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剪刀楼梯间自然通风高层建筑核心筒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核心筒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剪刀楼梯间自然通风高层建筑核心筒。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用地日趋紧张,为了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大多数的住宅都会采用由核心筒和若干个户型相搭配的高层建筑。核心筒是在建筑的中央部分,由电梯井道、楼梯、通风井、电缆井、公共卫生间、部分设备间围护形成中央核心筒,与外围框架形成一个外框内筒结构,以钢筋混凝土浇筑。此种结构十分有利于结构受力,并具有极优的抗震性,是国际上超高层建筑广泛采用的主流结构形式。
3.现有的核心筒的布置方案采用传统的三合一前室,即两部防烟楼梯(含一对剪刀梯)和消防电梯共用一个防烟前室,且防烟前室为候梯厅。为满足三合一前室的防烟规范,通常会在核心筒内设置三个风井和三套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4.三个风井占用了核心筒内部的大量面积,导致户型布置的灵活性受到制约。而且楼梯间和前室内的外窗必须采用固定窗,导致室内空气不流通,成为业主投诉的热点。因此,亟需一种既能满足消防要求,又能提高户型布置灵活性、使用舒适性的高层建筑核心筒。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在满足高层建筑消防的同时,又能提高户型布置的灵活性以及使用舒适性,本技术提供一种剪刀楼梯间自然通风高层建筑核心筒。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剪刀楼梯间自然通风高层建筑核心筒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剪刀楼梯间自然通风高层建筑核心筒,包括三合一前室,所述三合一前室的一侧设置有剪刀楼梯间,所述剪刀楼梯间与三合一前室连通,剪刀楼梯间内设置有可开启外窗;三合一前室远离剪刀楼梯间的一侧设置有消防电梯以及与消防电梯并列设置的客梯;三合一前室的一侧设置有与客梯并列设置的第一井道和与第一井道并列设置的第二井道,第二井道内设置有风井,第一井道与第二井道之间具有间隔区域,该间隔区域为设备通道,设备通道内设置有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三合一前室的一端设置有入户门。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三合一前室作为消防电梯、剪刀楼梯间的合用前室,有效提升了核心筒的空间利用率;在本技术的高层建筑核心筒内只需要设置一个风井和一套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加压送风,再利用剪刀楼梯间内的可开启外窗进行自然通风,在满足高层建筑核心筒内防烟规范的同时,不仅节省了风井和用于装设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加压送风机房所占用的面积,提升了高层建筑户型布置的灵活性,还节省了建造和运行维护的成本,而且采用自然通风还能够提升核心筒内的空气质量从而减少用户投诉。
9.可选的,所述第一井道内设置有电井;第二井道内还设置有水井,水井与风井并排设置。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电井、风井、水井分开设置,实现了干湿分开,能够减轻电井、风井、水井之间互相干涉造成不便甚至是安全事故,从而提升了安全性;而且,上述设置方式占地面积小,提升了空间利用率,次那个提升了高层建筑户型布置的灵活性。
11.可选的,所述电井包括第一电井和与第一电井并排设置的第二电井。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电井和第二电井分开设置,能够减轻线路之间信息传输的干扰,从而减轻对户主用电的不良影响。
13.可选的,所述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包括设置于风井内的加压送风立管;机械加压送风系统还包括设置于设备通道内的电动加压送风口,电动加压送风口的顶部连通有送风管,送风管与加压送风立管连通,送风管与加压送风立管之间设置有防火阀。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室外空气依次经过加压送风立管、防火阀、送风管、电动加压送风口持续送入核心筒三合一前室内,以实现三合一前室内保持正压状态,达到防止烟气入侵至前室的目的。
15.可选的,所述电动加压送风口设置于设备通道的顶部。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动加压送风口的送风方式为顶送风,满足现行《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的要求,剪刀楼梯间可采用自然通风系统,无需在剪刀楼梯间另设一套机械加压送风系统;而且,将电动加压送风口设置在三合一前室内的设备通道上,不影响三合一前室的净高,从而提升了三合一前室的美观性。
17.可选的,所述三合一前室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外窗,固定外窗位于远离入户门的一端。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外窗的设置能够提升高层建筑核心筒内的采光面积,提升采光效果,日间能够减少使用人工照明,从而节省了能源。
19.可选的,所述高层建筑核心筒的水平切面为矩形。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高层建筑核心筒设置呈水平切面为矩形,使得本技术的高层建筑核心筒能够与大部分的户型进行配合,从而降低了户型的设计难度。
21.可选的,所述剪刀楼梯间与三合一前室之间设置有第一疏散门和第二疏散门。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发生紧急情况时,可通过第一疏散门和第二疏散门实现分流疏散和救援,从而提升了人员的疏散和救援效率。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24.1、本技术通过设置一个风井、一套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排烟通风,再配合可开启外窗自然通风,满足了高层建筑核心筒内消防要求的同时,不仅节省了风井和加压送风机房所占用的面积,提升了高层建筑户型布置的灵活性,还节省了建造和运行维护的成本,而且采用自然通风还能够提升核心筒内的空气质量。
25.2、本技术通过采用三合一前室作为消防电梯、剪刀楼梯间的合用前室,有效提升了核心筒的空间利用率。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28.附图标记说明:
29.1、三合一前室;2、剪刀楼梯间;3、可开启外窗;4、第一疏散门;5、第二疏散门;6、第一入户门;7、第二入户门;8、固定外窗;9、消防电梯;10、客梯;11、第一电井;12、第二电井;13、风井;14、水井;15、设备通道;16、电动加压送风口;17、送风管;18、加压送风立管;19、防火阀。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剪刀楼梯间自然通风高层建筑核心筒,参照图1,包括三合一前室1,三合一前室1的一侧设置有剪刀楼梯间2,剪刀楼梯间2与三合一前室1连通,剪刀楼梯间2内设置有可开启外窗3;三合一前室1的一侧设置有消防电梯9以及客梯10;三合一前室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井道和第二井道,第一井道与第二井道之间具有间隔区域,该间隔区域为设备通道15,设备通道15内设置有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三合一前室1的一端设置有入户门。
32.高层建筑核心筒的水平切面呈规则的矩形,以便于其能够快速便捷地与大部分的户型进行配合。高层建筑核心筒包括三合一前室1。三合一前室1位于高层建筑核心筒的中间部位,用于减轻火灾烟雾通过消防电梯9进入着火层对人员造成伤害,并缓冲楼梯间人员拥挤。三合一前室1的一侧设置有剪刀楼梯间2,剪刀楼梯间2与三合一前室1连通。本实施例中,剪刀楼梯间2内设置有两对剪刀楼梯。剪刀楼梯间2一端的墙体上设置有可开启外窗3,用于对剪刀楼梯间2进行自然通风,并增加剪刀楼梯间2内的采光。剪刀楼梯间2与三合一前室1之间设置有第一疏散门4和第二疏散门5。三合一前室1的一端设置有入户门,本实施例中,入户门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入户门6和第二入户门7。三合一前室1远离入户门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外窗8。
33.三合一前室1远离剪刀楼梯间2的一侧设置有消防电梯9以及与消防电梯9并列设置的客梯10。三合一前室1的一侧设置有与客梯10并列设置的第一井道和与第一井道并列设置的第二井道。第一井道内设置有电井,电井包括第一电井11和与第一点电井并排设置的第二电井12。第一电井11和第二电井12分管不同功能的电线或电缆的敷设。第二井道内并排设置有风井13和水井14。
34.第一井道和第二井道之间具有间隔区域,该间隔区域为设备通道15,设备通道15内设置有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可使三合一前室1内保持正压状态,防止烟气入侵至前室,有利于发生火灾时人员的安装疏散。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包括竖直安装于风井13内的加压送风立管18。机械加压送风系统还包括安装于设备通道15顶部的电动加压送风口16,电动加压送风口16的顶部连通有送风管17,送风管17与加压送风立管18连通,送风管17与加压送风立管18之间设置有防火阀19。
35.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剪刀楼梯间自然通风高层建筑核心筒的实施原理为:采用三合一前室1作为消防电梯9、剪刀楼梯间2的合用前室,通过一个风井13和一套机械加压送风系统进行加压送风,同时利用剪刀楼梯间2内的可开启外窗3进行自然通风,不仅满足了高层建筑核心筒的消防要求,还节省了剪刀楼梯间的风井和加压送风机房所占用的面积,提升了高层建筑户型布置的灵活性。
36.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
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剪刀楼梯间自然通风高层建筑核心筒,其特征在于:包括三合一前室(1),所述三合一前室(1)的一侧设置有剪刀楼梯间(2),所述剪刀楼梯间(2)与三合一前室(1)连通,剪刀楼梯间(2)内设置有可开启外窗(3);三合一前室(1)远离剪刀楼梯间(2)的一侧设置有消防电梯(9)以及与消防电梯(9)并列设置的客梯(10);三合一前室(1)的一侧设置有与客梯(10)并列设置的第一井道和与第一井道并列设置的第二井道,第二井道内设置有风井(13),第一井道与第二井道之间具有间隔区域,该间隔区域为设备通道(15),设备通道(15)内设置有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三合一前室(1)的一端设置有入户门;所述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包括设置于风井(13)内的加压送风立管(18);机械加压送风系统还包括设置于设备通道(15)内的电动加压送风口(16),所述电动加压送风口(16)设置于设备通道(15)的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剪刀楼梯间自然通风高层建筑核心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井道内设置有电井;第二井道内还设置有水井(14),水井(14)与风井(13)并排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剪刀楼梯间自然通风高层建筑核心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井包括第一电井(11)和与第一电井(11)并排设置的第二电井(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剪刀楼梯间自然通风高层建筑核心筒,其特征在于:电动加压送风口(16)的顶部连通有送风管(17),送风管(17)与加压送风立管(18)连通,送风管(17)与加压送风立管(18)之间设置有防火阀(19)。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剪刀楼梯间自然通风高层建筑核心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合一前室(1)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外窗(8),固定外窗(8)位于远离入户门的一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剪刀楼梯间自然通风高层建筑核心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层建筑核心筒的水平切面为矩形。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剪刀楼梯间自然通风高层建筑核心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刀楼梯间(2)与三合一前室(1)之间设置有第一疏散门(4)和第二疏散门(5)。

技术总结


本申请属于核心筒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剪刀楼梯间自然通风高层建筑核心筒,包括三合一前室,三合一前室的一侧设置有剪刀楼梯间,剪刀楼梯间与三合一前室连通,剪刀楼梯间内设置有可开启外窗;三合一前室远离剪刀楼梯间的一侧设置有消防电梯和与消防电梯并列设置的客梯;三合一前室的一侧设置有与客梯并列设置的第一井道和与第一井道并列设置的第二井道,第二井道内设置有风井,第一井道与第二井道之间具有间隔,该间隔区域为设备通道,设备通道内设置有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三合一前室的一端设置有入户门。本申请在满足消防要求的同时,又能简化核心筒的防烟系统,还不影响前室的净高,到达降低建造和维护成本,改善核心筒内的空气质量的目的。空气质量的目的。空气质量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

陈宇翔 甄晓攀 黎小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陈宇翔

技术研发日:

2022.11.10

技术公布日:

2023/3/28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7:27: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841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楼梯间   剪刀   核心   高层建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