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交通巡检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巡检机器人,尤其涉及一种轨道交通巡检机器人。


背景技术:



2.轨道交通巡检机器人有定路径巡检、指定点巡检、遥控巡检、高清可见光实时视频监控、红外测温、巡检报表等功能。
3.现有如公告号为“cn113059961a”的一种用于轨道交通巡检机器人,实现无需另外铺设专用轨道,可到达隧道任意位置,将轮对应用于轨道交通巡检机器人,可用于巡检,但是由于火车的轨道不是整条的,都是由一段段铁轨组合而成的,每段铁轨之间都有缝隙,火车在经过这些缝隙的时候就会出现咯噔的声音和颠簸的状态,也就是说轨道交通巡检机器人经过时也会出现颠簸,加上轨道交通巡检机器人底部两侧采用单轮支撑行走,那么轨道交通巡检机器人接触轨道的裂缝时容易发生卡顿,也有可能造成轨道交通巡检机器人倾倒,影响轨道交通巡检机器人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轨道交通巡检机器人,解决轨道交通巡检机器人接触轨道的裂缝时容易发生卡顿和倾倒的问题,保证轨道交通巡检机器人正常使用。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轨道交通巡检机器人,包括支架和巡检机器人,其特征是:所述支架的内壁连接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的顶部连接有握把,所述巡检机器人的顶部左右两侧分别固接有把手,所述巡检机器人的左右两侧分别贴合有框架。
6.为了进一步完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直板、圆杆和套筒,所述直板的底部后方与支架的内壁底部相贴合,所述直板的外壁后方与圆杆的内侧相固接,所述圆杆的外壁与套筒的内壁滑动卡接,所述圆杆的外壁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直板的外壁和套筒的内侧相固接,所述套筒的外侧与支架的内壁槽口相插接,所述直板的底部前端固接有凹板,所述凹板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轮。配合轨道交通巡检机器人底部的滚轮形成四轮支撑,解决颠簸和倾倒的问题。
7.进一步完善,所述直板的后端面与巡检机器人的正面相贴合。增加直板与轨道交通巡检机器人的接触面,提高稳定性。
8.进一步完善,所述套筒的顶部内侧与握把的底部相固接。握把便于拉动套筒移动。
9.进一步完善,所述框架的上下两侧分别螺纹连接有螺栓。螺栓对框架起到固定作用。
10.进一步完善,所述螺栓的外壁内侧与巡检机器人的外壁螺纹连接。螺栓与轨道交通巡检机器人螺纹连接对框架和网板进行固定。
11.进一步完善,所述框架的内壁固接有网板。网板起到防尘作用,防止轨道交通巡检
机器人内部进行大量灰尘。
12.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结构中套筒在圆杆的外壁内侧滑动,然后将直板置于支架的内部,同时直板的底部后方与支架的内壁底部相贴合,随后松开握把弹簧提供弹力,使套筒向外侧移动,移动的套筒与支架的槽口进行插接,完成直板的固定,同时直板配合凹板使转轮与轨道的顶部相贴合,使轨道交通巡检机器人形成四轮支撑,避免轨道交通巡检机器人接触轨道的裂缝时发生卡顿,避免轨道交通巡检机器人倾倒,保证了轨道交通巡检机器人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图1中支架、直板和横板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图2中a的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图1中圆杆和套筒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图1中框架、网板和螺栓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18.附图标记说明:1、支架,2、支撑结构,201、直板,202、圆杆,203、套筒,204、弹簧,205、凹板,206、转轮,2a1、横板,3、巡检机器人,4、握把,5、把手,6、框架,7、网板,8、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0.实施例1:
21.参照附图:本实施例中,一种轨道交通巡检机器人,包括支架1和巡检机器人3,巡检机器人3为轨道交通巡检机器人型号根据使用需求进行选取,支架1的内壁连接有支撑结构2,支撑结构2的顶部连接有握把4,巡检机器人3的顶部左右两侧分别固接有把手5,把手5便于拉动巡检机器人3,巡检机器人3的左右两侧分别贴合有框架6。
22.支撑结构2包括直板201、圆杆202和套筒203,直板201的底部后方与支架1的内壁底部相贴合,直板201的外壁后方与圆杆202的内侧相固接,圆杆202的外壁与套筒203的内壁滑动卡接,套筒203受力通过圆杆202外壁左右滑动,圆杆202的外壁套接有弹簧204,弹簧204的两端分别与直板201的外壁和套筒203的内侧相固接,套筒203受力移动后通过弹簧204的弹力进行回弹,套筒203的外侧与支架1的内壁槽口相插接,直板201的底部前端固接有凹板205,凹板205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轮206,转轮206受力通过凹板205内壁销轴进行转动;
23.通过支撑结构2中套筒203在圆杆202的外壁内侧滑动,然后将直板201置于支架1的内部,同时直板201的底部后方与支架1的内壁底部相贴合,随后松开握把4弹簧204提供弹力,使套筒203向外侧移动,移动的套筒203与支架1的槽口进行插接,完成直板201的固定,同时直板201配合凹板205使转轮206与轨道的顶部相贴合,使轨道交通巡检机器人形成四轮支撑,避免轨道交通巡检机器人接触轨道的裂缝时发生卡顿,避免轨道交通巡检机器人倾倒,保证了轨道交通巡检机器人正常使用。
24.直板201的后端面与巡检机器人3的正面相贴合,套筒203的顶部内侧与握把4的底部相固接,握把4便于劳动套筒203,框架6的上下两侧分别螺纹连接有螺栓8,螺栓8的外壁
内侧与巡检机器人3的外壁螺纹连接,框架6的内壁固接有网板7,网板7为不锈钢材质,
25.工作原理:
26.在使用该轨道交通巡检机器人时,先使巡检机器人3的底部滚轮与轨道顶部贴合,随后配合握把4带动套筒203在圆杆202的外壁内侧滑动,然后将直板201置于支架1的内部,同时直板201的底部后方与支架1的内壁底部相贴合,随后松开握把4弹簧204提供弹力,使套筒203向外侧移动,移动的套筒203与支架1的槽口进行插接,完成直板201的固定,同时直板201配合凹板205使转轮206与轨道的顶部相贴合,在巡检机器人3工作中,在轨道顶部进行移动,经过轨道拼接处时,由于转轮206与轨道顶部贴合加上巡检机器人3底部的滚轮形成四轮支撑,提高了稳定性,巡检机器人3工作前框架6的内侧贴合在巡检机器人3的两侧,然后螺栓8穿过框架6与巡检机器人3的外壁螺纹连接,框架6内壁的网板7起到防尘作用。
27.实施例1:
28.参照附图:本实施例中,一种轨道交通巡检机器人,支撑结构2还包括横板2a1,横板2a1的内侧底部与直板1的外壁底部相固接,横板2a1的外壁与支架1的内壁相贴合,
29.工作原理:
30.在直板201与支架1内壁安装后,横板2a1的外侧和底部均与支架1的内壁相贴合,横板2a1对直板201起到限制作用,防止直板201在支架1的内壁移动。虽然本实用新型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各样变化。

技术特征:


1.一种轨道交通巡检机器人,包括支架(1)和巡检机器人(3),其特征是:所述支架(1)的内壁连接有支撑结构(2),所述支撑结构(2)的顶部连接有握把(4),所述巡检机器人(3)的顶部左右两侧分别固接有把手(5),所述巡检机器人(3)的左右两侧分别贴合有框架(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巡检机器人,其特征是:所述支撑结构(2)包括直板(201)、圆杆(202)和套筒(203),所述直板(201)的底部后方与支架(1)的内壁底部相贴合,所述直板(201)的外壁后方与圆杆(202)的内侧相固接,所述圆杆(202)的外壁与套筒(203)的内壁滑动卡接,所述圆杆(202)的外壁套接有弹簧(204),所述弹簧(204)的两端分别与直板(201)的外壁和套筒(203)的内侧相固接,所述套筒(203)的外侧与支架(1)的内壁槽口相插接,所述直板(201)的底部前端固接有凹板(205),所述凹板(205)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轮(20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交通巡检机器人,其特征是:所述直板(201)的后端面与巡检机器人(3)的正面相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交通巡检机器人,其特征是:所述套筒(203)的顶部内侧与握把(4)的底部相固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巡检机器人,其特征是:所述框架(6)的上下两侧分别螺纹连接有螺栓(8)。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轨道交通巡检机器人,其特征是:所述螺栓(8)的外壁内侧与巡检机器人(3)的外壁螺纹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巡检机器人,其特征是:所述框架(6)的内壁固接有网板(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轨道交通巡检机器人,包括支架和巡检机器人,其特征是:所述支架的内壁连接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的顶部连接有握把,所述巡检机器人的顶部左右两侧分别固接有握把,所述巡检机器人的左右两侧分别贴合有框架,通过支撑结构中套筒在圆杆的外壁内侧滑动,然后将直板置于支架的内部,同时直板的底部后方与支架的内壁底部相贴合,随后松开握把弹簧提供弹力,使套筒向外侧移动,移动的套筒与支架的槽口进行插接,完成直板的固定,同时直板配合凹板使转轮与轨道的顶部相贴合,使轨道交通巡检机器人形成四轮支撑,避免轨道交通巡检机器人接触轨道的裂缝时发生卡顿,避免轨道交通巡检机器人倾倒,保证了轨道交通巡检机器人正常使用。机器人正常使用。机器人正常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

马进火 段清臣 蒙向荣 黄玫菁 王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南宁中车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9.27

技术公布日:

2023/3/21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13:20: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7974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机器人   所述   套筒   轨道交通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