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显示终端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中控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载显示终端和车辆。


背景技术:



2.车辆中控台的显示屏是车辆内饰的核心之一,为车载系统和软件提供了重要支撑。用户在观看和操作传统的中控台显示屏时,无论是驾驶位还是副驾驶位的用户,往往需要调整坐姿或转动身体以获得良好的观看体验。
3.现有一种可以折叠的中控台显示屏,此种显示屏具有平直和折叠两种状态,在平直状态时相当于传统的车辆显示屏,在折叠状态时可以提供更多的呈现角度,从而使车辆座舱前排的驾驶员或者乘客可以具有更好的观看体验。该显示屏的两块屏幕之间设有啮合连接的齿轮机构,屏幕的背板设有与背板滑动连接的连杆,还设有直线往复运动装置用来驱动连杆,使连杆带动两块屏幕切换折叠或平直状态。
4.但是在车辆的行驶过程中,此种显示屏存在晃动严重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载显示终端,旨在提高车载显示终端的稳定性。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车载显示终端,包括:
7.第一背板;
8.第二背板,间隔设于所述第一背板的一侧;
9.连接件,设于所述第一背板和所述第二背板之间,且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背板和所述第二背板;
10.支撑件,与所述连接件连接,且朝远离所述连接件的轴线的方向延伸;
11.柔性屏,设于所述第一背板、所述第二背板背离所述支撑件的一侧,且连接所述第一背板和所述第二背板;以及
12.驱动装置,设于所述支撑件,所述第一背板和所述第二背板分别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以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使下,所述第一背板和所述第二背板分别相对所述连接件转动,使得所述柔性屏弯折形成第一子屏和第二子屏。
13.可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14.直线往复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件;
15.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直线往复组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背板铰接;以及
16.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直线往复组件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背板铰接;
17.其中,在所述直线往复组件的运动过程中,驱使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分别拉动所述柔性屏位于所述连接件的两侧,以使所述柔性屏弯折。
18.可选地,所述支撑件设有安装腔以及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第一开口、第二开口,所述直线往复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第一连杆活动穿设于第一开口,所述第二连杆活动穿设于所述第二开口。
19.可选地,所述直线往复组件为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具有固定端和伸缩端,所述固定端固定在所述支撑件,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分别与所述伸缩端铰接。
20.可选地,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中转件,所述中转件与所述直线往复组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分别与所述中转件铰接。
21.可选地,所述中转件设有豁口,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通过同一个销轴转动设置在所述豁口内。
22.可选地,所述中转件还设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中转件,所述导向部的另一端朝远离所述中转件的方向延伸,所述支撑件对应所述导向部设有导向槽,在所述中转件随所述直线往复组件运动时,所述导向部的另一端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槽内。
23.可选地,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背板之间以及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背板之间分别设有铰链结构。
24.可选地,所述第一背板和/或所述第二背板的转动范围为30
°‑
90
°

25.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中控台以及固定在所述中控台的车载显示终端,所述车载显示终端为如上所述的车载显示终端。
2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技术方案中的车载显示终端包括第一背板、第二背板、连接件以及支撑件,支撑件起到支撑固定作用,连接车辆中控台和连接件。连接件设置在第一背板和第二背板之间,第一背板和连接件转动连接,使第一背板可以相对连接件转动,第二背板和连接件转动连接,使第二背板可以相对连接件转动。柔性屏设置在第一背板、第二背板背离支撑件的一侧,用于显示信息以及与用户进行交互。车载显示终端还包括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设置在支撑件上,用于驱使第一背板和第二背板转动,第一背板转动使柔性屏弯折形成第一子屏,第二背板转动使柔性屏弯折形成第二子屏,第一子屏和第二子屏分别朝向驾驶位和副驾驶位,使得位于驾驶位和副驾驶位的用户无需调整坐姿即可获得良好的观看体验。支撑件作为刚体结构连接中控台和连接件,使得车载显示终端与中控台的相对位置较难发生改变,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车载显示终端的震动和车辆的震动基本同步,因此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车载显示终端相对车内人员眼睛的晃动减少,为驾驶位和副驾驶位的用户提供了更好的观看体验。
附图说明
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用户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8.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载显示终端一实施例平直时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本实用新型车载显示终端一实施例弯折时的结构示意图;
30.图3为本实用新型车载显示终端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31.图4为本实用新型车载显示终端的中转件、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32.图5为本实用新型车载显示终端的支撑件的剖视图;
33.图6为本实用新型车辆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34.附图标号说明:
35.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10第一背板120第二背板130连接件200支撑件210安装腔211第一开口212第二开口220导向槽300驱动装置310第一连杆320第二连杆330中转件331豁口332导向部140柔性屏141第一子屏142第二子屏
ꢀꢀ
36.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用户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8.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39.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用户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0.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用户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41.车辆中控台的显示屏是车辆内饰的核心之一,为车载系统和软件提供了重要支撑。用户在观看和操作传统的中控台显示屏时,无论是驾驶位还是副驾驶位的用户,往往需要调整坐姿或转动身体以获得良好的观看体验。现有一种可以折叠的中控台显示屏,此种
显示屏具有平直和折叠两种状态,在平直状态时相当于传统的车辆显示屏,在折叠状态时可以提供更多的呈现角度,从而使车辆座舱前排的驾驶员或者乘客可以具有更好的观看体验。该显示屏的两块屏幕之间设有啮合连接的齿轮机构,屏幕的背板设有与背板滑动连接的连杆,还设有直线往复运动装置用于驱动连杆,使连杆带动两块屏幕切换折叠或平直状态。在车辆的行驶过程中,车内人员与车辆的震动基本同步,但是此装置的显示屏与中控台通过可活动的连杆连接,使得显示屏的震动和车辆的震动有很大差异,造成显示屏相对人眼晃动剧烈,严重影响车内人员的观看体验。
42.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载显示终端。
43.请参照图1至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载显示终端一实施例平直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车载显示终端一实施例弯折时的结构示意图。
4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车载显示终端,包括:
45.第一背板110;
46.第二背板120,间隔设于第一背板110的一侧;
47.连接件130,设于第一背板110和第二背板120之间,且转动连接第一背板110和第二背板120;
48.支撑件200,与连接件130连接,且朝远离连接件130的轴线的方向延伸;柔性屏140,设于第一背板110、第二背板120背离支撑件200的一侧,且连接第一背板110和第二背板120;以及
49.驱动装置300,设于支撑件200,第一背板110和第二背板120分别与驱动装置300连接,以在驱动装置300的驱使下,第一背板110和第二背板120分别相对连接件130转动,使得柔性屏140弯折形成第一子屏141和第二子屏142。
50.本实施例中,支撑件200的一端与连接件130连接,可以通过螺接或卡接等形式固定,支撑件200的另一端朝远离连接件130轴向的方向延伸,支撑件200的另一端固定于车辆的中控台,可以通过螺接或卡接等形式固定。弯折后形成的第一子屏141以及第二子屏142显示的信息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相互独立的。
5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技术方案中的车载显示终端包括第一背板110、第二背板120、连接件130以及支撑件200,支撑件200起到支撑固定作用,连接车辆中控台和连接件130。连接件130设置在第一背板110和第二背板120之间,第一背板110和连接件130转动连接,使第一背板110可以相对连接件130转动,第二背板120和连接件130转动连接,使第二背板120可以相对连接件130转动。柔性屏140设置在第一背板110、第二背板120背离支撑件200的一侧,用于显示信息以及与用户进行交互。车载显示终端还包括驱动装置300,驱动装置300设置在支撑件200上,用于驱使第一背板110和第二背板120转动,第一背板110转动使柔性屏140弯折形成第一子屏141,第二背板120转动使柔性屏140弯折形成第二子屏142,第一子屏141和第二子屏142分别朝向驾驶位和副驾驶位,使得位于驾驶位和副驾驶位的用户无需调整坐姿即可获得良好的观看体验。支撑件200作为刚体结构连接中控台和连接件130,使得车载显示终端与中控台的相对位置较难发生改变,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车载显示终端的震动和车辆的震动基本同步,因此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车载显示终端相对车内人员眼睛的晃动减少,为驾驶位和副驾驶位的用户提供了更好的观看体验。
52.可选地,驱动装置300包括:
53.直线往复组件,设置在支撑件200;
54.第一连杆310,第一连杆310的第一端与直线往复组件连接,第一连杆310的第二端与第一背板110铰接;以及
55.第二连杆320,第二连杆320的第一端与直线往复组件连接,第二连杆320的第二端与第二背板120铰接;
56.其中,在直线往复组件的运动过程中,驱使第一连杆310、第二连杆320分别拉动柔性屏140位于连接件130的两侧,以使柔性屏140弯折。
57.请结合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300包括直线往复组件和第一连杆310以及第二连杆320,直线往复组件在支撑件200上做直线往复运动,可以通过齿轮齿条或丝杆螺母等形式实现,第一连杆310的第一端以及第二连杆320的第一端均与直线往复组件连接,使得直线往复组件在直线往复运动的过程中可以驱使第一连杆310的第一端以及第二连杆320的第一端进行直线往复运动。第一连杆310的第二端和第一背板110铰接,使得直线往复组件可以通过第一连杆310拉动第一背板110转动,进而使柔性屏140弯折形成第一子屏141;第二连杆320的第二端和第二背板120铰接,使得直线往复组件可以通过第二连杆320拉动第二背板120转动,进而使柔性屏140弯折形成第二子屏142。具体到本实施例中,直线往复组件驱动第一连杆310的第一端和第二连杆320的第二端朝远离连接件130的方向运动时,第一背板110转动使柔性屏140弯折形成第一子屏141,第二背板120转动使柔性屏140弯折形成第二子屏142。另一方面,在柔性屏140弯折后,支撑件200、第一连杆310以及第一背板110形成三角结构,支撑件200、第二连杆320以及第二背板120形成三角结构,使得车载显示终端的结构更加稳定。
58.进一步地,支撑件200设有安装腔210以及与安装腔210连通的第一开口211、第二开口212,直线往复组件设置在安装腔210内,第一连杆310活动穿设于第一开口211,第二连杆320活动穿设于第二开口212。
59.请结合图2、图3和图5,本实施例中,支撑件200设有安装腔210,直线往复组件设置在安装腔210内,将直线往复组件隐藏在安装腔210内可以使车载显示终端的外观更加简洁,提高车载显示终端的美观性。安装腔210设有第一开口211,第一连杆310穿过第一开口211与直线往复组件连接,且安装腔210设有第二开口212,用于供第二连杆320穿过第二开口212与直线往复组件连接,由于第一连杆310与第二连杆320均可以活动,因此第一开口211的形状需要根据第一连杆310的行程设计,第二开口212的形状需要根据第二连杆320的行程设计。
60.可选地,直线往复组件为伸缩组件,伸缩组件具有固定端和伸缩端,固定端固定在支撑件200,第一连杆310和第二连杆320分别与伸缩端铰接。
61.本实施例中,直线往复组件为伸缩组件,可以是气缸或伺服电缸等,实现直线往复运动的结构更加简单,占用空间少,具体到本实施例中采用的为伺服电缸。伸缩组件的固定端固定在支撑件200上,可以通过螺接或卡接等形式固定。由于第一连杆310的第一端以及第二连杆320的第一端需要在进行直线往复运动的同时发生转动,因此伸缩组件的伸缩端分别与第一连杆310的第一端和第二连杆320的第一端铰接。
62.进一步地,驱动装置300还包括中转件330,中转件330与直线往复组件连接,第一连杆310和第二连杆320分别与中转件330铰接。
63.请结合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300还包括中转件330,中转件330与直线往复组件连接,随着直线往复组件进行直线往复运动,直线往复组件通过中转件330连接第一连杆310和第二连杆320,第一连杆310和第二连杆320分别与中转件330铰接。由于直线往复组件往往为外购件,例如本实施例中采用的伺服电缸,而中转件330的形状可以根据第一连杆310和第二连杆320进行调整设计,因此增设中转件330可以使直线往复组件与第一连杆310和第二连杆320之间配合更加紧密,同时运动传递的过程更加流畅。
64.进一步地,中转件330设有豁口331,第一连杆310和第二连杆320通过同一个销轴转动设置在豁口331内。
65.请参照图4,本实施例中,中转件330设有豁口331,豁口331的形状可以对应第一连杆310和第二连杆320设计,使得第一连杆310的第一端和第二连杆320的第一端通过同一个销轴转动设置在豁口331内,从而简化中转件330与第一连杆310以及第二连杆320的连接结构,使得此处连接结构的体积减小,占用的车内空间减小。
66.进一步地,中转件330还设有导向部332,导向部332的一端固定在中转件330,导向部332的另一端朝远离中转件330的方向延伸,支撑件200对应导向部332设有导向槽220,在中转件330随直线往复组件运动时,导向部332的另一端滑动设置在导向槽220内。
67.请结合图4和图5,本实施例中,中转件330还设有导向部332,支撑件200对应导向部332设有导向槽220,导向部332与导向槽220配合。由于直线往复组件在多次进行直线往复运动时可能会发生运动轨迹的偏移,进而造成柔性屏140的弯折角度出现偏差,或者是驱动装置300的损坏,因此通过导向部332在导向槽220的滑动可以引导直线往复组件进行直线往复运动时的方向,从而减少上述问题。
68.可选地,连接件130与第一背板110之间以及连接件130与第二背板120之间分别设有铰链结构。
69.本实施例中,连接件130与第一背板110之间通过铰链结构实现第一背板110的转动,连接件130与第二背板120之间通过铰链结构实现第二背板120的转动,结构简单,容易布置,制造成本低。
70.可选地,第一背板110和/或第二背板120的转动范围为30
°‑
90
°

71.本实施例中,第一背板110可以转动的角度范围在0
°‑
90
°
,第二背板120可以转动的角度范围也在0
°‑
90
°
。在第一背板110的转动角度为0
°
且第二背板120的转动角度也为0
°
时,柔性屏140未发生弯折,等同于现有的中控台显示屏;在第一背板110的转动角度为90
°
且第二背板120的转动角度也为90
°
时,此时第一子屏141和第二子屏142相背,具体到本实施例中,第一子屏141朝向驾驶位正前方的侧面,第二子屏142朝向副驾驶位正前方的侧面,此时第一连杆310被收容在安装腔210和第一开口211内,第二连杆320被收容在安装腔210和第二开口212内。由于在第一背板110和第二背板120转动的角度较小时,驾驶位和副驾驶位的用户依然需要偏转身体才能获得较好的观看体验,柔性屏140弯折起到的效果不大,因此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转动角度范围为30
°‑
90
°
。本实施例中的车载显示终端的控制模块中预设有第一背板110和第二背板120的初始转动角度,初始转动角度优选设置在30
°‑
90
°
之间,并且用户可以通过柔性屏140操控控制模块设有的程序调整初始转动角度的设置。在当车辆启动时,控制模块传输信号给驱动装置300,使驱动装置300启动并驱使第一背板110和第二背板120转动至初始转动角度,无需用户操作转动,简化了操作步骤,若用户需要调整
第一子屏141和第二子屏142的角度,可以通过柔性屏140操控控制模块设有的程序,进而控制模块控制驱动装置300驱使第一连杆310和第二连杆320移动,从而调整第一子屏141和第二子屏142的角度。当车辆停车熄火时,控制模块控制驱动装置300驱使第一连杆310和第二连杆320移动,使第一背板110和第二背板120回到未发生转动的位置,即柔性屏140恢复至未发生弯折的状态,无需用户手动操作,简单方便。
72.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中控台以及固定在中控台的车载显示终端,该车载显示终端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车辆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车载显示终端通过支撑件200固定在中控台,支撑件200可以通过螺接或卡接等形式与中控台固定。请参照图6,在本实施例中,柔性屏140弯折后,第一子屏141朝向驾驶位,第二子屏142朝向副驾驶位,可以使驾驶位上的人员和副驾驶位上的人员同时观看屏幕时不必调整坐姿或转动身体,均能够获得较好的观看角度。
7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载显示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背板;第二背板,间隔设于所述第一背板的一侧;连接件,设于所述第一背板和所述第二背板之间,且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背板和所述第二背板;支撑件,与所述连接件连接,且朝远离所述连接件的轴线的方向延伸;柔性屏,设于所述第一背板、所述第二背板背离所述支撑件的一侧,且连接所述第一背板和所述第二背板;以及驱动装置,设于所述支撑件,所述第一背板和所述第二背板分别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以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使下,所述第一背板和所述第二背板分别相对所述连接件转动,使得所述柔性屏弯折形成第一子屏和第二子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显示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直线往复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件;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直线往复组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背板铰接;以及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直线往复组件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背板铰接;其中,在所述直线往复组件的运动过程中,驱使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分别拉动所述柔性屏位于所述连接件的两侧,以使所述柔性屏弯折。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显示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设有安装腔以及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第一开口、第二开口,所述直线往复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第一连杆活动穿设于第一开口,所述第二连杆活动穿设于所述第二开口。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显示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往复组件为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具有固定端和伸缩端,所述固定端固定在所述支撑件,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分别与所述伸缩端铰接。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显示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中转件,所述中转件与所述直线往复组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分别与所述中转件铰接。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显示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件设有豁口,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通过同一个销轴转动设置在所述豁口内。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显示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件还设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中转件,所述导向部的另一端朝远离所述中转件的方向延伸,所述支撑件对应所述导向部设有导向槽,在所述中转件随所述直线往复组件运动时,所述导向部的另一端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槽内。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显示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背板之间以及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背板之间分别设有铰链结构。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显示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背板和/或所述第二背板的转动范围为30
°‑
90
°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中控台以及固定在所述中控台的车载显示终端,所述车载显示终端为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车载显示终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车载显示终端和车辆,其中,车载显示终端包括:第一背板;第二背板,间隔设于第一背板的一侧;连接件,设于第一背板和第二背板之间,且转动连接第一背板和第二背板;支撑件,与连接件连接,且朝远离连接件的轴线的方向延伸;柔性屏,设于第一背板、第二背板背离支撑件的一侧,且连接第一背板和第二背板;以及驱动装置,设于支撑件,第一背板和第二背板分别与驱动装置连接,以在驱动装置的驱使下,第一背板和第二背板分别相对连接件转动,使得柔性屏弯折形成第一子屏和第二子屏。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高了车载显示终端的稳定性。用新型技术方案提高了车载显示终端的稳定性。用新型技术方案提高了车载显示终端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

张高然 胡书诚 王俊 徐洪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浙江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1.14

技术公布日:

2023/2/20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2:54: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5567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背板   所述   连杆   终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