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的匹配方法和装置

著录项
  • CN201510895353.7
  • 20151207
  • CN105550896A
  • 20160504
  • 林勤
  • 林勤
  • G06Q30/02
  • G06Q30/02

  • 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杨屋村中惠沁林山庄27-B-201
  • 广东(44)
  • 深圳市沃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高杰;于志光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息的匹配方法和装置。其中,所述匹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分别获取用户输入的问题信息和发明主体对应的技能信息;将问题信息推送给匹配的发明主体。本发明可以让发明主体用较低的成本获得用户的真实需求,降低了开发风险。
权利要求

1.一种信息的匹配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分别获取用户输入的问题信息和发明主体对应的技能信息;

将问题信息推送给匹配的发明主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匹配方法,其中,所述分别获取用户输 入的问题信息和发明主体对应的技能信息的方法包括:

向用户推送分类信息;所述用户输入的问题信息基于分类信息产 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匹配方法,其中,所述将问题信息推送 给匹配的发明主体的方法之后还包括:

获取发明主体的技术方案;

将技术方案推送给相应的用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匹配方法,其中,所述问题信息基于所 述技术方案产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匹配方法,其中,所述匹配方法还包括:

将知识产权服务主体的信息推送给发明主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匹配方法,其中,所述分别获取用户输 入的问题信息和发明主体对应的技能信息的方法包括:

将问题信息推送给其他用户;

获取其他用户的反馈信息;

基于反馈信息和初始的问题信息更新问题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匹配方法,其中,所述将问题信 息推送给匹配的发明主体的方法包括:

从问题信息中获得所属问题涉及的技术领域信息,基于技术领域 信息将问题信息推送给匹配的发明主体。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匹配方法,其中,所述技能信息 包括发明主体的专业和/或擅长技术领域信息,所述将问题信息推送给 匹配的发明主体的方法包括:

基于专业和/或擅长技术领域信息将问题信息推送给匹配的发明 主体。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匹配方法,其中,所述技能信息 包括历史发明记录,所述将问题信息推送给匹配的发明主体的方法包 括:

从历史发明记录中获得发明主体的擅长技术领域信息;

基于擅长技术领域信息将问题信息推送给匹配的发明主体。

10.一种信息的匹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装置:用于分别获取用户输入的问题信息和发明主体对应的 技能信息;

分配装置:用于将问题信息推送给匹配的发明主体。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的匹配方法和装 置。

现实社会中,消费者的需求和现实产品之间总会存在差异。一方 面,消费者看到产品存在不合理之处会有所抱怨和吐槽,期待有人或 厂商能解决这些问题;另一方面,具备开发能力的发明主体又苦于无 法准确把握消费者的需求,出于降低风险考虑继续生产平庸的产品。 有经济实力的厂商可以通过发动市场调研来获取消费者的需求,但主 动调研的方式预测的准确性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耗费巨大也很难挖 掘出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对于广大民间发明人来说,更是缺乏资金和 精力去调研市场需求,完全凭自己的兴趣、个人判断投入产品研发, 风险极大。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匹配将用户需求和研发主体,降低信息 获取成本及开发风险的信息的匹配方法和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信息的匹配方法,其中,该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分别获取用户输入的问题信息和发明主体对应的技能信息;

将问题信息推送给匹配的发明主体。

进一步的,所述分别获取用户输入的问题信息和发明主体对应的技 能信息的方法包括:

向用户推送分类信息;所述用户输入的问题信息基于分类信息产生。

进一步的,所述将问题信息推送给匹配的发明主体的方法之后还包 括:

获取发明主体的技术方案;

将技术方案推送给相应的用户。

进一步的,所述问题信息基于所述技术方案产生。

进一步的,所述匹配方法还包括:

将知识产权服务主体的信息推送给发明主体。

进一步的,所述分别获取用户输入的问题信息和发明主体对应的技 能信息的方法包括:

将问题信息推送给其他用户;

获取其他用户的反馈信息;

基于反馈信息和初始的问题信息更新问题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将问题信息推送给匹配的发明主体的方法包括:

从问题信息中获得所属问题涉及的技术领域信息,基于技术领域信 息将问题信息推送给匹配的发明主体。

进一步的,所述技能信息包括发明主体的专业和/或擅长技术领域信 息,所述将问题信息推送给匹配的发明主体的方法包括:

基于专业和/或擅长技术领域信息将问题信息推送给匹配的发明主 体。

进一步的,所述技能信息包括历史发明记录,所述将问题信息推送 给匹配的发明主体的方法包括:

从历史发明记录中获得发明主体的擅长技术领域信息;

基于擅长技术领域信息将问题信息推送给匹配的发明主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信息的匹配装置,其中,所述匹配 装置包括:

获取装置:用于分别获取用户输入的问题信息和发明主体对应的 技能信息;

分配装置:用于将问题信息推送给匹配的发明主体。

进一步的,所述获取装置被配置为:

向用户推送分类信息;所述用户输入的问题信息基于分类信息产 生。

进一步的,所述匹配装置还包括:

方案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发明主体的技术方案;

推送单元:用于将技术方案推送给相应的用户。

进一步的,所述问题信息基于所述技术方案产生。

进一步的,所述获取装置被配置为:

将问题信息推送给其他用户;

获取其他用户的反馈信息;

基于反馈信息和初始的问题信息更新问题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分配装置被配置为:

从问题信息中获得所属问题涉及的技术领域信息,基于技术领域 信息将问题信息推送给匹配的发明主体。

进一步的,所述技能信息包括发明主体的专业和/或擅长技术领域 信息,所述分配装置被配置为:

基于专业和/或擅长技术领域信息将问题信息推送给匹配的发明 主体。

进一步的,所述技能信息包括历史发明记录,所述分配装置被配 置为:

从历史发明记录中获得发明主体的擅长技术领域信息;

基于擅长技术领域信息将问题信息推送给匹配的发明主体。

进一步的,所述匹配装置还包括:

用于将知识产权服务主体的信息推送给发明主体的装置。

现有技术中开发新产品或者对产品进行改进存在一种惯性思维: 要么由发明主体发起需求调查,以指导研发方向;要么靠发明主体自 己的经验摸索,聪明才智来决定产品的研发和改进。本发明以用户为 导向,发明主体为依托,打造一个问题信息的集中平台和产品转化平 台,一方面搜集用户的真实需求;另一方面广泛收纳发明主体;将问 题信息推送给具备解决该问题能力的发明主体(不局限于一个)。因 此,本发明显著减低了信息的匹配成本,发明主体无须主动发起市场 调研,用户也不需要挨个发明主体去反映问题。另外,从用户角度 看,用户的问题信息可以反馈给多个发明主体,增大解决问题的概率, 有利于促进问题的解决,反过来提高了用户反馈问题的积极性。从发 明主体角度看,问题信息主动推送过来,能用极低的成本获得用户的 真实需求,指导产品的研发方向。因此,发明主体也有动力从平台搜 集问题信息,从而跟用户形成良性互动,有利于持续降低信息流通的 成本,进一步缩小用户需求和产品之间的差异。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匹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匹配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 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项操 作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操作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 者同时实施。此外,各项操作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 时所述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 骤。所述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

在上下文中所称“计算机设备”,也称为“电脑”,是指可以通过 运行预定程序或指令来执行数值计算和/或逻辑计算等预定处理过程 的智能电子设备,其可以包括处理器与存储器,由处理器执行在存储 器中预存的存续指令来执行预定处理过程,或是由ASIC、FPGA、DSP 等硬件执行预定处理过程,或是由上述二者组合来实现。计算机设备 包括但不限于服务器、个人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 等。

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智能终端与网络设备。其中,所述智能终端 包括但不限于电脑、智能手机、PDA等;所述网络设备包括但不限于 单个网络服务器、多个网络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组或基于云计算 (CloudComputing)的由大量计算机或网络服务器构成的云,其中, 云计算是分布式计算的一种,由一松散耦合的计算机集组成的一个 超级虚拟计算机。其中,所述计算机设备可单独运行来实现本发明, 也可接入网络并通过与网络中的其他计算机设备的交互操作来实现 本发明。其中,所述计算机设备所处的网络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广 域网、城域网、局域网、VPN网络等。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智能终端、网络设备和网络等仅为举例,其 他现有的或今后可能出现的计算机设备或网络如可适用于本发明,也 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以内,并以引用方式包含于此。

后面所讨论的方法(其中一些通过流程图示出)可以通过硬件、 软件、固件、中间件、微代码、硬件描述语言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施。 当用软件、固件、中间件或微代码来实施时,用以实施必要任务的程 序代码或代码段可以被存储在机器或计算机可读介质(比如存储介 质)中。(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以实施必要的任务。

这里所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仅是代表性的,并且是用于 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目的。但是本发明可以通过许多替换形 式来具体实现,并且不应当被解释成仅仅受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 例。

应当理解的是,虽然在这里可能使用了术语“第一”、“第二” 等等来描述各个单元,但是这些单元不应当受这些术语限制。使用这 些术语仅仅是为了将一个单元与另一个单元进行区分。举例来说,在 不背离示例性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单元可以被称为第二单 元,并且类似地第二单元可以被称为第一单元。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和 /或”包括其中一个或更多所列出的相关联项目的任意和所有组合。

应当理解的是,当一个单元被称为“连接”或“耦合”到另一单 元时,其可以直接连接或耦合到所述另一单元,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单 元。与此相对,当一个单元被称为“直接连接”或“直接耦合”到另 一单元时,则不存在中间单元。应当按照类似的方式来解释被用于描 述单元之间的关系的其他词语(例如“处于...之间”相比于“直接处 于...之间”,“与...邻近”相比于“与...直接邻近”等等)。

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不意图限制示 例性实施例。除非上下文明确地另有所指,否则这里所使用的单数形 式“一个”、“一项”还意图包括复数。还应当理解的是,这里所使 用的术语“包括”和/或“包含”规定所陈述的特征、整数、步骤、操 作、单元和/或组件的存在,而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其他特征、 整数、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其组合。

还应当提到的是,在一些替换实现方式中,所提到的功能/动作可 以按照不同于附图中标示的顺序发生。举例来说,取决于所涉及的功 能/动作,相继示出的两幅图实际上可以基本上同时执行或者有时可以 按照相反的顺序来执行。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信息的匹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该匹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分别获取用户输入的问题信息和发明主体对应的技能信息;

S12、将问题信息推送给匹配的发明主体。

其中,本实施例的方法和装置中的用户和发明主要通过智能终端来 接收、发送数据;所述智能终端包括但不限于PC机、平板电脑、智能 手机、PDA等。匹配装置一般通过服务器来实现,服务器连接网络,跟 智能终端通信。以下陈述为直观表述,也可能将匹配装置、服务器成为 平台。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智能终端和服务器仅为举例,其他现有的或今 后可能出现的网络设备和智能终端如可适用于本发明,也应包含在本发 明保护范围以内,并以引用方式包含于此。

现有技术中开发新产品或者对产品进行改进存在一种惯性思维:要 么由发明主体发起需求调查,以指导研发方向;要么靠发明主体自己的 经验摸索,聪明才智来决定产品的研发和改进。本发明以用户为导向, 发明主体为依托,打造一个问题信息的集中平台和产品转化平台,一方 面搜集用户的真实需求;另一方面广泛收纳发明主体;将问题信息推送 给具备解决该问题能力的发明主体(不局限于一个)。因此,本发明显 著减低了信息的匹配成本,发明主体无须主动发起市场调研,用户也不 需要挨个发明主体去反映问题。另外,从用户角度看,用户的问题信 息可以反馈给多个发明主体,增大解决问题的概率,有利于促进问题的 解决,反过来提高了用户反馈问题的积极性。从发明主体角度看,问题 信息主动推送过来,能用极低的成本获得用户的真实需求,指导产品的 研发方向。因此,发明主体也有动力从平台搜集问题信息,从而跟用户 形成良性互动,有利于持续降低信息流通的成本,进一步缩小用户需求 和产品之间的差异。

根据本发明的匹配方法,其步骤S11中,至少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 径来获取问题信息。

一种方式,步骤S11包括分类信息;用户输入的问题信息基于分 类信息产生。

例如,在服务器生成分类表,把分类表推送给用户,用户使用计 算机、手机、平板等与服务器通信,接收分类表,从分类表中选择“生 活用品”,然后进入“生活用品”中选择子分类“汽车相关”,再进入 选择“汽车遮阳”,在“汽车遮阳”中反映汽车遮阳的问题:“汽车遮 阳套使用、收纳太麻烦了,使用时要按照车体形状分步骤套进去,收 纳时又要折叠好”。输入完毕,用户确认提交,其选择的分类信息和 输入的内容统一发回服务器;服务器根据分类信息寻发明主体,发 明多个发明主体的技能信息是跟汽车遮阳帘、汽车遮阳板和汽车遮阳 套相关的,就把该问题信息同时发送给这些发明主体。相应的,发明 主体也可以使用计算机、手机、平板等与服务器通信,接收问题信息。 发明主体可以是有专业技能的个人,也可以是生产、销售的厂商。

另一种可选方式,步骤S11包括:

获取发明主体的技术方案;

将技术方案推送给相应的用户;

所述用户输入的问题信息基于技术方案产生。

该方式运行发明主体将自己的技术方案推送给用户,以便在产品 正式投入生产之前先看看消费者的反应,然后再考虑是否需要改进, 还是直接投入打样、生产,本方案能降低新产品的研发风险。发明主 体的技术方案的灵感可以是基于问题信息产生,也可以是其他途径获 取。在此不做限定。事实上,随着平台使用人数的增加,越来越多技 术方案的灵感会来自于用户的问题信息,因此,将发明主体的技术方 案反馈回问题的提出人,由该用户再进一步反馈问题,可以获得高质 量的建议,反馈质量明显高于随机用户的调研方式。用户可以看到 自己的问题变成实际的方案和产品,反馈问题的积极性也更高。

另一种可选方式,步骤S11包括:

将问题信息推送给其他用户;

获取其他用户的反馈信息;

基于反馈信息和初始的问题信息更新问题信息。

本实施方式可以聚集同类问题。比如A用户反映了汽车遮阳套的 问题,B用户反映过汽车相关问题,就可以将A的问题信息推送给B, 如果B有新的意见,可以在A的基础上进行补充。以此类推,其他 用户也可以不断补充,使问题不断完善,提高了问题信息的质量。另 外,关注、反馈的用户越多,说明这个问题的价值越大,也就越容易 获得发明主体的关注,从而越容易促成问题的解决。社会资源是有限 的,不可能所有的问题都能得到解决,如何让有限的资源解决最迫切 的问题一直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本实施方式无须人工干预,就可以 让重要的问题自然而然地从所有问题当中脱颖而出,成本低廉,但准 确度很高。

根据本发明的匹配方法,其步骤S12中,将问题信息推送给匹配 的发明主体至少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实现。

一种方式,步骤S12包括:从问题信息中获得所属问题涉及的技 术领域信息,基于技术领域信息将问题信息推送给匹配的发明主体。

为了方便用户输入,降低问题信息的输入门槛,提高用户反馈问 题的积极性,问题信息的输入不设限制,用户可以随意输入。服务器 端从问题信息的内容中提取关键词、关键句子等,从中判断该问题涉 及的技术领域信息,进而去匹配发明主体,这样在方便用户输入的同 时,又能确保问题能送达相关的发明主体。

另一种可选方式,步骤S12包括:基于专业和/或擅长技术领域 信息将问题信息推送给匹配的发明主体。所述技能信息包括发明主体 的专业和/或擅长技术领域信息。

发明主体在服务器注册时,可以预先输入其高等教育学习的专业 (针对个人发明人)、擅长技术领域(针对企业,根据经营范围或自 主输入确定)等技能信息。在搜集问题信息后就可以根据预先存储的 技能信息到匹配的发明主体。这种方式技术难度较低,容易实施。

另一种可选方式,步骤S12包括:

从历史发明记录中获得发明主体的擅长技术领域信息;

基于擅长技术领域信息将问题信息推送给匹配的发明主体;

所述技能信息包括历史发明记录。

发明主体为了尽可能的获取问题信息,有可能刻意选择多个自己 并不擅长的领域作为技能信息,这样就容易降低信息的匹配度。为了 确保问题信息的匹配质量,可以在服务器中记录发明主体的发明数 据,形成完整的历史发明记录,根据历史发明记录来判断发明主体真 实的技能水平,确保真实性。本方案也可以跟发明主体主动输入技能 信息配合使用,在提高匹配质量的同时,适当拓展问题信息的推广面, 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本发明允许发明主体将自己的技术方案推送给用户。但一旦公 开,就容易被别人抄袭。为了保护发明主体的知识产权,本发明还可 以引入了知识产权服务主体。因此,可以将知识产权服务主体推送给 发明主体,以便提醒发明主体尽早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可选的,本发明所述的知识产权主体还可以提供商标和版权等相 关知识产权的服务。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信息的匹配装置的原理示意图。该匹配 装置包括:

获取装置10:用于分别获取用户输入的问题信息和发明主体对应的 技能信息;

分配装置20:用于将问题信息推送给匹配的发明主体。

其中,本实施例的方法和装置中的用户和发明主要通过智能终端来 接收、发送数据;所述智能终端包括但不限于PC机、平板电脑、智能 手机、PDA等。匹配装置一般通过服务器来实现,服务器连接网络,跟 智能终端通信。以下陈述为直观表述,也可能将匹配装置、服务器成为 平台。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智能终端和服务器仅为举例,其他现有的或今 后可能出现的网络设备和智能终端如可适用于本发明,也应包含在本发 明保护范围以内,并以引用方式包含于此。

现有技术中开发新产品或者对产品进行改进存在一种惯性思维: 要么由发明主体发起需求调查,以指导研发方向;要么靠发明主体自 己的经验摸索,聪明才智来决定产品的研发和改进。本发明以用户为 导向,发明主体为依托,打造一个问题信息的集中平台和产品转化平 台,一方面搜集用户的真实需求;另一方面广泛收纳发明主体;将问 题信息推送给具备解决该问题能力的发明主体(不局限于一个)。因 此,本发明显著减低了信息的匹配成本,发明主体无须主动发起市场 调研,用户也不需要挨个发明主体去反映问题。另外,从用户角度 看,用户的问题信息可以反馈给多个发明主体,增大解决问题的概率, 有利于促进问题的解决,反过来提高了用户反馈问题的积极性。从发 明主体角度看,问题信息主动推送过来,能用极低的成本获得用户的 真实需求,指导产品的研发方向。因此,发明主体也有动力从平台搜 集问题信息,从而跟用户形成良性互动,有利于持续降低信息流通的 成本,进一步缩小用户需求和产品之间的差异。

根据本发明的匹配方法,其获取装置10至少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 来获取问题信息。

一种方式,获取装置10被配置为:向用户推送分类信息;所述 用户输入的问题信息基于分类信息产生。

例如,在服务器生成分类表,把分类表推送给用户,用户使用计 算机、手机、平板等与服务器通信,接收分类表,从分类表中选择“生 活用品”,然后进入“生活用品”中选择子分类“汽车相关”,再进入 选择“汽车遮阳”,在“汽车遮阳”中反映汽车遮阳的问题:“汽车遮 阳套使用、收纳太麻烦了,使用时要按照车体形状分步骤套进去,收 纳时又要折叠好”。输入完毕,用户确认提交,其选择的分类信息和 输入的内容统一发回服务器;服务器根据分类信息寻发明主体,发 明多个发明主体的技能信息是跟汽车遮阳帘、汽车遮阳板和汽车遮阳 套相关的,就把该问题信息同时发送给这些发明主体。相应的,发明 主体也可以使用计算机、手机、平板等与服务器通信,接收问题信息。 发明主体可以是有专业技能的个人,也可以是生产、销售的厂商。

另一种可选方式,获取装置10包括:

方案获取单元:获取发明主体的技术方案;

推送单元:将技术方案推送给相应的用户;

所述用户输入的问题信息基于技术方案产生。

该方式运行发明主体将自己的技术方案推送给用户,以便在产品 正式投入生产之前先看看消费者的反应,然后再考虑是否需要改进, 还是直接投入打样、生产,本方案能降低新产品的研发风险。发明主 体的技术方案的灵感可以是基于问题信息产生,也可以是其他途径获 取。在此不做限定。事实上,随着平台使用人数的增加,越来越多技 术方案的灵感会来自于用户的问题信息,因此,将发明主体的技术方 案反馈回问题的提出人,由该用户再进一步反馈问题,可以获得高质 量的建议,反馈质量明显高于随机用户的调研方式。用户可以看到 自己的问题变成实际的方案和产品,反馈问题的积极性也更高。

另一种可选方式,获取装置10被配置为:

将问题信息推送给其他用户;

获取其他用户的反馈信息;

基于反馈信息和初始的问题信息更新问题信息。

本实施方式可以聚集同类问题。比如A用户反映了汽车遮阳套的 问题,B用户反映过汽车相关问题,就可以将A的问题信息推送给B, 如果B有新的意见,可以在A的基础上进行补充。以此类推,其他 用户也可以不断补充,使问题不断完善,提高了问题信息的质量。另 外,关注、反馈的用户越多,说明这个问题的价值越大,也就越容易 获得发明主体的关注,从而越容易促成问题的解决。社会资源是有限 的,不可能所有的问题都能得到解决,如何让有限的资源解决最迫切 的问题一直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本实施方式无须人工干预,就可以 让重要的问题自然而然地从所有问题当中脱颖而出,成本低廉,但准 确度很高。

根据本发明的匹配方法,其分配装置20中,将问题信息推送给 匹配的发明主体至少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实现。

一种方式,分配装置20被配置为:从问题信息中获得所属问题 涉及的技术领域信息,基于技术领域信息将问题信息推送给匹配的发 明主体。

为了方便用户输入,降低问题信息的输入门槛,提高用户反馈问 题的积极性,问题信息的输入不设限制,用户可以随意输入。服务器 端从问题信息的内容中提取关键词、关键句子等,从中判断该问题涉 及的技术领域信息,进而去匹配发明主体,这样在方便用户输入的同 时,又能确保问题能送达相关的发明主体。

另一种可选方式,分配装置20被配置为:基于专业和/或擅长技 术领域信息将问题信息推送给匹配的发明主体。所述技能信息包括发 明主体的专业和/或擅长技术领域信息。

发明主体在服务器注册时,可以预先输入其高等教育学习的专业 (针对个人发明人)、擅长技术领域(针对企业,根据经营范围或自 主输入确定)等技能信息。在搜集问题信息后就可以根据预先存储的 技能信息到匹配的发明主体。这种方式技术难度较低,容易实施。

另一种可选方式,分配装置20被配置为:

从历史发明记录中获得发明主体的擅长技术领域信息;

基于擅长技术领域信息将问题信息推送给匹配的发明主体;

所述技能信息包括历史发明记录。

发明主体为了尽可能的获取问题信息,有可能刻意选择多个自己 并不擅长的领域作为技能信息,这样就容易降低信息的匹配度。为了 确保问题信息的匹配质量,可以在服务器中记录发明主体的发明数 据,形成完整的历史发明记录,根据历史发明记录来判断发明主体真 实的技能水平,确保真实性。本方案也可以跟发明主体主动输入技能 信息配合使用,在提高匹配质量的同时,适当拓展问题信息的推广面, 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本发明允许发明主体将自己的技术方案推送给用户。但一旦公 开,就容易被别人抄袭。为了保护发明主体的知识产权,本发明还可 以引入了知识产权服务主体。因此,可以将知识产权服务主体推送给 发明主体,以便提醒发明主体尽早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可选的,本发明所述的知识产权主体还可以提供商标和版权等相 关知识产权的服务。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举例仅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 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任何当所接收到的至 少一个应用为多个应用时,根据该多个应用的应用信息,从该多个应 用中确定需要启动的应用的实现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根据本实施例的方案,当智能终端接收到多个应用的应用信息 时,智能终端可根据用户的选择或者该多个应用中所包括的本地应用 来确定需要启动的应用。

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可在软件和/或软件与硬件的组合体中被实 施,例如,本发明的各个装置可采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任何其 他类似硬件设备来实现。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软件程序可以通 过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文所述步骤或功能。同样地,本发明的软件程 序(包括相关的数据结构)可以被存储到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中,例 如,RAM存储器,磁或光驱动器或软磁盘及类似设备。另外,本发 明的一些步骤或功能可采用硬件来实现,例如,作为与处理器配合从 而执行各个步骤或功能的电路。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 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 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 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 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 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 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显然“包括”一词不排除其他单 元或步骤,单数不排除复数。系统权利要求中陈述的多个单元或装置 也可以由一个单元或装置通过软件或者硬件来实现。第一,第二等词 语用来表示名称,而并不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

虽然前面特别示出并且描述了示例性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 员将会理解的是,在不背离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在其 形式和细节方面可以有所变化。这里所寻求的保护在所附权利要求书 中做了阐述。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14:28: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8528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