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两会学前教育相关提案梳理

2020年两会学前教育相关内容及浅析
一、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
1、发展托幼服务
原文:发展养老、托幼服务。
浅析: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幼儿教育一直都是家庭的刚需,尤其在“二孩”政策开放之后,社会对幼托服务质量的期待在不断提升。
去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指出,到2025年,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政策法规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基本健全,多元化、多样化、覆盖城乡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婴幼儿照护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人民众的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
两会期间,海南代表团代表吕薇等全国人大代表向大会提出了《关于将幼儿托育服务事业纳
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建议》;
更有民盟中央建议,将0-3岁托幼服务纳入学前教育规划,加紧制定相关政策的指导性意见,明确托幼服务体系的责任和义务:
例如建立公办社区托幼网点,倡导在社区开展“短时看护”服务,探索“社区化”、“就近话”的托幼服务模式,鼓励公办民营、公办民助、补贴社会组织和个人办园等多种方式开展。
同时,三岁以下幼儿身心发育不完善,容易有意外情况的发生。可设立婴幼儿托育意外保障制度,建立专项的托育意外保险,减轻社会托幼机构的经办风险。同时也可纳入医保作为新设险种之一,更有助于众接受社会托幼服务。
2、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
原文: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有序组织中小学教育教学和中高考工作。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和县城学校建设,办好特殊教育、继续教育,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帮助民办幼儿园纾困。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扩大高校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招生规模。要优化投入结构,让教育资源惠及所有家庭和孩子,让他们有更光明未来。
浅析:
今年全国两会,“帮助民办幼儿园纾困”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如何破解民办园在疫情冲击下出现的生存难题,成了全国关注的热点。事实上,早在4月15日,教育部办公厅已经就各地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民办幼儿园扶持工作发出通知。通知要求,各地要把为民办幼儿园纾困解难作为当前一项紧迫任务,聚焦民办幼儿园在疫情防控期间面临的突出问题,区别不同类型民办幼儿园,采取有效措施支持化解民办幼儿园面临的实际困难。
根据2019年的统计数据,我国民办幼儿园有17.32万所,占幼儿园总数的62%;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2649.44万人,占在园幼儿总数的56%。民办园可谓撑起了学前教育的“半壁江山”。然而,这“半壁江山”在疫情期间遭受重创,求助声不绝于耳。此前某教育研究机构的一项对280所民办园调研称,有超过60%的园所表示当时已无法支撑正常运转。面对资金短缺,19.0%的园所选择寻求转让。
面对当前严峻的形势,多地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帮助民办园纾困,包括房租减免、专项补贴、纳税延期等。具体见下图。
多名人大代表支招“民办园纾困”,从财政支持,政策倾斜,提高普惠园收费标准,以及纳入义务教育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具体见下图。
二、人大代表相关提案
1、全国人大代表黄细花:建议将托幼保育纳入学前教育
黄细花表示,加强0至3岁儿童的托幼教育,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国民素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一环。为此,国家推出一系列鼓励托幼教育的具体政策,以解决托幼难题和释放妇女的劳动生产力,减少家庭生育的后顾之忧。
  然而,由于顶层设计未将0至3岁儿童的托幼教育纳入学前教育范围,责任主体不明,0至3岁儿童的托幼教育至今依然是困扰人民众的一大社会难题。
  因此,黄细花建议全国人大对《教育法》第十七、十八条中“学前教育”适龄儿童的概念明确界定为0至6岁儿童,将0至3岁儿童教育和3至6岁儿童的教育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在《教育法》和各相关学前教育法规中,将0至3岁左右儿童的托幼机构和3至6岁左右儿童的幼儿园的管理主体明确为教育部门,使保育和教育得到切实整合,形成保教一体化。
此外,对学前教育的机构设置、师资培养、行业标准、职业规范、职称认定和人员聘用等制度进行0至6岁教育的全方位一体化整合,推动0至6岁的学前教育一体化机构尽快成为行业主流,让0至3岁托幼教育和3至6岁幼儿教育地位实现真正的平等。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4:34: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48576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民办   教育   服务   婴幼儿   社会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