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环火盖和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环火盖和燃烧器。


背景技术:



2.现阶段的组合燃烧器采用外侧大气式内侧红外的燃烧方式,为了保证火孔的面积内环采用整片向上的密族网孔结构,此时燃烧器中间没有二次空气补给所以无法增大内环负荷。由于密集朝天的孔,当发生液体溢出时脏物很容易通过网孔掉落至燃烧器内部。并且现阶段的内环火盖为了保证点火和保火性能的一致,导致点火针和热电偶的布置位置也受到了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内环火盖整片向上的密族网孔结构使得在发生液体溢出时脏物容易掉落至燃烧器内部,并且出火孔面积较小的内环火盖无法保证点火和保火一致性,提供一种内环火盖和燃烧器。
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5.一种内环火盖,所述内环火盖包括上盖、底座和多孔网板;所述多孔网板的形状为筒状,所述多孔网板的底部连接于所述底座上,所述上盖连接于所述多孔网板的顶部,所述多孔网板的侧面设有若干个火孔,多个所述火孔沿所述多孔网板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且多个所述火孔沿所述多孔网板的周向间隔设置。
6.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的结构形式,能够实现筒状的多孔网板上若干的所述火孔使得内环火盖的出火面积得到了保证,所述上盖设置于所述多孔网板的顶部避免燃烧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脏物掉落至内环火盖的内部影响燃烧器的使用。多个所述火孔周向间隔设置使得所述内环火盖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免于定位,通过多个所述火孔的设置扩大了出火孔的面积使得点火针与热电偶无需对于内环火盖的出火孔进行定位,避免因为定位错误从而降低了燃烧器的点火效率。
7.较佳地,所述内环火盖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连接于所述底座和所述上盖。
8.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的结构形式,能够实现所述固定件使得所述底座与所述上盖之间的连接得到了保证,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座分别设置于所述多孔网板的顶部与底部。通过固定件的连接使得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上盖与底座避免因为使用中燃烧发生的抖动而产生脱落等问题。固定件能够对于上盖与底座进行拉紧,使得所述多孔网板能够受到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座的挤压保证了内环火盖的稳定性。
9.较佳地,所述上盖的边缘处设置有第一环形凹槽,所述多孔网板的顶部卡设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和/或,所述上盖的中心设置有向下延伸凸起的中空连接腔,所述固定件连接于所述中空连接腔。
10.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的结构形式,能够实现所述多孔网板能够更稳定的与所述上盖进行结合。通过所述第一凹槽的设置,使得所述多孔网板相对于所述上盖不会在使用
过程中产生相对的水平方向偏移,从而造成所述多孔网板与所述上盖发生脱离。所述中空连接腔使得所述连接件能够插入所述中空连接腔的腔体内,从而使得所述中空连接腔与所述上盖之间实现连接。并且所述连接件插入所述中空连接腔内使得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上盖不会产生相对的水平方向偏移。
11.较佳地,所述底座的边缘处设置有第二环形凹槽,所述多孔网板的底部插入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和/或,所述底座的中心设置有连接孔,所述固定件穿设于所述连接孔。
12.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的结构形式,能够实现所述多孔网板能够更稳定的与所述底座进行结合。通过所述第二凹槽的设置,使得所述多孔网板相对于所述底座不会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相对的水平方向偏移,从而造成所述多孔网板与所述底座发生脱离。所述连接件穿设于所述连接孔,从而使得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底座连接,保证在使用过程中连接件与所述底座不会发生相对的水平方向偏移。连接件同时连接于所述底座与所述上盖,使得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座之间产生相向的压紧趋势,使得所述多孔网板的固定得到进一步保障。
13.较佳地,若干个所述火孔呈阵列分布,至少三个以上所述火孔沿所述多孔网板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
14.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的结构形式,能够实现所述多孔网板的表面都均匀分布有火孔,使得在使用所述内环火盖时四周的火焰保有量相同,从而实现均匀的燃烧。至少三个所述火孔沿所述多孔网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保证了内环火盖在高度方向的出火面积。同时所述火孔沿着所述多孔网板周向设置使得所述多孔网板的整体出火面积得到了保证。
15.较佳地,若干个所述火孔的面积总和大于600mm2。
16.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的结构形式,能够实现相对于火孔三倍的面积,头部的出气阻力更小。有利于燃烧器实现全预混燃烧或近似全预混燃烧,使得燃烧器的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
17.较佳地,所述多孔网板的厚度为0.7-1.1mm,所述火孔的直径为1.0-1.4mm。
18.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的结构形式,当所述多孔网板的厚度为0.7-1.1mm而所述火孔的直径为1.0-1.4mm时能够实现脏物由于所述多孔网板的厚度薄并且火孔小而无法停留,避免了赃物对于所述多孔网板的所述火孔造成堵塞,影响所述内环火盖的出火。
19.一种燃烧器,其包括所述的内环火盖。
20.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的结构形式,所述燃烧器能够通过设置所述内环火盖实现防止脏物掉落至燃烧器内部,并且获得相比于传统燃烧器三倍以上的出火面积,使得燃烧器在使用的过程中获得更好的保火性。
21.较佳地,所述燃烧器还包括混气室与外环火盖,所述底座和所述外环火盖均设置于所述混气室上,且所述外环火盖环绕于所述内环火盖,所述混气室设有若干个周向间隔分布的二次空气入口,所述二次空气入口自所述混气室的外侧面向内延伸并朝向所述多孔网板。
22.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的结构形式,能够实现所述外环火盖设置于所述内环火盖的外侧,且所述燃烧器设置有所述二次空气入口。所述二次空气入口能够为设置于所述外环火盖内部的内环火盖提供二次的空气使得内环的负荷提升,同时使得燃烧器所能产生的火焰量得到了提升。所述二次空气入口周向分布于所述混气室使得所述内环火盖所收到的二次空气更为均匀,使得内环火盖所产生的火焰也更为平均。
23.较佳地,所述燃烧器包括热电偶,所述热电偶设置于所述外环火盖与所述内环火盖之间,且所述热电偶靠近于所述多孔网板;和/或,所述燃烧器包括点火针,所述点火针设置于所述外环火盖与所述内环火盖之间,且所述点火针靠近于所述多孔网板。
24.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的结构形式,能够实现所述热电偶与所述点火针均设置于所述内环火盖与所述外环火盖之间并且靠近所述多孔网板,使得所述点火针与所述热电偶能够快速的对于燃烧器进行点火操作。并且由于所述内环火盖具有均匀分布并且面积较大的火孔,所述点火针与所述热电偶无需进行定位操作。
25.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26.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在燃烧器发生液体溢出时由于上盖的设置使得脏物不容易掉落至燃烧器内部,并其多孔网板尺寸使得脏物难以停留在火孔避免火孔的堵塞。火孔的面积组合为传统火孔的三倍以上保证点火和保火一致性,从而使得点火针与热电偶的设置不受到内环火盖定位的限制。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内环火盖结构示意图;
2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3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多孔网板的结构示意图;
31.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32.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外环火盖的结构示意图;
33.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混气室的结构示意图。
34.附图标记说明:
35.内环火盖1
36.多孔网板11
37.上盖12
38.底座13
39.第一环形凹槽122
40.中空连接腔121
41.火孔111
42.第二环形凹槽132
43.连接孔131
44.外环火盖2
45.混气室3
46.二次空气入口31
47.热电偶4
48.点火针5
具体实施方式
49.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50.如图2所示,一种内环火盖1,内环火盖1包括上盖12、底座13和多孔网板11;多孔网板11的形状为筒状,多孔网板11的底部连接于底座13上,上盖12连接于多孔网板11的顶部,多孔网板11的侧面设有若干个火孔111,多个火孔111沿多孔网板11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且多个火孔111沿多孔网板11的周向间隔设置。
51.在本实施例中,能够实现筒状的多孔网板11上若干的火孔111使得内环火盖1的出火面积得到了保证,上盖12设置于多孔网板11的顶部,上盖12为无孔的上盖因此不具备使得脏物掉落的空间。避免燃烧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脏物掉落至内环火盖1的内部影响燃烧器的使用造成燃烧器的脏物堆积从而影响点火与燃烧的效率。多个火孔111周向间隔设置使得内环火盖1在使用的过程中向四周释放的火焰强度相同,并且多孔网板11表面均有着较大的单位出火面积使得点火针5均能够对于燃烧器进行电火,使得内环火盖1能够免于定位。相比于传统的内环火盖需要进行火盖的定位,使得出火孔与点火针5对应,容易因为定位的偏差造成内环火盖1与点火针5的偏移从而影响点火成功率。通过多个火孔111的设置扩大了出火面积使得点火针5与热电偶4无需对于内环火盖1的出火孔111进行定位,在靠近内环火盖1的位置即可设置点火针5,避免因为定位错误从而降低了燃烧器的点火效率。
52.如图2、图3、图4、图5所示,内环火盖1包括固定件,固定件连接于底座13和上盖12。
53.在本实施例中,能够实现固定件使得底座13与上盖12之间的连接得到了保证,上盖12与底座13分别设置于多孔网板11的顶部与底部。通过固定件的连接使得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上盖12与底座13避免因为使用中燃烧发生的抖动而产生脱落等问题。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件采用螺钉而连接孔131与中空连接腔121内设置有螺纹,螺钉通过底座的连接孔131插入底座并连接于上盖的中空连接腔121,螺钉的成本较低且便于安装。螺钉与中空连接腔121以及连接孔131内的螺纹进行啮合。通过螺纹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拉紧连接孔131与中空连接腔121,以此实现固定件对于上盖12与底座13进行拉紧,使得多孔网板能够受到上盖12与底座13的挤压,使得内环火盖1能够同时受到来自上盖12与底座13的力以此保证了内环火盖1的稳定性。
54.如图3所示,上盖12的边缘处设置有第一环形凹槽122,多孔网板11的顶部卡设于第一环形凹槽122。
55.在本实施例中,能够实现多孔网板11能够更稳定的与上盖12进行结合。通过第一环形凹槽122的设置,将多孔网板11的顶部直接插入第一环形凹槽122使得多孔网板11能够与上盖12形成有效的配合关系。通过第一环形凹槽122的凹槽壁作为限位,由于燃烧器在使用过程中会向外喷射火焰会对于多孔网板11有推动作用,通过第一环形凹槽122有效使得多孔网板11相对于上盖12不会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相对的水平方向偏移,避免造成多孔网板11与上盖12发生脱离。
56.如图3所示,上盖12的中心设置有向下延伸凸起的中空连接腔121,固定件连接于中空连接腔121。
57.在本实施例中,中空连接腔121使得连接件能够插入中空连接腔121的腔体内,从而使得中空连接腔121与上盖12之间实现连接。中空连接腔121的内部设置有螺纹,通过螺纹与螺钉的配合使得上盖12与固定件形成相对静止的状态,避免了上盖在使用的过程中发
生频繁的相对于燃烧器本体的转动。也同样避免了上盖12相对于多孔网板11发生脱落。并且连接件插入中空连接腔121内使得连接件与上盖12不会产生相对的水平方向的偏移。
58.如图5所示,底座13的边缘处设置有第二环形凹槽132,多孔网板11的底部插入第二环形凹槽132。
59.在本实施例中,能够实现多孔网板11能够更稳定的与底座13进行结合。通过第二环形凹槽132的设置,通过第二环形凹槽132的槽壁作为限位,限制多孔网板11相对于第二环形凹槽132发生水平方向的偏移。使得多孔网板11相对于底座13不会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相对的水平方向偏移,从而造成多孔网板11与底座13发生脱离影响内环火盖1的使用。
60.如图5所示,底座13的中心设置有连接孔131,固定件穿设于连接孔131。
61.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穿设于连接孔131,从而使得连接件与底座13连接,保证在使用过程中连接件与底座13不会发生相对的水平方向偏移。本实施例中连接件为螺钉,连接孔131的内部设有螺纹,螺钉与螺纹进行啮合起到紧固作用。连接件同时连接于底座13与上盖12,通过螺钉的啮合作用,使得上盖12与底座13之前通过螺钉连接固定并产生相对静止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相对偏移,通过与第一环形凹槽122与第二环形凹槽132的配合使得多孔网板11不会脱离上盖12与底座13。通过螺钉锁紧作用于螺纹使得上盖12与底座13之间产生相向的压紧趋势,上盖12与底座13同时挤压设置于中间的多孔网板11,使得多孔网板11的固定得到进一步保障。
62.如图4所示,若干个火孔111呈阵列分布,至少三个以上火孔111沿多孔网板11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
63.在本实施例中,能够实现多孔网板11的表面都均匀分布有火孔111,使得在使用内环火盖1时四周的火焰保有量相同,从而实现均匀的燃烧。并且均匀的火孔能够使得点火针5与热电偶4的设置方向不受到限制。至少三个火孔111沿多孔网板11高度方向间隔设置保证了内环火盖1在高度方向的出火面积。同时火孔111沿着多孔网板11周向设置使得多孔网板11的整体出火面积得到了保证。在本实施例中沿着多孔网板11竖直方向的火孔数量为7个火孔111,使得多孔网板具有足够的出火面积并且减小了出火的阻力有利于燃烧进行。
64.如图4所示,若干个火孔111的面积总和大于600mm2。
65.在本实施例中,能够实现一般内环火盖的出火面积为200mm2,当火孔111的面积总和大于600mm2实现相对于传统火孔111三倍的面积,使得出火的面积更多。在燃烧器使用过程中头部的出气阻力更小火焰能够在较小的阻力情况下进行燃烧减少了燃气的浪费。在获得更大的燃烧面积的同时,有利于燃烧器实现全预混燃烧或近似全预混燃烧,使得燃烧器的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
66.如图4所示,多孔网板11的厚度为0.7-1.1mm,火孔111的直径为1.0-1.4mm。
67.在本实施例中,当多孔网板11的厚度为0.7-1.1mm而火孔111的直径为1.0-1.4mm时能够实现脏物由于多孔网板11的厚度薄并且火孔111小而无法停留。较小的脏物由于多孔网板11的厚度过薄无法提供足够的静摩擦力给脏物,使得脏物无法停留在火孔111上从而堵塞火孔111,及时短暂的停留因为脏物较薄较小,能够伴随燃烧器的工作所产生的高温碳化脱落。而较大的脏物由于火孔111密集但是较小的特性无法通过火孔111,避免了赃物对于多孔网板11的火孔111造成堵塞,从而影响内环火盖1的出火。
68.如图1所示,一种燃烧器,其包括的内环火盖1。
69.在本实施例中,燃烧器能够通过设置内环火盖1的上盖12实现防止脏物直接从上方掉落至燃烧器内部,并且多孔网板11本体厚度为0.7-1.1mm,火孔111的直径为1.0-1.4mm,使得脏物无法在较薄的火孔111上停留亦或者无法通过火孔111。并且通过多孔网板11的侧面设有若干个火孔111,多个火孔111沿多孔网板11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且多个火孔111沿多孔网板11的周向间隔设置获得相比于传统燃烧器三倍以上的出火面积,使得燃烧器在使用的过程中获得更好的保火性。均匀的火孔分布也是的燃烧器点火针5与热电偶4的设置免于定位,避免了因为内环火盖1定位不准的问题造成燃烧器的点火效果不佳。
70.如图1、图6、图7所示,燃烧器还包括混气室3与外环火盖2,底座13和外环火盖2均设置于混气室3上,且外环火盖2环绕于内环火盖1,混气室3设有若干个周向间隔分布的二次空气入口31,二次空气入口31自混气室3的外侧面向内延伸并朝向多孔网板11。
71.在本实施例中,能够实现外环火盖2设置于内环火盖1的外侧,且燃烧器设置有二次空气入口31。二次空气入口31能够为设置于外环火盖2内部的内环火盖1提供二次的空气使得内环的负荷提升。当燃烧器使用时当燃烧器使用至外环火盖2时,内环火盖1与外环火盖2需要同时进行工作,此时外环火盖会消耗大量的空气使得内环火盖能够获得的空气较少无法实现混合燃烧,通过二次空气入口31能够使得内环火盖1获得跟多的空气。从而使得内环火盖1能够持续的充分燃烧也使得内环火盖能够设置更大的燃烧负荷提高燃烧器的燃烧负荷,同时使得燃烧器所能产生的火焰量得到了提升。二次空气入口31周向分布于混气室3使得内环火盖1所收到的二次空气更为均匀,能够使得内环火盖1获得来自多方向的空气使得内环火盖1所产生的火焰也更为平均避免出现燃烧不均匀的现象。
72.如图1所示,燃烧器包括热电偶4,热电偶4设置于外环火盖2与内环火盖1之间,且热电偶4靠近于多孔网板11;和/或,燃烧器包括点火针5,点火针5设置于外环火盖2与内环火盖1之间,且点火针5靠近于多孔网板11。
73.在本实施例中,能够实现热电偶4设置于内环火盖1与外环火盖2之间并且靠近多孔网板11,由于多孔网板11设置有均匀的火孔111并且火孔111的面积总和大于600mm2有足够的出火面积,使得热电偶4能够快速的对于燃烧器进行点火操作,无需对于内环火盖1进行定位操作。在靠近内环火盖1的多孔网板11处就能使得热电偶4有效的进行工作。
74.如图1所示,燃烧器包括点火针5,点火针5设置于外环火盖2与内环火盖1之间,且点火针5靠近于多孔网板11。
75.在本实施例中,能够实现点火针5均设置于内环火盖1与外环火盖2之间并且靠近多孔网板11,由于多孔网板11设置有均匀的火孔111并且火孔111的面积总和大于600mm2有足够的出火面积,使得点火针5能够快速的对于燃烧器进行点火操作,无需对于内环火盖1进行定位操作。在靠近内环火盖1的多孔网板11处就能使得点火针5有效的进行点火工作,避免了内环火盖1在制造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孔位偏差。
76.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内环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火盖包括上盖、底座和多孔网板;所述多孔网板的形状为筒状,所述多孔网板的底部连接于所述底座上,所述上盖连接于所述多孔网板的顶部,所述多孔网板的侧面设有若干个火孔,多个所述火孔沿所述多孔网板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且多个所述火孔沿所述多孔网板的周向间隔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环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火盖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连接于所述底座和所述上盖。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环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的边缘处设置有第一环形凹槽,所述多孔网板的顶部卡设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和/或,所述上盖的中心设置有向下延伸凸起的中空连接腔,所述固定件连接于所述中空连接腔。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环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边缘处设置有第二环形凹槽,所述多孔网板的底部插入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和/或,所述底座的中心设置有连接孔,所述固定件穿设于所述连接孔。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环火盖,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火孔呈阵列分布,至少三个以上所述火孔沿所述多孔网板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环火盖,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火孔的面积总和大于600mm2。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环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网板的厚度为0.7-1.1mm,所述火孔的直径为1.0-1.4mm。8.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内环火盖。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还包括混气室与外环火盖,所述底座和所述外环火盖均设置于所述混气室上,且所述外环火盖环绕于所述内环火盖,所述混气室设有若干个周向间隔分布的二次空气入口,所述二次空气入口自所述混气室的外侧面向内延伸并朝向所述多孔网板。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包括热电偶,所述热电偶设置于所述外环火盖与所述内环火盖之间,且所述热电偶靠近于所述多孔网板;和/或,所述燃烧器包括点火针,所述点火针设置于所述外环火盖与所述内环火盖之间,且所述点火针靠近于所述多孔网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环火盖和燃烧器,所述内环火盖包括上盖、底座和多孔网板;所述多孔网板的形状为筒状,所述多孔网板的底部连接于所述底座上,所述上盖连接于所述多孔网板的顶部,所述多孔网板的侧面设有若干个火孔,多个所述火孔沿所述多孔网板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且多个所述火孔沿所述多孔网板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上盖能够避免燃烧器使用时产生的脏物掉落至所述内环火盖内部,且筒状所述多孔网板的设置在保证更大出火面积的同时提供了设置二次空气补给的空间,也使得点火针与热电偶的布置不受限。的布置不受限。的布置不受限。


技术研发人员:

张波 陈迪龙 俞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1.25

技术公布日:

2023/3/7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2:54: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7103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多孔   内环   网板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