的解决方案。
26.另外,在针对采用跳过harq-ack的方式存在的问题来说,如果第一应答信息的传输状态为第二状态,无论第一应答信息为肯定应答还是否定应答,终端设备不向网络设备发送该第一应答信息。在该情况下,网络设备也不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答信息。如果应答信息的传输状态为第一状态,无论第一应答信息为肯定应答还是否定应答,终端设备均向网络设备发送该第一应答信息。
27.关于上述第二方面有益效果的介绍,可具体参见上述第一方面的记载,此处不再赘述。
28.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通信装置,用于终端设备或终端设备的芯片,包括用于执行以上第一方面各个步骤的单元或手段(means)。
29.第四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通信装置,用于网络设备或网络设备的芯片,包括用于执行以上第二方面各个步骤的单元或手段(means)。
30.第五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通信装置,用于终端设备或终端设备的芯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元件和至少一个存储元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元件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元件用于执行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
31.第六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通信装置,用于网络设备或网络设备的芯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元件和至少一个存储元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元件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元件用于执行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的方法。
32.第七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通信装置,用于终端设备包括用于执行以上第一方面的方法的至少一个处理元件(或芯片)。
33.第八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通信装置,用于网络设备,包括用于执行以上第二方面的方法的至少一个处理元件(或芯片)。
34.第九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该计算机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以上任一方面的方法。
35.第十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以上任一方面的方法。
附图说明
3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可能的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3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sps方式下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资源示意图;
3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场景一中的应答信息反馈示意图;
39.图4-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场景二中的应答信息反馈示意图;
40.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应答信息的传输方法流程示意图;
41.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示例一中的应答信息反馈示意图;
42.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示例二中实施例一的应答信息反馈示意图;
43.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示例二中实施例二的应答信息反馈示意图;
44.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通信装置1200示意图;
45.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通信装置1300示意图;
46.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示意图;
47.图1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8.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一个实现方式”、“一个实施方式”或“一示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实现方式”、“一个实施方式”或“在一示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应理解,在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49.另外,本文中术语“系统”和“网络”在本文中常被可互换使用。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本技术涉及的术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一个以上,即包括一个、两个、三个及以上;“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即包括两个、三个及以上。另外,需要理解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第一”、“第二”等词汇,仅用于区分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应理解,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与a相应的b”表示b与a相关联,根据a可以确定
b。但还应理解,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它信息确定b。此外,本技术实施例和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不是排他的。例如,包括了一系列步骤或模块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模块,还可以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模块。
50.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100,该通信系统100可包括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本技术的实施例对该通信系统中包括的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的数量不做限定。图1中示例性的包括6个终端设备,分别为终端设备1至终端设备6。图1仅是示意图,该通信系统中还可以包括其它网络设备,如还可以包括核心网设备、无线中继设备和无线回传设备,在图1中未画出。其中,网络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提供无线接入有关的服务,实现下述功能中的一个或多个功能:无线物理层功能、资源调度和无线资源管理、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管理、无线接入控制以及移动性管理功能。终端设备可通过空口与网络设备通信。
51.网络设备是终端设备通过无线方式接入到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接入设备,可以是(base station)、演进型(evolved nodeb,enodeb)、发送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5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下一代(next generation nodeb,gnb)、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或wifi系统中的接入节点等;也可以是完成部分功能的模块或单元,例如,可以是集中式单元(central unit,cu),也可以是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本技术的实施例对网络设备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
52.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终端terminal、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等。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手术(remote medical surgery)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等。本技术的实施例对终端设备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
53.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还可以部署在空中的飞机、气球和人造卫星上。本技术的实施例对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的应用场景不做限定。
54.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可以通过授权频谱(licensed spectrum)进行通信,也可以通过免授权频谱(unlicensed spectrum)进行通信,也可以同时通过授权频谱和免授权频谱进行通信。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可以通过6千兆赫(gigahertz,ghz)以下的频谱进行通信,也可以通过6ghz以上的频谱进行通信,还可以同时使用6ghz以下的频谱和6ghz以上的频谱进行通信。本技术的实施例对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所使用的频谱资源不做限定。
55.本技术实施例描述的系统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
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56.下面对本技术实施例中涉及的技术术语进行说明。
57.1)半持续调度(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sps)。
58.网络设备会通过高层信令向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其中配置信息中可以包括调度周期p以及终端设备用于反馈下行数据的应答(response)信息的上行时频资源。上行时频资源可以是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资源,pucch上承载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在本技术中,下行数据即为承载在pdsch上的下行数据,因此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也可以称为pdsch的应答信息。所述应答信息可为肯定应答(acknowledgement,ack)或否定应答(negative acknowledgment,nack),ack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正确接收了下行数据,nack用于指示下行数据没有被终端设备正确接收。
59.调度周期p用于指示相邻两个sps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之间间隔的时间单元个数。pucc可以是一个时隙内的一个或多个时域符号。配置的pucch用于承载在无调度信息的pdsch上传输的下行数据对应的应答信息。
60.网络设备在发送下行sps数据前,首先通过激活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发送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所述dci用于调度下行sps数据传输,以及指示传输下行数据的时频资源。所述传输下行sps数据的时频资源也可以称为sps pdsch,简称为pdsch。dci指示sps pdsch所在的时隙,以及pdsch在该时隙内的开始符号s和长度l。dci还可以指示该pdsch上的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所在的时隙。
61.另外,应理解的是,激活(activation)pdcch中承载的dci,可以认为是激活dci。
6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激活pdcch承载的dci中包含一个2比特指示域,指示k0的取值。k0用于表示承载dci的pdcch所在的时间单元到对应的pdsch所在的时间单元间隔的时间单元个数,即如果在第n个时间单元接收到激活pdcch承载的dci,则对应的承载下行数据的sps pdsch位于第n+k0个时间单元中。例如,时间单元为时隙,k0等于1,dci中指示的开始符号s为符号1,长度为2符号,也就是说在第n个时隙接收到激活pdcch承载的dci,则对应的承载下行数据的sps pdsch位于第n+1个时隙中的符号1和符号2。
63.具体指示承载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的时隙的方法可以为,dci中包括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指示k1集合中的一个k1值,该k1集合可以为高层信令配置的集合。k1集合中每个k1值表示承载下行数据的时间单元和承载下行数据对应的应答信息的时间单元之间间隔的时间单元的数量。以k0为1为例,承载下行数据的时隙在第n+1个时隙,则承载该下行数据对应的应答信息的时隙在第n+1+k1个时隙。比如,k1等于4,则该承载下行数据对应的应答信息的时隙为第n+5个时隙。
64.终端设备可以按照高层配置的sps的调度周期p和前面的确定的开始符号s和长度l,确定后续的sps pdsch所在的时隙位置,基于此,网络设备不需要每次发送下行数据之前都发送一个dci,从而可以节省下行信令的开销。
65.例如,接着上述的例子,终端设备在第n个时隙接收到dci,指示k0等于1,sps调度周期p等于1个时隙,则终端设备从第n+1个时隙开始,在每个时隙的符号1和符号2上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下行数据,具体可以参见图2所示。如果p等于2,则终端设备从第n+1个时隙开始,在每隔1个时隙的符号1和符号2上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下行数据,即在第n+1时隙、第n+
3个时隙、第n+5个时隙等时隙接收下行数据。
66.时域位置在激活pdcch之后的第一个承载下行数据的sps pdsch可以称为有调度信息的sps pdsch,后续其它的sps pdsch可以称为无调度信息的sps pdsch。在上面图2中的例子中,第n+1个时隙的pdsch可以称为有调度信息的sps pdsch,第n+2个时隙以及之后的其它时隙可以称为无调度信息的sps pdsch。
67.无论是有调度信息的sps pdsch,还是无调度信息的sps pdsch,都可以采用这个k1来确定应答信息所在的时隙。假设p等于1,第一个承载下行数据的pdsch在第n+1个时隙上,其对应的应答信息位于第n+1+k1个时隙,第二个承载下行数据的pdsch在第n+2个时隙上,其对应的应答信息上第n+2+k1个时隙上。
68.2)动态调度,也可以称为非sps的数据调度。
69.所谓动态调度,也就是说网络设备在每次通过pdsch给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之前,都需要先通过pdcch上的dci发送调度信息给终端设备。可以理解的是,动态调度的pdsch均为有调度信息的pdsch。动态调度的dci可以指示pdsch所在的时隙,pdsch在该时隙内的开始符号s和长度l,以及pdsch对应的应答信息所在的时隙。
70.3)时间单元
71.在本技术中,时间单元可以是符号、子时隙(sub-slot)、迷你时隙mini-slot、时隙、子帧或无线帧,也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符号、一个或者多个sub-slot、一个或者多个mini-slot、一个或者多个时隙、一个或者多个子帧、一个或多个无线帧。例如,时间单元的长度可为1个时隙、1/2时隙或1/7时隙等,本技术对时间单元的具体时间长度不作限定。关于时间单元的时间长度可具体为协议规定或高层信令配置。在本技术中,如果没有特殊说明,符号均指时域符号,时域符号可以为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号。
72.4)应答码本
73.多个应答信息按照一定的顺序串联起来形成的应答信息比特序列称作应答码本,简称为码本。
74.5)高层信令,可以是指物理层以上的协议层的信令,具体可以为: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分组数据会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或非接入层(non access stratum,nas)的信令。
75.6)三种不同的应答信息的发送方式
76.跳过肯定应答(skip ack)的方式是指,当终端设备接收的下行数据译码正确时,不向网络设备反馈肯定应答;当终端设备接收的下行数据译码错误时,正常向网络设备反馈否定应答。跳过否定应答(skip nack)的方式是指,当终端设备接收的下行数据译码错误时,不向网络设备反馈否定应答;当终端设备接收的下行数据译码正确时,向网络设备反馈肯定应答。跳过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cknowledgement,harq-ack)的方式是指,无论终端设备接收的下行数据是否译码正确,都不向网络设备反馈肯定应答或否定应答。
77.sps方式中只需要通过一个pdcch发送dci,然后后续周期性的进行数据传输,信令开销小,适合小包业务或者低时延的业务的传输,比如下行urllc业务的周期小包的传输。
但是,由于网络设备需要尽快将urllc业务数据传输给终端设备,所以网络设备配置的sps pdsch的调度周期可能会比较小,比如周期为7个符号,甚至为2符号。基于此,在一个时隙内可能存在多个sps pdsch。而这些pdsch是由一个激活pdcch上承载的dci所指示的,并且这些pdsch都对应一个k1指示值,因此,承载在这些pdsch上的下行数据所对应的应答信息也可能在一个时隙传输。
78.urllc业务有多种应用场景,例如工厂自动化,或者智能电网等,不同场景下的业务数据的传输周期不同,可靠性和时延要求也各不相同。因此可以通过配置多套sps参数进行sps数据传输,例如,可以配置不同的sps调度周期,来满足不同的业务需求。多套sps参数中每套sps参数所对应的数据传输都可以按照前面1)中的描述进行数据传输,以及确定承载应答信息的pucch。多套sps参数可能在一个时隙被激活,并在同一个时隙上发送不同的sps pdsch对应的应答信息。
79.根据上面的描述,假设激活单套sps参数,sps调度周期很小,需要频繁的发送应答信息,比如sps调度周期是2个符号,则可能需要每2个符号发送一个应答信息。在激活多套sps参数的时候,激活的sps pdsch可能会在一个时隙中的不同位置,从而导致在一个时隙中需要发送多个pdsch,对应的也可能导致一个时隙内发送多个应答信息。为了保证urllc业务数据的可靠性,sps pdsch上传输的数据的正确率可能会很高,接近99.999%,那么就会导致频繁的发送ack,导致浪费终端设备上行发射功率,并且可能会产生额外的干扰。
80.为了节省终端设备的上行发射功率并降低干扰,在发送应答信息时可以采用跳过肯定应答的方式,即终端设备在接收到下行数据后,如果译码正确就不向网络设备发送ack,如果译码错误则向网络设备发送nack。在终端设备的信道条件很差时,或者终端设备位于小区边缘时,此时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多次重复的方式给终端设备发送数据,由于信道条件很差,大概率终端设备接收到的数据会译码错误,此时采用跳过否定应答的方式,即终端设备在接收到下行数据后,如果译码错误就不向网络设备发送nack,如果译码正确则向网络设备发送ack,保证终端设备不会频繁的发送否定应答,降低上行资源的浪费。在终端设备的信道条件比较好时,或者对于低时延的业务数据传输,网络设备可以采用比较保守的方式发送下行数据,保证通过一次传输或者多次重复传输就可以达到非常高的正确率,此时可以采用跳过harq-ack的方式,从而降低上行的发送功率,降低上行资源的浪费,减小干扰。
81.下面以应答信息的发送方式为跳过肯定应答为例,说明当采用sps方式传输的下行数据所对应的应答信息需要与其它上行信息一起传输时存在的问题。当应答信息的发送方式为跳过否定应答或跳过harq-ack的方式时,存在的问题是类似的。
82.在采用跳过肯定应答的方式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网络设备无法判断是哪个下行数据译码错误,哪个下行数据译码正确,增加网络设备盲检应答信息的复杂度,可能造成网络设备无法判断下行数据是否被终端设备接收正确,无法及时重传未被终端设备正确接收的数据,从而影响下行数据的可靠性和时延。另外如果采用sps方式传输的下行数据所对应的应答信息需要与其它上行信息一起传输时,也就是传输应答信息的资源与传输其它上行数据的资源存在重叠时,如何发送应答信息来降低网络设备盲检的复杂度有待研究。
83.下面结合不同的应用场景,示例性地对上述问题进行描述。
84.场景一:多个sps pdsch的应答信息承载在相同的时频资源(比如pucc)上发
送,如果采用跳过肯定应答的方式,则会出现网络设备无法判断哪些下行数据译码错误,哪些下行数据译码正确。
85.如图3所示,假设有3个sps pdsch上的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要在一个pucch上发送。第一种情况下,第一个pdsch上的下行数据译码正确,第二个pdsch和第三个pdsch上的下行数据均译码错误,则由于ack不发送,则终端设备会给网络发送2个nack,简写为nn。第二种情况下,第一个pdsch和第三个pdsch上的下行数据译码错误,第二个pdsch上的下行数据译码正确,则由于ack不发送,与第一种情况下相同,终端设备同样给网络设备发送2个nack,简写为nn。也就是在这两种情况下,网络设备只知道3个下行数据中有两个下行数据译码错误了,但是并不知道是3个下行数据中的哪两个下行数据译码错误。
86.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将nack简称为“n”,将ack简称为“a”。
87.由于三个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需要承载在同一pucch上,而每一个下行数据都可能译码正确,则终端设备有可能给网络设备发送1比特、2比特或者3比特的应答信息,网络设备并不知道终端设备会反馈几比特。另外,反馈的比特数不同的情况下,终端设备确定出的承载应答码本的pucc可能会不相同,导致网络设备需要在为终端设备配置的多个pucc上进行盲检测,使得网络设备的实现复杂度增大,进而导致处理时延增加。
88.场景二:sps pdsch的应答信息和动态调度的pdsch的应答信息采用同一码本传输,sps pdsch上的下行数据译码正确不发送ack,译码错误才发送nack;而对于动态调度的pdsch上的下行数据译码正确发送ack,译码错误发送nack。
89.一种示例中,假设终端设备采用半静态码本模式反馈应答信息,有关半静态码本的具体定义可以参见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中的协议38.213v15.5.0。终端设备根据在每个pdsch接收时机(reception occasion)中接收到的数据是否译码正确生成应答码本,在每个pdsch reception occasion中接收到的可以是sps pdsch也可以是动态调度的pdsch。如果,sps pdsch上的下行数据译码正确不发送ack,译码错误才发送nack,则终端设备会根据pdsch reception occasion中接收到的下行数据是否译码正确,动态的改变码本的比特数。
90.如图4所示,假设有3个pdsch reception occasion中接收到的下行数据所对应的应答信息在同一个应答码本中反馈,第一个pdsch reception occasion中接收到的是sps pdsch,剩余两个pdsch reception occasion中分别接收到一个动态调度的pdsch。第一种情况,sps pdsch上的下行数据译码正确,动态调度的两个pdsch上的下行数据都译码正确,则第一个pdsch reception occasion对应的反馈比特位不反馈任何的应答信息,即终端设备反馈2个ack给网络设备,记做aa;第二种情况,sps pdsch上的下行数据译码错误,反馈nack,动态调度的两个pdsch上的下行数据都译码正确,则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反馈naa。
91.图4的示例是只有一个sps pdsch上的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与动态调度的pdsch上的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需要在同一应答码本中传输的情况。如果有多个sps pdsch上的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与动态调度的pdsch上的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需要在同一应答码本中传输,那么不仅有上面码本比特数变化的问题,还存在网络设备无法确定哪个pdsch上的下行数据译码正确的问题。
92.如图5所示,假设有3个sps pdsch上的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与1个动态调度的
pdsch上的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需要在一个应答码本中传输。第一种情况下,第一个sps pdsch上的下行数据译码正确,第二个sps pdsch上的下行数据译码错误,第三个动态调度的pdsch上的下行数据译码正确,第四个sps pdsch上的下行数据译码错误,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反馈“nan”。第二种情况下,第一个sps pdsch上的下行数据译码错误,第二个sps pdsch上的下行数据译码正确,第三个动态调度的pdsch上的下行数据译码正确,第四个sps pdsch上的下行数据译码错误,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反馈“nan”。上述两个情况下,终端设备发送的应答码本相同,也就是在这两种情况下,网络设备仅能确定有2个下行数据译码错误,但是并不能够确定是3个sps pdsch上的哪个下行数据译码错误。
93.另一种示例中,在动态码本模式下,会将sps pdsch上的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加在动态调度的pdsch上的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后面。终端设备会依赖于sps pdsch上的下行数据译码是否正确,动态的改变应答码本的比特数。另外,在存在多个sps pdsch上的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采用同一应答码本传输时,也会出现网络设备无法判断哪个sps pdsch上的下行数据译码正确的问题。
94.如图6所示,有2个动态调度的pdsch上的下行数据与1个sps pdsch上的下行数据采用同一码本反馈应答信息。第一种情况下,两个动态调度pdsch上的下行数据均译码正确,sps pdsch上的下行数据译码正确,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aa”;第二种情况下,两个动态调度pdsch上的下行数据均译码正确,sps pdsch上的下行数据译码错误,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aan”。
95.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半静态码本模式还是动态码本模式,应答码本的比特数均与sps pdsch上的下行数据是否译码正确有关。当应答码本的比特数不同时,终端设备确定出的承载应答码本的pucc也可能会不相同,导致网络设备需要在为终端设备配置的多个pucc上进行盲检测,使得网络设备检测复杂度增大,进而导致处理时延增加。
96.图6是在1个sps pdsch上的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与动态调度的pdsch上的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需要在同一应答码本中传输的情况。如果有多个sps pdsch上的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与动态调度的pdsch上的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需要在同一应答码本传输,那么不仅有上面由于应答码本的比特数变化导致的网络设备检测复杂度增大的问题,还会有如场景一中所述的网络设备无法确定哪个sps pdsch上的下行数据译码正确的问题。例如,图7所示的三种情况下,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的均为“aan”,而网络设备并不能确定哪个sps pdsch上的下行数据译码正确。
97.场景三,在sps pdsch上的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采用跳过肯定应答的方式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上传输。
98.该场景下,pusch上承载的信息的比特数与sps pdsch上的下行数据是否译码正确有关。pusc的大小是一定的,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比特数不同时,终端设备确定出的在pusc内用于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发送的资源可能会不相同,在pusc大小确定时,在pusc内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资源也会变化,导致网络设备需要在pusc内进行盲检测,包括对应答信息的盲检测和对上行数据信息的盲检测,使得网络设备检测复杂度增大,进而导致处理时延增加,还对上行数据信息的可靠性产生影响。另外,sps pdsch上的下行数据译码错误时,需要在pusch上发送应答信息;sps pdsch上的下行数据译码正
确时,不需要在pusc上发应答信息,从而网络设备需要在pusc上盲检测有无应答信息,增加网络设备实现复杂度。
99.在多个sps pdsch上的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均在pusch上传输时,同样存在网络设备无法确定哪个sps pdsch上的下行数据译码正确的问题,可以参见场景一的相关描述。
100.场景四,第一pucc承载第一应答信息,第二pucc承载第二应答信息,第一应答信息为第一sps pdsch上的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第二应答信息为第二sps pdsch上的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当第一pucc与第二pucc在时域上重叠时,终端设备不能分别通过在时域上重叠的第一pucc和第二pucc来发送第一应答信息和第二应答信息,可能的处理方式为:
101.方式一:丢弃其中一个pucch上的应答信息,一般来说会丢弃优先级比较低的的应答信息。假设有2个pucch,分别为pucch1和pucch2,其中pucch1上的应答信息的优先级高,pucch2上的应答信息的优先级低。那么按照表1所示的方式:如果pucch1上承载n,无论pucch2上承载n还是a,由于pucch1上的应答信息的优先级高,则只会在pucch1上发送n;此时网络设备知道pucch2上的应答信息被丢弃。但是如果pucch1上承载a,无论pucch2上承载n还是a,由于pucch1上的应答信息的优先级高,则pucch1和pucch2上都不发送应答信息。此时虽然两个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都不发送,但网络设备依然需要在pucch1上进行盲检测,导致资源浪费。
102.表1
103.复用pucch1pucch2(n,n)n-(n,a)n-(a,n)
‑‑
(a,a)
‑‑
104.方式二:将两个应答信息合并后一起反馈。此时就相当于有多个sps pdsch的应答信息在一起反馈的场景一,此时存在场景一所描述的问题,即网络设备无法确定哪些sps pdsch上的下行数据译码错误,哪些sps pdsch上的下行数据译码正确。
105.另外,两个应答信息合并以后可能需要在两个pucch以外的另一个pucch3上反馈,参见表2所示。如果待在pucch1上传输的应答信息和待在pucch2上传输的应答信息均为nack,则终端设备在pucch3上向网络设备发送“nn”,如果pucch1上承载nack,pucch2上是ack,则会在pucch1上发送n,如果pucch1上承载ack,pucch2上承载nack,则就只在pucch2上发送n;如果两个都是a,则在三个pucch上均不发送。
106.表2
107.复用pucch1pucch2pucch3(n,n)
‑‑
nn(n,a)n
‑‑
(a,n)-n-(a,a)
‑‑‑
108.从上可以看出,用于承载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的pucc与下行数据译码正确与否相关,因此网络设备无法确定在哪个pucc上检测应答信息,从而需要在配置的
pucc上盲检测,增加网络设备检测复杂度。
109.可以理解的是,pdcch、pdsch、pucch和pusch分别是下行控制信道、下行数据信道、上行控制信道和上行数据信道的一个示例,在不同的通信系统中或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这些信道可能会有不同的名字,本技术实施例这些信道的具体名字不做限定。
110.基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参见图8所示,该方法流程可以包括步骤s801、s802、s803和s804。该流程中的网络设备可具体为图1所示的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可具体为图1所示的终端设备中的一个。可以理解的是,在本技术中,网络设备的功能也可以通过应用于网络设备的芯片来实现,终端设备的功能也可以通过应用于终端设备的芯片来实现。该方法流程包括:
111.s801,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下行数据。
112.所述第一下行数据采用sps方式进行传输。其中所述采用sps方式进行传输的下行数据可以包括:初始dci调度的sps下行数据和后续根据配置的sps周期p传输的下行数据,也就是在有调度信息的sps pdsch上的下行数据和无调度信息的sps pdsch上的下行数据;或者,不包括初始dci调度的下行数据,仅仅包括除dci调度的sps下行数据之外的,后续根据配置的sps周期p传输的下行数据,也就是无调度信息的sps pdsch上的下行数据。所述第一下行数据可具体为一个下行数据,也可为多个下行数据。
113.s802,所述终端设备在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下行数据后,根据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的第一应答信息的传输状态,确定是否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应答信息。
114.s803,所述网络设备根据第一应答信息的传输状态,确定是否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一应答信息。示例性地,所述第一应答信息的传输状态包括两种,分别称为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状态表征所述第一应答信息与第一上行信息在第一时间单元内待同时传输,所述第二状态表征在所述第一时间单元内所述第一应答信息待单独传输。第一上行信息为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间单元待传输的信息。第一上行信息可以为第二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也可以为终端设备上待发送的上行数据信息。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第一时间单元可以为迷你时隙、时隙、子帧或者无线帧等时间单元,迷你时隙可以为一个或多个时域符号。
115.如下示例性地描述第一状态所满足的条件以及第二状态所满足的条件。
116.示例1,第一状态为满足条件1或者条件2的状态:
117.条件1:用于传输所述第一应答信息的第一时频资源与用于传输所述第一上行信息的第二时频资源在时域上重叠,其中,所述第一上行信息为第二应答信息或者为待发送的上行数据信息,所述第二应答信息为第二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重叠包括部分重叠和全部重叠两种情况。
118.需要说明的是,用于传输所述第一应答信息的第一时频资源与用于传输所述第一上行信息的第二时频资源在时域上全部重叠,在该情况下,第一时频资源和第二时频资源可以为同一时频资源,或者说,第一时频资源和第二时频资源在时域上相同,但频域上不同。
119.本技术涉及的第二下行数据可以为采用动态调度方式进行传输的下行数据,或者为采用sps方式进行传输的下行数据。
120.需要说明的是,之前所述的场景中,场景一、场景三和场景四中的sps pdsch上的
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的状态为满足条件1的状态。
121.条件2:所述第一应答信息与所述第一上行信息采用同一码本传输,其中,所述第一上行信息为所述第二应答信息。
122.场景二中sps pdsch上的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的传输状态为满足条件2的状态。
123.示例2,所述第二状态为满足条件3或者条件4的状态:
124.条件3,用于传输所述第一应答信息的第一时频资源与用于传输所述第一上行信息的第二时频资源在时域上不重叠,其中,所述第一上行信息为所述第二应答信息或者为所述待发送的上行数据信息。
125.条件4,在所述第一时间单元内,只有所述第一应答信息待传输。
12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s802,所述终端设备根据第一应答信息的传输状态,确定是否发送所述第一应答信息之前还可以包括s804,具体的,该s804可以在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第一下行数据后执行,也可以在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第一下行数据之前执行,本技术不做限定。图8中以在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第一下行数据后执行为例。
127.s804,终端设备确定应答方式。
128.一种示例中,终端设备根据协议规定,确定应答方式,所述应答方式为下面中的一种:跳过ack应答方式,跳过nack应答方式,跳过harq-ack方式。
129.另一种示例中,终端设备根据接收的指示信息,确定应答方式,所述指示信息指示应答方式集合中的第一应答方式为所述应答方式,所述应答方式集合包括下面中的至少2种:跳过ack应答方式,跳过nack应答方式,跳过harq-ack方式。指示信息可以由网络设备发送给终端设备,比如网络设备通过高层信令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其中,高层信令可以是发给特定终端设备的rrc信令,也可以是发送给一组终端设备的或发给小区内所有用户的rrc信令,如广播消息。
130.下面具体描述终端设备如何根据第一应答信息的传输状态,确定是否发送第一应答信息。另外,网络设备根据第一应答信息的传输状态,确定是否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一应答信息的方式,与终端设备根据第一应答信息的传输状态,确定是否发送所述第一应答信息的方式类似,不再重复描述。
131.针对采用跳过肯定应答的方式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参见示例一至示例四。
132.在示例一至示例四中第一应答信息为肯定应答。
133.示例一,第一应答信息的传输状态为第二状态时,则终端设备不向网络设备发送该第一应答信息。对应的,当网络设备未接收到第一应答信息时,网络设备确定第一下行数据译码正确。
134.一种可能的场景中,第二状态满足条件3,虽然其它的应答信息和上行数据信息均在第一时间单元内传输,但是他们分别使用完全不同的时频资源传输。
135.另一种可能的场景中,第二状态满足条件4,其它的应答信息和上行数据信息均不在第一时间单元内传输,或者说在第一时间单元内无待传输的其它应答信息和上行数据信息。
136.如图9所示,假设终端设备从3个sps pdsch上接收到下行数据,分别为下行数据1、下行数据2和下行数据3。这3个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所在的时间单元均不同,比如下行数据
1的应答信息在时间单元1,下行数据2的应答信息在时间单元2,下行数据3的应答信息在时间单元3。下行数据译码正确时,终端设备在该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所在的时间单元上不发送任何信息;下行数据译码错误时,终端设备在该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所在的时间单元上发送nack。如图9所示,第一种情况下,下行数据1译码正确、下行数据2译码错误,下行数据3译码错误,终端设备在时间单元2和时间单元3均发送nack;第二种情况下,下行数据1译码错误、下行数据2译码正确,下行数据3译码错误,终端设备在时间单元1和时间单元3发送nack。
137.通过上述方式,终端设备在sps pdsch上接收的下行数据译码正确时,不发送肯定应答,从而可以降低上行发射功率,并且减少干扰。另外,网络设备根据应答信息的传输状态准确地确定发送的下行数据在终端设备译码成功与否,并且网络设备提前根据应答信息的传输状态能够确定终端设备反馈的比特数,从而能够确定盲检测的上行时频资源,减小网络设备检测的复杂度,降低盲检的时延。
138.示例二,当所述第一应答信息的传输状态为第一状态时,则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应答信息。在该情况下,网络设备也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答信息。
139.下面针对第一上行信息为不同的信息时,对示例二的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140.实施例一:第一上行信息为第二应答信息,第二应答信息所对应的第二下行数据是采用sps方式传输的数据。第一状态满足条件1或者满足条件2。这两个采用sps方式传输的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需要在一起反馈的情况下,不采用跳过肯定应答的方式,无论下行数据译码正确与否,均发送应答信息,即第一应答信息需要正常发送。
141.如图10所示,以3个采用sps方式传输的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为例,比如,该三个采用sps方式传输的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需要在同一个时隙发送,则在第一种情况下,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反馈“ann”,在第二种情况下,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反馈“nan”。从而网络设备能够确定应答码本的比特数,进而能够确定接收应答信息的pucc,在确定的pucc上接收应答信息,并且能够根据终端设备反馈的应答信息,准确的判断出发送的每个下行数据在终端设备侧是否译码成功。解决了场景一中存在的问题。
142.实施例二,第一上行信息为第二应答信息,第二应答信息是第二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第二下行数据是动态调度的。第一状态满足条件1或者条件2。在该情况下,不采用跳过肯定应答的方式,无论第一应答信息是肯定应答还是否定应答,终端设备都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应答信息和第二应答信息。对应的,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答信息和第二应答信息。
143.实施例二同样适用于多个sps方式传输的第一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需要与动态调度的第二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一起反馈的场景。例如,假设有3个sps pdsch上的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与一个动态调度的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在同一个应答码本中反馈。参见图11所示,动态调度的下行数据译码正确,第一种情况下,第一个sps pdsch上的下行数据译码正确,第二个sps pdsch上的下行数据译码错误,第三个sps pdsch上的下行数据译码错误,以采用半静态码本模式为例,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的应答码本包括的应答信息为“anan”。第二种情况下,第一个sps pdsch上的下行数据译码错误,第二个sps pdsch上的下行数据译码正确,第三个sps pdsch上的下行数据译码错误,以采用半静态码本模式为例,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的应答码本包括的应答信息为“naan”。
144.实施例二可以解决场景二中描述的问题,终端设备不会根据sps pdsch上的下行数据译码正确与否改变反馈码本的比特数,而是无论sps pdsch上的下行数据译码正确与否,反馈码本的比特数均相同,从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应答码本的比特数确定承载应答码本的pucc,进而网络设备也能够根据应答码本的比特数确定承载应答码本的pucc,在确定的pucc上进行盲检测,降低网络设备检测复杂度,进而减少处理时延。另外,网络设备根据应答码本便能准确的确定采用sps方式发送的下行数据在终端设备侧是否译码正确。
145.实施例三:第一上行信息为上行数据信息。第一应答信息的传输状态为第一状态,并且第一状态满足条件1,换句话说,采用sps方式传输的第一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在用于承载上行数据信息的pusch上传输。此时,终端设备不采用跳过肯定应答的方式,即使第一应答信息为肯定应答,终端设备也在pusch上反馈第一应答信息。对应的,网络设备在pusch上接收第一应答信息和上行数据信息。
146.实施例三适用于采用sps方式传输的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需要与上行数据信息一起反馈的场景,在该场景下,无论采用sps方式传输的下行数据译码正确与否,终端设备都根据实际译码结果反馈应答信息。实施例三并不对采用sps方式传输的下行数据的数量进行限定,也就是实施例三同样适用于多个sps pdsch上的第一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需要与上行数据信息一起反馈的场景。实施例三可以解决场景三中描述的问题。
147.通过实施例三所述的方式,终端设备不根据sps pdsch上的下行数据译码正确与否来改变应答信息的比特数,无论sps pdsch上的下行数据译码正确与否,终端设备确定在pusch上反馈的应答信息的比特数均一样,进而网络设备准确的确定用于承载第一应答信息以及上行数据信息的pusc,在确定的pusc上进行检测第一应答信息,降低网络设备检测复杂度,进而减少处理时延。另外,网络设备根据第一应答信息便能准确的确定采用sps方式发送的下行数据在终端设备侧是否译码正确。从而保证下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并且能够尽可能的不影响上行数据,保证上行数据的可靠性。
148.实施例四:第一上行信息为第二应答信息,所述第二应答信息为第二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第二下行数据为sps方式传输的数据。当第一应答信息的传输状态为满足条件1的第一状态时,终端设备可以丢弃其中一个应答信息,比如丢弃优先级较低的应答信息。并且针对优先级较高的应答信息,终端设备不采用跳过肯定应答信息的方式,而是即使应答信息是肯定应答,仍然向网络设备反馈采用sps方式传输的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在实施例四中,终端设备在确定所述第一应答信息的传输状态为满足条件1的第一状态时,可以进一步根据第一应答信息的优先级,来确定终端设备是否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应答信息。
149.具体的,当所述第一应答信息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应答信息的优先级时,则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上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应答信息,且不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应答信息。网络设备在第一时频资源上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答信息,并在第二时频资源上不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二应答信息。
150.例如,pucch1用于承载第一应答信息,而pucch2用于承载第二应答信息,并且pucch1与pucch2在时域上重叠,第一应答信息的优先级高于第二应答信息的优先级,如果第一应答信息为nack,第二应答信息无论是ack或者nack,仅在pucch1上发送第一应答信
息,参见表3所示。网络设备能够确定pucch2上承载的应答信息被终端设备丢弃,从而不会在pucch2检测应答信息。如果第一应答信息为ack,第二应答信息无论是ack或者nack,仅在pucch1上发送第一应答信息,参见表3所示,网络设备能够确定pucch2上承载的应答信息被终端设备丢弃,从而不会在pucch2检测应答信息。
151.表3
152.复用pucch1pucch2(n,n)n-(n,a)n-(a,n)a-(a,a)a-153.实施例四可以解决场景四中描述的问题。
154.实施例五,所述第一上行信息为第二应答信息,所述第二应答信息为第二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其中,第二下行数据为采用sps方式传输的数据。
155.当第一应答信息的传输状态为满足条件1的第一状态时,可以将两个应答信息合并后在第三时频资源上反馈。另外,终端设备不采用跳过肯定应答的方式,而是即使这两个应答信息为肯定应答时,仍然向网络设备反馈这两个应答信息。
156.具体的,在根据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的第一应答信息的传输状态,确定是否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应答信息时,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157.当用于传输所述第一应答信息的第一时频资源与用于传输所述第二应答信息的第二时频资源在时域上重叠时,则终端设备在第三时频资源上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应答信息和所述第二应答信息,所述第一应答信息和所述第二应答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应答信息为肯定应答。对应的,网络设备可以在第三时频资源上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答信息和第二应答信息。
158.例如,pucch1用于承载第一应答信息,而pucch2用于承载第二应答信息,并且pucch1与pucch2在时域上重叠,如果第一应答信息为nack,第二应答信息为nack,在pucch3上反馈“nn”,参见表4所示。如果第一应答信息为nack,第二应答信息是ack,在pucch3上反馈“na”;如果第一应答信息为ack,第二应答信息无论是nack,在pucch3上反馈“an”;如果第一应答信息为ack,第二应答信息是ack,在pucch3上反馈“aa”。
159.表4
160.复用pucch1pucch2pucch3(n,n)
‑‑
nn(n,a)
‑‑
na(a,n)
‑‑
an(a,a)
‑‑
aa
161.实施例五可以解决场景四中描述的问题。终端设备无需根据sps pdsch上的下行数据译码正确与否确定pucc,无论下行数据译码正确与否,确定的pucc都相同。对应的,网络设备能够确定出pucc,在确定的pucc上接收应答信息,不需要进行盲检测,降低网络设备检测复杂度,进而减少处理时延。另外,网络设备根据应答码本便能准确的确定采用sps方式发送的下行数据在终端设备侧是否译码正确,保证数据传输的可
靠性。
162.示例三:所述第一上行信息为第二下行数据的第二应答信息,所述第二应答信息为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二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第二下行数据为采用sps方式传输的数据。
163.在该情况下,针对第一应答信息和第二应答信息均可以采用跳过肯定应答的方式,某一个下行数据译码正确时,该下行数据对应的肯定应答不被发送。终端设备确定不同的下行数据对应的应答信息采用不同的资源进行传输,从而网络设备在不同的资源上检测不同的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其中,不同的资源包括:在时域上不同,或者在频域上不同,或者时频域均不同,或者采用的加扰序列不同。下面以第一应答信息和第二应答信息的资源在时频域均不同为例对实施例进行描述。
164.当所述第一应答信息与所述第二应答信息均为肯定应答时,则终端设备不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应答信息和所述第二应答信息;
165.当所述第一应答信息为肯定应答,所述第二应答信息为否定应答时,则终端设备不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应答信息,并在第四时频资源上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应答信息。
166.对应的,网络设备在第三时频资源和第四时频资源进行盲检测,当在第三时频资源检测到第一应答信息时,则确定第一下行数据译码错误;当未在第三时频资源上检测到应答信息时,则确定第一下行数据译码正确。当在第四时频资源检测到第二应答信息时,则确定第二下行数据译码错误,当未在第四时频资源上检测到应答信息时,则确定第二下行数据译码正确。
167.通过本示例三所示的方法,在多个sps pdsch的应答信息一起反馈时,不发送肯定应答,从而可以降低上行发射功率,并且减少干扰。另外,使用不同的时频资源发送应答信息,能够保证网络设备能过识别出哪个sps pdsch传输正确,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时延。
168.示例四,第一上行信息为第二应答信息,所述第二应答信息为第二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第二下行数据为sps方式传输的数据。当用于传输所述第一应答信息的第一时频资源与用于传输所述第二应答信息的第二时频资源在时域上重叠时,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应答信息和第二应答信息的优先级,确定是否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应答信息和第二应答信息,从而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应答信息和第二应答信息的优先级来确定是否接收第一应答信息和第二应答信息。
169.当所述第一应答信息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应答信息的优先级,则终端设备不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应答信息,并在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上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应答信息。其中,第二应答信息可以为否定应答。对应的,当网络设备在第一时频资源未接收到第一应答信息时,网络设备确定第一应答信息为肯定应答,并从第二时频资源上检测第二应答信息。
170.例如,pucch1用于承载第一应答信息,而pucch2用于承载第二应答信息,并且pucch1与pucch2在时域上重叠,第一应答信息的优先级高于第二应答信息的优先级,如果第一应答信息为nack,第二应答信息无论是ack或者nack,仅在pucch1上发送第一应答信息,如表5所示。当网络设备在pucch1上检测到第一应答信息为否定应答时,网络设备能够
确定pucch2上承载的应答信息被终端设备丢弃,从而网络设备不会在pucch2上检测第二应答信息。如果第一应答信息为ack,第二应答信息是nack,则终端设备仅在pucch2上发送第二应答信息;如果第一应答信息为ack,第二应答信息是ack,则终端设备可以在pucch2上发送第二应答信息,也可以不在pucch2发送第二应答信息。
171.表5
172.复用pucch1pucch2(n,n)n-(n,a)n-(a,n)-n(a,a)-a/-173.示例四可以解决场景四中描述的解决。在第一应答信息为肯定应答时,利用第二时频资源传输第二应答信息,在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174.针对采用跳过否定应答的方式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参见示例五至示例八。
175.在示例五至示例八中第一应答信息为否定应答。
176.示例五,当第一应答信息的传输状态为第二状态时,则终端设备不向网络设备发送该第一应答信息。对应的,当网络设备未接收到第一应答信息时,网络设备确定第一下行数据译码错误。
177.通过上述方式,终端设备在sps pdsch上接收的下行数据译码错误时,不发送否定应答,从而可以降低上行发射功率,并且减少干扰。
178.示例六,当所述第一应答信息的传输状态为第一状态时,则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应答信息。在该情况下,网络设备也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答信息。
179.下面针对第一上行信息为不同的信息时,对示例六的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180.实施例六:第一上行信息为第二应答信息,第二应答信息所对应的第二下行数据是采用sps方式传输的数据。
181.在实施例六所示的情况下,即至少两个采用sps方式传输的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需要在一起反馈的情况下,不采用跳过否定应答的方式,无论下行数据译码正确与否,均发送应答信息。
182.具体第一应答信息的发送,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实现:
183.当第一应答信息的传输状态为第一状态时,终端设备不采用跳过否定应答的方式,即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应答信息,从而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答信息。
184.实施例七,第一上行信息为第二应答信息,第二应答信息是第二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第二下行数据是动态调度的。终端设备不采用跳过否定应答的方式,即使第一应答信息是否定应答,终端设备仍然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应答信息。而第二应答信息无论是肯定应答还是否定应答,终端设备都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应答信息。对应的,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答信息和第二应答信息。
185.可以理解的是,与实施例二相似,实施例七也适用于多个sps方式传输的第一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需要与动态调度的第二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一起反馈的场景。
186.实施例七的具体实现、适用的场景、所能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考实施例二,这里不加赘述。
187.实施例八,第一上行信息为上行数据信息。第一应答信息的传输状态为第一状态,并且第一状态满足条件1,换句话说,采用sps方式传输的第一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在用于承载上行数据信息的pusch上传输。此时,终端设备不采用跳过否定应答的方式,即使第一应答信息为否定应答,终端设备也在pusch上反馈第一应答信息。对应的,网络设备在pusch上接收第一应答信息和上行数据信息。
188.实施例八的具体实现、适用的场景、所能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考实施例三,这里不加赘述。
189.实施例九,第一上行信息为第二应答信息,所述第二应答信息为第二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第二下行数据为sps方式传输的数据。当第一应答信息的传输状态为满足条件1的第一状态时,终端设备可以丢弃其中一个应答信息,比如丢弃优先级较低的应答信息。并且针对优先级较高的应答信息,终端设备不采用跳过否定应答的方式,而是即使该应答信息是否定应答,终端设备仍然向网络设备反馈采用sps方式传输的数据的应答信息。在实施例九中,终端设备在确定所述第一应答信息的传输状态为第一状态时,可以进一步根据第一应答信息的优先级,来确定终端设备是否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应答信息。
190.具体的,当所述第一应答信息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应答信息的优先级时,则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上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应答信息,且不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应答信息。网络设备在第一时频资源上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答信息,并不在第二时频资源上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二应答信息。实施例九的具体实现、适用的场景、所能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考实施例四,这里不加赘述。
191.实施例十,第一上行信息为第二应答信息,所述第二应答信息为第二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第二下行数据为采用sps方式传输的数据。当第一应答信息的传输状态为满足条件1的第一状态时,可以将两个应答信息合并后在第三时频资源上反馈。另外,终端设备不采用跳过否定应答的方式,而是即使该应答信息是否定应答,仍然向网络设备反馈该否定应答。
192.具体的,在根据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的第一应答信息的传输状态,确定是否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应答信息时,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193.当用于传输所述第一应答信息的第一时频资源与用于传输所述第二应答信息的第二时频资源在时域上重叠时,则终端设备在第三时频资源上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应答信息和所述第二应答信息,所述第一应答信息和所述第二应答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应答信息为否定应答。对应的,网络设备可以在第三时频资源上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答信息和第二应答信息。
194.实施例十的具体实现、适用的场景、所能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考实施例五,这里不加赘述。
195.示例七,所述第一上行信息为第二下行数据的第二应答信息,所述第二应答信息为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二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第二下行数据为采用sps方式传输的数据。
196.在该情况下,针对第一应答信息和第二应答信息均可以采用跳过否定应答的方
式,某一个下行数据译码错误时,该下行数据对应的否定应答不被发送。终端设备确定不同的下行数据对应的应答信息采用不同的资源进行传输,从而网络设备在不同的资源上检测不同的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其中,不同的资源包括:在时域上不同,或者在频域上不同,或者在时频域均不同,或者采用的加扰序列不同。下面以第一应答信息和第二应答信息的资源在时频域均不同为例对实施例进行描述。
197.当所述第一应答信息为否定应答,所述第二应答信息为肯定应答,则不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应答信息,采用第二时频资源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应答信息。对应的,所述网络设备在第一时频资源和第二时频资源检测应答信息,当在第一时频资源未检测到第一应答信息时,网络设备确定第一应答信息为否定应答;当在第二时频资源上检测到第二应答信息时,网络设备确定第二应答信息为肯定应答。
198.当所述第一应答信息为否定应答,所述第二应答信息为否定应答,则不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应答信息,不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应答信息。对应的,所述网络设备在第一时频资源和第二时频资源检测应答信息,当在第一时频资源未检测到第一应答信息时,网络设备确定第一应答信息为否定应答,当在第二时频资源上未检测到第二应答信息时,网络设备确定第二应答信息为否定应答。
199.示例七的具体实现、适用的场景、所能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考示例三,这里不加赘述。
200.示例八,第一上行信息为第二应答信息,所述第二应答信息为第二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第二下行数据为sps方式传输的数据。当用于传输所述第一应答信息的第一时频资源与用于传输所述第二应答信息的第二时频资源在时域上重叠时,可以根据第一应答信息和第二应答信息的优先级,确定是否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应答信息和第二应答信息,从而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应答信息和第二应答信息的优先级来确定是否接收第一应答信息和第二应答信息。
201.当所述第一应答信息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应答信息的优先级,则终端设备不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应答信息,并在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上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应答信息。其中,第二应答信息为肯定应答。对应的,当网络设备在第一时频资源上未接收到第一应答信息时,网络设备确定第一应答信息为否定应答,并在第二时频资源上接收第二应答信息。
202.针对采用跳过harq-ack的方式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参见示例九至示例十。
203.示例九和示例十中,第一应答信息可以为肯定应答或者为否定应答。
204.示例九,第一应答信息的传输状态为第二状态,其中,第二状态满足条件3或条件4,无论第一应答信息为肯定应答还是否定应答,终端设备不向网络设备发送该第一应答信息。在该情况下,网络设备也不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答信息。
205.通过本示例所述的方法,不论第一应答信息是肯定应答还是否定应答,都不发送。从而降低上行的发送功率,降低上行资源的浪费,减小对周围终端设备的干扰,并且网络设备无需进行盲检测,减少检测资源的浪费。
206.示例十,当所述第一应答信息的传输状态为第一状态时,则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应答信息。在该情况下,网络设备也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答信息。
207.下面针对第一上行信息为不同的信息时,对示例十的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208.实施例十一,第一上行信息为第二应答信息,第二应答信息是第二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第二下行数据是动态调度的。第一应答信息的传输状态为第一状态,并且第一状态满足条件1或者条件2。在该情况下,无论第一应答信息为否定应答还是肯定应答,终端设备正常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应答信息。从而网络设备确定接收第一下行数据的第一应答信息,并接收第二下行数据的第二应答信息。
209.可以理解的是,与实施例二相似,实施例十一也适用于多个sps方式传输的第一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需要与动态调度的第二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一起反馈的场景。
210.实施例十一的具体实现、适用的场景、所能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考实施例二,这里不加赘述。
211.实施例十二,第一上行信息为上行数据信息。第一应答信息的传输状态为第一状态,并且第一状态满足条件1,换句话说,采用sps方式传输的第一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在用于承载上行数据信息的pusch上传输,此时,终端设备不采用跳过harq-ack的方式,并针对sps方式传输的下行数据译码正确与否,根据实际译码结果反馈应答信息,即无论第一应答信息为否定应答还是肯定应答,终端设备针对第一下行数据的第一应答信息正常反馈。从而网络设备确定在pusch上接收第一应答信息和上行数据信息。
212.实施例十二的具体实现、适用的场景、所能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考实施例三,这里不加赘述。
213.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中功能,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包括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技术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方法步骤,本技术能够以计算机软件、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相结合的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场景和设计约束条件。
214.图12和图1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可能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这些通信装置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的功能,因此也能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具备的有益效果。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该通信装置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终端1-5中的任一个,也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网络设备,还可以是应用于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的模块(如芯片)。
215.如图12所示,通信装置1200包括处理单元1210和收发单元1220。通信装置1200用于实现上述图8中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的功能。
216.当通信装置1200用于实现图8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功能时:收发单元1220用于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下行数据;处理单元1310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的第一应答信息的传输状态,确定是否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应答信息。
217.当通信装置1200用于实现图8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功能时:收发单元1220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下行数据;处理单元1310用于根据第一应答信息的传输状态,确定是否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一应答信息。
218.有关上述处理单元1210和收发单元1220更详细的描述可以直接参考图8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相关描述直接得到,这里不加赘述。
219.如图13所示,通信装置1300包括处理器1310和接口电路1320。处理器1310和接口
电路1320之间相互耦合。可以理解的是,接口电路1320可以为收发器或输入输出接口。可选的,通信装置13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330,用于存储处理器1310执行的指令或存储处理器1310运行指令所需要的输入数据或存储处理器1310运行指令后产生的数据。
220.当通信装置1300用于实现图8所示的方法时,处理器1310用于执行上述处理单元1210的功能,接口电路1320用于执行上述收发单元1220的功能。
221.当上述通信装置为应用于终端设备的芯片时,该终端设备芯片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功能。该终端设备芯片从终端设备中的其它模块(如射频模块或天线)接收信息,该信息是网络设备发送给终端设备的;或者,该终端设备芯片向终端设备中的其它模块(如射频模块或天线)发送信息,该信息是终端设备发送给网络设备的。
222.当上述通信装置为应用于网络设备的芯片时,该网络设备芯片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功能。该网络设备芯片从网络设备中的其它模块(如射频模块或天线)接收信息,该信息是终端设备发送给网络设备的;或者,该网络设备芯片向网络设备中的其它模块(如射频模块或天线)发送信息,该信息是网络设备发送给终端设备的。
223.如图14所示,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网络设备,比如,的结构示意图。该可应用于上述图1所示通信系统的场景中,该可以为图8所示流程中的网络设备。
224.具体的,140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射频单元,如远端射频单元(remote radio unit,rru)1401和一个或多个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1402。该rru1401可以为收发单元、收发机、收发电路、或者收发器等等,其可以包括射频单元14012。可选的,rru1401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天线14011。该rru1401可以用于射频信号的收发以及射频信号与基带信号的转换。该bbu1402部分可以用于基带处理,对进行控制等。该rru1401和bbu1402可以是集成在一个设备中,也可以是两个独立的设备,即分布式。
225.该bbu1402为的控制中心,也可以称为处理单元,用于完成基带处理功能,如信道编码,复用,调制,扩频等。例如该bbu可以用于控制执行图8所示流程中的方法。
226.在一个示例中,该bbu1402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单板构成,多个单板可以共同支持单一接入制式的无线接入网,也可以分别支持不同接入制式的无线接入网,还以同时支持多个不同接入制式的无线接入网。该bbu1402还可包括存储器14021和处理器14022。该存储器14021用以存储必要的指令和/或数据。该处理器14022用于控制进行必要的动作。
227.如图15所示,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设备可用于实现图8中所示的方法中终端设备的功能。为了便于说明,图15仅示出了终端设备的主要部件。如图15所示,终端设备1500可包括处理器1502、存储器、控制电路1501,可选的,还可以包括天线和/或输入输出装置。处理器可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以及对用户设备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存储器可以存储软件程序和/或数据。控制电路可用于基带信号与射频信号的转换以及对射频信号的处理。控制电路和天线一起也可以叫做收发器,可用于收发射频信号。输入输出装置,例如触摸屏、显示屏、键盘等,可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以及对用户输出数据。
228.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它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
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
229.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的方法步骤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由处理器执行软件指令的方式来实现。软件指令可以由相应的软件模块组成,软件模块可以被存放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闪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中。
230.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执行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它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通过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集成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的服务器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也可以是光介质,例如,dvd;还可以是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
231.在本技术的各个实施例中,如果没有特殊说明以及逻辑冲突,不同的实施例之间的术语和/或描述具有一致性、且可以相互引用,不同的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根据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可以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技术特征:


1.一种应答信息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下行数据;当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的第一应答信息的传输状态为第二状态时,若所述第一应答信息为肯定应答,则确定不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应答信息;若所述第一应答信息为否定应答,则确定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应答信息;当所述第一应答信息的传输状态为第一状态时,则确定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应答信息,所述第一应答信息为肯定应答或否定应答;其中,所述第一状态表征所述第一应答信息与第一上行信息在第一时间单元内待同时传输,所述第二状态表征在所述第一时间单元内所述第一应答信息待单独传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状态为满足下述条件之一的状态:用于传输所述第一应答信息的第一时频资源与用于传输所述第一上行信息的第二时频资源在时域上重叠,其中,所述第一上行信息为第二应答信息或者为待发送的上行数据信息,所述第二应答信息为第二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或,所述第一应答信息与所述第一上行信息采用同一码本传输,其中,所述第一上行信息为所述第二应答信息;所述第二状态为满足下述条件之一的状态: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与所述第二时频资源在时域上不重叠,其中,所述第一上行信息为所述第二应答信息或者为所述待发送的上行数据信息;或,在所述第一时间单元内,只有所述第一应答信息待传输。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信息为第二应答信息,所述第二应答信息为第二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的第一应答信息的传输状态,确定是否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应答信息,包括:当用于传输所述第一应答信息的第一时频资源与用于传输所述第二应答信息的第二时频资源在时域上重叠,且所述第一应答信息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应答信息的优先级时,则在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上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应答信息,且不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应答信息。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信息为第二应答信息,所述第二应答信息为第二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的第一应答信息的传输状态,确定是否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应答信息包括:当用于传输所述第一应答信息的第一时频资源与用于传输所述第二应答信息的第二时频资源在时域上重叠时,则在第三时频资源上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应答信息和所述第二应答信息,所述第一应答信息和所述第二应答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应答信息为肯定应答。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信息为第二应答信息,所述第二应答信息为第二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的第一应答信息的传输状态,确定是否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应答信息,包括:
当用于传输所述第一应答信息的第一时频资源与用于传输所述第二应答信息的第二时频资源在时域上重叠,所述第一应答信息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应答信息的优先级,且第一应答信息为肯定应答时,则不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应答信息,并在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上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应答信息。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行数据采用半持续调度方式进行传输。7.一种应答信息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下行数据;当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的第一应答信息的传输状态为第二状态时,若所述第一应答信息为肯定应答,则确定不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一应答信息;若所述第一应答信息为否定应答,则确定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应答信息;当所述第一应答信息的传输状态为第一状态时,则确定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一应答信息,所述第一应答信息为肯定应答或否定应答;其中,所述第一状态表征所述第一应答信息与第一上行信息在第一时间单元内待同时传输,所述第二状态表征在所述第一时间单元内所述第一应答信息待单独传输。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状态为满足下述条件之一的状态:用于传输所述第一应答信息的第一时频资源与用于传输所述第一上行信息的第二时频资源在时域上重叠,其中,所述第一上行信息为第二应答信息或者为待发送的上行数据信息,所述第二应答信息为第二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或,所述第一应答信息与所述第一上行信息采用同一码本传输,其中,所述第一上行信息为所述第二应答信息;所述第二状态为满足下述条件之一的状态: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与所述第二时频资源在时域上不重叠,其中,所述第一上行信息为所述第二应答信息或者为所述待发送的上行数据信息;或,在所述第一时间单元内,只有所述第一应答信息待传输。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信息为第二应答信息,所述第二应答信息为第二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的第一应答信息的传输状态,确定是否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一应答信息,包括:当用于传输所述第一应答信息的第一时频资源与用于传输所述第二应答信息的第二时频资源在时域上重叠,且所述第一应答信息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应答信息的优先级时,则在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上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一应答信息,且不在第二时频资源上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二应答信息。10.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信息为第二应答信息,所述第二应答信息为第二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的第一应答信息的传输状态,确定是否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一应答信息,包括:当用于传输所述第一应答信息的第一时频资源与用于传输所述第二应答信息的第二时频资源在时域上重叠,则在第三时频资源上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一应答信息
和所述第二应答信息,所述第一应答信息和所述第二应答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应答信息为肯定应答。11.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信息为第二应答信息,所述第二应答信息为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的第一应答信息的传输状态,确定是否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一应答信息,包括:当用于传输所述第一应答信息的第一时频资源与用于传输所述第二应答信息的第二时频资源在时域上重叠,所述第一应答信息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应答信息的优先级,当在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上未接收到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一应答信息时,所述第一应答信息为肯定应答,并在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上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二应答信息。12.如权利要求7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行数据采用半持续调度方式进行传输。13.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所存储的计算机指令,以使所述通信装置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15.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技术总结


一种应答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用来解决终端设备如何反馈应答信息,来降低网络设备盲检复杂度的问题。终端设备接收到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下行数据后,第一下行数据采用半持续调度方式进行传输,根据第一下行数据的第一应答信息的传输状态,来确定是否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应答信息,其中,传输状态可以包括两种状态,一种状态表征第一应答信息与第一上行信息在第一时间单元内待同时传输,另一种状态表征在第一时间单元内第一应答信息待单独传输;从而网络设备根据第一应答信息的传输状态,确定是否接收该第一应答信息,进而能够降低网络设备盲检的复杂度。盲检的复杂度。盲检的复杂度。


技术研发人员:

马蕊香 官磊 李胜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19.06.14

技术公布日:

2022/11/25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2:15: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854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信息   所述   终端设备   数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