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扑翼飞行器用大尺度高效扑动翼



1.本发明涉及扑翼飞行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扑翼飞行器是一种依靠扑动翼扑动产生升力推力的仿生飞行器,具有隐蔽性好,飞行效率高的特点,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在军事和民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在扑翼飞行器飞行时,扑动翼产生升力和推力,尽管现有的扑动翼设计结构各有不同,但单段式柔性薄膜扑动翼因其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对驱动系统要求低等优点,被大量扑翼飞行器所采用,通过大量飞行实验证明,这种结构形式的扑动翼是目前最接近实用化的构型。
4.在双翼扑动机构的驱动下,扑动翼进行扑翼运动,由于扑动翼内侧部分扑翼运动幅度较小,几何变形幅度较小,该区域水平投影面积较大,升力面面积大,因此主要产生向上的升力;扑动翼外侧部分运动幅度较大,由于扑动翼采用蒙皮柔性材料,外侧翼肋为悬臂梁结构,几何变形幅度较大,在保持上下扑动的同时还会产生弦向变形,加速前进方向气流速度,从而产生前进的推力,因此扑动翼在进行扑翼运动过程中,从功能上区分,扑动翼由几何变形幅度较小的扑动翼内侧升力区和几何变形幅度较大的扑动翼外侧推力区组成,设计一款具有优异性能的机翼对高性能扑翼飞行器至关重要。目前常见的扑翼飞行器大多数为微小尺度的扑翼飞行器,大尺度并能有较大负载能力的扑翼飞行器较为少见,原因在于目前的大尺度扑动翼气动效率低、功耗大,导致扑翼飞行器无法实现较长时间的飞行。
5.扑动翼需要有较大的承载能力和刚度,以发挥承受和传递气动载荷的作用。机翼蒙皮承受空气动力后再将作用力传递到相连的扑动翼结构骨架上。
6.针对目前的大尺度扑动翼存在气动效率低、功耗大的问题,发明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实验,发明人通过对大尺度扑动翼扑动过程中的高速摄像观察发现,对于大尺度柔性扑动翼,翼肋间距扩大且由于机翼梢部为外凸的圆弧平面形状,导致机翼蒙皮在扑动过程中会承受较大气动载荷和发生非线性的几何变形(即,扑动翼外侧推力区后缘会产生不规则的抖动现象),此种现象会任意方向地对气流进行加速,相较于线性几何变形会减弱对于前进方向气流的加速效应,此种蒙皮外端发生非线性几何变形的现象会显著减小机翼在下扑过程中的附着涡体积,使其发生耗散,使得升力系数c
l
和推力系数c
t
减小,且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升力面的面积,即s减小,进而损害升力和推力,通过理论计算验证:
7.c
l
=l/0.5
×
ρv2s
ꢀꢀꢀꢀꢀꢀꢀꢀꢀꢀꢀꢀꢀꢀꢀꢀꢀ
(1)
8.c
t
=t/0.5
×
ρv2s
ꢀꢀꢀꢀꢀꢀꢀꢀꢀꢀꢀꢀꢀꢀꢀꢀꢀ
(2)
9.式中:c
l
和c
t
分别是升力系数和推力系数,l是升力,ρ是空气密度,v是前飞速度,s是机翼面积。


技术实现要素:



10.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扑翼飞行器用大尺度高效扑动翼,以改善扑翼飞行器的气动性能和存储携带的空间。
1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12.一种高效扑翼飞行器用大尺度高效扑动翼,包括蒙皮和扑动翼结构骨架,扑动翼骨架主要由主梁,斜梁和多个翼肋梁连接组成:主梁沿翼展方向设置,斜梁的前端固定连接在主梁靠近其外端的部位,且由前至后向扑动翼内端方向倾斜,多个翼肋梁沿翼展方向排列,与主梁和斜梁固定在一起,从而形成扑动翼结构骨架;蒙皮粘接在扑动翼结构骨架上,被扑动翼结构骨架所支撑,从而形成扑动翼;主梁所支撑的蒙皮部位形成扑动翼前缘,多个翼肋梁的后端及主梁的外端所支撑的蒙皮部位形成扑动翼后缘,最内侧的翼肋梁所支撑的蒙皮部位形成扑动翼内缘,令最内侧的翼肋梁为扑动翼内缘支撑梁;在主梁中,沿伸出扑动翼内缘支撑梁的部分为扑动翼的翼根,以用于与双翼扑动机构连接,在斜梁中,沿伸出扑动翼内缘支撑梁的部分为扑动翼的辅梁,用于与机身铰接,以对大尺度高效扑动翼产生辅助支撑;
13.扑动翼的半翼展长度为0.6m~1.0m;扑动翼的平均几何弦长为0.26m~0.28m;扑动翼的平均几何弦长距离翼根为0.45m~0.47m,扑动翼的展弦比为3~4:1;
14.大尺度高效扑动翼由扑动翼内侧升力区和扑动翼外侧推力区组成,扑动翼内侧升力区与扑动翼外侧推力区由其中一个翼肋梁隔离开,令该翼肋梁为区域隔离翼肋梁,区域隔离翼肋梁位于主梁距离翼根的61%~62%位置,且与主梁呈70
°
~74
°
夹角由前至后向扑动翼外侧倾斜,其长度为32%~33%半翼展长度;在扑动翼中,位于区域隔离翼肋梁内侧部分为扑动翼内侧升力区,位于区域隔离翼肋梁外侧部分为扑动翼外侧推力区;扑动翼内侧升力区后缘与扑动翼外侧推力区后缘形成扑动翼后缘,扑动翼内缘支撑梁后端与区域隔离翼肋梁后端所支撑的蒙皮边缘部位形成扑动翼内侧升力区后缘,主梁的外端与区域隔离翼肋梁的后端所支撑的蒙皮边缘部位形成扑动翼外侧推力区后缘;扑动翼内侧升力区后缘为中部向前端凹陷的圆弧形,圆弧半径为137%~138%半翼展长度,扑动翼外侧推力区后缘为中部向后端凸出的圆弧形,圆弧半径为27%~28%半翼展长度,扑动翼内侧升力区后缘的圆弧形与扑动翼外侧推力区后缘的圆弧形相切;扑动翼外侧推力区后缘与扑动翼内侧升力区后缘的部分或全部使用碳丝描边。
15.本发明进一步改进在于:
16.扑动翼为可折叠扑动翼:主梁由内段主梁和外段主梁通过主梁铰接固定结构连接在一起,斜梁由内段斜梁和外段斜梁通过斜梁铰接结构连接在一起;主梁铰接固定结构与斜梁铰接结构的铰接轴的轴心线相重合,且前后向设置,以使扑动翼可相对于主梁铰接固定结构与斜梁铰接结构的铰接轴折叠;主梁铰接固定结构包括内段主梁连接端,外段主梁连接端和定位轴,内段主梁连接端和外段主梁连接端铰接,内段主梁连接端和外段主梁连接端分别设有定位孔,当内段主梁连接端和外段主梁连接端的相对位置使内段主梁和外段主梁处于同一轴心线时,内段主梁连接端和外段主梁连接端的定位孔形成同轴心的定位轴滑配孔,以使定位轴插入定位轴滑配孔内,将内段主梁和外段主梁整体形成固定的主梁。
17.在主梁铰接固定结构中,内段主梁连接端设有内段主梁插接孔,外段主梁连接端设有外段主梁插接孔,内段主梁和外段主梁分别插固于内段主梁插接孔和外段主梁插接孔
内;斜梁铰接结构包括内段斜梁连接端和外段斜梁连接端,内段斜梁连接端与外段斜梁连接端铰接,内段斜梁连接端设有内段斜梁插接孔,外段斜梁连接端设有外段斜梁插接孔,内段斜梁和外段斜梁分别插固于内段斜梁插接孔和外段斜梁插接孔内。
18.主梁铰接固定结构中的定位轴为按钮式钢珠快速插销。
19.扑动翼结构骨架采用碳管和碳纤维板切削而成,内段主梁外径为7.5mm~8.5mm,内径为5.5mm~6.5mm,外段主梁外径为5.5mm~6.5mm,内径为3.5mm~4.5mm,斜梁外径2.5mm~3.5mm,内径1mm~2mm,扑动翼内缘支撑梁厚度为1.5mm~2.5mm,其余翼肋梁厚度为厚度为1mm~2mm,碳丝直径为0.8mm~1.5mm。
20.在扑动翼内侧升力区中,在区域隔离翼肋梁与扑动翼内缘支撑梁之间,沿翼展方向均列三根翼肋梁,令该三根翼肋梁为扑动翼内侧升力区翼肋梁;在扑动翼外侧推力区中,在区域隔离翼肋梁与主梁的外端之间设有一根翼肋梁,令该根翼肋梁为扑动翼外侧推力区翼肋梁,该扑动翼外侧推力区翼肋梁位于扑动翼外侧推力区中部。
21.扑动翼内侧升力区设有附加翼型,附加翼型位于蒙皮的下方,由填充于翼肋梁之间的泡沫材质形成,以增加扑动翼内侧升力区的强度。
22.扑动翼内侧升力区设有的附加翼型截面为流线型。
2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24.通过对扑动翼外侧推力区后缘与扑动翼内侧升力区后缘的部分或全部使用碳丝描边,能够使扑动翼在前飞扑动时,提高扑动翼外侧推力区后缘承受较大气动载荷的能力,提高几何变形的线性程度,使翼肋和蒙皮形成较为规则的变形,避免因为后缘蒙皮的不规则变形导致的气体耗散,进而产生可观的升力和推力;扑动翼折叠后存储携带时占用较小的空间。
25.本发明可以改善扑翼飞行器的气动性能和存储携带的空间。
附图说明
26.图1是高效扑翼飞行器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高效扑翼飞行器的大尺度高效扑动翼折叠状态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图1中大尺度高效扑动翼的结构示意图;
29.图4是图3中扑动翼结构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30.图5是图4中主梁铰接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31.图6是图4中斜梁铰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32.图7是图3中附加翼型的结构示意图;
33.图8是附加翼型的截面图;
34.图9是本实施例扑动翼描边与未描边状态下升力系数风洞试验对比曲线图;
35.图10是本实施例扑动翼描边与未描边状态下推力系数风洞试验对比曲线图。
36.在附图中:1.机身;2.双翼扑动机构;3.尾舵;4.蒙皮;5.扑动翼内缘支撑梁;6.翼根;7.区域隔离翼肋梁;8.碳丝;9.内段主梁;10.外段主梁;11.内段斜梁;12.外段斜梁;13.内段主梁连接端;14.外段主梁连接端;15.定位轴;16.内段主梁插接孔;17.内段斜梁连接端;18.外段斜梁连接端;19.内段斜梁插接孔;20.扑动翼内侧升力区翼肋梁;21.扑动翼外侧推力区翼肋梁;22.扑动翼的辅梁。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38.为了便于说明,将高效扑翼飞行器作为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
39.本发明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粘贴等常规手段,在此不再详述。
40.由图1~10所示的实施例可知,本实施例包括机身1,飞行控制系统,双翼扑动机构2,一对扑动翼和尾舵3,双翼扑动机构2与一对扑动翼固定连接,使一对扑动翼对称设置在机身1的左侧与右侧,双翼扑动机构2驱动一对扑动翼产生扑翼运动;
41.扑动翼为大尺度高效扑动翼,包括蒙皮4和扑动翼结构骨架,扑动翼骨架主要由主梁,斜梁和多个翼肋梁连接组成:主梁沿翼展方向设置,斜梁的前端固定连接在主梁靠近其外端的部位,且由前至后向扑动翼内端方向倾斜,多个翼肋梁沿翼展方向排列,与主梁和斜梁固定在一起,从而形成扑动翼结构骨架;蒙皮4粘接在扑动翼结构骨架上,被扑动翼结构骨架所支撑,从而形成扑动翼;主梁所支撑的蒙皮4部位形成扑动翼前缘,多个翼肋梁的后端及主梁的外端所支撑的蒙皮4部位形成扑动翼后缘,最内侧的翼肋梁所支撑的蒙皮4部位形成扑动翼内缘,令最内侧的翼肋梁为扑动翼内缘支撑梁5;在主梁中,沿伸出扑动翼内缘支撑梁5的部分为扑动翼的翼根6,以用于与双翼扑动机构2连接,在斜梁中,沿伸出扑动翼内缘支撑梁5的部分为扑动翼的辅梁22,用于与机身1铰接,以对大尺度高效扑动翼产生辅助支撑;
42.扑动翼的半翼展长度为0.8m;扑动翼的平均几何弦长为0.27m;扑动翼的平均几何弦长距离翼根6为0.46m,扑动翼的展弦比为3.5:1;
43.大尺度高效扑动翼由几何变形幅度较小的扑动翼内侧升力区和几何变形幅度较大的扑动翼外侧推力区组成,扑动翼内侧升力区与扑动翼外侧推力区由其中一个翼肋梁隔离开,令该翼肋梁为区域隔离翼肋梁7,区域隔离翼肋梁7位于主梁距离翼根6的61%位置,且与主梁呈73
°
夹角由前至后向扑动翼外侧倾斜,其长度为32%半翼展长度;在扑动翼中,位于区域隔离翼肋梁7内侧部分为扑动翼内侧升力区,位于区域隔离翼肋梁7外侧部分为扑动翼外侧推力区;扑动翼内侧升力区后缘与扑动翼外侧推力区后缘形成扑动翼后缘,扑动翼内缘支撑梁5后端与区域隔离翼肋梁7后端所支撑的蒙皮4边缘部位形成扑动翼内侧升力区后缘,主梁的外端与区域隔离翼肋梁7的后端所支撑的蒙皮4边缘部位形成扑动翼外侧推力区后缘;扑动翼内侧升力区后缘为中部向前端凹陷的圆弧形,圆弧半径为138%半翼展长度,扑动翼外侧推力区后缘为中部向后端凸出的圆弧形,圆弧半径为28%半翼展长度,扑动翼内侧升力区后缘的圆弧形与扑动翼外侧推力区后缘的圆弧形相切;扑动翼外侧推力区后缘与部分扑动翼内侧升力区后缘使用碳丝8描边,其具体范围为主梁的外端至最外端的扑动翼内侧升力区翼肋梁20后端之间的扑动翼后缘,碳丝8直径为1.2mm。通过碳丝8描边后对气动性能的改善通过风洞实验(参见图9~10)也可得以验证。
44.扑动翼为可折叠扑动翼:主梁由内段主梁9和外段主梁10通过主梁铰接固定结构连接在一起,斜梁由内段斜梁11和外段斜梁12通过斜梁铰接结构连接在一起;主梁铰接固定结构与斜梁铰接结构的铰接轴的轴心线相重合,且前后向设置,以使扑动翼可相对于主梁铰接固定结构与斜梁铰接结构的铰接轴折叠;主梁铰接固定结构包括内段主梁连接端
13,外段主梁连接端14和定位轴15,内段主梁连接端13和外段主梁连接端14铰接,内段主梁连接端13和外段主梁连接端14分别设有定位孔,当内段主梁连接端13和外段主梁连接端14的相对位置使内段主梁9和外段主梁10处于同一轴心线时,内段主梁连接端13和外段主梁连接端14的定位孔形成同轴心的定位轴滑配孔,以使定位轴15插入定位轴滑配孔内,将内段主梁9和外段主梁10整体形成固定的主梁。
45.在主梁铰接固定结构中,内段主梁连接端13设有内段主梁插接孔16,外段主梁连接端14设有外段主梁插接孔(图中未示出),内段主梁9和外段主梁10分别插固于内段主梁插接孔16和外段主梁插接孔内;斜梁铰接结构包括内段斜梁连接端17和外段斜梁连接端18,内段斜梁连接端17与外段斜梁连接端18铰接,内段斜梁连接端17设有内段斜梁插接孔19,外段斜梁连接端18设有外段斜梁插接孔(图中未示出),内段斜梁11和外段斜梁12分别插固于内段斜梁插接孔19和外段斜梁插接孔内。
46.主梁铰接固定结构中的定位轴15为按钮式钢珠快速插销。
47.扑动翼结构骨架采用碳管和碳纤维板切削而成,内段主梁9外径为8mm,内径为6mm,外段主梁10外径为6mm,内径为4mm,斜梁外径3mm,内径1.5mm,扑动翼内缘支撑梁5厚度为2mm,其余翼肋梁厚度为厚度为1.5mm。
48.在扑动翼内侧升力区中,在区域隔离翼肋梁7与扑动翼内缘支撑梁5之间,沿翼展方向均列三根翼肋梁,令该三根翼肋梁为扑动翼内侧升力区翼肋梁20;在扑动翼外侧推力区中,在区域隔离翼肋梁7与主梁的外端之间设有一根翼肋梁,令该根翼肋梁为扑动翼外侧推力区翼肋梁21,该扑动翼外侧推力区翼肋梁21位于扑动翼外侧推力区中部。
49.扑动翼内侧升力区设有附加翼型,附加翼型位于蒙皮4的下方,由填充于翼肋梁之间的泡沫材质形成,以增加扑动翼内侧升力区的强度。
50.扑动翼内侧升力区设有的附加翼型截面为流线型。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效扑翼飞行器用大尺度高效扑动翼,包括蒙皮(4)和扑动翼结构骨架,所述扑动翼骨架主要由主梁,斜梁和多个翼肋梁连接组成:所述主梁沿翼展方向设置,所述斜梁的前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主梁靠近其外端的部位,且由前至后向所述扑动翼内端方向倾斜,多个所述翼肋梁沿翼展方向排列,与所述主梁和所述斜梁固定在一起,从而形成扑动翼结构骨架;所述蒙皮(4)粘接在扑动翼结构骨架上,被所述扑动翼结构骨架所支撑,从而形成扑动翼;所述主梁所支撑的所述蒙皮(4)部位形成扑动翼前缘,多个所述翼肋梁的后端及所述主梁的外端所支撑的所述蒙皮(4)部位形成扑动翼后缘,最内侧的所述翼肋梁所支撑的所述蒙皮(4)部位形成所述扑动翼内缘,令最内侧的所述翼肋梁为扑动翼内缘支撑梁(5);在所述主梁中,沿伸出所述扑动翼内缘支撑梁(5)的部分为所述扑动翼的翼根(6),以用于与双翼扑动机构(2)连接,在所述斜梁中,沿伸出所述扑动翼内缘支撑梁(5)的部分为所述扑动翼的辅梁(22),用于与所述机身(1)铰接,以对所述大尺度高效扑动翼产生辅助支撑;所述扑动翼的半翼展长度为0.6m~1.0m;所述扑动翼的平均几何弦长为0.26m~0.28m;所述扑动翼的平均几何弦长距离所述翼根(6)为0.45m~0.47m,所述扑动翼的展弦比为3~4:1;所述大尺度高效扑动翼由扑动翼内侧升力区和扑动翼外侧推力区组成,所述扑动翼内侧升力区与所述扑动翼外侧推力区由其中一个翼肋梁隔离开,令该所述翼肋梁为区域隔离翼肋梁(7),所述区域隔离翼肋梁(7)位于主梁距离所述翼根(6)的61%~62%位置,且与所述主梁呈70
°
~74
°
夹角由前至后向所述扑动翼外侧倾斜,其长度为32%~33%半翼展长度;在所述扑动翼中,位于所述区域隔离翼肋梁(7)内侧部分为扑动翼内侧升力区,位于所述区域隔离翼肋梁(7)外侧部分为扑动翼外侧推力区;扑动翼内侧升力区后缘与扑动翼外侧推力区后缘形成所述扑动翼后缘,所述扑动翼内缘支撑梁(5)后端与所述区域隔离翼肋梁(7)后端所支撑的所述蒙皮(4)边缘部位形成所述扑动翼内侧升力区后缘,所述主梁的外端与所述区域隔离翼肋梁(7)的后端所支撑的所述蒙皮(4)边缘部位形成所述扑动翼外侧推力区后缘;所述扑动翼内侧升力区后缘为中部向前端凹陷的圆弧形,圆弧半径为137%~138%半翼展长度,所述扑动翼外侧推力区后缘为中部向后端凸出的圆弧形,圆弧半径为27%~28%半翼展长度,所述扑动翼内侧升力区后缘的圆弧形与所述扑动翼外侧推力区后缘的圆弧形相切;所述扑动翼外侧推力区后缘与所述扑动翼内侧升力区后缘的部分或全部使用碳丝(8)描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扑翼飞行器用大尺度高效扑动翼,其特征在于:所述扑动翼为可折叠扑动翼:所述主梁由内段主梁(9)和外段主梁(10)通过主梁铰接固定结构连接在一起,所述斜梁由内段斜梁(11)和外段斜梁(12)通过斜梁铰接结构连接在一起;所述主梁铰接固定结构与所述斜梁铰接结构的铰接轴的轴心线相重合,且前后向设置,以使所述扑动翼可相对于所述主梁铰接固定结构与所述斜梁铰接结构的铰接轴折叠;所述主梁铰接固定结构包括内段主梁连接端(13),外段主梁连接端(14)和定位轴(15),所述内段主梁连接端(13)和所述外段主梁连接端(14)铰接,所述内段主梁连接端(13)和所述外段主梁连接端(14)分别设有定位孔,当所述内段主梁连接端(13)和所述外段主梁连接端(14)的相对位置使所述内段主梁(9)和所述外段主梁(10)处于同一轴心线时,所述内段主梁连接端(13)和所述外段主梁连接端(14)的定位孔形成同轴心的定位轴滑配孔,以使所述定位轴(15)插入所述定位轴滑配孔内,将所述内段主梁(9)和所述外段主梁(10)整体形成固定的
主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扑翼飞行器用大尺度高效扑动翼,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梁铰接固定结构中,所述内段主梁连接端(13)设有内段主梁插接孔(16),所述外段主梁连接端(14)设有外段主梁插接孔,所述内段主梁(9)和所述外段主梁(10)分别插固于所述内段主梁插接孔(16)和所述外段主梁插接孔内;所述斜梁铰接结构包括内段斜梁连接端(17)和外段斜梁连接端(18),所述内段斜梁连接端(17)与所述外段斜梁连接端(18)铰接,所述内段斜梁连接端(17)设有内段斜梁插接孔(19),所述外段斜梁连接端(18)设有外段斜梁插接孔,所述内段斜梁(11)和所述外段斜梁(12)分别插固于所述内段斜梁插接孔(19)和所述外段斜梁插接孔内。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高效扑翼飞行器用大尺度高效扑动翼,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铰接固定结构中的定位轴(15)为按钮式钢珠快速插销。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高效扑翼飞行器用大尺度高效扑动翼,其特征在于:所述扑动翼结构骨架采用碳管和碳纤维板切削而成,内段主梁(9)外径为7.5mm~8.5mm,内径为5.5mm~6.5mm,外段主梁(10)外径为5.5mm~6.5mm,内径为3.5mm~4.5mm,斜梁外径2.5mm~3.5mm,内径1mm~2mm,所述扑动翼内缘支撑梁(5)厚度为1.5mm~2.5mm,其余所述翼肋梁厚度为厚度为1mm~2mm,所述碳丝(8)直径为0.8mm~1.5mm。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效扑翼飞行器用大尺度高效扑动翼,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扑动翼内侧升力区中,在所述区域隔离翼肋梁(7)与所述扑动翼内缘支撑梁(5)之间,沿翼展方向均列三根所述翼肋梁,令该三根所述翼肋梁为扑动翼内侧升力区翼肋梁(20);在所述扑动翼外侧推力区中,在所述区域隔离翼肋梁(7)与所述主梁的外端之间设有一根所述翼肋梁,令该根所述翼肋梁为所述扑动翼外侧推力区翼肋梁(21),该所述扑动翼外侧推力区翼肋梁(21)位于所述扑动翼外侧推力区中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效扑翼飞行器用大尺度高效扑动翼,其特征在于:所述扑动翼内侧升力区设有附加翼型,所述附加翼型位于所述蒙皮(4)的下方,由填充于翼肋梁之间的泡沫材质形成,以增加所述扑动翼内侧升力区的强度。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效扑翼飞行器用大尺度高效扑动翼,其特征在于:所述扑动翼内侧升力区设有的附加翼型截面为流线型。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扑翼飞行器用大尺度高效扑动翼,属于扑翼飞行器技术领域。包括蒙皮和扑动翼结构骨架,扑动翼骨架主要由主梁,斜梁和多个翼肋梁连接组成;大尺度高效扑动翼由扑动翼内侧升力区和扑动翼外侧推力区组成,扑动翼内侧升力区与扑动翼外侧推力区由其中一个翼肋梁隔离开,夹角由前至后向扑动翼外侧倾斜,其长度为32%~33%半翼展长度;位于区域隔离翼肋梁内侧部分为扑动翼内侧升力区,位于区域隔离翼肋梁外侧部分为扑动翼外侧推力区;扑动翼内侧升力区后缘的圆弧形与所述扑动翼外侧推力区后缘的圆弧形相切,扑动翼外侧推力区后缘与扑动翼内侧升力区后缘的部分或全部使用碳丝描边。本发明可以改善扑翼飞行器的气动性能。器的气动性能。器的气动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

朱志超 薛栋 孟瑞 宣建林 张旺旺 翟晨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西北工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

2022.11.14

技术公布日:

2023/3/7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1:28: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6911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升力   后缘   推力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