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模块与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相机模块,特别是一种适用于电子装置的相机模块。


背景技术:



2.随着半导体工艺技术更加精进,使得电子感光元件性能有所提升,像素可达到更微小的尺寸,因此,具备高成像品质的光学镜头俨然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此外,随着科技日新月异,配备光学镜头的手机装置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对于光学镜头的要求也是更加多样化。
3.以往相机模块的驱动器为了达成对焦及影像稳定的功能性。驱动器可驱动镜头相对于感光元件移动以达成上述功能性。然而,现有相机模块的驱动器体积非常巨大,且驱动器的体积必须随着成像镜头的重量增大,使得相机模块变得大又重,与期望电子设备发展趋向变得轻巧的理念相违背。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以上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揭露一种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其中相机模块的驱动器同时具有驱动感光元件达成对焦及影像稳定的功能性,并且本实用新型基于感光元件的形状安排驱动器位置,使相机模块可在更小的空间中达成相同的功能性,改善相机模块在电子装置中的空间配置,并一并提出与上述配合的机械结构及电路配置。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相机模块,包含成像镜头、感光元件、角落驱动机构以及边驱动机构。感光元件设置于成像镜头的像侧。感光元件包含感光表面,感光表面面向成像镜头,感光表面实质上为矩形,且感光表面在靠近或远离成像镜头的对焦方向以及垂直于对焦方向的平移方向上为可动的。角落驱动机构与感光表面的角落对应设置。边驱动机构与感光表面的侧边对应设置。角落驱动机构与边驱动机构其中一者驱动感光元件在对焦方向上移动,且另一者驱动感光元件在平移方向上移动。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相机模块,包含成像镜头、感光元件、角落驱动机构以及边驱动机构。感光元件设置于成像镜头的像侧。感光元件包含感光表面,感光表面面向成像镜头,感光表面实质上为矩形,且感光表面在靠近或远离成像镜头的对焦方向以及垂直于对焦方向的平移方向上为可动的。角落驱动机构与感光表面的角落对应设置。边驱动机构与感光表面的侧边对应设置。角落驱动机构与边驱动机构皆为音圈马达,角落驱动机构包含角落线圈,边驱动机构包含边线圈,且角落线圈与边线圈设置于同一电路元件。
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相机模块,包含成像镜头、感光元件、可动载体以及弹性突块结构。感光元件设置于成像镜头的像侧。感光元件设置于可动载体,而使感光元件在靠近或远离成像镜头的对焦方向以及垂直于对焦方向的平移方向上为可动的。弹性突块结构提供可动载体在对焦方向及平移方向至少其中一者上具有缓冲撞击的机制。
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含前述的相机模块。
9.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相机模块与电子装置,角落驱动机构与边驱动机构分别
对应感光表面的角落与侧边,借此在缩小驱动机构体积的同时还能避免驱动机构彼此有机械上和/或磁场上的干扰,并具有良好组装性。
10.此外,角落驱动机构包含角落线圈,边驱动机构包含边线圈,且角落线圈与边线圈设置于同一电路元件。借此,能减少驱动机构之间因组装公差而引起的干扰。
11.另外,弹性突块结构提供可动载体在对焦方向及平移方向至少其中一者上具有缓冲撞击的机制。借此,能避免感光元件在行程极限时发生不必要的剧烈振动或撞击,进而保证光学品质。
12.以上的关于本揭露内容的说明及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以示范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原理,并且提供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更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13.图1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相机模块的立体示意图。
14.图2绘示图1的相机模块的分解示意图。
15.图3绘示图2的相机模块的成像镜头的分解示意图。
16.图4绘示图1的相机模块的剖切示意图。
17.图5绘示图1的相机模块的另一剖切示意图。
18.图6绘示图2的相机模块的电连接元件的立体示意图。
19.图7绘示图6的电连接元件的上视示意图。
20.图8绘示图1的相机模块的部分元件的配置的上视示意图。
21.图9绘示图8的相机模块的部分元件的局部剖切示意图。
22.图10绘示图9的相机模块的光线吸收表面的示意图。
23.图11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相机模块的分解示意图。
24.图12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相机模块的剖切示意图。
25.图13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相机模块的另一剖切示意图。
26.图14绘示图11的相机模块的角落驱动机构与边驱动机构的配置的立体示意图。
27.图15绘示图11的相机模块的电连接元件的立体示意图。
28.图16绘示图15的电连接元件的上视示意图。
29.图17绘示图11的相机模块的部分元件的配置的上视示意图。
30.图18绘示图17的相机模块的部分元件的局部剖切示意图。
31.图19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相机模块的分解示意图。
32.图20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相机模块的剖切示意图。
33.图21绘示图19的相机模块的感光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34.图22绘示图19的相机模块的电连接元件的立体示意图。
35.图23绘示图22的电连接元件的上视示意图。
36.图24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相机模块的部分元件的立体示意图。
37.图25绘示图24的相机模块的部分元件的分解示意图。
38.图26绘示图24的相机模块的部分元件的上视示意图。
39.图27至图32绘示图24的相机模块的弹性突块结构与对应结构的示意图。
40.图33至图35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相机模块的感光元件被驱动的示
意图。
41.图36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42.图37绘示图36的电子装置的另一侧的立体示意图。
43.图38绘示图37的电子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44.图39绘示图36的电子装置的系统方块图。
45.图40绘示图36的电子装置以超广角相机模块撷取到的影像示意图。
46.图41绘示图36的电子装置以广角相机模块撷取到的影像示意图。
47.图42绘示图36的电子装置以望远相机模块撷取到的影像示意图。
48.图43绘示图36的电子装置以超望远相机模块撷取到的影像示意图。
49.【符号说明】
50.1、2、3:相机模块
51.10:成像镜头
52.110:透镜载体
53.120:透镜组
54.20、20a:基座
55.210:底座
56.220:磁石载体
57.220a:线圈电路元件
58.230:成像镜头载体
59.30、30b:可动载体
60.31:维持元件
61.310、310b:支撑元件
62.320:平移支架
63.330:对焦支架
64.340:上弹性元件
65.350:下弹性元件
66.350b:侧弹性元件
67.40:感光元件
68.40b:感光组件
69.410:感光表面
70.420:连接线
71.430:电路板
72.50:角落驱动机构
73.510:角落磁石
74.520:角落线圈
75.60:边驱动机构
76.610:边磁石
77.620:边线圈
78.70、70a、70b:电连接元件
79.710:第一连接部
80.720:第二连接部
81.730:第三连接部
82.740:导线部
83.80:位置感测元件
84.90:金属件
85.90a、90b:弹性突块结构
86.91a、91b:对应结构
87.ac:光吸收涂层
88.ca:光轴
89.cf:滤光片
90.d1:对焦方向
91.d2:平移方向
92.d3:旋转方向
93.f1、f2:磁极方向
94.4:电子装置
95.4a:超广角相机模块
96.4b:广角相机模块
97.4c:望远相机模块
98.4d:超望远相机模块
99.4e:微距相机模块
100.4f:超广角相机模块
101.4g:广角相机模块
102.4h:飞时测距相机模块
103.5:闪光灯模块
104.6:对焦辅助模块
105.7:显示装置
106.71:变焦控制键
107.72:对焦拍照按键
108.73:影像回放按键
109.74:相机模块切换按键
110.75:集成选单按键
111.8:生物识别感测器
112.9:提示灯
[0113]9’
:电路板
[0114]
91’:连接器
[0115]
9”:电子元件
[0116]
obj:被摄物
具体实施方式
[0117]
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权利要求及附图,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轻易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目的及优点。以下的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观点,但非以任何观点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0118]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相机模块,包含成像镜头以及感光元件。感光元件设置于成像镜头的像侧。感光元件可包含面向成像镜头的感光表面,且感光表面实质上为矩形。感光表面在靠近或远离成像镜头的对焦方向以及垂直于对焦方向的平移方向上为可动的。其中,所述矩形感光表面是指整体观的大约呈现矩形的样貌,并非指感光表面需要符合几何学所定义的矩形;例如,为了配合成像镜头的外型,感光表面的角隅部可为圆弧角而非直角,且感光表面的侧边可为弧线而非直线。
[0119]
相机模块可进一步包含角落驱动机构以及边驱动机构。角落驱动机构与感光表面的角落对应设置。边驱动机构与感光表面的侧边对应设置。角落驱动机构与边驱动机构其中一者驱动感光元件在对焦方向上移动,且另一者驱动感光元件在平移方向上移动。角落驱动机构与边驱动机构分别对应感光表面的角落与侧边,借此在缩小驱动机构体积的同时还能避免驱动机构彼此有机械上和/或磁场上的干扰,并具有良好组装性。其中,对焦方向进一步平行于成像镜头的光轴。其中,角落驱动机构及边驱动机构其中一者可驱动感光元件在垂直于对焦方向的旋转方向上旋转。
[0120]
相机模块的角落驱动机构与边驱动机构皆可为音圈马达(voice coil motor,vcm)。角落驱动机构可包含角落线圈,且边驱动机构可包含边线圈。角落线圈与边线圈可设置于同一电路元件。借此,能减少驱动机构之间因组装公差而引起的干扰。
[0121]
相机模块可进一步包含可动载体。感光元件设置于可动载体,而使感光元件在靠近或远离成像镜头的对焦方向以及垂直于对焦方向的平移方向上为可动的。
[0122]
相机模块可进一步包含弹性突块结构。弹性突块结构提供可动载体在对焦方向及平移方向至少其中一者上具有缓冲撞击的机制。借此,能避免机构之间直接碰撞导致的影像画面振动,进而保证光学品质。其中,弹性突块结构还可提供可动载体在旋转方向上具有缓冲撞击的机制。
[0123]
相机模块可进一步包含电连接元件。电连接元件与感光元件电连接,且电连接元件可包含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导线部。第二连接部相对于第一连接部,且第二连接部在对焦方向及平移方向少其中一者上为可动的。导线部连接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且导线部配置有多条电路而使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电连接。借此,能传递感光元件的影像信号。其中,第一连接部可与成像镜头相对固定,借此改善组装工差。角落驱动机构与边驱动机构其中一者可与电连接元件电连接,而有助于减少零件数量,借此有利于体积缩减。其中,角落驱动机构的角落线圈及边驱动机构的边线圈其中一者可与电连接元件电连接。
[0124]
相机模块可进一步包含位置感测元件,其中位置感测元件配置以感测感光元件的位置,且位置感测元件与电连接元件电连接。借此,有助于减少零件数量,借此有利于体积缩减。
[0125]
相机模块的角落驱动机构可与边驱动机构相邻设置。借此,能够简化电路配置,借
此改善组装工艺。
[0126]
相机模块的角落驱动机构和边驱动机构皆可包含驱动磁石及驱动线圈。驱动磁石与驱动线圈相对设置,且驱动磁石与驱动线圈其中一者与成像镜头相对固定。借此,可避免组装公差,从而提升控制精度及提高光学品质。其中,角落驱动机构的驱动线圈与边驱动机构的驱动线圈至少其中一者可与成像镜头相对固定。
[0127]
相机模块的角落驱动机构可包含角落磁石,且相机模块的边驱动机构可包含边磁石。角落磁石的磁极方向与边磁石的磁极方向不平行。借此,能减少磁场干扰。
[0128]
相机模块的可动载体可包含支撑元件。支撑元件提供可动载体在对焦方向上的支撑,且支撑元件提供可动载体在平移方向上移动的自由度。借此,可达到影像稳定的功能性。其中,由支撑元件提供给可动载体的自由度可受限于弹性突块结构。其中,支撑元件可与角落驱动机构及边驱动机构其中一者电连接,有助于减少零件数量,借此有利于体积缩减。其中,支撑元件可为滚动元件,借此有助于使移动行程平滑。其中,支撑元件可将角落驱动机构与位置感测元件接地,借此有助于简化电路配置。
[0129]
相机模块的可动载体可包含弹性元件,且弹性元件提供可动载体在对焦方向上移动的自由度。借此,可达成对焦的功能性。其中,由弹性元件提供给可动载体的自由度可受限于弹性突块结构。其中,弹性元件可与角落驱动机构及边驱动机构其中一者电连接,能够减少零件数量以改善空间配置,借此有利于体积缩减。其中,弹性元件可与感光元件实体接触,借此提升导热性。
[0130]
相机模块的可动载体于面向成像镜头的一侧可包含光线吸收表面。弹性突块结构于面向成像镜头的一侧也可包含一光线吸收表面。借此,能减少光线通过可动载体的表面反射形成炫光,进而保证光学品质。
[0131]
相机模块的弹性突块结构可由金属件形成,且此金属件可通过埋入射出一体成型于可动载体。借此,能保证弹性突块结构的功能性正常发挥。
[0132]
相机模块可包含两个角落驱动机构,且此两个角落驱动机构彼此对称设置。相机模块可包含两个边驱动机构,且此两个边驱动机构彼此对称设置。借此,有助于避免感光元件歪斜,从而确保成像效果。
[0133]
相机模块的弹性突块结构可仅在对焦方向及平移方向其中一者上可移动。借此,能减小弹性突块结构的冗余面积,进而改善重量配置。
[0134]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包含前述的相机模块。
[0135]
上述本实用新型相机模块中的各技术特征皆可组合配置,而达到对应的功效。
[0136]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以下提出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
[0137]
《第一实施例》
[0138]
请参照图1至图5,其中图1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相机模块的立体示意图,图2绘示图1的相机模块的分解示意图,图3绘示图2的相机模块的成像镜头的分解示意图,图4绘示图1的相机模块的剖切示意图,且图5绘示图1的相机模块的另一剖切示意图。为清楚示意配置上的相对关系,部分元件被省略或被简化处理。
[0139]
本实施例的相机模块1包含成像镜头10、基座20、可动载体30、感光元件40、角落驱动机构50、边驱动机构60、电连接元件70以及位置感测元件80。
[0140]
成像镜头10包含透镜载体110以及透镜组120。透镜载体110例如但不限于是镜筒,
其用以容纳包含多片透镜的透镜组120,以使成像镜头10能应用于电子装置中。透镜组120的透镜沿成像镜头10的光轴ca依序排列。透镜组120包含但不限于多个透镜,透镜组可进一步包含光线转折元件等光学元件。
[0141]
基座20包含相组装的底座210以及磁石载体220。底座210例如但不限于是软性印刷电路板(fpcb),其提供用来承载可动载体30、感光元件40以及电连接元件70。磁石载体220例如但不限于用作设置角落驱动机构50以及边驱动机构60。成像镜头10设置于磁石载体220。
[0142]
可动载体30包含支撑元件310、平移支架320、对焦支架330、上弹性元件340以及下弹性元件350。支撑元件310提供可动载体30的平移支架320在对焦方向d1上的支撑,且支撑元件310还提供平移支架320在平移方向d2上移动的自由度。其中,对焦方向d1是指感光元件40的感光表面410靠近或远离成像镜头10的方向,且平移方向d2垂直于对焦方向d1。平移支架320通过支撑元件310维持于底座210,且对焦支架330可相对平移支架320在对焦方向d1上移动。
[0143]
感光元件40设置于成像镜头10的像侧。详细来说,感光元件40设置于可动载体30的对焦支架330,并且感光元件40的感光表面410面向成像镜头10。感光表面410可为矩形。
[0144]
上弹性元件340和下弹性元件350提供可动载体30的对焦支架330在对焦方向d1上移动的自由度。具体来说,当上弹性元件340和下弹性元件350变形时,上弹性元件340和下弹性元件350可以向对焦支架330施力以调整对焦支架330在对焦方向d1上的移动量。此外,下弹性元件350介于感光元件40与底座210之间,并且感光元件40与下弹性元件350实体接触,从而感光元件40通过下弹性元件350传递热量。
[0145]
角落驱动机构50与感光元件40的感光表面410的角落对应设置。角落驱动机构50例如但不限于是音圈马达,其包含角落磁石510(驱动磁石)以及角落线圈520(驱动线圈),并且角落磁石510与角落线圈520相对设置。角落磁石510设置于基座20的磁石载体220而与成像镜头10相对固定,且角落线圈520设置于可动载体30的平移支架320。可动载体30的支撑元件310与角落驱动机构50的角落线圈520通过平移支架320内的布线电连接。
[0146]
边驱动机构60与感光元件40的感光表面410的侧边对应设置,并且角落驱动机构50与边驱动机构60相邻设置。边驱动机构60例如但不限于是音圈马达,其包含边磁石610(驱动磁石)以及边线圈620(驱动线圈),并且边磁石610与边线圈620相对设置。边磁石610设置于基座20的磁石载体220而与成像镜头10相对固定,且边线圈620设置于可动载体30的对焦支架330。角落磁石510的磁极方向f1与边磁石610的磁极方向f2不平行。可动载体30的上弹性元件340与边驱动机构60的边线圈620电连接。
[0147]
本实施例的相机模块1包含总共四个角落驱动机构50以及总共四个边驱动机构60。不相邻的的其中两个角落驱动机构50可相对光轴ca彼此对称设置,且不相邻的的其中两个边驱动机构60可相对光轴ca彼此对称设置。
[0148]
电连接元件70与感光元件40电连接。请参照图6至图10,其中图6绘示图2的相机模块的电连接元件的立体示意图,图7绘示图6的电连接元件的上视示意图,图8绘示图1的相机模块的部分元件的配置的上视示意图,图9绘示图8的相机模块的部分元件的局部剖切示意图,且图10绘示图9的相机模块的光线吸收表面的示意图。电连接元件70包含第一连接部710、第二连接部720、第三连接部730以及导线部740。第二连接部720相对于第一连接部710
在对焦方向d1及平移方向d2上为可动的。导线部740具有可挠性,且导线部740连接第一连接部710与第二连接部720。导线部740配置有多条电路,而使第一连接部710与第二连接部720电连接。导线部740也同时连接第三连接部730及第一连接部710。感光元件40和边线圈620通过对焦支架330内部的布线与电连接元件70电连接。角落线圈520通过平移支架320内的布线与电连接元件70的第三连接部730电连接。
[0149]
位置感测元件80被配置成用来感测感光元件40的位置,并且角落驱动机构50及边驱动机构60能根据所感测的位置信息产生适当的磁场。此外,可动载体30的支撑元件310为金属导线,其与角落线圈520及位置感测元件80电连接。
[0150]
本实施例的相机模块1进一步包含滤光片cf。滤光片cf设置于成像镜头10与感光元件40之间。滤光片cf可用以减少特定频率的光线强度,其中,特定频率的光线可包含红外光、可见光、紫外光中的其中一或多者。滤光片cf也可以选择性通过特定偏极性的光线。
[0151]
此外,可动载体30于面向成像镜头10的一侧包含光线吸收表面,其可以是位于可动载体30和上弹性元件340的表面的光吸收涂层ac。
[0152]
参照图4,边驱动机构60的边磁石610和边线圈620共同驱使可动载体30的对焦支架330垂直升降。对焦支架330一并带动感光元件40在对焦方向d1上移动靠近或远离成像镜头10,从而实现相机模块1的自动对焦功能。
[0153]
进一步参照图5,角落线圈520可根据位置感测元件80感测感光元件40的位置信息产生磁场,进而角落驱动机构50的角落磁石510和角落线圈520共同驱使可动载体30的平移支架320水平移动。平移支架320一并带动感光元件40在平移方向d2上移动以维持与成像镜头10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实现相机模块1的光学防手抖(ois)功能。
[0154]
《第二实施例》
[0155]
请参照图11至图14,其中图11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相机模块的分解示意图,图12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相机模块的剖切示意图,图13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相机模块的另一剖切示意图,且图14绘示图11的相机模块的角落驱动机构与边驱动机构的配置的立体示意图。
[0156]
本实施例的相机模块2包含成像镜头10、基座20a、可动载体30、感光元件40、角落驱动机构50、边驱动机构60以及电连接元件70a。成像镜头10的透镜组配置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为清楚示意配置上的相对关系,部分元件被省略或被简化处理。
[0157]
基座20a包含相组装的底座210以及线圈电路元件220a。底座210例如但不限于是软性印刷电路板(fpcb),其提供用来承载可动载体30、感光元件40以及电连接元件70a。线圈电路元件220a例如但不限于用作设置角落驱动机构50以及边驱动机构60,且线圈电路元件220a与底座210电连接。
[0158]
可动载体30包含支撑元件310、平移支架320、对焦支架330、上弹性元件340以及下弹性元件350。支撑元件310提供可动载体30的平移支架320在对焦方向d1上的支撑,且支撑元件310还提供平移支架320在平移方向d2上移动的自由度。其中,对焦方向d1是指感光元件40的感光表面410靠近或远离成像镜头10的方向,且平移方向d2垂直于对焦方向d1。平移支架320通过支撑元件310维持于底座210,且对焦支架330可相对平移支架320在对焦方向d1上移动。
[0159]
感光元件40设置于成像镜头10的像侧。详细来说,感光元件40设置于可动载体30
的对焦支架330,并且感光元件40的感光表面410面向成像镜头10。感光表面410可为矩形。
[0160]
上弹性元件340和下弹性元件350提供可动载体30的对焦支架330在对焦方向d1上移动的自由度。具体来说,当上弹性元件340和下弹性元件350变形时,上弹性元件340和下弹性元件350可以向对焦支架330施力以调整对焦支架330在对焦方向d1上的移动量。此外,下弹性元件350介于感光元件40与底座210之间,并且感光元件40与下弹性元件350实体接触,从而感光元件40通过对焦支架330内的布线和下弹性元件350电连接于电连接元件70a。
[0161]
角落驱动机构50与感光元件40的感光表面410的角落对应设置。角落驱动机构50例如但不限于是音圈马达,其包含角落磁石510(驱动磁石)以及角落线圈520(驱动线圈),并且角落磁石510与角落线圈520相对设置。角落线圈520设置于基座20a的线圈电路元件220a而与成像镜头10相对固定,且角落磁石510设置于可动载体30的平移支架320。
[0162]
边驱动机构60与感光元件40的感光表面410的侧边对应设置,并且角落驱动机构50与边驱动机构60相邻设置。边驱动机构60例如但不限于是音圈马达,其包含边磁石610(驱动磁石)以及边线圈620(驱动线圈),并且边磁石610与边线圈620相对设置。边线圈620设置于基座20a的线圈电路元件220a而与成像镜头10相对固定,且边磁石610设置于可动载体30的对焦支架330。角落磁石510的磁极方向f1与边磁石610的磁极方向f2不平行。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角落线圈520与边线圈620设置于同一电路元件(即线圈电路元件220a)。
[0163]
本实施例的相机模块1包含总共四个角落驱动机构50以及总共两个边驱动机构60。不相邻的的其中两个角落驱动机构50可相对成像镜头10的光轴ca彼此对称设置,且两个边驱动机构60可相对光轴ca彼此对称设置。
[0164]
电连接元件70a与感光元件40电连接。请参照图15至图18,其中图15绘示图11的相机模块的电连接元件的立体示意图,图16绘示图15的电连接元件的上视示意图,图17绘示图11的相机模块的部分元件的配置的上视示意图,且图18绘示图17的相机模块的部分元件的局部剖切示意图。电连接元件70a包含第一连接部710、第二连接部720以及导线部740。第二连接部720相对于第一连接部710在对焦方向d1及平移方向d2上为可动的。导线部740具有可挠性,且连接第一连接部710与第二连接部720。导线部740配置有多条电路,而使第一连接部710与第二连接部720电连接。感光元件40通过对焦支架330内部的布线与电连接元件70a电连接。
[0165]
本实施例的相机模块2进一步包含滤光片cf。滤光片cf设置于成像镜头10与感光元件40之间。
[0166]
参照图12,边线圈620可产生磁场变化,以令边驱动机构60的边磁石610和边线圈620共同驱使可动载体30的对焦支架330垂直升降。对焦支架330一并带动感光元件40在对焦方向d1上移动靠近或远离成像镜头10,从而实现相机模块2的自动对焦功能。
[0167]
进一步参照图13,角落线圈520可产生磁场变化,以令角落驱动机构50的角落磁石510和角落线圈520共同驱使可动载体30的平移支架320水平移动。平移支架320一并带动感光元件40在平移方向d2上移动以维持与成像镜头10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实现相机模块2的光学防手抖功能。
[0168]
《第三实施例》
[0169]
请参照图19至图21,其中图19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相机模块的分解示意图,图20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相机模块的剖切示意图,且图21绘示图19
的相机模块的感光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0170]
本实施例的相机模块3包含成像镜头10、基座20、可动载体30b、感光组件40b、角落驱动机构50、边驱动机构60、电连接元件70b以及弹性突块结构。成像镜头10的透镜组配置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为清楚示意配置上的相对关系,部分元件被省略或被简化处理。
[0171]
基座20包含相组装的底座210、磁石载体220以及成像镜头载体230。底座210例如但不限于是软性印刷电路板(fpcb),其提供用来承载可动载体30b、感光组件40b以及电连接元件70b。磁石载体220例如但不限于用作设置角落驱动机构50以及边驱动机构60。成像镜头载体230与磁石载体220组装,且成像镜头10搭载于成像镜头载体230。
[0172]
可动载体30b包含支撑元件310b、平移支架320、对焦支架330以及侧弹性元件350b。支撑元件310b提供可动载体30b的平移支架320在对焦方向d1上的支撑,且支撑元件310b还提供平移支架320在平移方向d2上移动的自由度。其中,对焦方向d1是指感光元件40的感光表面410靠近或远离成像镜头10的方向,且平移方向d2垂直于对焦方向d1。平移支架320通过支撑元件310b维持于对焦支架330。此外,支撑元件310b为滚动元件,滚动元件譬如但不限于球、圆柱、圆锥、勒洛四面体。
[0173]
感光组件40b设置于成像镜头10的像侧。详细来说,感光组件40b设置于可动载体30b的平移支架320,并且感光组件40b包含滤光片cf、感光元件40、连接线420以及电路板430。感光元件40通过连接线420与电路板430电连接。滤光片cf直接贴合于感光元件40面向成像镜头10的感光表面410,因此感光表面410不会被污染。感光表面410可为矩形。
[0174]
侧弹性元件350b提供可动载体30b的对焦支架330在对焦方向d1上移动的自由度,使对焦支架330可相对基座20在对焦方向d1上移动。此外,对焦支架330与侧弹性元件350b实体接触,从而角落线圈520通过对焦支架330内的布线电连接于侧弹性元件350b。
[0175]
角落驱动机构50与感光元件40的感光表面410的角落对应设置。角落驱动机构50例如但不限于是音圈马达,其包含角落磁石510(驱动磁石)以及角落线圈520(驱动线圈),并且角落磁石510与角落线圈520相对设置。角落磁石510设置于基座20的磁石载体220而与成像镜头10相对固定,且角落线圈520设置于可动载体30b的对焦支架330。可动载体30b的侧弹性元件350b可以是金属,且角落线圈520通过侧弹性元件350b与底座210电连接。
[0176]
边驱动机构60与感光元件40的感光表面410的侧边对应设置,并且角落驱动机构50与边驱动机构60相邻设置。边驱动机构60例如但不限于是音圈马达,其包含边磁石610(驱动磁石)以及边线圈620(驱动线圈),并且边磁石610与边线圈620相对设置。边磁石610设置于可动载体30b的对焦支架330,且边线圈620设置于可动载体30b的平移支架320。角落磁石510的磁极方向f1与边磁石610的磁极方向f2不平行。
[0177]
本实施例的相机模块3进一步包含维持元件31。维持元件31用以维持该平移支架在该对焦支架上,借此提升行程稳定。
[0178]
本实施例的相机模块3包含总共四个角落驱动机构50以及总共四个边驱动机构60。不相邻的的其中两个角落驱动机构50可相对光轴ca彼此对称设置,且不相邻的的其中两个边驱动机构60可相对光轴ca彼此对称设置。
[0179]
请参照图22和图23,其中图22绘示图19的相机模块的电连接元件的立体示意图,且图23绘示图22的电连接元件的上视示意图。电连接元件70b包含第一连接部710、第二连
接部720以及导线部740。第二连接部720相对于第一连接部710在对焦方向d1及平移方向d2上为可动的。导线部740具有可挠性,且连接第一连接部710与第二连接部720。导线部740配置有多条电路,而使第一连接部710与第二连接部720电连接。感光元件40通过电路板430与电连接元件70b电连接。边线圈620通过电路板430和平移支架320内的布线与电连接元件70b电连接。
[0180]
进一步参照图24至图32,图24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相机模块的部分元件的立体示意图。图25绘示图24的相机模块的部分元件的分解示意图。
[0181]
图26绘示图24的相机模块的部分元件的上视示意图。图27至图32绘示图24的相机模块的弹性突块结构与对应结构的示意图。弹性突块结构由金属件90形成,且此金属件90通过埋入射出一体成型于可动载体30b的对焦支架330。弹性突块结构包含限制平移支架320移动的弹性突块结构90a以及限制对焦支架330移动的弹性突块结构90b。
[0182]
此外,弹性突块结构90a、90b、平移支架320和对焦支架330各自于面向成像镜头10的一侧包含光线吸收表面,其可以是位于弹性突块结构90a、90b、平移支架320和/或对焦支架330的表面的光吸收涂层ac。
[0183]
弹性突块结构90a可提供可动载体30b的平移支架320在平移方向d2上具有缓冲撞击的机制。如图29和图30所示,当平移支架320受到边驱动机构60的驱动而水平移动至极限时,弹性突块结构90a与形成在平移支架320上的对应结构91a抵靠而限制移动范围,从而提供缓冲。弹性突块结构90b可提供可动载体30b的对焦支架330在对焦方向d1上具有缓冲撞击的机制。如图31和图32所示,当对焦支架330受到角落驱动机构50的驱动而垂直升降至极限时,弹性突块结构90b与形成在底座210上的对应结构91b或角落磁石510抵靠而限制移动范围,从而提供缓冲。其中,弹性突块结构90a仅在对焦方向d1上为可动的。
[0184]
此外,通过边驱动机构60驱动平移支架320,感光元件40可在垂直于对焦方向d1的旋转方向d3上旋转。图33至图35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相机模块的感光元件被驱动的示意图。其中,图33和图33绘示边驱动机构60驱动平移支架320线性移动,且图35绘示边驱动机构60驱动平移支架320转动。弹性突块结构90a提供可动载体30b的平移支架320在旋转方向d3上具有缓冲撞击的机制。
[0185]
《第四实施例》
[0186]
请参照图36至图39。其中图36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37绘示图36的电子装置的另一侧的立体示意图,图38绘示图37的电子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且图39绘示图36的电子装置的系统方块图。
[0187]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4为移动装置,其中移动装置可以是电脑、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装置、空拍机或车用影像纪录与显示仪器等等,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电子装置4包含超广角相机模块4a、广角相机模块4b、望远相机模块4c、超望远相机模块4d、微距相机模块4e、超广角相机模块4f、广角相机模块4g、飞时测距(time of flight,tof)相机模块4h、闪光灯模块5、对焦辅助模块6、影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显示装置7、影像软件处理器以及生物识别感测器8。其中,各个相机模块4a、4b、4c、4d、4e、4f、4g可为第一实施例的相机模块1,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
[0188]
相机模块4a、4b、4c、4d、4e皆配置于电子装置4的同一侧。相机模块4f、4g、飞时测距相机模块4h及显示装置7皆配置于电子装置4的另一侧,并且显示装置7可为使用者界面,
以使相机模块4f、4g可作为前置镜头以提供自拍功能,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
[0189]
本实施例的相机模块4a、4b、4c、4d具有相异的视角,使电子装置4可提供不同的放大倍率,以达到光学变焦的拍摄效果。举例来说,超广角相机模块4a具有较广的最大视角,其所撷取到的影像包含整体教堂、周边建筑与广场上的人物,如图40所示。广角相机模块4b具有次广的大视角,其所撷取到的影像如图41所示。望远相机模块4c具有次窄的小视角,其所撷取到的影像如图42所示。超望远相机模块4d具有最窄的最小视角,其所撷取到的影像如图43所示。另外,飞时测距相机模块4h可取得影像的深度信息。上述电子装置4以包含多个相机模块4a、4b、4c、4d、4e、4f、4g为例,但相机模块的数量与配置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0190]
当使用者拍摄被摄物obj时,电子装置4利用相机模块4a、4b、4c、4d或4e聚光取像,启动闪光灯模块5进行补光,并使用对焦辅助模块6提供的被摄物obj的物距信息进行快速对焦,再加上影像信号处理器进行影像最佳化处理,来进一步提升透镜组所产生的影像品质。对焦辅助模块6可采用红外线或激光对焦辅助系统来达到快速对焦。
[0191]
此外,电子装置4也可利用相机模块4f或相机模块4g进行拍摄。当相机模块4f或相机模块4g进行拍摄时,可有提示灯9发光以提醒使用者电子装置4正在拍摄中。显示装置7可采用触控屏幕或变焦控制键71和对焦拍照按键72的实体的拍摄按钮,配合影像软件处理器的多样化功能进行影像拍摄以及影像处理。通过影像软件处理器处理后的影像可显示于显示装置7。使用者还可通过显示装置7的影像回放按键73重播先前拍摄的影像,也可通过相机模块切换按键74以选取适合的相机模块来进行拍摄,还可通过集成选单按键75来对当下的拍摄场景进行适合的拍摄条件调整。
[0192]
进一步来说,电子装置4还包含电路板9’,且电路板9’承载多个电子元件9”。相机模块4a、4b、4c、4d、4e、4f、4g通过电路板9’上的连接器91’电连接于电子元件9”,其中这些电子元件9”可包含信号发射模块,可通过信号发射模块将影像传递至其他电子装置或是云端储存。其中,信号发射模块可以是无线网络技术(wireless fidelity,wifi)模块、蓝牙模块、红外线模块、网络服务模块或上述多种信号发射的集成模块,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
[0193]
这些电子元件9”可包含影像信号处理器及影像软件处理器,也可以包含位置定位器、信号发射处理器及陀螺仪等以利电子装置4的导航或定位,更可以包含储存单元、随机存取存储器以储存影像信号。在本实施例中,电子元件9”可被整合于一个单芯片系统中,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配置为限。在部分其他实施例中,电子元件也可以整合于相机模块或也可设置于多个电路板的其中一者。此外,生物识别感测器8可提供电子装置4开机和解锁等功能。
[0194]
本实用新型的相机模块不以应用于智能手机为限。相机模块更可视需求应用于移动对焦的系统,并兼具优良像差修正与良好成像品质的特。举例来说,相机模块可多方面应用于三维(3d)影像撷取、数位相机、移动装置、平板计算机、智能电视、网络监控设备、行车记录器、倒车显影装置、多镜头装置、辨识系统、体感游戏机与穿戴式装置等电子装置中。前揭电子装置仅是示范性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际运用例子,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相机模块的运用范围。
[0195]
虽然本实用新型以前述的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这些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为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
护范围。关于本实用新型所界定的保护范围请参考所附的权利要求书。

技术特征:


1.一种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成像镜头;一感光元件,设置于所述成像镜头的像侧,所述感光元件包含一感光表面,所述感光表面面向所述成像镜头,所述感光表面实质上为矩形,且所述感光表面在靠近或远离所述成像镜头的一对焦方向以及垂直于所述对焦方向的一平移方向上为可动的;一角落驱动机构,与所述感光表面的角落对应设置;以及一边驱动机构,与所述感光表面的侧边对应设置;其中,所述角落驱动机构与所述边驱动机构其中一者驱动所述感光元件在所述对焦方向上移动且其中另一者驱动所述感光元件在所述平移方向上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电连接元件,其中所述电连接元件与所述感光元件电连接,且所述电连接元件包含:一第一连接部;一第二连接部,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在所述对焦方向及所述平移方向少其中一者上为可动的;以及一导线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导线部配置有多条电路而使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成像镜头相对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角落驱动机构与所述边驱动机构其中一者与所述电连接元件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位置感测元件,其中所述位置感测元件配置以感测所述感光元件的位置,且所述位置感测元件与所述电连接元件电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角落驱动机构与所述边驱动机构相邻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角落驱动机构包含一驱动磁石及一驱动线圈,所述驱动磁石与所述驱动线圈相对设置,且所述驱动磁石与所述驱动线圈其中一者与所述成像镜头相对固定。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边驱动机构包含一驱动磁石及一驱动线圈,所述驱动磁石与所述驱动线圈相对设置,且所述驱动磁石与所述驱动线圈其中一者与所述成像镜头相对固定。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角落驱动机构与所述边驱动机构皆为音圈马达,所述角落驱动机构包含一角落磁石,所述边驱动机构包含一边磁石,且所述角落磁石的磁极方向与所述边磁石的磁极方向不平行。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角落驱动机构与所述边驱动机构皆为音圈马达,所述角落驱动机构包含一角落线圈,所述边驱动机构包含一边线圈,且所述角落线圈与所述边线圈设置于同一电路元件。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可动载体,其中所述感光元件设置于所述可动载体而使所述感光元件在所述对焦方向以及所述平移方向上为可动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载体包含一支撑元件,所述支撑元件提供所述可动载体在所述对焦方向上的支撑,且所述支撑元件提供所述可动载体在所述平移方向上移动的一自由度。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元件与所述角落驱动机构及所述边驱动机构其中一者电连接。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元件为滚动元件。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载体包含一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提供所述可动载体在所述对焦方向上移动的一自由度。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与所述角落驱动机构及所述边驱动机构其中一者电连接。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载体于面向所述成像镜头的一侧包含一光线吸收表面。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弹性突块结构,其中所述弹性突块结构提供所述可动载体在所述对焦方向及所述平移方向至少其中一者上具有缓冲撞击的机制。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突块结构由一金属件形成,且所述金属件通过埋入射出一体成型于所述可动载体。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角落驱动机构的数量为二,且两所述角落驱动机构彼此对称设置。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边驱动机构的数量为二,且两所述边驱动机构彼此对称设置。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角落驱动机构及所述边驱动机构其中一者驱动所述感光元件在垂直于所述对焦方向的一旋转方向上旋转。23.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模块。24.一种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成像镜头;一感光元件,设置于所述成像镜头的像侧,所述感光元件包含一感光表面,所述感光表面面向所述成像镜头,所述感光表面实质上为矩形,且所述感光表面在靠近或远离所述成像镜头的一对焦方向以及垂直于所述对焦方向的一平移方向上为可动的;一角落驱动机构,与所述感光表面的角落对应设置;以及一边驱动机构,与所述感光表面的侧边对应设置;其中,所述角落驱动机构与所述边驱动机构皆为音圈马达,所述角落驱动机构包含一角落线圈,所述边驱动机构包含一边线圈,且所述角落线圈与所述边线圈设置于同一电路元件。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电连接元件,其中所述电连接元件与所述感光元件电连接,且所述电连接元件包含:一第一连接部;一第二连接部,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在所述对焦方向及所述平移
方向少其中一者上为可动的;以及一导线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导线部配置有多条电路而使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电连接。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角落线圈及所述边线圈其中一者与所述电连接元件电连接。2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角落驱动机构与所述边驱动机构相邻设置。28.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角落线圈与所述边线圈至少其中一者与所述成像镜头相对固定。29.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可动载体,其中所述感光元件设置于所述可动载体而使所述感光元件在所述对焦方向以及所述平移方向上为可动的。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载体包含一支撑元件,所述支撑元件提供所述可动载体在所述对焦方向上的支撑,且所述支撑元件提供所述可动载体在所述平移方向上移动的一自由度。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载体于面向所述成像镜头的一侧包含一光线吸收表面。32.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弹性突块结构,其中所述弹性突块结构提供所述可动载体在所述对焦方向及所述平移方向至少其中一者上具有缓冲撞击的机制。33.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相机模块。34.一种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成像镜头;一感光元件,设置于所述成像镜头的像侧;一可动载体,所述感光元件设置于所述可动载体,而使所述感光元件在靠近或远离所述成像镜头的一对焦方向以及垂直于所述对焦方向的一平移方向上为可动的;以及一弹性突块结构,提供所述可动载体在所述对焦方向及所述平移方向至少其中一者上具有缓冲撞击的机制。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突块结构由一金属件形成,且所述金属件通过埋入射出一体成型于所述可动载体。36.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突块结构仅在所述对焦方向及所述平移方向其中一者上可移动。37.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元件包含面向所述成像镜头的一感光表面,所述相机模块还包含:一角落驱动机构,与所述感光表面的角落对应设置;以及一边驱动机构,与所述感光表面的侧边对应设置;其中,所述角落驱动机构与所述边驱动机构其中一者驱动所述感光元件在所述对焦方向上移动且其中另一者驱动所述感光元件在所述平移方向上移动。
38.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电连接元件,其中所述电连接元件与所述感光元件电连接,且所述电连接元件包含:一第一连接部;一第二连接部,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在所述对焦方向及所述平移方向少其中一者上为可动的;以及一导线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导线部配置有多条电路而使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电连接。39.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载体包含一支撑元件,所述支撑元件提供所述可动载体在所述对焦方向上的支撑,所述支撑元件提供所述可动载体在所述平移方向上移动的一自由度,且所述自由度受限于所述弹性突块结构。40.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载体包含一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提供所述可动载体在所述对焦方向上移动的一自由度,且所述自由度受限于所述弹性突块结构。41.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突块结构于面向所述成像镜头的一侧包含一光线吸收表面。42.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元件在垂直于所述对焦方向的一旋转方向上可旋转,且所述弹性突块结构提供所述可动载体在所述旋转方向上具有缓冲撞击的机制。43.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相机模块。

技术总结


一种相机模块,包含成像镜头、感光元件、角落驱动机构以及边驱动机构。感光元件设置于成像镜头的像侧。感光元件包含感光表面,感光表面面向成像镜头,感光表面实质上为矩形,且感光表面在靠近或远离成像镜头的对焦方向以及垂直于对焦方向的平移方向上为可动的。角落驱动机构与感光表面的角落对应设置。边驱动机构与感光表面的侧边对应设置。角落驱动机构与边驱动机构其中一者驱动感光元件在对焦方向上移动,且另一者驱动感光元件在平移方向上移动。本实用新型还公开具有上述相机模块的电子装置。装置。装置。


技术研发人员:

曾德生 赖昱辰 周明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12

技术公布日:

2023/2/23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8:35: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6086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元件   模块   相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