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白车身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1.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白车身气密性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乘用车的舒适性和nvh性能越来越关注。而白车身气密性对上述整车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提高白车身的气密性可以降低车内噪音、提升热能管理和防水防尘性能、延长整车寿命,满足用户驾驶和乘坐需求。目前,主要通过气密性试验来检测白车身的密封性能。白车身气密性检测试验从原理上讲可以分为正压法和负压法两种。其中正压法是向白车身腔体内充入气体,使车内气压高于车外气压,通过分析进气量和车内压力的情况,计算白车身的泄露量,再用烟雾发生器判断泄露位置。而负压法则相反。
3.上述基于压差的正压法和负压法白车身气密性检测方法是目前各大汽车生产厂家的主流测试方法。然而,该方法操作繁琐,前期准备工作多;在使白车身腔体形成正压或负压的过程中,耗时长;使用烟雾发生器判断泄露位置时,效率低且容易遗漏微小的泄露点;对传感器精度要求高等。因此,亟需一种简单、精准和高效的白车身气密性检测装置与检测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4.为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白车身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本发明能够快速到白车身的泄露位置,并精准评定白车身的涂胶、焊缝、隔断块、密封填料等在搭接区域的密封效果,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检测效率高和精度高等优点。
5.为实现如上所述的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白车身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分析控制系统、红外加热器、红外热成像仪、红外线传感器、黑有机玻璃板和试验台架,在所述试验台架中旋转机构的上面设有底板,在所述底板的上面设有升降机构,在升降机构中安装板的上面设有白车身,在白车身的两侧前后车门、前风挡玻璃和尾门玻璃窗上分别设有黑有机玻璃板使白车身的内腔形成一个密闭的腔体,在所述密闭的腔体内分别设置红外加热器和红外线传感器,所述红外加热器和红外线传感器的传输数据线穿过黑有机玻璃板上密封连接孔连接白车身外部的分析控制系统,在试验台架中试验台架框架上设置复数个红外热成像仪,复数个红外热成像仪分别通过传输数据线连接分析控制系统,所述分析控制系统通过传输数据线分别连接旋转机构中的电机及升降机构中的液压柱形成所述的用于白车身的气密性检测装置。
6.所述的用于白车身的气密性检测装置,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支撑柱、蜗轮、蜗杆、轴承底座、电机和固定支柱,所述固定支柱设置在地面上,在固定支柱上设有蜗杆,所述蜗杆的端部连接电机,所述电机分别连接电源和分析控制系统,蜗杆与蜗轮啮合,所述蜗轮设置
在轴承底座上,在蜗轮的上面设有复数个支撑柱,复数个支撑柱连接底板。
7.所述的用于白车身的气密性检测装置,所述固定支柱通过螺栓设置在地面上。
8.所述的用于白车身的气密性检测装置,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液压柱和安装板,所述液压柱设置为四个,四个液压柱分别设置在底板上面的四角,四个液压柱的液压杆分别连接安装板下面的四角,四个液压柱分别连接分析控制系统。
9.所述的用于白车身的气密性检测装置,所述红外加热器包括红外线加热管和红外加热器支架,在所述红外线加热管的两端分别设有红外加热器支架。
10.所述的用于白车身的气密性检测装置,所述黑有机玻璃板通过密封胶与白车身的两侧前后车门、前风挡玻璃和尾门玻璃窗连接。
11.所述的用于白车身的气密性检测装置,所述底板上面的中部设有红外热成像仪,所述红外热成像仪通过传输数据线连接分析控制系统。
12.所述的用于白车身的气密性检测装置,所述试验台架框架的内侧设有滑动导轨,在所述滑动导轨上设置红外热成像仪。
13.一种用于白车身的气密性检测方法,所述检测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根据待测白车身制作与待测白车身两侧前后车门、前风挡玻璃和尾门玻璃窗形状一致的黑有机玻璃板;第二步、将红外加热器和红外线传感器放置于白车身内并将其传输数据线通过车门处黑有机玻璃板的带密封连接孔连接至外部的分析控制系统;第三步、用密封胶将黑有机玻璃板分别与白车身两侧前后车门、前风挡玻璃和尾门玻璃窗密封连接,对白车身其余连通内部和外部的安装孔、涂装工艺孔、定位孔、排水孔、工艺过孔和减重孔进行密封处理,使白车身内部形成密闭的腔体;第四步、将多个红外热成像仪分别安装在试验台架的试验台架框架上,多个红外热成像仪分布在白车身周围固定位置,并与分析控制系统相连;第五步、分析控制系统控制红外加热器和红外线传感器,当白车身腔体内的温度和红外辐射强度都达到预定值后,关闭红外加热器,记录时间、温度和辐射强度;第六步、放置白车身的试验台架按照预定方向转动,每转动预定角度,分析控制系统控制红外热成像仪拍摄一次,控制试验台架升降,重复转动拍摄,得到不同高度和方位的红外图像,将拍摄的红外图像发送到分析控制系统进行识别分析;第七步、当白车身气密性不符合标准,由分析控制系统2将温度奇异点或区域提取出来,确定白车身泄露位置;第八步、控制试验台架转动,使白车身泄露位置清楚的反应在红外热成像仪的拍摄范围内,开始录像并快速拍摄,准确定位白车身的泄露位置;第九步、根据预定时间,由分析控制系统根据实时传输的红外图像、红外辐射强度值、温度值进行分析计算,重点关注白车身内部红外辐射强度值与关闭红外加热器后的辐射强度值之间的差值,得出白车身的泄露率;第十步、若白车身气密性不符合标准,则对白车身泄露位置进行泄露原因探查,探明泄露原因后,对白车身泄露位置重新密封,而后回到第五步再次开始检测,直至白车身气密性符合标准。
14.所述的用于白车身的气密性检测方法,所述第十步中对白车身泄露位置进行泄露
原因探查时,若设置在试验台架框架上的红外热成像仪存在不易探测的白车身腔体外表面,采用手持型红外热成像仪精准检测。
15.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所述的优越性:本发明中黑有机玻璃板与白车身通过密封胶对白车身进行密封处理形成密闭白车身腔体,红外加热器和红外线传感器位于白车身腔体内,试验台架能够带动白车身腔体升降和旋转以便于红外热成像仪获取白车身腔体外表面不同角度的红外图像,本发明通过红外加热器提高白车身密封腔体内的温度和红外辐射强度,利用红外热成像仪采集白车身腔体外表面的红外图像,根据图像变化迅速定位泄露位置,分析系统通过计算一定时间内白车身腔体内红外辐射强度和温度变化来评定密封效果,本发明利用红外辐射和红外热成像的原理,能够快速准确的到白车身的泄露位置,又能够检测白车身的密封性能,直接得出相关参数,保证白车身气密性等,适合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白车身气密性检测方法的操作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白车身气密性检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白车身气密性检测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白车身气密性检测装置的结构简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红外加热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中旋转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中滑动导轨的安装示意图;在图中:1、白车身;2、分析控制系统;3、支撑柱;4、红外加热器;5、红外热成像仪;6、红外线传感器;7、红外线加热管;8、红外加热器支架;9、黑有机玻璃板;10、蜗轮;11、液压柱;12、蜗杆;13、试验台架;14、安装板;15、密封胶;16、轴承底座;17、电机;18、螺栓;19、固定支柱;20、试验台架框架;21、底板;22、密封连接孔;23、滑动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17.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的解释本发明,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结合附图1~7所述的一种用于白车身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分析控制系统2、红外加热器4、红外热成像仪5、红外线传感器6、黑有机玻璃板9和试验台架13,在所述试验台架13中旋转机构的上面设有底板21,在所述底板21的上面设有升降机构,在升降机构中安装板14的上面设有白车身1,在白车身1的两侧前后车门、前风挡玻璃和尾门玻璃窗上分别设有黑有机玻璃板9使白车身1的内腔形成一个密闭的腔体,在所述密闭的腔体内分别设置红外加热器4和红外线传感器6,试验台架13能够带动白车身腔体升降和旋转以便于红外热成像仪5获取所述白车身腔体外表面不同角度的红外图像;所述红外加热器4和红外线传感器6的传输数据线穿过黑有机玻璃板9上密封连接孔22连接白车身1外部的分析控制系统2,在试验台架13中试验台架框架20上设置复数个红外热成像仪5,复数个红外热成像仪5分布在白车身1周围固定位置,用于对白车身1进行拍摄得到红外图像,复数个红外热成像仪5分别通过传输数据线连接分析控制系统2,所述分析控制系统2带有显示屏,用于控制白车身腔体内的辐射强度和温度,并对传输回来的温度、红外辐射强度和红外图像进行分
析,确定白车身腔体的泄露位置和泄露率,所述分析控制系统2通过传输数据线分别连接旋转机构中的电机17及升降机构中的液压柱11形成所述的用于白车身的气密性检测装置。
18.如图2、3、6所示,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支撑柱3、蜗轮10、蜗杆12、轴承底座16、电机17和固定支柱19,所述固定支柱19设置在地面上,实施时,所述固定支柱19通过螺栓18设置在地面上,在固定支柱19上设有蜗杆12,所述蜗杆12的端部连接电机17,所述电机17分别连接电源和分析控制系统2,蜗杆12与蜗轮10啮合,所述蜗轮10设置在轴承底座16上,在蜗轮10的上面设有复数个支撑柱3,复数个支撑柱3连接底板21。实施时,所述固定支柱19用以支撑蜗杆12,所述蜗杆12由电机17驱动并将动力传动到蜗轮10,所述蜗轮10下面与轴承底座16相连,蜗轮10的上面经支撑柱3与底板21相连。
19.如图2、3所示,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液压柱11和安装板14,所述液压柱11设置为四个,四个液压柱11分别设置在底板21上面的四角,四个液压柱11的液压杆分别连接安装板14下面的四角,四个液压柱11分别连接分析控制系统2,所述底板21上面的中部设有红外热成像仪5,所述红外热成像仪5通过传输数据线连接分析控制系统2。
20.实施时,所述底板21上面的四角分别固定液压柱11,中间放置红外热成像仪5,所述液压柱11与安装板14相连,所述安装板14用于放置白车身1。
21.如图4、5所示,所述红外加热器4包括红外线加热管7和红外加热器支架8,在所述红外线加热管7的两端分别设有红外加热器支架8。实施时,所述红外线加热管7的形状和尺寸结合实际红外加热器支架8进行选择,用于使白车身腔体内的温度和红外辐射强度达到预定值。
22.如图2、3所示,所述黑有机玻璃板9通过密封胶15与白车身1的两侧前后车门、前风挡玻璃和尾门玻璃窗连接。
23.如图2、3、7所示,所述试验台架框架20的内侧设有滑动导轨23,在所述滑动导轨23上设置红外热成像仪5。实施时,所述滑动导轨23滑动连接红外热成像仪5,可同时控制试验台架和滑动导轨运动,提高红外热成像仪5从各个角度拍摄白车身腔体外表面红外图像的效率。
24.一种用于白车身的气密性检测方法,结合附图1所示,所述检测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根据待测白车身1制作与待测白车身1两侧前后车门、前风挡玻璃和尾门玻璃窗形状一致的黑有机玻璃板9;第二步、将红外加热器4和红外线传感器6放置于白车身1内并将其传输数据线通过车门处黑有机玻璃板9的带密封连接孔连接至外部的分析控制系统2;第三步、用密封胶15将黑有机玻璃板9分别与白车身1两侧前后车门、前风挡玻璃和尾门玻璃窗密封连接,对白车身1其余连通内部和外部的安装孔、涂装工艺孔、定位孔、排水孔、工艺过孔和减重孔进行密封处理,使白车身1内部形成密闭的腔体;第四步、将多个红外热成像仪5分别安装在试验台架13的试验台架框架20上,多个红外热成像仪5分布在白车身1周围固定位置,并与分析控制系统2相连;第五步、分析控制系统2控制红外加热器4和红外线传感器6,当白车身腔体内的温度和红外辐射强度都达到预定值后,关闭红外加热器4,记录时间、温度和辐射强度;第六步、放置白车身1的试验台架13按照预定方向转动,每转动预定角度,分析控
制系统2控制红外热成像仪5拍摄一次,控制试验台架13升降,重复转动拍摄,得到不同高度和方位的红外图像,将拍摄的红外图像发送到分析控制系统2进行识别分析;第七步、当白车身1气密性不符合标准,由分析控制系统2将温度奇异点或区域提取出来,确定白车身1泄露位置;第八步、控制试验台架13转动,使白车身1泄露位置清楚的反应在红外热成像仪5的拍摄范围内,开始录像并快速拍摄,准确定位白车身1的泄露位置;第九步、根据预定时间,由分析控制系统2根据实时传输的红外图像、红外辐射强度值、温度值进行分析计算,重点关注白车身1内部红外辐射强度值与关闭红外加热器4后的辐射强度值之间的差值,得出白车身1的泄露率;第十步、若白车身1气密性不符合标准,则对白车身1泄露位置进行泄露原因探查,探明泄露原因后,对白车身1泄露位置重新密封,而后回到第五步再次开始检测,直至白车身1气密性符合标准;实施时,对白车身1泄露位置进行泄露原因探查时,若设置在试验台架框架20上的红外热成像仪5存在不易探测的白车身腔体外表面,采用手持型红外热成像仪精准检测,以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
25.本发明中白车身气密性检测方法的原理为:红外线普遍存在,只要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会因自身的分子运动而辐射出红外线。由红外热辐射基本理论和泄露传热分析可知,红外辐射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温度,温度越高辐射越强。故而可以主动增强白车身腔体内的温度和红外辐射强度,利用红外热成像仪查看白车身腔体外表面的温度分布并搜集白车身表面的反射光谱,定位白车身的泄露区域,分析一定时间前后白车身腔体内红外辐射强度的差值,评定密封效果。
26.若白车身气密性不符合标准,泄漏位置处主要发生两种热传递过程:一是由于白车身腔体内外存在温度差,白车身泄漏部位会发生对流传热。二是白车身不同区域存在的泄漏缝隙可看作节流口,白车身泄漏部位会发生焦耳——汤姆逊效应。在白车身腔体内部放置红外加热器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产生红外线辐射并在白车身腔体内达到预定的强度,便于分析白车身的密封效果。二是加热白车身腔体内的温度,利用气体热胀冷缩的特性,温度升高、气体膨胀,白车身腔体内的气压增大,迫使空气从缝隙向外流动。同时白车身泄露位置会发生焦耳——汤姆逊效应,加剧泄露处发生对流传热,提高检测精度。
27.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黑有机玻璃板9与白车身1通过密封胶15对白车身进行密封处理,形成密闭白车身腔体。红外加热器4和红外线传感器6位于白车身1腔体内。试验台架13能够带动白车身腔体升降和旋转以便所述红外热成像仪5获取白车身腔体外表面不同角度的红外图像;所述试验台架13主要用于带动所述白车身旋转和升降,以便于所述红外热成像仪5采集白车身1不同高度和方位的红外图像;同时,便于所述白车身1底部密封操作、探测分析底部的泄露程度;进一步,还可以在所述白车身腔体内装有内窥镜,用于查看所述白车身腔体内的搭接结构和隔断块状态。
28.所述试验台架13的试验台架框架20框架上安装滑动导轨23,所述滑动导轨23滑动连接所述红外热成像仪5。所述分析控制系统2同时控制试验台架13和滑动导轨23,提高红
外热成像仪5从各个角度采集白车身外表面红外图像的效率。
29.所述白车身1的搭接、成一定角度的区域,使用上述装置不易探测的情况下,用手持型红外热成像仪精准检测,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
30.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如下:结合图1~4,本发明实施例的白车身气密性快速检测方法为:根据待测白车身1,制作与所述白车身1两侧前后车门、前风挡玻璃和尾门玻璃窗形状一致的黑有机玻璃板9。在密封所述白车身1前,将红外加热器4和红外线传感器6放置于所述白车身1内规定的位置并将其传输数据线通过车门处所述黑有机玻璃板9的带密封连接孔22连接至外部的分析控制系统2。
31.使用密封胶15将所述黑有机玻璃板9分别与所述白车身1两侧前后车门、前风挡玻璃和尾门玻璃窗密封连接。对所述白车身1其余联通内部和外部的安装孔、涂装工艺孔、定位孔、排水孔、工艺过孔和减重孔等贯通孔进行密封处理,形成密闭的白车身腔体。
32.红外热成像仪5安装在试验台架13的框架20上,分布在所述白车身1周围固定位置并与所述分析控制系统2相连,检测前需进行调试,使其达到最优检测状态。要求所述红外加热器4、红外线传感器6和红外热成像仪5的选型要恰当,否则不仅可能会提高检测成本或影响检测效果而且也可能带来不能容许的测量误差。
33.所述分析控制系统2控制所述红外加热器4、红外线传感器6和红外热成像仪5同时开始工作,并实时记录检测时间、温度、辐射强度和红外图像。所述红外加热器4使所述白车身1腔体内达到预定的温度和红外辐射强度时,即可关闭所述红外加热器4,为所述分析控制系统2对比分析所述白车身1腔体内规定时间温度和红外辐射强度变化创造条件。
34.控制放置所述白车身1腔体的所述试验台架13按照预定方向转动,每转动预定角度(一般不大于20度),所述分析控制系统2控制所述红外热成像仪5拍摄一次。所述试验台架13在设定高度转动一周后,控制所述试验台架13上升指定高度,重复转动拍摄,得到不同高度和方位的红外图像,将拍摄的红外图像发送到所述分析控制系统2中进行识别分析。
35.所述白车身1的气密性不符合标准时,在反馈的温度场图像中必然存在奇异点或区域,由所述分析控制系统2将该温度奇异点或区域提取出来,即可确定所述白车身1的泄露位置。其次分析控制系统2立刻发出指令使所述试验台架13带动所述白车身1转动到泄露位置,使泄露位置能够清楚的反映在所述红外热成像仪5的拍摄范围内,开始录像并拍摄,准确定位白车身1的泄露位置。
36.所述分析控制系统2对实时传输回来的红外图像、红外辐射强度值、温度值进行存储并记录。设定时间后,所述白车身1腔体内的红外辐射强度和温度自然降低到预定值,所述分析控制系统2根据采集到的各类数据进行计算分析,输出所述白车身1的泄露率。
37.若所述白车身1气密性不符合标准,则对所述白车身1泄露位置进行泄露原因探查。与此同时,若存在使用所述装置不易探测的白车身1腔体表面,采用手持型红外热成像仪精准检测。探明泄露原因后,对所述白车身1泄露位置重新密封,而后再次检测,直至所述白车身1气密性符合标准。
38.检测环境和人员很大程度上影响检测准确性。必须对检测环境采取相应的屏蔽措施,以减少大气的吸收作用、光线的反射和慢反射、空气的流动、大气中的尘埃及悬浮粒子和周围物体热辐射等对红外图像采集产生的影响。检测人员需熟练使用检测设备并能根据
白车身材料的发射率和实际距离进行仪器的准确调整。
39.所述基于红外辐射和红外热成像原理的白车身气密性检测方法正是通过检测所述白车身1泄漏位置处温度与周围温度的异同来实现的。当所述白车身1腔体内外发生气体交换时,泄漏位置处的温度会发生改变,在红外热图中就会反映出不同的颜变化。控制所述红外加热器4使所述白车身1腔体内达到不同的温度和红外辐射强度条件下,分析检测结果异同和检测效率,确定最佳检测参数。
40.本发明的所述红外热成像仪5拍摄所述白车身1腔体外表面不同方向的红外图像时,由所述分析控制系统2控制所述试验台架13带动所述白车身1腔体按照预定方向转动(一般不大于20度)。传动路径是由所述电机17工作驱动所述蜗杆12使其带动所述蜗轮10将动力通过所述支撑柱3传递到所述底板21,所述底板21和所述液压柱11、所述安装板14、所述白车身1共同转动。所述试验台架13升降时,通过改变所述液压杆11的长度,带动与其连接的所述安装板13及其上的白车身1一起升降。
41.本发明的红外加热器4包括支架8和红外线加热管7,所述红外线加热管7的形状和尺寸结合实际支架8进行选择,本实施例在所述支架的圆柱部分安装环形的红外加热管7,在圆柱的底面安装的3/4圆环形红外加热管7,用于使所述白车身1腔体内各部分的温度和红外辐射强度快速达到预定值。
42.本发明的红外热成像仪5安装在所述试验台架13的框架上,分布在所述白车身1周围固定位置,用于对所述白车身1进行拍摄得到红外图像,并与所述分析控制系统2相连。
43.本发明的所述红外加热器4、红外线传感器6和红外热成像仪5分别与所述分析控制系统2相连。所述分析控制系统2带有显示屏,用于控制所述白车身1腔体内的辐射强度和温度,并对传输回来的温度、红外辐射强度和红外图像进行分析,确定白车身1腔体的泄露位置和泄露率。
44.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的白车身气密性检测装置的红外加热器能够在短时间内使白车身腔体内的温度和红外辐射强度达到预定值,为红外热成像仪采集白车身腔体外表面红外图像、分析控制系统检测温度和红外辐射强度变化节约时间、提高检测效率。
45.2、本发明的白车身气密性检测装置的试验台架能够带动白车身腔体升降和旋转以便红外热成像仪获取白车身腔体外表面不同角度的红外图像,不需要分别设计使白车身腔体升降和旋转的装置。
46.3、本发明的白车身气密性检测装置,在白车身气密性不符合标准时,结合手持型红外热成像仪采集白车身腔体外表面的红外图像,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检测全面且不易遗漏微小泄漏点的优点。
47.4、本发明的白车身气密性检测方法与装置,利用红外辐射和红外热成像的原理,能够快速准确的到白车身的泄露位置,又能够检测白车身的密封性能,直接得出相关参数,保证白车身气密性。
48.本发明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
49.为了公开本发明的发明目的而在本文中选用的实施例,当前认为是适宜的,但是,应了解的是,本发明旨在包括一切属于本构思和发明范围内的实施例的所有变化和改进。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白车身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分析控制系统(2)、红外加热器(4)、红外热成像仪(5)、红外线传感器(6)、黑有机玻璃板(9)和试验台架(13),其特征是:在所述试验台架(13)中旋转机构的上面设有底板(21),在所述底板(21)的上面设有升降机构,在升降机构中安装板(14)的上面设有白车身(1),在白车身(1)的两侧前后车门、前风挡玻璃和尾门玻璃窗上分别设有黑有机玻璃板(9)使白车身(1)的内腔形成一个密闭的腔体,在所述密闭的腔体内分别设置红外加热器(4)和红外线传感器(6),所述红外加热器(4)和红外线传感器(6)的传输数据线穿过黑有机玻璃板(9)上密封连接孔(22)连接白车身(1)外部的分析控制系统(2),在试验台架(13)中试验台架框架(20)上设置复数个红外热成像仪(5),复数个红外热成像仪(5)分别通过传输数据线连接分析控制系统(2),所述分析控制系统(2)通过传输数据线分别连接旋转机构中的电机(17)及升降机构中的液压柱(11)形成所述的用于白车身的气密性检测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白车身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支撑柱(3)、蜗轮(10)、蜗杆(12)、轴承底座(16)、电机(17)和固定支柱(19),所述固定支柱(19)设置在地面上,在固定支柱(19)上设有蜗杆(12),所述蜗杆(12)的端部连接电机(17),所述电机(17)分别连接电源和分析控制系统(2),蜗杆(12)与蜗轮(10)啮合,所述蜗轮(10)设置在轴承底座(16)上,在蜗轮(10)的上面设有复数个支撑柱(3),复数个支撑柱(3)连接底板(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白车身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支柱(19)通过螺栓(18)设置在地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白车身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液压柱(11)和安装板(14),所述液压柱(11)设置为四个,四个液压柱(11)分别设置在底板(21)上面的四角,四个液压柱(11)的液压杆分别连接安装板(14)下面的四角,四个液压柱(11)分别连接分析控制系统(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白车身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红外加热器(4)包括红外线加热管(7)和红外加热器支架(8),在所述红外线加热管(7)的两端分别设有红外加热器支架(8)。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白车身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黑有机玻璃板(9)通过密封胶(15)与白车身(1)的两侧前后车门、前风挡玻璃和尾门玻璃窗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白车身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底板(21)上面的中部设有红外热成像仪(5),所述红外热成像仪(5)通过传输数据线连接分析控制系统(2)。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白车身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试验台架框架(20)的内侧设有滑动导轨(23),在所述滑动导轨(23)上设置红外热成像仪(5)。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用于白车身的气密性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检测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根据待测白车身(1)制作与待测白车身(1)两侧前后车门、前风挡玻璃和尾门玻璃窗形状一致的黑有机玻璃板(9);第二步、将红外加热器(4)和红外线传感器(6)放置于白车身(1)内并将其传输数据线通过车门处黑有机玻璃板(9)的带密封连接孔连接至外部的分析控制系统(2);
第三步、用密封胶(15)将黑有机玻璃板(9)分别与白车身(1)两侧前后车门、前风挡玻璃和尾门玻璃窗密封连接,对白车身(1)其余连通内部和外部的安装孔、涂装工艺孔、定位孔、排水孔、工艺过孔和减重孔进行密封处理,使白车身(1)内部形成密闭的腔体;第四步、将多个红外热成像仪(5)分别安装在试验台架(13)的试验台架框架(20)上,多个红外热成像仪(5)分布在白车身(1)周围固定位置,并与分析控制系统(2)相连;第五步、分析控制系统(2)控制红外加热器(4)和红外线传感器(6),当白车身腔体内的温度和红外辐射强度都达到预定值后,关闭红外加热器(4),记录时间、温度和辐射强度;第六步、放置白车身(1)的试验台架(13)按照预定方向转动,每转动预定角度,分析控制系统(2)控制红外热成像仪(5)拍摄一次,控制试验台架(13)升降,重复转动拍摄,得到不同高度和方位的红外图像,将拍摄的红外图像发送到分析控制系统(2)进行识别分析;第七步、当白车身(1)气密性不符合标准,由分析控制系统(2)将温度奇异点或区域提取出来,确定白车身(1)泄露位置;第八步、控制试验台架(13)转动,使白车身(1)泄露位置清楚的反应在红外热成像仪(5)的拍摄范围内,开始录像并快速拍摄,准确定位白车身(1)的泄露位置;第九步、根据预定时间,由分析控制系统(2)根据实时传输的红外图像、红外辐射强度值、温度值进行分析计算,重点关注白车身(1)内部红外辐射强度值与关闭红外加热器(4)后的辐射强度值之间的差值,得出白车身(1)的泄露率;第十步、若白车身(1)气密性不符合标准,则对白车身(1)泄露位置进行泄露原因探查,探明泄露原因后,对白车身(1)泄露位置重新密封,而后回到第五步再次开始检测,直至白车身(1)气密性符合标准。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白车身的气密性检测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第十步中对白车身(1)泄露位置进行泄露原因探查时,若设置在试验台架框架(20)上的红外热成像仪(5)存在不易探测的白车身腔体外表面,采用手持型红外热成像仪精准检测。

技术总结


一种用于白车身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本发明中黑有机玻璃板与白车身通过密封胶对白车身进行密封处理形成密闭白车身腔体,试验台架能够带动白车身腔体升降和旋转以便于红外热成像仪获取白车身腔体外表面不同角度的红外图像,通过红外加热器提高白车身密封腔体内的温度和红外辐射强度,利用红外热成像仪采集白车身腔体外表面的红外图像,根据图像变化迅速定位泄露位置,分析系统通过计算一定时间内白车身腔体内红外辐射强度和温度变化来评定密封效果,利用红外辐射和红外热成像的原理,能够快速准确的到白车身的泄露位置,又能够检测白车身的密封性能,直接得出相关参数,保证白车身气密性等。保证白车身气密性等。保证白车身气密性等。


技术研发人员:

张帅 赵晟杰 徐立友 陈久峰 赵思夏 何飞飞 郑景阳 闫祥海 刘洋 侯旭浩 张超凡 李霄 卢万基 安雪 曾钰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河南科技大学

技术研发日:

2022.12.20

技术公布日:

2023/3/10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0:51: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6975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车身   所述   气密性   台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