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并条机的上圈条盘直驱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并条机的上圈条盘直驱机构。


背景技术:



2.并条机是纺纱工艺流程中并条工序的必需设备。在一般棉纺工艺流程中,棉纺的工艺流程为开清棉—普梳—并条—粗纱—细纱。并条工序的任务是将梳棉条进行并和、混合、牵伸、成型。在棉纺并条机的实际使用过程中,纤维在经过牵伸合并后,由上、下圈条器通过速度合成达到以棉条形式平铺在棉条筒内的目的。圈条盘是一个很关键的部件,传统的上、下圈条盘传动是通过伞齿轮或者传动带传动的方式由主电机的驱动来实现的,但是这种传动方式结构复杂,维修难度较大,占位面积较大,在停机或启动时会对纤维产生较大的意外牵伸。且圈条张力要通过更换带轮齿数以达到不同传动效果进而满足不同品种纤维所需的圈条张力。这种传统传动级数多,且更换带轮很麻烦,劳动强度大,维护保养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并条机的上圈条盘直驱机构。
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并条机的上圈条盘直驱机构,包括底盘、旋转支撑、力矩电机和圈条管,所述旋转支撑下端与所述底盘上表面可拆卸连接、上端面设有第一避让孔,所述力矩电机的转盘设置在所述旋转支撑上端面且所述力矩电机的转盘孔与所述第一避让孔同心,所述底盘上设有出棉口,所述圈条管上端自下而上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避让孔和所述力矩电机转盘孔并延伸至上方、下端旋转延伸至所述底盘并与所述出棉口连通,所述第一避让孔内壁下部设有凹口且所述凹口与所述圈条管外壁相贴合,所述第一避让孔上方设有带有偏心孔的压盖,所述压盖通过所述偏心孔套设在所述圈条管上且所述偏心孔内壁与所述圈条管外壁相贴合,所述压盖下端面与所述旋转支撑上端面可拆卸连接。
5.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支撑外形呈圆台筒,且其上端封闭、下端敞口,所述旋转支撑的外壁上设有第二避让孔,所述圈条管的上端通过所述第二避让孔伸入所述旋转支撑内部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避让孔和所述力矩电机的转盘孔。
6.进一步地,所述底盘上表面设有一体成型的转接台,所述旋转支撑的下端与所述转接台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支撑的上端面设有第一转接环,所述第一转接环的轴线与所述第一避让孔的轴线重合,所述第一转接环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避让孔的孔径、外径小于所述力矩电机的转盘孔的孔径,所述第一转接环的下端与所述旋转支撑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支撑通过所述第一转接环与所述压盖可拆卸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压盖的下端面设有第二转接环,所述第二转接环的轴线与所述压盖的轴线重合,所述第二转接环的外径等于所述第一转接环的内径,所述第二转接环的外壁与所述第一转接环的内壁相贴合,且所述压盖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一转接环的上端相抵,
所述第一转接环和所述第二转接环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底盘上设有平衡块,所述平衡块位于圈条管相对的一侧。
10.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支撑的外壁还设有若干个减重孔。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避让孔的孔壁不与所述圈条管干涉。
12.进一步地,所述力矩电机的本体通过法兰与并条机主体连接。
1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并条机的上圈条盘直驱机构,通过力矩电机带动旋转支撑转动进而带动转盘转动,从而实现圈条管的直接驱动;通过第一避让孔上的凹口和和压盖上的偏心孔,可以良好的使圈条管与旋转支撑支架的相对固定,避免在圈条管旋转时出现偏心等问题;旋转支撑的上下端均是可拆卸连接的,这样就可以便于在需要的时候如维修等进行拆装。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并条机的上圈条盘直驱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图1中力矩电机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16.图3是图1中底盘、圈条管、旋转支撑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17.图4是图3中旋转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18.图5是图3中压盖的结构示意图;
19.图6是图4中压盖下部结构示意图;
20.图7是图1中底盘下部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底盘、2-圈条管、3-旋转支撑、4-转接台、5-力矩电机、6-转盘、7-法兰、8-转盘孔、9-第一转接环、10-压盖、11-第二避让孔、12-减重孔、13-平衡块、14-第一避让孔、15-凹口、16-偏心孔、17-第二转接环、18-出棉口、19-并条机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
23.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并条机的上圈条盘直驱机构,其包括底盘1、旋转支撑3、力矩电机5和圈条管2。
24.请参考图7,所述底盘1的盘面上设有出棉口18,所述出棉口18用以排出棉条,所述底盘1的上表面中心处设有转接台4,所述转接台4可以与所述底盘1的上表面一体成型连接,也可以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为螺钉或螺栓;所述转接台4的轴线与所述底盘1的轴线相互重合,所述底盘1通过所述转接台4与所述旋转支撑3可拆卸连接。
25.请参考图3和图4,所述旋转支撑3位于所述底盘1的上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支撑3外形呈圆台筒,其上端封闭、下端敞口,所述旋转支撑3的下端直径大于上端直径,所述旋转支撑3的下端与所述转接台4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所述旋转支撑3的上端面设有第一避让孔14,所述第一避让孔14的轴线与所述旋转支撑3的轴线相互重合,所述旋转支撑3的外壁设有第二避让孔11和若干个减重孔1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减重孔12的数量为三个,并与所述第二避让孔11相配合沿所述旋转支撑3的外壁均匀布设。
26.请参考图1、图2和图3,所述力矩电机5设置在所述旋转支撑3的上方,所述力矩电机5的转盘6与所述旋转支撑3的上端面通过连接件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力矩电机5的转盘孔8的轴线与所述旋转支撑3上的所述第一避让孔14的轴线重合,且所述力矩电机5的所述转盘孔8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避让孔14的孔径,所述力矩电机5的本体通过其上的法兰7与并条机主体19可拆卸固定连接,这样就可以通过所述力矩电机5来驱动所述旋转支撑3转动,进而带动所述底盘1的旋转。
27.请参考图3,所述圈条管2位于所述底盘1的上方,所述圈条管2的上端自下而上依次穿过所述第二避让孔11、所述第一避让孔14、以及所述力矩电机5的所述转盘孔8并延伸至所述力矩电机5的上方,所述圈条管2的上端端口用以与并条机上的上道工序连接,也可以看成进棉口,所述旋转支撑3不与所述圈条管2发生干涉,只要合理的设计所述第二避让孔11的尺寸即可;所述圈条管2的下端旋转延伸至所述底盘1并与所述底盘1上的所述出棉口18连通,所述出棉口18与并条机上的下道工序连接,所述底盘1的上表面设有平衡块13,所述平衡块13位于所述圈条管2相对的一侧。
28.请参考图4,所述第一避让孔14内壁的下部设有凹口15,所述凹口15的位置与所述圈条管2穿过位置相对应,由于所述圈条管2是旋转式的螺旋管,故此在穿过所述第一避让孔14时必定相对的靠近所述第一避让孔14的一侧,所述凹口15与所述圈条管2的外壁相贴合。
29.所述旋转支撑3的上端面设有第一转接环9,所述第一转接环9的轴线与所述第一避让孔14的轴线相重合,所述第一转接环9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避让孔14的孔径、外径小于所述力矩电机5的所述转盘孔8的孔径,所述第一转接环9的下端与所述旋转支撑3的上端面固定连接。
30.请参考图3、图5和图6,所述第一转接环9的上方设有压盖10,所述压盖10上设有偏心孔16,所述压盖10通过所述偏心孔16套设在所述圈条管2上,且所述偏心孔16的孔壁与所述圈条管2的外壁相贴合,所述压盖10的外径小于所述力矩电机5的所述转盘孔8的孔径;所述压盖10的下端面设有第二转接环17,所述第二转接环17的轴线与所述压盖10的轴线重合,所述第二转接环17的外径等于所述第一转接环9的内径,所述第二转接环17的外壁与所述第一转接环9的内壁相贴合,且所述压盖10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一转接环9的上端相抵,所述第一转接环9和所述第二转接环17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这样就可以通过所述偏心孔16和所述凹口15的相配合,将所述圈条管2与所述旋转支撑3相对固定连接,进而就可以受所述力矩电机5的驱动转动。
31.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技术请求保护的范围。
32.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文中上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并条机的上圈条盘直驱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旋转支撑、力矩电机和圈条管,所述旋转支撑下端与所述底盘上表面可拆卸连接、上端面设有第一避让孔,所述力矩电机的转盘设置在所述旋转支撑上端面且所述力矩电机的转盘孔与所述第一避让孔同心,所述底盘上设有出棉口,所述圈条管上端自下而上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避让孔和所述力矩电机转盘孔并延伸至上方、下端旋转延伸至所述底盘并与所述出棉口连通,所述第一避让孔内壁下部设有凹口且所述凹口与所述圈条管外壁相贴合,所述第一避让孔上方设有带有偏心孔的压盖,所述压盖通过所述偏心孔套设在所述圈条管上且所述偏心孔内壁与所述圈条管外壁相贴合,所述压盖下端面与所述旋转支撑上端面可拆卸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条机的上圈条盘直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撑外形呈圆台筒,且其上端封闭、下端敞口,所述旋转支撑的外壁上设有第二避让孔,所述圈条管的上端通过所述第二避让孔伸入所述旋转支撑内部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避让孔和所述力矩电机的转盘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条机的上圈条盘直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上表面设有一体成型的转接台,所述旋转支撑的下端与所述转接台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条机的上圈条盘直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撑的上端面设有第一转接环,所述第一转接环的轴线与所述第一避让孔的轴线重合,所述第一转接环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避让孔的孔径、外径小于所述力矩电机的转盘孔的孔径,所述第一转接环的下端与所述旋转支撑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支撑通过所述第一转接环与所述压盖可拆卸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并条机的上圈条盘直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的下端面设有第二转接环,所述第二转接环的轴线与所述压盖的轴线重合,所述第二转接环的外径等于所述第一转接环的内径,所述第二转接环的外壁与所述第一转接环的内壁相贴合,且所述压盖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一转接环的上端相抵,所述第一转接环和所述第二转接环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条机的上圈条盘直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上设有平衡块,所述平衡块位于圈条管相对的一侧。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条机的上圈条盘直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撑的外壁还设有若干个减重孔。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并条机的上圈条盘直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避让孔的孔壁不与所述圈条管干涉。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条机的上圈条盘直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力矩电机的本体通过法兰与并条机主体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并条机的上圈条盘直驱机构,包括底盘、旋转支撑、力矩电机和圈条管,旋转支撑下端与底盘上表面可拆卸连接、上端面设有第一避让孔,力矩电机的转盘设置在旋转支撑上端面且力矩电机的转盘孔与第一避让孔同心,底盘上设有出棉口,圈条管上端自下而上依次穿过第一避让孔和力矩电机转盘孔并延伸至上方、下端旋转延伸至底盘并与出棉口连通,第一避让孔内壁下部设有凹口且凹口与圈条管外壁相贴合,第一避让孔上方设有带有偏心孔的压盖,压盖通过偏心孔套设在圈条管上且偏心孔内壁与圈条管外壁相贴合,压盖下端面与旋转支撑上端面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实现直接驱动圈条盘,便于维修等拆装。便于维修等拆装。便于维修等拆装。


技术研发人员:

沈方勇 沈忱 杨文峰 郑强 倪卫祖 王元林 刘雪军 高军 代俊 梁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湖北天门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9.27

技术公布日:

2023/2/20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22:38: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5998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压盖   可拆卸   端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