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口牵开装置



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切口牵开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及医疗检测技术以及医疗检测手段的不断发展,外科手术已经成为一种常用的医疗手段。外科手术作为人体或动物体的组织损伤医疗手段,被广泛的应用于受伤组织清创,坏死组织切除、整形、组织重建、外物植入、器官移植以及伤口修复等医疗场景之中。
3.在需要进行外科手术的医疗场景中,出现病灶的组织部位多位于人体或动物体的表层皮肤下方,并被皮下脂肪组织以及肌肉组织包覆。为了便于对出现病灶的组织实施手术,需要在包覆于该病灶组织的表层皮肤、皮下脂肪组织以及肌肉组织处切开切口,并将切口牵开至充分暴露病灶组织,以具有良好的手术视野,之后,还需要在保持切口被充分牵开并暴露病灶组织的条件下完成手术。如何保证切口稳定的被牵开并保持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切口牵开装置,该切口牵开装置能够稳定的牵开并保持切口。
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口牵开装置,用于牵开并保持切口,该切口牵开装置包括基体,形成有用于露出所述切口的第一通孔;调节件,绕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轴线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基体;至少两个拉钩,均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基体,所述至少两个拉钩围绕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轴线设置,所述调节件用于驱动所述至少两个拉钩沿所述第一通孔的径向相对于所述基体移动,以牵开并保持所述切口。
6.本技术的切口牵开装置,通过调节件驱动每个拉钩沿第一通孔的径向相对于基体移动,并通过每个拉钩牵开并保持切口,使得切口能够被稳定的牵开,且该切口牵开装置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保证了切口被牵开后的稳定性,降低了操作人员牵开并保持切口的难度。同时,通过一个调节件驱动所有拉钩,减少了该切口牵开装置的零部件数量,使得该切口牵开装置的结构简单紧凑,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拉钩包括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所述基体形成有与所述第一支臂对应的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第一通孔的径向延伸,部分所述第一支臂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二支臂设置于所述第一支臂的靠近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轴线的一端并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支臂的远离所述第一支臂的一端设置有钩部,所述钩部沿所述第一通孔的径向背离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轴线延伸。
8.在上述方案中,拉钩的第一支臂可滑动地设置于基体形成的凹槽内且凹槽沿第一通孔的径向延伸,使得拉钩能够沿第一通孔的径向移动以牵开切口。同时,在第二支臂的远离第一支臂的一端设置钩部,一方面保证了拉钩能够稳定地牵开切口,另一方面保证了拉钩牵开以及退出切口的过程中,不会损伤切口附近的其他组织结构。
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拉钩还包括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凸出于所处第一支臂的朝向所述调节件的一侧,所述调节件形成有与所述限位凸起对应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凸起的至少一部分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限位槽内,当所述调节件相对于所述基体转动时,所述限位凸起在对应的所述限位槽内滑动,以使所述拉钩沿所述第一通孔的径向移动。
10.在上述方案中,通过限位槽和限位凸起的配合,调节件对每个拉钩的驱动,该种驱动方式结构简单,不易损坏使用寿命较长,同时结构紧凑,需要的零配件数量较少,保证了该切口牵开装置具有较轻的质量且占用的空间较小,为操作人员提供给了更多的操作空间并便于操作人员进行操作。
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部分所述调节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调节件设置有用于避让所述第一支臂的避让部,所述避让部绕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轴线延伸。
12.在上述方案中,部分调节件设置于第一通孔内,保证了调节件与基体之间转动的稳定性,避免了调节件在转动的过程中从基体中脱出。同时,通过在调节件与第一支臂可能存在干涉的部位设置避让部,在保证了调节件能够稳定地可转动地连接于基体的同时,避免了因为调节件与第一支臂干涉而导致第一支臂能够沿第一通孔的径向移动的距离不足而导致切口无法被牵开或切口被牵开的大小不足的问题。
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钩部的朝向所述第一支臂的一侧设置有斜面。
14.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将钩部的朝向第一支臂的一侧设置为斜面,当拉钩牵开切口时,钩部的设置斜面的一侧能够较为轻松的将切口打开并保证了切口牵开后稳定性较好,不易出现切口周围的组织结构与钩部脱离的问题,同时,当拉钩退出切口时,钩部不易与切口周围的组织结构发生牵连,降低了钩部退出切口的过程中对切口周围的组织结构造成损伤的风险,避免了对切口周围的组织结构造成二次损伤。
1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切口牵开装置还包括锁止件,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基体,所述锁止件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当所述锁止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锁止件用于限制所述调节件相对于所述基体转动,当所述锁止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锁止件释放所述调节件与所述基体。
16.在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可活动地连接于基体的锁止件,当锁止件处于第一状态时,锁止件能够使调节件与基体之间相互锁定,即起到了限制调节件相对于基体转动的作用,保证了切口牵开后,拉钩不会在切口的挤压作用下移动,保证了该切口牵开装置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同时,当锁止件处于第二状态时,锁止件释放调节件与基体,即调节件与基体之间解锁,使得操作人员能够较为轻松地即可转动调节件并驱动拉钩,便于操作人员进行操作,保证了该切口牵开装置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1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件包括调节件本体和多个外齿,所述调节件本体为环状结构,多个所述外齿围绕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轴线设置于所述调节件本体的外周面,当所述锁止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锁止件卡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外齿之间。
18.在上述方案中,调节件的具体结构形式包括调节件本体和多个外齿,多个外齿围绕第一通孔的中心轴线设置于调节件本体的外周面,使得锁止件与多个外齿之间能够形成棘轮结构,一方面,当锁止件处于第一状态时,锁止件能够卡设于相邻的两个外齿之间,以实现对调节件相对于基体转动的限制,保证了该切口牵开装置的稳定性较好,另一方面,该
种设置方式的结构简单紧凑,便于安装且需要占用的空间较小。
1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件还包括第一手柄,所述第一手柄连接于所述调节件本体的外周面。
20.在上述方案中,在调节件本体的外周面设置第一手柄,可以通过第一手柄驱动调节件本体相对于基体转动,第一手柄延长了操作人员驱动调节件本体时,调节件本体的受力位置距离第一通孔的中心轴线的距离,操作人员施加较小的力即可形成较大的力矩以驱动调节件本体转动,进一步提高了该切口牵开装置操作的简易程度。
2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切口牵开装置还包括弹性件,用于连接所述锁止件和所述基体,并用于使所述调节件保持在所述第一状态。
22.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弹性件将锁止件连接于基体,弹性件用于对锁止件提供一个恢复第一状态或保持第一状态的作用力,使得锁止件能够保持于第一状态,避免了因锁止件失效而导致调节件相对于基体转动,进而保证了每个拉钩能够稳定地牵开切口,也即保证了该切口牵开装置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2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体包括基体本体和第二手柄,所述第二手柄连接于所述基体本体的外周面。
24.在上述方案中,在基体的外周面设置第二手柄,便于操作人员拿取该切口牵开装置,一方面,操作人员通过第二手柄拿取基体本体时,便于操作人员转动调节件,降低了操作人员的操作难度,另一方面,操作人员通过第二手柄拿取基体本体,避免了基体本体以及调节件在拿取的过程中被污染,保证了切口以及切口周围的组织结构不易被感染。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6.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切口牵开装置的示意图;
27.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切口牵开装置的剖视图;
28.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切口牵开装置的轴测图;
29.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切口牵开装置的轴测剖切示意图。
30.图标:1-切口牵开装置;11-基体;111-基体本体;1111-第一通孔;112
‑ꢀ
第二手柄;113-凹槽;12-调节件;121-限位槽;122-调节件本体;1221-第二通孔;1222-避让部;123-外齿;124-第一手柄;13-拉钩;131-第一支臂; 132-第二支臂;1321-钩部;133-限位凸起;14-锁止件。
具体实施方式
31.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4.随着及医疗检测技术以及医疗检测手段的不断发展,外科手术已经成为一种常用的医疗手段。外科手术作为人体或动物体的组织损伤医疗手段,被广泛的应用于受伤组织清创,坏死组织切除、整形、组织重建、外物植入、器官移植以及伤口修复等医疗场景之中。
35.以人体为例,在需要进行外科手术的医疗场景中,出现病灶的组织部位多位于人体的表层皮肤下方,并被皮下脂肪组织以及肌肉组织包覆,例如内脏、骨骼以及脑组织等。为了便于对出现病灶的组织实施手术,需要在包覆于该病灶组织的表层皮肤、皮下脂肪组织以及肌肉组织处切开切口,并将切口牵开至充分暴露病灶组织,以具有良好的手术视野,之后,还需要在保持切口被充分牵开并暴露病灶组织的条件下完成手术。由于手术的时间较长,通过操作人员手持拉钩并牵开切口并不能保证切口牵开以及切口保持的稳定性。
36.为了保证手术过程中,切口能够被稳定地牵开并保持,以充分暴露病灶组织降低手术难度,发明人经过研究并设计了一种切口牵开装置,通过至少两个拉钩牵开并保持切口,并通过调节件驱动每个拉钩,使得每个拉钩之间保持联动。
37.在使用该切口牵开装置牵开并保持切口的手术中,通过至少两个拉钩牵开并保持切口,保证切口被牵开后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同时,通过调节件驱动每个拉钩,一方面,实现了每个拉钩之间的联动,拉钩牵开切口的牵开效果较为均匀,病灶组织暴露充分,手术视野良好,另一方面,由于每个拉钩之间联动,减少了该切口牵开装置的零部件数量,使得该切口牵开装置的结构简单紧凑,质量轻且占用空间小,在手术的过程中不会影响手术视野。
38.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对该切口牵开装置适用的医疗手术场景并不限定,包括但不限定于上述的受伤组织清创,坏死组织切除、整形、组织重建、外物植入、器官移植以及伤口修复等医疗场景。具体的,该切口牵开装置可以适用于整形手术中的颧弓深部骨组织手术、深部肋软骨组织手术等,或者,胸外科手术中的心脏搭桥手术、心脏人工瓣膜植入手术、内脏 (例如胃、肝、肾)癌变组织切除手术等。
39.此外,本技术的切口牵开装置可以适用于人体或动物体。
40.下面根据附图对本技术提供的切口牵开装置进行详细的描述。
41.请参照图1,并进一步参照图2,图1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切口牵开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切口牵开装置的剖视图。如图1 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切口牵开装置1,用于牵开并保持切口,该切口牵开装置1包括基体11、调节件12以及至少两个拉钩13。
42.如图1和图2所示,基体11形成有用于露出切口的第一通孔1111,调节件12绕第一通孔1111的中心轴线可转动地连接于基体11。至少两个拉钩13均可滑动地连接于基体11,
至少两个拉钩13围绕第一通孔1111的中心轴线设置,调节件12用于驱动至少两个拉钩13沿第一通孔1111的径向相对于基体11移动,以牵开并保持切口。
43.基体11形成有用于露出切口的第一通孔1111,本技术对第一通孔1111 的形状并不限定。可选的,第一通孔1111可以为圆形,圆形的第一通孔1111 能够完整的露出切口,保证了手术过程中具有较好的手术视野。当然,第一通孔1111也可以为多边形,例如方形,本技术对第一通孔1111的具体结构形式并不做限定。
44.具体的,基体11可以为金属材质,例如,例如铁(钢)及铁(钢)合金、铝及铝合金、铜及铜合金、钛及钛合金等,或者,基体11还可以为非金属材质,例如abs(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工程塑料、pvc(polyvinyl chloride,聚氯乙烯)、pp(polypropylene,聚丙烯)等,再或者,基体11还可以为复合材料制成,例如碳纤维、玻璃纤维等。
45.应理解的,调节件12绕第一通孔1111的中心轴线可转动地连接于基体 11,为了避免调节件12遮挡切口,调节件12应当开设有与第一通孔1111 对应的第二通孔1221,可选的,第二通孔1221与第一通孔1111同轴设置,即第二通孔1221的中心轴线与第一通孔1111的中心轴线重合。当然,第二通孔1221的形状也可以为圆形或多边形(例如方形),示例性的,第一通孔1111和第二通孔1221均为圆形,以保证调节件12相对于基体11转动时,第一通孔1111和第二通孔1221之间不会相互干扰而影响手术视野。
46.此外,为了保证调节件12相对于基体11转动过程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部分调节件12可以位于第一通孔1111内,以避免调节件12相对于基体11转动时,调节件12与基体11脱离,同时,也保证了第一通孔1111 和第二通孔1221始终处于同轴设置。应理解的,调节件12的朝向基体11 的表面与基体11的朝向调节件12的表面可以贴合,以具有较好的定位关系,示例性的,调节件12的朝向基体11的下表面与基体11的朝向调节件 12的上表面之间可以贴合,以及调节件12的位于第一通孔1111内的部分的外周面与基体11的形成通孔的内周面之间也可以贴合。
47.具体的,调节件12可以为金属材质,例如,铁(钢)及铁(钢)合金、铝及铝合金、铜及铜合金、钛及钛合金等,或者,调节件12还可以为非金属材质,例如,abs(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工程塑料、pvc(polyvinyl chloride,聚氯乙烯)、pp(polypropylene,聚丙烯)等,再或者,调节件12还可以为复合材料制成,例如,碳纤维、玻璃纤维等。
48.该切口牵开装置1包括至少两个拉钩13,例如,该切口牵开装置1可以包括两个拉钩13,或者,三个拉钩13,再或者,多个(多于三个)拉钩 13。
49.其中,至少两个拉钩13围绕第一通孔1111的中心轴线设置可以理解为,至少两个拉钩13之间间隔且环绕第一通孔1111的中心轴线设置。示例性的,当该切口牵开装置1包括两个拉钩13时,两个拉钩13沿第一通孔1111的中心轴线相对设置,或者,当该切口牵开装置1包括三个拉钩13时,三个拉钩13围绕第一通孔1111的中心轴线设置且相邻的两个拉钩13之间间隔 120
°
,再或者,当该切口牵开装置1包括四个拉钩13时,四个拉钩13围绕第一通孔1111的中心轴线设置且相邻的两个拉钩13之间间隔90
°

50.此外,拉钩13沿第一通孔1111的径向相对于基体11移动可以理解为,拉钩13自身的中心轴线可以与第一通孔1111的中心轴线相交且垂直,此时,拉钩13即是沿第一通孔
1111的径向移动。
51.本技术的切口牵开装置1,通过调节件12驱动每个拉钩13沿第一通孔 1111的径向相对于基体11移动,并通过每个拉钩13牵开并保持切口,使得切口能够被稳定的牵开,且该切口牵开装置1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保证了切口被牵开后的稳定性,降低了操作人员牵开并保持切口的难度。同时,通过一个调节件12驱动所有拉钩13,减少了该切口牵开装置1的零部件数量,使得该切口牵开装置1的结构简单紧凑,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52.请参照图1,并进一步参照图2和图3,图3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轴测图。如图1-图3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拉钩13包括第一支臂131和第二支臂132,基体11形成有与第一支臂131对应的凹槽113,凹槽113沿第一通孔1111的径向延伸,部分第一支臂131可滑动地设置于凹槽113内,第二支臂132设置于第一支臂131的靠近第一通孔1111的中心轴线的一端并穿设于第一通孔1111,第二支臂132的远离第一支臂131 的一端设置有钩部1321,钩部1321沿第一通孔1111的径向背离第一通孔1111的中心轴线延伸。
53.应理解的,在拉钩13沿第一通孔1111的径向相对于基体11移动的过程中,为了限制拉钩13的移动轨迹,也即限制第一支臂131的移动轨迹,基体11应当形成有用于容纳部分第一支臂131的凹槽113,且凹槽113也应当沿第一通孔1111的径向延伸,以使第一支臂131能够沿第一通孔1111 的径向相对于基座移动。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凹槽113可以沿第一通孔1111的径向贯穿基体11,以便于对基体11进行加工,或者,凹槽113 也可以不贯穿基体11。
54.此外,基体11设置凹槽113的数量应当大于或等于拉钩13的数量,示例性的,当该切口牵开装置1包括两个拉钩13时,基体11可以设置两个凹槽113,两个凹槽113与两个拉钩13一一对应,或者,基体11还可以设置三个凹槽113,两个拉钩13分别设置于三个凹槽113中的任意两者即可。
55.第二支臂132设置于第一支臂131的靠近第一通孔1111的中心轴线的一端,以通过第二支臂132伸入切口,并随第一支臂131移动以牵开或退出切口。
56.应理解的,如图2所示,第二支臂132的远离第一支臂131的一端设置有钩部1321,钩部1321沿第一通孔1111的径向背离第一通孔1111的中心轴线延伸,使得钩部1321与第一支臂131之间能够形成u形结构,以便于对切口周围的组织结构进行固定,保证了拉钩13牵开切口的稳定性。
57.该种设置方式,拉钩13的第一支臂131可滑动地设置于基体11形成的凹槽113内且凹槽113沿第一通孔1111的径向延伸,使得拉钩13能够沿第一通孔1111的径向移动以牵开切口。同时,在第二支臂132的远离第一支臂131的一端设置钩部1321,一方面保证了拉钩13能够稳定地牵开切口,另一方面保证了拉钩13牵开以及退出切口的过程中,不会损伤切口附近的其他组织结构。
58.如图1-图3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拉钩13还包括限位凸起133,限位凸起133凸出于所处第一支臂131的朝向调节件12的一侧,调节件12形成有与限位凸起133对应的限位槽121,限位凸起133的至少一部分可滑动地设置于限位槽121内,当调节件12相对于基体11转动时,限位凸起133在对应的限位槽121内滑动,以使拉钩13沿第一通孔1111 的径向移动。
59.应理解的,如图1-图3所示,每个拉钩13包括限位凸起133,而调节件12形成有与限
位凸起133对应的限位槽121。因为限位凸起133插设并可滑动地设置于限位槽121内,因此,当调节件12相对于基体11转动时,限位槽121也会相对于基体11转动,此时,根据限位槽121的形状或者根据限位槽121的轨迹,限位槽121的内周壁将会挤压并推动限位凸起133,进而推动了第一支臂131沿凹槽113移动,也即推动了第一支臂131沿第一通孔1111的径向移动。
60.其中,在调节件12上可以开设多个限位槽121,限位槽121的数量应该大于或等于限位凸起133的数量,也即限位槽121的数量应该大于或等与拉钩13的数量。示例性的,当该切口牵开装置1包括两个拉钩13时,调节件12可以开设两个限位槽121,两个限位槽121与两个限位凸起133 一一对应,或者,调节件12还可以开设三个限位槽121,两个限位凸起133 分别可滑动地设置于三个限位槽121中任意两者即可。
61.具体的,限位槽121的轨迹可以呈直线,或者,限位槽121的轨迹还可以呈弧线。
6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是每个拉钩13形成有限位槽121,而调节件12设置有与限位槽121对应的限位凸起133。
63.该种设置方式,通过限位槽121和限位凸起133的配合,调节件12对每个拉钩13的驱动,该种驱动方式结构简单,不易损坏使用寿命较长,同时结构紧凑,需要的零配件数量较少,保证了该切口牵开装置1具有较轻的质量且占用的空间较小,为操作人员提供给了更多的操作空间并便于操作人员进行操作。
64.请参照图3,并进一步参照图4,图4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轴测剖切示意图。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部分调节件12设置于第一通孔1111内,调节件12设置有用于避让第一支臂131的避让部 1222,避让部1222绕第一通孔1111的中心轴线延伸。
65.应理解的,为了保证调节件12相对于基体11转动过程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如图3和图4所示,部分调节件12可以位于第一通孔1111内,以避免调节件12相对于基体11转动时,调节件12与基体11脱离,同时,也保证了第一通孔1111和第二通孔1221始终处于同轴设置。应理解的,调节件12的朝向基体11的表面与基体11的朝向调节件12的表面可以贴合,以具有较好的定位关系,示例性的,调节件12的朝向基体11的下表面与基体11的朝向调节件12的上表面之间可以贴合,以及调节件12的位于第一通孔1111内的部分的外周面与基体11的形成通孔的内周面之间也可以贴合。
66.此外,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降低调节件12相对于基体11 转动的过程中的摩擦阻力,还可以在调节件12与基体11之间设置轴承。
67.进一步的,如图3和图4所示,由于部分调节件12位于第一通孔1111 内,为了保证调节件12与拉钩13的第一支臂131之间不干涉,调节件12 应当设置有用于避让第一支臂131的避让部1222,以便于第一支臂131从避让部1222中穿过。
68.此外,如图3和图4所示,由于调节件12需要相对于基体11转动,因此,避让部1222绕第一通孔1111的中心轴线延伸时,避让部1222的尺寸应当相较于第一支臂131的宽度宽,以使调节件12在转动的过程中不会与第一支臂131发生干涉或碰撞。
69.该种设置方式,部分调节件12设置于第一通孔1111内,保证了调节件 12与基体11之间转动的稳定性,避免了调节件12在转动的过程中从基体 11中脱出。同时,通过在调节件12与第一支臂131可能存在干涉的部位设置避让部1222,在保证了调节件12能够稳定地可转动地连接于基体11的同时,避免了因为调节件12与第一支臂131干涉而导致第一支臂131能够沿第一通孔1111的径向移动的距离不足而导致切口无法被牵开或切口被牵开的大
小不足的问题。
70.如图2和图4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钩部1321的朝向第一支臂131的一侧设置有斜面。
71.该种设置方式,通过将钩部1321的朝向第一支臂131的一侧设置为斜面,当拉钩13牵开切口时,钩部1321的设置斜面的一侧能够较为轻松的将切口打开并保证了切口牵开后稳定性较好,不易出现切口周围的组织结构与钩部1321脱离的问题,同时,当拉钩13退出切口时,钩部1321不易与切口周围的组织结构发生牵连,降低了钩部1321退出切口的过程中对切口周围的组织结构造成损伤的风险,避免了对切口周围的组织结构造成二次损伤。
72.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切口牵开装置1还包括锁止件14,可活动地连接于基体11,锁止件14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当锁止件14处于第一状态时,锁止件14用于限制调节件12相对于基体11 转动,当锁止件14处于第二状态时,锁止件14释放调节件12与基体11。
73.应理解的,由于调节件12相对于基体11转动即可驱动拉钩13相对于基体11沿第一通孔1111的径向移动,一方面,为了避免调节件12转角过大,导致拉钩13将切口撕裂,另一方面,由于切口被牵开后具有恢复的力,也即切口会挤压拉钩13,为了防止切口打开的区域缩小,保持切口处于打开的状态,应当设置锁止件14,以限制调节件12相对于基体11转动。
74.当然,在手术完毕需要将拉钩13从切口的位置退出时,锁止件14应当能够释放调节件12和基体11,可以理解为当锁止件14释放调节件12和基体11时,调节件12能够相对于基体11转动,以驱动拉钩13相对于基体11移动。
75.该种设置方式,通过设置可活动地连接于基体11的锁止件14,当锁止件14处于第一状态时,锁止件14能够使调节件12与基体11之间相互锁定,即起到了限制调节件12相对于基体11转动的作用,保证了切口牵开后,拉钩13不会在切口的挤压作用下移动,保证了该切口牵开装置1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同时,当锁止件14处于第二状态时,锁止件14释放调节件12与基体11,即调节件12与基体11之间解锁,使得操作人员能够较为轻松地即可转动调节件12并驱动拉钩13,便于操作人员进行操作,保证了该切口牵开装置1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76.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调节件12包括调节件本体122 和多个外齿123,调节件本体122为环状结构,多个外齿123围绕第一通孔 1111的中心轴线设置于调节件本体122的外周面,当锁止件14处于第一状态时,锁止件14卡设于相邻的两个外齿123之间。
77.示例性的,多个外齿123围绕第一通孔1111的中心轴线设置于调节件本体122的外周面,可以是多个外齿123与调节件本体122一体成型,或者,还可以是将具有多个外齿123的齿圈套设于调节件本体122的外周面。
78.进一步的,当锁止件14处于第一状态时,锁止件14卡设于相邻的两个外齿123之间,此时,由于锁止件14卡设于相邻的两个外齿123之间,当调节件12具有相对于基体11转动的趋势时,锁止件14与外齿123抵接,对调节件本体122提供一个阻力,即实现了锁止件14对调节件12的锁止功能,起到了限制调节件12相对于基体11转动的作用。
79.该种设置方式,调节件12的具体结构形式包括调节件本体122和多个外齿123,多个外齿123围绕第一通孔1111的中心轴线设置于调节件本体 122的外周面,使得锁止件14
与多个外齿123之间能够形成棘轮结构,一方面,当锁止件14处于第一状态时,锁止件14能够卡设于相邻的两个外齿123之间,以实现对调节件12相对于基体11转动的限制,保证了该切口牵开装置1的稳定性较好,另一方面,该种设置方式的结构简单紧凑,便于安装且需要占用的空间较小。
80.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调节件12还包括第一手柄124,第一手柄124连接于调节件本体122的外周面。
81.该种设置方式,在调节件本体122的外周面设置第一手柄124,可以通过第一手柄124驱动调节件本体122相对于基体11转动,第一手柄124延长了操作人员驱动调节件本体122时,调节件本体122的受力位置距离第一通孔1111的中心轴线的距离,操作人员施加较小的力即可形成较大的力矩以驱动调节件本体122转动,进一步提高了该切口牵开装置1操作的简易程度。
8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切口牵开装置1还包括弹性件,用于连接锁止件14和基体11,并用于使调节件12保持在第一状态。
83.示例性的,弹性件可以是扭簧,此时,锁止件14可活动地连接于基体11是指锁止件14可转动地连接于基体11,扭簧用于连接锁止件14与基体 11,当锁止件14处于第一状态时,扭簧能够将锁止件14保持在第一状态,避免锁止件14失效。当需要锁止件14从第一状态转换为第二状态时,转动锁止件14克服扭簧对锁止件14的弹力,使锁止件14与调节件12脱离即可。当然,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还可以为压缩弹簧,只要弹性件能够使调节件12保持第一状态,且在需要时操作人员能够克服弹性件的弹性力,将锁止件14从第一状态转变为第二状态即可。
84.该种设置方式,通过弹性件将锁止件14连接于基体11,弹性件用于对锁止件14提供一个恢复第一状态或保持第一状态的作用力,使得锁止件14 能够保持于第一状态,避免了因锁止件14失效而导致调节件12相对于基体11转动,进而保证了每个拉钩13能够稳定地牵开切口,也即保证了该切口牵开装置1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85.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体11包括基体本体111和第二手柄112,第二手柄112连接于基体本体111的外周面。
86.该种设置方式,在基体本体111的外周面设置第二手柄112,便于操作人员拿取该切口牵开装置1,一方面,操作人员通过第二手柄112拿取基体本体111时,便于操作人员转动调节件12,降低了操作人员的操作难度,另一方面,操作人员通过第二手柄112拿取基体本体111,避免了基体本体 111以及调节件12在拿取的过程中被污染,保证了切口以及切口周围的组织结构不易被感染。
87.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保证在手术的过程中,该切口牵开装置1不会出现整体晃动的情况,可以将该切口牵开装置1安装于支架的末端,并通过支架对该切口牵开装置1进行固定。
8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89.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切口牵开装置,用于牵开并保持切口,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形成有用于露出所述切口的第一通孔;调节件,绕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轴线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基体;至少两个拉钩,均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基体,所述至少两个拉钩围绕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轴线设置,所述调节件用于驱动所述至少两个拉钩沿所述第一通孔的径向相对于所述基体移动,以牵开并保持所述切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口牵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拉钩包括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所述基体形成有与所述第一支臂对应的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第一通孔的径向延伸,部分所述第一支臂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二支臂设置于所述第一支臂的靠近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轴线的一端并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支臂的远离所述第一支臂的一端设置有钩部,所述钩部沿所述第一通孔的径向背离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轴线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口牵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拉钩还包括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凸出于所处第一支臂的朝向所述调节件的一侧,所述调节件形成有与所述限位凸起对应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凸起的至少一部分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限位槽内,当所述调节件相对于所述基体转动时,所述限位凸起在对应的所述限位槽内滑动,以使所述拉钩沿所述第一通孔的径向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口牵开装置,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调节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调节件设置有用于避让所述第一支臂的避让部,所述避让部绕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轴线延伸。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切口牵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钩部的朝向所述第一支臂的一侧设置有斜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口牵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口牵开装置还包括:锁止件,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基体,所述锁止件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当所述锁止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锁止件用于限制所述调节件相对于所述基体转动,当所述锁止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锁止件释放所述调节件与所述基体。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切口牵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包括调节件本体和多个外齿,所述调节件本体为环状结构,多个所述外齿围绕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轴线设置于所述调节件本体的外周面,当所述锁止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锁止件卡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外齿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切口牵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还包括第一手柄,所述第一手柄连接于所述调节件本体的外周面。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切口牵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口牵开装置还包括:弹性件,用于连接所述锁止件和所述基体,并用于使所述调节件保持在所述第一状态。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口牵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包括基体本体和第二手柄,所述第二手柄连接于所述基体本体的外周面。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切口牵开装置,涉及医疗器械领域。该切口牵开装置包括基体,形成有用于露出所述切口的第一通孔;调节件,绕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轴线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基体;至少两个拉钩,均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基体,所述至少两个拉钩围绕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轴线设置,所述调节件用于驱动所述至少两个拉钩沿所述第一通孔的径向相对于所述基体移动,以牵开并保持所述切口。本申请的切口牵开装置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以及较强的适用性。的稳定性以及较强的适用性。的稳定性以及较强的适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

赵芳宁 王郁 岳莹莹 张栋 靳小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技术研发日:

2022.03.15

技术公布日:

2022/11/21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0:28: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573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切口   基体   所述   装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