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镜头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光学元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光学镜头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光学镜头技术的不断发展,光学镜头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在智能手机、安防监控、汽车辅助驾驶、智能检测以及虚拟现实等多个领域中光学镜头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光学镜头能够摄取外部图像,并借助处理器将摄取的外部图像展现给用户。
3.相关技术中,光学镜头一般包括镜筒和透镜。为了满足越来越高的拍摄要求,光学镜头中透镜的数量通常为多个,多个透镜沿镜筒的轴向依次间隔设置。虽然透镜数量的增多提高了用户体验,但是敏感透镜也即靠近镜筒前端面的透镜设置不够合理,进而容易产生杂散光,影响透镜的可靠性。与此同时,光学镜头使用过程中若温度出现较大变化,那么透镜则极易出现起雾、顶出和翘起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改善因较大的温差而导致透镜出现起雾、顶出和翘起的现象,可靠性高的光学镜头和电子设备。
5.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光学镜头,包括:镜筒;透镜组,设于所述镜筒内;所述透镜组包括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以及至少一个间隔件,位于所述镜筒内;所述至少一个间隔件包括抵设于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第一间隔件,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边缘与所述第一间隔件的物侧面至少部分接触;其中,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中的其中一个具有正光焦度,另外一个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一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1、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12、所述第一间隔件的最大厚度cp1以及所述镜筒朝向所述物侧的端面与所述第一间隔件的物侧面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隔ep01满足以下条件:0.1《(ep01
×
cp1)/(ct1
×
t12)《5.0。
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五透镜中折射率最大的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和像侧面的曲率半径均为负值。
7.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和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负值。
8.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大于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中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和/或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大于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四透镜中任意一个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9.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5、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6以及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8满足以下条件:r5《r6《r8《-0.01。
1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所述第一间隔件的物侧面内径d1s以及所述第一间隔件的像侧面内径d1m满足以下条件:-25.0《(r2+r3)/(d1s+d1m)《10.0。
1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透镜的折射率n1、所述第二透镜的折射率n2、所述第二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二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12以及所述第一间隔件的最大厚度cp1满足以下条件:0.01《(n2-n1)
×
(t12+ct2)/cp1《5.0。
1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镜筒沿所述光轴方向的最大高度l、所述镜筒朝向所述像侧的端面外径d0m以及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与所述透镜组中最临近所述像侧的透镜的像侧面在所述光轴上的间距td满足以下条件:2.0《d0m/(l-td)《6.0。
13.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镜筒临近所述物侧的内壁形成有与所述第一透镜相对设置的承靠部,所述承靠部具有与所述光轴垂直的第一承靠面,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边缘与所述第一承靠面至少部分接触;所述第一承靠面形成有自其内边沿延伸至其外边沿的第一凹槽。
1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沿所述镜筒的周向、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个相对侧壁之间具有夹角。
1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夹角a、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光轴方向的深度d以及沿所述镜筒的周向、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个相对侧壁之间的最小距离b满足以下条件:0≤a≤45
°
,10≤b/d≤20。
1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五透镜中至少一个透镜的外周面形成有第一切边面,所述第一切边面与所述镜筒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一通道。
17.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通道沿垂直所述光轴方向的宽度c满足以下条件:0.1≤c≤0.13。
18.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至少一个所述间隔件的外周面形成有第二切边面,所述第二切边面与所述镜筒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二通道;和/或,至少一个所述间隔件的物侧面和/或像侧面形成有径向贯穿所述间隔件的第二凹槽。
19.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间隔件为塑料间隔件或金属间隔件。
2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间隔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间隔件中至少一个所述间隔件为最大厚度小于0.1mm的薄间隔件,所述薄间隔件形成有所述第二切边面。
2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间隔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间隔件中至少一个所述间隔件为最大厚度大于0.1mm的厚间隔件,所述厚间隔件形成有所述第二切边面和/或所述第二凹槽。
2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通道沿垂直所述光轴方向的宽度e满足以下条件:0.05≤e≤0.1。
23.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光学镜头还包括:固定件,设于所述镜筒内;所述固定件位于所述透镜组朝向所述像侧的一侧,所述透镜组中最临近所述像侧的透镜的像侧面与所述固定件的物侧面至少部分接触;所述固定件的外周面形成有第三切边面,所述第三切边面与所述镜筒的内壁之前形成有第三通道,所述固定件的物侧面和/或像侧面形成有径向贯穿所述固定件的第三凹槽;滤片,抵设于所述固定件的像侧面,且所述滤片与
所述固定件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
2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通道沿垂直所述光轴方向的宽度f满足以下条件:0.05≤f≤0.1。
2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间隔件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三透镜之间、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四透镜之间和/或所述第四透镜与所述第五透镜之间设有所述间隔件。
2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多个所述间隔件中位于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四透镜之间的所述间隔件为第三间隔件;其中,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6、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7、所述第三间隔件的物侧面外径d3s以及所述第三间隔件的像侧面外径d3m满足以下条件:2.0《d3s/r6-d3m/r7《2.0。
27.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多个所述间隔件中位于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四透镜之间的所述间隔件为第三间隔件;其中,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5、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8、所述第三间隔件的物侧面内径d3s以及所述第三间隔件的像侧面内径d3m满足以下条件:-7.0《(r5-r8)/(d3s+d3m)《0。
28.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多个所述间隔件中位于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四透镜之间的所述间隔件为第三间隔件;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的散系数v1、所述第二透镜的散系数v2、所述第三透镜的散系数v3、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23、所述第一间隔件的最大厚度cp1以及所述第三间隔件的最大厚度cp3满足以下条件:3.0mm-1
《[v2-(v1+v3)]/(cp1+cp3+t23)《10.0mm-1

[0029]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多个所述间隔件中位于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四透镜之间的所述间隔件为第三间隔件;其中,所述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所述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四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34以及所述第三间隔件的最大厚度cp3满足以下条件:3.0《(f3
×
f4)/(t34
×
cp3)《10.0。
[0030]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多个所述间隔件中位于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四透镜之间的所述间隔件为第三间隔件、位于所述第四透镜与所述第五透镜之间的所述间隔件为第四间隔件;其中,所述第四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4、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45、所述第四间隔件的最大厚度cp4以及所述第三间隔件的像侧面与所述第四间隔件的物侧面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隔ep34满足以下条件:-0.2《(ep34+cp4)/(ct4+t45)《2.0。
[0031]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多个所述间隔件中位于所述第四透镜与所述第五透镜之间的所述间隔件为第四间隔件;其中,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8、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9、所述第四间隔件的物侧面外径d4s以及所述第四间隔件的物侧面内径d4s满足以下条件:-10.0《(r8+r9)/(d4s-d4s)《-1.0。
[0032]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多个所述间隔件中位于所述第四透镜与所述第五透镜之间的所述间隔件为第四间隔件;其中,所述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所述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所述第四间隔件的物侧面内径d4s以及所述第四间隔件的像侧面内径d4m满足以下条件:|(d4s+d4m)/(f4+f5)|《40.0。
[0033]
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成像元件以及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光学镜头;成像元件用于将所述光学镜头形成的光学图像转换为电信号。
[0034]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镜头和电子设备,通过在镜筒内设置至少一个间隔件并利用第一间隔件、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镜筒之间的参数关系式,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因光线衍射导致的杂散光,进而有助于控制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位置和结构的稳定性,而且还可以改善因较大的温差而导致透镜出现起雾、顶出和翘起的现象。此外,本技术实施方式通过合理配置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的光焦度,有助于稳定通过光阑的光线,进而提高成像质量。
[0035]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0036]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方案,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在附图中:
[0037]
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光学镜头的剖视示意图;
[0038]
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1-1的光学镜头的剖视示意图;
[0039]
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1-2的光学镜头的剖视示意图;
[0040]
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1-3的光学镜头的剖视示意图;
[0041]
图5至图8分别示出了实施例1-1、实施例1-2或实施例1-3的光学镜头的轴上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和倍率差曲线;
[0042]
图9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2-1的光学镜头的剖视示意图;
[0043]
图10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2-2的光学镜头的剖视示意图;
[0044]
图1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2-3的光学镜头的剖视示意图;
[0045]
图12至图15分别示出了实施例2-1、实施例2-2或实施例2-3的光学镜头的轴上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和倍率差曲线;
[0046]
图1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3-1的光学镜头的剖视示意图;
[0047]
图1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3-2的光学镜头的剖视示意图;
[0048]
图18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3-3的光学镜头的剖视示意图;
[0049]
图19至图22分别示出了实施例3-1、实施例3-2或实施例3-3的光学镜头的轴上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和倍率差曲线;
[0050]
图23是根据本技术的镜筒的俯视示意图;
[0051]
图24是根据本技术的镜筒的立体示意图;
[0052]
图25是根据本技术的光学镜头的阶梯剖视示意图;
[0053]
图26是图25在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54]
图27是根据本技术的第一透镜的立体示意图;
[0055]
图28是根据本技术的第一间隔件的立体示意图。
[0056]
附图标记:
[0057]
e1、第一透镜;e2、第二透镜;e3、第三透镜;e4、第四透镜;e5、第五透镜;
[0058]
p1、第一间隔件;p2、第二间隔件;p3、第三间隔件;p4、第四间隔件;
[0059]
p5、固定件;f1、滤片;100、承靠部;101、第一承靠面;102、第一凹槽;
[0060]
201、第一切边面;202、第一通道;301、第二切边面;302、第二通道;
[0061]
303、第二凹槽;401、第三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62]
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状态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状态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63]
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0064]
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65]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技术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技术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0066]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67]
结合图1至图21所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光学镜头,该光学镜头包括镜筒、透镜组和至少一个间隔件;其中,透镜组设于镜筒内;透镜组包括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和第五透镜e5;至少一个间隔件位于镜筒内;至少一个间隔件包括抵设于第一透镜e1的像侧面的第一间隔件p1,第一透镜e1的像侧面的边缘与第一间隔件p1的物侧面至少部分接触;其中,第一透镜e1和第二透镜e2中的其中一个具有正光焦度,另外一个具有负光焦度;第一透镜e1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1、第一透镜e1和第二透镜e2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12、第一间隔件p1的最大厚度cp1以及镜筒朝向物侧的端面与第一间隔件p1的物侧面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ep01满足以下条件:0.1《(ep01
×
cp1)/(ct1
×
t12)《5.0。
[0068]
由于光线穿过第二透镜e2后转变为发散光,因此本技术实施方式通过在镜筒内设置至少一个间隔件并利用第一间隔件p1、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和镜筒之间的参数关系式,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因光线衍射导致的杂散光,进而有助于控制第一透镜e1和第二透镜e2位置和结构的稳定性,而且还可以改善因较大的温差而导致透镜出现起雾、顶出和翘起的现象。此外,本技术实施方式通过合理配置第一透镜e1和第二透镜e2的光焦度,有助于稳定通过光阑的光线,进而提高成像质量。
[0069]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未违背本技术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可通过改变透镜组中透镜的数量来获得本技术描述的各个效果,也就是说,透镜组中的透镜数量并不局限于五个,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增加其他透镜。
[0070]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和第五透镜e5中折射率最大的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和像侧面的曲率半径均为负值。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可使整个光学镜头的主光线照射至像面时能够具有较大的入射角度,以匹配感光芯片接收光线的角度,从而有助于提高整个光学镜头的成像品质。例如,第一透镜e1至第五透镜e5中第二透镜e2的折射率最大,第二透镜e2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和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4均为负值。
[0071]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五透镜e5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大于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和第五透镜e5中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和/或第五透镜e5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大于第三透镜e3和第四透镜e4中任意一个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将第五透镜e5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配置为大于第三透镜e3至第五透镜e5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或者大于第三透镜e3和第四透镜e4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有助于矫正球差,改善中心视场附近的成像质量。
[0072]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透镜e3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5、第三透镜e3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6以及第四透镜e4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8满足以下条件:r5《r6《r8《-0.01。本技术实实施例通过合理配置第三透镜e3的物侧面和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以及第四透镜e4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有助于提升镜头的解像力,进而降低垂轴差。
[0073]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镜e1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第二透镜e2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第一间隔件p1的物侧面内径d1s以及第一间隔件p1的像侧面内径d1m满足以下条件:-25.0《(r2+r3)/(d1s+d1m)《10.0。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利用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和第一间隔件p1的上述参数关系式,不仅可以有效减小通过第一透镜e1像侧非有效径部分的光线,进而提高成像质量,而且还可以减小第一透镜e1和第二透镜e2处杂散光的产生。
[0074]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镜e1的折射率n1、第二透镜e2的折射率n2、第二透镜e2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第一透镜e1与第二透镜e2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12以及第一间隔件p1的最大厚度cp1满足以下条件:0.01《(n2-n1)
×
(t12+ct2)/cp1《5.0。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利用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和第一间隔件p1之间的上述参数关系式,有助于汇聚射入光学镜头的光线,进而提升整个光学镜头的视场角以及光学镜头在不同温度下的像质表现。
[0075]
在一些实施例中,镜筒沿光轴方向的最大高度l、镜筒朝向像侧的端面外径d0m以及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与透镜组中最临近像侧的透镜的像侧面在光轴上的间距td满足以下条件:2.0《d0m/(l-td)《6.0。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利用镜筒、第一透镜e1以及最后一个透镜之间的参数关系式,不仅有助于控制镜筒的后端即镜筒朝向像侧的一端,以向模组元件提供足够空间,而且还可以在镜筒的前端也即镜筒朝向物侧的一端留有一定避空,以避免第一透镜e1被碰伤。
[0076]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4和图25所示,镜筒临近物侧的内壁形成有与第一透镜e1相对设置的承靠部100,承靠部100具有与光轴垂直的第一承靠面101,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的边缘与第一承靠面101至少部分接触;第一承靠面101形成有自其内边沿延伸至其外边沿
的第一凹槽102。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在镜筒用于承靠第一透镜e1的第一承靠面101形成第一凹槽102,便可以利用第一凹槽102的内壁与第一透镜e1的物侧围设形成用于光学镜头内部气体排出的物侧通道,以保证光学镜头内气体从物侧通道顺畅逃逸。需要说明的是,镜筒的承靠部100既可以是一个完整的环形结构,也可以包括多个形成于镜筒内壁的凸起结构,多个凸起结构沿镜筒的周向间隔分布,其中至少一个凸起结构形成有第一凹槽102。
[0077]
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方式中图1至图4、图9至图11以及图16至图18均为光学镜头在非气体逃逸方向的剖视示意图,也就是说,若镜筒形成有第一凹槽101,那么在上述剖视图中第一凹槽101被遮挡而无法看到。而本技术实施方式中图25为光学镜头在气体逃逸方向和非气体逃逸方向的阶梯剖视示意图,以该剖视示意图的方位为基准,光轴上方区域为光学镜头在气体逃逸方向的剖视图,光轴下方区域为光学镜头在非气体逃逸方向的剖视图,也就是说,光轴下方区域未设置第一凹槽101或者第一凹槽101被遮挡而无法看到。
[0078]
图23为镜筒自像侧至物侧的方向俯视的示意图,再结合图23所示,沿镜筒的周向、第一凹槽102的两个相对侧壁之间具有夹角a。为了在保证第一承靠面101有足够的面积承靠第一透镜e1的同时,使得光学镜头内的气体能够顺利逃逸,夹角a、第一凹槽102沿光轴方向的深度d以及沿镜筒的周向、第一凹槽102的两个相对侧壁之间的最小距离b满足以下条件:0≤a≤45
°
,10≤b/d≤20。
[0079]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5和图27所示,第一透镜e1至第五透镜e5中至少一个透镜的外周面形成有第一切边面201,第一切边面201与镜筒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一通道202。由此,第一切边面201的存在,使得具有该第一切边面201的透镜与镜筒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一通道202,从而不仅可以将第一通道202作为进胶口的残留避空,而且还可以利用第一通道202实现透镜之间的气体逃逸。其中,第一切边面201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曲面。例如,如图25所示,第一透镜e1至第五透镜e5的外周面均形成有第一切边面201,也就是说,第一透镜e1至第五透镜e5的部分外边缘均被切除进而形成第一切边面201,由此将第一透镜e1至第五透镜e5安装在镜筒内以后,其第一切边面201与镜筒的内壁之间就会形成有第一通道202。当然,第一透镜e1至第五透镜e5中也可以一部分透镜形成有第一切边面201,剩余一部分没有形成第一切边面201。作为示例,第一透镜e1的外周面形成有第一切边面201,且第一透镜e1与镜筒之间形成的第一通道202与第一凹槽102连通。
[0080]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6所示,第一通道202沿垂直光轴方向的宽度c满足以下条件:0.1≤c≤0.13。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合理配置第一通道202的宽度,不仅可以保证胶口残留的避空深度,而且还能保证透镜之间气体的顺利逃逸。
[0081]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5和图28所示,至少一个间隔件的外周面形成有第二切边面301,也就是说,该间隔件的部分外边缘被切除进而形成第二切边面301,第二切边面301与镜筒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二通道302;和/或,至少一个间隔件的物侧面和/或像侧面形成有径向贯穿间隔件的第二凹槽303。由此,第二切边面301的存在,使得具有该第二切边面301的间隔件与镜筒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二通道302,从而不仅可以将第二通道302作为该间隔件进胶口的残留避空,而且还可以利用第二通道302实现透镜之间的气体逃逸。另外,第二凹槽303的存在也可以实现透镜之间的气体逃逸。由上可知,鉴于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在间隔件上设置第二切边面301和/或第二凹槽303可以实现透镜之间的气体逃逸,从而将该光学镜头应用于移动终端例如手机或平板电脑时,第二切边面301和/或第二凹槽303的存在
能够使该光学镜头的内部和外部气压处于平衡状态,从而能够进一步改善因温度剧烈变化而导致透镜出现起雾、顶出和翘起的现象,进而使得光学镜头在满足光学需求的前提下还能够承受各种使用环境带来的可靠性考验。其中,间隔件可以但不限于是塑料间隔件或金属间隔件,本技术对此并不作限定。需要说明的是,间隔件既可以是一个完整的环形结构,也可以包括多个沿镜筒的周向间隔分布的扇形结构,也就是说,多个扇形结构呈环形分布,其中至少一个扇形结构形成有第二切边面301和/或第二凹槽303。
[0082]
例如,如图28所示,间隔件为环形结构,也就是说,间隔件具有内径面、外径面以及呈环形的物侧面和像侧面,间隔件的物侧面和像侧面相对设置,间隔件的外径面自其物侧面的外边沿延伸至像侧面的外边沿,间隔件的内径面自其物侧面的内边沿延伸至像侧面的内边沿。作为示例,间隔件的外径面和/或内径面与光轴平行。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间隔件p1至第四间隔件p4均可以采用如图28所示结构形式的间隔件,当然第一间隔件p1至第四间隔件p4中的任意一个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形式的间隔件,本技术对此不作限定。同理,第一透镜e1至第五透镜e5均可以采用如图27所示结构形式的透镜,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形式的透镜。
[0083]
作为示例,如图25所示,第一间隔件p1至第四间隔件p4的外周面均形成有第二切边面301,也就是说,第一间隔件p1至第四间隔件p4的部分外边缘均被切除进而形成第二切边面301;和/或第一间隔件p1至第四间隔件p4的物侧面和/或像侧面形成有径向贯穿间隔件的第二凹槽303。当然,第一间隔件p1至第四间隔件p4中也可以一部分间隔件形成有第二切边面301和/或第二凹槽303,剩余一部分间隔件没有形成第二切边面301和/或第二凹槽303。又或者,第一间隔件p1至第四间隔件p4中一部分间隔件形成有第二切边面301,剩余一部分间隔件形成有第二凹槽303。
[0084]
在一些实施例中,间隔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间隔件中至少一个间隔件为最大厚度小于0.1mm的薄间隔件,薄间隔件形成有第二切边面301。
[0085]
在一些实施例中,间隔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间隔件中至少一个间隔件为最大厚度大于0.1mm的厚间隔件,厚间隔件形成有第二切边面301和/或第二凹槽303。
[0086]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5所示,第二通道302沿垂直光轴方向的宽度e满足以下条件:0.05≤e≤0.1。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合理配置第二通道302的宽度,不仅可以保证胶口残留的避空深度,而且还能保证透镜之间气体的顺利逃逸。
[0087]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4所示,该光学镜头还包括固定件p5和滤片f1;其中,固定件p5设于镜筒内;固定件p5位于透镜组朝向像侧的一侧,透镜组中最临近像侧的透镜的像侧面与固定件p5的物侧面至少部分接触;固定件p5的外周面形成有第三切边面,也就是说,固定件p5的部分外边缘被切除进而形成第三切边面,第三切边面与镜筒的内壁之前形成有第三通道401,固定件p5的物侧面和/或像侧面形成有径向贯穿固定件p5的第三凹槽;滤片f1抵设于固定件p5的像侧面,且滤片f1与固定件p5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本技术实施例通过采用固定件p5对最临近像侧的透镜进行限位,并在固定件p5上形成第三切边面和第三凹槽,不仅能够保证固定件p5进胶口的残留避空,而且还能保证透镜与滤片f1之间的气体逃逸。作为示例,固定件p5与镜筒之间通过避剪口点胶固定
[0088]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通道401沿垂直光轴方向的宽度f满足以下条件:0.05≤f≤0.1。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合理配置第三通道401的宽度,不仅可以保证胶口残留的避空深度,
而且还能保证透镜与滤片f1之间气体的顺利逃逸。
[0089]
在一些实施例中,间隔件的数量为多个,第二透镜e2与第三透镜e3之间、第三透镜e3与第四透镜e4之间和/或第四透镜e4与第五透镜e5之间设有间隔件。作为示例,第二透镜e2与第三透镜e3之间、第三透镜e3与第四透镜e4之间以及第四透镜e4与第五透镜e5之间均设有间隔件;其中,位于第二透镜e2与第三透镜e3之间的间隔件为第二间隔件p2,位于第三透镜e3与第四透镜e4之间的间隔件为第三间隔件p3,位于第四透镜e4与第五透镜e5之间的间隔件为第四间隔件p4。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未违背本技术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情况下,第一间隔件p1、第二间隔件p2、第三间隔件p3和第四间隔件p4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第一间隔件p1、第二间隔件p2、第三间隔件p3和第四间隔件p4的数量。
[0090]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三透镜e3与第四透镜e4之间设有第三间隔件p3的情况下,第三透镜e3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6、第四透镜e4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7、第三间隔件p3的物侧面外径d3s以及第三间隔件p3的像侧面外径d3m满足以下条件:-2.0《d3s/r6-d3m/r7《2.0。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利用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和第三间隔件p3之间的上述参数关系式,可以实现第三间隔件p3的内径面对第三透镜e3与第四透镜e4之间光线的避让,从而减少杂散光的产生,提高成像质量。
[0091]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三透镜e3与第四透镜e4之间设有第三间隔件p3的情况下,第三透镜e3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5、第四透镜e4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8、第三间隔件p3的物侧面内径d3s以及第三间隔件p3的像侧面内径d3m满足以下条件:-7.0《(r5-r8)/(d3s+d3m)《0。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利用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和第三间隔件p3之间的上述参数关系式,可保证第三透镜e3与第四透镜e4之间具有较大的空气间隔,从而有效减少照射至第三间隔件p3的光线,从而减弱由第三间隔件p3反射产生的杂散光。
[0092]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三透镜e3与第四透镜e4之间设有第三间隔件p3的情况下,第一透镜e1的散系数v1、第二透镜e2的散系数v2、第三透镜e3的散系数v3、第二透镜e2和第三透镜e3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23、第一间隔件p1的最大厚度cp1以及第三间隔件p3的最大厚度cp3满足以下条件:3.0mm-1
《[v2-(v1+v3)]/(cp1+cp3+t23)《10.0mm-1
。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利用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一间隔件p1和第三间隔件p3之间的上述参数关系式,可以有效提升光学镜头的垂轴差和轴向差,进而提升光学镜头的性能表现和解像力。
[0093]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三透镜e3与第四透镜e4之间设有第三间隔件p3的情况下,第三透镜e3的有效焦距f3、第四透镜e4的有效焦距f4、第三透镜e3和第四透镜e4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34以及第三间隔件p3的最大厚度cp3满足以下条件:3.0《(f3
×
f4)/(t34
×
cp3)《10.0。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利用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和第三间隔件p3之间的上述的参数关系式,能够有效降低整个光学镜头的敏感度,进而提升透镜的加工性。
[0094]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三透镜e3与第四透镜e4之间设有第三间隔件p3,第四透镜e4与第五透镜e5之间设有第四间隔件p4的情况下,第四透镜e4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4、第四透镜e4和第五透镜e5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45、第四间隔件p4的最大厚度cp4以及第三间隔件p3的像侧面与第四间隔件p4的物侧面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ep34满足以下条件:0.2《(ep34+cp4)/(ct4+t45)《2.0。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利用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三间隔件
p3和第四间隔件p4之间的上述参数关系式可以有效保证第四透镜e4和第五透镜e5的承靠稳定性,进而提升光学镜头的整体性能。
[0095]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四透镜e4与第五透镜e5之间设有第四间隔件p4的情况下,第四透镜e4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8、第五透镜e5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9、第四间隔件p4的物侧面外径d4s以及第四间隔件p4的物侧面内径d4s满足以下条件:-10.0《(r8+r9)/(d4s-d4s)《-1.0。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利用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和第四间隔件p4之间的上述参数关系式,一方面可以有效控制第四透镜e4和第五透镜e5的面型,保证第四透镜e4和第五透镜e5的像侧面面型曲线走势平缓,从而注塑时使得溶胶波前曲线较为平缓,不会产生汇聚包裹现象,进而降低溶接痕风险以及因溶接痕产生的杂光和外观问题的风险;另一方面,可以保证第四透镜e4有足够的承靠面,从而不仅可以提高第四透镜e4的稳定性,而且还能够为第五透镜e5提供稳定的承靠基础。
[0096]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四透镜e4与第五透镜e5之间设有第四间隔件p4的情况下,第四透镜e4的有效焦距f4、第五透镜e5的有效焦距f5、第四间隔件p4的物侧面内径d4s以及第四间隔件p4的像侧面内径d4m满足以下条件:|(d4s+d4m)/(f4+f5)|《40.0。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利用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和第四间隔件p4之间的上述参数关系式,不仅可以有效聚集光线,减少照射至非有效径部分的光线,而且还可以通过限制第四间隔件p4的内径尽可能的实现对光线的避空,从而减小产生杂散光的风险。
[0097]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还包括设于第五透镜e5与成像面之间的保护玻璃,用于对具有不同波长的光线进行过滤,并防止光学镜头的像方元件例如感光芯片被损坏。
[0098]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镜e1和第二透镜e2之间设置有光阑sto。光阑sto的设置有利于进入光学镜头的光线有效收束,有利于减小透镜的口径。进一步地,光阑sto可临近第一透镜e1的像侧面设置。
[0099]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和第五透镜e5中的任意一个可为球面透镜或非球面透镜,本技术实施例并不限定球面透镜和非球面透镜的数量。需要说明的是,相比于球面透镜的曲率从透镜的中心至透镜的周边恒定不变,非球面透镜的曲率从透镜的中心至透镜的周边是连续变化的,非球面透镜具有更优的曲率半径特性,具有改善歪曲像差和改善像散像差的优势。若要提高解像质量,可以增加透镜组中非球面透镜的数量。例如,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和第五透镜e5可均为非球面透镜。这样设置能够尽可能地消除成像时出现的像差,从而提高光学镜头的成像质量,提升解像力。
[0100]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和第五透镜e5中的任意一个可为玻璃透镜或塑料透镜。相比于塑料透镜,玻璃透镜不仅可以抑制光学镜头后焦随温度变化的偏移、提高稳定性,而且还可以避免因使用环境中高温、低温温度变化导致的成像模糊、甚至影响光学镜头正常使用的问题。若对温度性能和解像质量有较高要求的情况下,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和第五透镜e5可均采用玻璃非球面透镜。反之,若使用环境温度不高、温差变化不大,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和第五透镜e5则可均采用成本较低的塑料透镜。当然,第一透镜e1至第五透镜e5也可以一部分采用玻璃透镜,剩余一部分采用塑料透镜。
[0101]
实施例1-1
[0102]
以下参照图2描述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1-1中的光学镜头。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1-1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103]
如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光学镜头包括镜筒以及设于镜筒内且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固定件p5和滤片f1。第一透镜e1至第五透镜e5均为非球面透镜,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为凹面,第一透镜e1的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的物侧面为s3凹面,第二透镜e2的像侧面s4为凸面;第三透镜e3的物侧面s5为凹面,第三透镜e3的像侧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e4的物侧面s7为凹面,第四透镜e4的像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e5的物侧面s9为凹面,第五透镜e5的像侧面s10为凹面。其中,第一透镜e1与第二透镜e2之间设有第一间隔件p1,且第一透镜e1的像侧面的边缘与第一间隔件p1的物侧面接触;第二透镜e2与第三透镜e3之间设有第二间隔件p2,且第二透镜e2的像侧面边缘与第二间隔件p2的物侧面接触;第三透镜e3与第四透镜e4之间设有第三间隔件p3,且第三透镜e3的像侧面边缘与第三间隔件p3的物侧面接触;第四透镜e4与第五透镜e5之间设有第四间隔件p4,且第四透镜e4的像侧面的边缘与第四间隔件p4的物侧面接触;第五透镜e5的像侧面边缘与固定件p5的物侧面至少部分接触,滤片f1抵设于固定件p5的像侧面,且滤片f1与固定件p5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
[0104]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之间设置有光阑sto。光阑sto的设置有利于进入光学镜头的光线有效收束,有利于减小透镜的口径。进一步地,光阑sto可临近第一透镜的像侧面设置。
[0105]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还包括设于第五透镜与成像面之间的保护玻璃,保护玻璃的物侧面朝向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保护玻璃的物侧面朝向成像面,保护玻璃用于保护位于成像面处的感光芯片。
[0106]
以下表1示出了实施例1-1中光学镜头的各个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距离、折射率/阿贝数以及圆锥系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与面号s1同行的“厚度/距离”是指第一透镜e1的中心厚度,与面号s2同行的“厚度/距离”是指第一透镜e1与第二透镜e2之间的空气间隔,与面号s3同行的“厚度/距离”是指第二透镜e2的中心厚度,以此类推。
[0107]
表1
[0108]
[0109][0110]
以下表2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1-1中面号s1至面号s10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a20和a22。
[0111]
表2
[0112]
面号a4a6a8a10a12s19.7410e-011.1367e-01-6.5085e-039.5822e-05-1.7522e-05s27.5868e-011.0524e-017.6822e-053.9496e-04-2.6094e-05s37.6479e-011.9204e-03-1.4447e-033.1959e-04-3.6104e-05s49.8865e-01-3.2371e-021.0177e-02-3.0572e-036.5141e-04s51.0927e+004.5239e-021.5748e-02-7.4874e-031.7710e-03s61.1196e+00-8.7271e-03-1.0696e-03-1.5099e-031.3465e-04s71.1279e+001.4482e-015.9415e-03-7.6746e-031.2293e-03s81.2091e+00-2.0840e-033.0711e-02-1.3751e-03-5.9279e-05s91.5429e+00-3.0726e-02-8.8765e-025.3174e-02-1.9107e-02s102.0387e+00-1.7530e+001.8157e-01-6.2523e-021.4573e-02面号a14a16a18a20a22s1-6.8109e-06-1.6305e-06-2.1824e-062.0588e-06-3.0547e-06s22.9770e-05-1.2567e-056.7247e-06-3.4805e-064.1555e-06s32.5718e-064.4473e-06-9.7632e-07-4.9357e-080.0000e+00s4-3.1586e-052.4749e-05-4.0296e-06-3.1189e-066.3073e-07s5-1.2699e-042.1554e-051.1746e-052.3207e-061.0956e-06s61.4096e-046.1139e-063.4192e-05-2.9815e-063.9802e-06s7-1.2398e-039.1206e-04-2.8193e-041.8290e-04-7.9940e-05s82.0381e-049.3011e-04-2.2799e-041.7102e-04-1.2673e-04s91.0619e-02-4.4734e-031.6241e-03-9.3945e-042.6227e-04s10-3.6717e-031.5221e-03-3.8415e-04-4.2958e-05-1.3232e-05
[0113]
以下表3示出了实施例1-1中的光学镜头中第一间隔件的物侧面内径d1s、所述第一间隔件的像侧面内径d1m、第三间隔件的物侧面内径d3s、所述第三间隔件的像侧面内径d3m、第三间隔件的物侧面外径d3s、所述第三间隔件的像侧面外径d3m、第四间隔件的物侧面内径d4s、第四间隔件的像侧面内径d4m、第四间隔件的物侧面外径d4s、镜筒朝向所述物侧的端面与所述第一间隔件的物侧面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隔ep01、所述第三间隔件的像侧面与所述第四间隔件的物侧面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隔ep34、镜筒沿所述光轴方向的最大高度l、第一间隔件的最大厚度cp1、第三间隔件的最大厚度cp3、第四间隔件的最大厚度cp4、镜筒朝向所述像侧的端面外径d0m以及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与所述透镜组中最临近
所述像侧的透镜的像侧面在所述光轴上的间距td。
[0114]
表3
[0115][0116][0117]
实施例1-2
[0118]
以下参照图3描述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1-2的光学镜头。为简洁起见,在本实施例中将省略部分与实施例1-1相似的描述。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1-2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119]
如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光学镜头包括镜筒以及设于镜筒内且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固定件p5和滤片f1。第一透镜e1至第五透镜e5均为非球面透镜,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为凹面,第一透镜e1的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的物侧面为s3凹面,第二透镜e2的像侧面s4为凸面;第三透镜e3的物侧面s5为凹面,第三透镜e3的像侧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e4的物侧面s7为凹面,第四透镜e4的像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e5的物侧面s9为凹面,第五透镜e5的像侧面s10为凹面。其中,第一透镜e1与第二透镜e2之间设有第一间隔件p1,且第一透镜e1的像侧面的边缘与第一间隔件p1的物侧面接触;第二透镜e2与第三透镜e3之间设有第二间隔件p2,且第二透镜e2的像侧面边缘与第二间隔件p2的物侧面接触;第三透镜e3与第四透镜e4之间设有第三间隔件p3,且第三透镜e3的像侧面边缘与第三间隔件p3的物侧面接触;第四透镜e4与第五透镜e5之间设有第四间隔件p4,且第四透镜e4的像侧面的边缘与第四间隔件p4的物侧面接触;第五透镜e5的像侧面边缘与固定件p5的物侧面至少部分接触,滤片f1抵设于固定件p5的像侧面,且滤片f1与固定件p5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
[0120]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之间设置有光阑sto。光阑sto的设置有利于进入光学镜头的光线有效收束,有利于减小透镜的口径。进一步地,光阑sto可临近第一透镜的像侧面设置。
[0121]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还包括设于第五透镜与成像面之间的保护玻璃,保护玻璃的物侧面朝向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保护玻璃的物侧面朝向成像面,保护玻璃用于保护位于成像面处的感光芯片。
[0122]
本实施例中光学镜头的各个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距离、折射率/阿贝数以及圆锥系数可采用实施例1-1中表1的参数。此外,本实施例中面号s1至面号s10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a20和a22可采用实施例1-1中表2的参数。
[0123]
以下表4示出了实施例1-2中的光学镜头中第一间隔件的物侧面内径d1s、所述第一间隔件的像侧面内径d1m、第三间隔件的物侧面内径d3s、所述第三间隔件的像侧面内径d3m、第三间隔件的物侧面外径d3s、所述第三间隔件的像侧面外径d3m、第四间隔件的物侧面内径d4s、第四间隔件的像侧面内径d4m、第四间隔件的物侧面外径d4s、镜筒朝向所述物侧的端面与所述第一间隔件的物侧面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隔ep01、所述第三间隔件的像
侧面与所述第四间隔件的物侧面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隔ep34、镜筒沿所述光轴方向的最大高度l、第一间隔件的最大厚度cp1、第三间隔件的最大厚度cp3、第四间隔件的最大厚度cp4、镜筒朝向所述像侧的端面外径d0m以及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与所述透镜组中最临近所述像侧的透镜的像侧面在所述光轴上的间距td。
[0124]
表4
[0125]
参数d1s(mm)d1m(mm)d3s(mm)d3m(mm)d3s(mm)d3m(mm)ep01(mm)l(mm)数值1.74691.74692.45502.75303.23163.35670.95695.8601参数cp1(mm)cp3(mm)ep34(mm)cp4(mm)d4s(mm)d4m(mm)d4s(mm)d0m(mm)数值0.02200.91930.25230.35102.53843.10893.41239.0573参数td(mm)n1n2v1v2v3
ꢀꢀ
数值4.00781.661.7420.449.020.4
ꢀꢀ
[0126]
实施例1-3
[0127]
以下参照图4描述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1-3的光学镜头。为简洁起见,在本实施例中将省略部分与实施例1-1相似的描述。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1-3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128]
如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光学镜头包括镜筒以及设于镜筒内且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固定件p5和滤片f1。第一透镜e1至第五透镜e5均为非球面透镜,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为凹面,第一透镜e1的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的物侧面为s3凹面,第二透镜e2的像侧面s4为凸面;第三透镜e3的物侧面s5为凹面,第三透镜e3的像侧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e4的物侧面s7为凹面,第四透镜e4的像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e5的物侧面s9为凹面,第五透镜e5的像侧面s10为凹面。其中,第一透镜e1与第二透镜e2之间设有第一间隔件p1,且第一透镜e1的像侧面的边缘与第一间隔件p1的物侧面接触;第二透镜e2与第三透镜e3之间设有第二间隔件p2,且第二透镜e2的像侧面边缘与第二间隔件p2的物侧面接触;第三透镜e3与第四透镜e4之间设有第三间隔件p3,且第三透镜e3的像侧面边缘与第三间隔件p3的物侧面接触;第四透镜e4与第五透镜e5之间设有第四间隔件p4,且第四透镜e4的像侧面的边缘与第四间隔件p4的物侧面接触;第五透镜e5的像侧面边缘与固定件p5的物侧面至少部分接触,滤片f1抵设于固定件p5的像侧面,且滤片f1与固定件p5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
[0129]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之间设置有光阑sto。光阑sto的设置有利于进入光学镜头的光线有效收束,有利于减小透镜的口径。进一步地,光阑sto可临近第一透镜的像侧面设置。
[0130]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还包括设于第五透镜与成像面之间的保护玻璃,保护玻璃的物侧面朝向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保护玻璃的物侧面朝向成像面,保护玻璃用于保护位于成像面处的感光芯片。
[0131]
本实施例中光学镜头的各个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距离、折射率/阿贝数以及圆锥系数可采用实施例1-1中表1的参数。此外,本实施例中面号s1至面号s10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a20和a22可采用实施例1-1中表2的参数。
[0132]
以下表5示出了实施例1-3中的光学镜头中第一间隔件的物侧面内径d1s、所述第一间隔件的像侧面内径d1m、第三间隔件的物侧面内径d3s、所述第三间隔件的像侧面内径
d3m、第三间隔件的物侧面外径d3s、所述第三间隔件的像侧面外径d3m、第四间隔件的物侧面内径d4s、第四间隔件的像侧面内径d4m、第四间隔件的物侧面外径d4s、镜筒朝向所述物侧的端面与所述第一间隔件的物侧面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隔ep01、所述第三间隔件的像侧面与所述第四间隔件的物侧面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隔ep34、镜筒沿所述光轴方向的最大高度l、第一间隔件的最大厚度cp1、第三间隔件的最大厚度cp3、第四间隔件的最大厚度cp4、镜筒朝向所述像侧的端面外径d0m以及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与所述透镜组中最临近所述像侧的透镜的像侧面在所述光轴上的间距td。
[0133]
表5
[0134]
参数d1s(mm)d1m(mm)d3s(mm)d3m(mm)d3s(mm)d3m(mm)ep01(mm)l(mm)数值1.70441.70442.53062.60293.23163.37580.95476.1566参数cp1(mm)cp3(mm)ep34(mm)cp4(mm)d4s(mm)d4m(mm)d4s(mm)d0m(mm)数值0.02400.91930.25230.34302.63683.10813.42779.4271参数td(mm)n1n2v1v2v3
ꢀꢀ
数值4.00781.661.7420.449.020.4
ꢀꢀ
[0135]
综上,图5示出了实施例1-1、实施例1-2或实施例1-3的光学镜头的轴上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镜头后的汇聚焦点偏离。图6示出了实施例1-1、实施例1-2或实施例1-3的光学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7示出了实施例1-1、实施例1-2或实施例1-3的光学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值。图8示出了实施例1-1、实施例1-2或实施例1-3的光学镜头的倍率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光学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像高的偏差。由此,结合图5至图8可知,实施例1-1至实施例1-3提供的光学镜头具有良好的成像品质。
[0136]
实施例2-1
[0137]
以下参照图9描述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2-1的光学镜头。图9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2-1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138]
如图9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光学镜头包括镜筒以及设于镜筒内且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固定件p5和滤片f1。第一透镜e1至第五透镜e5均为非球面透镜,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为凹面,第一透镜e1的像侧面s2为凸面;第二透镜e2的物侧面为s3凹面,第二透镜e2的像侧面s4为凸面;第三透镜e3的物侧面s5为凹面,第三透镜e3的像侧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e4的物侧面s7为凹面,第四透镜e4的像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e5的物侧面s9为凹面,第五透镜e5的像侧面s10为凹面。其中,第一透镜e1与第二透镜e2之间设有第一间隔件p1,且第一透镜e1的像侧面的边缘与第一间隔件p1的物侧面接触;第三透镜e3与第四透镜e4之间设有第三间隔件p3,且第三透镜e3的像侧面边缘与第三间隔件p3的物侧面接触;第四透镜e4与第五透镜e5之间设有第四间隔件p4,且第四透镜e4的像侧面的边缘与第四间隔件p4的物侧面接触;第五透镜e5的像侧面边缘与固定件p5的物侧面至少部分接触,滤片f1抵设于固定件p5的像侧面,且滤片f1与固定件p5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
[0139]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之间设置有光阑sto。光阑sto的设置有利于进入光学镜头的光线有效收束,有利于减小透镜的口径。进一步地,光阑sto可临近第一透镜的像侧面设置。
[0140]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还包括设于第五透镜与成像面之间的保护玻璃,保护玻璃的物侧面朝向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保护玻璃的物侧面朝向成像面,保护玻璃用于保护位于成像面处的感光芯片。
[0141]
以下表6示出了实施例2-1中光学镜头的各个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距离、折射率/阿贝数以及圆锥系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与面号s1同行的“厚度/距离”是指第一透镜e1的中心厚度,与面号s2同行的“厚度/距离”是指第一透镜e1与第二透镜e2之间的空气间隔,与面号s3同行的“厚度/距离”是指第二透镜e2的中心厚度,以此类推。
[0142]
表6
[0143][0144][0145]
以下表7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2-1中面号s1至面号s10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a20和a22。
[0146]
表7
[0147]
面号a4a6a8a10a12s19.9608e-017.9998e-02-6.6914e-035.9042e-04-5.5522e-05s27.9970e-016.3747e-02-5.9922e-041.7124e-041.1331e-05s37.5396e-011.9713e-03-1.3790e-032.9225e-04-3.2788e-05s49.5783e-01-3.0734e-029.3447e-03-2.6471e-034.8368e-04s51.0126e+005.8602e-041.3796e-02-5.9121e-031.1573e-03s61.0961e+003.4131e-04-5.7798e-04-2.6452e-035.4145e-05s71.4061e+004.4047e-013.3155e-02-6.9924e-032.0331e-03s81.4240e+007.3126e-024.9159e-021.2614e-03-1.3889e-03s91.5864e+002.0296e-01-1.7911e-014.6947e-02-2.2539e-02s101.9533e+00-1.1586e+001.2516e-02-5.7537e-04-6.6817e-03面号a14a16a18a20a22s11.9769e-06-1.1973e-063.0394e-06-2.2560e-07-1.9394e-06s22.1643e-05-1.6215e-051.0694e-05-7.1912e-064.7819e-06
s31.0388e-063.9924e-06-7.5834e-07-3.8182e-080.0000e+00s4-3.3704e-051.9065e-05-6.2047e-07-2.1797e-063.3480e-07s5-6.4978e-051.2589e-04-1.2849e-056.7372e-06-4.0538e-05s61.1536e-047.5538e-052.8387e-05-1.2045e-05-1.2907e-05s7-5.8232e-046.4566e-04-3.7426e-041.1808e-04-1.0453e-05s8-7.5402e-055.8399e-04-7.8483e-05-3.8330e-06-2.2879e-05s96.2837e-03-2.4940e-036.9983e-04-2.6852e-041.2820e-04s103.4986e-03-1.2139e-033.0638e-041.0233e-04-5.6397e-05
[0148]
以下表8示出了实施例2-1中的光学镜头中第一间隔件的物侧面内径d1s、所述第一间隔件的像侧面内径d1m、第三间隔件的物侧面内径d3s、所述第三间隔件的像侧面内径d3m、第三间隔件的物侧面外径d3s、所述第三间隔件的像侧面外径d3m、第四间隔件的物侧面内径d4s、第四间隔件的像侧面内径d4m、第四间隔件的物侧面外径d4s、镜筒朝向所述物侧的端面与所述第一间隔件的物侧面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隔ep01、所述第三间隔件的像侧面与所述第四间隔件的物侧面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隔ep34、镜筒沿所述光轴方向的最大高度l、第一间隔件的最大厚度cp1、第三间隔件的最大厚度cp3、第四间隔件的最大厚度cp4、镜筒朝向所述像侧的端面外径d0m以及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与所述透镜组中最临近所述像侧的透镜的像侧面在所述光轴上的间距td。
[0149]
表8
[0150]
参数d1s(mm)d1m(mm)d3s(mm)d3m(mm)d3s(mm)d3m(mm)ep01(mm)l(mm)数值2.44501.98492.49942.98963.20333.41820.83726.5744参数cp1(mm)cp3(mm)ep34(mm)cp4(mm)d4s(mm)d4m(mm)d4s(mm)d0m(mm)数值0.35991.33420.38730.59753.16343.59743.74648.8994参数td(mm)n1n2v1v2v3
ꢀꢀ
数值4.55531.661.7420.449.020.4
ꢀꢀ
[0151]
实施例2-2
[0152]
以下参照图10描述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2-2的光学镜头。为简洁起见,在本实施例中将省略部分与实施例2-1相似的描述。图10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2-2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153]
如图10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光学镜头包括镜筒以及设于镜筒内且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固定件p5和滤片f1。第一透镜e1至第五透镜e5均为非球面透镜,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为凹面,第一透镜e1的像侧面s2为凸面;第二透镜e2的物侧面为s3凹面,第二透镜e2的像侧面s4为凸面;第三透镜e3的物侧面s5为凹面,第三透镜e3的像侧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e4的物侧面s7为凹面,第四透镜e4的像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e5的物侧面s9为凹面,第五透镜e5的像侧面s10为凹面。其中,第一透镜e1与第二透镜e2之间设有第一间隔件p1,且第一透镜e1的像侧面的边缘与第一间隔件p1的物侧面接触;第三透镜e3与第四透镜e4之间设有第三间隔件p3,且第三透镜e3的像侧面边缘与第三间隔件p3的物侧面接触;第四透镜e4与第五透镜e5之间设有第四间隔件p4,且第四透镜e4的像侧面的边缘与第四间隔件p4的物侧面接触;第五透镜e5的像侧面边缘与固定件p5的物侧面至少部分接触,滤片f1抵设于固定件p5的
像侧面,且滤片f1与固定件p5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
[0154]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之间设置有光阑sto。光阑sto的设置有利于进入光学镜头的光线有效收束,有利于减小透镜的口径。进一步地,光阑sto可临近第一透镜的像侧面设置。
[0155]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还包括设于第五透镜与成像面之间的保护玻璃,保护玻璃的物侧面朝向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保护玻璃的物侧面朝向成像面,保护玻璃用于保护位于成像面处的感光芯片。
[0156]
本实施例中光学镜头的各个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距离、折射率/阿贝数以及圆锥系数可采用实施例2-1中表6的参数。此外,本实施例中面号s1至面号s10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a20和a22可采用实施例2-1中表7的参数。
[0157]
以下表9示出了实施例2-2中的光学镜头中第一间隔件的物侧面内径d1s、所述第一间隔件的像侧面内径d1m、第三间隔件的物侧面内径d3s、所述第三间隔件的像侧面内径d3m、第三间隔件的物侧面外径d3s、所述第三间隔件的像侧面外径d3m、第四间隔件的物侧面内径d4s、第四间隔件的像侧面内径d4m、第四间隔件的物侧面外径d4s、镜筒朝向所述物侧的端面与所述第一间隔件的物侧面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隔ep01、所述第三间隔件的像侧面与所述第四间隔件的物侧面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隔ep34、镜筒沿所述光轴方向的最大高度l、第一间隔件的最大厚度cp1、第三间隔件的最大厚度cp3、第四间隔件的最大厚度cp4、镜筒朝向所述像侧的端面外径d0m以及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与所述透镜组中最临近所述像侧的透镜的像侧面在所述光轴上的间距td。
[0158]
表9
[0159]
参数d1s(mm)d1m(mm)d3s(mm)d3m(mm)d3s(mm)d3m(mm)ep01(mm)l(mm)数值2.22441.85712.41122.95093.29873.33500.85756.3759参数cp1(mm)cp3(mm)ep34(mm)cp4(mm)d4s(mm)d4m(mm)d4s(mm)d0m(mm)数值0.32491.33020.39130.59753.13043.59743.85298.8647参数td(mm)n1n2v1v2v3
ꢀꢀ
数值4.55531.661.7420.449.020.4
ꢀꢀ
[0160]
实施例2-3
[0161]
以下参照图11描述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2-3的光学镜头。为简洁起见,在本实施例中将省略部分与实施例2-1相似的描述。图1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2-3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162]
如图1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光学镜头包括镜筒以及设于镜筒内且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固定件p5和滤片f1。第一透镜e1至第五透镜e5均为非球面透镜,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为凹面,第一透镜e1的像侧面s2为凸面;第二透镜e2的物侧面为s3凹面,第二透镜e2的像侧面s4为凸面;第三透镜e3的物侧面s5为凹面,第三透镜e3的像侧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e4的物侧面s7为凹面,第四透镜e4的像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e5的物侧面s9为凹面,第五透镜e5的像侧面s10为凹面。其中,第一透镜e1与第二透镜e2之间设有第一间隔件p1,且第一透镜e1的像侧面的边缘与第一间隔件p1的物侧面接触;第三透镜e3与第四透镜e4之间设有第三间隔件p3,且第三透镜e3的像侧面边缘与第三间隔件p3的物侧面接触;第四透镜e4与第五透镜
e5之间设有第四间隔件p4,且第四透镜e4的像侧面的边缘与第四间隔件p4的物侧面接触;第五透镜e5的像侧面边缘与固定件p5的物侧面至少部分接触,滤片f1抵设于固定件p5的像侧面,且滤片f1与固定件p5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
[0163]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之间设置有光阑sto。光阑sto的设置有利于进入光学镜头的光线有效收束,有利于减小透镜的口径。进一步地,光阑sto可临近第一透镜的像侧面设置。
[0164]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还包括设于第五透镜与成像面之间的保护玻璃,保护玻璃的物侧面朝向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保护玻璃的物侧面朝向成像面,保护玻璃用于保护位于成像面处的感光芯片。
[0165]
本实施例中光学镜头的各个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距离、折射率/阿贝数以及圆锥系数可采用实施例2-1中表6的参数。此外,本实施例中面号s1至面号s10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a20和a22可采用实施例2-1中表7的参数。
[0166]
以下表10示出了实施例2-2中的光学镜头中中第一间隔件的物侧面内径d1s、所述第一间隔件的像侧面内径d1m、第三间隔件的物侧面内径d3s、所述第三间隔件的像侧面内径d3m、第三间隔件的物侧面外径d3s、所述第三间隔件的像侧面外径d3m、第四间隔件的物侧面内径d4s、第四间隔件的像侧面内径d4m、第四间隔件的物侧面外径d4s、镜筒朝向所述物侧的端面与所述第一间隔件的物侧面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隔ep01、所述第三间隔件的像侧面与所述第四间隔件的物侧面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隔ep34、镜筒沿所述光轴方向的最大高度l、第一间隔件的最大厚度cp1、第三间隔件的最大厚度cp3、第四间隔件的最大厚度cp4、镜筒朝向所述像侧的端面外径d0m以及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与所述透镜组中最临近所述像侧的透镜的像侧面在所述光轴上的间距td。
[0167]
表10
[0168]
参数d1s(mm)d1m(mm)d3s(mm)d3m(mm)d3s(mm)d3m(mm)ep01(mm)l(mm)数值2.41151.76912.37343.09183.07453.50650.83686.6717参数cp1(mm)cp3(mm)ep34(mm)cp4(mm)d4s(mm)d4m(mm)d4s(mm)d0m(mm)数值0.34491.32820.39330.61253.16343.59743.74648.9165参数td(mm)n1n2v1v2v3
ꢀꢀ
数值4.55531.661.7420.449.020.4
ꢀꢀ
[0169]
综上,图12示出了实施例2-1、实施例2-2或实施例2-3的光学镜头的轴上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镜头后的汇聚焦点偏离。图13示出了实施例2-1、实施例2-2或实施例2-3的光学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14示出了实施例2-1、实施例2-2或实施例2-3的光学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值。图15示出了实施例2-1、实施例2-2或实施例2-3的光学镜头的倍率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光学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像高的偏差。由此,结合图12至图15可知,实施例2-1至实施例2-3提供的光学镜头具有良好的成像品质。
[0170]
实施例3-1
[0171]
以下参照图16描述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3-1的光学镜头。图16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3-1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172]
如图16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光学镜头包括镜筒以及设于镜筒内且沿光轴由物侧
至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固定件p5和滤片f1。第一透镜e1至第五透镜e5均为非球面透镜,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为凹面,第一透镜e1的像侧面s2为凸面;第二透镜e2的物侧面为s3凹面,第二透镜e2的像侧面s4为凸面;第三透镜e3的物侧面s5为凹面,第三透镜e3的像侧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e4的物侧面s7为凹面,第四透镜e4的像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e5的物侧面s9为凹面,第五透镜e5的像侧面s10为凹面。其中,第一透镜e1与第二透镜e2之间设有第一间隔件p1,且第一透镜e1的像侧面的边缘与第一间隔件p1的物侧面接触;第二透镜e2与第三透镜e3之间设有第二间隔件p2,且第二透镜e2的像侧面边缘与第二间隔件p2的物侧面接触;第三透镜e3与第四透镜e4之间设有第三间隔件p3,且第三透镜e3的像侧面边缘与第三间隔件p3的物侧面接触;第四透镜e4与第五透镜e5之间设有第四间隔件p4,且第四透镜e4的像侧面的边缘与第四间隔件p4的物侧面接触;第五透镜e5的像侧面边缘与固定件p5的物侧面至少部分接触,滤片f1抵设于固定件p5的像侧面,且滤片f1与固定件p5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
[0173]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之间设置有光阑sto。光阑sto的设置有利于进入光学镜头的光线有效收束,有利于减小透镜的口径。进一步地,光阑sto可临近第一透镜的像侧面设置。
[0174]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还包括设于第五透镜与成像面之间的保护玻璃,保护玻璃的物侧面朝向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保护玻璃的物侧面朝向成像面,保护玻璃用于保护位于成像面处的感光芯片。
[0175]
以下表11示出了实施例3-1中光学镜头的各个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距离、折射率/阿贝数以及圆锥系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与面号s1同行的“厚度/距离”是指第一透镜e1的中心厚度,与面号s2同行的“厚度/距离”是指第一透镜e1与第二透镜e2之间的空气间隔,与面号s3同行的“厚度/距离”是指第二透镜e2的中心厚度,以此类推。
[0176]
表11
[0177][0178][0179]
以下表12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3-1中面号s1至面号s10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a20和a22。
[0180]
表12
[0181]
面号a4a6a8a10a12s11.0835e+001.0793e-01-1.2083e-021.3414e-03-1.1685e-04s28.7658e-011.0722e-011.2873e-03-1.3962e-043.8467e-04s38.5835e-011.2271e-03-1.8935e-036.9553e-04-5.3766e-05s41.0711e+00-3.6350e-021.2746e-02-3.9511e-031.3894e-03s51.1881e+003.8857e-021.6573e-02-9.8617e-033.2319e-03s61.2284e+001.4208e-021.3422e-03-3.3815e-034.4518e-04s71.4551e+001.2451e-01-1.6792e-03-3.0090e-034.8700e-05s81.4844e+001.2756e-011.6174e-02-3.2467e-03-1.9353e-03s91.5019e+00-1.8452e-01-3.4162e-028.4082e-03-8.0005e-03s101.9435e+00-1.5522e+001.2608e-01-4.4691e-028.6283e-03面号a14a16a18a20a22s18.7134e-061.6236e-06-6.1927e-07-2.9856e-071.1705e-06s2-5.5551e-053.2959e-05-5.6682e-06-4.4001e-08-1.9067e-07s32.3839e-051.9437e-08-7.5680e-06-3.9401e-070.0000e+00s4-4.8465e-051.1133e-05-2.9318e-05-4.3844e-063.1288e-06s5-4.0853e-04-1.2958e-05-1.5931e-051.2252e-059.4940e-06s62.7534e-04-2.4798e-05-8.5845e-06-1.7511e-061.4728e-05s7-3.2639e-054.1583e-05-2.3645e-051.5294e-05-2.2984e-06s81.0179e-046.3179e-051.2715e-063.1728e-052.8481e-06s92.3927e-03-1.0160e-033.3874e-04-6.7053e-055.0388e-05s10-2.1614e-033.0975e-049.9696e-06-2.8191e-055.4908e-06
[0182]
以下表13示出了实施例3-1中的光学镜头中第一间隔件的物侧面内径d1s、所述第一间隔件的像侧面内径d1m、第三间隔件的物侧面内径d3s、所述第三间隔件的像侧面内径d3m、第三间隔件的物侧面外径d3s、所述第三间隔件的像侧面外径d3m、第四间隔件的物侧面内径d4s、第四间隔件的像侧面内径d4m、第四间隔件的物侧面外径d4s、镜筒朝向所述物侧的端面与所述第一间隔件的物侧面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隔ep01、所述第三间隔件的像侧面与所述第四间隔件的物侧面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隔ep34、镜筒沿所述光轴方向的最大高度l、第一间隔件的最大厚度cp1、第三间隔件的最大厚度cp3、第四间隔件的最大厚度cp4、镜筒朝向所述像侧的端面外径d0m以及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与所述透镜组中最临近所述像侧的透镜的像侧面在所述光轴上的间距td。
[0183]
表13
[0184]
参数d1s(mm)d1m(mm)d3s(mm)d3m(mm)d3s(mm)d3m(mm)ep01(mm)l(mm)数值2.61532.15522.73003.10463.47593.65620.84097.1415参数cp1(mm)cp3(mm)ep34(mm)cp4(mm)d4s(mm)d4m(mm)d4s(mm)d0m(mm)数值0.34491.51240.85850.01802.86072.86075.01658.9277参数td(mm)n1n2v1v2v3
ꢀꢀ
数值4.85521.661.7420.449.020.4
ꢀꢀ
[0185]
实施例3-2
[0186]
以下参照图17描述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3-2的光学镜头。为简洁起见,在本实施例中将省略部分与实施例3-1相似的描述。图17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3-2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187]
如图17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光学镜头包括镜筒以及设于镜筒内且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固定件p5和滤片f1。第一透镜e1至第五透镜e5均为非球面透镜,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为凹面,第一透镜e1的像侧面s2为凸面;第二透镜e2的物侧面为s3凹面,第二透镜e2的像侧面s4为凸面;第三透镜e3的物侧面s5为凹面,第三透镜e3的像侧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e4的物侧面s7为凹面,第四透镜e4的像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e5的物侧面s9为凹面,第五透镜e5的像侧面s10为凹面。其中,第一透镜e1与第二透镜e2之间设有第一间隔件p1,且第一透镜e1的像侧面的边缘与第一间隔件p1的物侧面接触;第二透镜e2与第三透镜e3之间设有第二间隔件p2,且第二透镜e2的像侧面边缘与第二间隔件p2的物侧面接触;第三透镜e3与第四透镜e4之间设有第三间隔件p3,且第三透镜e3的像侧面边缘与第三间隔件p3的物侧面接触;第四透镜e4与第五透镜e5之间设有第四间隔件p4,且第四透镜e4的像侧面的边缘与第四间隔件p4的物侧面接触;第五透镜e5的像侧面边缘与固定件p5的物侧面至少部分接触,滤片f1抵设于固定件p5的像侧面,且滤片f1与固定件p5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
[0188]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之间设置有光阑sto。光阑sto的设置有利于进入光学镜头的光线有效收束,有利于减小透镜的口径。进一步地,光阑sto可临近第一透镜的像侧面设置。
[0189]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还包括设于第五透镜与成像面之间的保护玻璃,保护玻璃的物侧面朝向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保护玻璃的物侧面朝向成像面,保护玻璃用于保护位于成像面处的感光芯片。
[0190]
本实施例中光学镜头的各个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距离、折射率/阿贝数以及圆锥系数可采用实施例3-1中表11的参数。此外,本实施例中面号s1至面号s10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a20和a22可采用实施例3-1中表12的参数。
[0191]
以下表14示出了实施例3-2中的光学镜头中第一间隔件的物侧面内径d1s、所述第一间隔件的像侧面内径d1m、第三间隔件的物侧面内径d3s、所述第三间隔件的像侧面内径d3m、第三间隔件的物侧面外径d3s、所述第三间隔件的像侧面外径d3m、第四间隔件的物侧面内径d4s、第四间隔件的像侧面内径d4m、第四间隔件的物侧面外径d4s、镜筒朝向所述物侧的端面与所述第一间隔件的物侧面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隔ep01、所述第三间隔件的像侧面与所述第四间隔件的物侧面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隔ep34、镜筒沿所述光轴方向的最大高度l、第一间隔件的最大厚度cp1、第三间隔件的最大厚度cp3、第四间隔件的最大厚度cp4、镜筒朝向所述像侧的端面外径d0m以及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与所述透镜组中最临近所述像侧的透镜的像侧面在所述光轴上的间距td。
[0192]
表14
[0193]
参数d1s(mm)d1m(mm)d3s(mm)d3m(mm)d3s(mm)d3m(mm)ep01(mm)l(mm)数值2.56961.98572.61563.19693.52153.82780.84047.1985参数cp1(mm)cp3(mm)ep34(mm)cp4(mm)d4s(mm)d4m(mm)d4s(mm)d0m(mm)
数值0.34491.51240.85850.03302.92572.92575.01659.0611参数td(mm)n1n2v1v2v3
ꢀꢀ
数值4.85521.661.7420.449.020.4
ꢀꢀ
[0194]
实施例3-3
[0195]
以下参照图18描述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3-3的光学镜头。为简洁起见,在本实施例中将省略部分与实施例3-1相似的描述。图18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3-3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196]
如图18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光学镜头包括镜筒以及设于镜筒内且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固定件p5和滤片f1。第一透镜e1至第五透镜e5均为非球面透镜,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为凹面,第一透镜e1的像侧面s2为凸面;第二透镜e2的物侧面为s3凹面,第二透镜e2的像侧面s4为凸面;第三透镜e3的物侧面s5为凹面,第三透镜e3的像侧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e4的物侧面s7为凹面,第四透镜e4的像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e5的物侧面s9为凹面,第五透镜e5的像侧面s10为凹面。其中,第一透镜e1与第二透镜e2之间设有第一间隔件p1,且第一透镜e1的像侧面的边缘与第一间隔件p1的物侧面接触;第二透镜e2与第三透镜e3之间设有第二间隔件p2,且第二透镜e2的像侧面边缘与第二间隔件p2的物侧面接触;第三透镜e3与第四透镜e4之间设有第三间隔件p3,且第三透镜e3的像侧面边缘与第三间隔件p3的物侧面接触;第四透镜e4与第五透镜e5之间设有第四间隔件p4,且第四透镜e4的像侧面的边缘与第四间隔件p4的物侧面接触;第五透镜e5的像侧面边缘与固定件p5的物侧面至少部分接触,滤片f1抵设于固定件p5的像侧面,且滤片f1与固定件p5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
[0197]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之间设置有光阑sto。光阑sto的设置有利于进入光学镜头的光线有效收束,有利于减小透镜的口径。进一步地,光阑sto可临近第一透镜的像侧面设置。
[0198]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还包括设于第五透镜与成像面之间的保护玻璃,保护玻璃的物侧面朝向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保护玻璃的物侧面朝向成像面,保护玻璃用于保护位于成像面处的感光芯片。
[0199]
本实施例中光学镜头的各个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距离、折射率/阿贝数以及圆锥系数可采用实施例3-1中表11的参数。此外,本实施例中面号s1至面号s10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a20和a22可采用实施例3-1中表12的参数。
[0200]
以下表15示出了实施例3-3中的光学镜头中第一间隔件的物侧面内径d1s、所述第一间隔件的像侧面内径d1m、第三间隔件的物侧面内径d3s、所述第三间隔件的像侧面内径d3m、第三间隔件的物侧面外径d3s、所述第三间隔件的像侧面外径d3m、第四间隔件的物侧面内径d4s、第四间隔件的像侧面内径d4m、第四间隔件的物侧面外径d4s、镜筒朝向所述物侧的端面与所述第一间隔件的物侧面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隔ep01、所述第三间隔件的像侧面与所述第四间隔件的物侧面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隔ep34、镜筒沿所述光轴方向的最大高度l、第一间隔件的最大厚度cp1、第三间隔件的最大厚度cp3、第四间隔件的最大厚度cp4、镜筒朝向所述像侧的端面外径d0m以及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与所述透镜组中最临近所述像侧的透镜的像侧面在所述光轴上的间距td。
[0201]
表15
[0202]
参数d1s(mm)d1m(mm)d3s(mm)d3m(mm)d3s(mm)d3m(mm)ep01(mm)l(mm)数值2.67722.15522.94053.01163.56763.80060.89907.1189参数cp1(mm)cp3(mm)ep34(mm)cp4(mm)d4s(mm)d4m(mm)d4s(mm)d0m(mm)数值0.35991.51240.85850.01602.86072.86075.01658.6308参数td(mm)n1n2v1v2v3
ꢀꢀ
数值4.85521.661.7420.449.020.4
ꢀꢀ
[0203]
综上,图19示出了实施例3-1、实施例3-2或实施例3-3的光学镜头的轴上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镜头后的汇聚焦点偏离。图20示出了实施例3-1、实施例3-2或实施例3-3的光学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21示出了实施例3-1、实施例3-2或实施例3-3的光学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值。图22示出了实施例3-1、实施例3-2或实施例3-3的光学镜头的倍率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光学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像高的偏差。由此,结合图19至图22可知,实施例3-1至实施例3-3提供的光学镜头具有良好的成像品质。
[0204]
综上,实施例1-1至实施例3-3分别满以下表16和表17所示的关系。
[0205]
其中,表16示出了光学镜头中光学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以及第一透镜e1至第五透镜e5的有效焦距f1至f5。
[0206]
表16
[0207]
实施例参数实施例1-1至实施例1-3实施例2-1至实施例2-3实施例3-1至实施例3-3f1(mm)-15.98-10.67-7.01f2(mm)5.245.245.24f3(mm)6.366.906.47f4(mm)1.551.591.73f5(mm)-1.34-1.77-1.45f(mm)2.962.753.04
[0208]
表17
[0209][0210]
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各个实施例中的透镜组、镜筒以及间隔件之间可以任意组合,也就是说,不限于某一个实施例中的透镜组只能与该实施例中的镜筒和间隔件等组合。
[0211]
另外,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成像元件以及上述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其中,成像元件用于将光学镜头形成的光学图像转换为电信号。
[0212]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电子设备可以是诸如探测距离相机的独立电子设备,也可以是集成在诸如探测距离设备上的成像模块。此外,电子设备还可以是诸如车载相机的独立成像设备,也可以是集成在诸如辅助驾驶系统上的成像模块。
[0213]
在一些实施例中,成像元件可以但不限于是感光耦合元件(ccd)或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元件(cmos)。
[0214]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镜筒;透镜组,设于所述镜筒内;所述透镜组包括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以及至少一个间隔件,位于所述镜筒内;所述至少一个间隔件包括抵设于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第一间隔件,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边缘与所述第一间隔件的物侧面至少部分接触;其中,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中的其中一个具有正光焦度,另外一个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一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1、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12、所述第一间隔件的最大厚度cp1以及所述镜筒朝向所述物侧的端面与所述第一间隔件的物侧面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隔ep01满足以下条件:0.1<(ep01
×
cp1)/(ct1
×
t12)<5.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五透镜中折射率最大的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和像侧面的曲率半径均为负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和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负值。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大于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中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和/或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大于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四透镜中任意一个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5、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6以及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8满足以下条件:r5<r6<r8<-0.0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所述第一间隔件的物侧面内径d1s以及所述第一间隔件的像侧面内径d1m满足以下条件:-25.0<(r2+r3)/(d1s+d1m)<10.0。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折射率n1、所述第二透镜的折射率n2、所述第二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二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12以及所述第一间隔件的最大厚度cp1满足以下条件:0.01<(n2-n1)
×
(t12+ct2)/cp1<5.0。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沿所述光轴方向的最大高度l、所述镜筒朝向所述像侧的端面外径d0m以及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与所述透镜组中最临近所述像侧的透镜的像侧面在所述光轴上的间距td满足以下条件:2.0<d0m/(l-td)<6.0。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临近所述物侧的内壁形成有与所述第一透镜相对设置的承靠部,所述承靠部具有与所述光轴垂直的第一承靠面,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边缘与所述第一承靠面至少部分接触;所述第一承靠面形成有自其内
边沿延伸至其外边沿的第一凹槽。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镜筒的周向、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个相对侧壁之间具有夹角。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a、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光轴方向的深度d以及沿所述镜筒的周向、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个相对侧壁之间的最小距离b满足以下条件:0≤a≤45
°
,10≤b/d≤2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五透镜中至少一个透镜的外周面形成有第一切边面,所述第一切边面与所述镜筒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一通道。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沿垂直所述光轴方向的宽度c满足以下条件:0.1≤c≤0.13。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间隔件的外周面形成有第二切边面,所述第二切边面与所述镜筒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二通道;和/或,至少一个所述间隔件的物侧面和/或像侧面形成有径向贯穿所述间隔件的第二凹槽。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件为塑料间隔件或金属间隔件。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间隔件中至少一个所述间隔件为最大厚度小于0.1mm的薄间隔件,所述薄间隔件形成有所述第二切边面。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间隔件中至少一个所述间隔件为最大厚度大于0.1mm的厚间隔件,所述厚间隔件形成有所述第二切边面和/或所述第二凹槽。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道沿垂直所述光轴方向的宽度e满足以下条件:0.05≤e≤0.1。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还包括:固定件,设于所述镜筒内;所述固定件位于所述透镜组朝向所述像侧的一侧,所述透镜组中最临近所述像侧的透镜的像侧面与所述固定件的物侧面至少部分接触;所述固定件的外周面形成有第三切边面,所述第三切边面与所述镜筒的内壁之前形成有第三通道,所述固定件的物侧面和/或像侧面形成有径向贯穿所述固定件的第三凹槽;滤片,抵设于所述固定件的像侧面,且所述滤片与所述固定件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道沿垂直所述光轴方向的宽度f满足以下条件:0.05≤f≤0.1。21.根据权利要求1至20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件的数量为多
个,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三透镜之间、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四透镜之间和/或所述第四透镜与所述第五透镜之间设有所述间隔件。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间隔件中位于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四透镜之间的所述间隔件为第三间隔件;其中,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6、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7、所述第三间隔件的物侧面外径d3s以及所述第三间隔件的像侧面外径d3m满足以下条件:-2.0<d3s/r6-d3m/r7<2.0。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间隔件中位于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四透镜之间的所述间隔件为第三间隔件;其中,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5、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8、所述第三间隔件的物侧面内径d3s以及所述第三间隔件的像侧面内径d3m满足以下条件:-7.0<(r5-r8)/(d3s+d3m)<0。2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间隔件中位于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四透镜之间的所述间隔件为第三间隔件;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的散系数v1、所述第二透镜的散系数v2、所述第三透镜的散系数v3、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23、所述第一间隔件的最大厚度cp1以及所述第三间隔件的最大厚度cp3满足以下条件:3.0mm-1
<[v2-(v1+v3)]/(cp1+cp3+t23)<10.0mm-1
。25.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间隔件中位于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四透镜之间的所述间隔件为第三间隔件;其中,所述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所述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四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34以及所述第三间隔件的最大厚度cp3满足以下条件:3.0<(f3
×
f4)/(t34
×
cp3)<10.0。26.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间隔件中位于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四透镜之间的所述间隔件为第三间隔件、位于所述第四透镜与所述第五透镜之间的所述间隔件为第四间隔件;其中,所述第四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4、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45、所述第四间隔件的最大厚度cp4以及所述第三间隔件的像侧面与所述第四间隔件的物侧面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隔ep34满足以下条件:0.2<(ep34+cp4)/(ct4+t45)<2.0。27.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间隔件中位于所述第四透镜与所述第五透镜之间的所述间隔件为第四间隔件;其中,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8、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9、所述第四间隔件的物侧面外径d4s以及所述第四间隔件的物侧面内径d4s满足以下条件:-10.0<(r8+r9)/(d4s-d4s)<-1.0。28.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间隔件中位于所述第四透镜与所述第五透镜之间的所述间隔件为第四间隔件;其中,所述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所述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所述第四间隔件的物侧面内径d4s以及所述第四间隔件的像侧面内径d4m满足以下条件:
|(d4s+d4m)/(f4+f5)|<40.0。2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以及成像元件,用于将所述光学镜头形成的光学图像转换为电信号。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学镜头和电子设备。该光学镜头包括镜筒;透镜组,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以及至少一个间隔件,包括抵设于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第一间隔件,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边缘与第一间隔件的物侧面至少部分接触;其中,第一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1、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12、第一间隔件的最大厚度CP1以及镜筒朝向物侧的端面与第一间隔件的物侧面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EP01满足以下条件:0.1<(EP01


技术研发人员:

窦万里 薛冬冬 励维芳 金银芳 戴付建 赵烈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16

技术公布日:

2023/3/9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3:26: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7060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透镜   所述   间隔   侧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