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高温期中华绒螯蟹养殖成活率的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提高高温期中华绒螯蟹养殖成活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2.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又称大闸蟹、河蟹,属于十足目(decapoda)弓蟹科(varunidae)。中华绒螯蟹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各省通海水域,其中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华绒螯蟹的主产区。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极端天气频发,对中华绒螯蟹养殖造成巨大影响。极端高温会抑制中华绒螯蟹的蜕壳和生长,且长期处于高温水体中会增加中华绒螯蟹患病几率和降低成活率。
3.水温是直接影响中华绒螯蟹亲体繁殖和幼体发育的关键环境因子。全球变暖会造成水体暖化,水温升高能够间接导致水体溶解氧量降低、富营养化加重,有机物溶解加速,水体营养物负荷增加等问题。此外,诸多研究也表明高温不利于成蟹的生长,其适宜生存水温应小于30℃。通常情况下,水温35℃时中华绒螯蟹不再摄食,而长期高温胁迫(》30℃)下中华绒螯蟹则会停止蜕壳生长,死亡率增高。从高温水域(35~40℃)到最适温度水域(24~28℃)过程中,中华绒螯蟹成蟹的游泳速率逐渐升高,亦表明高水温环境对成蟹的胁迫。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当前极端高温天气日益增多。夏季是全年气温最高的季节,该季节中华绒螯蟹养殖成活率低是当前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高温期中华绒螯蟹养殖成活率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合理控温、提升水体质量、补充水体营养、加强饵料投喂等方式提高了高温期的中华绒螯蟹养殖存活率。
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高温期中华绒螯蟹养殖成活率的方法,包括:
6.(1)选择具有进排水设施的室外池塘或室内水池作为养殖场所;
7.(2)养殖池水体温度控制在25℃以下,透明度为50~60cm,溶氧量》7mg/l,ph为7~7.5,保持水体新鲜、调控水质并补充水体营养;其中,所述溶氧量通过增氧设备控制;所述补充水体营养指通过添加钙镁肥料补充水体中的钙、镁含量;
8.(3)采用以动物性饵料为主、膨化下沉型促消化颗粒饲料为辅的投喂策略,动物性饵料投喂量不低于投饵总量的50%,投饵总量为中华绒螯蟹亲蟹体重的6%~7%。
9.所述步骤(1)中养殖场所的深度为1.5~2.0米,养殖密度为1~3只/m2。
10.所述步骤(1)中室外池塘采用黑遮阳膜或光伏板在池塘正上方处设遮阴棚。光伏板,便于室外养殖池塘遮阳的同时能够吸收光能用于发电,增加能源利用率。
1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的养殖池可铺设大量石头、泥沙等底质,为中华绒螯蟹提供挖掘洞穴的条件,以便遮阳。
1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的养殖池若为室外池塘,则可在其底部栽种充足的水
草,水草在降低水温的同时具有提供饵料和隐蔽场所、净化水质等功能。
13.所述步骤(2)中室外池塘作为养殖场所,在高温天的三个时间段10:00、14:00、18:00,在池塘的四角和中心点各人工投放冰块以降低池塘水温;室内水池作为养殖场所,安装制冷机,人工调节水池的水温。
14.所述步骤(2)中增氧设备为氧气泵和波轮增氧机,使水体溶氧量充足,在养殖池内形成立体增氧环境。
15.所述步骤(2)中利用微生物制剂调控水质,所述微生物制剂为枯草芽孢杆菌和em菌生物制剂配合使用。将稀释活化后的枯草芽孢杆菌泼洒水面,每次每亩0.2~0.3kg。将em菌液稀释液泼洒水面,每次每亩2~3kg。水质较差时可适当减少泼洒间隔时间。
16.所述步骤(2)中钙镁肥料为石灰粉和硫酸镁,用于来补充水中钙、镁以提供中华绒螯蟹蜕壳所需的营养元素、降低养殖池重金属毒性、增加水体缓冲力等。
17.所述步骤(2)中每两天换水一次,每天清除食物残渣和粪便,每天四个时间点(8:00、12:00、16:00和20:00)记录水质、河蟹活性、设备使用等情况。
18.所述步骤(3)中动物性饵料为小鱼、小虾或蛤蜊。
19.所述步骤(3)中膨化下沉型促消化颗粒饲料能够促进其有效摄食,提高蟹体营养消化吸收率。本发明针对中华绒螯蟹的特性以动物性饵料为主、膨化下沉型促消化颗粒饲料为辅的投喂策略,增强蟹体自身免疫力;其次通过补充水体钙镁含量,增加蟹体内的营养元素,以便其能够顺利进行蜕壳。
20.有益效果
21.本发明通过合理控温、提升水体质量、补充水体营养、加强饵料投喂等方式提出了一种高温期中华绒螯蟹的养殖方式,完善水体质量和营养指标,增强中华绒螯蟹自身体质,从而提高高温期的中华绒螯蟹养殖存活率。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23.实施例1
24.(1)养殖池建设策略
25.选择具有进排水设施的室外池塘或室内水池作为养殖场所,养殖池深度为1.5~2.0米,养殖密度保证在1~3只/m2,室内养殖池总面积因需而定,室外养殖池的适宜面积为1亩左右。养殖池可铺设大量石头、泥沙等底质,为中华绒螯蟹提供挖掘洞穴的条件,以便遮阳。同时,采用黑遮阳膜在室外养殖池正上方100cm处设遮阴棚,室外养殖池还可采用光伏板制遮阳棚,吸收光能用于发电,增加资源利用率。此外,室外池塘养殖池可在其底部栽种充足的水草,水草面积应小于养殖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水草在降低水温的同时具有提供饵料和隐蔽场所、净化水质等功能。
26.(2)水质管理技术
27.养殖池水体温度控制在25℃以下,透明度为50~60cm,溶氧量》7mg/l,ph为7~
7.5,氨氮量《0.2mg/l,保持水体新鲜。室内养殖池可安装制冷机进行人工控制水温,将水温稳定在25
±
0.5℃。室外养殖池可在高温天(水温》25℃)的三个高温时间段10:00,14:00和18:00在养殖池四角和中心点人工投放冰块(70
×
70
×
70cm)以降低养殖池水温,使水温稳定在25
±
0.5℃。养殖池可主要采用增氧设备提高水体溶氧量,使水体溶氧量》7mg/l。养殖池安装多个氧气泵,每天24小时不间断供氧。此外,与波轮增氧机配合使用,在9:00~15:00开动增氧机充气,充气时水体呈沸腾状,使水体溶氧量充足,在池塘内形成立体增氧环境。利用枯草芽孢杆菌和em菌生物制剂配合使用从而调控水质,将稀释活化后的枯草芽孢杆菌泼洒水面,每次每亩0.2~0.3kg;将em菌液稀释液泼洒水面,每次每亩2~3kg。使用时间和次数根据水质情况而定,水质较差时可适当减少泼洒间隔时间。通过添加石灰粉和硫酸镁补充水体中的钙、镁含量,用于来补充水中钙、镁以提供中华绒螯蟹蜕壳所需的营养元素、降低养殖池重金属毒性、增加水体缓冲力等。当可溶性钙离子浓度《200mg/l、可溶性镁离子浓度《400mg/l时,则需要额外补充钙镁肥料。
28.每两天换水一次,每天清除食物残渣和粪便,每天四个时间点(8:00、12:00、16:00和20:00)记录水质(温度、ph、溶氧量等)、蟹存活情况、氧气泵、增氧机使用情况。每三天周期性利用试剂盒测定水体中的钙、镁离子含量。
29.(3)营养强化方式
30.采用以动物性饵料为主、膨化下沉型促消化颗粒饲料为辅的投喂策略,动物性饵料以小鱼、小虾或蛤蜊等新鲜蛋白源为主,投喂量不可低于投饵量的50%,为中华绒螯蟹提供丰富的蛋白质来源。此过程要注意观察亲蟹的摄食情况,酌情增减投饲量,投饲量一般为其体重的6%~7%。
31.经过上述方法,在高温季节(气温》35℃)时中华绒螯蟹存活率可提高至88.89%。

技术特征:


1.一种提高高温期中华绒螯蟹养殖成活率的方法,包括:(1)选择具有进排水设施的室外池塘或室内水池作为养殖场所;(2)养殖池水体温度控制在25℃以下,透明度为50~60cm,溶氧量>7mg/l,ph为7~7.5,保持水体新鲜、调控水质并补充水体营养;其中,所述溶氧量通过增氧设备控制;所述补充水体营养指通过添加钙镁肥料补充水体中的钙、镁含量;(3)采用以动物性饵料为主、膨化下沉型促消化颗粒饲料为辅的投喂策略,动物性饵料投喂量不低于投饵总量的50%,投饵总量为中华绒螯蟹亲蟹体重的6%~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养殖场所的深度为1.5~2.0米,养殖密度为1~3只/m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室外池塘采用黑遮阳膜或光伏板在池塘正上方处设遮阴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室外池塘作为养殖场所,在高温天的三个时间段10:00、14:00、18:00,在池塘的四角和中心点各人工投放冰块以降低池塘水温;室内水池作为养殖场所,安装制冷机,人工调节水池的水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增氧设备为氧气泵和波轮增氧机。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利用微生物制剂调控水质,所述微生物制剂为枯草芽孢杆菌和em菌生物制剂。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钙镁肥料为石灰粉和硫酸镁。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动物性饵料为小鱼、小虾或蛤蜊。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高温期中华绒螯蟹养殖成活率的方法,包括:选择具有进排水设施的室外池塘或室内水池作为养殖场所;通过机器调节或物理遮阳的方法降低水体温度;保持水体新鲜、调控水质并补充水体营养;采用以动物性饵料为主、膨化下沉型促消化颗粒饲料为辅的投喂策略。本发明通过合理控温、提升水体质量、补充水体营养、加强饵料投喂等方式提出了一种高温期中华绒螯蟹的养殖方式,完善水体质量和营养指标,增强中华绒螯蟹自身体质,从而提高高温期的中华绒螯蟹养殖存活率。期的中华绒螯蟹养殖存活率。


技术研发人员:

冯广朋 沈晨晨 黄晓荣 宋超 耿智 王思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2022.11.11

技术公布日:

2023/1/3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3:40: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5272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水体   中华   所述   池塘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