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侧对称内微结构空隙互通式耐高压壳体



1.本发明涉及耐高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双侧对称内微结构空隙互通式耐高压壳体


背景技术:



2.耐高压壳体多应用于深海下潜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受深海压力,内外压差较大,耐高压壳体长时间处于疲劳状态,使用寿命无法得到保证,现大都采携带气体对壳体夹层进行增压,用以抵消部分水压,但深海下潜,携带气体数量有限,在壳体内充压气体体积较小,无法有效抵消外界压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技术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4.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5.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耐高压壳体深海下潜受压较大易出现疲劳。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侧对称内微结构空隙互通式耐高压壳体,其包括壳体模块,所述壳体模块包括有外壳体和内壳体,所述外壳体和内壳体的一端密封固定,所述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形成有第一腔体;以及,加压模块,所述加压模块与壳体模块活动连接,所述加压模块包括有密封挤压组件、传动组件、加压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密封挤压组件、传动组件和驱动组件均与加压组件活动连接;以及,限位模块,所述限位模块分别与壳体模块以及加压模块活动连接,所述所述限位模块包括有压力传递组件和限位组件,所述压力传递组件和限位组件活动连接。
7.作为本发明所述双侧对称内微结构空隙互通式耐高压壳体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壳体模块还包括有凹块、凸块和连接筋,所述凹块设置在外壳体的内壁,所述凸块设置在内壳体的外壁,所述连接筋的两端分别与外壳体和内壳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筋的表面开设有透气孔,所述凹块和凸块与连接筋之间形成第二腔体。
8.作为本发明所述双侧对称内微结构空隙互通式耐高压壳体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密封挤压组件包括有密封壳、密封推板和定位封板,所述密封推板和定位封板均设置在密封壳内,所述密封推板和定位封板之间形成第三腔体,两个所述密封壳相对拼接形成海水挤压腔,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有齿板、第一主动锥齿、第一从动锥齿和传动杆,所述齿板的一端与密封推板固定连接,所述齿板的表面啮合有齿轮,所述齿轮的表面活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两端均与密封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主动锥齿设置在转杆的表面,所述第一从动锥齿与第一主动锥齿啮合,所述传动杆的一端与第一从动锥齿固定连接。
9.作为本发明所述双侧对称内微结构空隙互通式耐高压壳体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加压组件包括有密封壳体、挤压杆、位移板和第一弹簧,所述密封壳体与密封壳固
定连接,所述密封壳体的表面开设有与海水挤压腔配合使用的进水孔,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密封壳体和位移板固定连接,所述挤压杆的一端与位移板固定连接,所述挤压杆的另一端贯穿至第二腔体内。
10.作为本发明所述双侧对称内微结构空隙互通式耐高压壳体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有驱动壳体、驱动圆杆、第二从动锥齿和第二主动锥齿,所述驱动壳体的一端设置在密封壳体内壁,所述驱动圆杆的两端均与驱动壳体活动连接,所述第二从动锥齿设置在驱动圆杆的表面,所述第二从动锥齿与第二主动锥齿啮合,所述第二主动锥齿的一端与传动杆固定连接,所述驱动圆杆表面的两侧均安装有绳盘,所述绳盘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贯穿密封壳体并与位移板固定连接。
11.作为本发明所述双侧对称内微结构空隙互通式耐高压壳体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压力传递组件包括有压力传递仓、第二弹簧、举升杆、密封圆盘和连接气管,所述压力传递仓设置在内壳体的内壁,所述连接气管的两端分别与压力传递仓和密封壳连通,所述密封圆盘设置在压力传递仓内,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压力传递仓和密封圆盘连接,所述举升杆的一端与密封圆盘固定连接,所述举升杆的另一端贯穿至内壳体的外壁位置。
12.作为本发明所述双侧对称内微结构空隙互通式耐高压壳体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有弧板、挡块、安装座、第三弹簧和限位块,所述弧板的凸面与举升杆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和挡块均对应设置在弧板的凹面位置,所述限位块的一端与安装座活动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弧板以及限位块活动连接,所述限位块的表面开设有斜面。
13.作为本发明所述双侧对称内微结构空隙互通式耐高压壳体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壳体模块还包括有加压管,所述加压管的一端贯穿外壳体并与第一腔体连通,所述加压管的端面设置有连接法兰。
14.作为本发明所述双侧对称内微结构空隙互通式耐高压壳体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外壳体和内壳体的端面均开设有密封凹槽,所述密封壳体靠近外壳体和内壳体的一面设置有密封胶条。
15.作为本发明所述双侧对称内微结构空隙互通式耐高压壳体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加压组件还包括有导轮,所述导轮设置在牵引绳的表面,所述导轮通过安装架与密封壳体固定连接。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深海中的水压将处于耐高压壳体外的挤压杆压至内外壳体之间的空腔中,通过挤压密封空间内的空气实现加压,并通过水压挤压空气使限位模块对挤压杆进行限位,避免其被挤出影响加压效果,通过挤压杆挤压空气,使内外壳体之间的空间变小,使有限的气体更大程度的进行加压,提升了深海下潜时设备的抗压能力,提升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
的附图。其中:
18.图1为第一、第二、第三个实施例中的设备安装结构图。
19.图2为第二、第三个实施例中的外壳体和内壳体侧视图。
20.图3为第二个实施例中的密封壳体内部结构图。
21.图4为第二个实施例中的密封挤压组件和传动组件安装连接图。
22.图5为第二个实施例中的驱动组件结构图。
23.图6为第一、第二实施例中的限位模块安装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25.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6.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27.实施例1
28.参照图1、6,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侧对称内微结构空隙互通式耐高压壳体,包括壳体模块100,壳体模块100包括有外壳体101和内壳体102,外壳体101和内壳体102的一端密封固定,外壳体101和内壳体102之间形成有第一腔体103;以及,具体的,
29.外壳体101和内壳体102组成耐高压壳体,在深海下潜时,外壳体101受海水压力,外壳体101和内壳体102之间的第一腔体103处于常压状态,外壳体101和内壳体102的一端密封固定,另一端通过加压组件203中的密封壳体203a进行密封。
30.加压模块200,加压模块200与壳体模块100活动连接,加压模块200包括有密封挤压组件201、传动组件202、加压组件203和驱动组件204,密封挤压组件201、传动组件202和驱动组件204均与加压组件203活动连接;以及,具体的,
31.深海下潜时,海水压力带动密封挤压组件201启动,并带动传动组件202传递机械能至驱动组件204处,最后带动加压组件203对第一腔体103进行挤压,使其内部空间变小,使后续的充气增压效果更好。
32.限位模块300,限位模块300分别与壳体模块100以及加压模块200活动连接,限位模块300包括有压力传递组件301和限位组件302,压力传递组件301和限位组件302活动连接,在密封挤压组件201启动时,对空气进行挤压,空气压力传递至压力传递组件301处,带动限位组件302进行移动,使其对加压组件203中的挤压杆203b进行限位,确保其对耐高压壳体夹层空间的挤压效果。
33.实施例2
34.参照图1~6,为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该实施例基于上一个实施例。
35.壳体模块100还包括有凹块105、凸块106和连接筋107,凹块105设置在外壳体101
的内壁,凸块106设置在内壳体102的外壁,连接筋107的两端分别与外壳体101和内壳体102固定连接,连接筋107的表面开设有透气孔,确保内腔中空气的流通,使壳体夹层的压力更加均衡,凹块105和凸块106与连接筋107之间形成第二腔体k,通过连接筋107将外壳体101和内壳体102连接固定,使其稳定承压受力,通过凹块105、凸块106的安装使用,能够有效减少壳体夹层的空间,使壳体夹层后续的充气加压效果更好。
36.密封挤压组件201包括有密封壳201a、密封推板201b和定位封板201d,密封推板201b和定位封板201d均设置在密封壳201a内,密封推板201b和定位封板201d之间形成第三腔体201c,两个密封壳201a相对拼接形成海水挤压腔h,深海下潜时,海水进入海水挤压腔h内,通过深海水压挤压密封推板201b使其移动,将海水的压力转化为机械能,密封推板201b被挤压移动后,第三腔体201c变小,空气被压缩,第三腔体201c内的气压增大,并通过连接气管301e进行压力的传递;
37.传动组件202包括有齿板202a、第一主动锥齿202b、第一从动锥齿202c和传动杆202d,齿板202a的一端与密封推板201b固定连接,齿板202a的表面啮合有齿轮202e,齿轮202e的表面活动连接有转杆202f,转杆202f的两端均与密封壳201a固定连接,第一主动锥齿202b设置在转杆202f的表面,第一从动锥齿202c与第一主动锥齿202b啮合,传动杆202d的一端与第一从动锥齿202c固定连接,在密封推板201b被海水挤压移动时,带动齿板202a进行移动,通过齿板202a的移动带动齿轮202e进行转动,通过齿轮202e的转动带动转杆202f进行转动,通过转杆202f的转动带动第一主动锥齿202b进行转动,通过第一主动锥齿202b的转动带动第一从动锥齿202c进行转动,通过第一从动锥齿202c的转动带动传动杆202d进行转动。
38.驱动组件204包括有驱动壳体204a、驱动圆杆204b、第二从动锥齿204e和第二主动锥齿204f,驱动壳体204a的一端设置在密封壳体203a内壁,驱动圆杆204b的两端均与驱动壳体204a活动连接,第二从动锥齿204e设置在驱动圆杆204b的表面,第二从动锥齿204e与第二主动锥齿204f啮合,第二主动锥齿204f的一端与传动杆202d固定连接,驱动圆杆204b表面的两侧均安装有绳盘204c,绳盘204c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牵引绳204d,牵引绳204d贯穿密封壳体203a并与位移板203c固定连接,通过传动杆202d的转动带动第二主动锥齿204f进行转动,通过第二主动锥齿204f的转动带动第二从动锥齿204e进行转动,通过第二从动锥齿204e的转动带动驱动圆杆204b进行转动,通过驱动圆杆204b的转动带动绳盘204c进行转动,通过绳盘204c的转动使其对牵引绳204d进行收卷。
39.加压组件203包括有密封壳体203a、挤压杆203b、位移板203c和第一弹簧203e,密封壳体203a与密封壳201a固定连接,密封壳体203a的表面开设有与海水挤压腔h配合使用的进水孔q,便于海水进入海水挤压腔h进行加压驱动,第一弹簧203e的两端分别与密封壳体203a和位移板203c固定连接,挤压杆203b的一端与位移板203c固定连接,挤压杆203b的另一端贯穿至第二腔体k内,通过通过牵引绳204d的收卷移动使其对位移板203c进行拉动,通过位移板203c的移动对第一弹簧203e进行压缩,并带动挤压杆203b进入第二腔体k内,对第二腔体k以及第一腔体103内的空间进行挤压,使耐高压壳体夹层的空间变小。
40.压力传递组件301包括有压力传递仓301a、第二弹簧301b、举升杆301c、密封圆盘301d和连接气管301e,压力传递仓301a设置在内壳体102的内壁,连接气管301e的两端分别与压力传递仓301a和密封壳201a连通,密封圆盘301d设置在压力传递仓301a内,第二弹簧
301b的两端分别与压力传递仓301a和密封圆盘301d连接,举升杆301c的一端与密封圆盘301d固定连接,举升杆301c的另一端贯穿至内壳体102的外壁位置,在第三腔体201c内的气压增大时,通过连接气管301e进行压力的传递,将压力传递至压力传递仓301a处,压力传递仓301a的内腔升压对密封圆盘301d进行挤压,使其发生位移,通过密封圆盘301d的移动对第二弹簧301b进行拉伸使其发生形变,通过密封圆盘301d的移动带动举升杆301c进行移动,通过举升杆301c的移动对限位组件302进行整体举升。
41.限位组件302包括有弧板302a、挡块302b、安装座302c、第三弹簧302d和限位块302e,弧板302a的凸面与举升杆301c固定连接,安装座302c和挡块302b均对应设置在弧板302a的凹面位置,限位块302e的一端与安装座302c活动连接,第三弹簧302d的两端分别与弧板302a以及限位块302e活动连接,限位块302e的表面开设有斜面302f,随着举升杆301c的移动带动弧板302a进行移动,使安装在弧板302a表面的部件整体上升,继而使限位块302e接触挤压杆203b,挤压杆203b在继续移动时,接触限位块302e顶部的表面,通过限位块302e表面斜面302f的开设,使挤压杆203b向内移动不受阻碍,且挤压限位块302e倾斜,通过第三弹簧302d的使用,使限位块302e保持倾斜角度不会翻转倾倒,挤压杆203b移动至最大行程后,通过挡块302b对限位块302e进行限位,使限位块302e不会向靠近挡块302b一侧倾斜,从而实现对挤压杆203b的限位,从而使挤压杆203b处于稳定状态。
42.实施例3
43.参照图1、2,为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该实施例基于上两个实施例。
44.壳体模块100还包括有加压管104,加压管104的一端贯穿外壳体101并与第一腔体103连通,加压管104的端面设置有连接法兰,通过连接法兰,使气体的连接流通密封效果更好,加压管104连接增压气体,在深海潜行过程中释放,对第一腔体103进行增压,配合挤压杆203b对第一腔体103进行增压,使其压力增高抵御外界水压,减轻设备的压力,提升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45.外壳体101和内壳体102的端面均开设有密封凹槽j,密封壳体203a靠近外壳体101和内壳体102的一面设置有密封胶条,通过密封凹槽j与密封胶条的配合,使密封壳体203a与外壳体101和内壳体102之间的密封效果更好,避免在深海下潜过程中出现泄漏。
46.加压组件203还包括有导轮203d,导轮203d设置在牵引绳204d的表面,导轮203d通过安装架与密封壳体203a固定连接,通过导轮203d对牵引绳204d进行限位,能够有效避免牵引绳204d在对位移板203c进行牵引时,力的传递更加稳定,确保位移板203c的稳定传动,便于加压作业的进行。
47.加压作业步骤如下:
48.一、深海下潜时,海水进入海水挤压腔h内,通过深海水压挤压密封推板201b使其移动,将海水的压力转化为机械能,密封推板201b被挤压移动后,第三腔体201c变小,空气被压缩,第三腔体201c内的气压增大,并通过连接气管301e进行压力的传递;
49.二、在密封推板201b被海水挤压移动时,带动齿板202a进行移动,通过齿板202a的移动带动齿轮202e进行转动,通过齿轮202e的转动带动转杆202f进行转动,通过转杆202f的转动带动第一主动锥齿202b进行转动,通过第一主动锥齿202b的转动带动第一从动锥齿202c进行转动,通过第一从动锥齿202c的转动带动传动杆202d进行转动;
50.三、通过传动杆202d的转动带动第二主动锥齿204f进行转动,通过第二主动锥齿
204f的转动带动第二从动锥齿204e进行转动,通过第二从动锥齿204e的转动带动驱动圆杆204b进行转动,通过驱动圆杆204b的转动带动绳盘204c进行转动,通过绳盘204c的转动使其对牵引绳204d进行收卷;
51.四、通过通过牵引绳204d的收卷移动使其对位移板203c进行拉动,通过位移板203c的移动对第一弹簧203e进行压缩,并带动挤压杆203b进入第二腔体k内,对第二腔体k以及第一腔体103内的空间进行挤压,使耐高压壳体夹层的空间变小;
52.五、在第三腔体201c内的气压增大时,通过连接气管301e进行压力的传递,将压力传递至压力传递仓301a处,压力传递仓301a的内腔升压对密封圆盘301d进行挤压,使其发生位移,通过密封圆盘301d的移动对第二弹簧301b进行拉伸使其发生形变,通过密封圆盘301d的移动带动举升杆301c进行移动,通过举升杆301c的移动对限位组件302进行整体举升;
53.六、随着举升杆301c的移动带动弧板302a进行移动,使安装在弧板302a表面的部件整体上升,继而使限位块302e接触挤压杆203b,挤压杆203b在继续移动时,接触限位块302e顶部的表面,通过限位块302e表面斜面302f的开设,使挤压杆203b向内移动不受阻碍,且挤压限位块302e倾斜,通过第三弹簧302d的使用,使限位块302e保持倾斜角度不会翻转倾倒,挤压杆203b移动至最大行程后,通过挡块302b对限位块302e进行限位,使限位块302e不会向靠近挡块302b一侧倾斜,从而实现对挤压杆203b的限位,从而使挤压杆203b处于稳定状态;
54.七、加压管104连接增压气体,在深海潜行过程中释放,对第一腔体103进行增压,配合挤压杆203b对第一腔体103进行增压,使其压力增高抵御外界水压,减轻设备的压力,提升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55.八、在深海潜行结束后,水压降低,推板201b受到的水压减小,外界的驱动力消失或减弱,同时壳体模块100也不需要增压抵御水压,通过多个弹簧的复位,使设备整体复位,完成一次下潜操作。
56.重要的是,应注意,在多个不同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示出的本技术的构造和布置仅是例示性的。尽管在此公开内容中仅详细描述了几个实施方案,但参阅此公开内容的人员应容易理解,在实质上不偏离该申请中所描述的主题的新颖教导和优点的前提下,许多改型是可能的(例如,各种元件的尺寸、尺度、结构、形状和比例、以及参数值(例如,温度、压力等)、安装布置、材料的使用、颜、定向的变化等)。例如,示出为整体成形的元件可以由多个部分或元件构成,元件的位置可被倒置或以其它方式改变,并且分立元件的性质或数目或位置可被更改或改变。因此,所有这样的改型旨在被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根据替代的实施方案改变或重新排序任何过程或方法步骤的次序或顺序。在权利要求中,任何“装置加功能”的条款都旨在覆盖在本文中所描述的执行所述功能的结构,且不仅是结构等同而且还是等同结构。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设计、运行状况和布置中做出其他替换、改型、改变和省略。因此,本发明不限制于特定的实施方案,而是扩展至仍落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多种改型。
57.此外,为了提供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简练描述,可以不描述实际实施方案的所有特征(即,与当前考虑的执行本发明的最佳模式不相关的那些特征,或于实现本发明不相关的那些特征)。
58.应理解的是,在任何实际实施方式的开发过程中,如在任何工程或设计项目中,可做出大量的具体实施方式决定。这样的开发努力可能是复杂的且耗时的,但对于那些得益于此公开内容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需要过多实验,所述开发努力将是一个设计、制造和生产的常规工作。
59.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双侧对称内微结构空隙互通式耐高压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模块(100),所述壳体模块(100)包括有外壳体(101)和内壳体(102),所述外壳体(101)和内壳体(102)的一端密封固定,所述外壳体(101)和内壳体(102)之间形成有第一腔体(103);以及,加压模块(200),所述加压模块(200)与壳体模块(100)活动连接,所述加压模块(200)包括有密封挤压组件(201)、传动组件(202)、加压组件(203)和驱动组件(204),所述密封挤压组件(201)、传动组件(202)和驱动组件(204)均与加压组件(203)活动连接;以及,限位模块(300),所述限位模块(300)分别与壳体模块(100)以及加压模块(200)活动连接,所述所述限位模块(300)包括有压力传递组件(301)和限位组件(302),所述压力传递组件(301)和限位组件(302)活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侧对称内微结构空隙互通式耐高压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模块(100)还包括有凹块(105)、凸块(106)和连接筋(107),所述凹块(105)设置在外壳体(101)的内壁,所述凸块(106)设置在内壳体(102)的外壁,所述连接筋(107)的两端分别与外壳体(101)和内壳体(10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筋(107)的表面开设有透气孔,所述凹块(105)和凸块(106)与连接筋(107)之间形成第二腔体(k)。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侧对称内微结构空隙互通式耐高压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挤压组件(201)包括有密封壳(201a)、密封推板(201b)和定位封板(201d),所述密封推板(201b)和定位封板(201d)均设置在密封壳(201a)内,所述密封推板(201b)和定位封板(201d)之间形成第三腔体(201c),两个所述密封壳(201a)相对拼接形成海水挤压腔(h);所述传动组件(202)包括有齿板(202a)、第一主动锥齿(202b)、第一从动锥齿(202c)和传动杆(202d),所述齿板(202a)的一端与密封推板(201b)固定连接,所述齿板(202a)的表面啮合有齿轮(202e),所述齿轮(202e)的表面活动连接有转杆(202f),所述转杆(202f)的两端均与密封壳(201a)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主动锥齿(202b)设置在转杆(202f)的表面,所述第一从动锥齿(202c)与第一主动锥齿(202b)啮合,所述传动杆(202d)的一端与第一从动锥齿(202c)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侧对称内微结构空隙互通式耐高压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组件(203)包括有密封壳体(203a)、挤压杆(203b)、位移板(203c)和第一弹簧(203e),所述密封壳体(203a)与密封壳(201a)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壳体(203a)的表面开设有与海水挤压腔(h)配合使用的进水孔(q),所述第一弹簧(203e)的两端分别与密封壳体(203a)和位移板(203c)固定连接,所述挤压杆(203b)的一端与位移板(203c)固定连接,所述挤压杆(203b)的另一端贯穿至第二腔体(k)内。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侧对称内微结构空隙互通式耐高压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204)包括有驱动壳体(204a)、驱动圆杆(204b)、第二从动锥齿(204e)和第二主动锥齿(204f),所述驱动壳体(204a)的一端设置在密封壳体(203a)内壁,所述驱动圆杆(204b)的两端均与驱动壳体(204a)活动连接;所述第二从动锥齿(204e)设置在驱动圆杆(204b)的表面,所述第二从动锥齿(204e)与第二主动锥齿(204f)啮合,所述第二主动锥齿(204f)的一端与传动杆(202d)固定连接,所述驱动圆杆(204b)表面的两侧均安装有绳盘(204c),所述绳盘(204c)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牵引绳(204d),所述牵引绳(204d)贯穿密封壳体(203a)并与位移板(203c)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双侧对称内微结构空隙互通式耐高压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递组件(301)包括有压力传递仓(301a)、第二弹簧(301b)、举升杆(301c)、密封圆盘(301d)和连接气管(301e),所述压力传递仓(301a)设置在内壳体(102)的内壁,所述连接气管(301e)的两端分别与压力传递仓(301a)和密封壳(201a)连通,所述密封圆盘(301d)设置在压力传递仓(301a)内,所述第二弹簧(301b)的两端分别与压力传递仓(301a)和密封圆盘(301d)连接,所述举升杆(301c)的一端与密封圆盘(301d)固定连接,所述举升杆(301c)的另一端贯穿至内壳体(102)的外壁位置。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侧对称内微结构空隙互通式耐高压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302)包括有弧板(302a)、挡块(302b)、安装座(302c)、第三弹簧(302d)和限位块(302e),所述弧板(302a)的凸面与举升杆(301c)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302c)和挡块(302b)均对应设置在弧板(302a)的凹面位置,所述限位块(302e)的一端与安装座(302c)活动连接,所述第三弹簧(302d)的两端分别与弧板(302a)以及限位块(302e)活动连接,所述限位块(302e)的表面开设有斜面(302f)。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侧对称内微结构空隙互通式耐高压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模块(100)还包括有加压管(104),所述加压管(104)的一端贯穿外壳体(101)并与第一腔体(103)连通,所述加压管(104)的端面设置有连接法兰。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侧对称内微结构空隙互通式耐高压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01)和内壳体(102)的端面均开设有密封凹槽(j),所述密封壳体(203a)靠近外壳体(101)和内壳体(102)的一面设置有密封胶条。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侧对称内微结构空隙互通式耐高压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组件(203)还包括有导轮(203d),所述导轮(203d)设置在牵引绳(204d)的表面,所述导轮(203d)通过安装架与密封壳体(203a)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侧对称内微结构空隙互通式耐高压壳体,其包括壳体模块,所述壳体模块包括有外壳体和内壳体,所述外壳体和内壳体的一端密封固定,所述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形成有第一腔体;以及,加压模块,所述加压模块与壳体模块活动连接。本发明通过深海中的水压将处于耐高压壳体外的挤压杆压至内外壳体之间的空腔中,通过挤压密封空间内的空气实现加压,并通过水压挤压空气使限位模块对挤压杆进行限位,避免其被挤出影响加压效果,通过挤压杆挤压空气,使内外壳体之间的空间变小,使有限的气体更大程度的进行加压,提升了深海下潜时设备的抗压能力,提升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提升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提升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

李广棵 房占鹏 田淑侠 巩晓赟 何文斌 唐文献 陈振茂 李安生 方鹏亚 秦志辉 张朋 郝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郑州轻工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

2022.03.29

技术公布日:

2022/8/8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10:25: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806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壳体   所述   组件   微结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