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袋层材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属于电子器件包装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包装袋层材。


背景技术:



2.塑料包装袋是生活中常用的包装、容纳材料。长期以来,塑料制品的白污染问题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对于电子器件的包装袋,往往含有镀金属层,如镀铝、镀银层等。这些镀金属层的作用就是隔热、遮光,反射外界的光线,以保护内部的电子器件。
3.相关技术中提供的包装袋,一般由不同层的塑料薄膜共挤吹塑成型,然后辅以镀金属薄膜,并贴覆保护层。这种金属膜往往位于包装袋的中间层,包装袋用完之后往往直接扔掉,同时金属铝膜也随着包装袋一起扔掉,这样会对环境造成金属污染,因此,需要制得一种环保的包装袋。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带有铝膜的包装袋用完之后直接扔掉会造成金属污染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包装袋层材。
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包装袋层材,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包装袋层材,由外到内依次包括聚氨酯外层、聚氨酯镀铝复合层和pe复合层,所述聚氨酯镀铝复合层包括聚氨酯内层和真空镀铝膜,其中,所述真空镀铝膜与聚氨酯外层连接,所述聚氨酯外层和所述聚氨酯内层均可降解;所述pe复合层中形成有贯穿至所述聚氨酯内层的多个通孔。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氨酯外层和聚氨酯内层具有良好的耐油、耐磨、耐低温、耐老化、隔热和耐腐蚀性能,对于包装的电子器件具有保护作用,聚氨酯镀铝复合层包括真空镀铝膜,真空镀铝膜与聚氨酯外层连接,利用铝具有高反射率、能较强地反射光线的光学特性,使聚氨酯镀铝复合层具有隔热、反射作用,pe复合层具有防腐和表面光滑的作用,使被保护的电子产品在运输、贮存和使用过程中不受外界污染、划伤,进而保护原有的电子产品的光洁亮泽的表面,由聚氨酯层外层、聚氨酯内层、聚氨酯镀铝复合层和pe复合层组成的包装袋层材,用于储存电子产品时,对电子产品具有避光、防漏、屏蔽、阻燃、绝缘、保护等功能。
7.聚氨酯镀铝复合层包括聚氨酯内层和真空镀铝膜,而且真空镀铝膜与聚氨酯外层连接,pe复合层中形成有贯穿至聚氨酯内层的多个通孔,在包装袋层材进行微生物降解的时候,聚氨酯外层进行降解,同时,微生物穿过pe复合层上的通孔,与聚氨酯内层接触,促进聚氨酯内层的降解,此时,真空镀铝膜可以非常容易地与pe复合层分离,而聚氨酯外层和聚氨酯内层逐渐进行降解,进而有助于回收铝,且包装袋层材具有环保效果,尽量避免铝重金属物质对环境的污染。
8.优选的,所述聚氨酯外层的厚度为10-15μm,所述聚氨酯镀铝复合层的厚度为13-17μm,所述pe复合层的厚度为180-200μm。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氨酯外层、聚氨酯镀铝复合层和pe复合层的厚度设置,保证包装袋层材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隔热和保温的效果。
10.优选的,所述pe复合层包含五层pe薄膜层,所述五层pe薄膜层分别为a层、b层、c层、d层和e层,所述a层、b层、c层、d层和e层的厚度百分比为(13%-17%): (13%-17%): (38%-42%): (13%-17%): (13%-17%)。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pe复合层包括五层pe薄膜层,保证了pe复合层的机械强度、隔热性以及绝缘性。五层不同厚度的pe薄膜层可以减小pe复合层的透光性,进而提高pe复合层的光线折射次数,减少光线的透过率,从而对内部储存的电子产品具有避光、绝缘等保护作用。
12.优选的,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五层pe薄膜层均由基于所述pe薄膜层的总重量计25-35%的低密度聚乙烯、线45-55%的性低密度聚乙烯和15-25%的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制成。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机械强度高、韧性好,但透明度高、成本高昂且不够柔软;低密度聚乙烯成本低廉,透光率低,但机械强度较差;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性能介于二者之间。将三种不同种类的聚乙烯配合使用,可以同时结合不同树脂塑料的力学优势,获得性能全面的pe薄膜。
14.优选的,所述聚氨酯内层由以下原料制成:改性醋酸酯变性淀粉、聚四氢呋喃醚二醇、聚醚三醇、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芦荟凝胶、1,4-丁二醇、丁酮、三乙胺、去离子水、有机硅和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改性醋酸酯变性淀粉中的部分-oh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中的-nco发生聚合物基团反应进行接枝,增加了改性醋酸酯变性淀粉的链长,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和聚醚三醇中的部分-oh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中的-nco发生接枝,同时,改性醋酸酯变性淀粉、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和聚醚三醇中剩余的羟基引发己内酯的开环聚合反应,形成三元接枝共聚物,进而形成了交联框架结构,进一步增加了改性醋酸酯变性淀粉的链长和支链,进而保证了产物的相容性、成膜性和分散性。
16.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作为催化剂,进一步加快改性醋酸酯变性淀粉的反应速率,1,4-丁二醇作为扩链剂,进一步增加改性醋酸酯变性淀粉的分子链长度,使改性醋酸酯变性淀粉具有较好的成膜性。芦荟凝胶作为可降解材料的增塑剂、稳定剂以及粘结剂,使改性醋酸酯变性淀粉能够较好的成膜,使制备的聚氨酯内层具有较好的抗拉伸强度、拉伸强度、可降解和环保性能,进而制成的各种规格的包装层,拉伸不易断裂,柔软性良好,且丁酮作为溶剂很大程度降低了体系的黏度,三乙胺作为成盐剂,中和羧酸基团使有机硅乳化于水中,有助于形成乳液。
17.另外,芦荟凝胶含有较多的水分,在进行微生物降解时,为微生物提供降解所需的环境湿度,加快聚氨酯内层的降解速率,芦荟凝胶中还含有氨基酸和复合多糖物质,提高聚氨酯内层的亲水性能和降解速率,1,4-丁二醇作为扩链剂,不仅增加了改性醋酸酯变性淀粉的链长,在微生物降解过程中,加快了改性醋酸酯变性淀粉的分解速率,配合芦荟凝胶,进一步提高了聚氨酯内层的降解速率。
18.优选的,改性醋酸酯变性淀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氧化羟丙基淀粉在20-30℃温度下配成饱和淀粉水溶液;
s2、使用碳酸氢钠将s1制备的饱和淀粉水溶液的ph值调整至9.5-10;s3、将溶液逐步滴加至s2所制备的溶液中,与淀粉的质量比为12:15-10,反应温度为70-90℃,反应时间2-3.5h,然后再加入木质纤维素,继续反应1-2h,最后进行降温、过滤并洗涤得到改性醋酸酯变性淀粉。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溶液对氧化羟丙基淀粉进行改性,制备的淀粉具有较好的疏水性和稳定性,同时,制备的改性醋酸酯变性淀粉具有较好的分散性,使改性醋酸酯变性淀粉能够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较好的反应,进一步增强聚氨酯内层的机械性能、抗菌性能以及降解性能,同时加入木质纤维素,木质纤维素比重小、比表面积大,具有优良的稳定性能的有机絮状纤维物质,木质纤维素与溶液配合,进一步提高氧化羟丙基淀粉的粘结性,进而提高了聚氨酯内层的成膜性、降解性能,大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另外,添加有木质素纤维制成的改性醋酸酯变性淀粉,在后续聚氨酯内层的降解过程中,降低了聚氨酯内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增大了微相分离程度,促进了聚氨酯内层的降解。
20.优选的,所述聚氨酯外层的原料为蓖麻油基聚氨酯,所述蓖麻油基聚氨酯由蓖麻油、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二月桂二丁基锡、三乙胺、去离子水和1,2,3-丁三醇制成。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蓖麻油具有独特的交联特性,蓖麻油和聚四氢呋喃醚二醇中的-oh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中的-nco进行接枝,合成带有少量支链的大分子聚合物,二月桂二丁基锡的加入,加快了蓖麻油、聚四氢呋喃醚二醇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的接枝速率,1,2,3-丁三醇作为扩链剂,进一步增加了蓖麻油的链长,进而保证了蓖麻油基聚氨酯的相容性和成膜性;三乙胺作为成盐剂,中和羧酸基团使有机硅乳化于水中,有助于形成乳液。
22.在微生物的降解过程中,聚氨酯外层能够进行快速降解,但是聚氨酯外层的降解速度远小于聚氨酯内层的降解速度,聚氨酯内层先进行降解,使得聚氨酯镀铝复合层先与pe复合层分离,然后随着聚氨酯外层的降解,有助于回收真空铝膜。而且,聚氨酯外层和聚氨酯内层的降解不会造成土壤的污染,可被用作缓释材料,能够在短时间内保持肥料的控释能力。
23.优选的,所述真空镀铝膜的厚度为380-600埃。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380-600埃厚度的镀铝膜可以保证其足够的不透光性、反射性和隔热性,并且有足够的余量供其被打磨光滑。
25.优选的,所述通孔的直径为0.5-2mm。
26.优选的,所述pe复合层中每平方厘米有1-10个所述通孔。
27.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在包装袋层材进行微生物降解的时候,聚氨酯外层进行降解,同时,微生物穿过pe复合层上的通孔,与聚氨酯内层接触,促进聚氨酯内层进行降解,此时,真空镀铝膜可以非常容易地与pe复合层分离,而聚氨酯层外层和聚氨酯内层能够逐渐进行降解,进而有助于回收铝,且包装袋层材具有环保效果,可以避免铝重金属物质对环境的污染。
28.2、本技术聚氨酯镀铝复合层包括真空镀铝膜,真空镀铝膜与聚氨酯外层连接,利用铝具有高反射率、能较强地反射光线的光学特性,使聚氨酯镀铝复合层具有隔热、反射作
用,pe复合层具有防腐和表面光滑的作用,使被保护的电子产品在运输、贮存和使用过程中不受外界污染、划伤,进而保护原有的电子产品的光洁亮泽的表面,由聚氨酯层外层、聚氨酯内层、聚氨酯镀铝复合层和pe复合层组成的包装袋层材,用于储存电子产品时,对电子产品具有避光、防漏、屏蔽、阻燃、绝缘、保护等功能。
29.3、本技术的pe复合层包含五层pe薄膜层,保证了pe复合层的机械强度、隔热性以及绝缘性。五层不同厚度的pe薄膜层可以减小pe复合层的透光性,进而提高pe复合层的光线折射次数,减少光线的透过率,从而对内部储存的电子产品具有避光、绝缘等保护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实施例和制备例中所使用的原料均可通过市售获得。
32.复合层的制备例制备例1-1pe复合层包含五层pe薄膜层,五层pe薄膜层分别为a层、b层、c层、d层和e层,所述a层、b层、c层、d层和e层的厚度百分比为15%:15%:40%:15%:15%;pe复合层的厚度为190μm。
33.其中,按重量百分比计,五层pe薄膜层均由低密度聚乙烯30kg、线性低密度聚乙烯50kg、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20kg制成。
34.具体的,五层pe薄膜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在温度160℃下进行熔融塑化2h,形成熔体i,然后熔体ii、熔体iii、熔体iv、熔体v均采用上述方法制得;将熔体i、熔体ii、熔体iii、熔体iv、熔体v分别以1 .2m/s的挤出速度形成坯体,将坯体固定在预制模具中,得到型坯;将型坯在1 .5mpa的气压下进行挤出吹塑,控制吹胀比为2:1、长径比为35:1,使用10℃的冷却水以30l/min的流速进行冷却固化操作,得到初品;将初品通过螺杆辊轴装置进行牵伸,控制牵伸比为2,进行收卷包装操作,即得五层共挤吹塑pe复合薄膜。
35.制备例1-2与制备例1-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a层、b层、c层、d层和e层的厚度百分比为13%:17%:42%:13%:15%;pe复合层的厚度为180μm。
36.制备例1-3与制备例1-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a层、b层、c层、d层和e层的厚度百分比为17%:15%:38%:17%:13%;pe复合层的厚度为200μm。
37.制备例1-4与制备例1-1的不同之处在于,五层pe薄膜层均由低密度聚乙烯25kg、线性低密度聚乙烯45kg、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30kg制成。
38.制备例1-5与制备例1-1的不同之处在于,五层pe薄膜层均由低密度聚乙烯35kg、线性低密度聚乙烯55kg、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10kg制成。
39.制备例1-6与制备例1-1的不同之处在于,pe复合层由单层pe薄膜构成,pe复合层的厚度为
190μm。
40.聚氨酯内层的制备例制备例2-1聚氨酯内层按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制成:改性醋酸酯变性淀粉40 kg、聚四氢呋喃醚二醇25kg、聚醚三醇12 kg、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90 kg、芦荟凝胶15 kg、1,4-丁二醇6 kg、丁酮80kg、三乙胺20 kg、去离子水100kg、有机硅3kg和二月桂酸二丁基锡2 kg。
41.具体的,聚氨酯内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聚四氢呋喃醚二醇、聚醚三醇、丁酮混合,在75℃下保温2h,然后升温至80℃,加入改性醋酸酯变性淀粉、芦荟凝胶、1,4-丁二醇和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保温反应3h,降至室温后,在高速搅拌下加入三乙胺,加去离子水乳化,减压蒸馏脱去丁酮,得到可降解聚氨酯;然后加入有机硅润湿均匀混合,涂覆成膜,得到聚氨酯内层。
42.其中,改性醋酸酯变性淀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10kg氧化羟丙基淀粉在25℃温度下配成饱和淀粉水溶液;s2、使用质量分数为8%的碳酸氢钠溶液将s1制备的饱和淀粉水溶液的ph值调整至9.5-10;s3、将10kg的溶液逐步滴加至s2所制备的溶液中,与淀粉的质量比为12:13,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3h,然后再加入15kg的木质纤维素,继续反应1.5h,最后进行降温、过滤并洗涤得到改性醋酸酯变性淀粉。
43.制备例2-2与制备例2-1的不同之处在于,聚氨酯内层的原料中,用等量的醋酸酯变性淀粉替换改性醋酸酯变性淀粉。
44.制备例2-3与制备例2-1的不同之处在于,聚氨酯内层的原料中,用等量的改性醋酸酯变性淀粉替换聚四氢呋喃醚二醇。
45.制备例2-4与制备例2-1的不同之处在于,聚氨酯内层的原料中,用等量的改性醋酸酯变性淀粉替换聚醚三醇。
46.制备例2-5与制备例2-1的不同之处在于,聚氨酯内层的原料中,用等量的改性醋酸酯变性淀粉替换芦荟凝胶。
47.制备例2-6与制备例2-1的不同之处在于,改性醋酸酯变性淀粉的制备方法中,不添加木质纤维素。
48.制备例2-7与制备例2-1的不同之处在于,聚氨酯内层购自驰越世纪(广东)新材料有限公司。
实施例
49.实施例1一种包装袋层材,由外到内依次包括聚氨酯外层、聚氨酯镀铝复合层和pe复合层,
聚氨酯镀铝复合层包括聚氨酯内层和真空镀铝膜,聚氨酯外层的原料为蓖麻油基聚氨酯,其中,真空镀铝膜与聚氨酯层连接;蓖麻油基聚氨酯由蓖麻油30kg、聚四氢呋喃醚二醇10kg、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25kg、二月桂二丁基锡2kg、三乙胺15 kg、去离子水80kg和1,2,3-丁三醇10kg制成;具体的,蓖麻油基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蓖麻油、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混合,在80℃下保温3h,然后升温至90℃,加入二月桂二丁基锡和1,2,3-丁三醇,保温反应2h,降温至50℃,在高速搅拌下加入三乙胺,加入去离子水继续搅拌1h,得到蓖麻油基聚氨酯乳液,然后涂覆成膜,得到蓖麻油基聚氨酯层。
50.pe复合层由制备例1-1制得;聚氨酯内层由制备例2-1制得。
51.pe复合层中有每平方厘米有1-2个直径为0.5mm、贯穿至聚氨酯内层的通孔。
52.聚氨酯外层的厚度为12μm,聚氨酯镀铝复合层的厚度为15μm,真空镀铝膜的厚度为500埃。
53.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聚氨酯外层的厚度为10μm,聚氨酯镀铝复合层的厚度为13μm,真空镀铝膜的厚度为380埃。
54.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聚氨酯外层的厚度为15μm,聚氨酯镀铝复合层的厚度为17μm,真空镀铝膜的厚度为600埃。
55.实施例4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pe复合层由制备例1-2制得。
56.实施例5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pe复合层由制备例1-3制得。
57.实施例6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pe复合层由制备例1-4制得。
58.实施例7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pe复合层由制备例1-5制得。
59.实施例8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pe复合层由制备例1-6制得。
60.实施例9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pe复合层由制备例2-2制得。
61.实施例10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pe复合层由制备例2-3制得。
62.实施例11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pe复合层由制备例2-4制得。
63.实施例1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pe复合层由制备例2-5制得。
64.实施例13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pe复合层由制备例2-6制得。
65.实施例14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pe复合层由制备例2-7制得。
66.对比例对比例1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聚氨酯外层和聚氨酯内层均由聚丁二醇、4,4
’‑
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以1,4-丁二醇作为扩链剂在螺旋基础设备加工反应获得,其软段浓度为44.3%,硬段浓度为58.6%。
67.对比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pe复合层上没有通孔。
68.性能检测试验将实施例1-14和对比例1-2制备的包装袋层材裁剪成标准测试大小,按照astmd882-2010测试薄膜的力学性能,包括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和撕裂强度。
69.降解性能测试:取实施例1-14和对比例1-2制备的样品置于37℃温度下的湿润土壤中,测试试样在20d、45d后的降解质量损失率,参照gb/t20197-2006《降解塑料的定义、分类、标识和降解性能要求》。
70.表1
由表1看出,本技术实施例1-3制备的包装袋层材具有较优的力学性能和降解性能,其中,实施例1制备的包装袋层材的拉伸强度为59.3 mpa,撕裂强度为98.5 kn/m,20d后的质量损失率为23.5%,60d后的质量损失率为89.1%,90d后的质量损失率为98.5%。
71.实施例4-5改变pe复合层的厚度以及调整a层、b层、c层、d层和e层之间的厚度百分比,包装袋层材的力学性能略有下降,但是降解性能不变。实施例6-7改变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含量,制备的包装袋层材的力学性能略有下降,但是降解性能不变。
72.实施例8中的pe复合层由单层pe薄膜构成,从表1看出,制备的包装袋层材的拉伸强度为48.6mpa,撕裂强度为87.9kn/m,实施例1中的五层pe薄膜由a层、b层、c层、d层和e层按照一定的厚度百分比组成,实施例6相比于实施例1可以看出,五层pe薄膜由a层、b层、c层、d层和e层具有较好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而实施例6中的降解性能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9中用等量的醋酸酯变性淀粉替换改性醋酸酯变性淀粉,从表1看出,包装袋层材的力学性能明显下降,降解性能同样下降,表明本技术制备的改性醋酸酯变性淀粉具有优良的降解性能,提高了聚氨酯内层的成膜性、降解性能,大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73.实施例10-11中,用等量的改性醋酸酯变性淀粉替换聚四氢呋喃醚二醇或聚醚三醇,从表1看出,包装袋层材的力学性能明显下降,降解性能同样下降,表明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和聚醚三醇中的部分-oh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中的-nco发生接枝,同时,改性醋酸酯变性淀粉、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和聚醚三醇中剩余的羟基引发己内酯的开环聚合反应,形成三元接枝共聚物,进而形成了交联框架结构,保证了产物的相容性、成膜性和分散性。
74.实施例12中,用等量的改性醋酸酯变性淀粉替换芦荟凝胶,从表1看出,包装袋层材的力学性能明显下降,降解性能同样下降,表明本技术制备的芦荟凝胶在进行微生物降解时,为微生物提供降解所需的环境湿度,加快聚氨酯内层的降解速率,芦荟凝胶作为可降解材料的增塑剂、稳定剂以及粘结剂,使改性醋酸酯变性淀粉能够较好的成膜,使制备的聚氨酯内层具有较好的抗拉伸强度、拉伸强度、可降解和环保性能。
75.实施例13中,用等量的改性醋酸酯变性淀粉替换木质纤维素,从表1看出,包装袋层材的力学性能明显下降,降解性能同样下降,表明本技术制备的木质纤维素在后续聚氨酯内层的降解过程中,降低了聚氨酯内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增大了微相分离程度,促进了聚氨酯内层的降解,而且,木质纤维素是一种优良的稳定性能的有机絮状纤维物质,木质纤维素与溶液配合,进一步提高氧化羟丙基淀粉的粘结性,进而提高聚氨酯内层的机械性能。
76.实施例14中,聚氨酯内层来自市售,从表1看出,包装袋层材的力学性能明显下降,降解性能同样下降,表明本技术制备的聚氨酯内层和蓖麻油基聚氨酯层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降解速度。
77.对比例1中聚氨酯外层和聚氨酯内层均由不可降解的原料制备而成,从表1看出,包装袋层材的力学性能变化明显下降,但是由于聚氨酯外层和聚氨酯内层均不可降解,所以无法回收真空铝膜。
78.对比例2中的pe复合层上没有通孔,从表1看出,包装袋层材的力学性能比实施例1中略好,但是降解性能明显下降,因为pe复合层上没有通孔,导致微生物无法穿过pe复合层到达聚氨酯内层,所以聚氨酯内层无法进行降解,只有聚氨酯外层能够进行降解,同时,无法回收真空铝膜。
79.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
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技术特征:


1.一种包装袋层材,其特征在于:由外到内依次包括聚氨酯外层、聚氨酯镀铝复合层和pe复合层,所述聚氨酯镀铝复合层包括聚氨酯内层和真空镀铝膜,其中所述真空镀铝膜与聚氨酯外层连接,所述聚氨酯外层和所述聚氨酯内层均可降解;其中所述pe复合层中形成有贯穿至所述聚氨酯内层的多个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装袋层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外层的厚度为10-15μm,所述聚氨酯镀铝复合层的厚度为13-17μm,所述pe复合层的厚度为180-200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装袋层材,其特征在于:所述pe复合层包含五层pe薄膜层,所述五层pe薄膜层分别为a层、b层、c层、d层和e层,所述a层、b层、c层、d层和e层的厚度百分比为(13%-17%): (13%-17%): (38%-42%): (13%-17%): (13%-1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包装袋层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五层pe薄膜层均由基于所述pe薄膜层的总重量计25-35%的低密度聚乙烯、45-55%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15-25%的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装袋层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内层由以下原料制成:改性醋酸酯变性淀粉、聚四氢呋喃醚二醇、聚醚三醇、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芦荟凝胶、1,4-丁二醇、丁酮、三乙胺、去离子水、有机硅和二月桂酸二丁基锡。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包装袋层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醋酸酯变性淀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氧化羟丙基淀粉在20-30℃温度下配成饱和淀粉水溶液;s2、使用碳酸氢钠将s1制备的饱和淀粉水溶液的ph值调整至9.5-10;s3、将溶液逐步滴加至s2所制备的溶液中,与淀粉的质量比为12:15-10,反应温度为70-90℃,反应时间2-3.5h,然后再加入木质纤维素,继续反应1-2h,最后进行降温、过滤并洗涤得到改性醋酸酯变性淀粉。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装袋层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外层的原料为蓖麻油基聚氨酯,所述蓖麻油基聚氨酯由蓖麻油、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二月桂二丁基锡、三乙胺、去离子水和1,2,3-丁三醇制成。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装袋层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镀铝膜的厚度为380-600埃。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装袋层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直径为0.5-2mm。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装袋层材,其特征在于:所述pe复合层中每平方厘米有1-10个所述通孔。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电子器件包装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包装袋层材。该包装袋层材由外到内依次包括聚氨酯外层、聚氨酯镀铝复合层和PE复合层,所述聚氨酯镀铝复合层包括聚氨酯内层和真空镀铝膜,其中所述真空镀铝膜与聚氨酯外层连接,所述聚氨酯外层和所述聚氨酯内层均可降解;所述PE复合层中形成有贯穿至所述聚氨酯内层的多个通孔。本申请的包装袋层材进行微生物降解的时候,聚氨酯外层和所述聚氨酯内层均能够降解,有助于回收铝膜,且包装袋层材具有环保效果,可以避免铝重金属物质对环境的污染。染。


技术研发人员:

胡广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安徽科能新材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1.17

技术公布日:

2023/3/3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20:50: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6658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聚氨酯   所述   醋酸   淀粉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