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撑开装置与编织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公开涉及纺织工艺,具体涉及线撑开装置与编织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加重,人们出行时携带天然环保购物袋(例如草编、竹编、藤编等)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而由于购物袋具有重量轻,无网洞等特点,所以对其编织的线材料单位长度的重量、粗细、线材之间的紧凑程度都需要特别的选取,而天然草料纤维为我们主要的材料来源,故而这里定义这种线材为类草线,其较纱线较粗,较绳又细很多,捻度低于纱线很多。需要解释的是,天然类草原料成线是介于普通纺丝和普通绳子编制之间的一种成线方式。对于普通纺丝,其原料为天然或化学纤维。天然纤维:棉、麻、丝、毛等。其中,纤维是一种比较柔韧的细而长的物质,长径比一般大于1000:1。典型的纺织纤维的直径为几微米至几十微米,长度超过25mm,线密度的数量级为10-5
g/mm。纱的直径一般在0.13~0.28mm左右,化学纤维做成的纱线则更细。这里的类草线直径一般在0.5~1.5mm左右一般机器的编制绳直径一般大于2mm,更粗。
3.由于类草线的特性,使其很难用在现有的织机上,该类线材产品主要是依靠手工编织,效率极低,成本大。因此需要一个专门的织造机器,方便类草线的张开与编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公开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线撑开装置与编织系统。
5.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线撑开装置,包括多个第一线变形结构与多个第二线变形结构,其中,所述第一线变形结构抵压于第一经线让所述第一经线变形,所述第二线变形结构抵压于第二经线让所述第二经线变形,所述第一线变形结构与所述第二线变形结构配合使得所述第一经线与所述第二经线之间形成多个穿孔,所述穿孔用于使纬线穿过,并且在所述第一经线与所述第二经线被拉紧的状态下,所述第一经线与所述第二经线夹持所述纬线。
6.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编织系统,包括所述纬线进线装置以及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线撑开装置,所述纬线进线装置将多根纬线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以分别穿过与所述纬线位置对应的所述穿孔,其中,所述纬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7.第三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线撑开装置,包括多个第三线变形结构、多个第四线变形结构、以及抵压件,其中,所述第三线变形结构与抵压件抵压于第一经线让所述第一经线变形,所述第四线变形结构与抵压件抵压于第二经线让所述第二经线变形,所述第三线变形结构、所述第四线变形结构以及抵压件配合使得所述第一经线与所述第二经线之间形成多个穿孔。
8.有益效果:
9.针对第一经线与第二经线为直径较粗的线(如类草线),纺织时可以采用更加特殊
的工艺,如同时在第一经线与第二经线之间形成多个穿孔以让纬线通过。并且通过同时产生多个穿孔,以便多根纬线一起穿过,加快整个纺织过程,无需像现有的纺织工艺,需要每根纬线单独插入至两根经线之间。
附图说明
10.图1a是本公开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线撑开装置一种状态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部分第一线变形结构与第二线变形结构分别抵压第一经线与第二经线)。
11.图1b是图1a中的线撑开装置另一种状态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2.图1c是图1b中从b方向观察的线撑开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第一经线、第二经线以及纬线尚未画出)。
13.图1d是图1b的线撑开装置与第一经线、第二经线以及纬线配合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4.图1e是图1b中从a方向观察的线撑开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5.图1f是图1b中线撑开装置、第一经线以及第二经线配合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6.图1g是图1a中的线撑开装置又一状态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7.图2a是图1g中第一线变形结构与第一经线配合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8.图2b是图1a中第一线变形结构与第一经线配合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9.图2c是图1g中第二线变形结构与第一经线配合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0.图2d是图1a中第二线变形结构与第一经线配合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1.图3a是对应于图1f所示结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22.图3b是对应于图2b所示第一线变形结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23.图3c是对应于图2d所示第二线变形结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24.图3d是图3b所示的第一线变形结构以及图3c所示的第二线变形结构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a是图1b中第一抵接结构与第一活动座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b是图1a中第一抵接结构与第一活动座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27.图4c是图1b中第三抵接结构与第三活动座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28.图4d是图1a中第三抵接结构与第三活动座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29.图4e是图1g中第一抵接结构与第一活动座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30.图4f是图1g中第三抵接结构与第三活动座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31.图5a是图1b中第二抵接结构与第二活动座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32.图5b是图1a中第二抵接结构与第二活动座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33.图5c是图1b中第四抵接结构与第四活动座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34.图5d是图1a中第四抵接结构与第四活动座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35.图5e是图1g中第二抵接结构与第二活动座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36.图5f是图1g中第四抵接结构与第四活动座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37.图6是本公开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编织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38.图7a是本公开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纬线进线装置与第一支架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夹持件尚未插入至第一支架中)。
39.图7b是本公开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本公开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纬线进线装置与第一支架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夹持件插入至第一支架中)。
40.图8a为图7b中f区域的局部示意图。
41.图8b为图8a中夹持头的结构示意图(纬线被夹持头夹持时)。
42.图8c为图8a中另一角度下夹持头的结构示意图。
43.图9a为第二活动座推动纬线时第二活动座与纬线的结构示意图。
44.图9b为第二活动座推动纬线后第二活动座与纬线的结构示意图。
45.图10为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线撑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第一经线与第二经线尚未被抵压时)。
46.图11为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线撑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第一经线与第二经线被抵压时)。
47.图12为从b方向观察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线撑开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48.图13为从a方向观察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线撑开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49.其中,1、线撑开装置;11、第一线变形结构;111、第一抵接结构;1111、第一驱动装置;1112、第二驱动装置;1113、第一抵接件;1114、第二抵接件;1115、第一凹槽;112、第二抵接结构;1121、第三驱动装置;1122、第四驱动装置;1123、第三抵接件;1124、第四抵接件;1125、第二凹槽;123、第三抵接结构;1231、第五驱动装置;1232、第六驱动装置;1233、第五抵接件;1234、第六抵接件;124、第四抵接结构;1235、第三凹槽;1241、第七驱动装置;1242、第八驱动装置;1243、第七抵接件;1244、第八抵接件;1245、第四凹槽;12、第二线变形结构;14、第一活动座;15、第二活动座;16、第三活动座;17、第四活动座;21、第一经线;211、第一接触部分;212、第二接触部分;213、第三接触部分;214、第四接触部分;22、第二经线;23、纬线;24、穿孔;5、纬线进线装置;51、止挡结构;52、第二支架;53、夹持件;531、夹持主体;532、夹持片;54、夹持头;55、夹持口;a、第一方向;b、第二方向;7、第一支架;71、第一夹头;w、夹持片的宽度;81、第三线变形结构;811、第五抵接结构;82、第四线变形结构;821、第六抵接结构;831、固定支架;832、抵压件;84、第五活动座;85、第六活动座;c、第三方向;n、第一外力;m、第二外力。
具体实施方式
50.图1a是本公开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线撑开装置一种状态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部分第一线变形结构与第二线变形结构分别抵压第一经线与第二经线)。图1b是图1a中的线撑开装置另一种状态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c是图1b中从b方向观察的线撑开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d是图1b的线撑开装置与第一经线、第二经线以及纬线配合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51.如图1a、图1b以及图1c所示,一种线撑开装置1,包括多个第一线变形结构11与多个第二线变形结构12,第一线变形结构11抵压于第一经线21让第一经线21变形,第二线变形结构12抵压于第二经线22让第二经线22变形。且如图1b以及图1d所示,第一线变形结构11与第二线变形结构12沿第一方向a交替分布以让第一经线21与第二经线22沿第一方向a交替分布。结合图3b、图3c以及图3d可知,第一线变形结构11与第二线变形结构12配合可以使得第一经线21与第二经线22之间形成多个穿孔24。而穿孔24用于使纬线23穿过,并且在
第一经线21与第二经线22被拉紧的状态下,第一经线21与第二经线22夹持纬线23。而参考图1e,第一线变形结构11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b分布的第一抵接结构111,以及多个沿第二方向b分布的第二抵接结构112。
52.图3b是对应于图2b所示第一线变形结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c是对应于图2d所示第二线变形结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d是图3b所示的第一线变形结构以及图3c所示的第二线变形结构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b所示,第一抵接结构111抵压于第一经线21以让第一经线21中与第一抵接结构111抵接的部分向第三方向c突出、第二抵接结构112抵压于第一经线21以让第一经线21中与第二抵接结构112抵接的部分向第三方向c的反方向突出、且第一抵接结构111与第二抵接结构112沿第二方向b交替分布以让第一经线21呈波浪形。如图3c所示,第二线变形结构12包括多个第三抵接结构123以及多个第四抵接结构124,第三抵接结构123抵压于第二经线22以让第二经线22沿第三方向c突出、第四抵接结构124抵压于第二经线22以让第二经线22沿第三方向c的反方向突出、且第三抵接结构123与第四抵接结构124沿第二方向b交替分布以让第二经线22呈波浪形。而由于第一经线21形成的波浪形与第二经线22形成的波浪形交错设置,所以如图3d所示,沿第一方向a观看第一经线21与第二经线22可以观察到穿孔24。
53.其中,第一经线21的两端受力以沿第二方向b被拉紧。第二经线22的两端受力以沿第二方向b被拉紧,第三方向c与第二方向b垂直。
54.应理解的是,拉紧只是表明一个动作,被拉紧的线(线是指第一经线21、第二经线22以及纬线23)未必一定变为直线,可能只是从原来的波浪形逐步变为类直线的状态。而第一经线21沿第二方向b被拉紧则是指的第一经线21的两端分别受到了沿第二方向b以及沿第二方向b反方向的作用力,以让第一经线21变为沿第二方向b延伸。第二经线22沿第二方向b被拉紧则是指的第二经线22的两端分别受到了沿第二方向b以及沿第二方向b反方向的作用力,以让第二经线22变为沿第二方向b延伸。以第一经线21为例,参考图3a,显示了第一经线21受到了沿第二方向b延伸的第一外力n,以及沿第二方向b的反方向延伸的第二外力m。而且第一外力n与第二外力m的施力点在横截面上的投影位于同一点以使得第一经线21在只受到第一外力n以及第二外力m的作用下会沿第二方向b被拉紧,以沿第二方向b延伸。其中,横截面垂直于第二方向b。更具体地,第三方向c垂直向上,第三方向c的反方向垂直向下,当第一经线21沿第二方向b延伸时,第一经线21各点的高度是一致的,同理,当第二经线22沿第二方向b延伸时,第二经线22各点的高度是一致的。
55.而当第一抵接结构111抵压于第一经线21以让第一经线21向第三方向c突出、第二抵接结构112抵压于第一经线21以让第一经线21向第三方向c的反方向突出时,可以参见图2b,第一抵接结构111位于第一经线21的下方以向上顶起第一经线21以让第一经线21中与第一抵接结构111抵接的部分向上突出,而第二抵接结构112位于第一经线21的上方以向下顶起第一经线21以让第一经线21中与第二抵接结构112抵接的部分向下突出,通过第一抵接结构111与第二抵接结构112的交替布置,最终使得第一经线21呈如图2b所示的波浪形。
56.具体的,如图4a与图4b所示,第一抵接结构111包括第一驱动装置1111、第二驱动装置1112、第一抵接件1113以及第二抵接件1114。第一驱动装置1111驱动第一抵接件1113在第一抵接位置与第一远离位置之间移动,第二驱动装置1112驱动第二抵接件1114在第二抵接位置与第二远离位置之间移动。当第一抵接件1113处于第一抵接位置时,如图4b以及
图2b所示,第一抵接件1113向上伸出,第一抵接件1113可以抵压第一经线21。
57.而当第二抵接件1114处于第二抵接位置时,如图2b以及图4b所示,第二抵接件1114向上伸出,第二抵接件1114抵压第一经线21。而当第一抵接件1113处于第一抵接位置以及第二抵接件1114都处于第二抵接位置时,如图4b以及图2b所示,第一抵接件1113与第二抵接件1114形成第一凹槽1115,第一经线21位于第一凹槽1115内且第一抵接件1113与第二抵接件1114抵压于第一经线21以让第一接触部分211向第三方向c突出,其中,第一接触部分211为第一经线21跟第一抵接件1113以及第二抵接件1114抵接的部分。第一接触部分211更准确是指,当第一抵接结构111向上抵压第一经线21时,第一经线21会与第一抵接结构111抵接的部分。
58.可选的,如图5a所示,第二抵接结构112包括第三驱动装置1121、第四驱动装置1122、第三抵接件1123以及第四抵接件1124。第三驱动装置1121驱动第三抵接件1123在第三抵接位置与第三远离位置之间移动,第四驱动装置1122驱动第四抵接件1124在第四抵接位置与第四远离位置之间移动。如图5b以及图2b所示,当第三抵接件1123处于第三抵接位置以及第四抵接件1124处于第四抵接位置时,第三抵接件1123与第四抵接件1124形成第二凹槽1125,第一经线21位于第二凹槽1125内且第三抵接件1123与第四抵接件1124抵压于第一经线21,以让第二接触部分212向第三方向c的反方向突出,其中,第二接触部分212为第一经线21跟第三抵接件1123以及第四抵接件1124抵接的部分。具体地,当第三抵接件1123处于第三抵接位置时,如图5b以及图2b所示,第三抵接件1123向下伸出,第三抵接件1123抵压第一经线21。而当第四抵接件1124处于第四抵接位置时,第四抵接件1124向下伸出,第四抵接件1124抵压第一经线21。而当第三抵接件1123处于第三抵接位置以及第四抵接件1124处于第四抵接位置时,第三抵接件1123与第四抵接件1124形成第二凹槽1125,第一经线21位于第二凹槽1125内且第三抵接件1123与第四抵接件1124抵压于第一经线21以让第二接触部分212向第三方向c的反方向(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即为向下)突出,其中,第二接触部分212为第一经线21跟第三抵接件1123以及第四抵接件1124抵接时的部分。第二接触部分212更准确是指,当第二抵接结构112向下抵压第一经线21时,第一经线21会与第二抵接结构112抵接的部分。
59.可选的,如图4c以及图4d所示,第三抵接结构123包括第五驱动装置1231、第六驱动装置1232、第五抵接件1233以及第六抵接件1234,第五驱动装置1231驱动第五抵接件1233在第五抵接位置与第五远离位置之间移动,第六驱动装置1232驱动第六抵接件1234在第六抵接位置与第六远离位置之间移动。如图2d以及图4d所示,当第五抵接件1233处于第五抵接位置以及第六抵接件1234处于第六抵接位置时,第五抵接件1233与第六抵接件1234形成第三凹槽1235,第二经线22位于第三凹槽1235内且第五抵接件1233与第六抵接件1234抵压于第二经线22以让第三接触部分213向第三方向c突出,其中,第三接触部分213为第二经线22跟第五抵接件1233以及第六抵接件1234抵接的部分。第三接触部分213更准确是指,当第三抵接结构123向上抵压第二经线22时,第二经线22与第三抵接结构123抵接的部分。
60.可选的,如图5c以及图5d所示,第四抵接结构124包括第七驱动装置1241、第八驱动装置1242、第七抵接件1243以及第八抵接件1244,第七驱动装置1241驱动第七抵接件1243在第七抵接位置与第七远离位置之间移动,第八驱动装置1242驱动第八抵接件1244在第八抵接位置与第八远离位置之间移动,当第七抵接件1243处于第七抵接位置以及第八抵
接件1244处于第八抵接位置时,第七抵接件1243与第八抵接件1244形成第四凹槽1245,第二经线22位于第四凹槽1245内且第七抵接件1243与第八抵接件1244抵压于第二经线22以让第四接触部分214向第三方向c的反方向突出,其中,第四接触部分214为第二经线22跟第七抵接件1243以及第八抵接件1244抵接的部分。第四接触部分214更准确是指,当第四抵接结构124向下抵压第二经线22时,第二经线22与第四抵接结构124抵接的部分。
61.由于在纺织过程中,第一经线21的两端受到外力作用以被拉紧,第二经线22的两端受到外力作用以被拉紧,所以如果只是简单地抵压第一经线21或者第二经线22,那么第一经线21与第二经线22都有可能会在外力的作用下被拉紧,使得第一经线21与第二经线22难以形成波浪形,而上述的第一抵接结构111与第二抵接结构112分别通过第一凹槽1115与第二凹槽1125以限制第一经线21避免第一经线21脱离第一凹槽1115或者第二凹槽1125导致第一经线21无法形成波浪形。同理地,第三抵接结构123以及第四抵接结构124分别通过与第四凹槽1245以限制第二经线22,避免第二经线22脱离第三凹槽1235或者第四凹槽1245导致第二经线22无法形成波浪形。
62.可选的,如图1g、图2a、图4e以及图5e所示,当第一抵接件1113处于第一远离位置或第二抵接件1114处于第二远离位置时,第一抵接件1113与第二抵接件1114无法形成第一凹槽1115,第一经线21位于第一凹槽1115内的部分在外力作用下向下滑落,使得第一抵接结构111不再向上抵压第一经线21;当第三抵接件1123处于第三远离位置或第四抵接件1124处于第四远离位置时,第三抵接件1123与第四抵接件1124无法配合形成第二凹槽1125,第一经线21位于第二凹槽1125内的部分在外力作用下向上滑动,使得第二抵接结构112不再向下抵压第一经线21,进而让第一经线21从如图2b所示的波浪形被拉紧为如图2a所示的形状。
63.可选的,如图1g、图2c、图4f以及图5f所示,当第五抵接件1233处于第五远离位置或第六抵接件1234处于第六远离位置时,第五抵接件1233与第六抵接件1234无法配合形成第三凹槽1235,第二经线22位于第三凹槽1235内的部分在外力作用下向下滑落,使得第三抵接结构123不再向上抵压第二经线22。当第七抵接件1243处于第七远离位置或第八抵接件1244处于第八远离位置时,第七抵接件1243与第八抵接件1244无法配合形成第四凹槽1245,第二经线22位于第四凹槽1245内的部分在外力作用下向上滑动,使得第四抵接结构124不再向下抵压第二经线22,进而让第一经线21从如图2d所示的波浪形被拉紧为如图2c所示的形状。
64.应理解的是,第一抵接件1113处于第一远离位置,其顶部的高度低于第一抵接件1113处于第一抵接位置时其顶部的高度,此时第一抵接件1113无法接触到第一经线21以将第一经线21向上顶起,同样地,当第二抵接件1114处于第二远离位置时,其顶部的高度低于第二抵接件1114处于第二抵接位置时其顶部的高度,此时第二抵接件1114无法接触到第一经线21以将第一经线21向上顶起。同时,只有第一抵接件1113处于第一抵接位置以及第二抵接件1114处于第二抵接位置时,第一经线21才能被限制在第一抵接件1113与第二抵接件1114形成的第一凹槽1115中,以限制第一经线21向上突出,如图2b、图4b以及图5b所示。一旦第一抵接件1113处于第一远离位置或者第二抵接件1114处于第二远离位置都会导致第一经线21的第一接触部分211在第一外力n以及第二外力m的作用下被拉紧使得第一经线21大致沿第二方向b延伸,具体可参考图2a。同理地,当第三抵接件1123处于第三远离位置时,
第三抵接件1123的底部所处的位置高于第三抵接件1123处于第三抵接位置时第三抵接件1123的底部的高度,此时第三抵接件1123无法接触到第一经线21以将第一经线21向下凸起。当第四抵接件1124处于第四远离位置时,第四抵接件1124的底部的位置高于第四抵接件1124处于第四抵接位置时底部的高度,此时第四抵接件1124无法接触到第一经线21以将第一经线21向下凸出。使得第三抵接件1123处于第三远离位置或者第四抵接件1124处于第四远离位置都会导致第一经线21的第二接触部分212在第一外力n以及第二外力m的作用下被拉紧,使得第一经线21大致沿第二方向b延伸,具体可参考图2a。应理解的是,只有第三抵接件1123处于第三抵接位置以及第四抵接件1124处于第四抵接位置时,第一经线21才能被限制在第三抵接件1123与第四抵接件1124形成的第二凹槽1125中,以让第二接触部分212向下突出。当第五抵接件1233处于第五远离位置时,其所处的位置低于其处于第五抵接位置时的高度,此时第五抵接件1233无法接触到第一经线21以将第一经线21向上顶起,同样地,当第六抵接件1234处于第六远离位置时,其所处的位置低于其处于第六抵接位置时的高度,此时第六抵接件1234无法接触到第一经线21以将第一经线21向上顶起。同时,只有第五抵接件1233处于第五抵接位置以及第六抵接件1234处于第六抵接位置时,第一经线21才能被限制在第五抵接件1233与第六抵接件1234形成的第三凹槽1235中,以限制第一经线21向上突出。同理地,当第七抵接件1243处于第七远离位置时,其底部的位置高于第七抵接件1243处于第七抵接位置时底部的高度,此时第七抵接件1243无法接触到第二经线22以将第二经线22向下凸起。当第八抵接件1244处于第八远离位置时,第八抵接件1244的底部的位置高于第八抵接件1244处于第八抵接位置时其底部的位置,此时第八抵接件1244无法接触到第二经线22以将第二经线22向下凸出。同时,只有第七抵接件1243处于第七抵接位置以及第八抵接件1244处于第八抵接位置时,第二经线22才能被限制在第七抵接件1243与第八抵接件1244形成的第四凹槽1245中,以限制第二经线22向下突出。一旦第七抵接件1243处于第七远离位置或者第八抵接件1244处于第八远离位置都会导致第四抵接结构124无法再向下抵压第一经线21。
65.本公开还提供一种编织系统,如图6所示,包括纬线进线装置5以及上述的线撑开装置1。纬线进线装置5将沿多根纬线23沿第一方向a移动以分别穿过与纬线23位置对应的穿孔24,其中,纬线23沿第一方向a延伸。
66.应理解的是,穿孔24与纬线23位置对应是指穿孔24位于与该穿孔24对应的纬线23上或者对应的纬线23的延伸线上,使得沿第一方向a的反方向移动纬线23时可以穿过对应的穿孔24。
67.为了方便所有的纬线23一起插入至与该纬线23对应的穿孔24中,可选的,如图7a所示,纬线进线装置5包括多个夹持件53,夹持件53用于夹持纬线23。多个夹持件53带动纬线23同步移动,具体地,多个夹持件53可以相互连接,通过相互连接的夹持件53来一同带动纬线23同步移动。
68.具体地,如图8a、图8b以及图8c所示,夹持件53包括夹持主体531以及多个夹持片532,多个夹持主体531连接以让多个夹持件53相互连接,且夹持片532的一端与夹持主体531连接,多个夹持片532的另一端相互靠拢以夹持纬线23,多个夹持片532之间存在缝隙,通过多个夹持片532配合以使得纬线23沿单向移动。具体地,若干夹持片532的另一端相互靠拢以形成夹持口55以夹持纬线23。夹持片的宽度w从夹持片532的一端至夹持片532的另
一端逐渐变小,使得夹持片532之间可存在缝隙。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结合图7b以及图8a可知,夹持件53包括夹持主体531,夹持主体531的一端设有夹持头54,夹持片532设置于夹持头54上,且夹持片532的一端与夹持头54连接,多个夹持片532的另一端相互靠拢以夹持纬线23。应理解的是,可以根据情况调整夹持主体531的结构,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夹持片532与夹持主体531直接连接,不需要单独设置夹持头。
69.为了更好说明夹持片532的作用,请参考图8b,当纬线23从图8b中左方往右方移动时,由于会拖动夹持片532的另一端(图8b中的右端)往右移动,进而让夹持口55变大,因此,当线沿着夹持片532的一端(图中的左端)向夹持片532的另一端(图中的右端)的方向移动时,其受到的阻力较小。但当纬线23沿着夹持片532的另一端(图中的右端)向夹持片532的一端(图中的左端)的方向(即图8b中的从右往左)移动,则会带动夹持件53的另一端往左移动,使得夹持口变窄,进而限制纬线23通过。通过多个夹持片532配合使得纬线23只能单向通过夹持件53,进而避免夹持件53移动时纬线23可能会受力被拉动从而导致纬线23脱离夹持件53。具体而言,夹持主体531与夹持片532会沿第一方向a的反方向移动以将位于夹持主体531的纬线23穿过穿孔24,此时再参考图8b可知,在多片夹持片532带动纬线23移动的过程中,纬线23会有向第一方向a移动的趋势以脱离多片夹持片532夹持的可能,但由于多片夹持片532限制了纬线23仅能沿第一方向a的反方向相对于夹持片532移动的,导致纬线23无法脱离多片夹持片532的夹持,确保纬线23不会与夹持件53分离。
70.同时如图7a与图7b所示,为了方便统一移动夹持件5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纬线进线装置5还包括第二支架52,夹持件53滑动设置于第二支架52中且相对于第二支架52沿第一方向a和第一方向a的反方向移动。可选的,第二支架52上设有止挡结构51以限制夹持件53的滑动范围。
71.线撑开装置1还包括第一支架7、多个第一活动座14、多个第二活动座15、多个第三活动座16以及多个第四活动座17,第一活动座14、第二活动座15、第三活动座16以及第四活动座17可相对于第一支架7沿第二方向b移动。而参考图7b以及图8a可知,第一支架7上设有第一夹头71以将纬线23固定在第一支架7上,使得穿过穿孔24的纬线23可以与第一经线21与第二经线22相对固定,方便后续的编织。当第一夹头71夹持住纬线23后,可以沿第一方向a移动夹持件53使得夹持件53与纬线23分离。由于此时夹持件53相对于纬线23沿第一方向a移动,所以纬线23相对于夹持件53是沿第一方向a的反方向移动,多片夹持片532并不限制纬线23与夹持件53的相对运动,使得夹持件53与纬线23可以顺利分离。
72.可选的,纬线23设置于夹持主体531中且夹持本体531沿第一方向a延伸以限制纬线23沿第一方向a延伸。通过设置夹持本体以限制纬线23仅能沿第一方向a延伸,使得纬线23不会偏歪,让其能更好地穿过穿孔24。
73.具体的,如图1a、图1c、图1e以及图1f所示,第一抵接结构111设置于第一活动座14,且位于同一个第一活动座14的第一抵接结构111沿第一方向a分布。第二抵接结构112设置于第二活动座15,且位于同一个第二活动座15的第二抵接结构112沿第一方向a分布,第三抵接结构123设置于第三活动座16,且位于同一个第三活动座16的第三抵接结构123沿第一方向a分布,第四抵接结构124设置于第四活动座17,且位于同一个第四活动座17的第四抵接结构124沿第一方向a分布。因此,可以通过移动活动座以带动该活动座上的抵接结构移动。具体如图9a以及图9b所示,通过将第一活动座14相对于第一支架7沿第二方向b移动,
以让位于第一活动座14上的第一抵接结构111沿第二方向b移动。
74.而且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结合图1b、图1c以及图1e可知,第一活动座14与第三活动座16低于第一经线21、第二经线22以及纬线23,第二活动座15与第四活动座17高于第一经线21、第二经线22以及纬线23。而第一抵接件1113通过第一驱动装置1111设置于第一活动座14上方,第一驱动装置1111驱动第一抵接件1113从第一远离位置(如图4a所示)向上移动到第一抵接位置(如图4b所示),且当第一抵接件1113位于第一抵接位置时,第一抵接件1113的顶部高度高于纬线23,使得沿第二方向b移动第一抵接件1113时第一抵接件1113可以带动位于在其第二方向b前的纬线23移动。同理地,第二抵接件1114通过第二驱动装置1112设置于第一活动座14上,第二驱动装置1112驱动第二抵接件1114从第二远离位置向上移动到第二抵接位置,且当第二抵接件1114位于第二抵接位置时,第二抵接件1114的顶部高度高于纬线23,使得沿第二方向b移动第二抵接件1114时第二抵接件1114可以带动位于其第二方向b前的纬线23移动。
75.而同样可选的,第三抵接件1123通过第三驱动装置1121设置于第二活动座15下方,第三驱动装置1121驱动第三抵接件1123从第三远离位置向下移动到第三抵接位置,且当第三抵接件1123位于第三抵接位置时,第三抵接件1123的底部低于纬线23,使得沿第二方向b移动第三抵接件1123时第三抵接件1123可以带动位于其第二方向b前的纬线23移动。同理地,第四抵接件1124通过第四驱动装置1122设置于第二活动座15上,第四驱动装置1122可以驱动第四抵接件1124从第四远离位置向下移动到第四抵接位置,且当第四抵接件1124位于第四抵接位置时,第四抵接件1124的底部低于纬线23,使得沿第二方向b移动第四抵接件1124时第四抵接件1124可以带动位于其第二方向b前的纬线23移动。
76.而第五抵接件1233通过第五驱动装置1231设置于第三活动座16上方,第五驱动装置1231驱动第五抵接件1233从第五远离位置向上移动到第五抵接位置,且当第五抵接件1233位于第五抵接位置时,第五抵接件1233的顶部高度高于纬线23,使得沿第二方向b移动第五抵接件1233时第五抵接件1233可以带动位于在其第二方向b前的纬线23移动。同理地,第六抵接件1234通过第六驱动装置1232设置于第三活动座16上,第六驱动装置1232驱动第六抵接件1234从第六远离位置向上移动到第六抵接位置,且当第六抵接件1234位于第六抵接位置时,第六抵接件1234的顶部高度高于纬线23,使得沿第二方向b移动第六抵接件1234时第六抵接件1234可以带动位于其第二方向b前的纬线23移动。
77.而同样可选的,第七抵接件1243通过第七驱动装置1241设置于第四活动座17下方,第七驱动装置1241驱动第七抵接件1243从第七远离位置向下移动到第七抵接位置,且当第七抵接件1243位于第七抵接位置时,第七抵接件1243的底部高度低于纬线23,使得沿第二方向b移动第七抵接件1243时第七抵接件1243可以带动位于其第二方向b前的纬线23移动。同理地,第八抵接件1244通过第八驱动装置1242设置于第四活动座17上,第八驱动装置1242驱动第八抵接件1244从第八远离位置向下移动到第八抵接位置,且当第八抵接件1244位于第八抵接位置时,第八抵接件1244的底部低于纬线23,使得沿第二方向b移动第八抵接件1244时第八抵接件1244可以带动位于其第二方向b前的纬线23移动。
78.而且当第一抵接件1113位于第一远离位置时,第一抵接件1113的顶部高度低于纬线23,使得沿第二方向b移动第一抵接件1113时第一抵接件1113无法带动位于其第二方向b前的纬线23移动。同理地,当第二抵接件1114位于第二远离位置时,第二抵接件1114的顶部
低于高于纬线23,使得沿第二方向b移动第二抵接件1114时第二抵接件1114无法带动位于其第二方向b前的纬线23移动。
79.而同样可选的,当第三抵接件1123位于第三远离位置时,第三抵接件1123的底部高于纬线23,使得沿第二方向b移动第三抵接件1123时第三抵接件1123无法带动位于其第二方向b前的纬线23移动。同理地,当第四抵接件1124位于第四远离位置时,第四抵接件1124的底部低于纬线23,使得沿第二方向b移动第四抵接件1124时第四抵接件1124无法带动位于其第二方向b前的纬线23移动。
80.当第五抵接件1233位于第五远离位置时,第五抵接件1233的顶部高度低于纬线23,使得沿第二方向b移动第五抵接件1233时第五抵接件1233无法带动位于其第二方向b前的纬线23移动。同理地,当第六抵接件1234位于第六远离位置时,第六抵接件1234的顶部高度低于纬线23,使得沿第二方向b移动第六抵接件1234时第六抵接件1234无法带动位于其第二方向b前的纬线23移动。
81.而同样可选的,当第七抵接件1243位于第七远离位置时,第七抵接件1243的底部高度高于纬线23,使得沿第二方向b移动第七抵接件1243时第七抵接件1243无法带动位于其第二方向b前的纬线23移动。同理地,当第八抵接件1244位于第八远离位置时,第八抵接件1244的底部高于纬线23,使得沿第二方向b移动第八抵接件1244时第八抵接件1244无法带动位于其第二方向b前的纬线23移动。
82.因此,当第一抵接件1113处于第一远离位置而第二抵接件1114处于第二抵接位置时(如图4e所示时),第二抵接件1114顶部的高度会高于纬线23的高度,可以通过移动第一活动座14来让第二抵接件1114带动纬线23移动。当第一抵接件1113处于第一抵接位置而第二抵接件1114处于第二远离位置时,第一抵接件1113顶部的高度会高于纬线23的高度,可以通过移动第一活动座14来让第一抵接件1113带动纬线23移动。
83.同理地,当第三抵接件1123处于第三抵接位置而第四抵接件1124处于第四远离位置时(如图5e所示时),第三抵接件1123底部的高度会低于纬线23的高度,所以可以通过移动第二活动座15来让第三抵接件1123带动纬线23移动。同样地,当第三抵接件1123处于第三远离位置而第四抵接件1124处于第四抵接位置,也可以通过移动第二活动座15来让第四抵接件1124带动纬线23移动。
84.同理地,当第五抵接件1233处于第五远离位置而第六抵接件1234处于第六抵接位置时(如图4f所示时),第六抵接件1234顶部的高度会高于纬线23的高度,所以可以通过移动第三活动座16来让第六抵接件1234带动纬线23移动。同样地,当第五抵接件1233处于第五抵接位置而第六抵接件1234处于第六远离位置时,也可以通过移动第三活动座16来让第五抵接件1233带动纬线23移动。
85.同理地,当第七抵接件1243处于第七抵接位置而第八抵接件1244处于第八远离位置时(如图5f所示时),第七抵接件1243底部的高度会低于纬线23的高度,所以可以通过移动第四活动座17来让第七抵接件1243带动纬线23移动。同样地,当第七抵接件1243处于第七远离位置而第八抵接件1244处于第八抵接位置时,也可以通过移动第四活动座17来让第八抵接件1244带动纬线23移动。
86.通过上述方案,使得可以通过驱动活动座以带动纬线23移动以实现将纬线23排列整齐。以图9a以及图5e所示为例,第二活动座15上设有第三抵接件1123以及第四抵接件
1124,此时第三抵接件1123处于第三抵接位置(低位),而第四抵接件1124处于第四抵接位置(高位),所以当第二活动座15沿着第二方向b移动时,第三抵接件1123可以接触到位于其第二方向b前的纬线23,并带动该纬线23移动使得该纬线23与其它纬线23排列整齐,如图9b所示。同时,第三驱动装置1121可以驱动第三抵接件1123向上移动,使得第三抵接件1123无法接触该纬线23。
8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用户首先将第一经线21与第二经线22沿第一方向a交替排布。并且持续向第一经线21与第二经线22施力以保证第一经线21与第二经线22被拉紧且沿第二方向b延伸,同时再采用线撑开装置1让第一经线21与第二经线22分别形成波浪线,如图1a以及图3d所示,并且第一经线21与第二经线22之间形成穿孔24以让纬线23沿第一方向a穿过。此时,第一抵接件1113处于第一抵接位置,第二抵接件1114处于第二抵接位置,第三抵接件1123处于第三抵接位置,第四抵接件1124处于第四抵接位置,第五抵接件1233处于第五抵接位置,第六抵接件1234处于第六抵接位置,第七抵接件1243处于第七抵接位置,第八抵接件1244处于第八抵接位置。
88.接着,通过移动夹持件53以带动纬线23穿过第一经线21与第二经线22之间的穿孔24。并且通过第一夹头71将纬线23固定于第一支架7。然后,用户可以通过让第一抵接件1113回到第一远离位置或者第二抵接件1114回到第二远离位置。以及让第三抵接件1123回到第三远离位置或者第四抵接件1124回到第四远离位置,使得第一经线21被拉紧无法再形成波浪形,具体如图2a、图4e以及图5e所示。同理,用户也可以通过让第五抵接件1233回到第五远离位置或者第六抵接件1234回到第六远离位置,以及让第七抵接件1243回到第七远离位置或者第八抵接件1244回到第八远离位置,使得第二经线22被拉紧无法形成波浪形,具体如图2c、图4f以及图5f所示。
89.此时,由于第一抵接件1113处于第一抵接位置,或者第二抵接件1114处于第二抵接位置,所以沿第二方向b移动第一活动座14时,处于抵接位置的抵接件可以带动位于其前方的纬线23移动,使得纬线23排列整齐。
90.上述方案的好处在于通过让第一抵接结构111呈现如图4e所示的状态,一方面,可以让限制第一经线21的第一凹槽1115拆开,使得第一经线21滑落,形成如图2a所示的形状,不再形成波浪形,以便后续的编织。另一方面,当需要移动纬线时,第一抵接结构111为如图4e所示状态时,由于沿着第二方向b移动第一抵接结构111时,第二抵接件1114可以接触到位于其第二方向b前的纬线23,所以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第一抵接结构111来带动纬线23移动,让纬线23排列整齐。应理解的是除了第一抵接结构111可以实现上述功能外,第二抵接结构112、第三抵接结构123以及第四抵接结构124都可以实现上述功能,本公开不作额外的说明。
91.除了采用上述的线撑开装置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采用另外一种线撑开装置1。具体而言,如图10-图13所示,线撑开装置1包括多个第三线变形结构81、多个第四线变形结构82、以及多根抵压件832,其中,所述第三线变形结构81与抵压件832抵压于第一经线21让所述第一经线21变形,所述第四线变形结构82与抵压件832抵压于第二经线22让所述第二经线22变形,所述第三线变形结构81、所述第四线变形结构82以及抵压件832配合使得所述第一经线21与所述第二经线22之间形成多个穿孔24,所述穿孔24用于使纬线23穿过,并且在所述第一经线21与所述第二经线22被拉紧的状态下,所述第一经线21与所述第二经
线22夹持所述纬线23。
92.具体而言,所述第一经线21与第二经线22沿第一方向a交替分布并且,如图12所示,所述第三线变形结构81与所述第四线变形结构82沿所述第一方向a交替分布。而第三线变形结构81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b分布的第五抵接结构811,通过驱动第五抵接结构811移动,使得第五抵接结构811与抵压件832抵压第一经线21让第一经线21变形。第四线变形结构82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b分布的第六抵接结构821,通过驱动第六抵接结构821移动,使得第六抵接结构821与抵压件832抵压第二经线22让第二经线22变形。
93.具体而言,所述线撑开装置1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a分布的第五活动座84、以及多个沿第一方向a分布的第六活动座85,所述第五抵接结构811设置于所述第五活动座84,所述第六抵接结构821设置于所述第六活动座85。用户通过驱动第五抵接结构811上下移动以抵压第一经线,通过驱动第六抵接结构821上下移动以抵压第二经线22。正常来说,如图10所示,第五抵接结构811处于第一经线21的上方,第六抵接结构821也处于第二经线22的上方。而一旦需要形成穿孔24时,第五抵接结构811会向下移动以抵压第一经线21,并且配合抵压件832让第一经线21形成波浪形,同样地,第六抵接结构821会向下移动以抵压第二经线22,并且配合抵压件832让第二经线22形成波浪形,具体如图11所示。
94.可选的,还包括固定支架831,固定支架831沿第二方向b延伸。抵压件832沿第一方向a延伸且抵压件832的首尾分别固定于两个固定支架831。因此一根抵压件832可以让多根第一经线21与第二经线22变形。同时,多根抵压件832沿第二方向b依次排列,进而让一根第一经线21或者一根第二经线22的多处发生变形以与第五抵接结构811以及第六抵接结构821配合形成多个穿孔24。提升了整个编织的效率。应理解的是固定支架831的形状以及排布方式多种多样,并不局限于上述结构,本公开不对此做进一步的限制。
95.与图1a所示的线撑开装置1相比,图10-图13所示的线撑开装置1其结构更加简单,无需太多的驱动装置,生产成本较低。而且仅操控第五活动座84与第六活动座85整体移动即可使得第一经线21与第二经线22之间形成穿孔24,简化了操控难度。
96.应理解的是虽然正常情况下,可以通过驱动装置以移动第五抵接结构811与第六抵接结构821,但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通过人工驱动第五抵接结构811与第六抵接结构821上下移动。驱动装置可以为电机、气缸等具有驱动物体移动能力的结构。
97.采用本公开的编织系统得到的类草线制成的织物而组成的购物袋具有现在市面上大部分普通购物袋(塑料袋、无纺布袋、帆布袋、纸袋)所无法实现的天然环保的特点,又相对于市面上所售的竹篮、草编袋等手工制作的天然袋子(包)又有面料轻、薄。并且由于该购物袋的面料疏密程度在普通购物袋和手工天然袋之间,使得采用本公开的编织系统可以完全地实现自动化、机械化生产。
98.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保护范围的限制。
99.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
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公开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线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第一线变形结构与多个第二线变形结构,其中,所述第一线变形结构抵压于第一经线让所述第一经线变形,所述第二线变形结构抵压于第二经线让所述第二经线变形,所述第一线变形结构与所述第二线变形结构配合使得所述第一经线与所述第二经线之间形成多个穿孔,所述穿孔用于使纬线穿过,并且在所述第一经线与所述第二经线被拉紧的状态下,所述第一经线与所述第二经线夹持所述纬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经线与第二经线沿第一方向交替分布,并且,所述第一线变形结构与所述第二线变形结构沿所述第一方向交替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变形结构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分布的第一抵接结构,以及多个沿第二方向分布的第二抵接结构;所述第一抵接结构抵压于所述第一经线以让所述第一经线向第三方向突出、第二抵接结构抵压于所述第一经线以让所述第一经线向所述第三方向的反方向突出、且所述第一抵接结构与所述第二抵接结构沿第二方向交替分布以让所述第一经线呈波浪形;所述第二线变形结构包括多个第三抵接结构以及多个第四抵接结构,所述第三抵接结构抵压于所述第二经线以让所述第二经线沿所述第三方向突出、所述第四抵接结构抵压于所述第二经线以让所述第二经线沿所述第三方向的反方向突出、且所述第三抵接结构与所述第四抵接结构沿所述第二方向交替分布以让所述第二经线呈波浪形;其中,所述第一经线的两端受外力作用能够沿第二方向被拉紧;所述第二经线的两端受外力作用能够沿第二方向被拉紧,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接结构包括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第一抵接件以及第二抵接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抵接件在第一抵接位置与第一远离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二抵接件在第二抵接位置与第二远离位置之间移动,当所述第一抵接件处于所述第一抵接位置以及所述第二抵接件处于所述第二抵接位置时,所述第一抵接件与所述第二抵接件形成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一经线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所述第一抵接件与所述第二抵接件抵压于所述第一经线以让第一接触部分向所述第三方向突出,其中,所述第一接触部分为当所述第一抵接件处于第一抵接位置以及第二抵接件处于第二抵接位置时,所述第一经线跟所述第一抵接件以及所述第二抵接件抵接的部分;所述第二抵接结构包括第三驱动装置、第四驱动装置、第三抵接件以及第四抵接件,所述第三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三抵接件在第三抵接位置与第三远离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四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四抵接件在第四抵接位置与第四远离位置之间移动;当所述第三抵接件处于第三抵接位置以及所述第四抵接件处于第四抵接位置时,所述第三抵接件与所述第四抵接件形成第二凹槽,所述第一经线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且所述第三抵接件与所述第四抵接件抵压于所述第一经线,以让所述第二接触部分向所述第三方向的反方向突出,其中,所述第二接触部分为当第三抵接件处于第三抵接位置,第四抵接件处于第四抵接位置时,所述第一经线跟所述第三抵接件以及所述第四抵接件抵接的部分;所述第三抵接结构包括第五驱动装置、第六驱动装置、第五抵接件以及第六抵接件,所述第五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五抵接件在第五抵接位置与第五远离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六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六抵接件在第六抵接位置与第六远离位置之间移动,当所述第五抵接件处于所述第五抵接位置以及所述第六抵接件处于所述第六抵接位置时,所述第五抵接件
与所述第六抵接件形成第三凹槽,所述第二经线位于所述第三凹槽内且所述第五抵接件与所述第六抵接件抵压于所述第二经线以让第三接触部分向所述第三方向突出,其中,所述第三接触部分为当第五抵接件处于第五抵接位置,第六抵接件处于第六抵接位置时,所述第二经线跟所述第五抵接件以及所述第六抵接件抵接的部分;所述第四抵接结构包括第七驱动装置、第八驱动装置、第七抵接件以及第八抵接件,所述第七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七抵接件在第七抵接位置与第七远离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八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八抵接件在第八抵接位置与第八远离位置之间移动,当所述第七抵接件处于所述第七抵接位置以及所述第八抵接件处于所述第八抵接位置时,所述第七抵接件与所述第八抵接件形成第四凹槽,所述第二经线位于所述第四凹槽内且所述第七抵接件与所述第八抵接件抵压于所述第二经线以让第四接触部分向所述第三方向的反方向突出,其中,所述第四接触部分为当第七抵接件处于第七抵接位置以及第八抵接件处于第八抵接位置时,所述第二经线跟所述第七抵接件以及所述第八抵接件抵接的部分。5.编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纬线进线装置以及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线撑开装置,所述纬线进线装置将多根纬线沿所述第一方向或第一方向的反方向移动以分别穿过与所述纬线位置对应的所述穿孔,其中,所述纬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编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纬线进线装置包括多个夹持件,所述夹持件用于夹持所述纬线。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编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包括夹持主体以及多个夹持片,多个所述夹持主体连接以让多个所述夹持件相互连接,且所述夹持片的一端与所述夹持主体连接,多个所述夹持片的另一端相互靠拢以夹持所述纬线,多个所述夹持片之间存在缝隙,通过多个所述夹持片配合以使纬线沿单向移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编织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将所述夹持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移动以带动所述纬线穿过所述穿孔,多个所述夹持片配合以使所述纬线相对于所述夹持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移动;亦或者通过将所述夹持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以带动所述纬线穿过所述穿孔,多个所述夹持片配合以使所述纬线相对于所述夹持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编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撑开装置包括第一支架、多个第一活动座、多个第二活动座、多个第三活动座以及多个第四活动座,所述第一活动座、所述第二活动座、所述第三活动座以及所述第四活动座可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架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抵接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活动座,且位于同一个所述第一活动座的所述第一抵接结构沿所述第一方向分布,所述第二抵接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活动座,且位于同一个所述第二活动座的所述第二抵接结构沿所述第一方向分布,所述第三抵接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三活动座,且位于同一个所述第三活动座的所述第三抵接结构沿所述第一方向分布,所述第四抵接结构设置于所述第四活动座,且位于同一个所述第四活动座的所述第四抵接结构沿所述第一方向分布。10.一种线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第三线变形结构、多个第四线变形结构、以及抵压件,其中,所述第三线变形结构与抵压件抵压于第一经线让所述第一经线变形,所述第四线变形结构与抵压件抵压于第二经线让所述第二经线变形,所述第三线变形结构、所述第四线变形结构以及抵压件配合使得所述第一经线与所述第二经线之间形成多个穿孔。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撑开装置与编织系统。其中,线撑开装置包括多个第一线变形结构与多个第二线变形结构,且所述第一线变形结构与所述第二线变形结构沿第一方向交替分布,其中,所述第一线变形结构抵压于第一经线让所述第一经线变形,所述第二线变形结构抵压于第二经线让所述第二经线变形,所述第一线变形结构与所述第二线变形结构配合使得所述第一经线与所述第二经线之间形成多个穿孔。通过同时产生多个穿孔,以便多根纬线一起穿过,加快整个纺织过程,无需像现有的纺织工艺,需要每根纬线单独插入至两根经线之间。单独插入至两根经线之间。单独插入至两根经线之间。


技术研发人员:

杨崇倡 徐缘 冯培 章威 许鑫康 吴维 郭霖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上海羿展仪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1.12.31

技术公布日:

2023/3/2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1:32: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6514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经线   所述   纬线   结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