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田排洪沟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田用水管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方便在多雨季节进行水田排水的水田排洪沟结构


背景技术:



2.灌溉和排水是农田水利的核心,而作为农田排水结构的排洪沟,又称排水沟,是指以排水为目的而挖掘的水道,作为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以排出地表多余的水分,以实现及时降渍排涝,为农业高产、稳产提供有利条件,对于维持农业生态系统平衡和流域生态系统健康有着重要作用。
3.而随着化肥的滥用,农田中氮、磷等营养素会随水体外溢,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等水环境恶化状态,使得通过排洪沟排出的农田排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盐分无法消解,会引起下游河、湖等承泄区的水体污染,这些富营养化的水体污染具有潜在性、间歇性和面广量大等鲜明特点,控制难度大、涉及面广、投入多且见效慢。
4.作为农田污染物与河湖受纳水体间的连接带,若能在排洪沟中进行结构改进,通过排洪沟内土壤的吸附、沟内植物的吸附及微生物的降解作用,改变排入水体的污染物组成及含量,对环境改善将具有积极作用。基于上述原因,出现了一些带生态系统的排洪沟结构,但这一类排洪沟结构普遍结构简单,仅在侧面设置结构单一的挺水植物种植区域,生物多样性差,对水体中营养盐分的吸收能力有效,使得这种生态排洪沟的推广和应用情况并不理想。
5.因此,如何在保证农田排洪沟正常功能的基础上,使排洪沟的生态功能得到优化,是迫切需要本领域技术人员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水田排洪沟结构,可用以解决上述技术背景中的缺陷。
7.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8.一种水田排洪沟结构,包括沟体,所述沟体为混凝土结构,包括沟壁和沟底,所述沟壁包括上部沟壁、中间沟壁以及下部沟壁,其上部沟壁、下部沟壁与所述沟底均为不透水混凝土体,而中间沟壁为透水混凝土体;
9.所述中间沟壁在透水混凝土结构的沟内侧成型有外凸盆体,外凸盆体中填充有底泥,所述外凸盆体中种植有挺水植物;
10.所述沟底成型有盲槽,所述盲槽中填充有底泥,所述底泥通过尼龙网面固定,所述盲槽中种植有沉水植物;
11.所述沟体的两侧沟壁上分别设置有钩挂部,所述钩挂部上通过绳或者链连接有框架浮体,所述框架浮体的框体区域内种植有浮水植物。
12.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沟体的上部沟壁、下部沟壁与沟底为混凝土一体浇筑成型,
上部沟壁与下部沟壁之间预留有下部沟壁装配空间;而所述下部沟壁为预制透水混凝土体砌块,该预制透水混凝土体砌块具有大于所述上部沟壁以及所述下部沟壁的厚度;
13.而所述外凸盆体与所述预制透水混凝土体砌块为同材质的透水混凝土一体成型。
14.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中间沟壁的设置位置和高度以丰水期排洪沟沟内流水完全覆盖中间沟壁,枯水期排洪沟沟内流水位于中间沟壁之下为准。
15.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沟体的剖面为倒等腰梯形,而作为斜面的所述沟壁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90
°

16.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沟底的底面为方便进行成型和位置固定的圆弧形。
17.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钩挂部成型于所述外凸盆体的侧壁上。
18.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框架浮体的底面上成型有缓流结构,所述缓流结构为多层套装的网笼结构,其套装层数优选为2~5层,且这些作为缓流结构的网笼结构为可拆卸结构。
19.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一种水田排洪沟结构为预制结构,其结构简单,成型方便,可通过在现场开沟,然后在开沟位置进行对接后填埋成型,能有效缩短施工工期;
20.该排洪沟结构能在不影响沟体排水能力的同时对农田中的富营养水体进行净化,其通过外凸盆体、沟底盲槽以及框架浮体的组合来对水生植物中的挺水植物、沉水植物以及浮水植物进行种植,得到稳定而健康的局部水域生态系统,相比于单一挺水植物生态沟体,其对水体的净化效果更好,又可改善硬质农田排水沟景观,具有景观开发潜力。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2.其中:1、基底;2、混凝土预制沟体;3、中间沟壁;4、外凸盆体;5、框架浮体;6、缓流结构;7、框体支架;8、尼龙绳;9、连通孔;10、上部沟壁;11、下部沟壁;12、网面固定架;13、尼龙网面;14、底泥。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4.参见图1的一种水田排洪沟结构的较佳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该水田排洪沟结构的主体为混凝土预制结构包括混凝土预制沟体2以及同样为预制结构的中间沟壁3,其中,混凝土预制沟体2为一体浇筑成型的成段预制混凝土结构,混凝土预制沟体2为不透水混凝土结构;而在混凝土预制沟体2上对应两侧侧壁位置成型有通槽,该通槽上缘成型有阶梯状卡槽。而中间沟壁3为预制的透水混凝土体砌块,该透水混凝土体砌块通过与阶梯状卡槽相匹配的卡槽卡装于上述通槽位置,考虑到透水混凝土体砌块的特性,容易被腐蚀和发生变形,中间沟壁3为可替换结构,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拆卸和替换结构,而拆卸和替换过程中,若必要,还可以用粘结剂对中间沟壁3在该通槽位置进行二次加固。
25.不同的混凝土预制沟体2在端面进行对接并组成连续沟体,其对接结构和对接方式可采用任何已知的混凝土预制结构对接结构和对接方式。
26.而进行装配时,现在待设置排洪沟的预留区域开挖对应沟槽,然后以该沟槽作为
基底1,将对应装配好中间沟壁3,并对接完成的混凝土预制沟体2以如图所示方式装入基底1中即可。
27.在本实施例中,混凝土预制沟体2对应的剖面为倒等腰梯形,而作为斜边两侧沟壁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
°
,混凝土预制沟体2的沟底底面为方便进行成型和位置固定的圆弧形;而中间沟壁3的设置位置和高度以丰水期排洪沟沟内流水完全覆盖中间沟壁3,枯水期排洪沟沟内流水位于中间沟壁之3下为准。
28.中间沟壁3的砌块结构在基底1侧具有对混凝土预制沟体2进行位置固定、结构保持和结构增强的作用,同时中间沟壁3的透水特性,还能为基底1外侧的水田提供渗透压,以保证水田含水量。
29.中间沟壁3的砌块结构在沟内一侧面上成型有外凸盆体4,该外凸盆体4与中间沟壁3为一体成型,外凸盆体4向沟内一侧伸出,并在伸出部分上部成型有盆形容积腔,并在盆形容积腔底部均匀成型有连通孔9;外凸盆体4的盆形容积腔中预填充有底泥14,并在该盆形容积腔中的底泥14中种植有挺水植物,该挺水植物的品种为再力花、黄菖蒲、香蒲等净化能力强的挺水植物。
30.外凸盆体4在沟体沟内一侧的侧壁还成型有一个钩挂部,对称设置的两个外凸盆体4在钩挂部位置通过尼龙绳8连接有一个框架浮体5,在本实施例中,该框架浮体5具有框体支架7,该框体支架7为矩形浮体,一端与外凸盆体4通过钩挂部相连的尼龙绳8在框体支架7的四个边角位置对框体支架7进行牵拉限位。框体支架7内侧围出的框体区域内种植有浮水植物,而种植于该区域的浮水植物为槐叶萍、凤眼莲和浮萍等净化能力强的浮水植物。而框体支架7的下表面设置有回环状设置的三组扣接槽,其每组扣接槽上均成型有一个网笼,三个网笼共同组成了缓流结构6以减少排洪沟内水体流速过快时对浮水植物生长的影响;另外,本实施例的该框架浮体5结构还能够通过多层网笼结构来对浮水植物的根系进行固定,能有效防止种植的浮水植物随水流逃逸,以实现造景效果。
31.而在混凝土预制沟体2对应的沟底位置成型有盲槽,该盲槽中同样填充有底泥14,该底泥14表面通过带网面固定架12的尼龙网面13进行表面固定,而以底泥14作为基质,在该盲槽中还种植有沉水植物,该沉水植物的品种为菹草、金鱼藻、狐尾草、轮叶黑藻等净化能力强的沉水植物。
3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实施例的用途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意欲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此外,也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修改和/或变型,所有的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水田排洪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沟体,所述沟体为混凝土结构,包括沟壁和沟底,所述沟壁包括上部沟壁、中间沟壁以及下部沟壁,其上部沟壁、下部沟壁与所述沟底均为不透水混凝土体,而中间沟壁为透水混凝土体;所述中间沟壁在透水混凝土结构的沟内侧成型有外凸盆体,外凸盆体中填充有底泥,所述外凸盆体中种植有挺水植物;所述沟底成型有盲槽,所述盲槽中填充有底泥,所述底泥通过尼龙网面固定,所述盲槽中种植有沉水植物;所述沟体的两侧沟壁上分别设置有钩挂部,所述钩挂部上通过绳或者链连接有框架浮体,所述框架浮体的框体区域内种植有浮水植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田排洪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沟体的上部沟壁、下部沟壁与沟底为混凝土一体浇筑成型,上部沟壁与下部沟壁之间预留有下部沟壁装配空间;而所述下部沟壁为预制透水混凝土体砌块,该预制透水混凝土体砌块具有大于所述上部沟壁以及所述下部沟壁的厚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田排洪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凸盆体与所述预制透水混凝土体砌块为同材质的透水混凝土一体成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田排洪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沟壁的设置位置和高度以丰水期排洪沟沟内流水完全覆盖中间沟壁,枯水期排洪沟沟内流水位于中间沟壁之下为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田排洪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沟体的剖面为倒等腰梯形,而作为斜面的所述沟壁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90
°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田排洪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沟底的底面为方便进行成型和位置固定的圆弧形。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田排洪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钩挂部成型于所述外凸盆体的侧壁上。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田排洪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浮体的底面上成型有缓流结构,所述缓流结构为多层套装的网笼结构,其套装层数为2~5层,且作为缓流结构的所述网笼结构均为可拆卸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田排洪沟结构,其包括沟体,所述沟体为混凝土结构,包括沟壁和沟底,所述沟壁包括上部沟壁、中间沟壁以及下部沟壁,其上部沟壁、下部沟壁与所述沟底均为不透水混凝土体,而中间沟壁为透水混凝土体;所述中间沟壁在透水混凝土结构的沟内侧成型有带底泥的外凸盆体,并在外凸盆体中种植有挺水植物;所述沟底成型有带底泥的盲槽,并在盲槽中种植有沉水植物;所述沟体的两侧沟壁上分别设置有钩挂部,所述钩挂部上通过绳或者链连接有框架浮体,所述框架浮体的框体区域内种植有浮水植物。本实用新型既能保证农田的泄洪、排涝、排渍功能,又具有较佳的水体净化和景观布置的效果。布置的效果。布置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

李勇迪 黄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湖南华星园艺建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9.21

技术公布日:

2023/2/28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6:30: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6407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结构   混凝土   水田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