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收集装置及水面清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水面清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收集装置及水面清理系统。


背景技术:



2.水华就是淡水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特征,水华现象会影响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
3.相关技术中,为了消除水藻对水质的影响,作业人员可采用人工的方式或者通过打捞船的方式对藻类、白沫或水华进行打捞。其中,若采用人工的方式打捞,作业人员的工作强度较大;若通过打捞船打捞,作业人员需要将打捞船开至水面的各个位置,从而使打捞船能够充分地打捞各个位置的藻类、白沫或水华等。
4.然而,为了使水面的水藻充分被清理,作业人员需要不断地移动打捞船的位置,以对水面各个位置的水藻进行清理,由此可见,作业人员同样有较大的作业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收集装置,能够便于清理水面的污染物,例如水藻。
6.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收集装置的水面清理系统。
7.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夹持组件,用于与工作船分离式设置,所述工作船设置有水处理装置,所述收集装置用于通过输送软管与所述水处理装置相连通,且所述工作船设置有连接于所述输送软管的水泵,所述收集装置包括浮舱组件、接头组件与至少两个推进器,其中:
8.所述浮舱组件限定有收集腔以及与所述收集腔相连通的收集口,所述收集腔通过所述收集口收集污染物;
9.所述接头组件设置于所述浮舱组件,并与所述收集腔相连通,所述输送软管与所述接头组件相连接;
10.各个所述推进器均与所述浮舱组件相连接,用于推动所述浮舱组件前进、后退或换向运动。
11.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速度控制器、姿态控制器、控制分配器与电机控制器,其中:
12.所述速度控制器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控制分配器之间,用于将所述控制面板输出的期望速度vd转换为目标推力fd;
13.所述姿态控制器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控制分配器之间,用于将所述控制面板输出的期望角度ψd转换为目标转矩τd;
14.所述控制分配器与所述电机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分配器用于将所述目标推力fd和所述目标转矩τd转换为电机期望转速
15.所述电机控制器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分配器与所述推进器之间,用于将所述电机期望转速转换为电信号σd(k),所述电机控制器将所述电信号σd(k)输送至所述各个所述推进器,以控制各个所述推进器的工作功率。
16.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收集装置还包括操作组件,所述操作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浮舱组件活动连接,所述操作组件可被操作以控制所述浮舱组件的位置。
17.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操作组件包括伸缩结构与驱动件,其中:
18.所述伸缩结构至少包括两个伸缩件,所述伸缩件依次连接,且相邻所述伸缩件滑动设置;
19.任意相邻所述伸缩件之间设置有所述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相邻所述伸缩件相对滑动。
20.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伸缩件设置有三个,分别为第一杆件、第二杆件与第三杆件,所述第二杆件沿其中心轴开设有滑动孔,所述第一杆件的外径与所述第三杆件的外径设置为一致,且均滑动设置于所述滑动孔;
21.所述操作组件包括两个所述驱动件,一个所述驱动件与所述第一杆件及所述第二杆件相连接,另一个所述驱动件与所述第二杆件及所述第三杆件相连接。
22.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工作船设置有活动支点,所述活动支点活动具有能够任意方向运动的活动部,所述操作组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活动部。
23.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浮舱组件包括浮舱、导流板与第一过滤网,其中:
24.所述浮舱限定有所述收集腔与所述收集口;
25.所述导流板至少设置有两个,各个所述导流板均与所述浮舱相连接,所述导流板之间形成有与所述收集口相连通的导流通道;
26.所述第一过滤网呈弧形设置,并设置于所述导流板之间,所述第一过滤网的外弧面朝向所述导流通道远离所述浮舱的端口设置。
27.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浮舱组件还包括导轮结构,所述导轮结构设置于所述导流板远离所述浮舱的端部。
28.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夹持组件,包括工作船、收集装置、水处理装置与输送装置,其中:
29.所述收集装置与所述工作船分离式设置,用于收集污染物;
30.所述水处理装置设置于所述工作船,用于处理水体中的污染物;
31.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输送软管与水泵,所述输送软管的一端与所述收集装置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水处理装置相连接,所述水泵设置于所述工作船,并与所述输送软管相连接,所述水泵通过所述输送软管将所述收集装置中的水体抽送至所述水处理装置。
32.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33.1、收集装置与工作船分离式设置,收集装置能够在工作船四周的区域运动,从而能够快速且便捷地收集水体中的水藻;
34.2、水泵与水处理装置均设置于工作船,收集装置具有尺寸小、重量轻等优势,收集装置能够更灵活地收集各个位置水体中的水藻,且续航时间长。
附图说明
3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36.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水平清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37.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收集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38.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收集装置的竖向剖视图;
39.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40.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接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41.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导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42.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43.100、工作船;200、收集装置;210、浮舱组件;211、浮舱;2111、收集腔;2112、收集口;212、导流板;2121、导流通道;213、第一过滤网;214、导轮结构;2141、连接轴;2142、转动座;2143、导向轮;220、接头组件;221、抽水接头;2211、滑动管道;2212、抽水头;2213、连接头;222、安装座;223、驱动模组;230、推进器;240、操作组件;241、伸缩结构;2411、伸缩件;2412、第一杆件;2413、第二杆件;2414、第三杆件;242、驱动件;300、水处理装置;400、输送装置;410、输送软管;500、控制电路;510、速度控制器;520、姿态控制器;530、控制分配器;540、电机控制器;550、控制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44.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45.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46.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以上,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47.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48.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收集装置200,参照图1至图3,收集装置200用于与工作船100分离式设置,工作船100设置有水处理装置300,收集装置200用于通过输送软管410与水处理装置300相连通,且工作船100设置有连接于输送软管410的水泵;其中,收集装置200包括浮舱组件210、接头组件220与至少两个推进器230,浮舱组件210限定有收集腔2111以及与收集腔2111相连通的收集口2112,收集腔2111通过收集口2112收集污染物;接头组件220设置于浮舱组件210,并与收集腔2111相连通,输送软管410与接头组件220相连接;各个推进器230均与浮舱组件210相连接,用于推动浮舱组件210前进、后退或换向运动。
49.具体的,当作业人员需要清理某个区域水体中的污染物,例如水藻,作业人员将工作船100开至对应的位置。由于输送软管410能够任意弯曲,且具有足够的长度,作业人员可以手工或者自动控制收集装置200在工作船100四周的区域运动,如此,收集装置200能够快速、便捷地收集工作船100四周的水体中的水藻。在水泵的作用下,输送软管410将收集腔2111中水体输送至水处理装置300中,水藻伴随着水体一起进入水处理装置300,水处理装置300对水体中的水藻进行处理,避免水藻再次进入水源中,例如采用过滤结构快速过滤水藻,或者其他方式。
50.由上可见,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打捞船,本技术方案采用收集装置200与工作船100分离式设置,收集装置200能够快速、便捷地收集工作船100四周的水体中的水藻,本技术方案的水面清理系统能够快速、便捷地清理水体中的水藻等污染物。
51.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水泵和水处理装置300均设置于工作船100上,所以收集装置200具有重量较轻、尺寸较小等优势。其中,若作业人员采用手动推动收集装置200在水面活动,由于收集装置200的重量较轻,所以作业人员能够较轻松地推动收集装置200运动;若作业人员自动控制收集装置200在水面活动,由于收集装置200的重量较轻,收集装置200的耗能较少,收集装置200能够长时间在水面上作业。此外,收集装置200的尺寸较小,收集装置200能够灵活地运动至工作船100四周区域的各个位置,从而能够充分地收集水面的水藻,以保证水质的安全。
52.浮舱组件210的底部至少设置有两个推进器230,推进器230能够推动浮舱组件210自动运动于水面,如此,作业人员无需手动推动收集装置200在工作船100四周的区域运动,收集装置200能够在推进器230的作用下自动在各个区域运动,以便收集装置200能够便捷地收集水体中的水藻,作业人员的作业强度得到降低。其中,当收集装置200需要左转时,收集装置200的控制系统控制左侧的推进器230的工作功率低于右侧的推进器230的工作功率,因此,收集装置200在两个推进器230的作用下向左旋转;同理,当收集装置200需要右转时,收集装置200的控制系统控制左侧的推进器230的工作功率高于右侧的推进器230的工作功率,因此,收集装置200在两个推进器230的作用下向右旋转。
53.其中,输送软管410与接头组件220相连接,在水泵的作用下,输送软管410通过接头组件220抽走收集腔2111中含有水藻的水体。通过接头组件220的设置,在不使用收集装置200时,输送软管410能够便捷地自收集装置200拆卸,以便后续对收集装置200进行单独管理。
54.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与图4,收集装置200还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设置于手柄上的控制面板550,控制面板550可被操作以控制各个推进器230的功率,从而控制收集装置200的运动速度和姿态。收集装置200的控制方法具体如下:s100接收控制面板550给出的期望指令;s200确定收集装置200的期望姿态与速度,并根据期望姿态与速度控制推进器230的推力大小和方向;s300接收收集装置200完成期望指令的信号,推进器230停止工作。
55.控制系统还包括控制电路500,控制电路500包括速度控制器510、姿态控制器520、控制分配器530与电机控制器540,其中,速度控制器510电性连接于控制面板550与控制分配器530之间,用于接收控制面板550发出的期望速度vd,并转换为目标推力fd;姿态控制器520电性连接于控制面板550与控制分配器530之间,用于接收控制面板550发出的期望角度
ψd,并转换为目标转矩τd;控制分配器530与电机控制器540电性连接,控制分配器530用于接受目标推力fd和目标转矩τd,并转换为电机期望转速电机控制器540电性连接于控制分配器530与推进器230之间,用于接受电机期望转速并转换电信号σd(k),电机控制器540将电信号σd(k)输送至各个推进器230,以控制各个推进器230的功率。
56.具体控制过程具体如下:收集装置200接收期望速度vd的信号和期望角度ψd的信号,速度控制器510接收期望速度vd的信号,并得出目标推力fd的信号,目标推力fd的信号传输至控制分配器530。姿态控制器520接收期望角度ψd的信号,并得出目标转矩τd的信号,目标转矩τd的信号传输至控制分配器530。控制分配器530接收目标推力fd的信号与目标转矩τd的信号,并分析得到电机的期望转速的信号。电机控制器540接收期望转速的信号,并得出电信号σd(k),电机控制器540通过电信号σd(k)控制各个推进器230的电机,从而使推进器230完成相应的动作指令,例如前进、后退、左转或右转。
57.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图3与图5,接头组件220包括安装座222、抽水接头221与驱动模组223,安装座222与浮舱组件210的壳体固定连接,抽水接头221滑动穿设于安装座222,抽水接头221的抽水端位于浮舱组件210的内侧,并用于伸入水体中。抽水接头221的连接端位于浮舱组件210的外侧,输送软管410与抽水接头221的连接端相连接。其中,驱动模组223设置于壳体的外侧,并与抽水接头221相连接,驱动模组223用于驱动抽水接头221上下运动。
58.具体的,收集装置200在工作时,驱动模组223驱动抽水接头221上下移动,抽水接头221的抽水端在水体中的深度得到调整,如此,抽水接头221能够快速且便捷地抽取水体中各个深度位置的水藻,使相应区域的水藻得到充分的收集,保证水源的水质安全。
59.进一步地,驱动模组223包括动力件、丝杆与连接件(图中未示出),丝杆竖向设置于浮舱组件210,并与浮舱组件210转动设置。动力件为电机,动力件设置于浮舱组件210上,动力件的驱动轴通过联轴器或齿轮组件与丝杆传动连接,动力件驱动丝杆转动。连接件与抽水接头221固定连接,并与丝杆螺纹连接。具体过程如下:动力件驱动丝杆转动,丝杆与连接件螺纹连接,连接件沿丝杆的轴向方向上下运动,从而带动抽水接头221上下运动,抽水接头221的抽水端在水体中的深度位置得到调整。
60.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方案采用上述的驱动模组223驱动抽水接头221上下移动,抽水接头221上下运动速度较慢,从而保证抽水接头221在移动过程中,能够充分地抽走各个深度位置的水藻。
61.另外,驱动模组223并不限定上述一种结构,本技术方案也可以其他多种方式驱动抽水接头221上下运动,例如,驱动模组223采用电机、齿轮与齿条结构驱动抽水接头221上下调节,或者驱动模组223采用电机、曲柄结构驱动抽水接头221上下调节,或者驱动模组223采用电机、凸轮结构驱动抽水接头221上下调节。
62.进一步地,水面收集装置200还包括液位计与控制系统,液位计设置于浮舱组件210,用于检测收集腔2111的水位信息。控制系统根据水位信息,以通过驱动模组223控制抽水接头221上下运动,从而使抽水接头221的抽水端在距离水面的合适深度,从而能够充分抽走水体中的水藻。
63.参照图3与图5,抽水接头221包括滑动管道2211、抽水头2212与连接头2213,滑动管道2211大致呈l型,滑动管道2211的竖向段竖向滑动穿设于安装座222,滑动管道2211的水平段水平朝向收集腔2111的收集口2112设置。抽水头2212连接于滑动管道2211位于收集腔2111的端部,滑动管道2211通过抽水头2212与收集腔2111相连通。其中,抽水头2212远离滑动管道2211的一端具有朝向收集口2112的抽水口,抽水头2212的侧部开设有延伸至抽水口,并用于朝向水面的缺口。连接头2213位于收集腔2111的外侧,并与滑动管道2211的另一端相连接,输送软管410的端部连接于连接头2213,并通过连接头2213与滑动管道2211相连通。其中,驱动模组223与连接头2213相连接,从而通过连接头2213推动滑动管道2211上下运动,从而带动抽水头2212上下运动。
64.可以理解的是,抽水头2212的抽水口朝向收集口2112设置,抽水接头能够快速对收集的水藻进行抽走;并且,通过缺口的设置,进一步使抽水头2212能够充分抽走水面下的水藻,以保证水质安全。其中,抽水头2212与滑动管道2211可拆卸连接,例如通过螺栓固定,作业人员根据环境不同,选取需要的抽水头2212,例如选用抽水口尺寸较大或尺寸较小的抽水头2212,从而使水面清理系统能够更有效地处理水藻。通过连接头2213的设置,方便输送软管410通过连接头2213与滑动管道2211相连接。
65.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与图3,浮舱组件210包括浮舱211、导流板212与第一过滤网213,浮舱211限定有收集腔2111与收集口2112,收集口2112与收集腔2111相连通。导流板212至少设置有两个,两个导流板212均与浮舱211相连接,并展开设置。两个导流板212之间限定出导流通道2121,导流通道2121的一端与收集口2112相连通,从而与收集腔2111相连通。第一过滤网213设置于两个导流板212之间,并靠近收集口2112设置,第一过滤网213的两端分别与浮舱211的左右侧壁相连接,第一过滤网213刚好遮挡于收集口2112。并且,第一过滤网213呈圆弧形设置,第一过滤网213的内弧面朝向收集口2112设置,第一过滤网213的外弧面朝向导流通道2121远离浮舱211的端口设置。
66.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两个展开设置的导流板212,收集装置200在运动过程中,两个导流板212能够快速收集水面中的水藻,收集的水藻沿导流通道2121流向收集腔2111。其中,通过第一过滤网213的设置,第一过滤网213能够过滤掉水面上尺寸较大的垃圾,避免尺寸较大的垃圾进入收集腔2111中导致接头组件220堵塞,由此可见,第一过滤网213保证水面清理系统能够长时间正常工作。并且,第一过滤网213呈弧形设置,第一过滤网213的外弧面朝向导流通道2121远离浮舱211的一端设置,尺寸较大的垃圾沿弧形面堆积于第一过滤网213的左右两侧,避免尺寸较大的垃圾堵在第一过滤网213的中间位置,从而保证收集的水藻能够穿过第一过滤网213进入收集腔2111,进而保证水体中的水藻得到充分的处理。
67.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与图6,浮舱组件210还包括导轮结构214,各个导流板212远离浮舱211的一端均设置有导轮结构214。收集装置200在运动过程中,收集装置200通过导轮结构214与其他物体发生碰撞,其他物体通过对导轮结构214的导向,从而对收集装置200进行导向,进而使收集装置200能够运动至合适的位置以及合适的姿态,保证收集装置200能够充分收集水体中的水藻。
68.进一步地,导轮结构214包括连接轴2141、转动座2142与多个导向轮2143,连接轴2141竖向固定于导流板212远离浮舱211的一端,连接轴2141的上下两端部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座2142,各个转动座2142的四周间隔设置有多个导向轮2143,各个导向轮2143
与转动座2142转动连接,导向轮2143的转动中心轴与连转动座2142的转动中心轴垂直设置。本技术方案采用上述的导轮结构214,导向轮2143自身能够绕水平轴转动,以及通过转动座2142绕竖向轴周向运动,导轮结构214的灵活性较强,进一步保证收集装置200在发生碰撞时能够换向运动,进而保证收集装置200能够运动至合适的位置。
69.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与图7,收集装置200还包括操作组件240,操作组件240的一端与浮舱211的顶部活动连接,操作组件240的另一端可被操作以控制浮舱211在水面运动。具体的,收集装置200在使用之前,通过操作组件240的设置,作业人员可先通过操作组件240便捷地将收集装置200推动至需要区域,然后通过控制面板550启动推进器230,从而控制收集装置200在对应的区域运动,从而收集周围的水藻。
70.其中,浮舱211的顶部设置有万向接头,操作组件240的端部与万向接头的活动部相连接,如此,操作组件240与浮舱211活动连接,操作组件240能够任意转动,从而方便通过操作组件240推动收集装置200。操作组件240与浮舱211并不限定上述一种连接方式,例如,操作组件240与浮舱211之间通过万向节结构连接,或者,操作组件240与浮舱211之间通过铰链结构连接。
71.另外,工作船100设置有活动支点,活动支点活动具有能够任意方向运动的活动部,操作组件240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活动部,例如,活动部采用万向接头、万向节或铰链等结构连接。通过活动支点的设置,避免操作组件240在不使用时会脱离工作船100。
72.进一步地,操作组件240包括伸缩结构241与驱动件242,伸缩结构241包括至少两个伸缩件2411,伸缩件2411依次相连接,相邻伸缩件2411滑动连接。任意相邻伸缩件2411之间设置有驱动件242,驱动件242为电动推杆,驱动件242的缸体与一个伸缩件2411相连接,驱动件242的活塞杆与相邻伸缩件2411相连接。操作组件240采用上述结构,作业人员通过收集装置200的控制系统控制各个驱动件242,驱动件242驱动相邻伸缩件2411相对滑动,从而控制操作组件240伸长或缩短,进而方便作业人员通过操作组件240控制收集装置200远距离运动或短距离运动。
73.需要说明的是,当收集装置200在推进器230的作用下运动于水面,为了适配收集装置200的运动,驱动件242驱动伸缩结构241伸长或缩短,以避免伸缩结构241干涉收集装置200的运动。
74.更进一步地,伸缩件2411设置有三个,分别为第一杆件2412、第二杆件2413与第三杆件2414,第二杆件2413沿其中心轴开设有滑动孔,第一杆件2412滑动的外径与第三杆件2414的外径设置为一致,且均与滑动孔的内径相同。其中,第一杆件2412滑动设置于滑动孔,并自滑动孔的一端伸出,第二杆件2413滑动设置于滑动孔,并自滑动孔的另一端伸出。操作组件240包括两个驱动件242,一个驱动件242的缸体与第二杆件2413的一端部相连接,该驱动件242的活塞杆与第一杆件2412相连接,另一个驱动件242的缸体与第二杆件2413的另一端部相连接,该驱动件242的活塞杆与第三杆件2414相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操作组件240采用上述结构,第一杆件2412的外径与第二杆件2413的外径直径一致,两个驱动件242与伸缩结构241的连接结构可设置为一致,节约了成本。
75.在一些实施例中,水处理装置300包括外壳与多个第二过滤网,多个第二过滤网自下而上依次间隔设置于外壳的内侧,且上侧的第二过滤网的网孔大于其下侧第二过滤网的网孔,多个第二过滤网将外壳的内部腔体分成多个过滤腔。输送软管410与外壳相连接,并
与最上侧的过滤腔相连通,外壳具有排水口,排水口与最下侧的过滤腔相连通。由上可见,水处理装置300采用多层第二过滤网,从而对水体中水藻进行多层过滤,从而充分去除水体中的水藻。
76.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面清理系统,用于对水面的污染物进行收集,并对污染物进行处理,例如水体中的水藻。参照图1,水面清理系统包括工作船100、收集装置200、水处理装置300与输送装置400,收集装置200与收集污染物工作船100分离式设置,用于收集污染物;水处理装置300设置于工作船100,用于处理水体中的污染物;输送装置400包括输送软管410与水泵,输送软管410的一端与收集装置200相连接,另一端与水处理装置300相连接,水泵设置于工作船100,并与输送软管410相连接,水泵通过输送软管410将收集装置200中的水体抽送至水处理装置300。
77.其中,第二实施例的收集装置200可以采用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收集装置200,收集装置200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
78.具体的,当作业人员需要清理某个区域水体中的污染物,例如水藻,作业人员将工作船100开至对应的位置。由于输送软管410能够任意弯曲,且具有足够的长度,作业人员可以手工或者自动控制收集装置200在工作船100四周的区域运动,如此,收集装置200能够快速、便捷地收集工作船100四周的水体中的水藻。在水泵的作用下,输送软管410将收集腔2111中水体输送至水处理装置300中,水藻伴随着水体一起进入水处理装置300,水处理装置300对水体中的水藻进行处理,避免水藻再次进入水源中,例如采用过滤结构快速过滤水藻,或者其他方式。
79.由上可见,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打捞船,本技术方案采用收集装置200与工作船100分离式设置,收集装置200能够快速、便捷地收集工作船100四周的水体中的水藻,本技术方案的水面清理系统能够快速、便捷地清理水体中的水藻等污染物。
80.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水泵和水处理装置300均设置于工作船100上,所以收集装置200具有重量较轻、尺寸较小等优势。其中,若作业人员采用手动推动收集装置200在水面活动,由于收集装置200的重量较轻,所以作业人员能够较轻松地推动收集装置200运动;若作业人员自动控制收集装置200在水面活动,由于收集装置200的重量较轻,收集装置200的耗能较少,收集装置200能够长时间在水面上作业。此外,收集装置200的尺寸较小,收集装置200能够灵活地运动至工作船100四周区域的各个位置,从而能够充分地收集水面的水藻,以保证水质的安全。
81.本发明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82.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技术特征:


1.一种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与工作船分离式设置,所述工作船设置有水处理装置,所述收集装置用于通过输送软管与所述水处理装置相连通,且所述工作船设置有连接于所述输送软管的水泵,所述收集装置包括浮舱组件、接头组件与至少两个推进器,其中:所述浮舱组件限定有收集腔以及与所述收集腔相连通的收集口,所述收集腔通过所述收集口收集污染物;所述接头组件设置于所述浮舱组件,并与所述收集腔相连通,所述输送软管与所述接头组件相连接;各个所述推进器均与所述浮舱组件相连接,用于推动所述浮舱组件前进、后退或换向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可被操作以控制各个所述推进器的工作功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速度控制器、姿态控制器、控制分配器与电机控制器,其中:所述速度控制器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控制分配器之间,用于将所述控制面板输出的期望速度v
d
转换为目标推力f
d
;所述姿态控制器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控制分配器之间,用于将所述控制面板输出的期望角度ψ
d
转换为目标转矩τ
d
;所述控制分配器与所述电机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分配器用于将所述目标推力f
d
和所述目标转矩τ
d
转换为电机期望转速所述电机控制器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分配器与所述推进器之间,用于将所述电机期望转速转换为电信号σ
d
(k),所述电机控制器将所述电信号σ
d
(k)输送至所述各个所述推进器,以控制各个所述推进器的工作功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装置还包括操作组件,所述操作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浮舱组件活动连接,所述操作组件可被操作以控制所述浮舱组件的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组件包括伸缩结构与驱动件,其中:所述伸缩结构至少包括两个伸缩件,所述伸缩件依次连接,且相邻所述伸缩件滑动设置;任意相邻所述伸缩件之间设置有所述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相邻所述伸缩件相对滑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件设置有三个,分别为第一杆件、第二杆件与第三杆件,所述第二杆件沿其中心轴开设有滑动孔,所述第一杆件的外径与所述第三杆件的外径设置为一致,且均滑动设置于所述滑动孔;所述操作组件包括两个所述驱动件,一个所述驱动件与所述第一杆件及所述第二杆件相连接,另一个所述驱动件与所述第二杆件及所述第三杆件相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船设置有活动支点,所述活动支点活动具有能够任意方向运动的活动部,所述操作组件可拆卸连接
于所述活动部。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舱组件包括浮舱、导流板与第一过滤网,其中:所述浮舱限定有所述收集腔与所述收集口;所述导流板至少设置有两个,各个所述导流板均与所述浮舱相连接,所述导流板之间形成有与所述收集口相连通的导流通道;所述第一过滤网呈弧形设置,并设置于所述导流板之间,所述第一过滤网的外弧面朝向所述导流通道远离所述浮舱的端口设置。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舱组件还包括导轮结构,所述导轮结构设置于所述导流板远离所述浮舱的端部。10.一种水面清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船、收集装置、水处理装置与输送装置,其中:所述收集装置与所述工作船分离式设置,用于收集污染物;所述水处理装置设置于所述工作船,用于处理水体中的污染物;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输送软管与水泵,所述输送软管的一端与所述收集装置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水处理装置相连接,所述水泵设置于所述工作船,并与所述输送软管相连接,所述水泵通过所述输送软管将所述收集装置中的水体抽送至所述水处理装置。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收集装置及水面清理系统,用于与工作船分离式设置,工作船设置有水处理装置,收集装置用于通过输送软管与水处理装置相连通,且工作船设置有连接于输送软管的水泵,收集装置包括浮舱组件、接头组件与至少两个推进器,其中:浮舱组件限定有收集腔以及与收集腔相连通的收集口,收集腔通过收集口收集污染物;接头组件设置于浮舱组件,并与收集腔相连通,输送软管与接头组件相连接;各个推进器均与浮舱组件相连接,用于推动浮舱组件前进、后退或换向运动。由于输送软管能够任意弯曲,且具有足够的长度,作业人员可以手工或者自动控制收集装置在工作船四周的区域运动,如此,收集装置能够快速、便捷地收集水体中的水藻。中的水藻。中的水藻。


技术研发人员:

练海贤 赵敏 张靖宜 丁宁 元小强 张文超 李迎春 章华生 李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 广东粤海水务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2.09

技术公布日:

2023/3/24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1:29: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7936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装置   组件   水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