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链锯无刷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刷控制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链锯无刷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2.链锯是用回转的链状锯条进行锯截的工具。通过驱动锯链上交错的l形刀片横向运动实现剪切动作。链锯包括电动链锯和油动链锯,电动链锯以电驱动为主,油动链锯以汽油机动为主。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对链锯的需求也逐渐向便捷、小型化、易携带等方向发展,而链锯除了前端的刀片外,最重要的就是安装于后端的驱动控制器。要想实现链锯的轻便化,对驱动控制器的结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3.而现在应用于链锯上的驱动控制器由于其控制电路整体结构设计复杂,外围器件设计较多且器件之间集成度较低,存在较多空隙,导致安装的电路板体积较大,使得整个控制器占用空间大,无法达到小型化、轻便化的要求,同时还增加生产成本。
4.因此,为了能够提高控制器的集成度,使控制器更小型化、轻便化,现在需要提供一种链锯无刷控制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链锯无刷控制装置,解决驱动控制器不够小型化的问题。
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提高链锯无刷控制装置集成度,优化控制器设计电路板,使控制器电路应用更灵活,集成度更高,效率高,体积更小,功耗更低。具体为提供一种链锯无刷控制装置,包括设于控制板内的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设有主控单元,与主控单元连接的功率驱动电路和自举电路;所述主控单元设于承载板左下部,占所述承载板体积的六分之一;所述功率驱动电路设于所述承载板的右半部,占所述承载板体积的三分之一;所述自举电路设于所述承载板的中上部,占所述承载板体积的九分之一;所述功率驱动电路包括三组串联的mos管,所述mos管一端与主控单元之间串联有电阻,所述mos管另一端连接电源,在mos管另一端还外接有一端接地的电容;所述自举电路包括三组分别与功率驱动电路中mos管连接的电容,以及与电容一端连接的二极管,所述三组二极管另一端均与控制单元的电源输入端连接。
8.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
9.实际应用时,通过功率驱动电路和自举电路将主控单元信号进行放大升压,从而保证驱动源的稳定供应。同时通过自举电路可将电压升高数倍,从而降低电源电压的能耗,有效增加电源电压的续航时间,将能源最大化利用,充分保证使用效率。同时通过合理布局电路结构和分布位置,采用简单的电路元器件实现功能最大化,提高控制板整体集成度,降低元器件之间相互干扰,降低元器件发热损耗,减少元器件占用体积,提高控制装置小型化优势,同时保证控制装置的稳定运行。
10.进一步的,所述主控单元为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引脚24与电阻r12连接,引脚29与电阻r11连接,引脚34与电阻r10连接,引脚38与电容c25连接;引脚14、引脚21、引脚22、引脚45以及电容c25另一端均接地。
11.进一步的,所述功率驱动电路包括分别与控制芯片引脚35、引脚33连接的电阻r1和电阻r2;所述电阻r1和电阻r2分别与mos管mos1和mos管mos2的栅极端连接;所述mos管mos1的源极端与mos管mos2漏极端以及控制芯片引脚34连接;所述mos管mos1的栅极端和源极端上还设有电阻r33;所述mos管mos2的栅极端和源极端上还设有电阻r34。通过与控制芯片之间串联电阻,控制mos管的开关时间,达到精准控制对电路信号的放大作用,降低其余时间能耗。
12.进一步的,所述自举电路的二极管阳极端与控制芯片连接;所述二极管的阴极端分别连接控制芯片和电容一端,所述电容另一端与控制芯片连接。通过电容放电电压和电源电压叠加,从而使电压升高,起到升压的作用,保证电压驱动需求,同时降低电源电压能耗,实现小型化驱动电源应用。
13.进一步的,还包括分别与主控单元连接的电源电路、电流采样电路、反电势采样电路、滤波电路、电池包通信电路以及保护电路;所述电源电路设于所述主控单元上方,占所述承载板体积的六分之一;所述电流采样电路设于所述功率驱动电路下方,占所述承载板体积的七分之一。保证控制装置运行效率,同时合理优化电路布局,减少控制装置内部电路占用体积,提升控制装置小型化性能。
14.进一步的,所述保护电路包括电池包温度保护电路、mos管温度保护电路以及防飞车保护电路。通过保护电路控制内部温度,降低内部电路发热消耗。
15.进一步的,所述电流采样电路包括采样电路状态和保持电路状态,并通过控制电源导通状态选择控制电流采样电路的工作状态。通过控制电源的导通控制电流采样电路工作状态,降低电流采样电路能耗,保证准确的工作效率,提升整体续航能力。
16.进一步的,所述电池包为锂电5s电池包。采用锂电池有效增加电池续航使用时间,延长电池包使用寿命,降低能源消耗。
17.进一步的,还包括设于控制板上的三相线接口以及信号线接口,所述三相线线长为79-81mm;信号线线长为148-151mm,通过精准控制线长,保证线路合理布局,减少线路占用空间,达到精准走线要求,满足整体结构简单、小型化的要求。
18.进一步的,还包括设于控制板外围的外壳;所述外壳长度为61-62mm,宽度为51-52mm,厚度为9.1-9.5mm;所述外壳上设有凹凸相间的散热槽。外壳结构小巧,达到精准小型设计的需求,同时通过散热槽增加内部散热效率,降低内部整体温度,使内部电路发热更低,降低内部功耗,同时提高整体小型化结构性能。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链锯无刷控制装置的结构视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链锯无刷控制装置的主控单元部分电路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链锯无刷控制装置的功率驱动电路部分电路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链锯无刷控制装置的电流采样电路部分电路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链锯无刷控制装置的电源电路部分电路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链锯无刷控制装置的反电势采样电路部分电路图;
25.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链锯无刷控制装置的自举电路部分电路图;
26.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链锯无刷控制装置的保护电路、滤波电路及电池包通信电路部分电路图;
27.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链锯无刷控制装置的防飞车保护电路部分电路图;
28.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链锯无刷控制装置的外壳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30.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主控单元1、功率驱动电路2、电流采样电路3、电源电路4、反电势采样电路5、自举电路6、保护电路7、滤波电路8、防飞车保护电路9、电池包通信电路10、散热槽12。
31.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一种链锯无刷控制装置,用于提高链锯无刷控制器的集成度,减少控制器的体积,提升无刷控制器的小型化和轻便化。具体包括控制板,设置于控制板内的承载板,安装于承载板上的主控单元1,所述主控单元1设于承载板左下部,占所述承载板体积的六分之一。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板上安装有16awg三相线及其接口,线长均为80mm,接口分别为蓝线接口u,黄线接口v,白线接口w;在所述控制板上还设有信号线及其接口,分别为信号红线接口b+,信号黑线接口b-,其中红、黑线线长均为150mm。其中信号黑线接开关公共端,信号红线接主手柄开关常开端子,信号黄线接前置开关的常闭端子。当黑红线接通,黑黄不通时,即为开机状态。当黑黄不通,黑红不通;或黑黄通,黑红通;或黑黄通,黑红不通时均为停机状态。
32.所述主控单元1为ob6617_small型号的直流无刷、永磁同步控制芯片,更利于元器件的集成同时芯片体积更小,只需要少数外围器件即可搭建完整的控制器,利于控制器小型化设计。以及与主控单元1连接的电源电路4、功率驱动电路2、电流采样电路3、反电势采样电路5、自举电路6、保护电路7、滤波电路8、防飞车保护电路9以及电池包通信电路10。如附图2所示,所述控制芯片引脚24与电阻r12连接,引脚29与电阻r11连接,引脚34与电阻r10连接,引脚38与电容c25连接;引脚14、引脚21、引脚22、引脚45以及电容c25另一端均接地。所述控制芯片集成高性能mcu,高精度5v稳压电源,使电机控制电路应用更灵活,体积更小,降低制造成本。
33.具体的,如附图3所示,所述功率驱动电路2位于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之间,设于所述承载板的右半部,占所述承载板体积的三分之一,用来对控制电路的信号进行放大,使其能够驱动功率晶体管。所述功率驱动电路2包括与控制芯片引脚35依次连接的电阻r1和n型mos管mos1;所述mos管mos1的源极端分别与电阻r33一端、mos管mos2漏极端以及控制芯片引脚34连接,控制芯片引脚34与蓝线接口u连接;所述电阻r33另一端与所述mos管mos1栅极端连接。所述mos管mos1漏极端分别与mos管mos3漏极端、mos管mos5漏极端、电解电容c1正极端以及电源bat2连接;所述电解电容c1负极端接地。所述mos管mos2的栅极端分别与电阻r2一端和电阻r34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另一端与控制芯片引脚33连接;所述电阻r34另一端分别与mos管mos2源极端、mos管mos4源极端、mos管mos6源极端连接。
34.所述mos管mos3栅极端分别与电阻r3一端和电阻r35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另一端
与控制芯片引脚30连接;所述电阻r35另一端分别与mos管mos3源极端、控制芯片引脚29以及mos管mos4漏极端连接;控制芯片引脚29与黄线接口v连接。所述mos管mos4栅极端分别与电阻r4一端和电阻r44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另一端与控制芯片引脚28连接;所述电阻r44另一端与mos管mos4源极端连接。
35.所述mos管mos5栅极端分别与电阻r5一端和电阻r45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另一端与控制芯片引脚25连接;所述电阻r45另一端分别与mos管mos5源极端、控制芯片引脚24以及mos管mos6漏极端连接;控制芯片引脚24与白线接口w连接。所述mos管mos6栅极端分别与电阻r6一端和电阻r46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6另一端与控制芯片引脚23连接;所述电阻r46另一端与mos管mos6源极端连接。通过在控制芯片引脚35、引脚33、引脚30、引脚28、引脚25、引脚23和mos管栅极端之间串入电阻,从而控制mos管的开关时间,有效降低驱动电路能耗,同时通过驱动电路对控制芯片电路的信号进行放大,提高整体驱动能力,保证器件根据需求可靠的完成导通或关断,提升电路运行稳定性,通过驱动放大确保控制器的驱动信号需求,在提升电路小型化的同时保证驱动能力。
36.具体的,如附图4所示,所述电流采样电路3用于在规定的时刻接入输入电压,并在输出端保持该电压直至下次采样开始为止,保证电压稳定性且减少功耗。所述电流采样电路3设于所述功率驱动电路2下方,占所述承载板体积的七分之一。所述电流采样电路3包括分别与控制芯片引脚40连接的电容c1一端和电阻r36一端,所述电容c1另一端接地;电阻r36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55、电阻r38以及mos管mos6源极端连接;所述电阻r55另一端与电源负极b连接并接地。电阻r38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39一端以及控制芯片引脚44连接,所述电阻r39另一端与控制芯片引脚47连接。
37.所述电流采样电路3还包括与控制芯片引脚42连接的电阻r51一端、电阻r40一端以及电容c23一端;所述电阻r40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37一端、电容c23另一端以及控制芯片引脚43;所述电阻r37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51另一端分别连接控制芯片引脚6以及电容c24一端,所述电容c24另一端接地。其工作原理为:通过电源负极b端使采样电路导通或断开,促使采样电路在采样状态和保持状态两种状态之间切换,在采样状态下,电源负极b与电源接通,使其尽可能快地跟踪模拟输入信号的电平变化,直至保持信号的到来;在保持状态下,电源负极b与电源断开,跟踪过程停止,并一直保持在开关断开前输入信号的瞬时值。通过简单的电路设计,更易于集成,同时通过mos管的匹配使采样比例几乎不受温度、模型以及电源电压的变化影响,响应速度更快,功耗损耗小,通用性强,从而达到高带宽、高精度和低成本的效果。
38.具体的,如附图5所示,所述电源电路用于为控制板提供电力。所述电源电路设于所述主控单元1上方,占所述承载板体积的六分之一;所述电源电路包括与电源bat1和红线接口b+连接的电阻r47一端和三极管q1发射端,所述三极管q1集电极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12阳极端和电阻r24一端;所述二极管d12阴极端连接电阻r22的一端,电阻r22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14一端、电阻r23一端和三极管q2集电极端连接;三极管q2发射端分别连接电容c17一端和电容c15一端;所述电容c17另一端和电容c15另一端连接并接地。所述电容c14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23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2基极端和二极管d11阴极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1阳极端接地。
39.所述电阻r24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32一端、电容c20一端以及控制芯片引脚48连接;
所述电阻r32另一端和电容c20另一端连接并接地。
40.所述三极管q1基极端分别与电阻r47另一端和电阻r20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0另一端分别与二极管d13阳极端和三极管q3集电极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3基极端分别与电阻r13一端和电阻r48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3另一端与控制端kz连接;所述电阻r48另一端与三极管q3发射极端连接并接地。所述二极管d13阴极端分别与二极管d14阴极端、模拟开关sw1接口3、电阻r58一端、电阻r59一端、电阻r50一端以及电阻r68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4阳极端分别与电阻r57一端和选择开关1(off/on)连接;所述电阻r57另一端与控制芯片引脚47连接;所述模拟开关sw1接口1接地,模拟开关sw1接口2连接电阻r60一端,电阻r60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56一端和选择开关off/on端口,所述电阻r56另一端与控制芯片引脚47连接。所述电阻r58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59另一端、电阻r50另一端、电阻r68另一端以及电源bat1连接。
41.具体的,如附图6所示,所述反电势采样电路5用于检测几个三相线接口的电压差,即可检测转子的电角位置,从而执行换相工作,保证获得减少移相且比较准确的过零点信号,从而减少转子位置误差,保证了电机换相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所述反电势采样电路5包括分别与控制芯片引脚15连接的电阻r8一端、电阻r18一端和电阻r53一端;所述电阻r8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6一端和电阻r7一端,所述电容c6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9一端并接地;所述电阻r9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7一端和电阻r8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7另一端与控制芯片引脚34连接。
42.所述电阻r18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0一端和电阻r14一端,所述电容c10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9一端并接地;所述电阻r19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4一端和电阻r18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4另一端与控制芯片引脚29连接。
43.所述电阻r53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3一端和电阻r52一端,所述电容c13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54一端并接地;所述电阻r54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52一端和电阻r53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2另一端与控制芯片引脚24连接。
44.具体的,如附图7所示,所述自举电路6为利用自举升压二极管,从而将电压升高,满足驱动电压需求。所述自举电路6设于所述承载板的中上部,占所述承载板体积的九分之一。所述自举电路6包括分别与控制芯片引脚46连接的二极管d8阳极端、二极管d9阳极端和二极管d10阳极端;所述二极管d8阴极端分别与控制芯片引脚36和电容c7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7另一端与控制芯片引脚34连接。所述二极管d9阴极端分别与控制芯片引脚31和电容c8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8另一端与控制芯片引脚29连接。所述二极管d10阴极端分别与控制芯片引脚26和电容c9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9另一端与控制芯片引脚24连接。其工作原理为:通过一个电容和一个二极管配合,电容存储电荷,二极管有效防止电流倒灌,在频率较高时,该电路的电压就是电路输入的电压加上电容上的电压,使电容放电电压和电源电压叠加,从而达到升压的作用。通过较低的电压便能够满足对链锯的驱动需求,从而降低电源电压的负荷量,达到小型化轻便化的效果。
45.具体的,如附图8所示,所述ld0滤波电路包括分别与控制芯片引脚47连接的电阻r41一端、电容c22一端、电容c21一端和电容c11一端;所述电阻r41另一端分别与控制芯片引脚41和电阻r42一端连接;电阻r42另一端分别与控制芯片引脚39和电阻r43一端连接,电阻r43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22另一端、电容c21另一端以及电容c11另一端连接并接地。通过
简单的无源滤波电路组合即可对直流电压中的交流成分尽可能的减少,保留其直流成分,从而使输出的电压纹波系数降低,波形变得平滑,达到滤波效果的同时保证电路结构简单,精简电路设计,从而提升电路小型化性能。
46.所述电池包通信电路10为对采用锂电5s的电池组进行电池管理的通信电路,所述电池包通信电路10包括与控制芯片引脚47连接的电阻r28一端,电阻r28另一端分别与控制芯片引脚1、电阻r29一端以及电阻r49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9另一端分别与控制芯片引脚1和电容c26一端连接;电容c26另一端与电阻r59另一端连接并接地。精准控制电池组电量的充放电过程,从而合理分配电池组用量,降低电池组能耗,延长电池组的使用寿命。
47.所述保护电路7包括电池包温度保护电路和mos管温度保护电路。所述电池包温度保护电路用于对电池包进行温度保护,防止过热烧坏电池包。所述电池包温度保护电路包括与控制芯片引脚47连接的电阻r25一端,电阻r25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7一端、电阻r26一端以及热敏电阻器b_ntc连接,所述电阻r27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19一端和温度检测线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9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26另一端连接并接地。通过热敏电阻器b_ntc对电池在不断循环充电和放电的过程中实时密切监测电池温度,当电池温度过高时,热敏电阻器b_ntc阻力增大,抑制电流,抵抗力下降最小,在不影响电路工作状态的情况下精确控制电池的充电和放电,以达到对电池的保护作用,使电池更加经济有效的充电,确保电池的最佳性能和安全性,从而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48.所述mos温度保护电路用于对mos管进行温度保护,防止过热烧坏mos管。所述mos温度保护电路包括与控制芯片引脚47连接的电阻r61一端,电阻r61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63一端、电阻r62一端以及热敏电阻器b_ntc连接,所述电阻r63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27一端和mos管温度检测线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7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62另一端连接并接地。通过热敏电阻器b_ntc对mos管温度进行实时监测控制,当mos管温度过高时,通过增大热敏电阻器b_ntc的阻力,从而降低mos管电路电流,在不影响mos管工作运行的情况下对mos管进行温度保护,避免温度过高烧毁。电路中通过热敏电阻器b_ntc同时对电池和mos管进行温度保护,充分利用温度保护电路,提高电路通用性,同时减少电路重复性,有效降低电路占用体积,提升电路小型化设计。
49.具体的,如附图9所示,所述防飞车保护电路9用于防止电源输出时发生飞车事故,保证电源传输稳定。所述防飞车保护电路9包括与电源端依次连接的电阻r16、电阻30和电容c12一端。所述电容c12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31一端、电阻r16另一端和电阻r30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1另一端连接电容c100一端,电容c100另一端与电容c12一端连接并接地。当电源发生甩负荷及其他事故时,通过电阻和电容控制电路中电流大小,将能量进行转移,从而稳定和抑制电源输出功率,对电源进行保护,通过简单的电阻和电容组合,达到对电源输出的防飞车保护作用,优化电路设计,使电路结构更简单,元器件用量更少,更加小型化和轻便化,在电路板的设计组装中更加灵活。
50.具体的,如附图10所示,在控制板外围还设有外壳,所述外壳整体为长方体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整体长度为61.5mm,宽度为51.6mm,厚度为9.35mm,同时每个边角倒圆角处理,提升整体小型化结构,同时提高外形美观度。在所述外壳外表面靠近承载板的一侧上还设有凹凸相间的散热槽12,增加电路板散热面积,便于承载板散热,降低内部温度,从而降低能耗。
51.本实施例中,通过对控制板的结构以及对承载板上各电路结构的合理布置,优化电路元器件之间排列方式,使电路结构集成度更高,性能更强。同时通过简单的电路结构设计,实现各电路板块功能,使用元器件更少,占用体积更小,从而极大降低元器件占用空间,有效保证链锯驱动需求的同时降低控制装置的体积,提升装置小型化、轻便化的性能。并且本实施例中采用锂电5s的电池包,降低设备体积,并能够合理的对电池能源进行控制分配,延长电池包的使用寿命,增加设备待机时长,进一步降低设备能耗。
52.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技术方案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技术特征:


1.一种链锯无刷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控制板内的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设有主控单元,与主控单元连接的功率驱动电路和自举电路;所述主控单元设于承载板左下部,占所述承载板体积的六分之一;所述功率驱动电路设于所述承载板的右半部,占所述承载板体积的三分之一;所述自举电路设于所述承载板的中上部,占所述承载板体积的九分之一;所述功率驱动电路包括三组串联的mos管,所述mos管一端与主控单元之间串联有电阻,所述mos管另一端连接电源,在mos管另一端还外接有一端接地的电容;所述自举电路包括三组分别与功率驱动电路中mos管连接的电容,以及与电容一端连接的二极管,三组所述二极管另一端均与控制单元的电源输入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链锯无刷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单元为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引脚24与电阻r12连接,引脚29与电阻r11连接,引脚34与电阻r10连接,引脚38与电容c25连接;引脚14、引脚21、引脚22、引脚45以及电容c25另一端均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链锯无刷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驱动电路包括分别与控制芯片引脚35、引脚33连接的电阻r1和电阻r2;所述电阻r1和电阻r2分别与mos管mos1和mos管mos2的栅极端连接;所述mos管mos1的源极端与mos管mos2漏极端以及控制芯片引脚34连接;所述mos管mos1的栅极端和源极端上还设有电阻r33;所述mos管mos2的栅极端和源极端上还设有电阻r34。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链锯无刷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举电路的二极管阳极端与控制芯片连接;所述二极管的阴极端分别连接控制芯片和电容一端,所述电容另一端与控制芯片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链锯无刷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与主控单元连接的电源电路、电流采样电路、反电势采样电路、滤波电路、电池包通信电路以及保护电路;所述电源电路设于所述主控单元上方,占所述承载板体积的六分之一;所述电流采样电路设于所述功率驱动电路下方,占所述承载板体积的七分之一。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链锯无刷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电路包括电池包温度保护电路、mos管温度保护电路以及防飞车保护电路。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链锯无刷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采样电路包括采样电路状态和保持电路状态,并通过控制电源导通状态选择控制电流采样电路的工作状态。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链锯无刷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为锂电5s电池包。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链锯无刷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控制板上的三相线接口以及信号线接口,所述三相线线长为79-81mm;信号线线长为148-151mm。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链锯无刷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控制板外围的外壳;所述外壳长度为61-62mm,宽度为51-52mm,厚度为9.1-9.5mm;所述外壳上设有凹凸相间的散热槽。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刷控制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链锯无刷控制装置,包括设于控制板内的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设有主控单元,与主控单元连接的功率驱动电路和自举电路;所述功率驱动电路包括三组串联的MOS管,所述MOS管一端与主控单元之间串联有电阻,所述MOS管另一端连接电源,在MOS管另一端还外接有一端接地的电容;所述自举电路包括三组分别与功率驱动电路中MOS管连接的电容,以及与电容一端连接的二极管,所述三组二极管另一端均与控制单元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本申请有效增加续航时间,将能源最大化利用,充分保证使用效率,同时采用简单的电路元器件实现功能最大化,提高整体集成度,降低元器件发热损耗,减少元器件占用体积,提高控制装置小型化优势。提高控制装置小型化优势。提高控制装置小型化优势。


技术研发人员:

周何涵 陈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常熟向洋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2.29

技术公布日:

2023/3/28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05:26: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8357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电阻   电路   电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