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气田气液高效混输增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油气田气液高效混输增压装置。


背景技术:



2.油气田的常用的气液混输都是通过螺杆泵或容积泵,但对于气液比高,稠油、出砂量大的油气井,螺杆泵系统效率极大降低,卡泵风险高,稳定性,安全性都无法保障,油气比达到1:3000时,如果是稠油、又出砂,螺杆泵或容积泵会出现严重卡泵,通常3个月一小修,半年一大修,年底就要报废,严重影响油气田生产,因此国内外油气田混输增压装置普遍无法应对复杂油气田气液工况条件,气液混输及计量问题也成为世界难题。
3.油气田产量过低,油气井压力不够,不能进管道输送油气,生产单位常规做法是采用螺杆泵抽油或抽油机抽油,然后再用地面输油泵增压进管道,解决以上问题,常规做法不仅能耗高、施工周期长、成本高、工序复杂、安全、环保等级增加,严重阻碍油气生产任务。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气田气液高效混输增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油气田气液高效混输增压装置,包括:
7.左活塞缸;
8.右活塞缸,与左活塞缸平行设置;
9.液压机构,一端与所述左活塞缸一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右活塞缸一端相连,用于利用液压工作原理来降低人工作业强度;
10.液压油,设置在所述左活塞缸和右活塞缸内靠近液压机构的一端;
11.混输增压机构,一端与所述左活塞缸远离液压机构的一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右活塞缸远离液压机构的一端相连,用于保持液压机构在无原油和天然气的环境中稳定运行。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液压机构包括:
13.液压油箱,通过第一高压管线和第二高压管线与右活塞缸相连;
14.齿轮油泵,分别通过第一连接管线和第二连接管线与液压油箱和左活塞缸相连;
15.换向管线,一端与所述左活塞缸相连,另一端通过第一电磁换向阀与第一高压管线相连;
16.第二换向阀,安装在所述第二高压管线与第二连接管线之间;
17.调压阀,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管线上并与液压油箱相连。
1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调压阀设置在齿轮油泵与第二电磁换向阀之间,所述调压阀上安装有压力表。
1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混输增压机构包括:
20.第一单向阀,安装在所述左活塞缸和右活塞缸的混合液流出管;
21.第二单向阀,安装在所述左活塞缸和右活塞缸的混合液流入管。
2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进口过滤器,安装在所述左活塞缸和右活塞缸的混合液流入口,所述进口过滤器设置在第一单向阀外侧。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4.1、独特的结构设计,突破常规,使下端齿轮油泵只在设定的液压油工作液中工作,通过液压原理输送两个活塞缸上部的气液混输介质,混输介质始终不通过齿轮泵,入口降压,造负压,形成抽吸,增产增效,出口增压,提高输送距离,既增加井底流速及油气井产量,多项流体(油气水)混合介质又能增压输送到输油气管道,且不受含气率、含砂、工况流态等限制。
25.2、不仅能耗低、施工周期短、成本低、工序简单,而且有效解决了油气井降本增效、降低安全、环保等级等问题。
附图说明
26.图1为油气田气液高效混输增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油气田气液高效混输增压装置的主视图;
28.图3为油气田气液高效混输增压装置的侧视图;
29.图4为油气田气液高效混输增压装置的俯视图;
30.图5为油气田气液高效混输增压装置的原理框图。
31.图中:1-左活塞缸、2-右活塞缸、3-液压油箱、4-齿轮油泵、5-调压阀、6-第一电磁换向阀、7-第二电磁换向阀、8-进口过滤器、9-第一单向阀、10-第二单向阀、11-第一高压管线、12-第二高压管线、13-第一连接管线、14-第二连接管线、15-换向管线、16-压力表、17-混合液流出管、18-混合液流入管。
具体实施方式
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3.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4.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
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3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如图1至图5所示的油气田气液高效混输增压装置,包括:
37.左活塞缸1;
38.右活塞缸2,与左活塞缸1平行设置;
39.液压机构,一端与所述左活塞缸1一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右活塞缸2一端相连,用于利用液压工作原理来降低人工作业强度;
40.液压油,设置在所述左活塞缸1和右活塞缸2内靠近液压机构的一端;
41.混输增压机构,一端与所述左活塞缸1远离液压机构的一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右活塞缸2远离液压机构的一端相连,用于保持液压机构在无原油和天然气的环境中稳定运行。
42.本实用新型在实际应用时,通过在两个活塞缸中的两个活塞下部设置液压机构形成液压系统,即左活塞缸1、右活塞缸2中的活塞下部都充满液压油,并与液压机构连接,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形成液压工作原理,既能增加可靠性及稳定性,又能实现无人值守,降低人工作业强度;两个活塞缸中的两个活塞上部设置混输增压机构形成混输增压系统,从而在完成多次循环时始终保持液压机构在无原油和天然气的华景中稳定运行。
43.如图1、图5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液压机构包括:
44.液压油箱3,通过第一高压管线11和第二高压管线12与右活塞缸2相连;
45.齿轮油泵4,分别通过第一连接管线13和第二连接管线14与液压油箱3和左活塞缸1相连;
46.换向管线15,一端与所述左活塞缸1相连,另一端通过第一电磁换向阀6与第一高压管线11相连;
47.第二换向阀,安装在所述第二高压管线12与第二连接管线14之间;
48.调压阀5,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管线14上并与液压油箱3相连。
49.在本实施例的一种情况中,为方便检测,所述调压阀5设置在齿轮油泵4与第二电磁换向阀7之间,所述调压阀5上安装有压力表16;齿轮油泵4通电启动,气液混合液体流入左活塞缸1中,液压原理推动左活塞缸1中的活塞向下运动,从而通过液压油推动右活塞缸2中上部气液出去,进入外输管线,当检测到混输介质即将输完时,电磁换向阀开始换向,齿轮油泵4持续工作,气液混合液体流入右活塞缸2中,液压原理推动右活塞缸2中的活塞向下运动,推动左活塞缸1中上部气液出去,进入外输管线,当检测到混输介质即将输完时,第一次循环结束;电磁换向阀又换向,进入第二循环;如此依次进行第三循环、第四循环、第五循环、第六循环
……
始终保持齿轮油泵4在液压油环境中运行,原油和天然气不会进入齿轮油泵4,实现了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及安全性。
50.如图1、图5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混输增压机构包括:
51.第一单向阀9,安装在所述左活塞缸1和右活塞缸2的混合液流出管17;
52.第二单向阀10,安装在所述左活塞缸1和右活塞缸2的混合液流入管18;
53.进口过滤器8,安装在所述左活塞缸1和右活塞缸2的混合液流入口,所述进口过滤
器8设置在第一单向阀9外侧。
54.在本实施例的一种情况中,齿轮油泵4通电启动,气液混合液体通过混合液流入管18和其内的第一单向阀9流入左活塞缸1中,液压原理推动左活塞缸1中的活塞向下运动,从而通过液压油推动右活塞缸2中上部气液通过其顶部的混合液流出管17及其内的第二单向阀10输送气液出去;齿轮油泵4持续工作,气液混合液体通过混合液流入管18和其内的第一单向阀9流入右活塞缸2中,液压原理推动右活塞缸2中的活塞向下运动,推动左活塞缸1中上部气液通过其顶部的混合液流出管17及其内的第二单向阀10输送出去,进入外输管线;进口过滤器8有效对进入的气液混合液体进行过滤,保证系统高效稳定运行。
55.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56.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油气田气液高效混输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活塞缸;右活塞缸,与左活塞缸平行设置;液压机构,一端与所述左活塞缸一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右活塞缸一端相连,用于利用液压工作原理来降低人工作业强度;液压油,设置在所述左活塞缸和右活塞缸内靠近液压机构的一端;混输增压机构,一端与所述左活塞缸远离液压机构的一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右活塞缸远离液压机构的一端相连,用于保持液压机构在无原油和天然气的环境中稳定运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田气液高效混输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机构包括:液压油箱,通过第一高压管线和第二高压管线与右活塞缸相连;齿轮油泵,分别通过第一连接管线和第二连接管线与液压油箱和左活塞缸相连;换向管线,一端与所述左活塞缸相连,另一端通过第一电磁换向阀与第一高压管线相连;第二换向阀,安装在所述第二高压管线与第二连接管线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气田气液高效混输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机构还包括:调压阀,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管线上并与液压油箱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气田气液高效混输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压阀设置在齿轮油泵与第二电磁换向阀之间,所述调压阀上安装有压力表。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气田气液高效混输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输增压机构包括:第一单向阀,安装在所述左活塞缸和右活塞缸的混合液流出管;第二单向阀,安装在所述左活塞缸和右活塞缸的混合液流入管。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气田气液高效混输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输增压机构还包括:进口过滤器,安装在所述左活塞缸和右活塞缸的混合液流入口。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气田气液高效混输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过滤器设置在第一单向阀外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气田气液高效混输增压装置,属于油气田技术领域,包括左活塞缸;右活塞缸,与左活塞缸平行设置;液压机构,一端与左活塞缸一端相连,另一端与右活塞缸一端相连,用于利用液压工作原理来降低人工作业强度;液压油,设置在左活塞缸和右活塞缸内靠近液压机构的一端;混输增压机构,一端与左活塞缸远离液压机构的一端相连,另一端与右活塞缸远离液压机构的一端相连,用于保持液压机构在无原油和天然气的环境中稳定运行。本实用新型结构独特,使下端齿轮油泵只在设定的液压油工作液中工作,既增加井底流速及油气井产量,多项流体(油气水)混合介质又能增压输送到输油气管道,且不受含气率、含砂、工况流态等限制。工况流态等限制。工况流态等限制。


技术研发人员:

刘镕菖 华柑霖 高雪峰 王强 魏嵬 刘丽宁 陈雷东 潘阳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浙江亿汇未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2.13

技术公布日:

2023/3/9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10:14: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696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活塞   所述   液压   管线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