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调整的清洁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护理床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调整的清洁护理床。


背景技术:



2.护理床一般都是动力床,分为电动或手动护理床,是根据病人的卧床生活习性和需要,而设计的带有家属可以陪护,具有多项护理功能和操作按钮,使用绝缘安全的床;如体重监测、起背就餐、定时翻身报警、预防褥疮、负压吸尿尿床报警、移动运输、休息、康复(被动运动、站立)、输液给药、相关提示等功能,能够预防病员坠床;康复护理床可单独使用,也可与或康复设备配套使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市场上又开发了语音操作和眼睛操作的电动护理床,可方便盲人和残疾人的精神和生活。
3.另外,各大医院现有使用的医护病床大多数是手动护理床,其该种手动护理床的结构通常大多数是由底框和设置在底框上的床板组成,其中床板是由背板、腰板和腿板等部件构成,底框上一般还设置有侧护栏及其锁定机构,床板上的背板升降通常都是通过手动转动把手驱动丝杆来驱动背板升降;由此可见,手动护理床并不利于应用在行动不便的患者身上,而且使用该种护理床必须配备护理人员进行照料,并不能够让患者进行自理,如此就增大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4.在医院及家庭的护理设施中,下肢行动不便而长期卧床的老人或病人通常会使用到护理床,由于病患行动不便且生活不能自理,排便只能在护理床上进行,容易污染床褥,清理不及时也会影响病患的舒适度;目前,市场上针对与行动不便的患者所配用的护理病床,其仍然还采用便盘来承接的方式将患者排出的粪便进行承装处理,并没有完全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同时,在护理人员在日常处理患者的大小便过程中,有时因便盘没有对准患者的排便出口,或者又因为患者自身排便不便的缺陷,粪便会沾到床褥上和溅到护理人员身上,极大影响了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和增加护理人员清洁的工作量。
5.因此,如何使得行动不便的患者在护理床上进行自助或他助排便是目前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调整的清洁护理床,能够该护理床能够自动化地调整患者的身体,使得患者在护理床上能够自助或他助地进行排便,并且无需将行动不便的患者搬离病床才能排便,并且能够在排便之后将粪便存储在马桶内,使得粪便隔离开护理床,防止气味散开,同时大大提升护理床的功能和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主要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调整的清洁护理床,包括:
8.清洁马桶,护理床架和推动机构;该护理床架包括有排便固定部、脚踏摆放部和脊背支撑部;其中,该清洁马桶设置在该排便固定部的底部,且该清洁马桶的桶口对应该排便
固定部的中心;该排便固定部设置有侧护平面,该脚踏摆放部上设有脚踏平面,该脊背支撑部上设有靠背平面;其中,该侧护平面分别位于该排便固定部的两侧,且该推动机构分别控制该侧护平面的倾斜角度、该脚踏平面的倾斜角度和该靠背平面的倾斜角度。
9.优选地,该护理床架包括有固定横梁和纵向轴,该固定横梁分别固定在该排便固定部的两端,该纵向轴分别固定在该排便固定部的两侧,且该固定横梁靠该排便固定部的一侧设有滑槽,另一侧设置有铰接件;其中,该滑槽的轴线与该固定横梁的轴线平行,该纵向轴的轴线与该固定横梁的轴线垂直。
10.优选地,该脊背支撑部上设有脊背结构,该脊背结构包括有调整框架和固定框架,该调整框架固定在该固定框架上,且该固定框架的一边与该铰接件铰接,由该推动机构控制该固定框架的转动,且该靠背平面位于该调整框架上。
11.优选地,该排便固定部的两侧设有调整结构,该调整结构包括有第一转动架和第二转动架,其中该第一转动架的一侧与该第二转动架的一侧铰接,该第一转动架的另一侧与该纵向轴刚接,该第二转动架的另一侧悬挂在该滑槽内;其中,该推动机构控制该纵向轴的转动,该侧护平面位于该第二转动架上。
12.优选地,该脚踏摆放部设置有脚踏结构,该脚踏结构包括有第一连接架、第二连接架、踏板架和支撑轴,其中,该踏板架的底部设有至少两根立柱,该第一连接架的一侧与该固定横梁的铰接件铰接,该第一连接架的另一侧与该踏板架的顶部铰接,该第二连接架的一侧与该支撑轴刚接,该第二连接架的另一侧与该踏板架的立柱铰接;该推动机构控制该支撑轴的转动,该脚踏平面位于该踏板架上。
13.优选地,该推动机构包括有电动推杆和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包括有推动部和受力部,该推动部用于卡接待推动物件,该受力部与该电动推杆的推杆铰接,且该推动部的轴线与该受力部的轴线夹角在90
°‑
180
°
之间,该推杆的推动方向与该受力部的轴线不平行。
14.优选地,该排便固定部位于该脚踏摆放部与该脊背支撑部之间,且该排便固定部的长度均小于该脚踏摆放部的长度和该脊背支撑部的长度。
15.优选地,该固定框架由矩形方框和中轴支杆组成,该中轴支杆的轴线与该矩形方框的轴线重合,且与该固定横梁的轴线垂直;该调整框架上包括有至少四个侧滑方框,由该推动机构控制该侧滑方框的转动角度,且该侧滑方框的转动方向与该中轴支杆的轴线相切。
16.优选地,该调整框架包括有第一侧滑方框、第二侧滑方框、第三侧滑方框和第四侧滑方框,其中该第一侧滑方框的一侧和该第二侧滑方框的一侧分别与该中轴支杆两侧铰接,该第一侧滑方框的另一侧与该第三侧滑方框铰接,该第二侧滑方框的另一侧与该第四侧滑方框铰接,且该第一侧滑方框、该第二侧滑方框、该第三侧滑方框和该第四侧滑方框均由该推动机构推动控制。
17.优选地,该清洁马桶的桶口处设置有密封盖,该密封盖与该清洁马桶的桶口适配;其中,该密封盖的一端铰接在该清洁马桶上,由伺服电机控制该密封盖的转动角度,且该密封盖铰接在靠近该脚踏摆放部的一端,该密封盖为弧形,该密封盖的转动方向与该固定横梁的轴线相切。
18.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9.在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清洁马桶和护理床架,并将护理床架划分为排便固定部、脚
踏摆放部和脊背支撑部,并在该排便固定部的底部设置清洁马桶,将清洁马桶的桶口对应所述排便固定部的中心;当行动不便的患者需要进行排便时,通过自身或者他人将患者的臀部挪移到护理床架的排便固定部上,然后通过分别通过推动机构将脚踏摆放部的脚踏平面进行下降,让患者的下半身踏放在脚踏平面上,接着通过推动机构将脊背支撑部上的靠背平面推起,让患者的上本身依靠在靠背平面上,通过推动机构将排便固定部上两侧的侧护平面推开,使其中部能够露出一个用于排便的通孔,同时通过侧护平面将患者的臀部限定在所述排便固定部内,并将让患者的臀部对齐该通孔,以及将该通孔与该清洁马桶的桶口进行对应,让患者排出的粪便准确地落入到清洁马桶内,通过清洁马桶对患者粪便进行处理和清理,最后通过控制推动机构进行复原,将脚踏平面、侧护平面和靠背平面变成一个完整能够让患者躺平的平面,让行动不便的患者重新复原躺在该护理床上,以便于患者能够继续休息和养护;该护理床能够自动化地调整患者的身体,使得患者在护理床上能够自助或他助地进行排便,并且无需将行动不便的患者搬离病床才能排便,并且能够在排便之后将粪便存储在马桶内,使得粪便隔离开护理床,防止气味散开,同时大大提升护理床的功能和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20.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
附图说明
21.通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2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清洁护理床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清洁护理床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24.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脚踏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脊背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6.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推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7.图中:清洁马桶-10,密封盖-11;护理床架-20,排便固定部-21,脚踏摆放部-22,脊背支撑部-23,固定横梁-24,滑槽-241,铰接件-242,纵向轴-25;推动机构-30,电动推杆-31,连接结构-32,推动部-321,受力部-322,推杆-33;脊背结构-40,调整框架-41,固定框架-42,矩形方框-421,中轴支杆-422,第一侧滑方框-411,第二侧滑方框-412,第三侧滑方框-413,第四侧滑方框-414;调整结构-50,第一转动架-51,第二转动架-52;脚踏结构-60,第一连接架-61、第二连接架-62、踏板架-63,支撑轴-64,立柱-65;侧护平面-a,脚踏平面-b,靠背平面-c。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技术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技术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29.在本技术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30.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厚度”、“上”、“下”、“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3.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调整的清洁护理床,能够该护理床能够自动化地调整患者的身体,使得患者在护理床上能够自助或他助地进行排便,并且无需将行动不便的患者搬离病床才能排便,并且能够在排便之后将粪便存储在马桶内,使得粪便隔离开护理床,防止气味散开,同时大大提升护理床的功能和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34.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3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清洁护理床的结构示意图;
3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清洁护理床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37.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脚踏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38.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脊背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39.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推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40.参见图1至图5,该自动调整的清洁护理床,包括:
41.清洁马桶10,护理床架20和推动机构30;所述护理床架20包括有排便固定部21、脚踏摆放部22和脊背支撑部23;其中,所述清洁马桶10设置在所述排便固定部21的底部,且所述清洁马桶10的桶口11对应所述排便固定部21的中心;所述排便固定部21设置有侧护平面a,所述脚踏摆放部22上设有脚踏平面b,所述脊背支撑部23上设有靠背平面c;其中,所述侧护平面a分别位于所述排便固定部21的两侧,且所述推动机构30分别控制所述侧护平面a的倾斜角度、所述脚踏平面b的倾斜角度和所述靠背平面c的倾斜角度。
42.具体地,所述护理床架20包括有固定横梁24和纵向轴25,所述固定横梁24分别固定在所述排便固定部21的两端,所述纵向轴25分别固定在所述排便固定部21的两侧,且所述固定横梁24靠所述排便固定部21的一侧设有滑槽241,另一侧设置有铰接件242;其中,所述滑槽241的轴线与所述固定横梁24的轴线平行,所述纵向轴25的轴线与所述固定横梁24的轴线垂直。
43.具体地,所述脊背支撑部23上设有脊背结构40,所述脊背结构40包括有调整框架
41和固定框架42,所述调整框架41固定在所述固定框架42上,且所述固定框架42的一边与所述铰接件242铰接,由所述推动机构30控制所述固定框架42的转动,且所述靠背平面c位于所述调整框架41上。
44.具体地,所述排便固定部21的两侧设有调整结构50,所述调整结构50包括有第一转动架51和第二转动架52,其中所述第一转动架51的一侧与所述第二转动架52的一侧铰接,所述第一转动架51的另一侧与所述纵向轴25刚接,所述第二转动架52的另一侧悬挂在所述滑槽241内;其中,所述推动机构30控制所述纵向轴25的转动,所述侧护平面a位于所述第二转动架52上。
45.具体地,所述脚踏摆放部22设置有脚踏结构60,所述脚踏结构60包括有第一连接架61、第二连接架62、踏板架63和支撑轴64,其中,所述踏板架63的底部设有至少两根立柱65,所述第一连接架61的一侧与所述固定横梁24的铰接件242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架61的另一侧与所述踏板架62的顶部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架62的一侧与所述支撑轴64刚接,所述第二连接架62的另一侧与所述踏板架63的立柱65铰接;所述推动机构30控制所述支撑轴64的转动,所述脚踏平面c位于所述踏板架63上。
46.具体地,所述推动机构30包括有电动推杆31和连接结构32,所述连接结构32包括有推动部321和受力部322,所述推动部321用于卡接待推动物件,所述受力部322与所述电动推杆31的推杆33铰接,且所述推动部321的轴线与所述受力部322的轴线夹角在90
°‑
180
°
之间,所述推杆33的推动方向与所述受力部322的轴线不平行。
47.具体地,所述排便固定部21位于所述脚踏摆放部22与所述脊背支撑部23之间,且所述排便固定部21的长度均小于所述脚踏摆放部22的长度和所述脊背支撑部23的长度。
48.具体地,所述固定框架42由矩形方框421和中轴支杆422组成,所述中轴支杆422的轴线与所述矩形方框421的轴线重合,且与所述固定横梁41的轴线垂直;所述调整框架41上设置有四个侧滑方框,由所述推动机构30控制所述侧滑方框的转动角度,且所述侧滑方框的转动方向与所述中轴支杆422的轴线相切。
49.具体地,所述调整框架41包括有第一侧滑方框411、第二侧滑方框412、第三侧滑方框413和第四侧滑方框414,其中所述第一侧滑方框411的一侧和所述第二侧滑方框412的一侧分别与所述中轴支杆422两侧铰接,所述第一侧滑方框411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三侧滑方框413铰接,所述第二侧滑方框412的另一侧与所述第四侧滑方框414铰接,且所述第一侧滑方框411、所述第二侧滑方框412、所述第三侧滑方框413和所述第四侧滑方框414均由所述推动机构30推动控制。
50.具体地,所述清洁马桶10的桶口处设置有密封盖11,所述密封盖11与所述清洁马桶10的桶口适配;其中,所述密封盖11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清洁马桶10上,由伺服电机控制所述密封盖的转动角度,且所述密封盖11铰接在靠近所述脚踏摆放部22的一端,所述密封盖11为弧形,所述密封盖11的转动方向与所述固定横梁24的轴线相切。
51.实施例一
52.在本实施例中,为便于下肢行动不便而长期卧床的老人或病人能够在护理床上实现自助或他助排便;本例通过设置清洁马桶和护理床架,并将护理床架划分为排便固定部、脚踏摆放部和脊背支撑部,并在该排便固定部的底部设置清洁马桶,将清洁马桶的桶口对应所述排便固定部的中心;当行动不便的患者需要进行排便时,通过自身或者他人将患者
的臀部挪移到护理床架的排便固定部上,然后通过分别通过推动机构将脚踏摆放部的脚踏平面进行倾斜下降,让患者的下半身踏放在脚踏平面上,接着通过推动机构将脊背支撑部上的靠背平面推起,让患者的上本身依靠在靠背平面上,通过推动机构将排便固定部上两侧的侧护平面推开,使其中部能够露出一个用于排便的通孔,同时通过侧护平面将患者的臀部限定在所述排便固定部内,并将让患者的臀部对齐该通孔,以及将该通孔与该清洁马桶的桶口进行对应,让患者排出的粪便准确地落入到清洁马桶内,通过清洁马桶对患者粪便进行处理和对患者的屁股进行风干,最后通过控制推动机构进行复原,将脚踏平面、侧护平面和靠背平面变成一个完整能够让患者躺平的平面,让行动不便的患者重新复原躺在该护理床上,以便于患者能够继续休息和养护,具体地:
53.该护理床能够自动化地调整患者的身体,使得患者在护理床上能够自助或他助地进行排便,并且无需将行动不便的患者搬离病床才能排便,并且能够在排便之后将粪便存储在马桶内,使得粪便隔离开护理床,防止气味散开,同时大大提升护理床的功能和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例如:
54.通过在护理床的排便固定部上设置出带有倾斜角度的侧护平面,通过控制脊背支撑部上的靠背平面进行抬升倾斜,通过两侧侧护平面和靠背平面的作用下,最终使得排便固定部上形成一个漏斗形的通孔,使病人滑向预留的大小便通孔,到达自动对位排便的功能;同时排便固定部设置一个马桶,通过马桶对粪便进行吸收,同时为了增加清洗的功能,还可以在马桶内设置一个可自动冲水、清洗和烘干的智能马桶喷嘴,通过该智能马桶喷嘴贴合病人的屁股,对齐进行清洗和风干;其中,所述智能马桶喷嘴是同时具有风干和清洗功能的,该智能马桶喷嘴是一种现有的技术,在很多的智能马桶上均有应用,该智能马桶喷嘴的具体结构可参考专利公开号为cn114075840a、cn208309732u和cn208275612u等文件,智能马桶喷嘴作为现有技术,能够智能化地对患者的屁屁进行清洗,再通过切换其内部的电磁阀,转换为风干模式,对瘫痪患者进行风干,防止细菌残留在屁股上;其中,本例中所应用的智能马桶喷头的应用方法,在专利文件cn103088891b中也有提及,而行其结构的特点与公开文件cn103088891b的喷嘴结构相同。
55.实施例二
56.在本实施例中,为具体化实施上述的技术方案,以及解决实施该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技术问题,本例对此作出进一步的描述和实施方式;具体地,为实现安装和固定上述提到侧护平面、靠背平面和脚踏平面,使得该护理床的结构能够有提供动力的支点,本例通过在所述护理床架上设置由于固定横梁和纵向轴,其中将所述固定横梁分别固定在所述排便固定部的两端,所述纵向轴分别固定在所述排便固定部的两侧,使得固定横梁和纵向轴能够组成一个框架,为变动护理床结构提供一个受力的支点;而且为了便于变动能够顺利,同时便于结构之间的连接,本例还在所述固定横梁靠所述排便固定部的一侧设有滑槽,在其另一侧设置有铰接件,通过将所述滑槽的轴线与所述固定横梁的轴线设置成平行状态,将所述纵向轴的轴线设置成与所述固定横梁的轴线垂直,实现固定结构之间的特点,从而为变动护理床提供技术上的支持,例如:
57.通过在所述脊背支撑部上设置脊背结构,将所述脊背结构由调整框架和固定框架等部件组成,通过将所述调整框架固定在所述固定框架上,并将所述固定框架的一边与所述铰接件进行铰接,实现转动,再通过所述推动机构推动固定框架,实现自动化,即通过所
述推动机构控制所述固定框架的转动,而且所述靠背平面就是位于所述调整框架上的,从而实现对患者背部的调节。
58.具体地,通过在所述排便固定部的两侧设置调整结构,通过该调整结构实现对患者进行位置的调整,从而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本例通过将所述调整结构设置成由第一转动架和第二转动架组成,同时将所述第一转动架的一侧与所述第二转动架的一侧进行铰接,并将所述第一转动架的另一侧与所述纵向轴进行刚接,同时将所述第二转动架的另一侧悬挂在所述固定横梁的滑槽内,实现固定整个调整结构的同时,还能够通过所述推动机构推动所述纵向轴,从而实现对整个调整结构进行控制,改变纵向轴的转动方向;最后,将所述侧护平面固定在所述第二转动架上,从而实现对侧护平面的倾斜角度进行控制。
59.应当说明的是,本例在所述脚踏摆放部上也是如此设置的,具体地是通过在护理床架的脚踏摆放部上设置脚踏结构,将所述脚踏结构划分成由第一连接架、第二连接架、踏板架和支撑轴组成的结构;并在所述踏板架的底部设置四根立柱,使得整个脚踏架看起来像是个椅子;接着通过将所述第一连接架的一侧与所述固定横梁的铰接件进行铰接,降所述连接架的另一侧与所述踏板架的顶部进行铰接和将所述第二连接架的一侧与所述支撑轴进行刚接,以及将所述第二连接架的另一侧与所述踏板架的立柱进行铰接,即实现了固定结构之间的连接关系,从而实现了结构之间能够实现联动,并通过所述推动机构推动所述支撑轴进行转动,通过推动机构推动支撑轴,使得整体的结构之间的受力平行发生改变,从而改变结构的形状,能够让患者将脚放置在脚踏结构上;其中,上述提到的脚踏平面就是固定在所述踏板架上的,因此,通过设置该结构,能够实现对整个结构的进行调整,而且推动机构是整个结构提供动力的来源,是实现自动化调整的关键点。
60.还应当说明的是,上述所采用到的推动机构是由电动推杆和连接结构等组件组成的,其中,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有推动部和受力部,将所述推动部用于卡接固定待推动物件(例如,与上述提到的脊背结构、调整结构和脚踏结构进行刚接),通过将所述受力部与所述电动推杆的推杆进行铰接,并且将所述推动部的轴线与所述受力部的轴线夹角控制在90
°‑
180
°
之间,通过电机推动推动所述受力部,从而通过所述推动部转动待推动物件,进而实现对待推动物件的转动;具体地,需要将所述推杆的推动方向与所述受力部的轴线设置成相互不平行的结构关系,才能实现采用电动推动将物件进行转动的效果,即通过采用电动推杆达到电机的作用,是需要对结构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限制才能实现的。
61.实施例三
62.在本实施例中,为方便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应用,提高护理床使用的效果,以及为了便于患者和护理人员使用,本例对上述的技术方案做出了进一步的限定,以提高该护理床的实用性;具体地,为了便于患者在卧床过程中的排便方便,本例将所述排便固定部设置在所述脚踏摆放部与所述脊背支撑部之间,并将所述排便固定部的长度设置成均小于所述脚踏摆放部的长度和所述脊背支撑部的长度,使得整个护理床能够更好地适应人体的结构特点,让患者能够有很好的体验。
63.另外,为了进一步对脊背结构进行调整,使得靠背平面能够进一步进行收缩和调整,以限定患者(瘫痪患者)在排便时上半身的位置,防止其发生侧移,摔倒在护理床外;因此,本例将所述固定框架拆分成矩形方框和中轴支杆两部分,并将所述中轴支杆的轴线与
所述矩形方框的轴线重合,同时使其与所述固定横梁的轴线进行垂直,以保证在调整过程中,能够保证人体的转动是与其他结构部件的调整是同步联动的;具体地,通过在所述调整框架上设置四个侧滑方框,并均由所述推动机构控制所述侧滑方框的转动角度,使得所述侧滑方框的转动方向与所述中轴支杆的轴线是相切的。
64.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提到的调整框架分别包括有第一侧滑方框、第二侧滑方框、第三侧滑方框和第四侧滑方框,其中本例将所述第一侧滑方框的一侧和所述第二侧滑方框的一侧分别与所述中轴支杆两侧进行铰接,使得第二侧滑方框和第一侧滑方框是以中轴支杆为轴心进行转动的;具体地,为了扩大调整范围,本例还将所述第一侧滑方框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三侧滑方框进行铰接,将所述第二侧滑方框的另一侧与所述第四侧滑方框进行铰接;而且上述提到的所述第一侧滑方框、所述第二侧滑方框、所述第三侧滑方框和所述第四侧滑方框均由所述推动机构来进行推动转动和控制转动角度。
65.另外,为防止患者马桶气味的扩散,降低环境的舒适度,本例还在所述清洁马桶的桶口处设置密封盖,通过将所述密封盖设置成与所述清洁马桶的桶口适配的形状;并将所述密封盖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清洁马桶上,通过将伺服电机的转轴设置在铰接处,由伺服电机控制所述密封盖的转动角度实现角度的调整;同时,为防止患者排便时的尿液溅到出马桶外,本例还将所述密封盖铰接在靠近所述脚踏摆放部的一端,将所述密封盖为弧形,以便于引流尿液排回到马桶内,提高清洁度;其中,为保证结构的之间的一体性,本例中所述密封盖的转动方向是与所述固定横梁的轴线相切的。
66.上文中已经参考附图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方案。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技术所必须的。另外,可以理解,本技术实施例方法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本技术实施例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67.以上已经描述了本技术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调整的清洁护理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洁马桶,护理床架和推动机构;所述护理床架包括有排便固定部、脚踏摆放部和脊背支撑部;其中,所述清洁马桶设置在所述排便固定部的底部,且所述清洁马桶的桶口对应所述排便固定部的中心;所述排便固定部设置有侧护平面,所述脚踏摆放部上设有脚踏平面,所述脊背支撑部上设有靠背平面;其中,所述侧护平面分别位于所述排便固定部的两侧,且所述推动机构分别控制所述侧护平面的倾斜角度、所述脚踏平面的倾斜角度和所述靠背平面的倾斜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调整的清洁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理床架包括有固定横梁和纵向轴,所述固定横梁分别固定在所述排便固定部的两端,所述纵向轴分别固定在所述排便固定部的两侧,且所述固定横梁靠所述排便固定部的一侧设有滑槽,另一侧设置有铰接件;其中,所述滑槽的轴线与所述固定横梁的轴线平行,所述纵向轴的轴线与所述固定横梁的轴线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调整的清洁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脊背支撑部上设有脊背结构,所述脊背结构包括有调整框架和固定框架,所述调整框架固定在所述固定框架上,且所述固定框架的一边与所述铰接件铰接,由所述推动机构控制所述固定框架的转动,且所述靠背平面位于所述调整框架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调整的清洁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排便固定部的两侧设有调整结构,所述调整结构包括有第一转动架和第二转动架,其中所述第一转动架的一侧与所述第二转动架的一侧铰接,所述第一转动架的另一侧与所述纵向轴刚接,所述第二转动架的另一侧悬挂在所述滑槽内;其中,所述推动机构控制所述纵向轴的转动,所述侧护平面位于所述第二转动架上。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调整的清洁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摆放部设置有脚踏结构,所述脚踏结构包括有第一连接架、第二连接架、踏板架和支撑轴,其中,所述踏板架的底部设有至少两根立柱,所述第一连接架的一侧与所述固定横梁的铰接件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架的另一侧与所述踏板架的顶部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架的一侧与所述支撑轴刚接,所述第二连接架的另一侧与所述踏板架的立柱铰接;所述推动机构控制所述支撑轴的转动,所述脚踏平面位于所述踏板架上。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调整的清洁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包括有电动推杆和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有推动部和受力部,所述推动部用于卡接待推动物件,所述受力部与所述电动推杆的推杆铰接,且所述推动部的轴线与所述受力部的轴线夹角在90
°‑
180
°
之间,所述推杆的推动方向与所述受力部的轴线不平行。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调整的清洁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排便固定部位于所述脚踏摆放部与所述脊背支撑部之间,且所述排便固定部的长度均小于所述脚踏摆放部的长度和所述脊背支撑部的长度。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调整的清洁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架由矩形方框和中轴支杆组成,所述中轴支杆的轴线与所述矩形方框的轴线重合,且与所述固定横梁的轴线垂直;所述调整框架上包括有至少四个侧滑方框,由所述推动机构控制所述侧滑方框的转动角度,且所述侧滑方框的转动方向与所述中轴支杆的轴线相切。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自动调整的清洁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框架包括
有第一侧滑方框、第二侧滑方框、第三侧滑方框和第四侧滑方框,其中所述第一侧滑方框的一侧和所述第二侧滑方框的一侧分别与所述中轴支杆两侧铰接,所述第一侧滑方框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三侧滑方框铰接,所述第二侧滑方框的另一侧与所述第四侧滑方框铰接,且所述第一侧滑方框、所述第二侧滑方框、所述第三侧滑方框和所述第四侧滑方框均由所述推动机构推动控制。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调整的清洁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马桶的桶口处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与所述清洁马桶的桶口适配;其中,所述密封盖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清洁马桶上,由伺服电机控制所述密封盖的转动角度,且所述密封盖铰接在靠近所述脚踏摆放部的一端,所述密封盖为弧形,所述密封盖的转动方向与所述固定横梁的轴线相切。

技术总结


本申请是关于一种自动调整的清洁护理床,包括:清洁马桶,护理床架和推动机构;该护理床架包括有排便固定部、脚踏摆放部和脊背支撑部;其中,该清洁马桶设置在该排便固定部的底部,且该清洁马桶的桶口对应该排便固定部的中心;该排便固定部设置有侧护平面,该脚踏摆放部上设有脚踏平面,该脊背支撑部上设有靠背平面;其中,该侧护平面分别位于该排便固定部的两侧,且该推动机构分别控制该侧护平面的倾斜角度、该脚踏平面的倾斜角度和该靠背平面的倾斜角度。本申请提供的方案能够自动化地调整患者的身体,使得患者在护理床上能够自助或他助地进行排便,并且无需将行动不便的患者搬离病床才能排便,并且能够在排便之后将粪便存储在马桶内。马桶内。马桶内。


技术研发人员:

傅林水 胡焱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中山瀚启医疗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0.19

技术公布日:

2022/12/30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21:25: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5114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轴线   结构   平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