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气后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尾气后处理装置,属于发动机尾气后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相关技术中的尾气后处理装置壳体、封装在所述壳体中的若干尾气后处理载体、以及捆扎在所述壳体上的支架组件,其中所述支架组件通过螺栓和螺母的配合实现夹紧。然而,这种设计需要利用施力部拧紧所述螺母,不利于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安装和拆卸的尾气后处理装置。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尾气后处理装置,其包括壳体、封装在所述壳体中的至少一个尾气后处理载体、以及捆扎在所述壳体上的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的绑带,所述第一支架设有锁扣槽;所述尾气后处理装置还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架上的快速锁紧元件,所述快速锁紧元件包括枢轴、能够绕所述枢轴旋转的施力部以及直接或者间接与所述施力部相连的锁扣杆,其中所述锁扣杆卡持于所述锁扣槽中以将所述支架组件快速捆扎在所述壳体上。
5.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快速锁紧元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架上的基板以及固定于所述基板的凸台部,所述施力部的一端通过所述枢轴旋转安装在所述凸台部的末端。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施力部的一端设有第一枢接孔,所述凸台部设有第二枢接孔,所述枢轴穿过所述第一枢接孔和所述第二枢接孔以将所述施力部安装到所述凸台部上。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尾气后处理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施力部上的轴杆,所述轴杆包括向一侧凸出所述施力部的第一凸起部以及向另一侧凸出所述施力部的第二凸起部,所述锁扣杆包括锁扣部、自所述锁扣部的一端折弯而成的第一杆部以及自所述锁扣部的另一端折弯而成的第二杆部,所述第一杆部固定于所述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二杆部固定于所述第二凸起部。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施力部设有位于其中部的安装孔,所述轴杆穿过所述安装孔。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凸起部设有第一穿孔,所述第一杆部穿过所述第一穿孔;所述第二凸起部设有第二穿孔,所述第二杆部穿过所述第二穿孔。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杆部设有穿过所述第一穿孔的第一螺纹部,所述尾气后处理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一螺纹部相配合的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与所述第一凸起部相抵接;所述第二杆部设有穿过所述第二穿孔的第二螺纹部,所述尾
气后处理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二螺纹部相配合的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与所述第二凸起部相抵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杆部包括与所述锁扣部的一端相连的第一延伸部、自所述第一延伸部的末端向所述第二杆部折弯的第一折弯部、以及自所述第一折弯部的一端延伸的第二延伸部,其中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二延伸部相互平行,所述第一延伸部垂直于所述锁扣部。
12.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杆部包括与所述锁扣部的另一端相连的第三延伸部、自所述第三延伸部的末端向所述第一杆部折弯的第二折弯部、以及自所述第二折弯部的一端延伸的第四延伸部,其中所述第三延伸部与所述第四延伸部相互平行,所述第三延伸部垂直于所述锁扣部。
13.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锁扣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延伸部与所述第四延伸部之间的距离。
14.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设有快速锁紧元件,通过所述锁扣杆卡持于所述锁扣槽的方式对所述支架组件进行收紧,便于操作,能够实现对所述支架组件的快速拆装。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尾气后处理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16.图2是图1中快速锁紧元件的立体示意图。
17.图3是图2的俯视图。
18.图4是图2的后视图。
19.图5是图2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其中如果存在若干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冲突的情况下,这些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当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说明,不同附图中相同的数字或者符号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内容并不代表本实用新型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记载的、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产品的例子。
21.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例如“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特征的命名。
22.请参照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尾气后处理装置100,其包括壳体1、封装在所述壳体1中的至少一个尾气后处理载体(未图示)、以及捆扎在所述壳体1上的支架组件2。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所述至少一个尾气后处理载体包括但不限于,柴油氧化催化器(doc)、柴油颗粒捕集器(dpf)以及选择性催化还原器(scr)。
23.所述支架组件2包括第一支架21、第二支架2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支架21和所述第二支架22的绑带23。所述第一支架21设有锁扣槽211。
24.所述尾气后处理装置100还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架22上的快速锁紧元件3。
25.所述快速锁紧元件3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架22上的基板31、固定于所述基板31且倾斜向上延伸的凸台部32、通过枢轴33旋转安装在所述凸台部32的末端的施力部34、以及直接或者间接与所述施力部34相连的锁扣杆35。所述施力部34能够绕所述枢轴33旋转,其中所述锁扣杆35卡持于所述锁扣槽211中以将所述支架组件2快速捆扎在所述壳体1上。
26.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板31焊接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架22上;所述施力部34的一端设有第一枢接孔(未标号),所述凸台部32设有第二枢接孔(未标号),所述枢轴33穿过所述第一枢接孔和所述第二枢接孔以将所述施力部34安装到所述凸台部32上。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枢轴33是铆钉的柱体。
27.所述尾气后处理装置100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施力部34上的轴杆36,所述锁扣杆35能够绕所述轴杆36转动。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施力部34设有位于其中部的安装孔(未标号),所述轴杆36穿过所述安装孔。所述轴杆36包括向一侧凸出所述施力部34的第一凸起部361以及向另一侧凸出所述施力部34的第二凸起部362。所述第一凸起部361设有第一穿孔(未标号),所述第二凸起部362设有第二穿孔(未标号)。
28.所述锁扣杆35大致呈u型,其包括锁扣部350、自所述锁扣部350的一端折弯而成的第一杆部351以及自所述锁扣部350的另一端折弯而成的第二杆部352。所述第一杆部351固定于所述第一凸起部361,所述第二杆部352固定于所述第二凸起部362。具体地,所述第一杆部351穿过所述第一穿孔,所述第二杆部352穿过所述第二穿孔。
29.所述第一杆部351的末端设有第一螺纹部3511,所述尾气后处理装置100包括与所述第一螺纹部3511相配合的第一螺母371,所述第一螺母371与所述第一凸起部361相抵接。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螺纹部3511部分穿过所述第一穿孔,部分未穿过所述第一穿孔;所述第一螺母371为两个且分别与位于所述第一凸起部361的内侧和外侧的第一螺纹部3511相配合。
30.类似地,所述第二杆部352设有第二螺纹部3521,所述尾气后处理装置100包括与所述第二螺纹部3521相配合的第二螺母372,所述第二螺母372与所述第二凸起部362相抵接。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螺纹部3521部分穿过所述第二穿孔,部分未穿过所述第二穿孔;所述第二螺母372为两个且分别与位于所述第二凸起部362的内侧和外侧的第二螺纹部3521相配合。
31.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杆部351包括与所述锁扣部350的一端相连的第一延伸部351a、自所述第一延伸部351a的末端向所述第二杆部352折弯的第一折弯部351b、以及自所述第一折弯部351b的一端延伸的第二延伸部351c,其中所述第一延伸部351a与所述第二延伸部351c相互平行,所述第一延伸部351a垂直于所述锁扣部350。
32.类似地,所述第二杆部352包括与所述锁扣部350的另一端相连的第三延伸部352a、自所述第三延伸部352a的末端向所述第一杆部351折弯的第二折弯部352b、以及自所述第二折弯部352b的一端延伸的第四延伸部352c,其中所述第三延伸部352a与所述第四延伸部352c相互平行,所述第三延伸部352a垂直于所述锁扣部350。
33.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锁扣部350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延伸部351c与所述第四延伸部352c之间的距离。如此设置,所述锁扣部350的长度相对较大,从而有利于提高锁扣的可靠性。
34.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设有快速锁紧元件3,通过所述锁扣杆35卡持于所述
锁扣槽211的方式对所述支架组件2进行收紧,便于操作,能够实现对所述支架组件2的快速拆装。
35.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对本说明书的理解应该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为基础,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尾气后处理装置,其包括壳体、封装在所述壳体中的至少一个尾气后处理载体、以及捆扎在所述壳体上的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的绑带,所述第一支架设有锁扣槽;所述尾气后处理装置还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架上的快速锁紧元件,所述快速锁紧元件包括枢轴、能够绕所述枢轴旋转的施力部以及直接或者间接与所述施力部相连的锁扣杆,其中所述锁扣杆卡持于所述锁扣槽中以将所述支架组件快速捆扎在所述壳体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锁紧元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架上的基板以及固定于所述基板的凸台部,所述施力部的一端通过所述枢轴旋转安装在所述凸台部的末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气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部的一端设有第一枢接孔,所述凸台部设有第二枢接孔,所述枢轴穿过所述第一枢接孔和所述第二枢接孔以将所述施力部安装到所述凸台部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尾气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后处理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施力部上的轴杆,所述轴杆包括向一侧凸出所述施力部的第一凸起部以及向另一侧凸出所述施力部的第二凸起部,所述锁扣杆包括锁扣部、自所述锁扣部的一端折弯而成的第一杆部以及自所述锁扣部的另一端折弯而成的第二杆部,所述第一杆部固定于所述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二杆部固定于所述第二凸起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尾气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部设有位于其中部的安装孔,所述轴杆穿过所述安装孔。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尾气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设有第一穿孔,所述第一杆部穿过所述第一穿孔;所述第二凸起部设有第二穿孔,所述第二杆部穿过所述第二穿孔。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尾气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部设有穿过所述第一穿孔的第一螺纹部,所述尾气后处理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一螺纹部相配合的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与所述第一凸起部相抵接;所述第二杆部设有穿过所述第二穿孔的第二螺纹部,所述尾气后处理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二螺纹部相配合的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与所述第二凸起部相抵接。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尾气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部包括与所述锁扣部的一端相连的第一延伸部、自所述第一延伸部的末端向所述第二杆部折弯的第一折弯部、以及自所述第一折弯部的一端延伸的第二延伸部,其中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二延伸部相互平行,所述第一延伸部垂直于所述锁扣部。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尾气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杆部包括与所述锁扣部的另一端相连的第三延伸部、自所述第三延伸部的末端向所述第一杆部折弯的第二折弯部、以及自所述第二折弯部的一端延伸的第四延伸部,其中所述第三延伸部与所述第四延伸部相互平行,所述第三延伸部垂直于所述锁扣部。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尾气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延伸部与所述第四延伸部之间的距离。

技术总结


一种尾气后处理装置,其包括壳体、封装在所述壳体中的至少一个尾气后处理载体、以及捆扎在所述壳体上的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的绑带,所述第一支架设有锁扣槽。所述尾气后处理装置还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架上的快速锁紧元件,所述快速锁紧元件包括枢轴、能够绕所述枢轴旋转的施力部以及直接或者间接与所述施力部相连的锁扣杆,其中所述锁扣杆卡持于所述锁扣槽中以将所述支架组件快速捆扎在所述壳体上。捆扎在所述壳体上。捆扎在所述壳体上。


技术研发人员:

史永明 范广为 任燕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天纳克富晟(长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1.25

技术公布日:

2023/3/24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16:37: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7839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尾气   支架   实用新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