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源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的电源装置中,电路板和灯组件之间存在结构干涉,电路板上需要设置用于避让灯组件的避让结构,因而导致电路板的设计难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源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电源装置中电路板需要设置避让结构,导致电路板的设计难度大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源装置,所述电源装置包括壳体、电路板、灯组件以及供能模块。所述壳体包括容置空间。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所述灯组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且所述灯组件包括收容于所述容置空间的灯结构,且所述灯结构位于所述电路板的上方。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供能模块和所述灯组件。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源装置中通过将所述灯结构设置在所述电路板的上方,能够避免在所述电路板上针对所述灯组件设置避让结构,从而可以降低所述电路板的设计难度。
附图说明
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源装置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8.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源装置中局部结构的剖视图。
9.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源装置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0.图4是图1中的灯组件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爆炸图。
11.图5是图4中的灯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爆炸图。
12.图6是图1中的灯组件的剖视图。
13.图7是图1中的灯组件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14.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5.电源装置
ꢀꢀꢀꢀꢀꢀꢀꢀꢀꢀꢀꢀꢀꢀꢀꢀꢀꢀꢀꢀꢀꢀꢀꢀꢀꢀꢀꢀꢀꢀꢀꢀ116.壳体
ꢀꢀꢀꢀꢀꢀꢀꢀꢀꢀꢀꢀꢀꢀꢀꢀꢀꢀꢀꢀꢀꢀꢀꢀꢀꢀꢀꢀꢀꢀꢀꢀꢀꢀꢀꢀ
11
17.容置空间
ꢀꢀꢀꢀꢀꢀꢀꢀꢀꢀꢀꢀꢀꢀꢀꢀꢀꢀꢀꢀꢀꢀꢀꢀꢀꢀꢀꢀꢀꢀꢀꢀ
110
18.底板
ꢀꢀꢀꢀꢀꢀꢀꢀꢀꢀꢀꢀꢀꢀꢀꢀꢀꢀꢀꢀꢀꢀꢀꢀꢀꢀꢀꢀꢀꢀꢀꢀꢀꢀꢀꢀ
111
19.侧板
ꢀꢀꢀꢀꢀꢀꢀꢀꢀꢀꢀꢀꢀꢀꢀꢀꢀꢀꢀꢀꢀꢀꢀꢀꢀꢀꢀꢀꢀꢀꢀꢀꢀꢀꢀꢀ
112
20.支撑结构
ꢀꢀꢀꢀꢀꢀꢀꢀꢀꢀꢀꢀꢀꢀꢀꢀꢀꢀꢀꢀꢀꢀꢀꢀꢀꢀꢀꢀꢀꢀꢀꢀ
113
21.盖体
ꢀꢀꢀꢀꢀꢀꢀꢀꢀꢀꢀꢀꢀꢀꢀꢀꢀꢀꢀꢀꢀꢀꢀꢀꢀꢀꢀꢀꢀꢀꢀꢀꢀꢀꢀꢀ
12
22.电路板
ꢀꢀꢀꢀꢀꢀꢀꢀꢀꢀꢀꢀꢀꢀꢀꢀꢀꢀꢀꢀꢀꢀꢀꢀꢀꢀꢀꢀꢀꢀꢀꢀꢀꢀ
20
23.灯组件
ꢀꢀꢀꢀꢀꢀꢀꢀꢀꢀꢀꢀꢀꢀꢀꢀꢀꢀꢀꢀꢀꢀꢀꢀꢀꢀꢀꢀꢀꢀꢀꢀꢀꢀ
30
24.灯结构
ꢀꢀꢀꢀꢀꢀꢀꢀꢀꢀꢀꢀꢀꢀꢀꢀꢀꢀꢀꢀꢀꢀꢀꢀꢀꢀꢀꢀꢀꢀꢀꢀꢀꢀ
30a
25.灯部件
ꢀꢀꢀꢀꢀꢀꢀꢀꢀꢀꢀꢀꢀꢀꢀꢀꢀꢀꢀꢀꢀꢀꢀꢀꢀꢀꢀꢀꢀꢀꢀꢀꢀꢀ
30b
26.发光件
ꢀꢀꢀꢀꢀꢀꢀꢀꢀꢀꢀꢀꢀꢀꢀꢀꢀꢀꢀꢀꢀꢀꢀꢀꢀꢀꢀꢀꢀꢀꢀꢀꢀꢀ
31
27.连接端子
ꢀꢀꢀꢀꢀꢀꢀꢀꢀꢀꢀꢀꢀꢀꢀꢀꢀꢀꢀꢀꢀꢀꢀꢀꢀꢀꢀꢀꢀꢀꢀꢀ
311
28.第一支架
ꢀꢀꢀꢀꢀꢀꢀꢀꢀꢀꢀꢀꢀꢀꢀꢀꢀꢀꢀꢀꢀꢀꢀꢀꢀꢀꢀꢀꢀꢀꢀꢀ
32
29.第一立板
ꢀꢀꢀꢀꢀꢀꢀꢀꢀꢀꢀꢀꢀꢀꢀꢀꢀꢀꢀꢀꢀꢀꢀꢀꢀꢀꢀꢀꢀꢀꢀꢀ
32a
30.第二立板
ꢀꢀꢀꢀꢀꢀꢀꢀꢀꢀꢀꢀꢀꢀꢀꢀꢀꢀꢀꢀꢀꢀꢀꢀꢀꢀꢀꢀꢀꢀꢀꢀ
32b
31.第一腔体
ꢀꢀꢀꢀꢀꢀꢀꢀꢀꢀꢀꢀꢀꢀꢀꢀꢀꢀꢀꢀꢀꢀꢀꢀꢀꢀꢀꢀꢀꢀꢀꢀ
321
32.第一端口
ꢀꢀꢀꢀꢀꢀꢀꢀꢀꢀꢀꢀꢀꢀꢀꢀꢀꢀꢀꢀꢀꢀꢀꢀꢀꢀꢀꢀꢀꢀꢀꢀ
322
33.第二端口
ꢀꢀꢀꢀꢀꢀꢀꢀꢀꢀꢀꢀꢀꢀꢀꢀꢀꢀꢀꢀꢀꢀꢀꢀꢀꢀꢀꢀꢀꢀꢀꢀ
323
34.限位部
ꢀꢀꢀꢀꢀꢀꢀꢀꢀꢀꢀꢀꢀꢀꢀꢀꢀꢀꢀꢀꢀꢀꢀꢀꢀꢀꢀꢀꢀꢀꢀꢀꢀꢀ
324
35.安装槽
ꢀꢀꢀꢀꢀꢀꢀꢀꢀꢀꢀꢀꢀꢀꢀꢀꢀꢀꢀꢀꢀꢀꢀꢀꢀꢀꢀꢀꢀꢀꢀꢀꢀꢀ
325
36.走线槽
ꢀꢀꢀꢀꢀꢀꢀꢀꢀꢀꢀꢀꢀꢀꢀꢀꢀꢀꢀꢀꢀꢀꢀꢀꢀꢀꢀꢀꢀꢀꢀꢀꢀꢀ
326
37.减料槽
ꢀꢀꢀꢀꢀꢀꢀꢀꢀꢀꢀꢀꢀꢀꢀꢀꢀꢀꢀꢀꢀꢀꢀꢀꢀꢀꢀꢀꢀꢀꢀꢀꢀꢀ
327
38.灯杯
ꢀꢀꢀꢀꢀꢀꢀꢀꢀꢀꢀꢀꢀꢀꢀꢀꢀꢀꢀꢀꢀꢀꢀꢀꢀꢀꢀꢀꢀꢀꢀꢀꢀꢀꢀꢀ
33
39.第一端
ꢀꢀꢀꢀꢀꢀꢀꢀꢀꢀꢀꢀꢀꢀꢀꢀꢀꢀꢀꢀꢀꢀꢀꢀꢀꢀꢀꢀꢀꢀꢀꢀꢀꢀ
33a
40.第二端
ꢀꢀꢀꢀꢀꢀꢀꢀꢀꢀꢀꢀꢀꢀꢀꢀꢀꢀꢀꢀꢀꢀꢀꢀꢀꢀꢀꢀꢀꢀꢀꢀꢀꢀ
33b
41.第二支架
ꢀꢀꢀꢀꢀꢀꢀꢀꢀꢀꢀꢀꢀꢀꢀꢀꢀꢀꢀꢀꢀꢀꢀꢀꢀꢀꢀꢀꢀꢀꢀꢀ
34
42.第一部分
ꢀꢀꢀꢀꢀꢀꢀꢀꢀꢀꢀꢀꢀꢀꢀꢀꢀꢀꢀꢀꢀꢀꢀꢀꢀꢀꢀꢀꢀꢀꢀꢀ
34a
43.第二部分
ꢀꢀꢀꢀꢀꢀꢀꢀꢀꢀꢀꢀꢀꢀꢀꢀꢀꢀꢀꢀꢀꢀꢀꢀꢀꢀꢀꢀꢀꢀꢀꢀ
34b
44.第二腔体
ꢀꢀꢀꢀꢀꢀꢀꢀꢀꢀꢀꢀꢀꢀꢀꢀꢀꢀꢀꢀꢀꢀꢀꢀꢀꢀꢀꢀꢀꢀꢀꢀ
341
45.第一子腔体
ꢀꢀꢀꢀꢀꢀꢀꢀꢀꢀꢀꢀꢀꢀꢀꢀꢀꢀꢀꢀꢀꢀꢀꢀꢀꢀꢀꢀꢀꢀ
341a
46.第二子腔体
ꢀꢀꢀꢀꢀꢀꢀꢀꢀꢀꢀꢀꢀꢀꢀꢀꢀꢀꢀꢀꢀꢀꢀꢀꢀꢀꢀꢀꢀꢀ
341b
47.开口
ꢀꢀꢀꢀꢀꢀꢀꢀꢀꢀꢀꢀꢀꢀꢀꢀꢀꢀꢀꢀꢀꢀꢀꢀꢀꢀꢀꢀꢀꢀꢀꢀꢀꢀꢀꢀ
342
48.固定部
ꢀꢀꢀꢀꢀꢀꢀꢀꢀꢀꢀꢀꢀꢀꢀꢀꢀꢀꢀꢀꢀꢀꢀꢀꢀꢀꢀꢀꢀꢀꢀꢀꢀꢀ
343
49.供能模块
ꢀꢀꢀꢀꢀꢀꢀꢀꢀꢀꢀꢀꢀꢀꢀꢀꢀꢀꢀꢀꢀꢀꢀꢀꢀꢀꢀꢀꢀꢀꢀꢀ
40
50.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5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52.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
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53.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54.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具体实施例中的目的是便于对本实用新型公开内容更清楚透彻的理解,其中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的字词仅是针对所示结构在对应附图中位置而言。
55.请参阅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源装置1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源装置1可以包括便携式车辆应急启动电源、户外储能电源、家用储能电源、移动电源、手电筒或电动工具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电源装置1可以包括输出接口和/或输入接口。所述输出接口用于接入外部负载,并为所述外部负载供电。所述输出接口可以为usb接口、type c接口或交流电接口等。所述输入接口用于接入外部供电,所述外部供电可以通过所述输入接口为电源装置1内的储能组件进行充电。所述输入接口可以为usb接口、type c接口或交流电接口等。
56.请一并参阅图1、图2及图3,电源装置1包括壳体11、电路板20以及灯组件30。壳体11包括容置空间110。电路板20设置于容置空间110。灯组件30固定连接于壳体11。灯组件30包括收容于容置空间110内的灯结构30a,且灯结构30a位于电路板20的上方。灯组件30用于在照明条件不良的情况下为用户提供照明,从而方便用户在夜晚或弱光环境中使用电源装置1。其中,壳体11包括底板111和与底板111连接的侧板112。容置空间110包括底板111和侧板112共同围合形成的空间,电路板20和灯组件30均收容于容置空间110内。在本实施例中,电路板20固定连接于底板111,灯组件30固定连接于底板111和/或侧板112。其中,所述电路板20的上方是指电路板20背离底板111一侧的空间,所述灯结构30a位于电路板20的上方是指灯结构30a位于电路板20背离底板111一侧的空间内。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电源装置1通过将灯结构30a设置在电路板20的上方,避免了灯组件30与电路板20干涉,电路板20上不用针对灯组件30设置避让结构,从而降低了电路板20的设计难度。在现有的电源装置中,由于电路板上设置有避让结构,而所述电路板上的元器件的数量和所述元器件之间相互位置是相对固定的,因而设置所述避让结构会导致所述电路板的外形尺寸增大,现有的电源装置需要设置更大的容置空间才能收容所述电路板,因此现有的电源装置的空间利用率低。本实施例中的电路板20上无需设置避让结构,电路板20和灯组件30能够充分地利用容置空间110,从而提高电源装置1的空间利用率。
57.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灯结构30a悬设在电路板20的上方,灯结构30a和电路板20之间间隔设置。如此,电路板20和灯结构30a之间没有结构干涉,从而电路板20不用相对灯结构30a设置避让结构,进而降低了电路板20的设计难度。在一些实施例中,灯结构30a可以和电路板20接触设置。其中,灯结构30a朝向电路板20的一侧可以贴接于电路板20背离底板111的一侧。如此,可以减小电源装置1的整体厚度,使电源装置1的结构紧凑,同时电路板20
还能够起到对灯组件30的支撑作用,以对灯组件30进一步固定。
58.电源装置1还包括设置在容置空间110内的供能模块40,供能模块40可以包括电池和/或电容等可储能组件。其中,供能模块40为电源装置1内的储能组件。供能模块40还可以包括供电接口,所述供电接口用于外接供电。所述供电接口可以与电源装置1的输入接口连接,在所述输入接口与外部供电连接时,所述外部供电可以通过所述输入接口和所述供电接口为供能模块40进行充电。所述供电接口还可以与电源装置1的输出接口连接,以使供能模块40通过所述供电接口和所述输出接口向外部负载供电。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供能模块40配置示例为可储能组件。供能模块40与电路板20在底板111上并排设置。可以理解的是,供能模块40的厚度要大于电路板20的厚度,因此在电路板20背离底板111一侧的容置空间110中会有一部分闲置空间,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灯组件30设置在所述闲置空间内可以充分地利用容置空间110,从而提高了电源装置1的空间利用率。其中,所述厚度是指在垂直于底板111的方向上的尺寸。
59.灯组件30在电路板2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电路板20内,或者,灯组件30和电路板20在底板11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其中,灯组件30在电路板2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可以是灯组件30在电路板20朝向所述灯组件30一侧表面上的正投影,灯组件30和电路板20在底板11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可以是灯组件30和电路板20在底板111朝向所述电路板20一侧表面上的正投影。其中,灯结构30a在电路板2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电路板20内,或者灯结构30a和电路板20在底板11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相重合。电路板20和灯组件30在容置空间110内层叠设置,可以充分地利用容置空间110,减小电源装置1的长度。其中,所述长度是指供能模块40朝向电路板20的方向上的尺寸,且电源装置1中的长度方向和厚度方向相垂直。
60.可选地,电路板2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输出口,所述输出口安装于电路板20朝向灯组件30的一侧,且所述输出口向电路板20背离底板111的方向凸出并延伸至电路板20背离底板111一侧的空间内。如此,所述输出口能够利用电路板20、灯组件30和壳体11所围成的空间,更充分地利用容置空间110。其中,所述输出口也可以作为电源装置1的输出接口。
61.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3,电路板20和灯组件30均固定连接于底板111,且电路板20的至少部分结构位于灯组件30与底板111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灯组件30还包括收容于容置空间110内的灯部件30b。灯部件30b位于电路板20的上方之外的区域,即灯部件30b在电路板2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电路板20外,或者灯部件30b和电路板20在底板11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不重合。灯结构30a通过灯部件30b与底板111固定连接。其中,灯部件30b朝向底板111的一侧与底板111连接,如此,技术人员在将灯组件30安装于壳体11时可以将壳体11平放于工作台上来进行安装,避免了将壳体11倾斜或侧立放置,从而提高灯组件30的安装效率。另外,电路板20的至少部分结构位于灯结构30a和底板111之间还可以使电路板20和灯组件30在容置空间110内呈层叠设置,从而充分利用容置空间110。在一些实施例中,灯部件30b也可以固定连接于侧板112,即电路板20固定连接于底板111,灯组件30固定连接于侧板112。在一些实施例中,灯组件30可以不包括灯部件30b,灯组件30位于电路板20的上方。
62.请参阅图1和图4,灯组件30包括与电路板20电连接的发光件31和固定发光件31的第一支架32。第一支架32相对壳体11固定设置,且第一支架32设置在电路板20的上方。发光
件31在电路板2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电路板20内,以缩短发光件31与电路板20之间的连接距离。其中,灯结构30a包括第一支架32。可选地,第一支架32在电路板2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可以全部位于电路板20内。第一支架32开设有第一腔体321,发光件31至少部分收容于第一腔体321中。第一腔体321从第一支架32背离电路板20的一侧朝向电路板20开设,发光件31沿着第一支架32朝向电路板20的方向安装至第一腔体321中。
63.优选地,发光件31背离底板111的一端外露于第一腔体321外。发光件31上设置有灯珠,所述灯珠在通电后可以发光。所述灯珠在发光时,一部分电能转化为光,另一部分电能将转化为热量,将发光件31外露于第一腔体321外可以提高发光件31的散热效率,及时地将所述灯珠发出的热量散发出去,以避免发光件31在工作时的温度过高。发光件31的温度过高时,会导致所述灯珠的发光效率和使用寿命下降。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光件31可以全部收容于第一腔体321中,以更好地固定发光件31。
64.请参阅图4和图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腔体321贯穿第一支架32,第一支架32在靠近和背离电路板20的两侧均开设有连通第一腔体321和容置空间110的开口。其中,第一支架32靠近电路板20的一侧开设有第一端口322,背离电路板20的一侧开设有第二端口323。第一端口322的开口大小小于第二端口323的开口大小,以使发光件31在安装入第一腔体321后不会从第一端口322中滑出。发光件31与电路板20之间的连接线缆可以从第一端口322中穿过,从而缩短发光件31与电路板20之间的连接距离。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腔体321可以不贯穿第一支架32,第一支架32朝向电路板20的一侧构造为封闭结构,发光件31和电路板20之间的连接线缆从第二端口323中穿过。
65.可选地,第一支架32设置有限位部324,限位部324用于限定发光件31在第一腔体321内的移动。具体的,第一支架32包括第一立板32a和连接于第一立板32a两端的两个第二立板32b。第一立板32a和两个第二立板32b连接形成“匚”字形的结构,第一立板32a位于两个第二立板32b之间。两个第二立板32b靠近第一立板32a的一端分别开设有安装槽325,发光件31的边缘设置在安装槽325内。限位部324设置于第一立板32a朝向第二立板32b的一侧。限位部324能够对发光件31起到限位的作用。在发光件31被装入到第一腔体321后,限位部324与发光件31相抵接,从而限定发光件31在第一腔体321内的移动。限位部324还可以使发光件31与第一立板32a间隔设置。发光件31背离所述灯珠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与电路板20进行电连接的连接端子311。发光件31与第一立板32a间隔设置可以为连接端子311提供收容空间。优选地,限位部324背离电路板20的一侧设置有导斜面,以方便发光件31安装到安装槽325中。
66.请参阅图6,安装槽325自第二立板32b背离电路板20的一侧向靠近电路板20的一侧开设,且未贯穿第二立板32b。其中,发光件31包括灯板和设置在所述灯板上的led灯珠。在实际生产时,所述灯板的边角处需要进行倒角处理,以去除所述灯板上的毛刺。在本实施例中,发光件31靠近电路板20一端的两个边角构造为弧形结构。安装槽325靠近电路板20一侧的底壁构造为与所述弧形结构相配合的弧面。在发光件31插入到安装槽325中时,所述弧形结构和所述弧面将相互配合,使发光件31稳固的安装于安装槽325内。在技术人员将发光件31插入到安装槽325中时,所述弧形结构和所述弧面的配合还能够对发光件31起到定位的作用,使发光件31的中心与第一立板32a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值。具体地,安装槽325包括与所述底壁连接的侧壁,两个安装槽325的侧壁相对设置。发光件31包括与两个侧
壁相对应的两个侧面。当发光件31在插入安装槽325中且未接触至所述底壁时,若发光件31的两个侧面与对应的两个侧壁之间的距离不相同,则发光件31靠近电路板20一端的两个边角中仅有一个边角会与两个安装槽325中的一个安装槽325的底壁接触,另一个边角将会与另一个安装槽325的底壁相间隔。在发光件31继续插入到安装槽325中时,呈弧面状的底壁将推动发光件31沿平行于电路板20的方向移动,使发光件31的靠近电路板20一端的两个边角分别与两个安装槽325的底壁接触,发光件31的两个侧面与对应的两个侧壁之间的距离将会趋于相同。在发光件31安装完成后,发光件31的中心与第一立板32a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将会小于预设值。
67.请参阅图1和图5,第一支架32朝向电路板20的一侧开设有走线槽326。走线槽326开设于第一立板32a靠近电路板20的一端。走线槽326与第一腔体321连通。走线槽326能够为发光件31和电路板20之间的连接线缆提供避让空间。例如,在第一支架32与电路板20贴接时,所述连接线缆可以从走线槽326中穿过。在一些实施例中,走线槽326还能够为电路板20上的元器件提供避让空间,避免第一支架32与电路板20上的元器件产生干涉。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立板32b背离第一立板32a的一端开设有减料槽327,以减小第一支架32的整体质量,并使第一支架32的整体结构变薄,以提高第一支架32的散热能力。
68.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第一支架32可以不设置第一立板32a,以减少第一支架32的整体质量。此外,发光件31背离所述灯珠的一侧将暴露在容置空间110中,发光件31和所述灯珠产生的热量可以直接散发至容置空间110中,从而可以提高发光件31和所述灯珠的散热效率。
69.请参阅图1、图4和图5,灯组件30还包括与发光件31连接的灯杯33和固定灯杯33的第二支架34。灯杯33的外形大体呈圆锥状。灯杯33构造为中空结构,灯杯33的内部开设有大致呈漏斗形的反射腔。优选地,所述反射腔的内壁面构造为抛物面。灯杯33罩设在发光件31的灯珠上。灯杯33包括相对的第一端33a和第二端33b,第一端33a和第二端33b上均开设有供光线穿过的通孔。第一端33a的直径小于第二端33b的直径,第一端33a与发光件31上的灯珠连接,第二端33b位于第一端33a背离发光件31的一侧。所述灯珠发出的光线从第一端33a进入到所述反射腔内,并从第二端33b出射至所述反射腔外。其中,第一端33a背离第二端33b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端,所述连接端构造为等径结构。在所述连接端罩设在所述灯珠上时,所述连接端能够提高灯杯33和所述灯珠的连接处的密封性,以避免产生漏光。侧板112上对应灯杯33的位置处开设有灯孔,第二端33b与所述灯孔连通。所述灯珠发出的光线从所述灯孔出射至电源装置1外,从而为用户提供照明。在本实施例中,灯结构30a和灯部件30b共同组成第一支架32和第二支架34。其中,灯结构30a包括第一支架32的全部结构和第二支架34的一部分结构,灯部件30b包括第二支架34的另一部分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灯组件30也可以不包括灯部件30b,灯结构30a包括第一支架32和第二支架34的全部结构,即灯组件30全部位于电路板20的上方,或者灯组件30全部位于电路板20背离底板111一侧的空间内。
70.第二支架34开设有用于收容灯杯33的第二腔体341。优选地,第二腔体341的形状与灯杯33的外形相适配,以更好地收容灯杯33。第二腔体341的形状大致呈圆锥状。第二支架34背离电路板20的一端开设有暴露部分灯杯33的开口342。开口342将第二腔体341背离电路板20的一侧暴露于容置空间110中。灯杯33背离电路板20的一侧通过开口342外露于第
二腔体341外,从而提高灯杯33的散热效率。具体地,第二支架34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部分34a和第二部分34b,第二部分34b位于第一部分34a背离电路板20的一侧。其中,第二部分34b的结构尺寸小于第一部分34a的结构尺寸。第二腔体341位于第一部分34a和第二部分34b之间。第一部分34a和第一支架32固定连接,第二部分34b与壳体11固定连接。开口342位于第二部分34b朝向第一支架32的一侧。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架34至少部分结构覆盖于灯杯33背离电路板20的侧壁,以限定灯杯33在垂直于电路板20方向上的移动。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部分34b覆盖于灯杯33背离电路板20的侧壁,灯杯33由于受到第二部分34b的限位作用而不能从背离电路板20的方向上从第二腔体341中脱离,从而灯杯33将被第二部分34b限位在第二腔体341内。
71.第二腔体341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子腔体341a和第二子腔体341b。第一子腔体341a与第一支架32邻接,并与第一腔体321连通。第一子腔体341a开设于第一部分34a背离电路板20的一侧,且第一子腔体341a背离电路板20的一侧与容置空间110连通。其中,第一子腔体341a背离电路板20的一侧构造为开口342。第二子腔体341b位于第一子腔体341a背离第一支架32的一侧,第二子腔体341b通过第一子腔体341a与第一腔体321连通。第二子腔体341b由第一部分34a和第二部分34b共同围合而形成。在技术人员安装灯杯33时,灯杯33的第一端33a将暴露于容置空间110中,因此技术人员可以方便地将灯杯33罩设在所述灯珠上,并检查所述灯珠是否伸入至灯杯33的反射腔内。在灯杯33安装完成后,第一部分34a和第二部分34b将包围住灯杯33的第二端,使灯杯33被限定在第二腔体341内。
72.第二支架34相对壳体11固定,第一支架32通过第二支架34与壳体11固定连接。第二支架34在电路板2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电路板20内,或者,第二支架34与电路板20在底板11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如此设置可以使得电路板20和灯组件30在垂直于底板111的方向上处于层叠设置,从而更充分的利用容置空间110。优选地,电路板20和灯组件30均与侧板112相邻接,从而可以减少电源装置1的长度尺寸,使电源装置1的结构更加紧凑。
73.第二支架34凸设有固定部343,灯组件30通过固定部343与壳体11固定连接,从而使灯组件30与电路板20间隔设置。具体地,壳体11设置有支撑结构113,灯组件30通过固定部343固定连接于支撑结构113,从而使电路板20的至少部分结构位于灯组件30和底板111之间。优选地,支撑结构113设置在电路板20的边缘区域。在本实施例中,支撑结构113与电路板20相邻设置,且支撑结构113不与电路板20产生结构干涉。支撑结构113可以构造为凸设在底板111上的支撑柱,固定部343通过紧固件连接于所述支撑柱背离底板111的一端。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部343和支撑结构113之间还可以通过粘接、卡接、熔接等方式固定在一起。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结构113还可以构造为凸设于侧板112上的支撑柱,灯组件30通过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于侧板112。
7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架32和第二支架34构造为一体式的结构,即第一支架32和第二支架34一体成型。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架32和第二支架34可以构造为分体式结构,第一支架32和第二支架34单独加工成型后再通过卡接、焊接、粘结、套接或螺纹连接等方式连接在一起。
75.请参阅图1,电源装置1还包括与壳体11连接的盖体12,容置空间110包括盖体12和壳体11共同围合形成的空间。在本实施例中,电路板20和灯组件30均设置在壳体11上,以降
低电源装置1的组装难度。在组装电源装置1时,技术人员可以在一个工位上便将电路板20和灯组件30分别安装于壳体11上,且技术人员在安装盖体12时,盖体12不会影响灯组件30的安装。若将灯组件30设置于盖体12上,则技术人员在将盖体12和壳体11连接时,发光件31和电路板20之间的连接线缆将难以插接,导致电源装置1的组装效率低下,且发光件31和电路板20之间的连接线缆的长度较长,所述连接线缆还需要设置额外的收容空间,因而不利于电源装置1的小型化设计。
7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包括容置空间;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灯组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灯组件包括收容于所述容置空间内的灯结构,且所述灯结构位于所述电路板的上方;以及供能模块,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供能模块和所述灯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结构悬设在所述电路板的上方;或者,所述灯结构与所述电路板接触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组件在所述电路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电路板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组件包括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的发光件和固定所述发光件的第一支架,所述灯结构包括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相对所述壳体固定设置,且设置在所述电路板的上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开设有第一腔体,所述发光件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一腔体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限定所述发光件在所述第一腔体内的移动。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发光件连接的灯杯和固定所述灯杯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通过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在所述电路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电路板内。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开设有用于收容所述灯杯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二支架背离所述电路板的一侧开设有暴露部分所述灯杯的开口。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至少部分结构覆盖于所述灯杯背离所述电路板的侧壁,以限定所述灯杯在垂直所述电路板方向上的移动。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底板和与所述底板连接的侧板,所述容置空间包括所述底板和所述侧板共同合围形成的空间,所述壳体在所述电路板的边缘区域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灯组件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结构,以使所述电路板至少部分结构位于所述灯组件与所述底板之间。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底板,所述电路板和所述灯组件均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且所述电路板至少部分结构位于所述灯组件与所述底板之间。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装置包括便携式电源装置,所述便携式电源装置包括车辆应急启动电源、户外储能电源、家用储能电源、电动工具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电源装置包括输出接口和/或输入接口,其中,所述输出接口用于接入外部负载,并为所述外部负载供电,所述输入接口用于接入外部供电,所述外部供电通过所述输入接口为所述供能模块进行供电。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源装置。所述电源装置包括壳体、电路板、灯组件以及供能模块。所述壳体包括容置空间。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所述灯组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且所述灯组件包括收容于所述容置空间的灯结构,且所述灯结构位于所述电路板的上方。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供能模块和所述灯组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源装置中通过将所述灯结构设置在所述电路板的上方,能够避免在所述电路板上针对所述灯组件设置避让结构,从而可以降低所述电路板的设计难度。板的设计难度。板的设计难度。


技术研发人员:

雷云 张智锋 陈志勇 周继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惠州市卡儿酷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9.21

技术公布日:

2023/3/9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4:18: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6874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电路板   支架   组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