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2021中国航天迎来大年,卫星应用深度融合

聚焦两会:
我国目前有12颗在轨运行的陆地遥感卫星,已经具备对我国陆地国土2米级分辨率季度、亚米级分辨率和高光谱年度有效覆盖约90%的观测能力。全国政协委员、自然资源部卫星遥感应用中心主任王权表示,现有的光学卫星数量不足,尤其是亚米级高分辨率卫星偏少、覆盖率不够高,应用系统建设相对滞后。他建议要进一步加强陆地卫星遥感观测体系建设,建立以公益遥感卫星为主体、商业遥感卫星为补充、共同组网协同观测的发展模式,以减少重复投资,同时进一步加大自然资源卫星遥感应用,构建自然资源“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遥感监测监管体系。
目前,数字中国建设正式列入我国“十四五”规划目标。全国政协常委、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李朋德表示,从精准农业到智慧农业,从数字矿山到智慧矿山,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从乡村振兴到数字乡村,全国的地理空间在数字化,各行各业在数字化,这极大地扩大了地理信息产业的空间。在新时代新阶段,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互动发展的新格局,地理信息产业必须加快转型发展,响应社会化新需求、拥抱大数据新技术、创新地理知识新服务,把我国的地理信息产业做强做大,做成数字经济的重要支柱和数字中国建设的有力支撑。
商业航天发展亟需国家指导性政策
自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以来,民间资本开始涌入航天领域,商业性质的航天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
究员吴季指出,看似发展迅速的商业航天企业,实际上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是部分初创企业融资开始出现困难,投资人投资信心下降;二是行业还是以政府需求为主,市场需求仍不明显;三是企业研制和生产环节的创新不够,大部分企业缺少自己的创新。
吴季建议,由国家牵头出台一个全面、完整地阐述商业航天政策的指导性文件,作为商业航天发展的政策指导大纲;在所有政府投入的航天任务中,容许民资的商业航天企业参与竞争;进一步开放国家任务获取的数据,激励民资商业航天应用企业探索新的卫星应用领域,扩大纯民用的卫星应用市场等。
“航天发射场布局需不断完善优化。”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工航天建设副董事长窦晓玉表示,商业发射属于市场行为,具有临时性强、灵活度高、变化性大等特点,现有发射场受政策影响以及管控,难以满足未来高密度、高频次、灵活度高的商业发射需求。
可以预见在五到十年内,卫星应用需求的爆发式增长将带来航天发射业务几何级的暴涨,急需补强国内发射场能力。窦晓玉建议国家发改委将商业卫星发射场列入国家“十四五”重大工程项目,有关单位可指导开展发射场立项、选址及建设方案论证工作。
共同推动卫星互联网建设
2020年,中国将卫星互联网作为“信息基础设施”纳入“新基建”范畴。各方企业积极参与,以卫星互联网
关键技术攻关与改变传统卫星制造模式,推动形成卫星快速设计制造一体化能力,服务国家卫星互联网“新基建”的建设需求。
卫星互联网领域需要国家层面加强顶层的规划和牵引,多维度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推动整个商业航天产业链的发展。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建议,将卫星互联网作为重点发
102021年第3期卫星应用
展的战略新兴产业纳入我国“十四五”发展规划,建议国家降低民营企业进入卫星互联网的门槛,进一步放开对民营企业应用商业卫星开展商业服务的行业准入限制。
全国政协委员、新华联集团董事局主席傅军在提案中明确建议将布局低轨星座网络列入国家财政重点计划,并发挥中国特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统一调配产业资源,由重点企业突破。加快低轨卫星通信网络建设既是为了抢占轨道和频段等“不可再生资源”,也是大力发展大通信产业、建设万物互联的空间基础设施的需要。
全国人大代表、农工党中央副主席杨震表示,未来6G时代的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是以地面网络为基础、以空间网络为延伸,覆盖太空、空中、陆地、海洋等自然空间,为天基、空基、陆基、海基和水下等各类用户活动提供信息保障的基础设施。6G时代卫星互联网将需要与地面移动通信网络充分融合,成
为一张统一的“网络”。他建议,加快我国卫星互联网发展规划,“十四五”期间实现低轨卫星全球覆盖的卫星互联组网,抢占频率和轨道资源,可以优先建立对全球电磁波频谱观察的低轨卫星网络。
包为民介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也在积极部署运载火箭、卫星的批量生产制造能力建设,为低轨卫星互联网蓬勃发展做好产能储备。按照计划,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鸿雁星座分为两期建设。一期预计在2022年建成并投入运营,系统由60颗核心骨干卫星组成,主要实现全球移动通信、物联网、导航增强、航空监视等功能;二期预计2025年完成建设,系统由数百颗宽带通信卫星组成,可实现全球任意地点的互联网接入。
弘扬航天精神,传播正能量
经过60多年的跨越发展,中国航天凝结形成了由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和探月精神组成的航天精神谱系。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党委书记、副院长赵小津表示,从新发展阶段来看,进入“十四五”,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全面开启,在全社会大力宣讲航天精神,将有力坚定全社会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决心信念。他建议,将航天精神宣讲纳入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体系,广泛搭建航天精神宣讲平台,依托已有成果、课程、队伍面向全社会开展宣讲活动,推进航天精神深入人心,将其打造成为各领域深入开展中国特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抓手和强力支
撑。
航天系统许多厂所都是“三线建设”时期的产物,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航天江南所属航天天马公司的姜涛表示,“让社会更多了解三线历史、感受‘三线精神’意义重大、使命光荣。”他建议,国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三线建设”所在地区做好“三线文化”遗址的保护和“三线精神”的宣传工作,及时系统收集和整理“三线建设”期间涌现出来的感人事迹,做好新形势下对伟大“三线精神”的宣传工作,同时对“三线”文化保护给予一定资金支持。
陈飚_综合报道
11
卫星应用
2021年第3期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1:31: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48579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航天   商业   精神   国家   发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