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声刀气雾吸引套件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声刀气雾吸引套件


背景技术:



2.超声刀在外科手术尤其是腔镜手术中是应用最广的电切割止血器械,但是切割组织和凝闭血管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的气雾,特别是在直肠部位等间隙较为狭窄的位置产生的气雾不易散去,严重影响手术视野。
3.在现有技术中,超声刀和气雾吸引器分别独立设置。在临床腔镜手术中,通常由助手通过另外的开设的操作孔将气雾吸引器伸进腹腔或者胸腔内接近操作区域来吸引气雾,操作过程繁琐,吸引气雾的效率较低,开设的操作孔也会增加病人的身体负担。此外,操作过程中的吸引时间也较难掌握,若气雾吸引器吸引的时间太短,则吸不干净,视野仍然模糊;若气雾吸引器长时间进行吸引,则会导致腹腔压力降低,腹内空间变小,无法继续进行手术操作,在此情况下,虽然可以利用持续增压气腹机来增大气腹压力,抵消吸引器持续吸引导致的压力变化,但是气腹机价格昂贵,大大增加医疗成本,进而加重病人的经济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声刀气雾吸引套件。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声刀气雾吸引套件,与超声刀以及负压吸引器配合使用,超声刀包括操作钳、刀杆以及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引部,套设在刀杆上,包括外套管和内套管;以及开关部,设置在手柄上,包括连接管和弹片,其中,内套管套设在刀杆上,外套管设置在内套管的外部,与内套管同中心轴,连接管的一端与外套管和内套管之间形成的管腔连通,另一端与负压吸引器连接,弹片可开合地设置在连接管内,用于阻塞连接管。
6.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声刀气雾吸引套件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连接管为可弯曲的弹性材质,具有向手柄方向凸起的弧度,连接管凸起的一侧外表面与手柄连接。
7.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声刀气雾吸引套件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弹片为与连接管内部斜截面相适配的椭圆形,弹片的一端倾斜设置在连接管内凹一侧的内表面上,另一端靠近连接管凸起一侧的内表面。
8.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声刀气雾吸引套件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开关部还包括固定件,固定件用于连接连接管和手柄。
9.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声刀气雾吸引套件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固定件为袋状结构,与连接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并套设在手柄上。
10.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声刀气雾吸引套件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吸引部还包括支撑件,支撑件设置在外套管和内套管之间,用于连接固定外套管和内套管。
11.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声刀气雾吸引套件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支撑件为细管,细管的外径等于外套管内径与内套管外径之间的差值的一半。
12.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声刀气雾吸引套件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吸引部还开设有安装口,安装口沿外套管和内套管的长度方向设置,用于供刀杆卡入。
13.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声刀气雾吸引套件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外套管和内套管的长度都为32cm。
14.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声刀气雾吸引套件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外套管、内套管以及连接管都采用医疗器械用塑胶材质,弹片采用不锈钢材质。
15.实用新型的作用与效果
16.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超声刀气雾吸引套件,包括吸引部和开关部,这些结构具有以下效果:
17.吸引部包括外套管和内套管,内套管套设在超声刀的刀杆上,外套管设置在内套管的外部,与内套管同中心轴。吸引部套设在刀杆上,可直接通过腔镜手术的穿刺孔随超声刀的刀杆一起插入病人的胸腔或腹腔,无需另外开设操作孔,可减少病人的身体负担。吸引部可随着刀杆同步移动,吸引部的端口能够最大限度地接近超声刀的操作部位来吸引气雾,操作过程简单,可有效提高吸引气雾的效率进而减少因吸引力产生的气腹压力变化。
18.开关部包括连接管和弹片,连接管的一端与外套管和内套管之间形成的管腔连通,另一端与负压吸引器连接,弹片可开合地设置在连接管内,用于阻塞连接管。开关部设置在超声刀的手柄上,弹片仅在超声刀工作时同步打开,使连接管畅通,吸引部同时吸引气雾,使吸引部能够和超声刀协同工作,可有效提高吸引气雾的效率,保持手术视野的清晰,同时避免腹腔压力大幅降低,使手术能够顺利进行,在不加重医疗成本的前提下,达到较好的手术效果。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超声刀气雾吸引套件的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超声刀气雾吸引套件的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超声刀气雾吸引套件的吸引部的截面示意图;以及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变形例中超声刀气雾吸引套件的吸引部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超声刀气雾吸引套件作具体阐述。
24.《实施例》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超声刀气雾吸引套件的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超声刀气雾吸引套件的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6.如图1、2所示,超声刀气雾吸引套件100与超声刀1以及负压吸引器配合使用,超声刀1包括操作钳2、刀杆3以及手柄4,超声刀气雾吸引套件100包括吸引部10和开关部20。
27.吸引部10套设在刀杆3上,包括外套管11、内套管12以及支撑件13。内套管12的内径大于刀杆3的直径,内套管12套设在刀杆3上,外套管11设置在内套管12的外部,与内套管
12同中心轴。支撑件13设置在外套管11和内套管12之间,用于连接固定外套管11和内套管12。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13为细管,细管的外径等于外套管11内径与内套管12外径之间的差值的一半。外套管11和内套管12的长度都为32cm,采用医疗器械用塑胶材质。
28.在本实施例中,吸引部10上还开设有安装口14,安装口14沿外套管11和内套管12的长度方向设置,宽度小于刀杆2的直径,用于供刀杆2卡入。吸引部10的截面为c形。
29.开关部20设置在手柄4上,包括连接管21、弹片22以及固定件23。连接管21的一端与外套管11和内套管12之间形成的管腔连通,另一端与负压吸引器连接。连接管21为可弯曲的弹性材质,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医疗器械用塑胶材质。连接管21具有向手柄4的方向凸起的弧度,连接管21凸起的一侧外表面与手柄4连接。弹片22可开合地设置在连接管21内,用于阻塞连接管21。固定件23用于连接连接管21和手柄4。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件23为袋状结构,与连接管2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并套设在手柄4上。弹片22为与连接管21内部斜截面相适配的椭圆形,采用不锈钢材质。弹片22的一端倾斜向上固定在连接管21内凹一侧的内表面上,弹片22的自由端靠近连接管21凸起一侧的内表面,开关部20为关闭状态。当操作者按压手柄4使超声刀1工作时,连接管21被手柄4拉直,弹片22的自由端向固定端同侧的连接管21内表面靠近,开关部20打开。
30.以下结合附图1~4来说明使用本实用新型超声刀气雾吸引套件100的具体过程和方法:
31.步骤1:将超声刀1的刀杆3从吸引部10上的安装口14卡入,使吸引部10套设在刀杆3上;
32.步骤2:将固定件23套设在手柄4上,使连接管21和手柄4固定连接;
33.步骤3:当操作者按压手柄4使超声刀1工作时,连接管21被手柄4拉直,弹片22的自由端向固定端同侧的连接管21内表面靠近,开关部20打开;
34.步骤4:负压吸引器通过连通的连接管21和吸引部10吸除超声刀1工作时产生的气雾;
35.步骤5:当操作者松开手柄4使超声刀1暂停工作时,连接管21恢复至弯曲状态,弹片22的自由端靠近连接管21凸起一侧的内表面,阻塞连接管21,开关部20关闭,气雾吸引停止。
36.实施例的作用与效果
37.本实施例所涉及的超声刀气雾吸引套件,包括吸引部和开关部,这些结构具有以下效果:
38.吸引部套设在刀杆上,包括外套管、内套管以及支撑件。内套管的内径大于刀杆的直径,内套管套设在刀杆上,外套管设置在内套管的外部,与内套管同中心轴。支撑件设置在外套管和内套管之间,用于支撑套设在内套管上的外套管,使外套管和内套管固定连接,避免发生相对位移或形变。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为细管,细管的外径等于外套管内径与内套管外径之间的差值的一半。外套管和内套管都采用医疗器械用塑胶材质,长度都为32cm,小于刀杆的长度,便于套设在刀杆上。
39.本实施例中的吸引部还开设有安装口,吸引部的截面为c形。安装口沿外套管和内套管的长度方向设置,宽度小于刀杆的直径,可供刀杆卡入,便于安装和拆卸。吸引部套设在刀杆上,可直接通过腔镜手术的穿刺孔随超声刀的刀杆一起插入病人的胸腔或腹腔,无
需另外开设操作孔,可减少病人的身体负担。吸引部可随着刀杆同步移动,吸引部的端口能够最大限度地接近超声刀的操作部位来吸引气雾,操作过程简单,可有效提高吸引气雾的效率进而减少因吸引力产生的气腹压力变化。
40.开关部设置在手柄上,包括连接管、弹片以及固定件。连接管的一端与外套管和内套管之间形成的管腔连通,另一端与负压吸引器连接。连接管为可弯曲的弹性材质,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医疗器械用塑胶材质。连接管具有向手柄的方向凸起的弧度,连接管凸起的一侧外表面与手柄连接。弹片可开合地设置在连接管内,用于阻塞连接管。固定件用于连接连接管和手柄,使开关部能够在超声刀工作时同步打开。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件为袋状结构,与连接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并套设在手柄上。弹片为与连接管内部斜截面相适配的椭圆形,采用不锈钢材质。弹片的一端倾斜向上固定在连接管内凹一侧的内表面上,弹片的自由端靠近连接管凸起一侧的内表面,开关部为关闭状态。当操作者按压手柄使超声刀工作时,连接管被手柄拉直,弹片的自由端向固定端同侧的连接管内表面靠近,连接管畅通,开关部打开,负压吸引器吸引气雾,实现与超声刀的协同工作,可有效提高吸引气雾的效率,保持手术视野的清晰,同时避免腹腔压力大幅降低,使手术能够顺利进行,在不加重医疗成本的前提下,达到较好的手术效果。
41.《变形例》
42.本变形例中提供了一种超声刀气雾吸引套件,与实施例仅存在吸引部不同。为了便于表达,本变形例中对于和实施例相同的结构,给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相同的说明。
43.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变形例中超声刀气雾吸引套件的吸引部的截面示意图。
44.如图4所示,在本变形例中,吸引部10’包括外套管11’、内套管12’以及支撑件13’。吸引部10’套设在刀杆3上,为全包围结构,截面为o形,不具有实施例中的安装口14。安装时,先使操作钳2闭合,将操作钳2从吸引部10’的端口伸入并从内套管12’内穿过,从而使吸引部10’套设在刀杆3上。
45.变形例的作用与效果
46.本变形例中与实施例相同的结构具有相同的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47.本变形例中,吸引部10’包括外套管11’、内套管12’以及支撑件13’。吸引部10’套设在刀杆3上,为全包围结构,截面为o形,不具有实施例中的安装口14。安装时,先使操作钳2闭合,将操作钳2从吸引部10’的端口伸入并从内套管12’内穿过,从而使吸引部10’套设在刀杆3上。o形的外表面能够更好地贴合腹壁上的穿刺孔,避免腹腔漏气,有利于稳定腹腔内的气压。
48.上述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案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超声刀气雾吸引套件,与超声刀以及负压吸引器配合使用,超声刀包括操作钳、刀杆以及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引部,套设在所述刀杆上,包括外套管和内套管;以及开关部,设置在所述手柄上,包括连接管和弹片,其中,所述内套管套设在所述刀杆上,所述外套管设置在所述内套管的外部,与所述内套管同中心轴,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外套管和所述内套管之间形成的管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负压吸引器连接,所述弹片可开合地设置在连接管内,用于阻塞所述连接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刀气雾吸引套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连接管为可弯曲的弹性材质,具有向手柄方向凸起的弧度,所述连接管凸起的一侧外表面与所述手柄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声刀气雾吸引套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弹片为与所述连接管内部斜截面相适配的椭圆形,所述弹片的一端倾斜设置在所述连接管内凹一侧的内表面上,另一端靠近所述连接管凸起一侧的内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声刀气雾吸引套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开关部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用于连接所述连接管和所述手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声刀气雾吸引套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固定件为袋状结构,与所述连接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并套设在所述手柄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刀气雾吸引套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吸引部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置在所述外套管和所述内套管之间,用于连接固定所述外套管和所述内套管。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声刀气雾吸引套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支撑件为细管,所述细管的外径等于所述外套管内径与所述内套管外径之间的差值的一半。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刀气雾吸引套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吸引部还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沿所述外套管和所述内套管的长度方向设置,用于供所述刀杆卡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刀气雾吸引套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外套管和所述内套管的长度都为32cm。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刀气雾吸引套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外套管、所述内套管以及所述连接管都采用医疗器械用塑胶材质,所述弹片采用不锈钢材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声刀气雾吸引套件,与超声刀以及负压吸引器配合使用,超声刀包括操作钳、刀杆以及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引部,套设在刀杆上,包括外套管和内套管;以及开关部,设置在手柄上,包括连接管和弹片,其中,内套管套设在刀杆上,外套管设置在内套管的外部,与内套管同中心轴,连接管的一端与外套管和内套管之间形成的管腔连通,另一端与负压吸引器连接,弹片可开合地设置在连接管内,用于阻塞连接管。用于阻塞连接管。用于阻塞连接管。


技术研发人员:

邢俊杰 孙妹 康争春 赵子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

2022.02.17

技术公布日:

2023/1/3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3:52: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5273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套管   超声   所述   套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