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拟臭氧催化剂实验的污水处理模拟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拟臭氧催化剂实验的污水处理模拟装置。


背景技术:



2.污水处理是环境治理,环保领域的主要内容之一,臭氧,是氧气的一种同素异形体,化学式是o3,有鱼腥气味的淡蓝气体。臭氧有强氧化性,是比氧气更强的氧化剂,可在较低温度下发生氧化反应。臭氧作为氧化剂具备氧化产物无毒、氧化速率较快、产生方式较简单等优点,早在上世纪就逐步引入污水处理领域,成为不可或缺的高级氧化技术之一。
3.臭氧氧化处理指的是利用臭氧做作为强氧化剂,氧化水或废水中的有机物或无机物,以达到消毒、氧化或脱的目的。主要设备包括:空气预处理、臭氧发生器、水一臭氧接触反应室及臭氧尾气处理等。它广泛用于去除水中酚,氰,铁,锰以及水的除臭脱、杀菌消毒等水处理领域,具有反应快、用量少、易就地制取、操作方便、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4.今年以来,随着臭氧技术的普及,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发现臭氧氧化技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是去除单位toc臭氧消耗量相对较大,造成成本较高(粗略估计仅臭氧发生器的能耗就占到污水处理系统能耗的30%),所以需要在原来工艺基础上寻求新工艺来提高处理效率,减少臭氧投加量,降低处理成本。
5.近年来,随着臭氧的各类高级氧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催化臭氧氧化正逐渐受到研究界的关注。臭氧催化氧化为有机物高级氧化的一种有效方法,它能够将臭氧难以单独氧化或降解的绝大多数有机物在常温常压下进一步氧化,反应过程中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可以提高臭氧利用率和有机物矿化度。由于催化氧化的对象不同,所使用的臭氧催化剂种类复杂,所以影响臭氧催化氧化的因素很多。一是臭氧催化剂自身的因素,根据臭氧催化剂的类型不同,各有优缺点。二是反应时间,有机物的去除率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而提高,但是反应达到一定程度后,去除率趋于稳定,增加时间并不能提高反应去除率,因此确定反应的最佳时间对于提高氧化反应有着直接影响;三是ph,ph对臭氧氧化作用影响很大,不同的有机物在催化作用时所需的最佳ph不同,但一般在中性条件下催化氧化性能最佳。
6.为了研究以上的不同条件,寻出最适合污水厂使用的臭氧催化剂并确认工艺的相关条件,就需要因地制宜的先进行臭氧催化剂小试实验,这部分实验可以帮助污水厂快速确认适用的现场工况,而目前相应的实验装置存在以下缺点:其装置不能填装臭氧催化剂,无法实现循环水样进行流动性测试,以及还会造成臭氧催化剂堵塞曝气口等问题,现有相关的单纯臭氧实验装置往往不能满足模拟实验要求。
7.经检索发现,申请公布号为cn113262811a的中国专利,其涉及一种臭氧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专利的臭氧催化剂形貌规整,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在催化臭氧氧化双氯芬酸钠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采用热合成法合成臭氧催化剂,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但是该专利并未披露如何通过实验室小试针对臭氧催化剂开展性能测试,以
及相关实验装置。
8.以及申请公布号为cn110950419a的中国专利,其涉及一种臭氧催化剂改性装置,包括主控模块和反应改性模块,该专利采用一个主控模块实现对三个反应改性模块进行集中控制,弥补现有市场对催化剂改性装置的空缺,实现臭氧催化剂改性的规模化生产,但这套装置无法使用在污水处理实验模拟上。
9.目前现有相关的臭氧催化设备无法满足臭氧催化剂测试的实验条件。因此,需要开发一种能满足模拟臭氧催化剂测试的实验条件的实验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10.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模拟臭氧催化剂实验的污水处理模拟装置。
11.本技术提供一种模拟臭氧催化剂实验的污水处理模拟装置,其包括:
12.曝气部,其具有一端敞口的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设有曝气头和第一接口,其中,所述曝气头的进气孔接收臭氧并且其出气孔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并朝向敞口一端设置;
13.填装部,其具有一两端敞口的中空腔室,所述中空腔室的第一敞口端与所述容置空间的敞口端相连通,所述中空腔室靠近第一敞口端填装有臭氧氧化催化剂;
14.出气部,其具有一端敞口的腔室以及设有用以排出臭氧氧化催化反应生成的气体的第二接口和用以循环污水的第三接口,所述腔室的敞口端与所述填装部的中空腔室的第二敞口端相连通;以及,
15.容器,所述容器具有盛装污水的封闭腔室并设有第四接口、第五接口、投加试剂以调节ph值的第六接口和获取循环污水的第七接口,其中,所述第四接口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曝气部的第一接口相连,所述第五接口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出气部的第三接口相连,使所述容器、所述出气部、所述填装部和所述曝气部构成具有循环污水水路的供臭氧氧化催化反应的密闭环境。
16.可选的,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以支撑所述出气部、所述填装部和所述曝气部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包括:圆盘部件、支撑杆和环形部件,其中,所述环形部件通过所述支撑杆支撑于所述圆盘部件的上方,所述环形部件的底面与所述支撑杆的一端相连,所述圆盘部件的上面与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环形部件的中心部用来穿过所述曝气部,所述环形部件上设有用来固定所述曝气部的固定部件。
17.可选的,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填装部的第一敞口端通过第一抱箍与所述曝气部的敞口端密封相连;和/或,所述填装部的第二敞口端通过第二抱箍与所述出气部的敞口端密封相连。
18.可选的,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填装部为具有中空部的柱状玻璃容器,所述中空部构成所述中空腔室。所述柱状玻璃容器的两端的外壁上均设有向外延伸用来固定所述第一抱箍、所述第二抱箍的凸起部件;所述柱状玻璃容器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曝气部、所述出气部紧密配合的密封圈。
19.可选的,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填装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中空腔室内的分隔栏,所述分隔栏位于所述催化剂的底层和上层,使所述催化剂夹设于所述分隔栏之间;所述分隔栏为带孔的圆型部件。
20.可选的,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空腔室的内壁沿周向向内延伸形成用以支撑所述分隔栏的圆环部件,所述圆环部件靠近所述曝气部一端。
21.可选的,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曝气部为第一玻璃容器,所述第一玻璃容器包括第一柱状部和第一半球部,所述第一半球部位于所述第一柱状部一端部,使所述第一柱状部的一端部封闭,构成所述容置空间;
22.所述第一半球部设有用以通过所述曝气头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曝气头的外壁紧密配合;所述第一柱状部和/或所述第一半球部的外壁上设有向外延伸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容置空间连通形成所述第一接口。
23.可选的,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口的数量为至少三个;
24.所述第一接口上设有通过螺纹连接的盖体;和/或,
25.所述曝气头与所述第一半球部一体成型。
26.可选的,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七接口设置于所述容器的下方,所述第七接口设有用来控制开关的阀门。
27.可选的,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气部为第二玻璃容器,所述第二玻璃容器包括第二柱状部和第二半球部,所述第二半球部位于所述第二柱状部一端部,使所述第二柱状部的一端部封闭,构成所述腔室;
28.所述第二半球部的外壁上设有向外延伸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腔室连通形成所述第二接口;
29.所述第二柱状部的外壁上设有向外延伸的第三通道,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腔室连通形成所述第三接口。
30.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1.本技术,由曝气部、填装部及出气部采用三段分节式拼装成一整体结构,便于拆卸、安装以及储存;填装部、出气部与容器相连通,使曝气部、填装部、出气部以及容器构成具有循环污水水路的供臭氧氧化催化反应的密闭环境,确保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水样的流动性,实现长时间的流动测试,能够满足几乎所有工业废水臭氧催化剂处理的实验过程。
32.本技术,通过在容器上设置投加试剂以调节ph值的第六接口和获取循环污水的第七接口,实现中途加药调节ph值、取样等功能,满足了臭氧模拟仪器的空白;进一步通过在填装部设置分隔栏填装催化剂,解决了臭氧催化剂随曝气在装置内飘动,导致臭氧催化剂堵塞曝气头影响实验结果。
附图说明
3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4.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模拟臭氧催化剂实验的污水处理模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5.图2本技术提供的填装部、曝气部和容器连接示意图;
36.图3本技术提供的支撑部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37.图4本技术提供的支撑部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38.图5本技术提供的曝气部的结构示意图;
39.图6本技术提供的填装部的结构示意图;
40.图7本技术提供的出气部的结构示意图;
41.图8本技术提供的容器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42.图9本技术提供的容器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43.图中标记分别表示为:填装部1、曝气部2、出气部3、容器4、支撑部5、第一管路6、第二管路7、第一抱箍8、第二抱箍9、圆盘部件51、支撑杆52、环形部件53、长方形的槽54、柱状玻璃容器11、催化剂12、分隔栏13、凸起部件14、第一玻璃容器21、曝气头22、第一接口23、进气孔2201、出气孔2202、第二玻璃容器31、第二接口32、第三接口33、第三玻璃容器41、顶盖42、第四接口43、第五接口44、第六接口45、第七接口46。
具体实施方式
4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下、左和右,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
45.本技术提供一种模拟臭氧催化剂实验的污水处理模拟装置,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的描述顺序不作为对本技术实施例优选顺序的限定。且在以下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46.请参阅图1,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模拟臭氧催化剂实验的污水处理模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本技术中,反应装置包括填装部1、曝气部2、出气部3以及容器4,如图2所示,将曝气部2、填装部1和出气部3从下到上依次连接为一体,并确保曝气部2与填装部1连接处的密封性,以及填装部1与出气部3连接处的密封性。
47.请参阅图5,曝气部2具有一端敞口的容置空间,容置空间设有曝气头22和第一接口23,其中,曝气头22的进气孔2201接收臭氧并且出气孔2202位于容置空间内并朝向敞口端设置。在一具体示例中,曝气头采用石英曝气头,石英曝气头的出气孔的孔径为120目,以满足抵抗臭氧腐蚀的要求,曝气头直径为45mm。
48.填装部1具有一两端敞口的中空腔室,中空腔室的第一敞口端与容置空间的敞口端相连通,使填装部1的中空腔室与曝气部2的容置空间相连通;中空腔室靠近第一敞口端附近填装有臭氧氧化催化剂12。臭氧和污水的有机物分子同时被吸附在催化剂12表面,二者发生反应。在具体实施时,填装部1的中空腔室内可以填装不同催化剂12并保持原本氧化效率。
49.出气部3具有一端敞口的腔室以及设有用以排出臭氧氧化催化反应生成的气体的第二接口32和用以循环污水的第三接口33,腔室的敞口端与填装部1的填装部1的中空腔室的第二敞口端相连通,使出气部3的腔室、填装部1的中空腔室以及曝气部2的容置空间三者
连通。
50.容器4具有盛装污水的封闭腔室并设有第四接口43、第五接口44、投加试剂以调节ph值的第六接口45和获取循环污水的第七接口46,其中,第四接口43通过第一管路6与曝气部2的第一接口23相连,第五接口44通过第二管路7与出气部3的第三接口33相连,使容器4、出气部3、填装部1和曝气部2构成具有循环污水水路的供臭氧氧化催化反应的密闭环境。污水从容器4中经由第一管路6依次进入曝气部2、填装部1和出气部3,并且经由第二管路7回流至容器4内构成循环水路。在一具体示例中,第一管路6、第二管路7均采用透明的pvdf软管。容器4可以完成中途取样、加药以调节ph等功能。
51.上述实施例中,曝气部2、填装部1和出气部3采用三段分节式固定,在不进行实验的时候可以拆卸,便于储存,进行实验的时进行组装,安装方便。由曝气部2、填装部1和出气部3的材质可以采用无钢化玻璃,三者组成的反应装置的最大容量可以为3l。需要说明的是,在反应装置的每一个接口处均配有密封圈,保证实验过程中全程密闭性。
52.在本技术另一些实施例中,模拟臭氧催化剂实验的污水处理模拟装置还包括:用以支撑出气部、填装部和曝气部的支撑部5。请参阅图3,支撑部5包括:圆盘部件51、支撑杆52和环形部件53,其中,环形部件53通过支撑杆52支撑于圆盘部件51的上方,构成两层支架。环形部件53的底面与支撑杆52的一端相连,圆盘部件51的上面与支撑杆52的另一端相连。在圆盘部件51上等间距焊接4根支撑杆52连接上部环形部件53。支撑杆52可以为钢条。在一具体示例中,圆盘部件51、支撑杆52和环形部件53均采用304或316不锈钢材质制成。采用支撑部5保证整个实验设备放置在支架内,避免以往实验装置摆放难的问题,以及圆盘部件51、支撑杆52和环形部件53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其表面不易产生腐蚀现象。
53.请参阅图4,环形部件53的中心部用来穿过曝气部,环形部件53上设有用来固定曝气部的固定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在环形部件53的上表面两侧开设长方形的槽54。在一具体示例中,圆盘部件为实心的不锈钢圆盘,不锈钢圆盘的尺寸参数为直径1500mm,厚度5mm。环形部件的尺寸参数为外直径800mm,内直径80mm。
54.在本技术另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填装部1的第一敞口端通过第一抱箍8与曝气部2的敞口端密封相连;填装部1的第二敞口端通过第二抱箍9与出气部3的敞口端密封相连。在一些实施例中,将第一抱箍8、第二抱箍9分别安装在填装部1的两端部分别用来连接曝气部2、出气部3,采用第一抱箍8、第二抱箍9便于填装部1与曝气部2、出气部3的快速拆卸和安装,同时确保三者之间接头处密封。第一抱箍8、第二抱箍9可以采用304或316不锈钢材质。
55.在本技术另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填装部1为具有中空部的柱状玻璃容器11,中空部构成中空腔室。在一具体示例中,柱状玻璃容器的尺寸参数为直径60mm,高500mm。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柱状玻璃容器11的两端的外壁上均设有向外延伸凸起部件14。凸起部件14用来固定第一抱箍8、第二抱箍9。凸起部件14的截面为三角形结构,便于固定第一抱箍8、第二抱箍9。柱状玻璃容器11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曝气部2、出气部3紧密配合的密封圈。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将填料部的两端分别与曝气部2、出气部3分别采用了抱箍固定,并配合密封圈使用,可以确保实验过程不出现漏水漏气的情况。密封圈的材质可以采用聚四氟。
56.在本技术另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填装部1还包括分隔栏13。分隔栏13设置于
中空腔室内用来分隔填装臭氧氧化催化剂。分隔栏13位于催化剂的底层和上层,使催化剂夹设于分隔栏13之间。通过设置分隔栏13一方面确保了催化剂不因为重力全部沉降在曝气口旁堵塞曝气口,另一方面防止了臭氧经过催化剂后转变为大气泡,降低氧化效率的情况出现。在具体实施时,在催化剂填装部的圆环部件上放置一片防止催化剂下落堵住曝气口,并在催化剂实际填装上方放置一片分隔栏,确保臭氧通过催化剂后重新分散为小气泡,提升氧化效率。
57.分隔栏为圆型部件,在圆型部件上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贯通厚度方向的孔。在一具体示例中,圆型部件的材质采用聚四氟乙烯,圆型部件的尺寸参数为直径60mm。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中空腔室的内壁沿周向向内延伸形成圆环部件,圆环部件用以支撑分隔栏。圆环部件靠近曝气部一端。圆环部件可以设置在填装部1下端向上50mm处。在一具体示例中,圆环部件的尺寸参数为外径60mm,内径45mm。
58.在本技术另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曝气部2为第一玻璃容器21,第一玻璃容器21包括第一柱状部和第一半球部,第一半球部位于第一柱状部一端部,使第一柱状部的一端部封闭,构成容置空间。在一具体示例中,第一柱状部的尺寸参数为直径60mm,高150mm。
59.第一半球部设有用以通过曝气头的通孔,通孔与曝气头的外壁紧密配合;在一些实施例中,曝气头可以通过玻璃一体化烧制连接在第一玻璃容器21的底端进气口(即第一半球部)上。
60.请参阅图5,第一玻璃容器21上配有多个第一接口23,可以方便实现曝气、水样循环。具体为在第一柱状部和/或第一半球部的外壁上设有向外延伸的第一通道,第一通道与容置空间连通形成第一接口2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接口23的数量为至少三个;第一接口23上设有通过螺纹连接的盖体;在一具体示例中,第一玻璃容器21配有四个附带螺纹及塑料盖的内径为8mm的第一接口23。其中,一个第一接口23位于第一玻璃容器21的底部,用来连接外部的臭氧源,实现进气。其他的第一接口23位于第一玻璃容器21的侧壁上,用来循环水样。
61.在本技术另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容器4为一带有顶盖42的第三玻璃容器41,其中,第三玻璃容器41的上端为敞口端,顶盖42盖于第三容器的敞口端上形成封闭腔室。在容器4的顶盖42上配备有六个附带螺纹及塑料盖的内径8mm接口用于循环水样或加药。确保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水样的流动性,足已完成长时间的流动测试。在一具体示例中,第三玻璃容器41的尺寸参数为高度150mm,直径100mm。
62.在本技术另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图9,第七接口46设置于容器4的下方,第七接口46设有用来控制开关的阀门。具体可以安装龙头控制开关。在容器4的下方配备有开关阀门,可以实现在实验过程中进行取样测试,以区别于以往臭氧实验只能停止实验后取样测试的情况,实现了臭氧实验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变。
63.在本技术另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出气部为第二玻璃容器31,第二玻璃容器31包括第二柱状部和第二半球部,第二半球部位于第二柱状部一端部,使第二柱状部的一端部封闭,构成腔室。在一具体示例中,第二柱状部的尺寸参数为直径60mm,高130mm。
64.第二半球部的外壁上设有向外延伸的第二通道,第二通道与腔室连通形成第二接口32。第二接口32位于第二玻璃容器31的顶部,用来出气。在一具体示例中,第二接口32的尺寸参数为内径8mm。
65.第二柱状部的外壁上设有向外延伸的第三通道,第三通道与腔室连通形成第三接口33。第三接口33位于第二玻璃容器31的侧壁,用来循环水样。在一具体示例中,第三接口33的尺寸参数为内径8mm。第三接口33的数量为两个。
6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玻璃容器配有多个附带螺纹及塑料盖的第三接口,用于水循环,完成了循环作用。
67.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模拟臭氧催化剂实验的污水处理模拟装置,其结构设计填补了现有臭氧催化剂废水处理的模拟实验器材缺失,解决了已有臭氧实验只能做静态实验的缺陷。采用以分接段式的设计结构确保了组装简单、拆卸方便、便于储藏及运输等。以及实现了在实验流程中实时取样检测,有助于污水处理行业的企业进行相关模拟。
68.应用例
69.本应用例的进气方式为气路进气,配以气体流量计。气体吸收瓶采用纯水与过量的碘化钾配制而成,使用的碘化钾晶体均为ar分析纯。使用的臭氧源由青岛国林型小型臭氧发生器(10g/h)提供。实验所选废水为某污水厂二级出水废水。
70.上述模拟臭氧催化剂实验的污水处理模拟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71.1、打开臭氧发生器进行预热,将分隔栏预先放置在填装部的圆环部件处,填装300g催化剂,并将另一块分隔栏放置在催化剂上方并压紧。按照从下到上曝气部、填装部及出气部的顺序依次连接,两处连接位置使用不锈钢快开抱箍进行固定确保密封。
72.2、使用pvdf软管连接臭氧发生器出气口与曝气部的曝气口,出气部的出气口与外部气体吸收瓶相连,使从出气部排出气体收纳于外部气体吸收瓶中。
73.3、使用pvdf软管将出气部侧面第三接口接在容器的顶端盖上第五接口,并将容器的底端的第四接口接在曝气部的侧面的第一接口。
74.4、上述装置安装完成后进行密封性测试,开启氧气输入,关闭臭氧发生控制器,在仪器全部接口处(pvdf软管接缝处、不锈钢箍处)滴加肥皂水,观察仪器整体是否有密封不到位处,出现则重新连接或更换配件,直到整体装置不出现漏气情况。
75.5、打开蠕动泵,调节流量至200ml/min,向容器内缓慢加入水样直到填充整个反应装置,观察反应装置没有漏水情况后打开臭氧发生器开始进气,同步打开计时器。
76.6、计时五分钟后打开容器的开关阀门,取样进行分析,同步更换进气浓度测定瓶与尾气吸收瓶,使用滴定法测定臭氧浓度,计算出投加量,结合水质分析结果确定催化剂效果。
77.7、在容器内添加10%稀硫酸,同步测定ph值,直到连续测定2min均为酸性,重复步骤6,观察酸性条件下催化剂效能。
78.实验完成后,关闭蠕动泵,关闭臭氧发生器,使用氧气清扫管路5min,拿出放置在进气浓度测定瓶与尾气吸收瓶中的曝气头,关闭氧气进气,排除反应器内的剩余水样,拆开第一抱箍、第二抱箍并倒出剩余催化剂,拆解气路并清洗。
79.以上对本技术提供模拟臭氧催化剂实验的污水处理模拟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模拟臭氧催化剂实验的污水处理模拟装置,用于模拟污水的臭氧处理过程,其特征在于,包括:曝气部,其具有一端敞口的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设有曝气头和第一接口,其中,所述曝气头的进气孔接收臭氧并且其出气孔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并朝向敞口一端设置;填装部,其具有一两端敞口的中空腔室,所述中空腔室的第一敞口端与所述容置空间的敞口端相连通,所述中空腔室靠近第一敞口端填装有臭氧氧化催化剂;出气部,其具有一端敞口的腔室以及设有用以排出臭氧氧化催化反应生成的气体的第二接口和用以循环污水的第三接口,所述腔室的敞口端与所述填装部的中空腔室的第二敞口端相连通;以及,容器,所述容器具有盛装污水的封闭腔室并设有第四接口、第五接口、投加试剂以调节ph值的第六接口和获取循环污水的第七接口,其中,所述第四接口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曝气部的第一接口相连,所述第五接口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出气部的第三接口相连,使所述容器、所述出气部、所述填装部和所述曝气部构成具有循环污水水路的供臭氧氧化催化反应的密闭环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臭氧催化剂实验的污水处理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以支撑所述出气部、所述填装部和所述曝气部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包括:圆盘部件、支撑杆和环形部件,其中,所述环形部件通过所述支撑杆支撑于所述圆盘部件的上方,所述环形部件的底面与所述支撑杆的一端相连,所述圆盘部件的上面与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环形部件的中心部用来穿过所述曝气部,所述环形部件上设有用来固定所述曝气部的固定部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臭氧催化剂实验的污水处理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装部的第一敞口端通过第一抱箍与所述曝气部的敞口端密封相连;和/或,所述填装部的第二敞口端通过第二抱箍与所述出气部的敞口端密封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拟臭氧催化剂实验的污水处理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装部为具有中空部的柱状玻璃容器,所述中空部构成所述中空腔室;所述柱状玻璃容器的两端的外壁上均设有向外延伸用来固定所述第一抱箍、所述第二抱箍的凸起部件;所述柱状玻璃容器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曝气部、所述出气部紧密配合的密封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拟臭氧催化剂实验的污水处理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装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中空腔室内的分隔栏,所述分隔栏位于所述催化剂的底层和上层,使所述催化剂夹设于所述分隔栏之间;所述分隔栏为带孔的圆型部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拟臭氧催化剂实验的污水处理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腔室的内壁沿周向向内延伸形成用以支撑所述分隔栏的圆环部件,所述圆环部件靠近所述曝气部一端。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臭氧催化剂实验的污水处理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部为第一玻璃容器,所述第一玻璃容器包括第一柱状部和第一半球部,所述第一半球部位于所述第一柱状部一端部,使所述第一柱状部的一端部封闭,构成所述容置
空间;所述第一半球部设有用以通过所述曝气头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曝气头的外壁紧密配合;所述第一柱状部和/或所述第一半球部的外壁上设有向外延伸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容置空间连通形成所述第一接口。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拟臭氧催化剂实验的污水处理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的数量为至少三个;所述第一接口上设有通过螺纹连接的盖体;和/或,所述曝气头与所述第一半球部一体成型。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模拟臭氧催化剂实验的污水处理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接口设置于所述容器的下方,所述第七接口设有用来控制开关的阀门。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模拟臭氧催化剂实验的污水处理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部为第二玻璃容器,所述第二玻璃容器包括第二柱状部和第二半球部,所述第二半球部位于所述第二柱状部一端部,使所述第二柱状部的一端部封闭,构成所述腔室;所述第二半球部的外壁上设有向外延伸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腔室连通形成所述第二接口;所述第二柱状部的外壁上设有向外延伸的第三通道,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腔室连通形成所述第三接口。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模拟臭氧催化剂实验的污水处理模拟装置,其包括:曝气部、填装部、出气部及容器,曝气部的容置空间设有曝气头和第一接口;填装部的中空腔室的第一敞口端与容置空间的敞口端相连通,中空腔室靠近第一敞口端填装有臭氧氧化催化剂;出气部设有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腔室的敞口端与填装部的中空腔室的第二敞口端相连通;容器具有盛装污水的封闭腔室并设有通过第一管路与曝气部的第一接口相连的第四接口、通过第二管路与出气部的第三接口相连第五接口。本申请的曝气部、填装部及出气部采用三段分节式连接方式,便于拆卸和安装;以及构成水样循环实现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流动性测试,能够满足几乎所有工业废水臭氧催化剂处理的实验过程。处理的实验过程。处理的实验过程。


技术研发人员:

王翼潇 周珉 王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上海化学工业区中法水务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6.01

技术公布日:

2022/11/14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9:21: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731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臭氧   柱状   催化剂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