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黄油头

著录项
  • CN201310236538.8
  • 20130617
  • CN103277654A
  • 20130904
  • 马金林
  • 不公告发明人
  • F16N3/12
  • F16N3/12 F16N23/00

  •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浮桥镇龙江路266号8栋603室
  • 中国,CN,江苏(32)
摘要
黄油头。本发明属于注油工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全新的黄油头由头体、镶套式活塞缸、齿条式双头活塞杆、齿扇、进出油单向阀等部件组成。其特点在于齿条式双头活塞杆在齿扇的驱动下左右移动、使左右两条油路,交替吸注黄油,给机械润滑部位加注黄油连续无间断,工作效率比普通压杆式黄油增加一倍;活塞杆在齿扇驱动下无侧向不均匀受力,避免了活塞副的侧向不均匀磨损,大大延长了活塞副的使用寿命;活塞缸是镶套式,进出油单向阀为通用组件,均可整体拆卸更换,维修方便;本头可与普通手动压杆式黄油的储油筒或其他类似配套黄油储油筒配套使用,具有广泛的通用性。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黄油头,由头阀体01、齿扇11、齿条式双头活塞杆12、镶套式活塞缸13、左进油单向阀21、左出油单向阀23、右进油单向阀31、右出油单向阀33、压力油单向阀出油嘴04等机械零部件及进油油道02、出油油道03、左压油腔22、右压油腔32等特征结构元素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黄油头,其特征是:在所诉的左右进油单向阀21/31、齿条式双头活塞杆12、左右出油单向阀23/33,构成左右压油腔22/32、行成了左右两条油路交替吸注黄油,使得压力油单向阀油嘴04给机械润滑部位注油的过程是连续不断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黄油头,其特征是:在所诉的镶套式活塞副(齿条式双头活塞杆12和镶套式活塞缸13)可拆下更换,左端部具有活塞缸拆装工艺螺孔131;活塞闷头14还具有压紧和固定活塞缸13的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黄油头,其特征是:在所诉的头阀体01可以通过外接储油筒螺纹011与普通压杆式黄油(JB/T7942.1‑1995)的储油筒或类似的黄油储油筒配套适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黄油头,其特征是:在所诉左右进出油单向阀21/31/23/33均为通用组件,均可拆卸更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黄油头,其特征是:在所诉的齿扇11具有特殊的外形结构,其目的是结合头阀体01外形结构特征来限制齿扇11左右摆动的角度、限制齿条式双头活塞杆12左右移动的范围,起到保护活塞副及齿扇10的功能,齿扇11上端的螺孔16用于安装外接手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黄油头,其特征是:在所诉的黄油头具有其独特的工作原理(原理图见附图1),在不脱离本工作原理的前提下,其结构形式可做出若干的变形和改进,本发明的结构只是符合本工作原理的其中的一种结构形式,凡符合本专利工作原理的其他结构形式的变形和改进均应属于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新的黄油头,可与普通压杆式油(JB/T7942.1‑1995)的储油筒或其他类似配套黄油储油筒配套使用,具有广泛的通用性,用于给机械需润滑部位手动加注黄油。

当前在给机械需润滑部位加注黄油所使用的手动润滑工具主要以压杆式黄油(JB/T7942.1‑1995)为主。

压杆式黄油由头和储油筒两大件组成。其中头由吸注油活塞副、活塞杆外端连接压杆机构、活塞缸体底部有两个通油孔、一个孔连接出油管、一个孔连接储油筒等组成;储油筒由筒体、活塞皮碗、拉杆、储能弹簧、后盖、手柄等组成。

压杆式黄油因其结构形式和工作原理决定其本身的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第一点不足:给储油筒加注黄油麻烦多。储油筒拆下手工塞注或吸注黄油很不方便、易导致黄油的污染和浪费、不环保、易在黄油中产生气泡,影响使用效果;储油筒需拆下手工加注黄油也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

第二点不足:给需润滑部位注油效率低。吸注油活塞副需要经过吸油和压油两个动作才能完成一个注油过程,注油过程是不连续的,因此注油效率低。

第三点不足:注油活塞副易磨损寿命低。由于压杆机构作用在活塞杆上的压力和拉力非完全平行于活塞杆轴线方向,因此活塞副在侧向力的作用下易磨损,寿命低。

本发明所涉及的黄油头能很好的解决以上三大不足中的第二、第三点不足,可大大提高手动加注黄油的工作效率,本发明的活塞副无侧向力磨损,大大提高了活塞副的使用寿命,而却活塞副为镶套可拆卸式,维修方便。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的高效黄油头。

本发明的基本构造:由头阀体、可拆卸镶套式活塞缸、齿条式双头活塞杆、齿扇及齿扇轴销、左右两条油路、进出油单向阀等部件组成。

本发明的基本工作原理:本发明的头由齿扇驱动齿条式双头活塞杆左右移动、活塞杆两端与活塞缸构成左右两个压油腔,每个压油腔两端都分别与进油通道和出油通道相通,每个压油腔的进油口和出油口都设置有单向阀;齿条式双头活塞杆左右移动,左右两条油路交替吸注黄油,压力黄油连续无间断的通过黄油管嘴注入机械需润滑部位,工作效率比普通压杆式黄油高出一倍。

图1:原理简图;图2:O‑O坡面图;图3:A‑A坡面图;图4:B‑B坡面图;图5:C‑C/D‑D坡面图;图6:单向阀坡面简图;图7:活塞副、齿扇工作状态图。

图中:00‑储油筒、01‑头阀体、011‑外接储油筒螺纹、02‑进油油道、03‑出油油道、04‑压力油单向阀出油嘴、10‑活塞副及齿扇、11‑齿扇、12‑齿条式双头活塞杆、13‑镶套式活塞缸、131‑活塞缸拆装工艺螺孔、14‑活塞闷头、15‑齿扇轴销、16‑外接手柄螺孔、20‑左进出油单向阀及压油腔、21‑左进油单向阀、22‑左压油腔、23‑左出油单向阀、30‑右进出油单向阀及压油腔、31‑右进油单向阀、32‑右压油腔、33‑右出油单向阀。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和工作原理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头由头阀体01、齿扇11、齿条式双头活塞杆12、镶套式活塞缸13、左进油单向阀21、左出油单向阀23、右进油单向阀31、右出油单向阀33、压力油单向阀出油嘴04等机械零部件及进油油道02、出油油道03、左压油腔22、右压油腔32等特征空间结构元素组成。

本发明的齿条式双头活塞杆12在齿扇11左右摆动的驱动下左右移动。当双头活塞杆12向左移动时,左压油腔22的进油单向阀21关闭、出油单向阀23打开,左压油腔的黄油被压入到出油油道03,同时右压油腔32的进油单向阀31打开、出油单向阀33关闭,进油油道02的黄油被吸右压油腔22;当齿条式双头活塞杆12向右移动时,右压油腔32的进油单向阀31关闭、出油单向阀33打开,右压油腔的黄油被压入到出油油道03,同时左压油腔22的进油单向阀21打开、出油单向阀23关闭,进油油道02的黄油被吸左压油腔22;在齿条式双头活塞杆12这一左一右的每个动作中,总有一个压油腔22或32在向出油油道03压注压力油,相对的另一个压油腔32或22就在进行吸油,因此通过压力油单向阀出油嘴04给机械润滑部位注油的过程是连续不断的,因此比普通压杆式黄油的工作效率整整提高了一倍。

本发明的头阀体01可以通过外接储油筒螺纹011与普通压杆式黄油(JB/T7942.1‑1995)的储油筒或类似的黄油储油筒配套适用,具有广泛的通用性。

本发明的齿扇11具有特殊的外形结构,其目的是结合头阀体01外形结构特征来限制齿扇11左右摆动的角度、限制齿条式双头活塞杆12左右移动的范围,起到保护活塞副及齿扇10的功能;此保护功能也可通过改变齿扇11、头阀体01的结构形式、采取其他方式来实现;齿扇11上端的螺孔16用于安装外接手柄。本发明所图示的保护功能和外接手柄的安装方式只是一种结构形式,在不脱离本工作原理的前提下,其它结构形式的变形和改进,均应属于本专利的保护范围(详见附图7)。

本发明的活塞副由齿轮齿条副驱动,无侧向力磨损,大大提高了活塞副的使用寿命,而却活塞缸是镶套式可拆卸的活塞缸,当活塞副磨损后,可先拆掉活塞闷头14后,通过活塞缸13端部的拆装工艺螺孔131拉出活塞副,更换一套新的活塞副,从而大大提高了黄油头阀体的可使用寿命;活塞闷头14还具有压紧和固定活塞缸13的功能。

本发明的进出油单向阀均设计成通用组件,损坏可整体拆卸更换,维修方便。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如下两大显著特点:双头活塞杆、左右两条油路,交替吸注黄油连续无间断,工作效率整整提高一倍;活塞杆由齿轮副驱动无侧向受力,避免了活塞副的侧向不均匀磨损,活塞副可拆卸更换,延长了活塞副的使用寿命长以及黄油头阀体的可利用价值。

本发明的黄油头具有其独特的工作原理(原理图见附图1),在不脱离本工作原理的前提下,其结构形式可做出若干的变形和改进,本发明的结构只是符合本工作原理的其中的一种结构形式,凡符合本专利工作原理的其他结构形式的变形和改进均应属于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本文发布于:2024-09-26 02:15: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7346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