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二级公路改建工程项目安全性评价报告(初步设计阶段)

某⼆级公路改建⼯程项⽬安全性评价报告(初步设计阶段)
XX⼆级公路改建⼯程
初步设计阶段
安全性评价报告
XXXXXXXX设计院
⼆○⼀九年六⽉
XX⼆级公路改建⼯程
初步设计阶段
安全性评价报告
单位负责⼈:
技术负责⼈:
项⽬负责⼈:
主要参加⼈员:
评价单位:XXXX
资质证书编号:XXXX
编制⽇期:⼆〇⼀九年六⽉
⽬录
第⼀章概述 (1)
1.1评价⽬的和意义 (1)
1.2⼯作依据 (1)
1.3评价内容及⽅法 (2)
1.3.1 评价内容 (2)
1.3.2 评价⽅法 (2)
1.4评价的⼯作过程 (3)
第⼆章建设项⽬概况 (4)
2.1⼯程概况 (4)
2.2建设条件 (5)
2.2.1地形地貌 (5)
2.2.2⼯程地质、地震 (5)
2.2.3⽔⽂和⽓象 (5)
第三章总体评价 (6)
3.1技术标准的选⽤及评价结论 (6)
3.2运⾏速度协调性评价 (8)
3.2.1运⾏速度预测⽅法 (8)
3.2.2运⾏速度评价指标及标准 (10)
3.2.3 相邻路段运⾏速度协调性评价 (11)
第四章⽐选⽅案评价 (13)
第五章路线评价 (14)
5.1公路平⾯评价 (14)
5.1.1长直线路段 (14)
5.1.2 短直线路段 (14)
5.1.3平曲线半径 (15)
5.1.4平曲线及回旋线最⼩长度 (16)
5.2视距 (18)
5.3纵断⾯ (20)
5.3.1 坡长 (20)
5.3.2连续上(下)坡路段 (20)
5.5.3竖曲线长度 (21)
5.3.4竖曲线半径 (21)
5.3.5最⼩坡度 (22)
5.4横断⾯ (22)
第六章路侧评价 (24)
第七章桥梁评价 (26)
7.1桥梁引线及桥梁路段线形设计安全评价 (26) 7.2桥梁横断⾯评价 (26)
第⼋章交叉评价 (28)
8.1平⾯交叉设置概况 (28)
8.2交叉间距评价 (28)
8.3交叉形式评价 (28)
8.4交叉⼝速度控制和交通管理措施评价 (29)
8.5交叉通视三⾓区评价 (29)
第九章安全设施及沿线设施评价 (31)
9.1设计原则、设置类型与主体⼯程适应性评价 (31)第⼗章评价结论与建议 (32)
10.1总体评价结论 (32)
10.1.1技术标准选⽤评价结论及建议 (32)
10.1.2运⾏速度协调性评价结论及建议 (33)
10.2⽐选⽅案评价结论及建议 (34)
10.3路线评价结论及建议 (34)
10.3.1公路平⾯评价结论及建议 (34)
10.3.2视距评价结论及建议 (36)
10.3.3纵断⾯评价结论及建议 (36)
10.3.4横断⾯评价结论及建议 (37)
10.4路侧评价结论及建议 (37)
10.5桥梁评价结论及建议 (38)
10.5.1 桥梁引线及桥梁路段线形设计安全评价结论与建议 (38)
10.5.2 桥梁横断⾯评价结论与建议 (38)
10.6交叉评价结论及建议 (38)
10.6.1交叉间距评价结论与建议 (38)
10.6.2交叉形式评价结论与建议 (39)
10.6.3交叉⼝速度控制和交通管理措施评价结论与建议 (39)
10.6.4交叉通视三⾓区评价结论与建议 (40)
10.7安全设施及沿线设施评价 (40)
附件:运⾏速度计算表 (41)
第⼀章概述
1.1 评价⽬的和意义
从公路使⽤者的⾓度,按照评价程序,采⽤定性和定量的⽅法,对道路、交通及其环境条件,进⾏全⾯的交通安全性评价。在原各设计阶段安全分析的基础上,全⾯系统的校核、复查、评价各项技术的安全性,以期发现线形、⼏何设计要素、路基路⾯、桥梁、交叉、交通⼯程设施中可能存在的各类安全隐患。根据发现的道路及交通设施可能存在的缺陷,提出确实可⾏的交通安全保障技术和管理措施,为优化设计及今后的运营管理打下基础,提⾼交通安全⽔平。同时,以本项⽬为依托,采⽤理论分析和调查、计算机仿真研究⽅法,对本项⽬典型的安全问题进⾏较为系统的研究,为XX省普通公路建设和安全提供技术保障。
⽬前本项⽬处于初步设计阶段,能确保全⾯实施安全评价的各项⼯作,以达到辅助设计⽅案,为优化设计⽅案提供依据的⽬的,最⼤限度地发挥安全性评价的作⽤。通过评价提⾼项⽬的设计质量,为项⽬下阶段的施⼯图设计⼯作提供参考。
1.2⼯作依据
《XX⼆级公路改建⼯程》初步设计图纸;
《公路⼯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公路项⽬安全性评价规范》(JTG B05-2015);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17);
《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JTG D82-2009);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18);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18);
《公路桥涵设计通⽤规范》(JTG D60-2015);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件。
1.3评价内容及⽅法
1.3.1 评价内容
根据《公路项⽬安全性评价规范》(JTG B05-2015)提出的初步设计设计阶段评价内容,结合本项⽬实际,从运⾏安全⾓度出发,检查路线平纵横设计的协调性,路侧安全净区合理性;审查桥梁线形协调、视距保证等,并对全线的附属设施、安全设
施等的设置位置与规模、选型的合理性进⾏安全性检查。
总体评价:项⽬特点对交通安全的影响评价、设计指标评价、上⼀阶段批复意见执⾏情况评价等。
⽐选⽅案评价:评价各⽐选⽅案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设计要素评价:运⾏速度协调性评价、路线评价(平⾯、纵断⾯、横断⾯、视距等)、路侧安全评价(路侧安全净宽区和路侧危险程度分析等)、桥梁涵洞评价(桥梁引线及横断⾯等)、平⾯交叉评价(平交⼝的位置及间距、交叉形式、管理措施及通视三⾓区等)、交通⼯程及沿线设施评价(标志、标线、护栏、视线诱导标及防眩设施等)。
1.3.2 评价⽅法
我国公路设计是依据现⾏的国家标准和有关技术规范进⾏的,本项⽬采⽤运⾏速度法,运⾏速度法是对现⾏设计⽅法的发展和完善。通过测算设计路段上的运⾏速度,评价和分析路段上速度分布的连续性和协调性,达到动态检验与评价设计路线的各项技术指标的⽬的,其结果是⼒求保证设计线形、公路⾏驶环境的连续和协调。
运⾏速度是指在特定路段上,在天⽓良好、路⾯⼲净⽽潮湿、在⾃由流状态下,85%的驾驶员⾏车不会超过的⾏驶速度,简称V85。运⾏速度V85 是通过在典型公路上⾏驶车辆的实际⾏驶速度观测,经统计、分析、总结其数据分布,最终得到第85 位的速度值,并回归出运⾏速度相应的测算模型。
运⾏速度反映驾驶员⼼理、视觉和驾驶⾏为的实时变化,并综合汽车性能特征和所处线形⼏何设计等因素,动态地、实时检测和效验公路特征指标与驾驶⾏为的协调性和⼀致性,有效更正公路设计中设计速度带来的驾驶特性与公路特征不匹配的状况,该⽅法科学合理、⼤⼤增强了设计路线的⾏车安全性。
同时,以车辆的运⾏速度作为线形设计基础检测指标,将有效地保证路线相邻线形的连续均衡、避免出现速度突变点。实现⾏驶速度与所有相关设计要素的合理搭配,从⽽消除安全隐患。
1.4评价的⼯作过程
接到任务后,⽴即组建了本项⽬的安全性评价⼩组,并收集了初步设计⽂件等相关资料,召开⼯作会议,确定评价⽬的和内容,制定评价⼤纲,结合项⽬⼯程特点,进⾏研究评价分析,依据标准规范、参考国内外研究成果,对重点问题进⾏具体的评价⼯作,最终给出评价结论、提出改善措施及建议,并提交安全评价报告。
第⼆章建设项⽬概况
2.1 ⼯程概况
XX⼆级公路改建⼯程是XX省2020年普通公路维修改造⼯程计划建设项⽬之⼀。XX线原为县道XX线三级公路,设计速度为40km/h。随着沿线经济的快速发展,现有道路的使⽤条件已经不能满⾜区域快速发展的需求,为改善区域交通通⾏条件,促进区域合作,加⼤基础设施建设,在这样的背景下,决定启动本次XX⼆级公路改建⼯程。
按省公路规划本次提级改造为⼆级公路。原路路⾯宽度为7 ⽶,本次对原路进⾏改建,新建路⾯宽8.5⽶(其中XX段路⾯宽12⽶)。项⽬起点位于XX,终点位于XX,均与原路线顺接,纵段与原路平齐,路线全长30.972公⾥。项⽬分为两段:第⼀段:XX⾄XX段K13+726-K24+950(旧路病害严重,路⾯结构强化处理),第⼆段:XX⾄XX段K24+950-K44+698.03(旧路加宽补强)。
2.2 建设条件
2.2.1地形地貌
项⽬位于冲积平原,地形平缓,以旱⽥为主。总的地势北⾼南低,东⾼西低,海拨⾼度在28⽶到44⽶之间。在全国⾃然区划图中属Ⅱ2a区。
2.⼯程地质、地震
3.⽔⽂和⽓象
2.2.2⼯程地质、地震
本项⽬全线⽆⼤的地质病害和严重的⼯程地质问题,历史上也⽆⼤的地震灾害记录,桥位区的⼯程地质条件基本良好。
上覆地层为辽河冲洪积形成的新⽣界第四系全新统及更新统松散沉积层。表层⼟质为素填⼟、粉质粘⼟或粉⼟,下层多为中砂、粗砂、砾砂等,局部沉积粉质粘⼟。
2.2.3⽔⽂和⽓象
路线所经过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陆性季风⽓候。全线最⼤冻⼟深为1.2m,最⼤积雪厚度为21cm~37cm,最⼤风速出现在每年的四⽉份。年降⽔量为600mm左右。地表⽔来源主要为⼤⽓降⽔和农业排灌。沿线局部经过的灌溉⽔线,其⽔量受农⽥作业灌溉控制。根据调查地表⽔和地下⽔对混凝⼟⽆分解性侵蚀作⽤。
第三章总体评价
3.1 技术标准的选⽤及评价结论
根据《公路项⽬安全性评价规范》(JTG B05-2015)的相关条⽂,结合《公路⼯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17)的相关要点,评价本项⽬主要设计指标选⽤情况。具体技术指标选⽤情况见表3-1(表格见下页)。
本项⽬对⼯程可⾏性研究批复中与交通安全相关意见的执⾏情况较好。
根据设计⽂件与标准、规范的⽐对分析,项⽬的整体技术指标基本满⾜现⾏规范的相关要求,为更好的保证本项⽬的交通安全,建议在下阶段施⼯图设计中,对以下段落技术指标进⾏必要的调整和优化:
(1)以下内容规范中程度⽤语为“应”,应按规范技术标准进⾏调整:
①对应设计速度为60km/h的路段,回旋线长度应进⾏适当调整,需设置超⾼路段的最⼩回旋线长度应满⾜超⾼过渡段长度需要且不应⼩于50m。
②对应设计速度为60km/h的路段,凸曲线半径应进⾏适当调整,其凸曲线最⼩半径不应⼩于1400m。
(2)以下内容规范中程度⽤语为“宜”,建议结合实际情况进⾏必要的优化: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1:34: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48637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评价   设计   速度   公路   结论   建议   桥梁   线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