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组件及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技术领域,尤其提供一种雾化组件以及具有该雾化组件的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2.在传统的雾化组件中,发热丝设置在雾化芯的雾化面上,然后通过电极柱或焊接电极引线与发热丝的电极部进行结构连接,该种连接方式导致发热丝的电极部位于雾化芯的雾化面上,这样,易对雾化腔内的气流进行干扰,最终导致雾化形成的气溶胶的流通不顺畅。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雾化组件,旨在解决现有的发热丝易造成雾化形成的气溶胶流通不顺畅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雾化组件,包括;
6.雾化载体所述雾化载体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端部,以及连接于两个所述端部的周侧部,所述周侧部向内凹陷形成贯穿两个所述端部的雾化通道
7.发热体,所述发热体包括设于所述雾化通道内的第一发热部和第二发热部,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发热部和所述第二发热部同一端的连接部,所述第一发热部的另一端设有第一电极部,所述第二发热部的另一端设有第二电极部,所述第一电极部和所述第二电极部伸出于所述雾化通道外且位于所述雾化载体的同一所述端部。
8.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雾化组件,在雾化载体的周侧部上形成雾化通道,用于供雾化气体升腾通过。发热体的第一发热部和第二发热部则设置于雾化通道内,并且,第一电极部和第二电极部均伸出于雾化通道外且位于雾化载体的同一端部,这样,雾化通道在两个端部相连通的方向上是贯通的,尤其是雾化通道朝向两个端部所分别对应的开口端,相较于传统的发热体将电极部留置于雾化通道内,本技术的雾化组件的雾化气体在雾化通道内流通过程更加顺畅。
9.在一个实施例中,相对两个所述周侧部均形成所述雾化通道,所述第一发热部置于其中一所述雾化通道内,所述第二发热部置于另一所述雾化通道内,所述第一电极部和所述第二电极部伸出于对应的所述雾化通道且弯折收纳于所述雾化载体的同一所述端部。
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载体包括载体腹部以及连接于载体腹部的周向相对两侧的载体翼部,两所述载体翼部相对的内壁与所述载体腹部的外壁围合形成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雾化通道,所述载体腹部具有第一子端部,所述载体翼部具有第二子端部,所述第一子端部和两个所述第二子端部组成所述端部。
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嵌设入所述载体腹部,并且,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贯穿至所述载体腹部相对两侧的所述雾化通道内。
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部包括第一耦合部,所述第二电极部包括第二耦合部,所述第一耦合部和所述第二耦合部间隔设置于同一所述端部的所述第一子端部和所述第二子端部中的任意一个或两个上。
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耦合部和所述第二耦合部均设置于同一所述端部的不同的所述第一子端部上。
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部包括连接与所述第一发热部和第一耦合部之间的第一延伸部;
15.所述第二电极部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发热部和第二耦合部之间的第二发热部,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至少部分位于对应所述雾化通道内。
1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或所述第二延伸部上设有镂空结构,所述镂空结构至少部分与所述载体腹部相互嵌合。
1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或所述第二延伸部具有嵌入所述载体腹部的固定臂。
1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热部和所述第二发热部中至少一者设有导热部,所述导热部用于将所述发热部的热量传递至所述雾化载体内部和/或所述雾化载体上非所述发热部所在的其他表面区域。
1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热部和所述第二发热部中至少一者的相对两侧均设有所述导热部,每一侧的所述导热部至少部分嵌入所述雾化通道的内壁和/或至少部分贴合于所述雾化通道的内侧壁。
2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载体的所述周侧部中未形成所述雾化通道的侧部为吸液面,所述吸液面上设有聚液结构,所述聚液结构用于吸附雾化介质至所述吸液面上。
2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聚液结构为开设于所述吸液面上的储液凹部和/或由所述吸液面延伸至所述雾化载体的储液室。
2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部和/或所述第二电极部为导电片体。
2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体为采用导电浆料通过印刷、涂覆形成于所述雾化载体上的导电涂层。
24.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雾化装置,包括油杯、盖设于所述油杯的底端部的底座、设于所述底座上的电极柱、置于所述油杯内的通气管以及上述所述的雾化组件,所述雾化组件设于所述通气管内,并且,所述雾化组件的第一电极部和第二电极部与所述电极柱相抵接。
25.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雾化装置,其工作过程如下,油杯内充满油液,并且通过通气管上的进油孔进入雾化腔室内,并且浸润雾化组件,底座上的电极通过抵接于雾化组件的端部来实现与其发热体的第一电极部和第二电极部电性连接,因此,对发热体进行供电,对雾化组件的雾化载体进行加热,雾化形成的气溶胶则形成于雾化组件的雾化通道内,由于雾化通道与通气管相连通,且无阻碍,因此,雾化过程更加顺畅。
附图说明
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
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雾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雾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雾化组件的俯视图;
3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雾化组件的仰视图;
3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2.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雾化组件的主视图;
33.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雾化组件的俯视图;
34.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雾化组件的主视图;
35.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雾化装置的俯视图;
36.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提供的雾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7.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提供的雾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8.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七提供的雾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9.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40.100、雾化组件;
41.10、雾化载体;10a、端部;10b、雾化通道;11、载体腹部;12、载体翼部;11a、第一子端部;12a、第二子端部;10c、聚液结构;10c1、储液凹部;10c2、储液室10c2;
42.20、发热体;21、第一发热部;22、第二发热部;23、连接部;24、第一电极部;25、第二电极部;241、第一耦合部;251、第二耦合部;242、第一延伸部;20a、镂空结构;26、固定臂;20a、导热部;
43.201、油杯;202、底座;203、电极柱;204、通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44.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7.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
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8.传统的雾化组件多呈圆柱状结构,用于与雾化装置内的且呈圆管状的通气管相适配。同时,在雾化芯内开设雾化通道,该雾化通道沿圆柱状结构的雾化芯的轴向方向延伸,发热体安装在雾化通道内。为了给发热进行供电,在发热体上设置导线,并且,将导线连接在供电电池的电极进行连接,如此,导线会聚集在雾化通道的开口端,并对雾化通道的造成一定的堵塞,通过雾化通道的气流不顺畅,最终导致雾化形成的气溶胶在雾化通道内的雾化过程受到阻碍。
49.由此,本技术提供一种雾化组件100,将雾化通道10b形成于雾化载体10的周侧部上,以增加雾化通道10b的截面面积,即,提高单位时间内的雾化通道10b内的气流量;同时,改善雾化通道10b的开口端易被阻塞的现状。具体地,通过如下实施例进行说明:
50.请参考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雾化组件100,包括雾化载体10和发热体20。其中,雾化载体10用于供烟液、医疗用途的药液等雾化液附着,发热体20则是在外设供电电源的作用进行发热,以对附着于雾化载体10的表面上的雾化液进行雾化。
51.雾化载体10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端部10a,以及连接于两个端部10a的周侧部,周侧部向内凹陷形成贯穿两个端部10a的雾化通道10b。可以理解地,雾化载体10是装配于雾化装置的通气结构内,通常,雾化载体10呈立方体结构,在使用状态下,雾化载体10的端部10a是与雾化形成的气溶胶的流通方向相垂直的端面,周侧部则是与雾化形成的气溶胶的流通方向相平行的侧面。在周侧部上形成的雾化通道10b与雾化装置的配件,例如,凹槽结构与通气结构的内壁围合形成气通道,雾化形成的气溶胶则由该气通道内升腾,再由通气结构排出至外部。同时,在雾化载体10的周侧部开设雾化通道10b的加工难度更少,并且,所开设的雾化通道10b的截面面积更大。
52.通常,雾化载体10呈立方体结构,能够与之相适配的雾化装置进行装配,当然,依照实际的使用情况,雾化载体10的形状结构不做限定,以能够与雾化装置相适配安装为准。
53.示例地,雾化载体10呈柱状结构,并且,该柱状结构在径向方向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方形等。当然,根据雾化装置的通气结构的内部构造的设计情况,该柱状结构在径向方向的截面形状还可为不规则的多边形结构,例如,星形等。
54.同时,雾化通道10b在平行于端部10a的方向上形成通道形状也不做限定。
55.示例地,为了方便发热体20进行铺设以及与发热体20进行充分地接触,雾化通道10b的内壁可以是平面,以满足与发热体20充分接触。
56.发热体20包括设于雾化通道10b内的第一发热部21和第二发热部22,以及连接于第一发热部21和第二发热部22同一端的连接部23,第一发热部21的另一端设有第一电极部24,第二发热部22的另一端设有第二电极部25,第一电极部24和第二电极部25伸出于雾化通道10b外且位于雾化载体10的同一端部10a。可以理解地,两个发热部可设置同一雾化通道10b内,以提高雾化液在雾化通道10b内加热雾化形成的气溶胶生成量,也可分别设置在对应的雾化通道10b内,连接部23则用于串联两个发热部,而两个电极部则用于与外设供电电源的电极相对应连接,为整个发热体20提供电能。同时,由于第一电极部24和第二电极部25位于雾化载体10的同一端部10a,这样,为外设供电电源设置在雾化载体10的一侧供电提
供结构优势,以及,第一电极部24和第二电极部25均伸出于雾化通道10b外,也提供了与外设供电电源的电极相对应连接的结构优选,可减小导线的使用而直接进行抵接连接。综上,在减小导线的使用后,降低了引线影响对雾化通道10b内气流的干扰,避免因引线对气流干扰形成紊流,导致气体在雾化通道10b或雾化装置的其他气道结构内滞留时间过长形成大颗粒气溶胶或冷凝液的问题,以免用户抽吸到大颗粒气溶胶或冷凝液,影响客户体验。
57.另外,现有采用柱状结构的雾化芯中,对于粘稠性雾化液,由于雾化通道的孔径小,随着粘稠性雾化液的附着和堆积在雾化通道内容易发生堵塞的问题。而本技术雾化载体10的雾化通道10b为雾化载体10b从周侧部向内凹陷形成,相对传统柱状结构的雾化芯,在部空间尺寸相同的情况下,雾化通道10b的截面尺寸可以做的更大,因此,雾化通道10b的开口端处发生阻塞的概率则减小,并且可加热雾化面积更大,雾化形成的气溶胶的雾化量更高,并且单位时间内流入或流出雾化通道10b内的气流量更高,雾化形成的气溶胶的吸气阻力也会变小。
58.本技术提供的雾化组件100,在雾化载体10的周侧部上形成雾化通道10b,用于供雾化形成的气溶胶升腾通过。发热体20的第一发热部21和第二发热部22则设置于雾化通道10b内,并且,第一电极部24和第二电极部25均伸出于雾化通道10b外且位于雾化载体10的同一端部10a,这样,雾化通道10b在两个端部10a相连通的方向上是贯通的,尤其是雾化通道10b朝向两个端部10a所分别对应的开口端,相较于传统的发热体20将电极部留置于雾化通道10b内,本技术的雾化组件100的雾化形成的气溶胶在雾化通道10b内流通过程更加顺畅,形成的大颗粒气溶胶和冷凝液更少,有利于提高用户的抽吸体验。
59.在一些实施例中,雾化载体10采用包括但不限于多孔陶瓷、多孔玻璃、棉、纤维或其复合材料制成,发热体20可以采用印刷、涂覆导电浆料形成于雾化载体上,或采用金属材料制成的金属片,包括但不限于网状金属片,其中,金属材料包括金属单单质或合金。作为优选的,雾化载体10采用多孔陶瓷,发热体20为蚀刻金属片,其中,雾化载体10与发热体20可以烧结为一体。
60.请参考图1、图3和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相对两个周侧部均形成雾化通道10b。可以理解地,设置两个雾化通道10b能够进一步地提高单位时间内雾化形成的气溶胶通过的气流量。雾化通道10b在平行于端部10a的方向上形成通道内壁形状也不做限定,以及,两个雾化通道10b的通道内壁形状的大小也可不做限定。
61.示例地,为了方便发热体20进行铺设以及与发热体20进行充分地接触,雾化通道10b的通道内壁是平面,以满足与发热体20的发热部充分接触的需要,当然,根据发热体20的发热部的形状设计,雾化通道10b的通道内壁也呈弧面等。
62.将第一发热部21置于其中一雾化通道10b内,第二发热部22置于另一雾化通道10b内,第一电极部24和第二电极部25伸出于对应的雾化通道10b且弯折收纳于雾化载体10的同一端部10a。可以理解地,将两个发热部分别设置在对应的雾化通道10b内,可加快地对雾化载体10整体进行加热升温,提高对雾化液的雾化量。同时,将两个电极部弯折收纳于雾化载体10的同一端部10a,能够增加发热体20与雾化载体10之间的着力位置,提高发热体20的安装稳定性,以及,电极部在收纳于雾化载体10的同一端部10a便于外设电源的电机端通过抵接的方式进行与发热体20进行电性连接,并且,受力点位于雾化载体10的端部10a上,对发热体20的冲击更小,也更有利于其在雾化载体10上的稳定性。
63.以及,第一电极部24和第二电极部25的弯折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这里不做限定。例如,第一电极部24和第二电极部25相向弯折收纳于雾化载体10的同一端部10a,或者,第一电极部24和第二电极部25同向弯折收纳于雾化载体10的同一端部10a等。
64.作为优选的,第一电极部24和第二电极部25至少部分相向弯折雾化载体10的同一端部。由于连接部23连接于第一发热部21和第二发热部22的一端,第二电极部24和第二电极部25分别连接于第一发热部21和第二发热部22的另一端,也即连接部23被配置呈位于发热体20相对的两端,因此,通过将第一电极部24和第二电极部25至少部分相向弯折雾化载体10的同一端部,使得发热体20通过连接部23、第一发热部21、第二发热部22,以及第一电极部24和第二电极部25对雾化载体10形成四面夹持的作用,发热体20和雾化载体10之间接合更加可靠稳定。
65.请参考图1、图3和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雾化载体10包括载体腹部11以及连接于载体腹部11的周向相对两侧的载体翼部12。两载体翼部12相对的内壁与载体腹部11的外壁围合形成相对设置的两个雾化通道10b,载体腹部11具有第一子端部11a,载体翼部12具有第二子端部12a,第一子端部11a和两个第二子端部12a组成端部10a。可以理解地,载体腹部11和载体翼部12与雾化载体10的整体的布设和延伸方向是相同,那么,两个载体翼部12以载体腹部11的中心轴为中心对称地设置其周向相对两侧上,这里,可以限定为两个载体翼部12在第一方向上形成于载体腹部11的相对两周侧,而雾化通道10b在第二方向上形成于载体腹部11的另两个相对的周侧,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垂直,因此,雾化通道10b则是由两载体翼部12相对的内壁与载体腹部11的外壁所围合形成的。
66.同时,载体腹部11的相对两端为第一子端部11a,载体翼部12的相对两端为第二子端部12a,第一子端部11a和第二子端部12a形成雾化载体10的整个端部10a。这里,第一子端部11a可与两个第二子端部12a处于同一平面内,即三者的端面相平齐;或者,第一子端部11a可与其中任意一个第二子端部12a处于同一平面内;或者,第一子端部11a可与其中任意一个第二子端部12a均处于不同平面内,即,第一子端部11a和两个第二子端部12a形成阶梯状结构。由于雾化载体10的端部10a与雾化装置的底座202等结构存在适配关系,因此,可通过实际使用需求,调整第一子端部11a和第二子端部12a所在平面的高度。
67.请参考图1和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部23嵌设入载体腹部11,并且,连接部23的两端分别贯穿至载体腹部11相对两侧的雾化通道10b内。可以理解地,连接部23贯穿载体腹部11,可以提高发热体20与雾化载体10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同时,连接部23也属于发热体20上产热部,其是与两个发热部串联连接的,因此,连接部23可以将发热部的热量和自身的产热传导至雾化载体10的内部,对雾化载体10载体的内部的雾化液进行加热,提高雾化液在雾化载体10载体上的流动性,有利于提高雾化效果,避免因雾化液流动性差,导致供液不足出现干烧的问题。
68.具体地,请参考图3和图4,第一发热部21和第二发热部22设置于载体腹部11,载体翼部12的外壁面为雾化载体10与雾化介质相接触的接触面。如此,载体翼部12首先与雾化介质相接触,并且通过载体翼部12传递至载体腹部11,载体腹部11则被各发热部加热升温,将雾化介质在载体腹部11处雾化形成气凝胶,这也使得载体腹部11的雾化介质量较少,使得雾化介质存在由载体翼部12向载体腹部11的传输趋势,以保证载体腹部11处的雾化介质可被持续的供应,从而避免工艺不足而导致干烧问题。
69.载体腹部11的厚度t2大于载体翼部12的厚度t1。这样,在保证雾化载体10的整体结构强度的基础上,雾化载体10的导液面积更大,以及,雾化通道10b的内表面的面积则相对减小,这里,雾化通道10b的内表面的面积为雾化载体10的雾化发生面积,这样,在整体上,雾化载体10的导液面积大于雾化发生面积,同样可以避免由供液不足所导致的“干烧”现象的发生。
70.具体地,t2≥1.5mm,t1≥0.8mm。可以理解地,载体腹部的厚度大于等于1.5mm,以及,载体翼部的厚度大于等于0.8mm。
71.请参考图1、图3和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极部24包括第一耦合部241,第二电极部25包括第二耦合部251,第一耦合部241和第二耦合部251间隔设置于同一端部10a的第一子端部11a和第二子端部12a中的任意一个或两个上。可以理解地,第一耦合部241可选择弯折收纳于第一子端部11a上;或者,第一耦合部241可选择弯折收纳于任意一个第二子端部12a上。第二耦合部251可选择弯折收纳于第一子端部11a上;或者,第二耦合部251可选择弯折收纳于任意一个第二子端部12a上。需要遵从地是,无论第一耦合部241和第二耦合部251弯折收纳,二者之间始终保持间隔状态,便于第一耦合部241和第二耦合部251分别抵接于外设供电电池的正、负电极。
72.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耦合部241和第二耦合部251均设置于同一端部10a的第一子端部11a上。可以理解地,当第一发热部21或第二发热部22设置在雾化载体10的载体腹部11上时,第一耦合部241和第二耦合部251均位于同一端部10a的第一子端部11a上,可减小第一耦合部241和第二耦合部251布设范围,可减小第一耦合部241和第二耦合部251的整体长度,同时,将第一耦合部241和第二耦合部251均位于同一端部10a的第一子端部11a上,也使得二者之间相间隔的距离更短,适合于体积较小的外设供电电池。
73.具体地,请参考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耦合部241和第二耦合部251分别设置于同一端部10a的两个第二子端部12a上。可以理解地,当第一发热部21或第二发热部22设置在雾化载体10的载体腹部11上时,第一耦合部241和第二耦合部251均位于同一端部10a的两个第二子端部12a上,导致第一耦合部241和第二耦合部251布设范围更大,二者的整体长度,且之间的间隔距离也更长,适合于体积较大的外设供电电池。
74.请参考图1和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极部24包括连接与第一发热部21和第一耦合部241之间的第一延伸部242;
75.第二电极部25包括连接于第二发热部22和第二耦合部251之间的第二发热部22,第一延伸部242和第二延伸部至少部分位于对应雾化通道10b内。可以理解地,第一延伸部242和第二延伸部的作用相同,均用于实现发热部与耦合部之间的连接,但设置位置不同,两个在形状结构上也可选择相同或不同。
76.请参考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延伸部242和/或第二延伸部上设有镂空结构20a。可以理解地,可选择地在第一延伸部242上设置镂空结构20a;或者,可选择地在第二延伸部上设置镂空结构20a;或者,可选择地在第一延伸部242和第二延伸部上均设置镂空结构20a。同时,当第一延伸部242和第二延伸部上均设置镂空结构20a时,镂空结构20a的形状可选择相同,也可选择不同。
77.这里,镂空结构20a可为开设在延伸部上通孔;或,镂空结构20a可为形成于延伸部的缘侧部的缺口,或者,镂空结构20a可为形成于延伸部的缘侧部的缺口和开设在延伸部上
通孔的结合方案。镂空结构20a的作用是降低电极部的电阻,提高电极部与雾化液的接触面积,提高雾化效率,降低能耗,增加电极部与雾化载体10连接的结构强度,防止电极部与雾化载体10脱离。
78.镂空结构20a至少部分与载体腹部11相互嵌合。可以理解地,镂空结构20a属于空间结构,其与载体腹部11相互嵌合可以指载体腹部11伸入于镂空结构20a内,并且,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对镂空结构20a所充填的程度。
79.请参考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延伸部242和/或第二延伸部具有嵌入载体腹部11的固定臂26。可以理解地,固定臂26用于提高第一延伸部242和/或第二延伸部与雾化在之间的连接强度,防止电极部与雾化载体10相分离,另外,将电极部的热量传递至雾化载体10的内部,降低功耗等。
80.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发热部21和第二发热部22中至少一者设有导热部20a,导热部20a用于将发热部的热量传递至雾化载体10内部和/或雾化载体10上非发热部所在的其他表面区域。
81.可以理解地,第一发热部21和第二发热部22中的一者或二者设有导热部20a。导热部20a是由发热部向外伸出的部分,导热部20a的形状结构不做限定,可以为条状结构,也可为片状结构。导热部20a的作用是增加发热部与雾化载体10之间的接触面积,可将热量更为快速地传递至整个雾化载体10,同时,导热部20a也增加各发热部与雾化载体10之间的连接位,提高各发热部在雾化通道内的安装稳定性,有效地防止各发热部发生翘曲或脱离等问题。
82.同时,还可将各发热部的热量传递至雾化载体10内部的雾化介质中,对雾化介质起到预热的作用。
83.请参考图6至图10,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发热部21和第二发热部22中至少一者的相对两侧均设有导热部20a,每一侧的导热部20a至少部分嵌入雾化通道的内壁和/或至少部分贴合于雾化通道的内侧壁。
84.示例地,如图10所示,当导热部20a为片状结构导热部20a,各发热部相对两侧的片状结构导热部20a贴敷于雾化通道的内壁处,该内壁为雾化通道内非发热部所在区域,与发热部贴敷在雾化通道的内壁形成区分。这里,导热部20a既可以对位于其他部分的雾化介质起到预热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将雾化温度较低的组分雾化形成气溶胶,也即导热部20a的发热温度比发热部的发热温度相对较低,导热部20a还可以辅助发热部进行局部低温雾化的作用,使得每一雾化通道内的发热体可以具有不同发热温度,将不同雾化温度的组成充分的雾化出来,提升用户气溶胶的吸食口感。
85.示例地,如图6至图9所示,当导热部20a为条状结构导热部20a,各发热部相对两侧的条状结构导热部20a至少部分嵌入雾化通道的内壁,这里,如图8和图9,条状结构导热部20a可朝背离发热部的方向延伸插设入雾化通道的内侧壁;或者,如图6和图7,也可在弯折后再插设入雾化通道的底壁,该雾化通道的底壁为发热部的设置区域。如此,可以提高各发热部固定于雾化载体10的对应的雾化通道内的可靠性,防止发热部发生翘起或脱离等问题。同时,将发热部的热量传递至雾化载体10内部的雾化介质中,对雾化介质起到预热的作用。
86.请参考图11和图12,在一个实施例中,雾化载体10的周侧部中未形成雾化通道10b
的侧部为吸液面,吸液面上设有聚液结构10c,聚液结构10c用于吸附雾化介质至吸液面上。
87.可以理解地,吸液面是雾化载体10的各周侧部中未形成雾化通道10b的侧部,吸液面是直接与雾化介质相接触的表面,尤其是雾化载体10安装雾化装置的通气管内时,吸液面与通气管上的进液孔相对应。
88.聚液结构10c可增加吸液面与油液的接触面积。例如,聚液结构10c为形成吸液面上的凸部或凹部,或者凸部和凹部,相较于吸液面用于与进液孔相对的吸液平面,在吸液面上形成多个凸部或凹部进一步地增加吸液面积,即,能够聚集油液的总量更多。这里,凸部不仅限于凸齿、凸筋等结构,以及,凹部不仅限于凹坑、凹槽等。
89.具体地,请参考图11,在一个实施例中,聚液结构10c包括为开设于吸液面上的储液凹部10c1。可以理解地,储液凹部10c1可以是呈阵列分布的槽结构,因此,呈阵列分布的形式不做限定;或者,储液凹部10c1可以是多个凹坑,还可以为一个向内凹陷的凹面。例如,储液凹部10c1可在沿吸液面的宽度或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或者,储液凹部10c1在沿吸液面的宽度和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或者,储液凹部10c1在沿与吸液面的宽度或长度方向呈夹角的方向上间隔设置;或者,储液凹部10c1以吸液面的中心为圆心,且相间隔地呈同心圆设置等。同时,储液凹部10c1的槽结构的形状结构也不做限制。例如,储液凹部10c1的槽结构的截面形成可呈方形、三角形、梯形或者圆弧形等。以及,储液凹部10c1的槽结构还可为沿吸液面的宽度或长度贯通该吸液面的槽结构,也可为非贯通的槽结构等。
90.这里,储液凹部10c1能够增加吸液面的吸液面积,同时可对雾化载体10在装配时达到限位的目的。在雾化载体10装配于雾化装置内时,雾化载体10的吸液面通常采用棉、无纺布等柔性导液件安装在雾化装置的通气管内的开孔位置,这样,雾化介质通过柔性导液件后附着在吸液面的储液凹部10c1处,既可以增加与柔性导液件的接触配合面积,以及与通气管之间连接位,避免雾化载体10在通气管内发生移动。
91.或者,请参考图12,在其他实施例中,聚液结构10c包括为开设于吸液面上的储液室10c2。可以理解地,储液室10c2的形状结构、在吸液面上的设置位置以及数量不做限定,以能够存储油液为主。同时,储液室10c2可为盲孔,即,在贯通聚液结构10c后与吸液面相连通,即,此时,储液室10c2的孔底面与吸液面的吸液面处于共面状态。或者,储液室10c2还可为通孔,在贯通聚液结构10c后也贯通吸液面,即,储液室10c2延伸至吸液面的内部。在雾化载体10内,由第一发热部21、第二发热部22和第三发热部23之间所围合的区域中,其温度相对较高,属于高温区域,容易因为供油不及时导致干烧等问题,因此,为了降低雾化载体10在该区域的温度,提高雾化液的供给速度和供给量,储液室10c2也可以从吸液面的表面延伸设置雾化载体10内与第一发热部21、第二发热部22以及第三发热部23所围合的区域内。
92.这里,储液室10c2主要功能是缓存雾化介质,同时,可缩短雾化介质到各发热部的距离,提高供液速率和供液量,发热体20的热量可以通过较短的路径及时地传递至位于储物室内的雾化介质,有利于提高雾化量、降低功耗,防止干烧的现象发生。
93.或者,请参考图12,在一些实施例中,聚液结构10c包括开设于吸液面上的储液室10c2和储液凹部10c1。这里,储液室10c2的空间更大,能够存储更多的雾化介质,以及,较大幅度地缩短雾化介质的传输路径,和发热体20的热量传输路径。并且,储液凹部10c1则是增加雾化载体10的吸液面与雾化介质的接触面。综上,在吸液面上同时设置储液室10c2和储液凹部10c1,则同时具有上述两个优点。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极部24和/或第二电极部
25为导电片体。这里,导电片体可为金属片,或者其他导体材料。以及,导电片体还可增加其自身与雾化通道10b的通道内壁之间接触面积,更利于将热量传导至雾化载体10的内部。可以理解地,当导电片体为金属片时,可采用冲压或蚀刻等工艺形成需要的形成结构。
94.在一个实施例中,发热体20的整体也可为导电片体。
95.在一个实施例中,发热体20为采用导电浆料通过印刷、涂覆形成于雾化载体10上的导电涂层。可以理解地,导电涂层与雾化载体10的外壁之间形成吸附力,连接可靠性更高。
96.请参考图1和图5,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雾化装置,包括油杯201、盖设于油杯201的底端部10a的底座202、设于底座202上的电极柱203、置于油杯201内的通气管204以及上述的雾化组件100,雾化组件100设于通气管204内,并且,雾化组件100的第一电极部24和第二电极部25与电极柱203相抵接。
97.本技术提供的雾化装置,其工作过程如下,油杯201内充满油液,并且通过通气管204上的进油孔进入雾化腔室内,并且浸润雾化组件100,底座202上的电极柱203通过抵接于雾化组件100的端部10a来实现与其发热体20的第一电极部24和第二电极部25电性连接,因此,对发热体20进行供电,对雾化组件100的雾化载体10进行加热,雾化形成的气溶胶则形成于雾化组件100的雾化通道10b内,由于雾化通道10b与通气管204相连通,且无阻碍,因此,雾化过程更加顺畅。
98.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雾化载体,所述雾化载体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端部,以及连接于两个所述端部的周侧部,所述周侧部向内凹陷形成贯穿两个所述端部的雾化通道;发热体,所述发热体包括设于所述雾化通道内的第一发热部和第二发热部,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发热部和所述第二发热部同一端的连接部,所述第一发热部的另一端设有第一电极部,所述第二发热部的另一端设有第二电极部,所述第一电极部和所述第二电极部伸出于所述雾化通道外且位于所述雾化载体的同一所述端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相对两个所述周侧部均形成所述雾化通道,所述第一发热部置于其中一所述雾化通道内,所述第二发热部置于另一所述雾化通道内,所述第一电极部和所述第二电极部伸出于对应的所述雾化通道且弯折收纳于所述雾化载体的同一所述端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载体包括载体腹部以及连接于载体腹部的周向相对两侧的载体翼部,两所述载体翼部相对的内壁与所述载体腹部的外壁围合形成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雾化通道,所述载体腹部具有第一子端部,所述载体翼部具有第二子端部,所述第一子端部和两个所述第二子端部组成所述端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嵌设入所述载体腹部,并且,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贯穿至所述载体腹部相对两侧的所述雾化通道内。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部包括第一耦合部,所述第二电极部包括第二耦合部,所述第一耦合部和所述第二耦合部间隔设置于同一所述端部的所述第一子端部和所述第二子端部中的任意一个或两个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耦合部和所述第二耦合部均设置于同一所述端部的不同的所述第一子端部上。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部包括连接与所述第一发热部和第一耦合部之间的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二电极部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发热部和第二耦合部之间的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至少部分位于对应所述雾化通道内。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或所述第二延伸部上设有镂空结构,所述镂空结构至少部分与所述载体腹部相互嵌合。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或所述第二延伸部具有嵌入所述载体腹部的固定臂。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热部和所述第二发热部中至少一者设有导热部,所述导热部用于将所述发热部的热量传递至所述雾化载体内部和/或所述雾化载体上非所述发热部所在的其他表面区域。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热部和所述第二发热部中至少一者的相对两侧均设有所述导热部,每一侧的所述导热部至少部分嵌入所述雾化通道的内壁和/或至少部分贴合于所述雾化通道的内侧壁。12.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载体的所述周侧部中未形成所述雾化通道的侧部为吸液面,所述吸液面上设有聚液结构,所述聚液结构用于吸附雾化介质至所述吸液面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液结构为开设于所述吸液面上的储液凹部和/或由所述吸液面延伸至所述雾化载体的储液室。14.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部和/或所述第二电极部为导电片体。15.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为采用导电浆料通过印刷、涂覆形成于所述雾化载体上的导电涂层。16.一种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油杯、盖设于所述油杯的底端部的底座、设于所述底座上的电极柱、置于所述油杯内的通气管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15任一项所述的雾化组件,所述雾化组件设于所述通气管内,并且,所述雾化组件的第一电极部和第二电极部与所述电极柱相抵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雾化组件及雾化装置,雾化组件包括雾化载体和发热体。雾化载体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端部,以及周侧部,周侧部向内凹陷形成贯穿两个端部的雾化通道;发热体包括设于雾化通道内的第一发热部和第二发热部,以及连接于第一发热部和第二发热部同一端的连接部,第一发热部的另一端设有第一电极部,第二发热部的另一端设有第二电极部,第一电极部和第二电极部伸出于雾化通道外且位于雾化载体的同一端部。雾化通道在两个端部相连通的方向上是贯通的,尤其是雾化通道朝向两个端部所分别对应的开口端,相较于传统的发热体将电极部留置于雾化通道内,本申请的雾化组件的雾化形成的气溶胶在雾化通道内流通过程更加顺畅。通过程更加顺畅。通过程更加顺畅。


技术研发人员:

张海波 翟公高 别海涛 郭满堂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深圳市卓力能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9.30

技术公布日:

2023/2/27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22:28: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626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载体   电极   通道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