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扩散泵泵体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扩散泵泵体。


背景技术:



2.如图1所示,导热水管2盘绕在圆柱状本体1的外侧壁上以给扩散泵散热。如图2所示,导热水管2的截面为半圆状,导热水管2紧贴圆柱状本体1的部分为管底6,导热水管2远离圆柱状本体1的部分为旧管顶7。常温水流入到导热水管2内,圆柱状本体1通过其外侧壁把热量导热给导热水管2内的常温水。但是,导热水管2只有管底6里的水是直接接触圆柱状本体1的外侧壁直接发生换热,管顶7里的水仅没有直接参与换热,导致扩散泵散热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3.发明人想过增加导热水管的直径以增大管底与扩散泵泵体外侧壁的接触面积,借此增大换热面积。但是通过增大换热面积来改善扩散泵的散热效果,这样会导致导热水管过于密集,增大了扩散泵泵体的重量,因此发明人放弃了这一想法。
4.本实用新型旨在给出一种扩散泵泵体,在不增大管底与扩散泵泵体外侧壁二者换热面积的前提下改善扩散泵散热效果。
5.扩散泵泵体,包括圆柱状本体和导热水管,导热水管在圆柱状本体的外侧面盘绕成多圈,其截面呈半椭圆状,每圈导热水管至少包括一螺旋管段,螺旋管段的内壁面形成螺旋状结构以使螺旋管段内的水流翻转。
6.进一步地,具体地,螺旋管段的顶腔壁在轴向的多处分别内凸形成多个螺旋状的绞龙式叶片,每圈导热水管内的这些绞龙式叶片沿该导热水管的轴向排列形成所述螺旋状结构。
7.进一步地,具体地,螺旋管段包括管顶和管底,管底连接柱状主体的外侧壁,管顶连接管底。
8.进一步地,导热水管具体是绕扩散泵泵体的圆柱状本体自身的轴盘绕成多圈。
9.进一步地,每圈导热水管上都有四个局部作为螺旋管段,每圈导热水管上的四个螺旋管段沿该圈导热水管环周均布。
10.进一步地,管顶的横截面为圆弧片状。
11.进一步地,导热水管供常温水流动以带走圆柱状本体外侧壁的热量。
12.进一步地,导热水管为剖成两半的扁管。
13.有益效果在于:螺旋管段的内壁面形成螺旋状结构,螺旋状结构使螺旋管段内的水流翻转流向导热水管的与圆柱状本体连接的局部管壁与该局部管壁进行换热,避免了螺旋管段内的部分水不能直接参与换热。那么,更多的水参与了与圆柱状本体连接的局部管壁的换热,换热效果就提高了,故提高了改善扩散泵的圆柱状本体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14.图1是扩散泵泵体正视图;
15.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导热水管的截面图;
16.图3是本扩散泵泵体上的导热水管的截面图(未画出绞龙式叶片);
17.图4是仰视导热水管的螺旋管段的管顶的示意图;
18.图中:1、圆柱状本体;2、导热水管;3、水-壁换热腔;4、气-壁换热腔;5、绞龙式叶片;6、管底;7、旧管顶;8、新管顶。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创造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0.如图1所示,扩散泵泵体的外侧壁上设有导热水管2,导热水管2为剖成两半的扁管,导热水管2绕扩散泵泵体的圆柱状本体1自身的轴盘绕成多圈给扩散泵散热。如图3所示,每圈导热水管2上有四个局部作为螺旋管段,每圈导热水管2的四个螺旋管段沿该圈导热水管2环周均布。具有螺旋管段8的导热水管2的截面图如图3所示,导热水管2把旧管顶7 换成了新管顶8,则导热水管2的截面从图2的半圆状改为图3的半椭圆状,这样就增加了新管顶8(与图2现有技术中的旧管顶7相比)的表面积,这样既没有改变管底6与扩散泵圆柱状本体1的外侧壁的接触面积,又通过增加新管顶8的表面积来增大换热面积,从而增强旧管顶7与外界空气的换热以降低旧管顶7内的气-壁换热腔4里面的水温,这样就能使管底6内的水-壁换热腔3里面的水温降低,增强管底6与圆柱状本体1的换热效果,从而增强扩散泵的圆柱状本体1的散热效果。
21.另一方面,如图4所示,螺旋管段的新管顶8的横截面为圆弧片状,其气-壁换热腔4的顶腔壁在轴向的多处分别内凸形成多个螺旋状的绞龙式叶片5,每个绞龙式叶片5都如专利文献cn205461987u的图1中的标号12——绞龙叶片所示。每圈导热水管2内的这些绞龙式叶片5沿该导热水管2的轴向排列,水流流经新管顶8的气-壁换热腔4就会受这些绞龙式叶片5导向翻转向下流向水-壁换热腔3,也就是说气-壁换热腔4内的水也会流入到水-壁换热腔3内从而与圆柱状本体1的外侧壁直接进行换热,这就充分利用了导热水管2内的全部水来与圆柱状本体1的外侧壁直接进行换热,故与圆柱状本体1换热效果较好,使得扩散泵的圆柱状本体1散热效果好。
22.如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创造的实施方式,不以此限定专利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基础上作出非实质性的变化或替换,仍落入专利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扩散泵泵体,包括圆柱状本体和导热水管,导热水管在圆柱状本体的外侧面盘绕成多圈,其特征在于:其截面呈半椭圆状,每圈导热水管至少包括一螺旋管段,螺旋管段的内壁面形成螺旋状结构以使螺旋管段内的水流翻转。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散泵泵体,其特征在于:具体地,螺旋管段的顶腔壁在轴向的多处分别内凸形成多个螺旋状的绞龙式叶片,每圈导热水管内的这些绞龙式叶片沿该导热水管的轴向排列形成所述螺旋状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散泵泵体,其特征在于:具体地,螺旋管段包括管顶和管底,管底连接柱状主体的外侧壁,管顶连接管底。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散泵泵体,其特征在于:导热水管具体是绕扩散泵泵体的圆柱状本体自身的轴盘绕成多圈。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扩散泵泵体,其特征在于:每圈导热水管上都有四个局部作为螺旋管段,每圈导热水管上的四个螺旋管段沿该圈导热水管环周均布。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扩散泵泵体,其特征在于:管顶的横截面为圆弧片状。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散泵泵体,其特征在于:导热水管供常温水流动以带走圆柱状本体外侧壁的热量。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散泵泵体,其特征在于:导热水管为剖成两半的扁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旨在给出一种扩散泵泵体,在不增大管底与扩散泵泵体外侧壁二者换热面积的前提下改善扩散泵散热效果。扩散泵泵体,包括圆柱状本体和导热水管,导热水管在圆柱状本体的外侧面盘绕成多圈,其截面呈半椭圆状,每圈导热水管至少包括一螺旋管段,螺旋管段的内壁面形成螺旋状结构以使螺旋管段内的水流翻转。螺旋管段的内壁面形成螺旋状结构,螺旋状结构使螺旋管段内的水流翻转流向导热水管的与圆柱状本体连接的局部管壁与该局部管壁进行换热,避免了螺旋管段内的部分水不能直接参与换热。那么,更多的水参与了与圆柱状本体连接的局部管壁的换热,换热效果就提高了,故提高了改善扩散泵的圆柱状本体的散热效果。改善扩散泵的圆柱状本体的散热效果。改善扩散泵的圆柱状本体的散热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

朱东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肇庆市正晧设备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7.29

技术公布日:

2023/2/20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5:22: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5608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水管   本体   换热   圆柱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