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内动脉残端压监测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颈动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颈内动脉残端压监测管。


背景技术:



2.脑血管病已经成为国人致死和致残第一位的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费用高的特点,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了极大的痛苦和负担。脑血管病中3/4以上是缺血性脑血管病,而发病率居高不下的颈动脉狭窄中60%与缺血性脑卒中有关。颈动脉狭窄最常见的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
3.颈动脉重度狭窄可通过外科手术干预,即颈动脉内膜斑块切除术,近年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的大力推广及普及下,颈动脉内膜斑块切除术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医师和患者认可。颈动脉内膜斑块切除术发展一直不平衡,开展颈动脉内膜斑块切除术的科室主要集中在神经外科、血管外科,还有少部分在心胸外科、普通外科及其他科室,更多的医院则刚开始开展颈动脉内膜斑块切除术,而准备开展的单位更多术中颈动脉阻断时间长短、手术时间长短、是否使用术中监测、术中是否可以监测颈内动脉残端压力等均不规范。
4.2017我国发布的颈动脉狭窄指南,推荐在颈动脉内膜斑块切除手术中,当颈动脉反流压<50mmhg(1mmhg=0.133kpa),建议应用转流管。我国目前颈动脉狭窄手术中,大部分神经外科医生,并不监测颈动脉反流压,主要原因为目前在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过程中,没有一种用于连接颈内动脉与传感器的管路,临床监测有时应用转流管,连同颈内动脉端后,先夹闭颈总动脉段,连接传感器监测颈内动脉残端压力,但转流管费用昂贵,如监测无需转流,则造成浪费。
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颈内动脉残端压监测管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专用于监测颈内动脉残端压力,方便术中了解颈动脉反流压及代偿情况,使手术更加准确及安全的颈内动脉残端压监测管。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颈内动脉残端压监测管包括塑料管所述塑料管的外壁上且靠近一端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球囊,所述塑料管内固定安装有连接细管,且所述连接细管的两端均延伸至所述塑料管外,所述连接细管的其中一端与所述球囊固定连接且相连通。
8.优选的,所述塑料管远离所述球囊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阀门。
9.优选的,所述连接细管远离所述球囊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阀门。
10.优选的,所述塑料管的外壁上设有刻度。
11.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颈内动脉残端压监测管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颈内动脉残端压监测管,通过塑料管、球囊、连接细管、第一
阀门和第二阀门的设置,能够配合外部检测设备来监测颈内动脉残端压力,方便医生在术中了解颈动脉反流压及代偿情况,有利于使手术更加准确及安全。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颈内动脉残端压监测管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中标号:1、塑料管;2、球囊;3、连接细管;4、第一阀门; 5、第二阀门;6、阻断夹。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6.请结合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颈内动脉残端压监测管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颈内动脉残端压监测管包括:塑料管1,塑料管1的长度约15cm,所述塑料管1的外壁上且靠近一端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球囊2,球囊2的容积为0.25ml,球囊2的最大直径为8mm,所述塑料管1内固定安装有连接细管3,即连接细管3 从塑料管1内部行走一段,具体的,塑料管1的外壁上开设有两个穿行孔,所述连接细管3的两端分别穿过对应的穿行孔并延伸至所述塑料管1外,且连接细管3均与两个穿行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细管3的其中一端与所述球囊2固定连接且相连通。
17.为了方便与外部的测压设备进行连接,所述塑料管1远离所述球囊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阀门4。
18.为了方便与充气设备连接,所述连接细管3远离所述球囊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阀门5。
19.为了方便了解球囊2的置入深度,所述塑料管1的外壁上设有刻度,刻度范围为6cm,靠近球囊2的一端为零刻度起点,一般置入 3-5厘米即可。
20.本装置在使用前,首先应检验球囊2是否漏气(漏气则不合格),塑料管1内充满肝素水,在进行颈动脉内膜斑块切除术中,如图1所示,先使用阻断夹6阻颈总动脉及颈外动脉,切开颈总动脉后,通过切口首先将球囊2置入颈内动脉3-5cm,然后通过第二阀门5向球囊 2内充气,直至未有血反流出,充气量最大不超过0.25ml,之后关闭阀门;
21.然后打开塑料管1上的第一阀门4,进行返血,并用肝素盐水回冲,之后关闭,然后再将第一阀门4连接传感器及监护仪,打开阀门后,读取颈内动脉残端压,如压力大于50mmhg,说明代偿良好,无需转流,如压力35-50mmhg,建议加快手术,在电生理监测下,无需转流,如压力小于35mmhg,建议常规转流。
2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颈内动脉残端压监测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塑料管(1),所述塑料管(1)的外壁上且靠近一端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球囊(2),所述塑料管(1)内固定安装有连接细管(3),且所述连接细管(3)的两端均延伸至所述塑料管(1)外,所述连接细管(3)的其中一端与所述球囊(2)固定连接且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内动脉残端压监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管(1)远离所述球囊(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阀门(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内动脉残端压监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细管(3)远离所述球囊(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阀门(5)。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颈内动脉残端压监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管(1)的外壁上设有刻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颈内动脉残端压监测管。所述颈内动脉残端压监测管包括塑料管,所述塑料管的外壁上且靠近一端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球囊,所述塑料管内固定安装有连接细管,且所述连接细管的两端均延伸至所述塑料管外,所述连接细管的其中一端与所述球囊固定连接且相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颈内动脉残端压监测管具有可监测颈内动脉残端压力,方便术中了解颈动脉反流压及代偿情况,使手术更加准确及安全优点。全优点。全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

王亮 冯学泉 常斌鸽 叶迅 赵元立 王嵘 陈镭 王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技术研发日:

2022.07.15

技术公布日:

2023/1/3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6:36: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5276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塑料管   动脉   颈动脉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